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刺血术,,(节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6:56:59
 中医瑰宝苑

  中国民间刺血术(节选)

  刘少林刘光瑞着

  第一章双针一罐

  第一节三棱针刺血

  二、刺法

  针刺前,针具煮沸消毒,针刺部位,常规用75%酒精消毒。右手拇、食、中指持针,左手拿位患者针刺部位,在某些穴位,需以左手作捏、按、提拿动作配合,便于找准放血点。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下列各种刺法:

  1.缓刺:用针缓慢地刺入静脉0.5一1分深,随即缓慢放血。适从于肘窝、腘窝部等处放血。

  2.速刺:用针迅速刺进0.5一1分深,挤出少量血液。适用于四肢末端十二井穴和十宣穴等。

  3.挑刺:用三棱针挑破细小静脉,挤出少量血液。适用于胸背部和耳后等处。儿童挑疳积,也常用挑刺。

  4.围刺:围绕病痛区,肿处四周点刺,一般常配合拔火罐。

  5.丛刺:用三棱针在某一较小局部,多次点刺,使之出血。丛刺多结合拔火罐。

  6.散刺:又叫豹纹刺,用于点刺较宽的面积或循经点利,结合拔火罐、运走罐等方法,也可以用手拿提点刺部位出血。

  7.顺利:由下向上作斜刺,在放血前可由上到下推至放血点,以除恶血为主。

  8.逆刺:由上向下作斜刺,在针刺前可由针刺点向上下推揉,分推血液,然后针刺,以放邪气为主.

  六、注意事项

  三棱针疗法针刺时不可过深,出血也不可过多,一般出血后,要用酒精棉球擦揉按压止血。凡治疗部位都要严密消毒,防止感染。针刺出血者,可1日或隔日针1次,出血较多时,一周针2次。针刺出气者,可1日3次,以肤红为度。并常结合火罐拔吸,以肤湿为度。

  第二节梅花针刺血疗法

  第三节拔罐疗法

  第二章辨血论

  第一节辨血

  五、气血与经络

  手太阴肺经多气少血;手阳明大肠经气血俱多

  足阳明胃经多血多气;足太阴脾经少血多气

  手少阴心经多气少血;手太阳小肠经多血少气

  足太阳膀胱经多血少气;足少阴肾经多气少血

  手厥阴心包经多血少气;手少阳三焦经多气少血

  足少阳胆经多气少血;足厥阴肝经多血少气。

  第二节辨血色

  一、血呈深红色

  针刺部位出血后,血的色泽为深红色时,从中可以判断,疾病多属于热症。

  二、血呈黑红色

  凡在体表刺出血后,血的色泽为深红色,可分为外伤、内伤辩证。1、外伤一般是在阿是部。多由于气血结聚所致,青紫斑痕是由于局部络脉血溢所致。2、内伤:四肢深部内伤,多因瘀血阻滞经络,头、身躯部内伤,多因恶血聚集脏腑,一般是在属该脏腑部位疼痛。

  三、血呈淡红黄色

  一般是在肘部、膝部关节处针刺出血,血的色泽为淡红黄色,多为风湿痹症。

  四、血呈青紫色

  在背部、腹部、十指等部位针刺出血,色泽为青紫色,多因寒邪入里,窜入机体,伤于脏腑机能,

  第三节辨刺血时血的动态

  一、出血清淡难凝

  当针刺出血时,血液清淡而稀疏不易沉凝,是血虚的表现。凡刺出血为清淡者,临床上多以放气为主,在对症刺血时,血不止应禁刺。

  二、出血沉凝易结

  针刺出血时,血液容易沉淀并凝结,多因气虚所致,而多实证。凡此类情况,可以泻血为主,兼调气补虚。

  三、出血缓慢

  针刺肌肤后,出血缓慢,多需几次刺血,仍断断续续出血者,多因气血亏虚,瘀血阻于脏腑,脏腑气机衰弱,气血循环而不归经。在对症施治中,应充分掌握补泻关系,以放气活血为主。

  四、出血急促

  针刺肌肤后,出血急促,多为热盛。施治中,应以放气为主,兼刺血泻热。但凡有习惯性皮肤紫斑者,应禁针或慎针。

  第四节辨其它

  一、血挟脓汁

  凡在针刺部位出现脓血,多因外伤后恶毒犯内或长久内伤化脓所致。施治中多以刺脓排毒为主,在深部脓血可采用放气活血化脓之法。

  二、粘性白液

  凡在四缝穴、背心、胸部、鱼际等处挑刺出白色粘性液体,多因小儿疳积、水谷运化失调,气血机能不畅,局部络脉供血不足所致。针刺四缝穴等处,可以起到调脾胃补虚损的功效。

  三、白色粉质物

  ……此多因络脉长久瘀气、瘀血阻结,失去血脉正常循行,而在肌肤内转化成肿结。……在民间中往往用挑刺挤压除去肿结,消除后,就用一枚硬币贴于患处,然后用布包扎7天后取下,肿结自然消失。如果不用硬币贴于患处,不几日肿结会重新长起来。

