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四诊—Earls360馨醫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2:02:31
 五脏:肝、心、脾、肺、肾即是五脏,五脏都有自己的五行属性,五行又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五行:木、火、土、金、水。

相生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这种如环无端的关系。

相克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种如环无端的关系。

五脏配合五行就是: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五脏有五行,就有相生关系:肝属木,生心火;心属火,生脾土;脾属土,生肺金;肺属金,生肾水;肾属水,生肝木。

五脏有五行,就有相克关系:肝属木,克脾土;心属火,克肺金;脾属土,克肾水;肺属金,克肝木;肾属水,克心火。

五脉:弦、洪、缓、浮、沉。它们分别属于肝、心、脾、肺、肾。五行的属性以及生克,都和以上的生克关系相同。

五脏各有它自己的本脉:心脉浮大而散、肺脉浮涩而短、肝脉沉弦而长、肾脉沉滑而软、脾脉在中迟而缓,正常情况下都应该是从容而和的。

五色就是:青、赤、黄、白、黑。它们分别属于肝、心、脾、肺、肾。五行的属性以及生克,都和以上的生克关系相同。

五色配合五脉:在《四诊心法》中说:“色脉相合,青弦赤洪,黄缓白浮,黑沉乃平。”在诊断之时,色与脉应该相合,如果发现这个病人表现有青色,应是属于肝病,肝病的脉应该是弦脉;病人表现有赤色,应是属于心病,心病的脉应该是洪脉;病人表现有黄色,应是属于脾病,脾病的脉应该是缓脉;病人表现有白色,应是属于肺病,肺病的脉应该是浮脉;病人表现有黑色,应是属于肾病,肾病的脉应该是沉脉。这些都是正常的色脉表现。如果色脉不合,有会死的也有没事的:“已见其色,不得其脉,得克则死,得生则生。”

五色配合四时:春弦、夏洪、秋毛、冬沉。而四时的和平之脉,应该是缓而和匀的。

如果五脏的脉发生了不正常的情形,没有从容和缓的现象,就有性命上的忧虑:照四诊心法所云,甚至可知死期在何时。“心绝之脉,如操带钩,转豆躁疾,一曰可忧。肝绝之脉,循刃责责,新张弓弦,死在八日。脾绝雀啄,又同屋漏,覆杯水流,四日无救。肺绝为何,如风吹毛,毛羽中肤,三日而号。肾绝伊何,发如夺索,辟辟弹石,四日而作。”

 作者:国斌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这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各有层次的不同。“望而知之谓之神”,所谓神是“神医”的意思,因为在古代有修炼得道的人能够透视人体,如:古代大医家华佗能直接透视曹操脑中有瘤子所以常犯头痛的毛病。但由于后代的医家没有这种透视人体的功能,取而代之的是以眼睛察见青、赤、黄、白、黑等五色的变化以及身体各个部位的异常变化来知道他的病情;“闻而知之谓之圣”,是以耳朵辨别角、徵、宫、商、羽等五音的变化以辨别他的疾病;“问而知之谓之工”,是经由口问患者的饮食、起居及疾病的起始、症状等以知道疾病所起所在之处;“切而知之谓之巧”,是经由脉诊或按诊以知道疾病的寒热、虚实以及病在那一个脏腑。这四种对疾病的综合诊断方法完全不需要复杂仪器的繁杂检查方式,却能直接迅速而全面地对疾病做一个正确地诊断,不禁让我们佩服古人的智慧。

以下将对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式做各别简要的介绍,藉此让我们一窥先人的智慧。

望诊

脏腑部分

  

【注】图:选自《医灯续焰》

《灵枢》提到:“五脏六腑,各有部分;能别部分,万举万当。”意思是说,人体五脏六腑除了有其在体内的实质分布位置,在体表也有其对应的部位。这种体表对应的部位,可以在面部(面诊),可以在寸口[即把脉的位置](脉诊),可以在尺肤[即双手手肘至手腕的位置](尺肤诊)……等等。这种人体五脏六腑在体表的对应及其与内在实质五脏六腑疾病的诊断治疗关系,早在汉朝以前就确立了,这些中医特有的医学概念是现代的科学与医学都望尘莫及的。这种奇妙的对应关系,古人是如何发现的呢?我们知道,古代的人是非常注重修炼的。道家常讲人体是个小宇宙,可以与大宇宙相对应。从这种对应思维的角度来看,人体许多部位都是整个人体的一个缩影就不难理解了。

从上面的“脏腑色见面部图”及“肢节色见面部图”来看,整个面部可以当成是一个人体的缩影,故我们可以透过面部不同部位的异常现象来判别人体内在脏腑的疾病。古人常说“望而知之谓之神”,这就是其中的一个奥秘所在。

五色

青、赤、黄、白、黑等五色,其所主的疾病各有不同。如青色内应于肝,是足厥阴肝经的本色,主风、主寒、主痛、主惊、主瘀血。白色内应手太阴肺经,主虚证,主寒证,主脱血,主夺气。以白色来说,面色白而乾瘦,为血枯;白而浮肿,多为气虚。另外,青、赤、黄、白、黑各属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当疾病的表现在五行的属性为相克时,通常所患的疾病都比较严重,预后较差。如肝病(属木)见白色(属金)为难治(金克木)。

以下再对人体其它部位的望诊,列举几个部位并举一些简单的例子,以了解古人诊察疾病的全面性。

目、鼻、唇、口、耳

双眼白睛的部分,颜色黄淡,表示脾伤泄痢;颜色黄而混浊,兼脸好像被熏过,表示湿盛黄疸;颜色黄如橘子般明亮者,表示热盛。《医灯续焰》

鼻头颜色微黑者,表示有水气;色黄者,表示胸上有寒;色白者,表示亡血。(《金匮要略》)

“唇者,肌肉之本,脾之华也”。所以观察唇的色泽,可以知道病的浅深。乾而焦者,是在肌肉;焦而红者吉,焦而黑者凶;唇口都红肿者,表示肌肉热甚;唇口都青黑者,表示寒冷至极。(《五法》)

小肠实则热,热则口疮。(《中藏经》)

耳轮焦枯如受尘垢者,病在骨。(《内经》)

舌诊,主要是分为舌苔与舌质两方面。由于人体五脏六腑通过经络和经筋的循行,直接或间接地与舌有联系,故可以观察患者舌苔及舌质的变化以诊察内在疾病的寒热虚实。在明清温病学说的疾病诊断方法中,常藉由舌诊来了解疾病的发展与预后。如舌苔旁边厚中间薄或中间没有苔者,表示阴虚血虚;舌质枯晦而起刺者,表示血燥热极。

毛发、爪甲、齿

“发为血之余”,毛发皆血液所生,所以色泽光润为佳。如果发直的像麻绳一样,须毛如焦枯般,表示病急,为死候。《四诀要诀》

《内经》:“肝之华在爪,爪为筋之余。”故我们可以透过爪甲的变化推知肝是否有疾病。

“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故可透过诊察齿、龈以了解肾、胃等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如:齿焦无垢,表示肾胃的津气枯竭,难治。


闻诊

这里的闻诊,主要是指通过耳闻患者口中发出的角、徵、宫、商、羽等五音的异常变化来诊察疾病的一种方法。古代医家非常重视五音的诊法,把它视为闻诊的基础。如《难经·六十一难》云:“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在古代的音乐中,宫、商、角、徵、羽代表了声音从低至高的五个音阶。若将这五个音阶应用到医学并与五行及五脏相对应,则肝木音角,心火音徵,脾土音宫,肺金音商,肾水音羽。五音又可分为正常的音与异常的音,若发出的音正常,表示脏腑功能活动正常;若为异常,表示脏腑发生了异常的病变。如《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云“五脏有声,而声有音。肝声呼,音应角,调而直,音声相应则无病,角乱则病在肝;心声笑,音应徵,和而长,音声相应则无病,徵乱则病在心;脾声歌,音应宫,大而和,音声相应则无病,宫乱则病在脾;肺声哭,音应商,轻而动,音声相应则无病,商乱则病在肺;肾声呻,音应羽,沉而深,音声相应则无病,羽乱则病在肾。”五音的应用相当广泛,临床上亦可利用五行所发展出的音乐来治疗疾病及稳定情绪。可惜的是,五音的诊法虽然历史悠久,但却较少被应用到临床,就如明张三锡所说的:“然此义深奥,非寻常所可彷佛者。”故有渐渐失传的趋势。

以上是关于五音的介绍。以下再从医书中举二个例子,来了解如何利用闻诊诊断疾病:

