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图说北京三千年(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4:32:26
   [图文图说北京三千年(1) 2010年09月15日08:25   作者:葛忠雨          第一篇 古都探秘——老北京的不世传说         北京,作为我国的六朝古都,在古老而富有韵味之中又掺杂了现代都市繁华的庞大城区,向东南方铺展的广阔平原,加之逶迤蜿蜒、镇守城区西北的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成就了北京独特的魅力。在这里,园林遗迹,古刹皇陵,给北京城注入了深厚的人文底蕴;而纵贯京城南北的双龙布局 第1节:繁华有因:“漂”来的北京...
  • 第2节:虎踞龙盘:棋盘结构的北京...
  • 第3节:缺憾之惑:北京古城墙缺个...
  • 第4节:皇家寺院:先有潭柘寺,后...
  • 第5节:中南海的历史沧桑
  • 第6节:什刹海的由来之谜
  • 第7节:正阳门箭楼千斤闸探秘
  • 第8节:前门大栅栏之谜
  • 第9节:太庙被李自成烧毁了吗
  • 第10节:社稷坛的五色土
  • 第11节:北京城的“后门”
  • 第12节:故宫又称紫禁城之谜
  • 第13节:揭秘皇城三大殿
  • 第14节:故宫房间为何是九千九百...
  • 第15节:东华门门钉也有谜团

  •      第1节:繁华有因:“漂”来的北京

      第一篇古都探秘——老北京的不世传说(节选)    
      北京,作为我国的六朝古都,在古老而富有韵味之中又掺杂了现代都市繁华的庞大城区,向东南方铺展的广阔平原,加之逶迤蜿蜒、镇守城区西北的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成就了北京独特的魅力。在这里,园林遗迹,古刹皇陵,给北京城注入了深厚的人文底蕴;而纵贯京城南北的双龙布局,则给皇家古城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重兵把守,高墙围起的紫禁城,里面蕴藏了多少未解之谜?曾经的燕京八景,如今是否还曾留着那迤逦的景色?古老的北京城,本身就是一部充满未知与神秘的画卷。

      繁华有因:“漂”来的北京  

    民国时期的正阳门箭楼、城楼和中华门         如果你是位细心的人的话,就会很容易听到老北京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北京城是漂来的。”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当时产自南方的大米、丝绸、茶叶、水果等基本物质资料正是经由大运河“漂过来”的,使得京城百姓的正常生活得到了保障和丰富。但是知道那流光溢彩、庄严肃穆的故宫,那建筑精致宏伟的天坛,那风景如画的颐和园……所有这些都与大运河有密切关联的人却不一定很多。无论人们知道与否,京杭大运河却是一直默默地输送着建设京城所必需的金砖、楠木等物料,孕育着众多的名城古镇,为沟通中国南北经济、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所以,即使有专家进一步强调说:“整个北京城都是从运河上漂过来的”,也没有多少夸大成份。

      但是,对于曾经在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的京杭大运河,历史学家们却提及甚少,甚至有些忽视。谁曾想,当年京城的繁华与权贵生活的安适正是出自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输送之功?所以,说京杭大运河是北京养家糊口的母亲,一点也不为过。

      即使在新时代的今天,不像长城因随着防御功能的减退而早已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人们却一直深受着大运河的恩泽,它仍是一笔仍发挥着功用的珍贵遗产,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依旧与它有着紧密的联系,也许正因为如此,人们对大运河的重要功用与地位反倒熟视无睹了。

      这条世界上开凿最早、全长约1800公里的河流,恰似一条绵长而又柔和的玉带,它一头系着北京,一头又连接着杭州,就这样蜿蜒流淌了千百年。时光飞逝,风云变幻,唯有它贯穿南北,横亘古今,激荡着中华民族的勇敢和智慧,目睹了运河周围发生的故事,如一首生生不息的民族赞歌。直到今天,河上川流不息的船队仍然点缀、见证着运河的生命力。

      人们常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而从大运河对北京城的重要性来说,也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大运河,就没有北京城。 

         第2节:虎踞龙盘:棋盘结构的北京城

             虎踞龙盘:棋盘结构的北京城

      自从元朝定都大都以来,北京便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并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而明清的北京城也就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它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唯一继承首都地位的城市。在封建时代,它不仅是皇权至上的象征,而且也是对外交流的形象代表,所以皇家会倾举国之建筑精英与财力物力来建造它,北京很自然地便荟萃了我国都城建设之精华,以至使其呈现出都城建筑构造之典型格局与恢弘气势。

      从整体构造来说,我国历代的都城建设多以《周礼·考工记》为指导思想,所以大都体现出布局整齐划一的典型特点,北京城尤其明显。众所周知,明朝北京城计有36坊,其中,内城有28坊,外城8坊,而坊内外棋盘式的道路网络就是北京城交通体系的整体格局,虽然有个别的地方因为自然条件的局限或历史发展的要求而形成了一些斜街。

      具体来说,内外城的街道格局,以通向各个城门的街道最宽,为全城的主干道,多数呈东西、南北向,斜街较少,但内、外城也有差别。外城先形成市区,后筑城墙,街巷密集,许多街道都不端直。通向各个城门的大街,也多以城门命名,如崇文门大街、长安大街、德胜门街等等。被各条大街分割的区域,又有许多街巷,根据《京师五城坊巷胡同集》的统计,北京内、外城及附近郊区,共有街巷1264条左右,其中胡同457条左右。比较而言,以正阳门里、皇城两边的中城地区街巷最为密集,达300余条。这是由于中城地理位置优越,处在全城的中部,又接近皇城和紫禁城,人口自然稠密。

      所谓的“坊”乃是对居民区的称呼,就如同现在的××小区,坊下称铺,或称牌。居民住宅就是典型的四合院。尽管清代北京的坊、街、巷、胡同多有变迁和易名,但大体上仍然沿袭明代的规模。北京的市场沿街道布设,但形成几个主要的市场区。明初的市主要集中在皇城四门、东四牌楼、西四牌楼、钟鼓楼,以及朝阳、安定、西直、阜成、宣武门附近。明初为了招商,在上述城门附近修建了民房、店房,称作“廊房”。

      由于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而成明北京的,所以保存到今天,有幸成为了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王朝保存下来的唯一都城,从而也成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最突出的都城范例。在北京城内分布的紫禁城宫殿、太庙、天坛等都是现存最完整最宏伟的古建筑群,也是表现院落式布局的最杰出的代表。

      其次是中轴线纵贯全城。关于中轴线的观念,起源于中国人早有的对称概念,以及儒家“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思想,这也为都城的整齐划一提供了条件。不仅元明清的北京城,即便是隋唐的长安城、北宋的开封城,中轴线都伸延得很长,把全城一分为二,使其呈左右对称的布局。如果有机会能够俯瞰全北京城,我们就会很容易看到,在地面上有一条长7公里的南北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重要的是用来设计整个北京城的城市格局的,最明显的是,紫禁城内象征皇权的前后六大殿也都在这条中轴线上。皇城、宫城则在城内中轴线上稍偏南的部位。中轴线穿过皇城、宫城的正门、主殿以后,顺着皇城墙向北,钟鼓楼成为了终点。

      再次是宫殿为主体结构。皇宫占据全城的要害部位,不是居中,就是占据高地,而且有宫城相护卫,使皇宫成为全城的主体。宫城不仅与居民区分离,而且宫城的布局也以正殿为主体南北伸延或向四面展开,井井有序。具体地说,宫城(即紫禁城),也就是今天北京的故宫,位于内城中部偏南地区,为南北向的长方形。宫城之外便是皇城,皇城之内东部为宫城,西部为西苑(元为西御苑),中部为太掖池(即元太液池,增开南海)。

      最后是宫殿建筑高台化。中国都城的宫殿一般都修建在了高台之上,除了有防潮目的的考虑外,更主要的是为了占据制高点,维护皇宫的安全和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不仅元明清的宫殿人为地建造在了高台之上,汉、唐长安城的宫殿也建在了龙首原上,这便是宫殿建筑高台化的鲜明体现。

      总而言之,由于明代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所以其建筑特点还是保持了元代城池的典型特点。当然,也不仅仅止于此,明代还重建了宫城和皇城,后又修筑了外城,但仅仅筑成南侧一面。至此,北京城的基本轮廓已经构成,即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从总体布局上来看,整个北京城呈现棋盘结构的奇观,其建构之精巧可谓鬼斧神工。
     
     正阳门全貌 


    朝阳门箭楼
      图为1956年的朝阳门箭楼,是隔着护城河自东向西拍摄的箭楼东侧面 。 


    安定门箭楼
          图为民国初始的安定门箭楼北侧面,是从东北偏北方向拍摄的。此时瓮城尚未拆除。 


                  图为1954年从南向北拍摄的宣武门南侧面。 
      图为50年代中期阜成门城楼的西侧面。瓮城已然拆除,城楼成为一座独体的建筑.

