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出牌”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三年路线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3:31:46
非常规“出牌”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三年路线图
2010年09月17日 09:57:19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要不要加息,什么时候加息,无疑是今年最热的经济话题。2月以来,中国进入了负利率时代,关于CPI的质疑,关于通货膨胀的警示,关于加息的预期……一浪高过一浪。然而,在中国,经验式的论断、规律性的推断在很多情况下都不奏效,预测很多时候只能流于空洞,非常态“出牌”成为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常态。
2008政策三大急转变
2008年初,中国经济已连续5年以高于10%的速度加速增长,经济增长有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2008年,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迅速而大幅度的调整: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扩内需”。
为消除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和存在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2007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2008年的宏观调控任务: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正是着眼于“双防”的目标,我国实施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财政支出要重点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着力促进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
然而,2008年1月中旬以来,在湖南、湖北、江苏、安徽、江西、贵州大部分地区和西北地区东部,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持续大范围低温、雨雪和冰冻的极端天气,导致部分地区停电停水、通信中断、交通事故频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受到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2008年初的CPI一路飙升,在2月份创下了同比上涨8.7%的最高峰。严重的雪灾导致很多农产品的产量下降,很多南方城市的农作物被冻死,原定在春节期间上市的农作物也因雨雪灾害不能按时供应,再加上道路交通不畅,商品不能及时运抵目标市场,很多食品、生活必需品供应不足,价格上升,最终导致CPI上涨。
6月份受上年涨价翘尾影响减弱而回落。下半年各月翘尾影响减弱、新涨价因素减少甚至下降因素增多,CPI涨幅一路下滑。下半年CPI平均涨幅仅3.9%,比上半年回落4个百分点。数据的演变表明,2007年5月开始的、由猪肉价格迅速上涨所引发的新一轮通胀,于2008年末可告基本结束。
受到2008年初南方冰冻雨雪灾害以及汶川地震的影响,南方地区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国际上,美国的次贷危机影响逐步扩大,对中国的出口、金融等领域产生影响,国内出口呈现下滑态势。
为了刺激经济发展,7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了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即“一保一控”。8月初,央行调增了全国商业银行信贷规模,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担保难问题。随后,央行又决定从9月16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和中小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以解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短缺问题。
2008年第三季度,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升级为世界金融危机,西方主要经济体陷入衰退的风险不断加大,国内房地产、钢铁、汽车等重要支柱产业产销大幅度下滑。保证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10月1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尽快出台有针对性的财税、信贷、外贸等政策措施,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随后,国家出台了一揽子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措施:
10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其中包括全力组织开展主要农产品收购,较大幅度提高2009年生产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较大幅度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核准了公路、机场、核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建设项目,决定加快南水北调中、东线一期工程建设进度;国家税务总局宣布,从今年11月1日起,适当调高纺织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退税率。
10月25日,温家宝总理表示,中国已经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把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放在了首要位置,同时兼顾抑制通货膨胀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随着国际环境内的金融危机影响和中国主要出口市场经济的逐渐衰退,外需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进一步扩大内需成为中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
11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为“适度宽松”,同时公布了今后两年总额达4万亿元的庞大投资计划,明确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
11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决定出台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四项实施措施。
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大幅度降息,调整幅度创11年之最。
11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2008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9%,比2007年同期涨幅约高出0.9个百分点。从各月同比价格来看,呈前高后低态势,2月份同比上涨8.7%,为全年最高涨幅,4月份之后同比逐月回落,7月份以后回落速度加快,12月为1.2%,为全年最低涨幅。从各月环比来看,春节过后逐渐回落,3月份后各月环比基本为负或者持平,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逐月回落。
2008年,食品价格回落和翘尾因素拉动CPI高位回落。CPI中最为敏感的食品价格累计上涨14.3%,仍是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2008年食品价格同比涨幅自2月后呈加速回落态势,环比除1月和2月外皆为负数,这也是2008年CPI逐月回落的原因之一。
居住价格涨幅回落是影响CPI走势的另一个原因。2008年,居住价格同比上涨5.5%,是八大类产品价格涨幅中仅次于食品的一类。各种综合原因导致了2008年CPI总体走势呈前高后低的走势。
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2008年的投资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波动,沪深交易所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底,两市总市值为121366.44亿元,较2007年底减少205774.45亿元;其中沪市总市值97251.91亿元,较2007年减少172586.96亿元,市值缩水了63.96%;深市总市值24114.53亿元,较2007年减少33187.49亿元,市值缩水57.92%。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实验研究室主任刘煜辉表示:“2008年的中国股市反映了一个实际的宏观经济状态,这是肯定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韩复龄教授表示,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整体经济走势是由扩张期之后开始逐步往下跌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变化,反映了宏观经济的状态。韩复龄说:“股市和宏观经济是联动的,股市的下跌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中国内部产业调整的原因。股市下跌得过快过猛,从某种程度上和企业的效益是挂钩的,可以对比一下中石油和中石化等主要企业,2008年的效益相对于2007年来讲都不是特别的理想,也正印证了股市和宏观经济的联动。”
搜索更多CPI 的新闻
中国经济需化“危”为“机”
马建堂:中国经济今年保持10%增长将是一个不容易的结果
中国经济“战车”驶向何方
林毅夫:中国经济带动效应是世界利好
瑞银:中国经济通胀风险犹存 股市结构性调整风险加大
报告预测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增长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