  四、透明性水液

  ……此病多为浮肿。……此证不应多泻,可配合药物治疗。

  五、水珠悬罐

  ……这种现象多属体内寒湿过重。……凡以上现象,临床上多采用走罐法驱寒邪,留罐法泻风湿。

  六、罐中气暖

  …..则此种情况,是多因体内湿热过重。湿热入里,行之经络血脉,则多发于手心、脚心、背心皮肤湿润。因湿热过重常出现头痛、发热、身重而痛,腹泻食少,腰酸背痛等。……临床上泻湿热,多在手心、脚心、大椎、命门、委中、承山、脐中等处。

  第三章常用刺血经穴

  第四章常用刺血经外奇穴

  第五章常见病刺血验方

  第一节急救刺血

  一、昏迷、休克

  昏迷形成的病因比较多,如脑疾病、中毒等,严重时,用各种强刺激均无反应,意识完全丧失。引起休克的原因也很多,临床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唇绀,血压下降,脉细无力,意识障碍等。

  【治疗】

  人中、十宣、中冲,三棱针放血。

  大椎,火罐拔吸2分钟。

  从印堂-百会,印堂-太阳,梅花针循经弹刺出血。

  【附方】

  人中、太阳、百会、涌泉、内关、足三里,放血,以上穴位间隔1小时后再刺。

  【土方】

  用小刀片或竹尖针刺十宣穴,放出血。

  一般昏迷、休克可用缝纫针、大头针等针具轻微点刺人中穴,然后手挤捏人中出血。

  【病例】

  苏XX,男,37岁,系由重庆到成都的火车上一旅客,1982年4月8日急诊。

  他人代诉:在车上突然昏迷,不知人事。

  症状: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脉细无力。

  论断:昏迷、休克。

  治则:救逆回阳。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人中、十宣、中冲出血,然后用指点揉人中、百会、外关、内关、合谷穴,术后,病人立愈。

  二、中暑

  中暑一般是夏季出现的疾病,因外界高热,人体内脏阴气虚脱,而造成中暑。凡遇中暑患者,应迅速将病人扶(或抬)至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腰带,擦干汗水,用风扇驱热,并喝一些淡盐水或冷饮。如果中暑严重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者,可采用针刺放血疗法。

  【治疗】

  中冲、委中、十宣、三棱针放血。

  大椎、命门、委中,火罐拔吸2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1、人中、十宣、十二井,三棱针点刺出微血。

  八髎、曲池、承山,火罐拔吸5分钟。

  昆仑、涌泉,梅花针弹刺出血。

  2、梅花针弹刺脊柱两侧,重点刺胸背、腰背部、肘窝;人中点刺,指尖放血,手法中度或较重刺激。

  【土方】

  用瓷汤匙或破瓷碗边(必须光滑圆钝)蘸水或油刮病人的前胸、背部正中,双侧腋窝、肘窝,直至皮下出现紫红色斑点为止。

  【古方】

  1、用瓦针(三棱针)刺十个手尖的部分十宣穴或手弯筋(曲泽穴)、足弯筋(委中穴)。针刺前,必须在每一穴的上部,把血拍打到穴位上,使之充血后再行针刺出血。

  2、用三棱针在少商刺血,如果手指冷,应先使充血后再刺。

  3、将患者口撑开,看患者舌下处有紫筋三股,并用男左女右方法,刺出紫血一点,患者立即苏醒,但切不可针刺中间一根筋。

  【病例】

  袁,男,53岁,四川省峨眉县城郊公社农民,1982年8月15日初诊。

  医者因旅游路过,见一人昏倒在地,即诊治。

  症状:初起目眩,心痛心悸,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皮肤潮红,发热口干,舌质红绛,脉象洪大,继则昏倒,神志不清。

  诊断:中暑。

  治则:泻热,开窍,醒神。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十宣出血,血为鲜红色,用梅花针弹刺人中、内关、足三里,火罐拔吸大椎、命门10分钟,罐内热气涌盛;半小时后,患者复苏。

  三、痧症

  此症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它是一种常见的流行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全身胀累,麻粟感等。多因患者体虚,正气不足,外界秽浊、疠气之邪乘虚侵入机体,使机体气血阻滞,气机运动失常而发病。