    第3节:缺憾之惑:北京古城墙缺个角

     

    北京古城图,明显的能看出缺西北角

      缺憾之惑:北京古城墙缺个角

      北京,从作为辽的陪都算起至今也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而北京的古城墙在风雨中也度过了几百年的时光,这些始创于元代、建成于明代、沿用于清以至民国的古城墙,经历了长达7个世纪之久的岁月沧桑,像一株参天古树终于倒在了新时期的光泽里,只留下了一些断壁残垣。从历史文献来看,作为辽时的南京、金时的中都,以及元代的大都,其城垣建筑在当时都是甚为规整的,尤其是元大都城,就是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的原则建造的,其整体结构是略呈长方形的城垣,南北端正,左右平直,此所谓“城方如印”。只是到了明代,在改建城垣时使规规整整的大都城改变了模样,略呈方形的内城西北残缺了一角。在今天,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你就会明显感到南斜30多度,直到西直门立交桥和西二环交接,这个30多度的斜角就是缺掉的那一部分,西直门路段就像被砍去了一角的方形桌子。

      为什么古城墙没有西北角?这是长久遗留下来的、不被普通百姓所熟知的一个重大谜团。专家、学者纷纷从浩如烟海的史书中去探索谜团的答案,但是其结果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个谜虽有不同的阐释,但正是这些不同的阐释反而又为这个谜团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与色彩。

      我国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曾作出这样的解释,当初城墙是按矩形设计的,工程设计师们千方百计地想把矩形图案的对角线交在故宫的金銮殿上,以表示皇帝至高无上的中心地位。但由于一些技术原因,最终还是偏离了金銮殿。为了避免杀身之祸,他们只好去掉一角,这就是现在人们所看到的所缺失的西北角。当然,也有些人并不认同侯先生的解释,而是提到了一个民间流传已久的传说。据说明朝建筑北城墙时,西北角一开始修建为直角,但不知何故,屡建屡塌,前后百年间,不知道修建了多少次,后来出于无奈,最后只好建为斜角。

      除此之外,社会学家对这一谜团从传统观念上作出了全新的解释,他们认为我国古代有一种说法,认为西北方向是个缺口。如西汉刘安写有《地形训》,认为大地八方有八座大山支撑着天体,其中支撑西北方向的山叫不周山。《天文训》讲八方吹来八风,西北方向吹来的风称不周风,东汉班固解释为不周就是不交之意。按这种解释,西北两个方向不应该互相连接,而应缺口。

      中轴倾斜:京城中轴线之谜

      对于北京中轴线,大多数人只知道它贯穿北京全城,长约7千米。事实上,远非如此。有些专家惊奇地发现,北京中轴线出了北京城会继续往北延伸,它的延长线甚至直指距离北京270多千米的古开平,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的兆奈曼苏默,而兆奈曼苏默则是元上都遗址的所在地。当年,忽必烈就是从此地迁都到大都,即现在的北京的,但仍将上都保留作为夏都。所以,有些专家认为,北京中轴线北延至此并非巧合,因此兆奈曼苏默才是北京南北中轴线的北端点。

      而且,一直被认为是正南正北贯穿北京城的中轴线出现了与子午线不重合的现象,看上去似乎有点“歪”。作为元、明、清三朝皇权至上和大一统思想的标志,中轴线是突出“正”和“中”的中心部位,同时也是向心对称各级建筑的轴线。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条有着730年历史的中轴线并非想象中的正南正北,而是向逆时针方向倾斜。

      北京现有的中轴线沿用元大都时的中轴线,当时中轴线的南端是丽正门(今天安门)。明朝将城南移,北京内城东城墙和西城墙均是在元大都土城基础上包砌城砖筑成,但中轴线方向未动。东直门至建国门一线是东城墙,西直门至复兴门一线是西城墙。清沿用明城,中轴线也未改动,至今已有730多年的历史了。不过,经准确测量显示,以永定门为端点的北京中轴线从逆时针方向与子午线有一个2度多的夹角。虽然只偏离了2度多的夹角,但在永定门北6千米多的地安门已向西偏离子午线200多米,而在永定门北约8千米的鼓楼则向西偏离子午线近300米。由于偏差角度比较小,普通市民根本感觉不到。

      为什么延长歪斜的中轴线,其起点恰好就是曾经的元上都的遗址,这中间又有什么含义呢?科学家们仍在继续寻找着答案。
     
         

     

    连接天坛的中轴线

     
    天坛

     
    天坛鸟瞰

            第4节:皇家寺院: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潭柘寺
             皇家寺院: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的潭柘寺,坐北朝南,背倚着山形和美的宝珠峰,周围有九座高大的山峰环护着中间的宝珠峰,而规模宏大的潭柘寺古刹就建在宝珠峰的南麓。高大的山峰以它坚实的身躯挡住了从北方袭来的寒流,使潭柘寺所在之处形成了温暖、湿润的小气候,因而这里的植被繁茂,古树名花众多,自然环境极为优美,是一块十足的宝地。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刹,也是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一座佛教寺庙。史书上说“先有潭柘,后有幽州”,民间则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更为通俗明了的说法。追溯潭柘寺的历史,早在1600多年前的晋代即已建成,当时被称为嘉福寺,在唐代的武则天时期非常兴盛,时称龙泉寺,金代御赐寺名为大万寿寺,在明代又先后恢复了龙泉寺和嘉福寺的旧称,清康熙年间又改称岫云寺。关于潭柘寺的由来,《岫云寺莲花池记略》上说:“寺址本在青龙潭上,有古柘千章,故名潭柘寺。”关于此名称的由来,还有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因为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的缘故。柘树,作为桑科植物的一种,是非常罕见的珍贵树种,也是很好的中药材,可以说全身是宝。不过,在潭柘寺里与皇家更有渊源的树,则是被称为“帝王树”的一棵千年银杏树。这棵银杏有40多米高,树干周长9米,得七八个人手拉手才能环抱,遮荫面积达到600平方米,真正称的上是参天巨树。等到秋天来临,满树的叶子就会变成金黄色,看上去非常美丽,让人难以忘记,成为潭柘寺的一大奇观。相传这棵树植于唐贞观年间,距今大约有1400年的历史。在清朝的时候,乾隆皇帝曾经封这棵树为“帝王树”,这是因为清朝的皇帝在登基即位的时候,树的根部就会长出新的小树来;如果皇帝驾崩的话,这棵树就会自然的折枝,的确是妙不可言。

      那么“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句俗语又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有一个民间传说。传说很久以前,在北京、天津地区有一条恶龙,常使这里发生旱涝灾害,弄得民不聊生。当明朝准备迁都北京的时候,开国宰相刘伯温奉旨修建北京城,便下定决心除掉恶龙。由于刘伯温精通奇门遁甲、天地五行之术,所以他很快就活捉了恶龙,并镇压在了北新桥下,还用一支箭做房屋的大梁修建了潭柘寺,箭头直指恶龙的咽喉。从那以后,人们才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据说,后来在北京城里修建皇宫时,都必须比潭柘寺的大梁低一寸,这就是“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由来。

      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大家都知道,我们今天的北京城是在元朝大都城的基础上改建发展起来的。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听从了大将巴图鲁和谋士汉人刘秉忠的建议,以“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为由,于1276年建成大都城,而从时间上来看,这已经是晚于晋代800余年了。在此之前,辽国曾在916年以幽州为南京,晚于晋代近500年,就是唐武则天时代也比晋代晚了400多年。所以,民间所流传的“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是所言不虚的。

