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探讨中产阶层焦虑根源 吁为其增收减负-(2)-搜狐财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0:04:20

人民日报探讨中产阶层焦虑根源 吁为其增收减负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0年09月16日06:09我来说两句(2948)[提要] 令中产阶层感到焦虑的不仅仅是这些具体的生存问题,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但却实实在在的不安全感。今天找到工作了,明天会不会被辞掉?今天身体很健康,明天会不会因为一场大病而致贫?从涨工资到职位晋升,从户籍制度到收入分配制度,到处都有或明或暗的“天花板”,中产上行的机会并不多…[网友有话说]



  基础,如何才可打牢?

  如果不能遏制财富向少数富裕阶层过度集中,不仅会增加贫富间的差距,也不利于中产阶层的成长与发育

  在社会学家看来,中产阶层是社会的中坚,是促消费、扩内需的主体,是承载现代文化的主角,一个社会应当有60%—70%的人口属于中产阶层,这样的“橄榄型”社会才会稳定、健康。

  那么,实现这种理想,路还有多远?

  壮大中产阶层,首先要让他们至少不必为生计发愁,具备阶层晋升的精力与能力。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认为:“在收入分配改革中,必须将控高、扩中与提低协调进行。” 中低收入者主要依靠劳动获得收入,因此“提低”最重要就是扩大就业。此外,还需要大力鼓励创业,发展能增加中等收入人口和能增加就业的小企业,以改善创造和分配财富的结构,让更多“小老板”成为中等收入者的有生力量。

  “直接减税能有效增加人们的收入。”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的王先生说。他已工作4年以上,6000多元的月薪听起来还不错,但房贷、孩子教育、赡养老人,处处都得花钱,如果不是省吃俭用,一不小心就能成为月光族。“收入就这么点,每年还要交纳近万元的个人所得税,心里能舒坦吗?”王先生说。

  对于有专家认为“无论在财政领域还是调节分配的领域,调整个人所得税能发挥的作用都不是太大”的观点,王先生并不认同:“我们的每一毛钱都是辛辛苦苦赚的,每一笔钱都有它的用处,怎么能说作用不大呢?”

  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报告,1990—2005年,我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降到41.4%,降低了12个百分点。企业利润的大幅增加,在相当程度上以职工的低收入为代价。

  进行收入分配改革,“限高”这一环节不可忽视。杨宜勇认为,如果不能遏制财富向少数富裕阶层过度集中,不仅会增加贫富间的差距、产生不同阶层的矛盾与冲突,同样也不利于中产阶层的成长与发育。要调整不合理的高收入、清理灰色收入、打击非法收入。

  壮大中产阶层,需要为他们减负。事实上,很多中产的绝对收入并不低,以北京为例,月薪5000元—20000元的人群不少。但是,这些人的生活压力同样不轻。一旦遭遇住房、教育、养老等任何一个问题,“中产”们的腰包就迅速缩水了。专家认为,政府在二次分配方面应该发挥更大作用,通过发挥财税政策的收入转移作用,确保财政的公共性和满足教育、社保、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发展目标。

  壮大中产阶层,还要培养好后备军。近两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困难,很多流入“蚁族”。必须创造就业与创业的公平环境,通过公正的机制保障公平竞争,疏通人才向上流动的通道;再者,还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为低收入群体改善生活、改变命运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提供与贡献相匹配的收入、与劳动相对等的报酬,让“蚁族”也拥有放飞理想的机会和条件。

 

  被“锁定”的中产预期

  在帮助公众增收减负的基础上,通过深化改革,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让社会各阶层的成员各得其所、各展所长,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协调发展

  在就有关话题采访中产阶层过程中,笔者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即中产阶层虽然会为成了“房奴”、“车奴”、“孩奴”等而倍感压力,但更令他们焦虑的,是对今后通过自己的努力缓解困境、改变现状感到无助。

  接受笔者采访的广州一家企业职工小成说,在她可以预见的时间内,自己没有大幅涨薪的希望,没有提拔晋升的机会,没有创业自立的可能,除非哪一天自己“撞大运、中彩票”,否则一定会被住房、教育、医疗等最基本的生活问题压得喘不过气,不仅“中产”不可及,向下流动成为社会底层倒是“大有希望”。

  这种预期反映了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中产”向上流动非常困难,而向下掉落相对容易,社会流动呈现不畅通的特征。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中国“中产阶层”中有3.03亿属于底层中产,经济状况略强于贫困人群,一旦遭遇任何重大危机,很容易重新陷入贫困。

  这一困惑并非“中产”独有,也是大多数低收入群体的感受。

  近日,《我不想给月薪2500元的穷老公生孩子》、《已经生了“穷三代”的“穷二代”,你们对得起你们的孩子吗?》等一批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够好而表示不愿生育下一代的帖子,出现在国内各大网络论坛。“穷人家孩子起点就低、所受的教育比他人落后”等等,种种理由使部分收入不高的年轻人认为“穷人命运”很难改变,转而在网络上宣泄自己的想法,并引起不少共鸣。

  为什么“向上”流动这么难?这里面可能包含个体的、主观的因素,如果自身不努力或努力之后也不达标,再上一层楼自然不易;但如果不是个人因素而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那就值得重视了。

  流动的不正常,首先在于很多人收入少、负担重,这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原因。截至目前,讨论多年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迟迟不能出台,劳动所得偏低、社保体系不健全等难题依然待解,这无异于抽掉了让社会公众向上流动的梯子。如果养家糊口已属不易,哪还有再教育、创业等阶层“晋升”的机会和能力?

