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七大焦点生态问题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4:49:11
【我要评论】【该文章阅读量:19】【字号:大中小】
一条江,一座坝,一条鱼,一株草。三峡工程如此牵动一个国家的神经。
百年梦想,40年论证,13年建成。三峡大坝如此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复兴。
今天,三峡大坝如期全线到顶,巍然屹立。三峡工程对环境影响再次成为特别关注!
水坝直接改变的是河流,河流是生命的摇篮,于是人与水坝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三峡工程七大生态焦点问题的解读,让我们看到一种人水和谐的治江新境界。
一、放流幼体中华鲟455万尾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滔滔长江是中华鲟生命的摇篮。每年春夏,幼年中华鲟从长江上游游出长江口,进入东海。在大海里遨游十几年后,等到生育能力成熟,就沿着自己记忆中的长江口,游回长江上游的金沙江生儿育女。
从长江口到金沙江,要上溯3000多公里,中华鲟一路上要克服重重艰难,才能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坚韧不拔,追求美好爱情,世世不忘长江,亿万年来,中华鲟向世人讲述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这个故事到1981年1月嘎然而止。葛洲坝枢纽工程实现大江截流后,就阻断了中华鲟的洄游通道。为了保护中华鲟,国家明令禁止商业性捕捞,并在宜昌建立了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自1984年至2005年,共向长江放流幼体中华鲟已近455万尾。
虽然三峡大坝与中华鲟洄游通道并无关系,但是20年来,三峡总公司和所属的原葛洲坝水力发电厂,对中华鲟保护历年的专项基础建设、科研设施和科研经费的总投入达3700多万元。
二、珍稀植物保育成功
三峡库区蓄水后,直接受淹没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有120科,358属,560种,其中绝大部分在未受淹没影响的地区广为分布,不会造成物种的灭绝。
外界广泛关注的珍稀植物荷叶铁线蕨、疏花水柏枝,已经采取了妥当的保护措施。有关部门已经在重庆市万州区建立了荷叶铁线蕨物种保护点,禁止采挖,并采用分枝或孢子繁殖技术,对荷叶铁线蕨进行人工栽培。疏花水柏枝保护点选在秭归县,保护点内禁止采挖,并研究采用多种繁殖手段扩大种源数量。
令人欣喜的是,经过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疏花水柏枝和荷叶铁线蕨的人工繁殖栽培和植物园内迁地保育均已获得成功。
三、上游水质没有明显变化
三峡库区蓄水后,如何保证一库清水?三峡总公司总经理李永安介绍说,2001年11月,国务院要求,到2010年,库区将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151座,建成沿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113座,使库区、影响区和上游区的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85%和70%。到2010年,库区要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171座,沿江集镇要建成日处理规模为1230吨的垃圾处理厂,使库区、影响区和上游区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8%、90%和80%。库区和影响区内25度以上的坡耕地要全部还林还草,建立岸边生态保护带。
最新的监测报告显示:三峡工程蓄水两年多来,三峡水库水质总体良好,以三类水质为主。这说明三峡工程蓄水以来,长江上游水质没有明显变化。
四、8级标准防地震
三峡坝区属于地壳相对稳定的地区,远离地震活跃的板块边缘。在历史上,三峡工程所在地的最大地震震级为6级多一点。这不能不说是上天对中华民族的恩赐。
但三峡工程是按照7度地震标准设计,8度地震标准设防,即使发生地震也不会影响到大坝的安全,不会影响三峡水利枢纽的正常运行。5月16日晚,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曹广晶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肯定地说。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已建立了三峡地震监测系统,还制订了三峡库区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三峡工程地震监测网可以完整地监测水库诱发地震发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具有子台数量多、密集程度高、监测能力强、布设区域广、动态范围大和技术先进等特点。
去年4月中旬,库区195个紧急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全面启动。水库建成后,由于江水变深,崩塌体和滑坡体入江碍航的危害将大为减轻,也不会影响到大坝的安全。
五、“蓄清排浑”泥沙减
“我国对泥沙的研究可能要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费时长、研究透、功夫深。”潘家铮院士对记者说:泥沙问题一直是三峡工程论证过程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专家就开始了针对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的研究。
专家们总结出用“蓄清排浑”的科学方法来解决水库的泥沙问题。就是通过对水库的合理调度,尽可能地把大量的沙排放出去,等到每年11月份枯水期后,泥沙量也减少了,再把清水蓄在水库里。但三峡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防洪,一旦碰上大洪水,就要拦截洪峰,这样就会把一些泥沙留在水库内。科学试验证明,三峡水库运行100年后,水库防洪库容还会保留86%,水库达到新的平衡。
最近10年多的监测成果表明,长江泥沙含量已呈逐年下降之势,三峡库区的水土流失近年也有减少趋势。三峡坝址的输沙量,近年也有减少的趋势。
六、“水库清漂”效果好
三峡库区分布着县级以上城市20多个,居住着城乡人口3000多万。按照国家总体规划,三峡库区将建设近200个垃圾处理场,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未来的“清漂”工作压力。
按照《三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三峡库区库岸绿化带规划》,国家决定在三峡库区生态建设项目投入资金数百亿元。
曹广晶介绍说:近两年来,三峡总公司在大坝前投入的清漂投资已经达到1300万元。2005年,三峡总公司投巨资购建设一条可称得上当前世界上最大的清漂船(300m3)。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干流清漂由总公司负责,支流由各省市负责。干流清漂三峡总公司已分别委托重庆和湖北的有关单位进行沿途打捞。
七、三峡风光依旧在
长江三峡上起白帝城,下至南津关,全长192公里,是我国十大自然风景区之一。
三峡水库到底淹没多少呢?三峡工程坝址位于西陵峡的中上段,水库淹没影响实际上只影响三峡中的两个半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上半段。由于三峡两岸的山峰海拔高程都在1000~1500米,山势陡峭,河谷狭窄,即使水位升高30~80米,峡谷感丝毫不会减弱,自然风光依然存在,总体格局不会改变,长江三峡仍将以其美丽的风光吸引众多的游人。
与此同时,三峡江段及三峡库区两岸幽谷深涧中的一批新景观相继出现。秭归的四溪风景区、九碗溪长距离漂流、奉节的世界最大的天坑地缝、格子河石林等,这些景点已经开发接待游客。如今,三峡坝区巨大的大坝、气势磅礴的大坝泄洪,已成为游客必看的宏伟景观。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来源日期:2006-5-21   本站发布时间:200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