《素问·脉要精微论》:“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张介宾注]气虚之甚,故声不接续,肺脏失守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张介宾注]神明将脱,故昏乱若此,心脏之失守也。”

《景岳全书·喘促》:“实喘者,气长而有余;虚喘者,气短而不续。实喘者,胸胀气粗,声高息涌,膨膨然若不能容,惟呼出为快也;虚喘者,慌张气怯,声低息短,惶惶然若气欲断,提之若不能升,吞之若不相及,劳动则甚,而惟急促似喘,但得引长一息为快也。”

气味的闻诊

嗅气味,可分为病体的气味与病室的气味两种,都是指与疾病有关的气味而言。以病体的气味来说,我们可以透过闻患者的口气以知道其疾病的状况,如:有口臭多属消化不良,或有龋齿,或口腔不洁;口出腐臭气的,多是内有溃腐疮疡。口出臭秽气的,是胃热;口出酸臭气的,是胃有宿食。而病室的气味,是由于病体本身或其排泄物所发出,气味从病体发展到病室,可以说明疾病的沉重情形。如:瘟疫病开始,即有臭气触人,轻则盈于床帐,重的充满一室。病室有腐臭或尸臭气味的,是脏腑败坏,病属严重。

问诊

问诊是经由口问患者的饮食、起居及疾病的起始、症状等以知道疾病所起所在之处。《素问·疏五过论》就提到问诊对疾病诊断的重要性:“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过也。……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意思是说:凡是还未诊病的患者,一定要问其是否曾经富贵而现今贫贱。尝贵后贱的患者,由于他的内心感到屈辱,心神志气无法得到舒展,虽然没有外来的疾患,但他的疾病是从内而生的。由于营气是行于脉中的,为心所主,心志不舒则血无以化生,脉将日渐枯竭,所以叫脱营。尝富后贫的患者,由于整日忧心煎熬,每日的饮食都很缺乏,所以他的五脏的精气日渐消败,这就是所谓的失精。精气丧失了气就衰败了,气衰败了就不易运行,所以就会积留停聚而发生疾病。……对凡是想要诊病的患者,一定要问他的饮食起居。突然喜乐突然悲苦,或先喜乐后悲苦,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所以苦乐失常皆容易损伤精气,甚至耗竭之,因而导致形体的毁坏。所以诊病时若不能详细的循问病人的病情,将是医师治疗的一大过失。

《素问·徵四失论》又提到:“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意思是说:诊病时不问病如何开始,忧患、饮食的失常,起居的过度,或者是中毒,不先问到这些,病人一来就先把脉,自称是脉神,不需要问诊。其实脉症原有不相合之处,如此仓卒的诊断,哪能切中病情?妄言称作名医,反为粗工所穷,这是治疗上的第四个过失。

切诊

切诊主要可分为脉诊及按诊,按诊的诊断方法包含很多,在此仅介绍腹诊及经络穴位诊。以下为各项的介绍。

脉诊

中医的脉诊对许多人而言,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诊病方法。即使到了科学发达的今日,脉诊对中医的疾病诊断,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说文· 部》提到:“衇,血理分袤行体者。脉,衇或从肉。”“脉”或“衇”一字是属于会意字,篆文从血,从 (水支流),会像水一样流动的血脉之意。也就是说,中医所认知的脉,比较像是河川的意象,而非西方解剖学所认识的血管与脉搏的概念。

中国的脉与西方脉搏的定义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对脉学理论认知的不同。在古代,西方医学家对于脉搏是相当重视的。有医师提出:“不论现在或未来,脉搏都是医学中最重要的部份。”更有医师声称脉搏测量是“内科医生最有效的诊疗方式”。西方医学由于解剖学知识的发展,概念上认为脉搏是心脏与动脉自发的舒张与收缩。现今脉搏测量在西方医学早已没落,而成为一门乏善可陈的科学─通常只是纯粹计算跳动次数。现在的医生藉由机器将心脏的语言转化成数字与图表,而不再以手指触摸来感觉生命的语言。

相对于西方医学,中医对脉的认识,有其独特的一套理论体系。中医认为脉为气血之先见,当人体感受疾病时,气血会先产生变化,并進而表现在脉象上的异常。理论性的概念不但影响了触觉的感受,也受到了触觉感受的影响。如中医切脉对脉的滑与涩的重视(这在西方脉搏测量中是不重视的),直接说明了切脉在概念与技巧上皆与脉搏测量不同。

古人对脉象的表达方式,是相当特别的。如《脉经》:“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芤脉,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洪脉,极大在指下。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中医对于脉象的描述,经常使用比喻法。这是因为脉象和语言本质上有所不同,文字无法充分描述脉象。当我们将一个脉象用一个具体的名词来定义它时,反而容易窄化了它实质的内涵,比喻法恰能让人理解无以名状的事物,更贴近现象的本质。

此外,中医脉诊有一个独特的地方,就是脉位的确定。其理论就是在手腕桡动脉上,与腕后高骨平齐的位置定为关(诊者中指摆放的位置),关前至腕横纹定为寸(诊者食指摆放的位置),关后约一指幅的宽度定为尺(诊者无名指摆放的位置),以左右手寸、关、尺各三个部位分别代表了不同“脏气”的反应部位,如:左寸为心,左关为肝,左尺为肾;右寸为肺,右关为脾,右尺为命门。更有详细者,张仲景《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篇》即将人体“实质脏腑”的位置由上到下分别定位在寸、关、尺三个部位,如:喉、胸定在寸,胃、脐傍、少腹定在关,气冲定在尺。因此,我们可以由不同部位脉的表现来大致的了解患者那一脏腑发生了问题。现代科学发现人体有多处的“全息律”反应部位,一个小小的部位即可以代表一个人体的缩影。最典型的代表例就是耳穴,一个小小的耳朵可以反应出人体不同脏腑的疾病状态;而两手寸、关、尺三个部位,也代表了人体的一个缩影。

令我们好奇的是,全息律的现象,为何古人早在汉朝以前就知道了?从古代中医的内涵来看,古人早就有人是一个小宇宙的概念,并且认为人是大宇宙的缩影。相对的来说,如果把人体的不同部位,当成是整个人体的一个缩影来看的话,那就不难理解这个概念了。不过,到底古人是如何感知的呢? 古代的中医除了强调医术的学习外,我想古人重视“修炼”应该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古代许多伟大的医学家如:扁鹊、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都是修炼者,因此,他们能够感觉到、发觉到一般人所无法感知到的领域。

聆听脉的语言,就是在聆听生命的语言,聆听身体对疾病反应的话语。《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到:“持脉有道,虚静为保。”诊脉时,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虚其心,静其志。虚、静是一种功夫,也是心性修养的体现。有经验的医师,可以透过诊脉,对人体五脏六腑阴阳气血变化做一个整体性的了解。不过,在此必须强调的是,这里主要是简单地探讨中医对脉的表现形式及诊断上的特殊性。脉诊其实只是中医传统望、闻、问、切诊断方法中的一种而已,对人体疾病的整体认识,仍然必须四诊合参才能精确地掌握疾病的发展与治疗。

腹诊

中医腹诊主要是诊察胸腹部的形态、温度变化及腹部肌肉软硬的情形来判别内在脏腑的寒热虚实及确定病位,故其诊断的实质内涵与西医的腹诊有极大的差异。腹诊的诊治在《伤寒杂病论》中早有记载,如:《伤寒论》:“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汤主之。”《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经络穴位诊 经络穴位诊法在《内经》里早有丰富的记载。《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藏有六府,六府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五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灵枢·背腧》:“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灵枢·卫气》:“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以上原文的主要意思是:五脏六腑有病时会透过其相关的经络及穴位来反应出内在的疾病,此即所谓的“有诸内,必形诸于外”。因此我们可以透过体表一定部位的压痛点或皮肤上的结节及色泽变化等来推知内在脏腑的疾病情形。如:胆俞、日月出现点片状红晕,伴有瘀斑、丘疹或皮肤隆起者,可推测患者有胆囊炎、胆石症。

四诊即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是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方法。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全身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在局部。从诊察疾病反映在各方面的客观症状、体征,可以帮助了解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望、闻、问、切在临床诊察搜集疾病反映的情况时,各有其独特作用,只有认真细致地运用四诊的方法客观地搜集,才能详细地占有材料;四诊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必须把望、闻、问、切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四诊合参”才能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作出正确判断。如果只强调一种诊法的重要而忽视其它,则搜集的材料不够全面,会影响对疾病的正确判断。

  一、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自已的视觉,观察患者全身和局部情况,以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作为分析内脏病变的依据。包括精神、气色、形态的望诊、舌的望诊及排出物的望诊。

