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中庸之道是中国落后的文化根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4:11:35


鲁国平/文
一个民族的落后与发达并不是没有任何规律可循,事实上,中国这样的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却由于自己长期以来奉行落后的孔孟之道文化思想而变得无比文弱与昏聩,过分讲究人心灵力量,追求个人的心灵修养的道德教育把一代代中国人民培养成为了缺乏改造自己命运能力的封建奴才,鲁迅先生和柏杨先生说的国民劣根性诸如:精神胜利法,窝里斗,麻木不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情冷漠,甚至人云亦云的没有起码的是非观都可以从中找到渊源,更加让我感到痛心疾首的 是现在竟然还有这么多的人把封建糟粕--孔子学说拿来继续大张旗鼓地宣扬,学者,大学教授以及政客们以此作秀不知道要将中国引向何方?
也许有人认为我是吃饱撑的,纯粹无事生非,但难道以儒家中庸之道思想为主流的中国文化不落后吗?研究人本身的思想过多,对自然科学与客观物质世界却知之甚少,按照传统的庸人哲学的处世哲学非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变成容易被反动统治阶级统治的愚民与傻瓜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是非不分,只看到小环境中老百姓表面的善与恶,看不到大社会环境下的真正罪魁祸首--反动统治阶级的恶,只看到叫普通群众积德行善,却看不到反动统治阶级的假仁假义与虚伪,打着救世的旗号实质是干着助纣为虐的勾当,因此中国要想文化先进必须向西方的科学民主思想靠拢,否则越是弘扬所谓的以孔孟之道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就越是倒退。
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秦汉年间韩信的胯下之辱非常有名,可是匪夷所思的是人们把韩信后来成为叱诧风云于战场的大英雄之举竟然都归功于他的这次窝囊所为,明明是得过且过,贪生怕死的举动一旦他后来有所成就便变成他的英雄本色,确实佩服中国古代这些哲学家的两面派理论,反正不管什么人只要你想说他好都有理由,嘴里两块皮正说反说简直随心所欲,而懦夫就是懦夫,韩信正是在即将功成名就时胆怯了,没有听谋士的话,乘刘邦不备时反戈一击,最后他的善良,他的软弱便成为他招致彻底失败,惨遭杀害命运的原因,不客气地讲深受儒家思想毒害的韩信在那样的时代只能够做奴才,流氓皇帝刘邦朱元璋等根本不守这一条孔孟之道的仁义道德所以他们成功了,许许多多人都做了他们的替死鬼和垫脚石。
同样一个道理今天我们如果都学习韩信的胯下之辱不反抗,大家无疑是在有意把一个小流氓姑息养奸成为肆无忌惮的大流氓,于是面对公开行凶的歹徒置若罔闻,生怕被报复,就有了大多数在外国的华裔商人招到地方流氓恶霸的频频光顾,因为他们几乎全部不 敢报案,甚至警察来了也三缄其口,拒绝配合破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国家的移民商人即使一个人也抵死拼命与歹徒搏斗,常常使流氓恶霸们受到打击或者制裁,故最后干脆不去碰他们。韩信不能够说不是“功狗”,但也不能够不说是“狗熊”,倘若面对歹徒肆意欺凌韩信奋起反击,纵然丧失生命,不为可惜,一样伟大,虽然忍辱有了一命,却为流氓皇帝打下天下,斯为可耻,身首异处尤其可怜,何谈英雄?后来统治阶级和无耻文人的一俊遮百丑形式的虚伪装饰,把死去的有缺点英雄打扮得十全十美其目的无非是在愚昧老百姓同时,也在美化了自己。
孔子把中庸称为至德,这既说明他把中庸作为道德的最高准则,也说明中庸是他的哲学基础。孔子中庸之道,就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他反对过与不及,要在过与不及两端之间转折和把握一个中点或度,也就是量变到质变度量关节线,以保持事物的常态不变。按宋代学者程颐的解释,就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可是这种中庸之道的度把握确实模糊的,缺乏科学精神的量化的根据,试问比如得意不忘形,自信不骄傲等等道德要求古往今来谁能够做到?孔子的中庸之道仅仅能够在理论上成立,却在现实生活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信仰他思想的人会越来越糊涂,结果长期以往,好人坏人以及善恶等行为的判断即说话权都掌握在少数统治阶层的手里,于是大多数老百姓便养成一种人云亦云的没有主见的信仰迷恋权威的奴才习惯,从而进一步迎合了专制的愚民需要,其危害不浅啊!其实说明白点,孔夫子就是一位力图希望在穷凶极恶的帝王将相和一贫如洗的老百姓之间做和事佬的文化人,而阶级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变来变去,聪明的统治阶级把中庸之道捧上了天,因为中庸之道归根结底对统治阶级的长治久安是有好处的,对于处于残酷剥削下水深火热的广大劳动民众无疑于迷魂药。
正是中庸之道的深入人心,中国人的人云亦云,是非不分,模棱两可,迫于强权的压力不敢抗争的奴性已经散布于传统文化肌肤里的每一处褶皱,孔孟之道并不是不要讲,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在民主和科学制度保证下的社会适当作为一种宗教一样的意识形态补充来减缓物质竞争与精神高度紧张导致的个人心灵的焦虑感,未为不可,但像我们这样处于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基础不牢政治结构封建官僚残余性质过大的社会不彻底批判孔孟之道的荒谬,肃清余毒的话何谈先进的文化,没有先进的文化何谈先进的制度?没有先进的制度何谈先进的国家未来?而要想正确推进改革首先要明白认识儒家中庸之道是中国落后的文化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