  【治疗】

  十宣、委中,三棱针放血。

  肘窝、脊椎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大椎、命门,火罐拔吸10分钟。

  【附方】

  舌下静脉(金津、玉液),三棱针刺出血。

  委中,梅花针弹刺加火罐10分钟拔吸出血。

  【土方】

  1、用大号缝衣针挑刺肘窝、膝窝出血,然后用酒精或生姜片涂擦。

  2、用手蘸冷水拍打肘、颈后部,然后两手挟提成红紫色,再挑刺出血。

  3、十宣处放血。

  【病例】

  吴XX,女,47岁,云南省昆明市金碧路某工厂工人,1981年7月28日初诊。

  他人代诉:刚才突然在路上昏倒,脸色大变。

  症状;发病急,头痛如裂,呕吐腹泻,面色青白,四肢厥冷,唇色青紫,肠鸣绞痛。

  诊断:痧症。

  治则:回阳救逆。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十宣、人中出血.梅花针弹刺委中,用火罐拔吸出血,血出为紫红色.半小时后基本恢复正常。

  四、电击

  凡抢救电击者,应迅速将电源关闭,或用干竹竿、木材等绝缘物将电源与患者分开,并将患者移至通风处,轻的可很快恢复;重的如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解开衣服,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在进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可采用放血疗法。

  【治疗】

  人中、十宣,三棱针放血。

  涌泉,梅花针加火罐拔吸3分钟。

  脊柱两侧、前胸,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合谷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内关、中冲用梅花针弹刺出血。

  五、溺水

  将溺水者俯卧,足高头低,人工呼吸。将舌头拉出,以免回缩堵塞呼吸道。或者撬开嘴,擦去鼻腔、嘴里的泥土、杂草及泡沫,以免阻塞呼吸道。若病人呼吸、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摩,同时也可采取针刺放血疗法。

  【治疗】

  人中、会阴,三棱针放血。

  大椎、肺俞、膻中,火罐拔吸5分钟。

  百会、涌泉,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用三棱针刺十宣、中冲放血,梅花针弹刺脊柱两侧和前胸,用火罐在胸前、背部进行走罐拔吸。

  六、误死

  误死者多见于死者平素无病,突然因卧或坐、行走时倒地昏死,或同他人争吵,情绪激动或过度喜、怒、悲、恐,忧、思、惊而突然昏死。

  【治疗】

  人中、十宣、涌泉,三棱针刺出血。

  膻中、大椎,火罐拔吸5分钟。

  头部、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少商、委中,三棱针刺出血。

  太阳、印堂,梅花针循经弹刺。

  【古方】

  将患者口用铁器撬开,以三棱针或竹尖刺金津、王液二穴,血出即活,不可刺正中。

  七、虫蛇咬伤、狂犬咬伤

  患者被毒蛇咬伤后,应迅速用带子或布条在伤口上端(约3-6厘米)扎紧,以阻止毒液向上扩散,并立即进行放血治疗。

  【治疗】

  在被毒蛇咬伤的患部用三棱针或梅花针刺出血,用手挤或火罐拔吸。

  在针刺放血时,应将患肢放低,进行针刺后,应用手在上都往下推挤压,以促使毒液排出。

  【土方】

  当被毒蛇咬伤后,患者可立即用小刀或锐利物划破患肢部位,然后自己迅速用口吸吮或用手挤捏出血。

  【古方】

  如上肢被咬伤,刺八邪穴出血;下肢被咬伤,刺八风穴,均用粗针或三棱针,梅花针沿手背(足背)横刺出血。

  【病例】

  冯XX,男,30岁,四川省广元县千佛岩生产队社员,1982年5月5日初诊。

  主诉:半月前走夜路被毒蛇咬伤,一直红肿疼痛。

  症状:左脚背上红肿,拒按。

  诊断:毒蛇咬伤。

  治则:消肿泻毒。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患部,先用手挤出毒血,然后火罐拔吸10分钟出脓血,术后外用药贴上,一周后红肿消失,疼痛减轻,另配服中药一剂,服后痊愈。

  【病例】

  钱,男,42岁,重庆市南岸区弹子石房管所临时工,1983年12月3日初诊。

  主诉:5月前,曾被毛虫咬伤,当时红肿疼痛,经治疗红肿消失,但疼痛至今未减轻。

  症状;左脚掌按之疼痛,有一硬块物,无红肿。

  诊断;毛虫咬伤。

  治则:泻毒镇痛。

  治法:在局部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血为紫黑色,隔5分钟后用火罐再度拔吸出血,血为紫黑色,另外用蚤休磨醋外擦3日,疼痛消失。

