赵师傅煎饼果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2:04:17
赵师傅是个普通的下岗工,十几年来,以摊煎饼果子为业,因其售货窗口上写着“赵师傅煎饼果子”七个字,所以“赵师傅”自然就成了他的煎饼果子的“品牌”。在远近食客中,赵师傅的煎饼果子口碑特好。
赵师傅的售货地点在卫津路和鞍山道交口处一个临街的窗口里。这里虽没有醒目的招牌,但每到营业时间,总会有很多人排起长队等候购买,还有不少开车的司机也把车停在路旁来排队。与其他煎饼果子摊儿门可罗雀的情形相比,赵师傅的售货窗口可算得上是生意兴旺了。
赵师傅煎饼果子缘何如此受欢迎,这得从赵师傅这个人说起。
下岗后创出风味独特的煎饼果子
赵师傅名叫赵洪源,原来是天津地毯五厂的剪毯工。那时他的爱人是返城老知青,没有工作,只靠赵师傅三十多元工资生活。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男孩,出生时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为此,街道又给了他们一个生育指标。没想到,第二胎生的是一对孪生女孩。赵师傅夫妇欣喜的同时,又不免感到忧愁,本来经济困难,一下子又添了两口人,负担更重了。赵师傅戏称自己是“越渴越吃盐”。企业对赵师傅很照顾,每月除工资外还发给他十几元的生活补助。但仍摆脱不了生活的艰辛,赵师傅记得那时孩子们没钱吃零食,有时三个孩子买一瓶汽水分着喝,他看着心里很不是滋味。
就在赵师傅把企业当成唯一的生活依靠的时候,赵师傅所在的工厂生产下滑,企业面临破产,职工面临下岗。这无疑给赵师傅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眼睁一家五口人都指望着他挣钱吃饭呢。
赵师傅盘算着,自己是四十岁的人了,只有小学文化,这个时候再学新的技能恐怕远水解不了近渴。在这之前,他爱人为了生计,每天推车上街卖煎饼果子,挣点钱补贴家用,赵师傅有时去帮忙。于是,他自然地想到了专门靠卖煎饼果子挣钱养家。当他不得不离开干了二十多年的地毯厂的时候,便正式操起了摊煎饼果子这一行。他爱人负责买原料和照料孩子,他每天推车出摊儿。
因为赵师傅当过技术工人,所以他摊煎饼果子也很讲究技术。他经常向老年顾客请教煎饼果子怎样才算口味纯正,他还经常跟有经验的人们探讨传统的煎饼果子原料配方。经一段时间的琢磨钻研,他把配料方法进行了彻底的改进。如通常煎饼配料以小米为主,配以部分绿豆和其他原料,制成混合面粉,而他完全改用百分之百上等绿豆磨面。再如一般葱花都是用大葱,而赵师傅一年四季都用香葱,为的是香味适当而不过分。其他各种小料也是精选细加工,形成了赵师傅独特的配料方法。经过这样一番改革,赵师傅的煎饼果子入口嫩滑、口味香醇,很快得到顾客的认可,爱吃赵师傅煎饼果子的人渐渐增多,小车前总有人排队等候。
赵师傅煎饼果子的两次“失踪”
赵师傅的销售地点起初在新兴路,后来因为那地方卖煎饼果子的人太多了,顾客分流,挣不到多少钱了,他就转移到医大总医院附近。
开始他只是早晨和晚上卖,挣的钱不足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为了多挣点钱,赵师傅干脆连夜卖,他从晚上九点出摊,一直卖到第二天早上十点。这样虽然辛苦点儿,但收入明显增加。
尤其是赵师傅煎饼果子的质量改进以后,居然成了许多夜行人的美味夜宵。有人偶尔吃一次,竟被赵师傅煎饼果子的上佳口味所吸引,以后便夜夜去买。久而久之,不少夜间工作和喜欢夜生活的顾客被吸引过来,如夜间值班的公安干警、医生、护士,拉夜车的出租车司机,晚睡的大学生等等。这些人夜里饿了,买一套赵师傅煎饼果子,又好吃又方便又便宜又干净。有的出租司机吃惯了赵师傅的煎饼果子,半夜总要绕道儿到这里来买煎饼果子。赵师傅小小的煎饼果子摊儿名声越传越远。
2000年,本市实施道路畅通工程,街边摊位必须“退路进厅”。这是社会的进步,路边摊贩迟早要受到规范,这是无法改变的趋势。摊煎饼果子的小车不能再上街销售了。赵师傅天生是个本分的人,不准摆摊的地方他绝不去“打游击”。
他十多年的煎饼果子经营不得不中断。这时,每天不吃晚饭也要等着吃赵师傅煎饼果子的人可苦了,找不到赵师傅的煎饼果子摊儿了。不知有多少出租司机绕到这儿,停车兴冲冲地下来,却不见赵师傅小车的影儿,四下打听赵师傅挪哪儿去了,可没人知道。赵师傅和他的煎饼果子摊儿就这样“失踪”了。
其实赵师傅比那些顾客还着急,不出摊儿一家人没饭辙呀!他每天像热锅上的蚂蚁,吃不下,睡不着,坐立不安,每天处在焦虑中。有人劝他出去旅游散散心,他没心思去也没钱去,只是不分昼夜地在大街上逛悠,想找到个继续经营煎饼果子的办法。有一天晚上,下着雨,他溜达到鞍山西道六里台附近,看见一家饭馆在营业,望着饭馆的灯光他站立良久,忽然想起什么,疾步返回家。原来,他爱人的一位朋友在那个饭馆打工,他想通过那位朋友求经理租给他一个窗口夜间做外卖。他爱人一听是好主意,俩人冒雨赶到饭店。那位朋友和饭馆经理得知他们的情况后,极为同情,当即答应下来,为赵师傅隔出一个窗口专门卖煎饼果子。
就在他歇业三个月后,一个写着“赵师傅煎饼果子”字样的窗口开张了。几天后,那些开出租的、上夜班的老主顾发现了他的新店铺,一传十、十传百地奔走相告,一个多月后,赵师傅的窗口又排长队了。
赵师傅的窗口生意红红火火,虽然这个窗口每月要交五百元租金,可每天能卖上百元的货,比原来的收入还是有所增加。这样经营了一年半,后因鞍山道扩宽,六里台的小饭馆也拆了。赵师傅煎饼果子又一次“失踪”了。
不过,一段时间后人们又在不远处发现了“赵师傅煎饼果子”的牌子。原来,赵师傅在距原饭馆几十米的地方买了个一楼单元房,在临街的窗口继续原来的生意。为买这个小独单房,他向亲戚借了八万块钱,一家五口人努力挣钱,两三年时间才还清。
迁入新址后,因修路生意冷清了一阵子。不过“酒好不怕巷子深”,几个月后,赵师傅售货窗口外,排队等候的人越来越多。每天晚上九点营业,从八点半就开始有人排队等候了,到夜里三点半左右,一直有人排长队。大多数人三套五套地买,有的人从很远的地方赶来,一买就是十几套。有人去外地串亲戚也带上十几套赵师傅煎饼果子,吃时用微波炉热上一分钟,仍不失鲜美味道。不久前,著名演员刘若英和韩国影星张娜拉来津演出时,也慕名前去品尝赵师傅煎饼果子,清香可口的煎饼果子让两位明星吃得津津有味,以至于使她们对天津卫这种传统风味小吃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