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将王近山传奇00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3:36:51

“顺手牵羊”本是一句民间俚语,说某人走在路上,看见一只无主的羊,顺手就牵回家中,不费力捡了个便宜。将此俚语借用于军事谋略,就是在交战中,去取得轻而易得的小利。此计在《秘本三十六计》中的原文是:“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其大意是,必须利用敌方的微小空隙,取得交战中的微小胜利。少阴,是阴之初生;少阳,是阳之初生。此话的含意是:微隙的利用和微利的取得,可能是全局性胜利的萌芽和开端。两军交战,其目的自然是战胜对方或取得重大胜利。但是,有些小胜会导致战略性的大胜。

八路军太岳2分区司令员王近山率部智歼日军观战团就是一个成功的“顺手牵羊”战例。

1943年10月,时任太岳2分区司令员的王近山奉129师刘邓首长之命,率太岳军区16团从太行山回师陕北,保卫延安。全团2000余名官兵在王近山的率领下,夜行晓宿,一路西行,很快就来到了太岳根据地边缘的临汾县韩略村一带。据前方侦察员报告,此村旁的公路上经常有日军的车队经过,估计是向前方运送弹药或给养的车辆。这一带地势险要,非常适合打伏击。经过认真分析敌情,大家认为:我16团长途行军至敌人大后方,敌人尚不知晓我方的情况。我军在敌人大后方突然出击,能够作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若以我精锐之师依托有利地形伏击敌人的车队,取胜的把握很大。如遇上敌人的后勤弹药给养车队,还能给部队搞一些补给。我部虽担负赴陕北保卫党中央的任务,在此途中速战速决打个小仗不妨碍完成主要任务。王近山司令员当机立断,决定来它个“顺手牵羊”,利用韩略村的有利地形和敌人的松懈麻痹,以速战速决的手段,打一个干脆利落的伏击战。

10月24日凌晨,我16团担任伏击作战任务的6个连队借着浓浓的夜色,隐蔽地进入了韩略村公路两旁的庄稼地里,迅速作好了战斗准备。上午8时,由临汾方向传来了汽车发动机的声音。紧接着,编有3辆小汽车和13辆卡车的日军车队,满载着日军官兵进入了我伏击圈。王近山司令员一声令下,担任截尾任务的6连首先打响了第一枪。紧接着,前面的日军汽车也在接二连三的地雷爆炸声中被掀翻在路旁。突遭袭击的日军官兵慌忙下车应战。我军布置在公路两旁的轻重机枪火力,居高临下,泼水般地扫向敌人。顿时,整个韩略村公路上杀声震天,弹雨横飞。许多日军还没弄明白子弹来自何方,就糊里湖涂地送了命。王近山司令员见突遭袭击的日军惊慌失措,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和反击,遂命令司号员吹响冲锋号。冲锋号一响,我军官兵端起刺刀向敌人发起勇猛的冲锋,一场惊心动魄的肉搏战展开。只见公路上刀光闪闪,喊杀声、惨叫声不绝于耳。战士们的刺刀和大刀与日军指挥官们的军刀相互格击,闪闪的刀光下不时传来日寇狼嚎般的惨叫声。经过近3个小时的血战,16辆车上的180余名日军全部被我军歼灭。

战后,我军从打扫战场时缴获的文件中得知,被歼的这支日军是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冈村宁次组织的所谓“皇军军官战地观战团”。

原来,冈村宁次为了推行他在“扫荡”我太岳根据地时所采用的所谓“铁滚式三层阵地新战法”,不仅到处大吹大擂,还特意组织日军“支那派遣军步兵学校”的第5、第6中队和其他一些军官,组成“华北派遣军司令部战地观战团”,共180余人,赴太岳战区观战学习。没想到,观战团一到太岳区,就迎头碰上了我八路军太岳军区16团。真是冤家路窄,观战团里面就有不少日军军官曾和16团交过手。今日狭路相逢,韩略村一战,包括一名少将旅团长、一名联队长在内的12 0余名日军军官和60多名士兵悉数被歼。不可一世的“皇军军官战地观战团”在我英勇的16团面前灰飞烟灭。王近山司令员率16团“顺手牵羊”,大灭了敌人的威风,也为赴陕北保卫党中央献了一份厚礼。

1969年7月的一天。“火炉”南京,深夜一点。从郑州开往南京的硬座车厢里,走出一对身穿褪色军装的夫妇。男的一只手拎着一只旧牛皮箱,另一只手拎着三只老母鸡;女的双手抱着孩子,胳膊上挎着一只竹篮子,篮子里装着地瓜、玉米等杂粮。

这对夫妇一下火车,便面对着眼前的情景愣住了:三位军职干部早已站在月台上躬身迎候。他们是二十七军军长尤太忠,六十军军长吴仕宏、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肖永银。岸?菝W紧

次日,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在中山陵八号摆了两桌丰盛的宴席,为这对夫妇接风洗尘。

这对夫妇就是曾经在战争年代威名显赫的战将王近山将军和他的爱人。

五年前,王近山将军不顾领导和战友的劝阻,执意与自己的结发夫人离婚。后来与一位比他小十多岁的保姆结为伉俪。当然,事情的经过与发展有着十分复杂的原因。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而那时,我们的一些领导却特别喜欢关心和处理个人的“家务事”。

将军的个人目的达到了,但他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撤销公安部副部长职务,行政降为副军职(相当于由中将衔降为大校衔)。

从此,将军的名字消失了。他被调往河南一个农场默默务农。

历史没有忘记一切有功于人民的人。

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泽东纵论大好形势,纵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纵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

在这次大会期间,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向毛泽东主席提出:“战争年代有几个人很能打仗,现在日子很不好过,建议主席过问一下。”

毛主席微笑着问:“谁?”

许世友说;“一个是王近山,一个是周志坚。他们虽然有错,但处理太重,应该恢复工作。”

毛主席答应得很干脆:“行啊,请恩来同志处理一下。不过,你们哪个军区要他们?”“我要!”许世友自告奋勇。

不久,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任命王近山同志为南京军区副参谋长。于是便有了后来七月深夜令王近山将军终生难忘的那一幕情景。

1978年5月,中南海。全国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前夕。

一份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近山同志逝世的悼词,摊开在中共中央副主席邓小平那宽大而明亮的写字台上。

5月10日,王近山将军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去逝。消息传来,邓小平指示说:“王近山有很大的战功,他的后事一定要办好。悼词我要看!”

王近山的悼词上,历任职务为纵队司令员、兵团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可令员、公安部副部长,而最后职务则是军级——军区副参谋长。这虽是事实,但又显然不妥。

邓小平看到这里。沉思片刻,提起笔来,把“副参谋长”四个字圈去,用遒劲的字体写上“顾问”两个大字。

次日,中央军委补发了任命通知,任命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近山为南京军区顾问,丧事按大军区领导待遇办理。

1992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出版了《回忆王近山文集》。

邓小平题写了书名——“一代战将”。

国家主席杨尚昆题词——“王近山同志英勇善战,战功卓著。”

政协主席李先念题词——“人民的战将王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