  八、晕车、晕船

  当患者晕车晕船时,最好闭目休息,意守脚掌趾,不可向窗外观看,以静为主。由于空气不流通引起者,应将病人移至通风处,同时也可采取放血疗法治疗。

  【治疗】

  人中、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2分钟。

  从印堂一百会-风池,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l、用三棱针在少商处放血。

  2、用梅花针从肘窝-腕关节弹刺。

  3、火罐沿脊柱两侧循经走罐3次。

  【土方】

  手指弯曲,用食、中二指第二指关节蘸水挟弹病人的印堂穴及颈部两侧和背部脊柱两旁的皮肤,直至皮下出现紫红色斑点为止.可用锋利物点刺微出血。

  九、煤气中毒

  在发现煤气中毒患者时,应立即把患者转移到新鲜空气处,注意保温。如停止呼吸者,应采用人工呼吸等抢救措施,当患者苏醒后可进行针刺放血。

  【治疗】

  人中、太阳,三棱针点刺放血。

  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梅花针重刺后颈部、头部百会-风池穴、骶骨。

  【土方】

  用手从患者肩臂抱推至十宣放血。

  【古方】

  在人中、大椎两穴点刺出血,患者即可苏醒。

  十、食物及药物中毒

  由于患者误吃了有毒食物、变质食品和有毒药物,产生昏迷,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应立即进行抢救,最好立即进行催吐。将患者吃过的东西吐出,然后配合服中、西解毒药物,也可采用放血疗法治疗。

  【治疗】

  十宣、大椎,三棱针刺出血。

  腹部,走罐拔吸10次。

  脊柱、肘窝,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人中、十宣两穴用三棱针放血。

  【古方】

  1、然谷、上巨虚点刺出血。

  2、委中穴,三棱针点刺出血。

  第二节内科刺血

  一、中风

  病人平素正气不足,脏腑阴阳失调,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情志郁结,饮食不节,肝失健运,痰热聚集。如血随气逆,风痰上扰,上冲于脑,则突然昏迷,为邪中脏腑;如风痰走窜经络,致使气血运行失调,则口眼斜,半身不遂,为邪中经络。虚则补,实则泻。

  【治疗】

  人中、手十二井穴,三棱针刺出血。

  大椎、命门,火罐拔吸5分钟。

  后颈部、翳风、内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十宣、足三里,三棱针刺出血。

  脊柱两侧,火罐循经走罐。

  在患恻的有关经脉上沿经叩打,阳经与阴经交替施术。

  【土方】

  用柳条轻微抽打患侧或脊椎两测,肤红为度,然后用锋利物叩刺出微血。此法体弱者隔天一次,体强者每天一次。

  【古方】

  1、用三棱针刺手十指和十二井穴。

  2、用三棱针刺委中、足三里。

  刺络拔罐肩髃、环跳。

  梅花针弹刺合谷、曲池、阳陵泉、悬钟等穴。

  【病例】

  甘XX,女,49岁,四川省江油公302厂工人,1982年4月19日初诊

  主诉:一周前突然口眼歪斜,说话不清楚,右半身无力。

  症状:口眼向右侧歪斜,面部皮肤麻木,语言失利,口角流诞,半身不遂,舌苔薄白,脉象浮数而弦。

  诊断:中风(中经络)

  治则:活血祛风,通经活络。

  治法:三棱针点刺患侧百会、上星、地仓、太阳、少商等穴位;用梅花外弹刺印堂一百会-大椎穴10次,再从印堂-太阳-风池-肩并穴10次。火罐拔吸大椎、命门、肩髃,手心、脚心分别10分钟,另配合服用中药数剂,加强功能锻炼,经9次施术治疗,症状消失,获得治愈。

  二、头痛

  头痛是一种自觉症状,由于外感风寒,邪气上犯,寒凝血脉,脉络不通,或感受风热,邪气上扰;或外受湿邪,邪气上侵;或暴怒伤肝,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上扰清窍;或饮食劳倦,损伤脾气,脾气不足,不能化生气血,气血亏虚,脑府失去充养等。此外因损伤头部,血瘀于脉络之中也可发病。体虚者配合用药.实证则多泻气血为主。

  【治疗】

  太阳、百会,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风门、肝俞,火罐拔吸5分钟。

  额前、颈后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列缺、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神道、肺俞、脾俞,火罐拔吸5分钟。