      古城的“双龙”布局

      关于北京城古代建筑群的整体设计形貌,一直以来是一个比较吸引人的话题。有关专家根据北京景山地区的遥感航摄照片,通过大量的研究,认为北京城的整体设计存在了拟人化的理念。地质矿产部地质遥感中心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他们利用遥感技术拍摄了全北京城鸟瞰照片,翻阅了大量有关史料,惊奇地发现,北京城的设计建造竟然是“双龙”布局形状。一条水龙和一条陆龙横山环水,盘踞京城,蔚为奇观。

      其中,水龙以南海为龙头部分,湖心岛是龙眼,中南海和北海构成龙身,什刹海是龙尾。陆龙俯卧在北京的中轴线上,天安门为龙吻,金水桥宛若龙的颔虬,东西长安街就好比是龙的两条长须,从天安门到午门一带是龙鼻骨部,太庙和社稷址如同龙眼,故宫恰似龙的龙骨龙身,四座角楼仿佛是龙的四爪,伸向八个方向,景山、地安门大街和钟鼓楼构成龙尾。正阳门好像一宝珠。纵览北京中轴线上的古建筑,呈现出巨龙锁珠之势,体现出皇家神秘气氛。

      这种“双龙”布局设计,反映了封建社会鼓吹的君权神授思想。这一建筑设计不言而喻,北京乃兴龙之地,封建帝王乃天降龙种,理所当然地成为统治者。如今,帝王已去,空留皇城。双龙盘踞的北京城,仍然隐藏着那解不开的谜团。
        

     

     

         第5节:中南海的历史沧桑

        北京景山区的航摄照片 

    中南海俯视图

    中南海南门-新华门

    中南海-北门 

    中南海-东门-西苑门

          中南海的历史沧桑

      中南海,在普通民众眼里是那么的神秘和威严,这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新中国建国后这里成了我们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办公所在地。其实在不太遥远的元明清时期,这里仅仅是皇家园林,其所拥有的政治意味和神秘色彩,也远不如后来那么浓厚。

      中南海是全国的最高领导中心,也是著名的风景区。不过对于北京这样一个非沿海的城市中怎么会出现“海”呢?这是北京人故弄玄虚,还是另有他因?追溯历史,我们就会发现,原来中南海的“海”,出自蒙古人之口,在蒙古语当中“海”是“海子”的简称,有花园的意思。又因为它地处北京的中南方位,所以他们把这一带风景秀丽的地区统称为中南海。由此可知,“中南海”之名始于元代,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从方位上看,中南海位于故宫西侧,是中海和南海的合称。在此基础上,中南海又与北海共同构成了西苑三海,也称作太液池。西苑三海是我国历史非常悠久的皇家园林,而在三海一带原先只有一片小山和水池,辽统治者选中了这里作为游玩之地,于是便对水池进行了开拓,引玉泉山泉水灌入,名之为“太液池”。

      金代,这里开始成为皇帝的离宫,在此修建了不少的宫殿、园苑,所以被称之为“西苑太液池”。元朝建大都都城时又对三海进行了大规模挖掘,挖出的土堆成了景山,水面也得以开阔,南北长2000米、东西宽200米,成为北京内城最大的风景区。明代,皇宫向东迁移,太液池成为皇帝的行宫,时称“西海子”、“金海”,并正式分为北、中、南三海。

      到了清代,统治者又对三海大加拓建,现在建筑就多属清代遗物,中南海被列为了皇家专用的禁苑。康熙皇帝时,一些政务开始在离宫别苑处理,中南海也逐渐成为了清王朝的政治中心,并且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许多盛大的活动。如阴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会,每到这一天的夜晚,宫女们会兴高采烈地把成千上万盏荷花彩灯放在水面上,看上去流光逐波,颇为壮观;中秋节前三天的时候,召集上三族大臣侍卫在紫光阁前校射,而且皇帝也要搭弓射箭,以示王威;每科殿试武进士,皇帝也要亲临紫光阁检视骑射;冬天的时候,湖水封冻,则命八旗禁旅在池中习冰戏、练技艺,有时候乾隆来了兴致也会亲乘冰床游湖。

      民国初年,中南海依然是国家的政治中心,袁世凯、黎元洪、曹锟的总统府,张作霖的大元帅府,北洋军阀政府的国务院、摄政内阁都曾设置在这里。北伐战争之后一段时间,中南海一度被辟为公园,供人游览。国民党时期,何应钦的“北平军分会”、李宗仁的“北平行辕”也曾设在中南海里。

      新中国成立后,中南海一直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许多重要的历史性会议都曾在这里召开。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也曾在此居住和办公,从此中南海作为全国的最高权力中心而闻名于海内外,也成为世人目光关注的焦点。

      北海九龙壁的传说

      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古典园林,这便是名闻中外的北海。北海的水面,日辉闪耀,一组精巧的建筑就临水而建,是为五龙亭。五龙亭以北,天王殿西侧,耸立着一座石壁,这就是传说中的九龙壁。

      北海九龙壁建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高6.5米,长27米,厚1.2米,体魄巨大精美,由七色琉璃砖瓦砌成,壁上嵌有山石、海水、流云、日出和明月图案。壁两面各有蟠龙九条,戏珠于波涛云际之中,色彩明快,造型生动,是数百年来的精美建筑。九龙壁雄浑壮观,虽历经了200多年的风雨侵蚀,色彩依旧鲜艳如故。

      那么九龙壁上是否真的只有九条龙呢?其实,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除了壁前壁后各有9条醒目的戏珠蟠龙外,壁的正脊、垂脊和其他一些建筑构件等地方都有龙的踪迹。九龙壁顶呈“庑殿式”,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正脊前后各有9条龙,垂脊左右各有一条龙,正脊两侧有两只吞脊兽,它的身上前后也各有一条龙,这样五条脊上就有30条龙。往下每块瓦当下面镶嵌的琉璃砖上,也各有一条龙,壁四周共有筒瓦252块,陇垂251块,龙砖82块,加上跃于云雾之中的18条蛟龙,就有633条龙了。再仔细看,在正脊两侧“吞兽脊”下,东、西还各有一块椭圆形的瓦当,上面也各有一条龙。这样算来,北海九龙壁上总共有635条龙。

      关于九龙壁,曾经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清人唐鲁孙在《前清旧王孙南北看》中提到,乾隆二十一年的一天,北海九龙壁前佛光普照,空场上摆放着香案、香炉,香案前有一黄色的蒲团,一高僧端坐在蒲团之上,数百人在虔诚观看,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原来,西藏密宗高僧正在给九龙壁开光。当满天祥云缭绕、晚霞映红了半边天际的时候,奇迹出现了。有人把手帕丢到第九条龙的头部,就看见此龙通了灵性,龙眼、龙须都动了起来,把手帕吸着不放,仿佛要从壁上腾飞到天空。当然,这仅仅是一个传说,但却反映了老百姓希望龙具有灵性,能够保佑大地风调雨顺的良好愿望,同时也说明了北海九龙壁上所展现的技艺是何等的高超。

      其实,九龙壁上的龙并不像传说的那样会动,但是它还真的能给人飞动的感觉。每当晴天正午的时候,阳光普照大地,也会洒在九龙壁上,而在这个时候九条龙就仿佛动起来一样,栩栩如生。当然,这种现象的产生,还要归功于琉璃砖。九龙壁运用当时中国独一无二的七彩琉璃砖,它颜色鲜艳,经久不褪,加上光的反射作用,还真能让观者觉得龙活了起来。

        北海公园  北海九龙壁   北海九龙壁

     

         第6节:什刹海的由来之谜

      什刹海  什刹海公园

      什刹海的由来之谜

      什刹海,人又称之为海子。在明清的时候,人们把前海、后海称为什刹海。对于为什么给前海、后海取什刹海这个奇特的名字,有人猜测说可能是因为明朝时候在海子岸边建了一处叫什刹海寺的寺庙,所以海子也就随之而被称为什刹海了。这种说法听上去似乎无可怀疑,但是并未得到人们的一致认同,因此,关于什刹海之名的由来,也一直处于争论当中。

      有人说,“九庵一庙”,共为十刹,所以称为什刹海。也有人对于“刹”字有着不同的理解,谢锡勋在诗中称为“汉海”,注曰“十汊海”;张之洞的诗又称为“石锸海”。锸,即闸,石锸是指前海西口建有响闸。除此之外,最有名的、在老百姓中间流传最广的就是关于明代富豪沈万三的传说了。

