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界反诘刘心武 口水大战促销红学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7:02:31
http://book.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 11:15 中国青年报
日前,记者从东方出版社得到消息,《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二部)已经成书,并于11月15日正式出版。此前,刘心武曾出版多部红学专著,包括由书海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望月》,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一部)和《画梁春尽落香尘——解读红楼梦〉》等。
据悉,《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是刘心武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中讲稿的
书面结集,第一部上市后,位居许多书店销售榜首,并由此引发了对刘心武红学研究的批评一直不断。有关红学家指出,刘心武的这几部著作中的主要论点是:解读《红楼梦》应从秦可卿入手,把自己的研究称为“秦学”……在最近出版的第十期《艺术评论》上,数位红学专家表示,针对“比以往的‘索隐派’走得更远的刘心武的‘红学’和‘秦学’必须打破沉默,开口发言”。
“新索隐派”走不通?
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蔡义江是把刘心武的观点称为“新索隐派”。
据专家介绍,红学研究原本就有“索隐派”和“考证派”之分。历史上“索隐派”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蔡元培,而“考证派”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是胡适。两派曾激烈交锋。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发表后,对“索隐派”的打击几乎是终结性的。学术界有观点通常认为,比“索隐派”寻找虚无缥缈的历史一说,胡适的观点“更加逼真”。
蔡义江认为,“索隐派”并未“缴械投降”。近100年来,这种在《红楼梦》中猜谜的方法屡屡不绝,一直延续到21世纪的刘心武。之所以把刘心武归为“新索隐派”,是因“如果说‘老索隐派’影射的还确有其人的话,‘新索隐派’影射的对象则是虚妄的”,“刘心武只是回头走了一条自红学产生之初,就出现的‘索隐派’老路,而这条路已被红学发展的历史证明是走不通的”。
《红楼梦学刊》副主编孙玉明认为,“新索隐派”代表刘心武解读《红楼梦》的误区之一是“想当然尔”。
史学研究靠证据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红学家张书才曾专门从事清史研究,著有《曹雪芹旗籍考辨》、《新发现的曹雪芹家世档案史料初探》等。他从曹雪芹身处的历史背景和曹雪芹家族的经历入手,对“新索隐派”规劝:史学研究不能靠‘悟’,而要靠证据”。
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胡文彬也在一次讲座中说,刘心武把“猜谜”拿到中央电视台去作讲座,以为这是“对文本的解读”,是作学术研究,这是不合适的。“‘公共学术空间’大家都有发言权,发言可以,但学术总得拿出规范,面对全国观众必须传达正确的史学研究信息。”
不能因为“不学术”就抹杀民间观点
记者同时电话采访刘心武。面对红学界的激烈批评,刘心武表示自己“只是一个红学票友”,在中央电视台邀请他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公民,当然可以接受邀请,去讲自己研究《红楼梦》的观点,这是自己绝不能放弃的公民权利。而对于《艺术评论》上的文章,他告诉记者,要等仔细看过研究之后,才能作出回应。
对于这场有关红学的口水大战,旅美学者薛涌表达了他的困惑:“一个作家上电视讲经典,是现代社会和媒体中最常见的事情,这么多红学家居然为此咽不下气,群起而攻之!”学者廖保平尖锐地指出:“红楼梦不是哪一个人、哪一些人专属、专论的东西,谁都有阅读和发言权。”他认为,“刘心武用自己的经验解读《红楼梦》,不见得就比钻在故纸堆里的红学家们的学术研究更远离作品的本真———因为,1000个读者心目中有1000个《红楼梦》。”
虽然刘心武的红学研究被指责为“不顾学术规范”,刘心武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不管某些专家怎么看我,我还是要在红学研究的道路上走下去。当我看到一些人和我观点不同的时候,我也很快乐,可以心平气和地分享别人的智慧,并不愿跳出来非要把别人的观点驳斥一番。”
口水大战促销红学书
据东方出版社编辑介绍,由于这场口水大战,刘心武的书卖得更好。他说,目前,《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二部),顺延了第一部的18讲,包括从19讲到36讲的内容。在这本书中,“作者将在《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一部)中未曾解开的谜团一一破解。继第一部中的“秦可卿之谜”、“元春之谜”等内容后,“作者将他的研究范围扩展至更深广的层面———包括妙玉等其他金陵十二钗的命运之谜、贾宝玉人格之谜、黛钗婚配之谜等。
刘心武说,有关“红学”的研究此前曾经得到过红学界老前辈周汝昌先生的鼓励与支持。刘心武说:“我希望多一点周汝昌前辈这样的红学大家,以宽容的态度对待民间的‘红学票友’。”(记者 桂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