  梅花针沿肘窝横纹与腘窝横纹叩打。

  【土方】

  1、在头痛处用针刺出微血,然后用头巾包于额顶部,

  以避邪风。

  2、用带刺的树条在头痛处进行反复叩打,然后白酒洒

  在头上进行摩擦,此法镇痛效果好。

  【古方】

  1、针刺百会微出血,头痛者立愈。

  2、偏头痛者:梅花针沿印堂-太阳弹刺患侧,微出血。

  额顶痛者:梅花针沿印堂-百会-大椎弹刺,微出血。

  额后痛者:用梅花针从百会穴分别弹刺至肩并穴,微出血,可在大椎拔罐5分钟。

  【病例】

  曹XX,男,46岁,四川省沙州市兰田坝气矿工人,1981年10月9日初诊。

  主诉:前天受凉,微觉发冷,昨日起开始头痛。

  症状:头痛位于前额及两侧太阳穴区,有时后枕区亦痛,恶风寒,项背强,苔薄白,脉浮紧。

  诊断;头痛(风寒)。

  治则:疏风散寒。

  治法:三棱针点刺太阳、百会穴出血,疼痛立止;梅花针沿印堂-百会-大椎弹刺,然后推揉此经穴,一日后痊愈。

  【病例】

  张XX,男,43岁,湖南省岳阳市农机厂工人,1980年4月13日初诊。

  主诉:前额及两侧头痛1年余,影响工作。

  症状:头痛发作较急,病势剧烈,时而恶寒发热,脉浮数。

  诊断:风热头痛。

  治则:疏风解表。

  治法:用梅花针从印堂-百会-大椎;再从印堂-太阳-风池弹刺,然后两指提捏针刺部位微出血;三棱针刺行间,血出为淡红色;火罐拔吸大椎10分钟,另沿脊柱两侧走罐5次;用姜蘸白酒擦揉背部,肤热为度。术后患者汗出,头痛立愈。

  三、胃痛

  胃痛即胃脘痛,由于痛近心窝部,民间有称心窝痛,此痛多由忧郁,恼怒伤肝,肝气不舒,横逆犯胃,气机阻塞;或气滞日久,造成血脉凝涩,瘀血内结;或脾胃虚弱,阳气不足,中气下陷,内生虚寒,寒凝血脉,脉络不通。此外,过食生冷及湿热虫积等皆可形成。虚则放气,实则刺血。

  【治疗】

  足三里、膏肓,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脾俞、胃俞,火罐拔吸10分钟。

  腰背、胸腹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中脘、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中脘、梁门、身柱,火罐拔吸10分钟。

  中脘、内关、足三里,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手蘸酒拍打痛部,肤红为度,用大头针挑刺出血,立止。

  2、前胸从腹正中线,后背从脊椎线,分别用梅花针由上至下循经叩刺至肚脐和命门。

  【病例】

  张XX,男,28岁,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岗街工人,1982年7月1日初诊。

  主诉:胃部及胁部反复窜痛6年,今日疼痛更甚。

  症状:胃脘胀满,有时痛连胁下,用手按熨感到舒适,时而呃逆,舌苦薄白、脉弦。

  诊断:胃脘痛(肝气犯胃)。

  治则:疏肝理气。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太冲、足三里、少冲、二间出血;梅花针弹刺肝俞、胃俞、中脘区域,然后用火罐拔吸出血。一次治疗后,疼痛立愈。

  四、腰痛

  此病多由于年老体弱,或劳累过度,以致肾精亏虚,腰府失养;或居处潮湿;或因跌打损伤,血瘀于脉络;或涉水冒雨,感受寒湿之邪,造成经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虚则补气补血,实则泻气泻血。

  【治疗】

  腰俞、委中、三棱针刺出血。

  阳关、阿是穴,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腰背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肾俞、腰阳关,三棱针刺出血。

  命门、肚脐,火罐拔吸10分钟。

  腰两侧旁、环跳穴,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酒拍打膝窝部,肤红为度,挑刺红点出血。

  2、用树条或软竹条醮姜水,拍打腰部,然后用大头针点刺出血。

  【古方】

  昆仑、委中、承山放血,腰痛立止。

  【病例】

  林XX,男,32岁,贵州省遵义市八五厂工人,1981年4月23日初诊。

  主诉:两月前抬重物时,不慎闪腰,当时卧地不起,经各种方法治疗,稍有好转。

  症状:弯腰则痛如刺,不得转侧,脉沉涩。

  诊断:血瘀腰痛。

  治则:活血通络。

  治法:用三棱针在委中、阿是穴放血,血为紫黑色。火罐再次拔吸出血,血为紫红色。大椎、命门、环跳、承山火罐拔吸l0分钟。另外敷药,再煎服加味四物汤。

  3天以后,患者腰痛大减。用梅花针沿腰部弹刺,腰俞、环跳点刺留罐10分钟出血,血为紫红色。另用"海马追风膏"加外用散末外贴,一月后患者来信告之病愈。

  五、胸痛

  此病分为外感胸痛及内伤胸痛。外感胸痛,多为湿热犯肺;内伤胸痛,多为寒痰壅塞,水饮留积胸胁,心阳不足或心血瘀阻所致;亦有因肝火上犯所致者。虚则顺气宽胸,实则泻血通络。

  【治疗】

  心俞、膻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肺俞,火罐拔吸10分钟。

  膻中、脊柱,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肺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膻中、心俞,火罐拔吸5分钟。