      传说在明朝的时候,京城里有个“活财神”叫沈万三,活财神应该是很有钱的了,可是他自己却一个钱也没有,平时衣服也穿得与普通老百姓没什么两样,可是,他怎么会叫活财神呢?因为他能知道地下哪里埋着金子,哪里埋着银子。但是平常的时候沈万三是说不出来具体的埋藏地点的,要想跟沈万三要金子、银子,得狠狠地打他,把他打急了,他就能指出金子或银子的埋藏地点,并且,打得越厉害,从他指的地方挖出的金银就越多,就因为这个,人们都叫他“活财神”。

      可是,谁肯打他呢,他家里的人不忍打他,一般老百姓呢,又不会平白无故地打人。就这样,沈万三跟那些不肯打他的人,就都穷得吃不饱饭,穿不上好衣裳。这一天,皇帝要修建北京城了,又不愿意把他库里的钱拿出来,就跟大臣们商量其他修城的办法。于是有个宦官就和朱棣说了沈万三的事情,朱棣一听,说好啊,就吩咐马上把沈万三给抓来。

      官兵奉了皇帝的“圣旨”,飞快地跑到沈万三的家门口。等到了沈家门前,看到了一个很破旧的小门,官兵们都乐啦,一个兵乐着说:“活财神就住这么个地方啊!”官儿说:“甭管住的咋样,先把沈万三抓来交差就行啦。”一个兵上前敲了几下门,就从里边出来一个老头儿,身量不很高,穿着一身破裤褂,他问:“你们这些人找谁呀?”“找沈万三。”老头儿说:“我就叫沈万三。找我有什么事?”官儿说:“皇帝叫我们找你,你跟着我们走吧。”沈万三知道不去是不行的,于是就跟着这些官兵见皇帝去啦。

      见了皇上,一开始因为没有打他,沈万三当然不承认自己是活财神。皇上气得吹胡子瞪眼的,直说,你这不是妖言惑众么,没别的,给我打。等到打得沈万三抗不住了的时候,他大声喊道:“别打啦,我知道哪儿有银子。”于是,武士们便住了手,回禀了皇帝,皇帝说:“带他挖去,挖不出银子来,再打!”于是,朱棣就派人跟着他挖银子。他到了现在的积水潭一带,说就这里有,结果真从那里挖出了十窖银子。后来那里就有了一个大坑,下雨积水了,人们就管那里叫“十窖海”,后来叫着叫着叫顺口了就叫成“什刹海”了。直到现在,还会有人强调说:“这原叫十窑海,不是什么十刹海!”

      从这些对什刹海的不同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出从老百姓到文化人士,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关于什刹海的答案。沈万三的传说也许并非是对什刹海的最好解读,然而,这个有趣的故事毕竟寄托了人们对什刹海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味的一种探索。如此看来,“什刹海”的历史中是包含着非常丰富又美丽的历史文化的内容的,而这种文化内容应当被视作一种文化遗产而被重视、保护与弘扬。
     

         第7节:正阳门箭楼千斤闸探秘

     正阳门箭楼 
    绞盘工作原理和保险绳工作原理如图(王秀峰绘制)所示 

     
    正阳门(俗称前门)箭楼

     
    正阳门(俗称前门)箭楼

     
    正阳门(俗称前门)箭楼

     
    正阳门(俗称前门)城楼

     
    正阳门(俗称前门)城楼

     
    正阳门(俗称前门)城楼

      正阳门箭楼千斤闸探秘

      正阳门,原名丽正门,俗称前门。从整体结构上看,它包括正阳门箭楼和正阳门城楼,原先的时候是由瓮城墙连为一体的,后因修路分割成了两个部分。

      根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城楼、箭楼规模宏大;瓮城的气势雄浑,是老北京城垣建筑的杰出之作。历经岁月的沧桑变迁,到今天仅有城楼和箭楼存在,是目前北京城内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城门。

      作为明清时代内城的正门,正阳门是最早修建完工的城门,也是京师九门中规模最高、最为壮丽的城门。明朝正统元年至四年(1436—1439年)改建并加修瓮城箭楼,是当年全城最高的建筑。古人以南为阳,以南为正,遂更名为“正阳门”,只供皇帝出入,因此又称“国门”,俗称“前门”。

      据资料显示,正阳门箭楼占地3047平方米,城台高12米,门洞为五伏五券拱券式,是内城九门中唯一箭楼开门洞的城门。箭楼上下共四层,而且在东、南、西三面开箭窗94个,供对外射箭用。箭楼四阔七间,宽62米,北出抱厦五间,宽42米,楼高24米,门两重,后面为对开铁叶大门,前面的则为吊落式闸门,这就是名闻天下的千斤闸。

      明朝初年开始建造的正阳门箭楼的千斤闸,从表面上看来,闸门的外层是铁皮包成的,上面布满了加固的铁钉,里面是实木,据相关人士的测量,闸门宽6米,高6.5米,厚度则为9厘米,重量为1990千克,是北京乃至全国古代历史名城中最大的千斤闸。从工作机制上看,开闸时,闸门升至门洞以上城台内闸槽中;关闸时,闸门从闸槽中平稳落下,形成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

      经过近来相关专家的研究,人们发现,正阳门箭楼千斤闸开关闸的结构设计与运作原理非常合理,也非常科学。走近箭楼,我们就会发现,门楼一层有一对显而易见的千斤闸主结构——绞盘柱,而且在每根绞盘柱自一层地面向上1米处的地方,都有两个绞杠的插孔,是“十”字绞杠的轴心。闸槽顶部位于两个绞盘正南2.8米处,闸槽长6.2米。两个绞盘正南方通向闸槽之间各有一块的“支撑石”,“支撑石”南北长0.9米,东西宽0.6米,高0.66米。

      当然,这并不是千斤闸机关的所有部件,它还包括其他的辅助部件,这当中包括两根保险梁和保险绳。保险梁就位于两根绞盘柱的内侧,南北长3.05米,东西间距也有2.6米,每根保险梁的直径则是19厘米,南北方向跨在闸槽上方1米的位置上。就这样,整个千斤闸运作起来,显得非常的科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杰出代表。

      天安门城楼设计者之谜

      关于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大多数人公认的是蒯祥。蒯祥,生于明初洪武年间,为江苏省苏州府吴县香山人,其父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工匠。由于深受父亲的影响,蒯祥在30多岁的时候即“能主大营缮”,是位造诣很高的木匠。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重建北京城的时候,在全国征召能工巧匠,于是蒯祥同许多技艺高超的工匠一起被征到北京。由于他技艺超群,在营造中充分发挥出建筑技艺和设计才能,很受督工(建筑师)蔡信等人的重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皇宫宫殿落成以后,蒯祥便被提升为工部营膳所丞。

      蒯祥不仅木工技术纯熟,还有很高的艺术天赋和审美意识。据记载,蒯祥能以双手握笔同时画龙,合二为一,一模一样,技艺可谓是炉火纯青。在当时营建宫殿楼阁之时,他只需略加计算,便能画出设计图来,待施工完毕后,建筑与设计图样大小尺寸分毫不差,就连明宪宗也很敬重他。1420年,承天门建筑完工后,他受到众口一词的赞扬,被称为“蒯鲁班”。后来,蒯祥官升至工部左侍郎。在他任职期间,先后搞了不少修建工程,包括明英宗正统年间重建三大殿,明景宗天顺年间兴建裕陵。“凡百营造,祥无不与。”《宪宗实录》中这样评说。

      不仅如此,蒯祥受人称赞的还有他的人品,尽管他的官职很大,但是他为人仍然非常谦逊俭朴。到了晚年,虽然他已经主动辞官隐退,但每当有营造工程向他请教时,他还是非常热心地指导。蒯祥死于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三月,终年84岁。过去在北京曾经有一条蒯侍郎胡同,据说他就曾在这里住过。蒯祥的后代子孙大多继承了他的技艺,直到晚清时,仍有“仅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说法。

      不过,对于天安门城楼的设计者,也有人持不同意见,认为是蔡信。

      因为营建北京宫殿是一个浩大的工程,而且当时皇上是在全国征召的能工巧匠,技艺高超者不独蒯祥一人。更何况,在营建的过程中曾先后涌现出许多的著名工匠。除工于设计的蔡信、瓦工出身的杨青(官至工部侍郎)外,还有与蒯祥同时代的著名雕刻石匠陆祥等人。有人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在宫殿初建的阶段,蔡、杨二人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只不过他们当时都是年事已高,而蒯祥正值壮年,又工于计算和绘画,在蔡信、杨青去世以后,大量的皇家工程都由蒯祥来主持,所以无形中他的地位与作用被凸显了出来。故宫博物馆古建筑部高级工程师于倬云先生也说?过去大多数人都认为曾经主持建造南京宫殿的蒯祥是故宫的设计者,这个说法不确切,其实蒯祥只是故宫的施工主持人,设计人应该是名不见经传的蔡信。