  (一)望精神包括精神意识活动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通过神志状况、面目表情、语言气息等观察病人精神状况,意识是否清楚,反应是否灵敏、动作是否协调等,以判断机体气血阴阳的盛衰和疾病的轻重。

  1.病人神志不乱,两眼灵活,明亮有神,语言清楚,声音宏亮,为“有神”或“得神”,表示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疾病轻浅,预后好,多属实证、热证、阳证。

  2.病人精神萎靡,目光晦暗,反应迟钝,语言无力,声音低微,表示正气已伤,病势较重,多属虚证、寒证、阴证。见于重病及慢性病。

  3.神志昏迷、谵语、手足躁动,虽表现为阳证、热证、实证,但正气已伤,邪气过盛,病邪深入,预后不良。

  (二)望气色观察病人皮肤的颜色光泽,它是脏腑气血的外荣。颜色的变化可反映不同脏腑的病证和疾病的不同性质;光泽的变化即肤色的荣润或枯槁,可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皆上注于面”,面部气血充盛,且皮肤薄嫩,色泽变化易于显露,故望气色主要指面部的色泽。通过面部色泽的变化,可以帮助了解气血的盛衰和疾病的发展变化。

  1.正常人面色微黄,红润而有光泽。

  2.面色红:为热证。血液充盈皮肤脉络则显红色。血得热则行,脉络充盈,所以热证多见红色。如满面通红,多是实热;若两颧绯红,多为阴虚火旺之虚热。

  3.面色白:为虚寒证或失血。血脉空虚,则面色多白。寒则凝,寒凝经脉,气血不荣或失则脉空虚。若面色苍白而虚浮多气虚;面色苍白而枯槁多为血虚。

  4.面色黄:多为脾虚而水湿不化,或皮肤缺少气血之充养。若面目鲜黄为阳黄,多属湿热;面目暗黄为阴黄,多属寒湿;面色淡黄、枯槁无泽为萎黄,多为脾胃虚弱,营血不足;面色黄胖多为气血虚而内有湿。

  5.面色黑:多属寒证;虚证,常为久病、重病、阳气虚。阳虚则寒,水湿不化,气血凝滞,故多见于肾虚及血瘀证。

  6.面色青:多为寒证、痛证和肝病。为气血不通,脉络阻滞所致。

  (三)望形态外形与五脏相应,一般地说,五脏强壮,外形也强壮;五脏衰弱的外形也衰弱。

  1.体形结实,肌肉充实,皮肤润泽,表示体格强壮,正气充盛;形体瘦弱,肌肉瘦削,皮肤枯燥,表示衰弱,正气不足。

  2.形体肥胖,气短无力,多为脾虚有痰湿。

  3.形体消瘦,多为阴虚有火。

  4.手足屈伸困难或肿胀,多为风寒湿痹。

  5.抽搐、痉挛、多是肝风。

  6.足膝软弱无力,行动不灵,多为痿证。

  7.一侧手足举动不遂,多为中风偏瘫。

  (四)舌诊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疾病的深浅轻重变化,都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舌象,通过舌诊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病邪的性质、轻重与变化。其中舌质的变化主要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而舌苔的变化主要用来判断感受外邪的深浅、轻重,以及胃气的盛衰。

  中医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侧属肝胆(见图3-1)。根据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脏腑病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机械地看,需与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加以考虑。

  1.舌质:是指舌的本体,主要观察其色,形,态三方面。

  正常舌质为色泽淡红,含蓄荣润,胖瘦老嫩适中,运动灵活自如,表示气血充足。见于健康人,也可见于外感初起或内伤病情轻浅者。

图3-1 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

  (1)舌色

  ①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

  ②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证,多为里热实证。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有热;红而干为热伤津液或阴虚火旺。

  ③绛舌:舌色深红,为热盛,多为邪热深入营分、血分或阴虚火旺。

  红、绛舌颜色越深,表明热邪越重。

  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多为内有瘀血蓄积。

  ⑤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为热极,或为寒证。舌质绛紫色深而干燥为热极,温热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血分;舌质淡黄紫或青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证。

  (2)舌形:观察舌质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纹等。 

  ①老嫩:“老”即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多属实证、热证:“嫩”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嫩,多属虚证或虚寒证。

  ②胖瘦:“胖”指舌体胖大、肿胀,多与水湿停留有关。舌质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者,多属脾虚或肾阳虚、水湿停留;舌质红而肿胀,多属湿热内蕴或热毒亢盛。“瘦”指舌体瘦小而薄,多属虚证。舌质淡而舌形瘦者,多为气血不足;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多属阴虚内热。

  ③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属热邪亢盛。热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临床上芒刺多见于舌尖与舌边,舌尖芒刺多属肝胆热盛。

  ④裂纹:舌体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或皱纹,多由于粘膜萎缩而形成。裂纹舌可见于少数正常人。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者多属热盛;舌质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

  (3)舌态:观察舌体有无震颤、歪斜、痿软、强硬等。

  ①震颤:舌体不自主地颤抖,多属气血两虚或肝风内动。

  ②歪斜:舌体偏歪于一侧,多为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

  ③痿软:舌体伸卷无力,多因气血俱虚筋脉失养所致。

  ④强硬:舌体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转动,多属高热伤津,邪热炽盛,或为中风的征兆。

  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

  (1)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

  ②黄苔 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

  ③灰黑苔 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

  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

  (3)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水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

  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

  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

  (常见舌象见附图)

舌象图谱说明

  1.正常舌

  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

  2.淡白舌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

  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3.苍老舌糙苔

  舌象:舌质淡红、苍老、白苔满布、微黄、粗糙如砂石。

  意义:湿阻脉络、津不上承、或暴热伤津。

  4.淡白舌白苔

  舌象:舌质淡白、白苔满布,中部厚如积粉。

  意义:阳虚热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热。

  5.淡白舌黑燥苔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

  意义: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上蒙清窍。

  6.淡红镜面舌

  舌象: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平滑如镜。

  意义: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

  7.瘀斑舌

  舌象:舌质淡红偏暗,边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

  意义:瘀血阻络,气血壅滞。

  8.淡红花剥舌(地图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白腻有剥脱,呈地图状。

  意义:胃之气阴两虚,痰湿阻络。

  9.红舌花剥苔

  舌象:舌质红而嫩,舌苔白腻花剥,剥脱处光莹无苔,或罩白色透明苔。

  意义:湿热伤阴,湿浊未化,已伤阴液。

  10.红肿胀舌

  舌象:舌质红,舌体肿胀、胖大、不能缩入口内,舌尖与中部黄苔,舌边与根部白苔。

  意义:湿热熏蒸,血热上壅。

  11.淡红紫斑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白腻不均匀,中间苔少。

  意义: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血不续。

  12.淡红舌白厚腻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

  意义:气虚血瘀,痰饮停聚。

  13.淡红舌厚腐腻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略胖,白厚腐腻苔满布舌面如积粉,表面微有淡黄色。

  意义:湿热阻滞三焦

  14.淡红舌黄糙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黄燥,粗糙如砂石。

  意义:胃肠热结夹湿,湿热化燥。

  15.红舌黑腻苔

  舌象:舌质红,苔厚腻,边白黄中间黑色。

  意义:虚阳上浮,湿热内蕴。

  16.红舌无苔

  舌象:舌质红而嫩、中有裂纹,除舌边有少许残存之苔外,余光莹无苔。

  意义:胃肾气阴两伤。

  17.齿痕舌

  舌象:舌质略红,舌体胖大而齿痕,舌中间有纵裂,苔薄白而颗粒粗松。

  意义:脾虚湿滞,兼有内热。

  18.裂纹舌

  舌象:舌质略细,多数纵裂如刀割,舌苔薄白。

  意义:素有阴虚,真阴不足,虚火上炎。

  19.裂纹舌

  舌象:舌质淡白透青紫,舌体胖大,中有深裂纹,舌边裂纹如刀割,舌苔白腻而不匀。

  意义:气血俱衰,肾阴不足。

  20.红舌白腐苔

  舌象:舌质红,舌苔白厚,颗粒粗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

  意义:痰食内聚,湿热蒸腾。

  21.红舌黄腐苔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舌体苍老,舌苔由白转灰黄,厚腐堆起,上有横直裂纹。

