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问候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0:36:19
作者:JANE SUN
  

中国人见面的问候语(打招呼)不外乎是:吃饭了吗?上班呀?到哪去呀?这些在中国人听来再平常不过的话,要是让美国人听见了,准得感到一句比一句刺耳,咋净是挖掘人家隐私的话呀?此外,中国人常用的问候语还有,最近老没见你吗?上哪去了?最近可好?你看起来很高兴,有什麽喜事吗?你今天穿得很好看,这衣服是从哪儿买来的?多少钱?这话无疑又犯了美国人的大忌,怎麽能打听钱的事儿呢?还有的中国人干脆直接称呼对方的姓名或在姓前冠以对方的职业头衔,用以代替问候语,比如:孙老师,刘书记,李秘书,陈主任。。。然后,笑笑,点点头,什麽也不用说,完事儿。美国人对此也是难以理解,倘如你路遇美国人,唤一声他的名字完事儿,他一定感到莫名其妙。你喊一声他的名儿”Jack!” 他会回应你“what?” 也可能像这样,“Dave!” “What’s wrong? “ 你听到这样的对话是啥感觉?中国人送客人出门时,一般要简单一些,说些“再见,走好,下次再来玩儿,代我向某某问好“等诸如此类的话。

美国人的见面的问候语是:Hi,Hello,How are you? Hows every thing going? What's up? 分手时的告别语一般为Have a good day.You too.

一对美国夫妇在我过去的大学里任教,教英语,初来乍到对中国人见面的问候语不大适应。

一个傍晚,一位中国教师路遇他俩,热情地问侯之,“吃过饭了?”他俩先愣了片刻,随即答道:“是的,吃过了。”对方紧接着补上一句废话:“啊,这麽早就吃过了?”因为他还没吃饭,就心不在焉地冒出这句多余的话。常言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那位中国教师怎麽也没想到,这对美国夫妇停下来,看了看表,然后郑重其事地说:“六点钟了,不早了,我们晚上还要去教室上课(夜校),上课时间是七点,吃饭太晚,会影响上课的。”之后,夫妇俩人还商讨,是不是吃饭有点早了,入乡随俗吗,应该了解一下中国人一般晚上几点钟吃饭。于是,他们又问这位教师,“你们一般晚上几点钟吃饭?”教师回答说,“随便,不一定,有早有晚。“两位老外好生奇怪,这人并不知道应该几点吃饭,为什麽说我们吃饭早了?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知道了中国人见面说,“吃饭了吗?”相当于美国人的“Hi,Hello,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可回答,“还没吃呢。”或者,“吃过了,你呢?”对此,不必太认真。

还有一位年轻的老外听到这句问话,便嘀咕,“莫非他要请我吃饭?要不问我这个干吗?”

对于从不喜欢打探别人私事的美国人来说,“你去哪儿呀?”这句问候语,他们更不理解。“我去哪儿关他什麽事呀?“实际上,问话的人并不真的关心你去哪,他们并不希望,并不指望得到确切地回答,仅是打招呼而已。

随着中美人民交流的增多,两种文化也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不过,这也有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现在,有些中国人见面也时兴说“你好!”但多少让人感到不自然,好像稍显别扭。如果两位老年人见面不说“吃了吗?上哪去了?”而是干巴巴地说“你好”,他们自己首先就感觉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