      据史载,与蔡信同时负责营建故宫工程的,还有瓦匠出身的建筑师杨青、石匠出身的陆祥,其后有木匠蒯祥、郭文英、徐果等人。可是宫殿竣工后,蒯祥等人升为工部侍郎,而蔡信却榜上无名。实在是造化弄人,历史给了蔡信施展设计才华的机会,却没因此而给他带来应有的地位与荣誉。

     
    天安门

     
    天安门
     

          第8节:前门大栅栏之谜

     前门大栅栏  前门大栅栏
       前门大栅栏之谜

      大栅栏是北京非常古老,也非常有名的古老街市和繁华的商业闹市区,在1.2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保存着大量原汁原味的古老建筑。这些古老的建筑和发生在它们中间的逸闻趣事,都是古都北京重要的人文瑰宝和文化资源。

      地处古老北京城中心地段的大栅栏,位于天安门广场以南,前门大街西侧,从东口至西口全长275米,是南中轴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就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如果追溯它的源头,就要追溯到明代孝宗弘治元年,当时孝宗下令在北京城内大街曲巷设立栅栏,并派士兵把守,以防盗贼,从那时开始到现在大栅栏已经有580年的历史了。当时,北京有“宵禁”,为了防止盗贼隐藏在大街小巷之内,由朝廷批准,在北京很多街巷道口,建立了木栅栏。但“大栅栏”最初并不称此名,而是叫廊房四条,附近还有廊房头、二、三条。到了清代,这里已成为主要的商业中心,因为买卖多,为了能够有效地防止盗贼,栅栏建得比其他地方都大,也都好看,所以才叫“大栅栏”。

      它在北京历史上曾经是繁华的商业娱乐中心,过去人们以“京师之精华尽在于此,热闹繁华,亦莫过于此”的美誉来称赞大栅栏。大栅栏成了商业中心以后,一些著名的老字号相继开设于此,清代康熙年间开业的著名国药店同仁堂,嘉庆年间开业的马聚元帽店、内联升鞋店,以及后来拥有四个门面的八大祥之一——瑞蚨祥绸缎皮货庄等。这里还有民国初年开业的北京第一家电影院——大观楼电影院。中国首部电影《定军山》就是在这里上映的。

      大栅栏自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来,经过500多年的沿革,逐渐发展成为店铺林立的商业街了。现在,在这条街上,分布着11个行业的36家商店,平均客流量15万—16万人,节假日20多万人。国内提起北京前门大栅栏几乎无人不晓,就是在国际上也很有名气,可以说是闻名遐迩。在历史上,虽有沉浮,但这条古老的商业街之所以能经受580多年的历史风雨而不败,自有它独特的地方。老北京有句顺口溜:“看玩意上天桥,买东西到大栅栏。”“头顶马聚元,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说的都是早年间大栅栏的地位和繁华景象。

      1900年,八国联军攻侵北京,放了一把火,把大栅栏烧成一片瓦砾。但是不久,它又重建起来,大体上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如今,除了喧嚣一切都已改变,大栅栏在清除了封建糟粕后,出现的是一片商业街的景象,除了旧址老房的北京丝绸商店、瑞蚨祥绸布店、内联升鞋店、六必居酱菜店、荣宝斋文房四宝还徐徐透出百年的光泽之外,同仁堂、张一元茶庄、长春堂、月盛斋熟肉店都已经门庭更新了;诸多外来的风味饮食也各据一方,形成了新型的饮食文化特色。
     

         第9节:太庙被李自成烧毁了吗

      太庙平面图  太庙  太庙

      太庙被李自成烧毁了吗

      太庙,位于天安门东侧,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为明清两代皇室祖庙。它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同属依据皇宫旧制“左祖右社”而设计建造的。

      太庙的建筑雄伟壮观,平面呈南北方向的长方形,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建筑布局对称。共有三道围墙,全部为红墙身黄琉璃瓦顶。第一道围墙内是太庙外院,这里古柏参天,形态各异。东南隅有宰牲亭和治牲房,门楼及房舍均为黄琉璃瓦顶。院墙外两边有一座黄琉璃瓦顶的六角井亭。沿甬路向北至琉璃门即为第二道围墙正门。因门楼庑殿顶、檐椽斗拱均以琉璃砖烧制,故称“琉璃砖门”。院内有七座单孔石桥,各饰汉白玉石护栏。东西两端各有六角井亭一座,两端另建有黄琉璃瓦悬山顶房屋五间,东为神库,西为神厨。石桥以北为五间戟门,白石台基三层,四周都有汉白玉护栏,丹陛浮雕二龙戏珠、狮子滚绣球、海水江涯等纹饰。

      戟门是太庙第三道围墙的正门,太庙的主体建筑都在戟门以内。正对门即是太庙前殿,面阔十一间,黄琉璃筒瓦重檐庑殿顶。殿基为汉白玉须弥座,共设三层;殿前有月台,汉白玉石护栏,望柱头浮雕龙凤纹;白石丹陛上,雕有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狮子滚绣球、海兽以及海水江涯的纹饰。大殿内梁柱外镶沉香木,构件以金丝楠木制成,明间和次间的殿顶、天花、四柱皆贴赤金花,不施彩画,地面满铺金砖。这座前殿,明、清两代是帝王年末岁尾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前殿两庑各有配殿十五间,东供奉有功之皇族神位,西为供奉功臣神位的地方。前殿东南、西南各有燎炉一座,是为焚烧祭品之用。

      中殿亦称“寝宫”,清代在这里供奉了历代帝、后的神主牌位。中殿两庑的配殿是存放祭器的地方。九间后殿是帝王供奉皇帝远祖神主牌位之处,即清末称帝前的四个追封皇帝(肇祖、兴祖、景祖、显祖)的神位,也称作“祧庙”。用红墙与前、中殿隔开,自成院落。

      太庙是如此的雄伟壮观,那么它是否被李自成烧毁过呢?一般说来,大多数人认为,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城以后,不仅推翻了明王朝,把太庙也给烧毁了。

      但从史书记载来看,并非如此,也没有文字对太庙是否被李自成烧毁作出过明确交代。据《爝火录》记载:“大清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云:二十九日丙戌:李自成僭帝号于武英殿,追尊七代皆为帝后……下午,贼(李自成)命运草入宫城,塞诸殿门。是夕,焚宫殿及九门城楼。三十日丁亥,李自成先走……出宫时,用大炮打入诸殿。又令诸贼各寓皆放火。日晡火发,狂焰交奋……门楼既崩,城门之下皆火……日夕,各草场火起,光耀如同白昼,喊声、炮声彻夜不绝。李自成放火烧毁明故宫与北京九门,然后落荒而逃。”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李自成放火烧毁的是明故宫与北京九门,而对于太庙的情况则只字未提。假若我们依据这则材料就断定太庙被李自成放火烧毁了,显然是不太客观、也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从其他史书记载来看,李自成在撤退前,曾驱赶城内百姓出城,然后纵火烧毁了明朝宫殿,但是唯独太庙及武英殿尚保存完好。

      无论谁是谁非,不过有明确记载的是,在清顺治元年的时候,人们重新修建了太庙,乾隆元年又对太庙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辛亥革命后,太庙仍归清室所有,1924年曾改作和平公园对公众开放。

      解放以后,太庙被改作劳动人民文化宫,1950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太庙的南门上高悬起了毛主席的亲笔题字“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匾额,从而使这里成为了普通民众学习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的场所。 

         第10节:社稷坛的五色土

     社稷坛与五色土  五色土
       社稷坛的五色土

      在我国的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在那时把祭祀土地神的地方称作“社”,把祭祀谷物神的地方叫做“稷”,《白虎通》上曾说:“土地广博,不可一一祭之也,故封土立‘社’,‘社’为‘土神’;谷物众多,不可遍及祀,故封谷立‘稷’,‘稷’为‘谷神’之长。”也就是说,当时国家统治者重视土地和粮食,认为“神”可以引出万物,祭“神”可以佑护五谷丰登。于是,祭祀“土神”、“谷神”的地方合称为“社稷”。祭祀社稷是国家权力的象征,因而后来用“社稷”来指称国家。