  意义:湿热秽浊蕴结于里。

  22.暗红舌焦黄苔

  舌象:舌质红而偏暗,苔焦黄如锅粑,厚而有裂。

  意义:胃肠热结,腑气不通。

  23.红舌黄白苔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苔黄白色,厚积满布,如米粉状。

  意义:邪热湿毒蕴结于里。

  24.暗红舌黄燥苔

  舌象:舌质绛红晦暗,舌体薄瘦,舌苔厚而焦黄燥裂。

  意义:实热燥结于胃肠。

  25.红绛舌黄黑苔

  舌象:舌质绛红、苍老、尖有红点,苔薄白转灰黄,根部灰黑垢腻。

  意义:风痰上扰,痰热腑实。

  26.红绛舌黑糙苔

  舌象:舌质红绛,有红点,黑色糙裂苔满布,厚积成块。

  意义:热毒内实,痰热腑实。

  27.红色点刺舌

  舌象:舌质红,有红色点刺状突起,舌苔白腻,表面微黄。

  意义:营分郁热。

  28.青紫瘦小舌

  舌象: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

  意义:寒湿凝滞,气血壅滞。

  29.绛紫舌光剥苔

  舌象:舌质绛紫而暗,舌面光剥无苔。

  意义:热及营血,伤阴阻络。

  30.淡白舌水滑苔

  舌象:舌淡而胖,边尖满布白滑苔,中根部黄苔,厚腻粘滑。

  意义:肾阳不足;湿浊化热。

  31.红绛瘦舌

  舌象:舌质红绛,舌体瘦长,两条黄色垢苔厚积,燥裂成块,余处光剥无苔。

  意义:胃肠热结伤阴而兼阴虚火旺。

  32.红胖瘀斑舌

  舌象;舌质红绛有瘀斑,舌体肿胀,舌面有破损,苔白滑兼有酱色。

  意义:湿毒内盛。 1、正常舌2.淡白舌3.苍老舌糙苔4.淡白舌白苔5.淡白舌黑燥苔6.淡红镜面舌7.瘀斑舌8.淡红花剥舌(地图舌)9.红舌花剥苔10.红肿胀舌11.淡红紫斑舌12.淡红舌白厚腻苔13.淡红舌厚腐腻苔14.淡红舌黄糙苔15.红舌黑腻苔16.红舌无苔17.齿痕舌18.裂纹舌19.裂纹舌20.红舌白腐苔21.红舌黄腐苔22.暗红舌焦黄苔23.红舌黄白苔24.暗红舌黄燥苔25.红绛舌黄黑苔26.红绛舌黑糙苔27.红色点刺舌28.青紫瘦小舌29.绛紫舌光剥苔30.淡白舌水滑苔31.红绛瘦舌32.红胖阏斑舌

  3.舌诊的注意事项

  (1)病人将舌自然伸出口外,充分暴露,要呈扁平形,使舌体放松,不要卷缩,也不要过分用力,以免引起颜色的改变。

  望舌时尽量迅速敏捷地看清舌质、舌体、舌苔、避免病人伸舌过久,必要时可稍休息后再重复观察。

  (2)病人面对光线,使光线直射入口,光线要充足,否则舌质及舌苔的颜色不易分辨。

  (3)注意饮食对舌诊的影响:如食后因食物的摩擦使舌苔变薄;饮后使舌苔变润;食温热或刺激性食物后,舌质变红或绛。所以一般不宜在病人进饮食或漱口后立即进行舌诊。

  (4)注意染苔:如饮用牛奶后苔呈白色;吃乌梅、杨梅、咖啡、陈皮梅、橄榄等可将舌苔染为黑色或褐色;吃蚕豆、橘子、柿子及黄连、核黄素等,使舌苔染成黄色。这些暂时的外物沾染,不可误认为病理的舌苔。

  附:舌诊现代研究简介

  舌为口腔中主要器官之一,是由很多横纹肌组成的肌性器官,外表被有特殊的粘膜,尤其舌背粘膜是组成舌苔的主要部分。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极其丰富,其粘膜上皮薄而透明,故能十分灵敏地反映机体的变化、消化系统和体液的变化。近年来运用现代知识和方法研究中医舌诊的日益增多,简介如下:

  (1)正常舌象:

  淡红色舌质:由于粘膜下层及肌层中血管及血运十分丰富,使舌肌呈红色,透过一层白色明带有角化的粘膜面,而形成正常的淡红色舌质。

  薄白苔:由舌的丝状乳头末端角化树及其空隙中的脱落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渗出细胞等形成。

  (2)舌象的变化:

  ①舌质的变化与血液循环、体液状况、及机体生理失调、

  组织细胞代谢障碍有密切关系;如全身机体代偿机能失调或机能不足时,就可能出现气虚的舌象;机体消耗过甚,影响到某些重要物质缺乏时,就出现阴虚的舌象。

  淡白舌多与组织水肿、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减少,血流缓慢等因素有关,常见于贫血,或蛋白质缺乏,尤其是白蛋白缺乏者,亦可见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或内分泌机能不全,如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等;红绛舌与毛细管扩张,血液量增加,血液浓缩等因素有关,多见于发热,尤其是急性感染性疾病,脱水,维生素缺乏,外科手术后,水液平衡失调及昏迷等病人;青紫舌可能与静脉瘀血,或缺氧而致还原血红蛋白增加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多见于肝脏病、心脏病及癌肿患者。

  舌体胖嫩,主要由于血浆蛋白减少,舌组织水肿,且可因水肿、舌体增大或肌张力降低、松弛而在舌边出现齿痕;裂纹为舌乳头融合及分离而造成的裂隙,可能与舌粘膜萎缩有关;芒刺系由丝状乳头向蕈状乳头转化,同时由于粘膜固有层中血管充血扩张,致蕈状乳头肿胀,充血而成。

  舌质干燥,是由于唾液分泌减少或伴有唾液含水量降低所致。脱水患者,血液粘稠度增高,唾液水样分泌减少,故舌面干燥,所以舌面干燥是临床失水的最好指标,是任何原因引起失水的最早表现。

  ②舌苔的变化与丝状乳头增生,角化增剧,细菌的作用,口腔中存在水分多少,以及全身营养状况,脏器疾病等有关:白苔多为氧气交换减少,或贫血,携氧降低,导致组织缺氧,引起舌粘膜代谢障碍和代谢产物增多而形成;黄苔是由于感染等致炎因子和代谢产物的刺激,使丝状乳头增生,粘膜表层弥漫的角化不全和角化过度,加上角质碎片和产黄色微生物的作用,以及舌的局部炎性渗出物等而形成,故多见于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发热及一些恶性肿瘤;黑苔的形成是因丝状乳头增生更剧,出现棕色角化细胞及黑色霉菌滋生,或腐败细菌作用于舌粘膜上之坏死物质,或与含铁微生物结合形成硫化铁而致黑色,故认为慢性感染,毒素刺激,胃肠功能紊乱,霉菌感染,长期应用抗生素和由于恶性疾病引起口腔健康情况恶化,是造成黑苔的原因,也可见于吸烟过量,口腔卫生差者。

  舌苔变厚,变腻,多由于病后食欲减退或进软食、流质、舌的机械摩擦作用减少,或因发热脱水、唾液分泌减少,清洗作用降低,影响舌的自洁作用降低,使丝状乳头延长,加上角质碎片、渗出物等堆积所致。

  综合目前有关研究资料,舌象变化与下列几点有关:

  ①与营养缺乏有关:慢性胃病或慢性腹泻的患者,由于消化吸收不良,在临床上可见到黄色或灰色的舌苔。体内消耗过多及代谢紊乱,也可见到舌苔的显著变化,如各种发热病人开始多薄白苔,中期多干黄苔,糖尿病人可见到干红苔等。

  ②与循环系统及血液的质和量有关:高度贫血者,舌质淡白,舌乳头萎缩,失水、酸中毒、血液浓缩、缺氧者,舌质均呈鲜红或紫色;血小板减少,舌上可出现紫斑;恶性贫血出现光滑舌。

  ③与细菌病毒感染及机体抵抗力有关:流行病初起多白腻苔,病势较重或严重时出现红绛舌;绿脓杆菌所致的败血症,以光剥舌较多,链球菌、葡萄球菌所致的败血症,则多见黄苔。说明舌象的变化不仅与细菌种类有关,而且还可能与机体的抵抗力有及反应性有关。一般绿脓杆菌所致的败血症,多在人体抵抗力极差的情况下发生,正气不足,故舌见光剥,而链球菌及葡萄球菌感染的败血症,以实热证居多,故多表现为黄苔。

  ④与唾液有关:高热的病人如中毒性肺炎和急性肠炎失水患者,均有舌面干燥,口腔内失润现象。这是因血液粘稠度增高,唾液水样分泌物减少所致。又如阴虚患者,常有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副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使唾液浆液性分泌减少,代之以粘液性分泌,唾液的质量发生改变而见舌面干燥。