  足三里、三阴交,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胸痛用梅花针或大头针顺胸肋弹刺,并进行深呼吸,吸气弹刺。

  【古方】

  陷谷、期门针刺出血,胸痛立止。

  【病例】

  王XX,女,32岁,湖北省经阳县古隆中大队社员,1980年7月6日初诊。

  主诉:有反复胸痛史,这次发病已两天,因感寒而起。

  症状:胸部闷痛,有时有针刺样痛,严重时痛至背心,有时也连及肩臂,舌面有紫斑,舌苔薄白,脉略弦。

  诊断:胸痛(气滞血瘀)。

  治则:化瘀通络,活血理气。

  治法:三棱针点刺十宣穴出血,梅花针弹刺心俞、膻中,用火罐拔吸出血。用手指点按内关、外关穴各l分钟。走罐法推运胸、背部10次,肤红力度。每日施术1次,经3次治疗,胸痛消失。

  六、胁痛

  肝脉布于两胁,七情郁结,肝气失其条达,络脉受阻,经气运行不畅,故发病多胁痛;亦有因经血亏损,血少不能濡养肝络;或因闪挫络脉停瘀等,均可导致胁痛。虚则用药配合,实则泻血补气。

  【治疗】

  阳陵泉、窍阴,三棱针点刺出血。

  辄筋、期门,火罐拔吸10分钟。

  胸胁痛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肝俞、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肾俞、期门,火罐拔吸10分钟。

  脊椎两旁,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梅花针弹刺胁痛处,走罐10次,然后再弹刺出血。

  2、术者双手指尖分别左右顺胸胁间,由慢到快,由轻

  到重地推揉,肤红为度,然后大头针点刺红点出血。

  【古方】

  1、丰隆、厉兑、支沟等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陷谷穴三棱针刺出血,胁痛立止。

  3、大椎、肝俞、身柱、阿是穴等,用火罐拔吸15分钟。

  【病例】

  郑XX,男,33岁,家住河南省郑州市二七路纪念堂街,1982年7月9日初诊。

  主诉:胁痛一日,逐渐加剧,有时左右走串不定,以胀痛为主。

  症状:两胁下痛甚,伴有胸皖胀闷,有时呃逆,沉闷寡言,不欲饮食,苔薄白,脉弦。

  诊断:胁痛(肝气郁结)。

  治则:疏肝理气。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阳陵泉、陷谷穴,胀痛立止;然后用梅花针弹刺期门、肝俞,加火罐拔吸出血。一次治疗后,病痊愈。

  七、腹痛

  腹痛多由暴怒伤肝,肝气郁结,以致腹中气机阻滞;或过吃生冷,寒邪内停,收引脉络;或脾阳不振,寒从中生,凝滞血脉;或因饮食不节,食滞中焦,气机不利等形成。亦有由虫积引起的。肠痈不包括在内。虚则放气,实则刺血。

  【治疗】

  足三里、厉兑,三棱针刺出血。

  大椎、身柱、气海,火罐拔吸15分钟。

  下腹部、天枢、关元,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下脘、天枢,三棱针点刺出血。

  脾俞、气海,章门,火罐拔吸15分钟。

  腰背一肚脐,梅花针弹刺10次出血。

  【土方】

  1、用手蘸酒拍打膝窝处,挑刺委中穴。

  2、用手从大腿上方抱推往下至商丘,针刺放血,然后下推至厉兑,针刺放血。

  【古方】

  1、点刺神阙、公孙放血,痛立止。

  2、三里、内庭放血,腹痛止。

  【病例】

  贺XX,女,18岁,四川省达县市蒲家公社四大队社员,1980年11月5日初诊。

  主诉:小肚腹疼痛5天一直不好。

  症状:脘腹胀痛,胸闷嗳气,喜怒,脉弦苔薄.

  诊断:腹痛(血瘀气结)。

  治则:理气祛瘀。

  治法:在气海、阿是穴、足三里先用火罐拔吸10分钟,然后梅花针弹刺,再次拔罐出血,用手指点按内关、外关、合谷穴5分钟。另外贴膏药,服药3剂。经治疗2次痊愈。

  八、痹证

  痹证多因体质素虚,卫外不固,腠理空疏,汗出当风,涉水感寒,久卧湿地等而成。风寒湿邪侵入关节经络,痹阻于血脉,气血运行不畅而成风寒湿痹。有因经络先有蕴热,又遇风寒湿邪侵袭,里热为外邪所郁,气血失于宣通;或因风寒湿邪郁于肌肤脉络之间,留而不去,化成热。行痹、着痹,以放气除寒湿为主;痛痹、热痹,以刺止泻热镇痛为主。