  据中国社科院的报告,改革开放以来,原来阻碍人们合理流动的一系列制度和社会政策,例如家庭出身、所有制、单位性质、城乡二元体制等等,有的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有的正在式微。个人能力和业绩等后致性因素,正成为影响地位改变的主要因素,中国社会的开放性也在逐渐增强。

  但是,一些制度性障碍,例如计划经济时期留下来的户籍制度、部分人事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等,有的正在改革,有的基本没变,至今仍在起着阻隔作用,使社会流动渠道不能畅通。当民众失去向上流动的平等机会时,被“锁定”也就难以避免了。“穷二代”、“新生代农民工”、大学生“蚁族”等等,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例证。

  一个社会的流动渠道越通畅,社会结构才能越公正、越开放、越合理。今后,在帮助公众增收减负的基础上,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让社会各阶层的成员各得其所、各展所长,推动经济社会进一步协调发展。

  本版9月9日刊发《“中产”的日子不轻松》、《不该褪色的光环》等文后,引起网友热议。

  南京网友weiyanan:作者写到的几位应该算是中产中的“中产”了,对那些刚入“中产”门槛的就更不用说了。房子可以住小一些,车子可以不开,但上有父母要赡养,下有子女要上学……难啊!

  西安网友老知青:支持对“中产”减税,他们很累。

  上海网友怪兽:最近要租房子了,去看了看。同样一套1室1厅,2005年每月开价1200元左右,现在开价2500元以上。加上各种东西涨价,等于工资没涨反跌,现在生活压力太大,开心不起来。不敢结婚、更不敢要孩子。

  南京网友山谷百合:一套房子消灭一个中产,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对。像我们一群重点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同学,如果在低价位时没有买房、家里没有太多基础全靠自己奋斗,真的是被房子害得够呛!每次看到房价刷刷往上涨,都不知道人活着为啥?一个房子就把好多幸福感给消灭掉了!

    延伸阅读:被中产的市民与尴尬的中产阶级

  “中产”看似讲的是经济概念,好像任何人只要达到多少年收入,就可以进入这一阶层,其实不那么简单,“中产”更多地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概念。

  即使单以经济水平而言,只有收入也是不够的。同样的收入,有不同的负担。比如,一个人年收入10万,不算少,够中产了。但要是已婚,但妻子不工作、没收入,还有个孩子,患有重病,家乡还有老父母甚至祖父母需要照顾,一年下来,刚刚对付。这样的人士花起钱来,同业已习惯一分钱掰两半用的老人一样,抖抖索索,物质生活上完全称不上“体面”。同他说,已到“中产”,会不会也给你一个“被中产”的回答?

  银行的奴隶:北京中产阶层约540万人 多数成房奴车奴

  当前中国中产阶层主要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的中层领导干部、中小私营企业主、企业部门经理人员、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以及部分个体工商户。在中产阶层内部,只有170万人,即30%左右处于中上层,还有近70%处于中下层,面对着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 从内部分层来看,处于中产阶层最上层位置的主要是领导干部。

  办事人员、大多数个体工商户以及中初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处于中产阶层的中下层位置。规模大约在308万人左右,占中产阶层总人数的68.5%。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但在组织资源和经济资源拥有方面处于相对劣势位置。消费需要旺盛,用并不高的收入水平面对高房价、汽车等大宗消费,成为“房奴”、“车奴”。

  隐性通胀:压力下中产阶层走向贫困

  以1978年为基准,当时全国职工月平均工资为51.25元,年平均工资为615元,如果家庭某个成员达到这个职工工资水平,可以养活一个家庭。而2009年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是900元,2008年北京市职工平均月工资是3726元,这分别是51.25元的17.6倍和72.7倍。如果以3000元来衡量在北京51.25元的购买力水平,则是58倍。而中国的CPI累计仅为5.7倍,如果你的月薪增长5.7倍,达到每月292.125元,你不仅养不活家人,也养不活自己,这时候你就是工资不到最低保障线的赤贫阶层。[详细]

  白领陨落:中国白领上行之路层层  与中产渐行渐远

  原指望白领浩浩荡荡地加入中产阶层,但现在看来,指望虽然说不上要落空,但起码要大打折扣了。因为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中国的白领正在与“中产”渐行渐远。

  “一套房子消灭一个"中产"”现在已经成为铁的事实。本来经过多年打拼的白领正在筑垒中国中产阶层的基础,没承想近年飞涨的房价让他们的“中产”梦碎。不买房子在大城市里扎不了根,买下房子就成了“房奴”,说不定这一辈子再也进不了“中产”行列。[详细]

  现实的中产一个中产主妇的账本 与生活成本赛跑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