  ⑤与内分泌有关:内分泌失调者,舌象有异常反应,如肾上腺机能不全者,舌面上可能有褐色隆起或陷下的色素斑

  (3)舌象变化的临床意义:

  ①舌象的变化能够反映疾病的轻重和进退:如舌质淡红,舌苔白、薄、润均为病情较轻;舌质红绛、青紫、舌苔黄厚,灰黑,或光滑无苔,均为病情较严重;淡白舌多属于慢性疾病,病情变化慢,病程较长,如贫血,蛋白质缺乏或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等;红绛舌多见于发热,脱水,水液平衡失调等,如烧伤患者,创面越大,伤热越重,则舌质变红越快越明显,如并发败血症则舌质多红绛干枯,肝硬化病人若原为淡红舌,薄白苔或薄黄苔,一旦转为红绛光剥,常表示肝功能恶化;急性阑尾炎多见腻苔,在治疗过程中厚腻苔转为薄白苔,多是病情好转,但如疼痛减轻而腻苔不退,则表示病情未减,甚至可能增剧。

  ②舌象的变化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绿脓杆菌性败血症,多见舌光剥无苔,而链球菌、葡萄球菌性败血症,则多黄苔;重症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的肺、肝、肾等实质脏器疾病,常见舌质红绛,舌体瘦小,舌干而有裂纹等阴虚舌象,有的舌苔光剥舌边尖有红刺,后期则舌面光滑如镜、重症肝炎患者,舌质多红绛,干枯少津,病情恶化时更明显,舌苔多厚腻或燥,色黄或黑,有时也可见光剥无苔;肿瘤患者晚期出现红而光亮的舌象。

  (五)望少儿指纹指纹是指浮露于食指桡侧可见的脉络(即食指掌侧的浅静脉),是由手太阴肺脉分支而来,所以望小儿指纹与诊寸口脉具有近似的临床意义,适用于三岁以下的幼儿。望指纹,主要是观察其色泽与形态的变化。

  (1)三关:小儿指纹分风、气、命三关,食指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命关。(见图3-2)。

  (2)望指纹的方法:医生用左手把小儿食指,以右手大拇指用力适中地从命关向气关、风关推数次,使指纹明显,便于观察。

  (3)望三关辩别疾病轻重:指纹仅见于风关,表示邪浅病轻易治;至气关则病势较重,病邪较深;如由风关、气关透至命关,即指纹伸延到指端,所谓“透关射甲”,则病深而危重。

  (4)望指纹的色与形:正常的指纹,黄红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

  颜色的变化:纹色鲜红多属外感风寒表证;紫红色为热证;色青主惊、主风、主痛;色淡为虚证。

  形态的变化:纹色深浓粗大,为邪盛病重、指纹极细、色淡、多为正虚;纹浮为病在表;纹沉为病在里。

图3-2 小儿指纹三关示意图

  一般认为指纹充盈度的变化主要与静脉压有关。在心力衰竭、肺炎等患儿,大多数向命关伸延,这是由于静脉压升高所致,静脉压越高,指纹的充盈度就越大,也就是越向指尖方向伸展。指纹的色泽在某种程度上可反映体内的缺氧程度,缺氧越甚,血中还原血红蛋白量就越多,指纹就更显青紫。故在肺炎及心力衰竭的患儿多出现青紫色或紫色的指纹,贫血的患儿,则由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减少、指纹色也变淡。

  (六)望排出物 排出物包括痰涎、呕吐物、涕、泪、汗、脓液、二便、经带等。观察排出物的形、色质量的变化,为辨证分析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然而往往大部分内容物由患者观察叙述,成为问诊的内容,一般而言,排出物色淡,清稀者,多为寒证,色深粘稠者多属热证。

  二、闻诊

  闻诊是医生通过听觉和嗅觉了解病人的声音和气味两方面的变化。闻声音即观察病人的语言、呼吸、咳嗽等声音的变化;嗅气味即观察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变化,以协助辨别疾病的虚、实、寒、热。

  (一)闻声音

  1.发声:发声重浊,声高而粗,多属实证;发声轻清,低微细弱,多属虚证。小儿阵发惊呼,发声尖锐多为惊风。

  2.语音:声高有力,前轻后重,多为外感病;声音低怯,前重后轻,多为内伤。说话多而声音有力,多属实热;说话少而声音低微,或说话断续不接,多属虚寒。说话声高有力,但语无伦次,神志不清,为“谵语”属实证;发音无力或不接续,语言重复,神疲不力,为郑“声”,属虚语;自言自语,见人便停目,为“独语”,属心力不足。语言塞涩多为中风。

  3.呼吸:呼吸气粗或喘多属热属实,呼吸气微多属虚证。

  4.咳嗽:咳声重浊声粗,多属实证;咳声无力,多属虚证;干咳阵阵而无痰为燥咳;咳时痰声辘辘,多为痰湿咳嗽。

  5.呃逆:呃声高而短,且响亮有力,多属实热;低而长,且微弱无力,多属虚寒。

  (2)嗅气味

  主要是嗅病人口气,汗气,痰涕及大、小便的气味等。口臭,多为肺胃有热,或有龋齿;或口腔不洁;口出酸臭味,多是胃有宿食,消化不良;口出腐臭气,多是牙疳,或有内痈。

  汗有臭秽气味,为瘟疫;汗有腥膻气味为风湿热久蕴于肌肤。

  咳吐浊痰脓血,有腥臭味,多是肺痈。

  鼻出臭气,经常流浊涕为鼻渊证。

  大便酸臭,秽臭为肠中积热;气味腥臭多属寒。

  小便臊臭,多为湿热。

  三、问诊

  问诊是医生对病人或其家属,亲友进行有目的的询问病情的方法。有关疾病的很多情况,如病人的自觉症状、起病过程、治疗经过、生活起居、平素体质及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只有通过问诊才能了解,所以问诊是中医诊法的重要一环,它对分辨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能提供重要的依据。

  自觉症状主要靠问诊,问诊并有助于他觉症状的发现,问诊的一般内容及主诉大致与西医问诊相同,首先抓住主诉,即病人就诊时自觉最痛苦的一个或几个主要症状及时间,围绕主诉的症状,深入询问现病史,则需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从整体出发,按辨证要求,搜集资料,与西医问诊的重点有所区别。

  (一)一般问诊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职业、籍贯、住址等。

  了解一般情况,可取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籍贯等可有不同的生埋状态和不同的病证,如麻疹,水痘,百日咳多见于小儿;青壮年患病以实证多见;老年人体弱久病以虚证多见,妇女除一般疾病外,还有经、带、胎、产等特有疾病。长江以南的江湖岸区有血吸虫病;蚕桑地区则多见钩虫病。矽肺、铅中毒、汞中毒与职业病有关。

  (二)现病史

  起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及治疗经过。

  1.问起病

  起病的原因、过程及症状,发生症状的部位及性质,突然发病或起病缓慢,发病的诱因。

  了解疾病的经过和主要症状的特点及变化规律,例如是持续性还是间歇性,加重还是减轻,性质有无变化,病程中是否经过治疗,曾服何药,有何反应等等。

  了解起病的过程,对于掌握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指导辨证治疗,有重要意义。

  2.问现在症状

  (1)问寒热:恶寒、发热常是某些疾病的主要表现,注意有无恶寒、发热、时间、发作特点和恶寒发热的关系及轻重。

  ①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多为表证或半表半里证。

  恶寒重,发热轻,多为表寒证;

  发热重,恶寒轻,多为表热证;

  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称寒热往来,多为半表半里证。

  ②发热不恶寒,多为里热证。

  高热、口渴,尿赤,便秘,为里实热证;

  久病潮热,五心烦热,骨蒸劳热,多为阴虚内热证。

  ③畏寒不发热,怕冷,手足发凉,体温低,为阳虚里寒证。

  (2)问汗:注意有汗、无汗、出汗时间,发汗部位,出汗多少及特点。

  ①外感病发热恶寒而有汗者,为表虚证;发热恶寒而无汗者为表实证。高热大汗出而不恶寒者为里热盛。

  ②日间经常出汗,活动后更甚,汗后自觉发凉,气短乏力,称为自汗,多为气虚阳虚;入睡后出汗,醒来汗止,称盗汗,多属阴虚。

  ③出汗局限于头部,可见于热不得外泄,郁蒸于上的湿热证;半身出汗、多属气血运行不周。

  ④全身汗出,大汗淋漓不止并见身凉肢冷,属阳气欲绝的“亡阳证”。

  (3)问饮食

  注意询问是否口渴,饮水多少,食欲食量,喜冷喜热,以及口中异常味觉及气味等。

  ①口渴与饮水: 