      北京社稷坛,从整体构造来说,是一座三层的方坛,用汉白玉砌成,自下向上逐层收缩。坛的四周砌墙,东西南北各辟一座棂星门。坛面上铺有五色土,以五行学说中的五色对应五方。中央有一土龛,明清时立有代表社神的石柱和代表稷神的木柱各一根,后二者合为一斜顶方石柱,名为“社主石”或“江山石”,象征“江山永固,社稷长存”。

      在这其中,五色土是最引人注目的,也让人无不惊奇不已,人们都想从中找出蕴含在背后的故事。所谓的五色土是指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的土。五色土象征着我们广博的大中华,在社稷坛的东边是青土,代表着东边的大海;西边是白土,代表西部白色的沙;南边是红土,预示南方的红土地;北边是黑土,象征北部的黑土地;而中间的黄土,就是黄土高原的寓意。关于社稷坛五色土的分布,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有人认为,黄,象征居中的黄帝,他统治天下,因为由手拿绳子掌管四方的土神辅佐;青,象征东方太嗥,他由手持圆规掌管春天的木神辅佐;红,象征南方炎帝,他由手持秤杆掌管夏天的火神辅佐;白,象征西方少昊,他由手持曲尺掌管秋天的金神辅佐;黑,象征北方颛顼,他由手持秤锤掌管冬天的水神辅佐。黄土居中,因为最高统治者黄帝居于核心地位。东西南北依次为青白红黑,也即皇帝的四方又各有一个统治者辅佐。

      说法尽管不太相同,但是从社稷坛五色土的方位配置,以及方位与四季的匹配来看,这与汉唐期间盛行的阴阳五行学说相合,都意在代表我国广袤富饶的土地,此以显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威严和江山永固的愿望。

      辛亥革命后,社主石被丢弃,仅保留五色土。文革时期,五色土全部被改成了黄土,用来种植棉花,文革后又恢复原貌,以供人们怀念与参观。

      景山坐像之谜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北京景山公园平面园林图酷似一尊盘腿打坐的人像:公园的寿皇殿建筑群为“坐像”的头部,大殿和宫门组成眼、鼻、口,眉毛由树组成,两边非常对称的三角形树林组成了胡须,被人们称之为“景山坐像”。这如果真是一幅人像的话,那它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用人工建筑组成的人像。这是人们有意为之,还是一种巧合呢?

      在历史上,景山在紫禁城北门神武门的对面,元代的时候本是大都城内的一座土丘,名叫“青山”。明永乐十四年在营建宫殿时,把拆除元代旧城和挖掘紫禁城护城河以后所得的泥土,堆在这里,取名为“万岁山”,意在镇压元朝的王气,所以又叫“镇山”。传说皇宫在这里堆积煤炭,又俗称“煤山”。直到清朝顺治十二年的时候,煤山才被改为景山。

      那么景山的这个坐像到底是什么人?有关专家发现,故宫中轴线上最北端的一座宫殿钦安殿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许多年都没有对外开放了,那里供奉着被称作水神的玄武帝的造像。“玄”意为黑色,“武”古人解释为乌龟壳。玄武在“五方”中代表北方,在“五行中”代表水。打开沉重的大门,端坐在中央的水神玄武帝和殿内饰物仍然保持着明代的原貌。坐像和他有关吗?这位专家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曾经写信给溥杰先生及其家属,回信的答复是,他们这些亲属当时在清宫中没有议论过这样的事。所以,他的猜测直到现在都是悬而未解。

      “景山坐像”引起了科技界和考古界的广泛兴趣,他们虽然也提出了这幅近似人像的图形为什么会在北京中轴线上的景山公园,这座人像究竟是古人有意建造还是巧合诸如此类问题,也作出了大量的努力,但是至今仍收获甚微,直到现在仍然还是一个没有彻底解开的谜。  景山 

    航空遥感景山公园园林景观照片  

          11节:北京城的“后门”



    与前门——正阳门相对的是后门---厚载门,也称后宰门、地安门(明称北安门)
      厚载门
      北京城的“后门”

      地安门是北京皇城四门之一。从地理位置上说,皇城正门称天安门(明称承天门),东称东安门,西称西安门,北称地安门(明称北安门),俗称厚载门,亦称后门。从皇城面南背北之势来看,天安门显然是皇城的前门,地安门则成了后门,这个称呼即亲切,又很符合中国传统的“家国同构”观念,所谓的前门、后门,正像一大户人家对自己门口的称呼。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的地安门,位于皇城北垣正中,南对景山,北对鼓楼,为砖结构之宫门式建筑,正中设朱红大门三门,左右各两梢间为值房,是北京中轴线上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作为皇城的北门,与作为皇城南门的天安门遥相呼应,象征着天地平安,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希望年年丰收、风调雨顺的良好愿望。

      俗话说水火无情,在历史上,皇城四门都曾遭受过大火的袭击。天安门,明时称作承天门。明天顺元年(1457年)七月丙寅,承天门遭受雷击起火被毁,后来重建。祟祯(1644年)十七年四月十九日,李自成放火焚宫,承天门被毁。清顺治八年重修,并改名为天安门,寓意天赐平安。太监曹吉祥及其从子曹钦谋反,放火烧东安门。东安门于明天顺五年(1461年)重建。1912年2月27日,袁世凯策动兵变,放火焚东安门。西安门也于1950年12月1日因用火不慎而发生火灾被毁。

      与皇城四门屡遭火灾形成有趣对比的是,地安门在历史上也曾屡次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是皇城的北门,所以凡是皇帝北上出征巡视时大都要出地安门,而且亲祭地坛诸神时也要经地安门而出。就是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时候,侵略军也曾在地安门遭到清军的顽强抵抗。而且在紧急的关头,慈禧太后带了光绪皇帝仓皇逃出紫禁城,正是从地安门而出,再出内城德胜门,远走西安的。还有,1924年冯玉祥将军驱逐溥仪出宫时,这位末代皇帝也是从地安门灰溜溜地走向他的出生地摄政王府的。早年,地安门内设有许多为皇家服务的衙门,诸如尚衣监、司设监、司礼监、酒醋局、织染局、针工局、巾帽局、火药局、司苑局,还有钟鼓司、供用库、蜡库、帘子库、兵器库、皮房、纸房、安乐堂等等。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城市交通的治理,政府部门曾在1954年将地安门拆除了。不过在拆除地安门的时候,曾遭到一些社会名流的反对。在当时,政府也许诺将从地安门拆下来的门窗、木梁等构件都一一编号登记造册,连同砖石琉璃瓦等都运往天坛,计划在天坛北坛上门内照样移建一座地安门。不料,后来天坛发生了火灾,也将堆垛在那里的木质材料全部烧坏,又因为没有留下实测图纸,移建地安门之议从此也就泡了汤。

      近来,随着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深入以及北京人文奥运计划的实施,北京城北中轴线的整治和保护已经提上日程。市政府有关部门和西城区也已经开始着手编制北中轴线的整治保护方案,同时复建地安门已经作为北中轴线整治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体现在整治保护方案中,围绕地安门的交通道路组织方案也在论证过程中。由此看来,北京地安门的复建已经是指日可待了。这对于渴望一睹地安门风采的国民来说,的确是一件令人非常振奋的好事情。 

          第12节:故宫又称紫禁城之谜


       故宫又称紫禁城之谜

      许多人都知道北京有个故宫,也知道北京有个紫禁城,相信很少有人会了解故宫为什么又被称作紫禁城。这里面隐藏着什么玄机呢?