  (一)上肢

  【治疗】

  腕骨、合谷、手三里、尺泽,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肩贞,火罐拔吸15分钟。

  颈部、肘部、腕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曲池、外关、阳溪,三棱针点刺出血。

  从肩部向下走罐,肤红为度。

  四指间放血,用梅花针沿腕弹刺手指。

  【土方】

  1、梅花针蘸上药水沿上臂循经弹刺上肢,在患处多重叩。

  2、在肘部、腕部或患处用大头针点刺出血后,白酒擦揉,然后用艾火灸1分钟。

  3、梅花针点刺出血后,用姜、艾叶合水而擦洗数次。

  (二)肩背

  【治疗】

  大椎、肩髃,三棱针点刺出血。

  肩外俞、身柱,火罐拔吸15分钟。

  肩部、脊柱,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肩井、人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肩髃,火罐拔吸15分钟。

  沿肩胛呈圆形弹刺,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有刺的树条抽打患部,肤微出血为度。

  2、用大头针点刺肩髃处,火罐拔吸出血。

  【治方】

  腰俞、委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命门、秩边、殷门,火罐拔吸20分钟。

  脊柱两侧、患部,梅花针刺出血。

  【附方】

  八髎、昆仑,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环跳,火罐拔吸15分钟。

  腰部,梅花针刺出血。

  【土方】

  1、在膝窝处用大头针刺出血。

  2、在膝窝处用刺条抽打出血,也可在腰部抽打出血。

  3、火罐在腰、股痛处拔吸2分钟,然后针刺拔罐出血。

  (四)下肢

  【治疗】

  厉兑、解溪、阴陵泉,三棱针点刺出血。

  承山、涌泉,火罐拔吸15分钟。

  膝部、踝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丘墟、阴陵泉、昆仑,三棱针点刺出血。

  命门、大椎、承山,火罐拔吸15分钟。

  阿是穴,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刺条蘸酒拍打患部,肤红微出血。

  2、术者用手从大腿抱推至脚趾,然后脚趾放血。

  【病例】

  李XX,男,48岁,重庆塑料机械厂工程师,1983年4月23日初诊。

  主诉:双肩关节痛4-5月,经多方治疗,臂仍不能抬举。

  症状:上臂局部冷痛,得热则减,手臂不能上举,前后抬举则痛,右侧为甚。

  诊断:痛痹(肩周炎)。

  治则:温经,通络,镇痛。

  治法:(1)右臂用走罐法来回10次,肤红为度。梅花针弹刺阿是穴,另拨罐出血,血为紫红色。在大推、肩髃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血为紫红色。然后用祖师麻膏药加外用散末贴于痛处。(2)左臂先用推揉手法,然后用祖师麻膏药加外用散末外贴。

  经过临床对照,3天后右臂疼痛大减,可以举臂。左臂痛稍减,仍不能举臂。

  第二次治疗,双臂皆刺血。梅花针沿肩肿呈圆形弹刺后,顺经络弹刺至手指,用三棱针点刺肩髃、阿是穴出血,血出紫红色。外用祖师麻膏药加散末贴。并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经5次放血治疗,两月后回访,举臂灵活,基本痊愈。

  【病例】

  孙XX,男,32岁;陕西耀县城东药王庙大队社员,1982年6月18日初诊。

  主诉:两膝关节疼痛1年余,走路时不得力。

  症状:风寒湿邪侵袭四肢,手脚疼痛,酸软无力,喜温怕冷。

  诊断:痹证(痛痹)。

  治则:活络镇痛。

  治法:三棱针刺厉兑、解溪、阴陵泉出血。用梅花针弹刺膝部,火罐拔吸出血。贴外用祖师麻膏药。经两次治疗,症状全消失。

  九、痿证

  此证多因热邪犯肺,耗伤肺津,筋脉失养:或因湿热之邪蕴蒸阳明,筋脉驰缓不用;或因久病体虚,房事过度,肝肾精血亏损,筋骨失养所致。虚则补,实则泻。

  (一)上肢

  【治疗】

  腕骨、肩贞,三棱针刺出血。

  大椎、肩髃,火罐拔吸20分钟。

  脊柱两侧、腕部、四手指,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曲池、大椎,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大杼,火罐拔吸15分钟。

  颈肩部、外关穴,梅花针弹刺出血。

  (二)下肢

  【治疗】

  窍阴、悬钟、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腰俞、命门,火罐拔吸15分钟。

  阳关、三阴交,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下巨虚、昆仑,三棱针点刺出血。

  环跳、承山,火罐拔吸15分钟。

  膝部、足踝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背部脊柱由上至下拿提,肤红为度,点刺出血。

  【病例】

  秦XX,男,28岁,湖北省十堰市四堰厂区工人,1980年8月13日初诊。

  主诉:半年前一场病后,上肢手臂痿软无力,平常心烦意乱。

  症状:上肢痿软无力,身重,小便浑浊,胸闷,两手心发热,苔黄腻。

  诊断:痿症(湿热浸淫)。

  治则:清热利湿。

  治法:在大椎、肩贞、腕骨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梅花针弹刺肩髃和上臂阳经穴(循经)。火罐拔吸颈肩部走罐肤红为度,另配合膏药,4次治疗效果良好。