  口渴多饮,且喜冷饮,属实热、

  口不渴不喜饮,或喜热饮,多属虚寒证;

  口渴不喜饮,多为湿热;

  口干咽燥但饮水不多,多属阴虚内热。

  ②食欲与进食:

  食欲减退,久病多为脾胃虚弱,新病多为伤食、食滞、或外感夹湿而致脾胃气滞;

  食欲亢进,多食善饥,属胃火亢盛;

  饥而不食,多属胃阴不足。

  病中能食是胃气未伤预后较好;病中食量渐增,为胃气渐复,病虽重也有转机。

  ③口中异常味觉和气味:

  口苦 多见于热证,特别常见于肝胆郁热;

  口酸腐 多属胃肠积滞;

  口淡无味 为脾虚湿盛;

  口咸 多属肾虚;

  口有臭味多属胃火炽盛。

  (4)问大小便

  ①大便:问排便次数,时间,粪便性状及伴随症状。

  便秘:便次减少,排便困难,粪便量少,干燥而坚硬。新病便秘,腹满胀痛,多属实证、热证;久病,老人或产妇便秘,大便难解,多属津亏血少或气阴两虚。

  腹泻:便次多,粪便稀软不成形。多为脾胃虚寒。黎明即泻,多属脾肾阳虚;泄泻如水,为水湿下注;泄下如喷射状,肛门灼热,为湿热泻;大便脓血,里急后重,为痢疾,多属大肠湿热;大便色黑,为内有瘀血;便血鲜红,肛门肿痛,为血热;便色暗红,面黄乏力,为脾不统血。

  ②小便:问小便色、量、次数和伴随症状。

  小便短赤:小便量少,色黄而热,多属热证;小便短少,不热,可见于汗吐、下后或其它原因所致津液耗伤。

  小便清长;小便量多而色清,多属虚寒证,也可见于消渴证。

  小便频数不禁或遗尿;多属气虚或肾气不固。

  尿痛或尿频尿急:多属膀胱湿热,或伴尿血、砂石则为淋症。

  排尿困难:点滴而出为癃证,小便闭寒不通无尿为闭证,突然发生癃闭,点滴外流,尿味臭,兼有小腹胀痛或发热,属实证;尿量逐渐减少,甚至无尿,伴腰酸肢冷。面色光白,属虚证。

  (5)问疼痛及不适:

  ①部位:头、身、胸、胁、腹、少腹、腰、关节等不同部位的疼痛或不适反应不同脏器的病变。

  头痛,以后头部、枕部为重,连及项背,为太阳经病;前额疼痛连及眉棱骨为阳明经病颞侧头痛、偏头痛,为少阳经病,巅顶痛牵引头角,为厥阴经病。

  身痛、全身酸痛,发热恶寒,多属外感,久病身痛,多属气血不足。

  胸痛,伴发热咳喘,咳痰多为肺热;久病胸痛反复发作,多为胸阳不振,夹有气血痰饮瘀阻。

  胁痛,属少阳证,或为肝气郁结。

  上腹(胃脘)疼痛,多为脾胃病或食滞。

  腹痛 多为肠病、虫积、或大便秘结。

  少腹疼痛,多为肝脉郁滞,或为疝气,肠痈,妇科疾病。

  腰痛 多属肾虚。

  关节疼痛 多为病邪阴于经脉。

  ②性质与程度:

  游走疼痛,多为病邪阻于经脉。

  沉重、酸困、肿胀、多为湿证、

  冷痛、怕凉,痛剧,多为寒证;

  热痛,怕热,红肿,多为热证;

  疼痛胀满,持续不解,多为实证;

  隐痛、绵绵痛,时痛时止,多为虚证;

  窜痛、胀痛、时重时轻,多属气滞;

  刺痛、剧痛、痛有定处,持续痛,多属血瘀。

  ③一般说,暴痛多实,久痛多虚。

  疼痛拒按为实证;喜按为虚证。

  喜温为寒证;喜凉为热证。

  食后胀痛加重为实证;食后疼痛缓解为虚证。

  ④注意与其他症状的关系,如恶心,呕吐,嗳气,虚恭以及大小便、月经等与疼痛的关系。

  (6)问耳目:询问听觉与视觉的改变。

  暴聋多为肝胆实火;久聋多为肾虚。

  耳鸣伴头晕腰酸者为肾虚;耳鸣伴口苦胁痛为肝胆火旺。

  视力模糊,夜盲,为肝虚;目赤肿痛为肝火。

  (7)问睡眠情况:询问睡眠多少,深浅及伴见症状。

  难以入睡,睡而易醒以及多梦等,多属心阴不足,心阳不藏,或心肾不交;夜睡不安,心烦而易醒,口舌生疮,舌尖红赤为心火亢盛,梦中惊呼多为胆气虚或胃热。

  睡意很浓,常不自主的入睡称为嗜唾,多为气虚、阳虚,或湿困于脾,清阳不升,重病患者的嗜唾多为危象;热性病患者的昏睡,多为热入心包。

  (8)问妇女经带胎产:询问月经初潮年龄、停经年龄及周期。月经的量、质、色泽及行经的天数,月经时伴见有症状。已婚妇女询问胎产情况,末次月经日期。

  月经推迟;经血色暗,有血块,伴痛经,多属血瘀或寒证;经量少,色淡,多为血虚;经量多而色淡,多为气虚。

  月经先后无定期:多伴有痛经、或经前乳房发胀,属肝郁气滞。

  月经不来潮:先分别是有孕还是闭经。闭经可有血枯,血瘀,血痨及肝气郁结。如行经突然停止,应询问有无受寒或郁怒太过。

  白带:询问白带的量、色和气味等。白带量多,清稀,色白,少臭或有腥味多属虚寒;白带量多,粘稠,色黄,臭秽,多属湿热。

  (9)小儿患者病史依靠询问家属及陪带人员,除一般内容外,还应询问出生前后,生长和发育状况,父母、兄妹等健康情况,预防接种史,传染病史等。

  (三)过去史及个人史、家族史

  了解病人既往健康情况,曾患过何病,作过何种治疗。素有肝阳上亢者,可引起中风。素有胃病、癫痫、哮喘、痢疾等,均易复发。

  个人和生活起居习惯,饮食嗜好,妇女的孕产情况对病情会有一定影响,对患传染性和遗传性疾病者,询问病人的家族史,有助于诊断。

  附: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问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辩,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四、切诊

  切诊是指医生用手在病人身上作某种形式的诊察,或切或按,或触或叩,以获得辨证的资料。切诊包括脉诊和触诊两个部分。

  (一)脉诊

  脉诊是以手指按切病人动脉以了解病情的内在变化也称切脉或诊脉。

  脉为血府,贯通周身,五脏六腑的气血都要通过血脉周流全身,当机体受到内外因素刺激时,必然影响到气血的周流,随之脉搏发生变化,医者可以通过了解脉位的深浅,搏动的快慢、强弱(有力无力)、节律(齐否)、脉的形态(大小)及血流的流利度等不同表现而测知脏腑、气血的盛衰和邪正消长的情况以及疾病的表里、虚实、寒热。如病变在肌表时呈现浮脉;病变在脏腑时,呈现沉脉;阴证病候时阳气不足,血行缓慢,呈现迟脉;阳证病候时血流加速,呈现数脉等。脉诊是中医辩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前人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中医独特的诊法。但在临诊中也有脉证不符的特殊情况,如阳证反见阴脉,阴证反见阳脉,因此把脉诊作为唯一的诊断方法是非常片面的,必须强调“四诊合参”,才能了解疾病全貌,作出正确的诊断。

  1.切脉的部位:一般取寸口脉,即桡动脉腕后浅表部分。

  2.切脉的方法;切脉时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伸出手臂置于心脏近于同一水平,手掌向上,前臂放平,以使血流通顺。

  切成人脉,以三指定位,先用中指按在高骨(桡骨茎突)部位的桡动脉定“关”,继续以食指在关前(远心端)定“寸”,然后用无名指在关后(近心端)定“尺”。(见图3-3)。三指应呈弓形斜按在同一水平,以指腹按触脉体。三指的疏密应以病人的高矮适当调整,如患者身体较高,医生三指排列可松一些,而病人身体较矮,则三指排列可紧一些,同时要三指排列整齐,否则影响脉形的准确性。