      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皇家宫殿是在明成祖时期开始修建的,先后有明、清两代24个皇帝在此执政。关于金碧辉煌的皇家宫殿被称为紫禁城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这与古时候“紫气东来”的典故有关。相传春秋末年,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即将出函谷关的时候,守关人看见有紫气从东而至,不久,老子骑着青牛从东方而来,自然守关人便认为他是圣人。于是守关人请老子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因此紫气便被认为是具有吉祥的含义,也预示着圣贤和宝物的出现。对此,杜甫曾赋诗曰:“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从这以后,古人就把祥瑞之气称为紫云,传说中的仙人所居住的地方便被称为紫海,将神仙称为紫泉,城郊外的小路则称为紫陌。俗话说“紫气东来,象征吉祥”,由此可知紫禁城中的“紫”字是大有来头的。又因为皇帝居住的地方防备森严,寻常百姓难以接近,所以被称为紫禁城。

      还有人认为紫禁城的来历与迷信和传说有关。在古代,皇帝都自命为天帝之子,也就是天子。天宫是天帝居住的地方,也自然是天子的居住之地。《广雅·释天》上说:“天宫谓之紫宫。”因此皇帝住的宫殿就被称为紫宫。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紫禁城的来历与古代“皇垣”学说有关。古代的时候,天上的星垣被天文学家们分为三垣、二十八星宿及其他星座。三垣是指太微垣、天市垣和紫微星垣。而紫微星垣是代称天子的,处于三垣的中央。古时有“紫微正中”之说和“太平天子当中坐,清朝官员四海分”之说。既然古人将天子比作紫微星垣,那么紫微星垣也就成了皇极之地,所以称帝王宫殿为紫极、紫禁、紫垣,称这座帝王之城为紫禁城确实名副其实。

      宫门:解读故宫之谜的钥匙

      到北京故宫参观游览时,人们往往会发现内廷宫殿、宫门上的匾额都是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而外朝宫殿、宫门上的匾额则是只用汉文书写,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在明朝的时候,宫城(紫禁城)所有宫殿、宫门上的匾额都是用汉文来书写的。只是到了清代,由于满文代替汉文而变成了国文,在顺治皇帝进驻宫城以后,就把皇宫中所有宫殿、宫门上的匾额都改成用汉、满两种文字来并列书写的,而且少数匾额上还出现了蒙文,一般是满文在左,汉文在右边,这是由于人们习惯上都以左为上右为下,所以满文都写在了左边。

      1911年爆发了资产阶级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宣统皇帝也被迫宣布退位,但当时他仍然住在后廷里,也就是乾清门以北的宫中。而外朝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等宫殿都交给了民国政府使用。后来,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当上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但他贪心不足,还要恢复已经废除了的帝制。后来,经过他和谋士的筹划,篡权成功,并自封年号为“洪宪”。由于他的行为是逆历史潮流而动,所以他刚复辟,就立刻遭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声讨,人们的反帝情绪也一天比一天高涨。袁世凯深知自己太不得人心了,这个皇帝恐怕也当不了多久。可他自己又欲罢不能,于是就把自己的心腹一个叫王景泰的人召到密室,商量对策。

      王景泰说主要是想个法子稳定人心,所以就建议袁世凯把紫禁城所有宫殿、宫门上匾额的满文都去掉,只留下汉文,以表示他们也是反对清朝的。如此做法,老百姓或许就不会反对袁世凯当皇帝了。袁世凯一听,此话还真有几分道理,眼下一时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就急忙写了一道“圣旨”,要在十日之内,把紫禁城内所有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都去掉。可“圣旨”刚要往下发,他又想到内廷里还住着宣统皇帝和清廷的遗老遗少们,怕遭到他们的反对,于是他将“圣旨”改了一下,写成了“把外朝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都去掉”。这样清廷的遗老们不到外朝来,自然也就不知道外朝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没了,也就不会对他的举动有所反感了。

      王景泰接了“圣旨”后,就连忙带着一帮人把外朝所有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都去掉了,从而改成汉文单书了。这就是为什么内廷宫殿、宫门上的匾额都是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写的,而外朝宫殿、宫门上的匾额则是只用汉文书写的原因。

      不过,尽管袁世凯把外朝所有宫殿、宫门匾额上的满文都去掉了,并派人到宫外大肆宣扬了一番,还上了大报、小报。可老百姓到底还不买他的账,讨袁的呼声仍是越来越大,结果他的皇帝梦只做了83天就彻底破灭了。虽然袁世凯最终被赶下了台,但紫禁城中被他改过的外朝宫殿、宫门上的匾额却都保留了下来,成为了现在游人所见到的奇特的景观。
     
     

         第13节:揭秘皇城三大殿

     太和店 

    中和殿:紫禁城三大殿之一,是举行各种大典前,皇帝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场所  

    保和殿:紫禁城三大殿之一,是举行“殿试”及盛大宴会的场所
      揭秘皇城三大殿

      在历史上,我国古代都城、宫殿的选址,都非常注意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力求做到使其在全国的地理位置、京畿的外局大势、城市内局布置等方面,都臻于完美。从风水学上来看,国都的西北方最好要有龙脉。所谓龙脉,就是连绵起伏的青山。龙脉的中心为祖山,是王气郁积之处。以此起始,引入京城,到达宫殿背后的靠山即“主山”。主山两翼,左以河流为青龙,右引道路为白虎。主山之前、青龙白虎之间的最佳选点,是万物精华的“气”的凝结点,为龙穴,明堂就应座落此处。从方位布局上说,紫禁城就是处于了北京城的最佳位置,三大殿所处之处即是明堂所在之地,可谓是居天下之中心,正与天空中央玉皇大帝所居的紫微宫相对应。

      俯瞰故宫,巍然崛起的三座大宫殿显然就是整个故宫的重点,是整个“紫禁城”内建筑的核心。以整个故宫来说,那么精雕细刻的美妙技艺,那么雄伟庄严的气魄,又那么独具匠心的整体布局,毫无疑问,它是全世界建筑艺术中的绝品,也是人类伟大智慧的结晶。

      从整体来看,太和、中和、保和这三座宫殿是前后排列而同立在一个庞大的工字形白石殿基上面的。这种台基过去被称为“殿陛”,共高二丈,分三层,每层有刻石栏杆围绕,台上列铜鼎等。台前石阶三列,左右各一列,路上都有雕镂隐起的龙凤花纹。这样大尺度的一组建筑物,是用更宏大气魄的庭院围绕起来的。在庭院的四周有廊屋环绕,在太和与保和两殿的左右还筑有对称的楼阁,和翼门的四角又建造有小角楼。这种对称、拱卫的建筑布局是我国特有的传统,也体现了古代社会主流的审美观念和君权之上的极权意识。

      三殿中,太和殿最大,也是全国最大的一个木构大殿。横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外有廊柱一列,全殿内外立着84根大柱,是由四个倾斜的屋面、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组成的。瓦顶,全部用黄色的琉璃瓦,光泽灿烂,同蓝色天空遥相辉映。底下彩画的横额和斗、朱漆柱、金琐窗,也同白石阶基也作了强烈的对比。这个殿建于康熙三十六年,到现在已经有255年的光阴了,但结构依然非常整严,华美动人。

      中和殿在工字基台的中心,保和殿则立在工字形殿基的北端,东西阔九间,每间尺度又都小于太和殿。殿顶,是明万历年间“建极殿”的原物,是没经历过破坏和重建的,至今上面童柱上还留有“建极殿”的标识,它是三殿中年寿最古老的,到现在已经有337年的历史了。

      三大殿中的两殿,一前一后,中间夹着略为低小的单位所造成的格局,是它美妙的特点。如果只是用文字来形容三大殿的话,那简直是不可能的,要想对故宫三大殿有更为深刻、真切的印象,那就需要自己亲自走进那妙不可言的境地当中才行。

         第14节:故宫房间为何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故宫房间为何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

      很长时间以来,京城里就流传着紫禁城有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说法,也有不少的人禁不住好奇,这故宫房间为何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呢,到底有什么讲究?原来,这里面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相传,当初修建紫禁城的时候,明朝的朱棣,也就是世人皆知的永乐皇帝打算把宫殿的总间数定为一万间,可是就在他传下圣旨后的第五天晚上,突然就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被玉皇大帝召到了天宫的凌霄殿,只见那玉皇大帝满脸怒气,永乐皇帝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一问才知道是因为自己要建的这紫禁城的宫殿数一万间压过了他天宫一万间的数。于是他说道:“请玉帝息怒,小臣多有冒犯,我这凡间的宫殿数哪能超过您这天宫的呀!”

