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6:58:40
《明朝那些事儿》开创评书式写史法

  

  文/共同提高

  最早读《明朝那些事儿》是在网络上,初读颇有些惊艳,和严肃的历史读物不同,没有大段大段地引用古文,也不在犄角旮旯里较劲,只是像说评书似的把故事娓娓道来。说的是信史,但处处用现代人之心度古人之腹,在硁节处使点小机灵,偶尔插科打诨,读起来确实令人赏心悦目。这种和学院派迥异的体例,或许不是作者的创造,早年间日本的《项羽和刘邦》算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当年明月把这一套耍得更有趣、活泼,从这一点上,倒是更接近“历史超男”易中天。

  说实话,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启蒙教育基本上来自评书,下一代人估计来自电视连续剧,这就是历史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尴尬,一方面被文艺作品篡改得面目全非,另一方面被当成学术研究永远留在学者们的小圈子里。早在易中天大红大紫的时候,就有很多学者跳出来批判,说历史不可以这么戏读。而围绕着《明朝那些事儿》也在网上爆发了一场所谓“明月门”事件,核心问题就是:历史到底能不能这么写。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来说,“戏读”就比不读强,读《明朝那些事儿》就比读《明英烈》强。群众对历史普及读物的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只要能看懂、有趣、比较靠谱就行了,从去年易中天、于丹、当年明月流行的趋势来看,群众的这种需要还是很强烈的,他们不是不想了解历史,只是学术壁垒比较难以跨越而已。 

  和易中天坚持自己与“搞学术”的不同,当年明月把自己的姿态放得更低,他把自己当作一个历史爱好者、一个爱讲故事的人,和某些只是机械地把古文翻译过来的作者不同,在《明朝那些事儿》里,当年明月加入了很多自己的分析和观点,强调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看得出来,作者在这方面有些企图心,并提出了“心灵历史”的说法,这可能是他能从众多历史科普作者中脱颖而出的原因。其实,我个人最喜欢的是这本书所采用的写作姿态,没有敬畏心、没有宏大叙事、没有史诗,那些一度被神化和丑化的历史人物统统被还原成和我们差不多的人,英明神武可能只是情势所逼,神机妙算不过是审时度势,伟大的胜利也许缘于撞大运……真实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一样,充满了平凡、偶然和不可知,或者我们应该称之为“草根式历史”。 

  只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个人的东西加得太多,往往会变得主观色彩太重,以至于让个人情绪掩盖了中心主题。《明朝那些事儿》的后半段,这种倾向越来越严重,已经到了失控的地步,作者大量地做不知所谓的大抒情,大发空泛的议论和感慨,读起来很肥腻,而且有灌水的嫌疑。“干货不够,抒情来凑”,总体感觉前半本像历史读物,后半本像小说。 

  《明朝那些事儿》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市面上出现了很多《XX那些事儿》,就像某业内人士说的,这种书我一口气就能编十几本。其实,对于读者来说,希望看到的是历史的更多种其他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