图3-3 诊脉寸关尺部位图

  小儿寸口部位狭小,不能容纳三指,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而不细分三部。三岁以下的小儿,可用望指纹代替切脉。

  切脉时运用三种指力,开始轻度用力,在皮肤为浮取,名为“举”;然后中等度用力,在肌肉为中取,名为“寻”;再重度用力,在筋骨为沉取,名为“按”。根据临床需要,可用举、寻、按或相反的顺序反复触按,也可分部以一指直按的方法体会。

  寸、关、尺三部,每部有浮、中、沉三候,称为三部九候。

  3.寸口脉分候脏腑情况:寸口脉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部位,反映不同脏腑的功能情况,以寸关尺分候相应的脏腑,这是前人的经验,在诊病时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在临诊时仍需全盘考虑。现将相互关系列表如下: 寸关尺三部左脉右脉寸

 

心 小肠

 

肝 胆

肾 膀胱

肺 大肠

 

脾 胃

命门

  4.切脉应注意的事项:

  ①医者须全神贯注,仔细按触,反复细心体验,防止主观臆测粗枝大叶,时间也不能过于短促(每次诊脉时间不应少于50秒)。

  ②注意内外因素对脉象的影响:如小儿脉较成人脉软而数,妇女数较男子脉细弱而略数,胖人脉较瘦人脉沉。夏天脉较洪大,冬天脉较沉小。剧烈运动后脉洪数,酒后脉数,精神刺激和某些药物也可引起脉象的暂时变化。

  ③有些人因桡动脉解剖位置的差异,脉不见于寸口部而于拇指腕侧处,称为“反关脉”,从尺部斜向手背,称为“斜飞脉”。

  5.正常脉象:健康人的脉象称为正常脉象。一般是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强不弱,不快不慢,均匀和缓,节律整齐,又称为平脉或缓脉。平脉至数清楚,一息(即一呼一吸)之间四至五次;相当于72~80次,节律、强弱一致。脉象受体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生理的或暂时的变化,也属正常。如年龄越小,脉跳越快,婴儿脉急数,每分钟120~140次,五、六岁儿童常为一息六至,每分钟90~110次,青壮年体强,脉多有力,年老人体弱,脉来较弱,成年人女性较成年男性脉细弱而略快,瘦人脉较浮,胖人脉多沉,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长途步行,饮酒饱餐,情绪激动,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则脉较弱。

  6.异常脉象与临床意义:在祖国医学有关脉学的专著中所记载的病脉有28种,然而根据脉位、脉率、脉力、脉形、脉流的流利度及节律等划分的脉象往往是混合构成,有些病脉是两个以上单一脉复合组成的脉。现将临床常见的14种脉象及其临床意义分述如下:

  (1)浮脉

  脉搏呈现部位浅。轻取即得,重按反觉稍减。此脉多属外感表证,表明病位在表,浮紧为表寒,浮数为表热,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常见于伤风、感冒及多种传染病的初期。但也有久病体虚或阴虚阳无所依,浮阳外越而呈现浮而无力的虚脉。

  (2)沉脉(附伏脉)

  脉搏显现部位深。轻取不显,重按始得。此脉主里证,沉而有力为里实,沉而无力为里虚,沉迟为里寒,沉数为里热,沉涩为气滞血瘀,常见于水肿、腹痛,久病及多种虚弱性疾病。

  伏脉:比沉脉显现部位更深,重按推筋着骨始得。为邪气内闭或剧烈疼痛或厥证。

  (3)迟脉

  脉搏次数少,一息不足四至(每分钟脉搏少于60次),主寒证,迟而有力为冷积(阳虚阴盛),迟而无力为虚寒证,常见于心气虚弱等病证。

  (4)数脉(附疾脉)

  脉膊次数多,一息六至以上(每分钟脉搏多于90次)。主热证,浮数为表热,沉数为里热,洪数为实热,细数为虚热,弦数多为肝火旺,常见于热性病或甲状腺机能亢进,数而无力也可见于气虚证。

  疾脉:一息七、八至(每分钟120次左右),多属阳气极盛,阴气欲竭,或元气将脱的重证。

  (5)滑脉

  脉来流利圆滑,如盘滚珠,多属邪盛,痰食内滞。气血充盛的正常人有时可见此脉,妇女妊娠时多见此脉,病脉则多见于痰饮、食滞、瘀血、实热,如各种炎症,消化不良,实证闭经、恶性肿瘤等。

  (6)涩脉

  脉来涩滞不畅,如刀刮竹,多属精亏、血少、气滞、血瘀,常见于贫血、失血、产后及血瘀等疾患。

  (7)弦脉

  脉挺直而长,如按弓弦,有劲有弹力,脉管的硬度大。主气郁,肝胆病证及痛证。常见于外感少阳证,肝病,胆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及各种疼痛病证。

  (8)紧脉

  脉来绷急,应指有力,如绳索绞转,脉的张力大,脉跳有力。主寒证,痛证及宿食。见于外感风寒、剧痛等。

  (9)缓脉

  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脉来和缓,脉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病脉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之湿证,或病后复元。

  (10)洪脉(附大脉)

  脉形洪大,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形宽,波动大。主热证,阳热亢盛。常见于高热病人。

  大脉:脉形大而无来盛去衰之势,多是病势进展之象,所谓“大则病进”(大而有力),也主正虚(大而无力)。

  (11)细脉(小脉)

  脉形细如线,脉形窄,波动小。主虚证(气虚血少)。常见于诸虚劳损,慢性病患者。

  小脉也即细脉,主病与细脉同。

  (12)促脉

  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脉搏快有不规则的间歇。为阳盛热实,或气血痰食停滞,见于气血痰食瘀滞,肿痛,诸实热证。脉细促而无力,多为虚脱之象。

  (13)结脉

  脉来缓慢,时见一止,止无定数,即脉搏慢而不规则的间歇,为阴盛寒积或气血瘀滞,见于气滞血瘀,痰结食积,症积、疝痛等。结而无力为气血虚衰,见于虚劳久病及各类心脏病所致的心律不齐。

  (14)代脉

  脉来歇止,止有定数,不能自还,良久复动,即有规律的间歇,脉搏动到一定至数歇止一次,歇止时间较长,为脏气衰微之征象,可见于心律失常的二联律,三联律等。

  7.相兼脉与主病:引起疾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疾病的表现和变化是错综复杂的,因此临床常见的脉象,常是反映疾病多个方面的相兼脉。

  相兼脉又称“复合脉”,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脉象的综合表现。只要不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或几种单一脉,都可能同时出现而成为相兼脉,如浮紧、浮数、沉迟、沉细数等,其临床意义一般是组成相兼脉的各单一脉主病的总合,如浮紧脉主表寒证;浮数脉主表热证、沉迟脉主里寒证;沉细数脉主里虚热证等等。

表3-1 28脉的形态及临床意义 脉象名称至数力量形态主要临床意义备注浮脉  轻取即得,如水漂木

 

轻取不应手,重按始得

表证

 

里证

久病、失血见此脉为逆证沉脉一息不足四至  寒证,阳虚 迟脉一息六至以上  热证 虚脉 很弱举按均无力虚证,气血不足,以气虚为主 实脉 很强三部脉举按均有力实证,热结 滑脉 较强如盘滚珠,流利圆滑妊娠,痰饮,实热,食积 涩脉 弱如刀刮竹,涩滞不畅精亏血少,气滞血瘀可见于贫血,失血,失瘀等弦脉 较强挺直而长,如按弓弦肝胆病,气郁,诸痛可见于动脉硬化濡脉较弱浮小而软气血不足,湿邪致病 紧脉 强绷急有力,如绳索绞转寒证,剧痛,宿食弦而有力,也可见于动脉硬化缓脉一息四至或略少于四至中等脉来和缓湿证,病后元气恢复多为正常脉洪脉强脉形宽大,来盛去衰热盛慢性病见此为逆证细脉较弱脉形细小如线气血不足的虚证大脉脉形宽大在慢性病说明病进仅指脉形大不说明脉搏力量微脉很弱脉形微小,重按模糊气血虚衰,阴阳两虚多为阳衰急证散脉很弱浮而无力,重按无根阳气外脱,元气离散脏腑之气将绝芤脉重按无力浮大中空,状如葱管亡血,失精多见于大出血革脉较强浮而搏指,中空外坚亡血,失精即芤、弦脉并见牢脉较强沉而实大弦长阴寒内盛,症瘕,疝气即沉弦、实三脉并见疾脉一息七至以上 脉来急疾阳极阴竭,元气将脱动脉一息六至以上强脉形短滑,跳动如豆状妊娠,痛症,惊证即滑、短、数三脉并见伏脉  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病邪内闭,厥证,痛极,阳衰比沉脉更沉促脉一息六至以上 不规则的间歇阳盛热实或气血痰食停滞心律失常偶可见于正常人结脉一息四至以下不规律的间歇阳盛寒积,气血瘀滞心律失常偶可见于正常人代脉  有规律的间歇脏气衰败心律失常的二联律、三联律长脉  脉形长,超过寸和尺部阳气有余,热证 短脉  脉形短,不及寸和尺部有力主气郁,无力主虚损 