      玉皇大帝听他这么一说,脸上就有了笑意,并且说道:“这就对了,我赐你一块‘天石’,以镇宫院,你再请七十二地煞、一百个禽兽去保护你这凡间的皇城,这样才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你可要记住了。”朱棣连忙谢恩,当他抬起头来再看那玉帝时,已不见了踪影,醒来才发觉是个梦。

      于是,永乐皇帝连忙传旨,把刘伯温召进宫来,把自己昨晚所做的梦到从头至尾地说了一遍。刘伯温听了也是一愣:“那玉皇大帝可是惹不得的,就听他的吧。既然他的天宫是一万间,那么咱就建造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吧。这样,既保住了玉帝的面子,又不失皇家的气派。”永乐皇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同意了。

      不到四年的时间,紫禁城就建成了,刘伯温便请永乐皇帝前来察看。这紫禁城建得别提有多气派了,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那午门高大雄伟,尤其是那奉天殿宽敞气派,和玉帝的凌霄殿相比,还真差不了多少。朱棣在宫里转了大半天以后,心里感到十分高兴。就在这时,他忽然想起了玉帝赐的那块镇宫院“天石”和要请的七十二地煞、一百个禽兽,便问刘伯温都放在了什么地方。

      “万岁您别忙,臣带您一一看过。”刘伯温说着便把他带到华盖殿后面的御路上,指着一块长方形的巨大石雕说:“这就是玉帝赐的那块镇宫院的‘天石’,名为‘云龙阶石’,上有九条巨龙,腾跃于流云之间,它是这宫中最大的石雕,有上万斤重!”

      “好!好!”接着永乐皇帝问,“那七十二地煞哪?”

      “这您就看不见了,臣把它们派到这宫中下面的七十二条地沟里去了,以防地下的小鬼儿闹事,坏了这宫里的风水!”

      “派得好!”

      “您再看那宫殿垂脊上的琉璃饰物,它们是蛟龙、凤凰、狮子、天马、狎鱼、斗牛、獬豸、狻猊。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既有祈雨的,又有避邪的。”

      “不用说,这就是请的百兽了?刘爱卿所办之事,件件应了玉帝心意,朕要重赏你呀!”

      朱棣最后问道:“这宫里的殿堂是不是9999间半?”

      “正是!”

      “那半间在何处?”

      “在后廷西边儿的一间配房里。”

      “好!好!朕看那玉帝老儿还有什么话说。”

      那刘伯温说出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时候,心里是一哆嗦,其实这宫里的殿堂数并非真的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原来,他到各地采购木料、石料时,看到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苦,可皇上却大兴土木,要花多少银子呀?于是就有意把设计好的图纸改了,这样一来就少建了几百间,实际建成的是8000多间。他想,这紫禁城大了去了,这殿堂到底有多少,谁数得过来呀,我说是多少就是多少。于是就向朱棣报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永乐皇帝信以为真,还重赏了他许多金银。

      从此以后,“紫禁城有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的说法就传开了,当然那数字并不确切,只是个传说而已。实际上,目前故宫里殿、宫、堂、楼、斋、轩、阁总的间数是8707间,而那传说中的半间房就在清代存放《四库全书》的文渊阁阁楼的西边。

      故宫三大殿院内为何不种树

      当你兴致勃勃地游览故宫时,如果稍微一留心,就会惊奇地发现故宫三大殿院内并没有种植树木。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也许有人会告诉你,这是为了突出宫殿的威严气势,才决定不在院内种植树木的。

      其实这并不是全部的理由,有人认为紫禁城里少古树是跟清代的一次农民起义有关。据记载,1813年9月15日,北京宛平宋家庄(今大兴县宋家庄)人林清率领义军冲向东、西华门。东路义军受阻失利,西路义军攻入西华门,杀到隆宗门,门已关闭,义军见宫墙两边树木参天,便爬上大树,奋勇翻墙,并砍折树枝,准备火攻隆宗门……鉴于此,所以有人说是怕隐蔽于树丛中的敌人威胁皇帝的安全,三大殿院内不植树的。这种说法乍听上去似乎有理,其实也不一定正确,故宫养心殿、御花园中的古松苍柏就非常的高大茂密。

      另外,还有人撰文提出三大殿院内不种树,主要是出自烘托意境的需要。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称外朝三?殿,是皇帝举行盛典的地方,从位置上说居于整个外宫建筑的中心,也是整个北京城的中心。为了突出这组宫殿的威严气势,建筑上便采取了许多手法,其一便是院内不植树,从皇城正门天安门起,经端门、午门、太和门,这之间的一系列庭院内都无树木(现在端门前后的树是辛亥革命以后种植的)。当时人们去朝见天子,进入天安门,经过漫长御道,在层层起伏变化的建筑空间中行进,无疑会感到一种无形的、不断增加的精神压力,最后进入太和门,看到宽阔的广场与高耸在三重台基上的巍峨大殿,这种精神压力达到了顶点,而这正是至高无上的天子对自己的臣民所要求的。如果在这些庭院内都种上树,绿荫宜人,人的身心就会在无形中放松下来,那在很大程度上将会破坏朝廷的威严氛围。由此看来,这种说法是非常的有道理的。

      的确,宽阔的广场、苍茫的天空,把三大殿映衬得更加威严壮观,让人无不肃然起敬。当然,三大殿院内不种树不一定就没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了,所以在游览中,我们不妨再继续探索和思考,以彻底解开这一历史谜团。  

    第15节:东华门门钉也有谜团

    东华门东华门门钉
      东华门门钉也有谜团

      在意大利摄影家马达罗的“二十世纪初的北京”摄影作品展上,出现了一张1898年从正东向西拍摄的东华门照片,照片上出现了横七竖九的门钉。有细心人提出,现在东华门的门钉数是横八竖九。如果这种说法是真实的,那么东华门门钉为什么会是这个数呢,这里面到底掩藏了什么样的秘密?

      有人解释说,“9”是阳数(奇数)的极数,被称为极阳数,超过9,只能是零的增加,因此古代的人们常常以“9”来突出帝王之位的崇高、神圣。比如,紫禁城中的房屋为9999间,重要的大殿面阔九间,角楼的建筑结构成九梁十八柱(9的倍数)七十二道脊(9的倍数),外东路南侧的九龙壁等等,所以就不难理解,皇宫大门的门钉为什么依建筑等级被规定为纵横各九路了。

      既然被规定为纵横各九路,那么东华门的门钉就应该和紫禁城其他三个城门,午门、神武门、西华门的门钉数一样,均为纵九横九,可它为何只有纵九横八呢。对此,学术界也试图作出合理可信的解释。

      很早就有人认为清朝从顺治帝到隆裕太后,帝、后逝世,都是从东华门送殡、进东华门迎灵的。按人死为鬼的说法,故称此门为“鬼门”、“阴门”。清代从东华门出灵的原因据说是因为明末思宗朱由检,当初在李自成进攻北京的时候就是从此门逃到煤山自杀的,后来他的灵柩又停在东华门外数日,无人埋葬,因此,清人入关后就认为东华门是个很不吉利的门,于是决定由此门出灵柩,并将门钉数减至为阴数72个(纵九横八)。

      另外,从南北中轴线上来看紫禁城建筑,阴阳、风水学认为,午门、太和殿、神武门,生入克出(即火生土,土克水),吉;从东西中轴线看:东华门、太和殿、西华门,为克入生出(即木克土,土生金),凶,克入即门克主(木克土)为凶。如何才能改变其凶宅之相呢?设计者采用了逢凶化吉的方法,使东华门的门钉数为纵九横八(9×9=81,表示阳木或甲木;而8×9=72,表示阴木或乙木)。阴木(乙木)是克不了阳土的,这样就改变了门克主凶宅之虑。

      从表面上看,在紫禁城四门中,东华门是那么的与众不同,似乎很不协调,但从文化内涵上来看,又是那样的和谐合理。东华门门钉的“纵九横八”之数,正是化凶为吉之举,也是古人文化心理现象在紫禁城设计中采取逢凶化吉、趋吉避凶的体现。

    永定门箭楼原貌(1957年拆除)

     
    原永定门城楼(1957年拆除)

     

    起始点为永定门的中轴线已有850年的历史

     
    按照传统的“隆庙社、崇阙坛”规制,在中轴线两旁对称排列各种坛庙建筑物。

     
    先农坛

     
    先农坛里的祭坛

     
    天桥(1934年拆除)

     
    正阳桥坊(五牌楼)

     
    中华门原貌明称大明门,清称大清门,民国时改为中华门,1954年拆除  








      点击进入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