3-2 临床常见相兼脉象与主病 脉名主病脉名主病浮紧表寒、风寒、风痹沉数里热浮缓表证有汗者沉细数阴虚,或血虚有热浮数表热或风热洪数气分热盛浮滑风痰或表证夹痰湿弦数肝热、肝火或肝胆湿热沉迟里寒弦滑肝热挟痰,停食沉紧里寒、痛证弦滑数肝火挟痰,或风阳上扰,痰火内蕴沉滑痰饮、食积弦迟寒滞肝脉沉弦肝郁气滞、痛证弦紧寒痛、寒滞肝脉沉缓脾肾阳虚,水湿停留弦细肝肾阴虚或血虚肝郁,或肝郁脾虚沉涩血瘀,尤常见于阳虚而寒凝血瘀者滑数痰热,痰火或内热食积沉细里虚、气血虚细涩血虚挟瘀,或精血不足

附:脉象现代研究的资料简介

  脉象的描记:以脉搏描记器描出脉搏波曲线,可分为波辐、主波、升枝、降枝、切迹及重波等。由于描记仪器的性能不同,测量参数的标准不同,结果不太统一,但据现在描出的浮脉、沉脉、迟脉、数脉、洪脉、弦脉、滑脉、涩脉、细脉、大脉、紧脉等不同脉象各有其不同的特点,与切脉所得基本一致。如浮脉是在不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可描得明显的曲线,而施加外压(相当于切脉重按)时,脉波反而减低;沉脉则相反,不加外压时描不出波形,要加相当的外压才能描出波形曲线;洪脉曲线是波幅特别高,主波陡直上升,很快下降,相当于切脉时的来盛去衰;弦脉曲线在主波上升后,延续一个短时间开始下降,故主波顶点是平坦的;相当于切脉时如按弓弦;数脉与迟脉是脉搏的速率改变,描记所得与切脉是完全一致的;滑脉曲线上升与下降均迅速,重搏波明显,显得来往流利如珠;细脉波幅低,上升与下降斜率均较小;涩脉波形的上升与下降均较细脉更缓慢,脉峰及下降支均见细小切迹,切脉时感到不流利。

  脉象产生的原理:在这方面的研究上也积累了一些资料。脉象的变化是有其广泛的病理、生理基础,其变化与心血管功能及神经体液调节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脉象是由脉搏的速率、节律、强度、位置和形态等组成,与心搏排出量、心瓣膜功能、血压的高低、血管内血液的质和量以末稍血管的功能状态等有关。

  浮脉的形成可能是心搏排血量减少(或正常),周围血管收缩,血管弹性阻力增加有关,在心电图上可见电压降低。

  迟脉在心电图上可见窦性心动过缓,可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房室传导阻滞,房室结性心律等引起。

  数脉在心电图上可见窦性心动过速,可由于感染等因素,致血压下降,引起窦性心动过速,或由于心肌兴奋性增加,心肌力量减弱,而致心搏代偿性增加。

  虚脉多为心搏排出量减少,血管弹性阻力降低,血压降低所形成。

  实脉的形成与心排出量和血管弹性阻力增加有关,其脉压正常。

  滑脉心排血量正常或稍高,血管弹性阻力正常或减少,血液变稀,血流量增加,因而血流畅通,在血管上显示出波浪形经过。

  涩脉可能与迷走神经兴奋、心率减慢、心搏排血量减少,周围血管收缩等因素有关。

  洪脉可能与心排血量增加,周围血管扩张、收缩压高、舒张压低,脉压大,血流速度增快等有关。

  细脉可能与心功能下降,心排血量减少,周围血管收缩,血管弹性阻力增加,脉压小等因素有关。

  濡脉可能与心排血量减少,血管弹性阻力不高有关。

  弦脉的形成可能与动脉壁弹性差或动脉硬化,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壁增厚,舒张时血管直径较小致血管阻力增加,动脉紧张力高及血压增高等因素有关,疼痛及肝病时出现弦脉可能为神经体液的变化对血管功能影响的结果,其形成因素比较复杂。

  紧脉可能与心排血量增高,周围血管收缩,动脉紧张度增高等因素有关。

  促脉或为心房纤颤,或有心动过速伴期前收缩。

  结脉在心电图上表现为各种期前收缩、逸搏、停搏及房颤等。

  代脉见于期前收缩或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所致的二联律、三联律。

  促、结、代脉均为脉律不整,主要是心脏本身的病变所形成,某些药物如洋地黄中毒等也可引起结、代脉。

  (二)触诊

  触诊是医生用于对病人肌肤、四肢、胸腹等病变部位进行触摸按压,分辨其温、凉、润、燥、软、硬、肿胀、包块及病人对按压的反应,如疼痛、喜按、柜按等,以推断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1.皮肤触诊:辨别温凉润燥及肿胀等。

  皮肤的温凉,一般可以反映体温的高低,但需注意热邪内闭时胸腹灼热而四肢额部不甚热,甚至皮肤欠温,皮肤的润燥,可以反映有汗、无汁和津液是否耗伤,如皮肤湿润,多属津液未伤,皮肤干燥而皱缩,是伤津脱液,气阴大伤,久病皮肤十分干燥,触之刺手,称为肌肤甲错,为阴血不足瘀血内结。皮肤按之凹陷成坑,不能即起的是水肿,皮肤臃肿,按之应手而起者,为气肿,虚胖。

  2.四肢触诊:四肢欠温是阳虚的一种表现,四肢厥冷,是亡阳或热邪内闭,身发热而指尖独冷,可能是亡阳虚脱或热闭痉厥的先兆,手足心热是阴虚发热的一种表现,此外,四肢触诊还应注意检查四肢的瘫痪或强直。

  3.胸部触诊:诊虚里,可辨疾病的轻重。虚里的跳动(即心尖搏动),在胸部左乳下第四、五肋间,内藏心脏,为诸脉之本。凡按之应手,动而不紧,不缓不急,是宗气积于胸中,为无病之征。其动微而不显的,为宗气内虚。若动而应衣,为宗气外泄之象。若动甚仅是一时性的,不久即复原,则多见于惊恐或大醉后。正常情况下胖人跳动较弱,瘦人跳动较强,不表示病态。

  按心下,即按胸骨以下的部分的软硬压痛与否,心下按之硬而痛的,是结胸,属实;按之濡软而不痛的,多是痞证,属虚。

  4.腹部触诊:辨病变的部位、腹痛及症瘕积聚的性质。

  病变在脘腹(中上腹)属胃、在两胁下(左右侧腹)属肝胆,在脐周围属胃或大小肠,在小腹属肝、膀胱或肾。

  按压后疼痛减轻的(喜按),多属虚痛,按压后疼痛加剧的(拒按),多属实痛、热痛。

  腹部有块物,按之软,甚至能散的,称之为“瘕”或“聚”,多属气滞,部位固定,按之较坚,不能消失的称为“瘕”“积”,多属瘀血、痰、水等实邪结聚而成。

  5.按俞穴:脏腑病变可以在相应的体表穴位出现反应,通过在经络俞穴上进行触诊,发现结节、条索状物、痛点或反应过敏点,可以作为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如肝炎病人在期门和肝俞穴有压痛;胆囊疾病的患者在胆俞穴有压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在足三里穴有压痛,急性阑尾炎的患者在阑尾穴(足三里下一寸)有明显压痛等等。

小结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方法。望诊是对病体的神色形态、舌质、舌苔、排泄物、分泌物进行观察,以了解疾病的变化;闻诊是听病人语声大小,呼吸粗细,咳嗽的轻重及闻某些气味,以了解病情;问诊是询问病人的自觉症状、病因、病情变化、诊治经过及既往史等情况,以了解病情;切诊是通过切脉、按肌肤、四肢手足、胸腹、俞穴等,以了解疾病的变化。

  运用四诊时,要把四诊有机地结合起来,切不可偏废。脉诊、舌诊虽是中医诊断的特殊方法,但不应把它神秘化,必须四诊合参,才能较全面掌握疾病的变化情况,从而为正确的诊治提出必要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