  十、癫狂

  癫征是属于神志失常的疾病,多因七情所伤,心神不能内守。癫证一般为情志不逐,谋虑太过,积忧久郁,损伤心脾,也可因气郁生痰,蒙蔽心窍所致。狂病多因暴怒,损伤肝胆,气逆化火挟痰,上蒙清窍;或因惊恐,神明不能自守而成。

  【治疗】

  少商、人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肝俞、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后颈、骶部、内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百会、十二井,三棱针点刺出血。

  膻中、心俞、涌泉,火罐拔吸20分钟。

  脊柱两侧、头部、行间,梅花针弹刺出血。

  【古方】

  将患者两大指绑上,然后用三棱针重刺少商穴出血。

  【土方】

  用针刺长强穴呈梅花形,然后挤压出血。

  十一、眩晕

  此证多因肝肾阳虚,肝阳土亢;或脾失健运,内生痰湿,阻遏清阳;或先天不足,劳伤过度,导致肾精亏损,精不生髓,脑府失充,或久病耗伤血气,或脾胃虚弱,导致气血两亏,气血不能上荣脑府等形成。虚则补气养血,实则泻血放气。

  【治疗】

  百会、太阳,三棱针刺出血。

  大椎、心俞、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大椎-风池,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足三里、商丘、太冲,三棱针刺出血。

  身柱、神道、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用梅花针弹刺。

  【土方】

  1、人中、十宣放血。

  2、用手从肘部推至少商处放血。

  【古方】

  在印堂、太阳、百会穴放血,治疗眩晕。

  【案例】

  曾XX,女,40岁,重庆市合川县东渡公社一大队社员,1983年4月11日初诊。

  主诉:头晕眼花耳鸣已7天,看见房屋旋转,不敢睁目,不敢走动。

  症状:头部胀痛,眩晕耳鸣,口干苦,心烦多梦,舌红苔黄,脉象弦数。

  诊断:眩晕(肝阳上亢)。

  治则:泻热熄风,平肝潜阳。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百会、太阳、十宣放血。用梅花针弹刺脊柱两侧;火罐拔吸大椎、心俞、肝俞。配合服中草药。经5次治疗,症状消失。

  十二、心悸

  此证多因忧虑过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因突然受惊恐,致心神不安;或因失血过多和病后血气未复,致使气血不足,心失所养;或因痰火内扰,以致心气被阻;或因心阳不振,水停心下;此外尚有肾阴亏损,阴虚火旺等引起。虚则用补,实则宜泻。

  【治疗】

  心俞、神门,三棱针点刺出血。

  脊柱两侧,火罐拔吸走罐10次。

  内关、膻中,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足三里、三阴交,三棱针挑刺出血。

  大椎、中脘,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十宣处连续用大头针点刺出血,由轻到重。

  【古方】

  1、在心俞处挑刺出血,三阴交用梅花针弹刺。

  2、神门、少冲、然谷、阳陵泉等穴,点刺出血。

  十三、不寐

  此证多因思虑劳倦,脾气受损,生化不足,心血亏耗,心神失养;或因房劳伤肾,心肾不交,神志不宁;或因情志抑郁,心神不安等多种因素导致而成。虚则益气补血,实则放血活气。

  【治疗】

  神门、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神道、中脘,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骶部、头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头窍阴、百会,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心俞、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大椎、中脘、关元,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梅花针在头部循经弹刺,隔日1次。

  2、用三棱针在足三里处挑刺出血。

  【病例】

  康xx,男,36岁,四川省仪陇县金城镇蔬菜五队社员,1983年9月3日初诊。

  主诉:失眠数月,胃脘部胀气不舒,干呕,大便不好。

  症状:失眠,胃脘不适,肠鸣腹胀,食纳减退,大便失调,脉弦滑,舌苔白腻。

  诊断:不寐(胃气失和)。

  治则:和胃安神。

  治法:在神门、行间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梅花针在头部循经弹刺。火罐拔吸足三里、大椎、中脘、肾俞穴各10分钟。另外,早服保和丸,晚服香砂养胃丸,半月后痊愈。

  十四、感冒

  感冒俗称伤风,多因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或风热等邪气所致。邪气侵袭机体,多以表皮或口鼻而入,使胃气失宣或肺气不利,出现邪气束表或邪气犯肺等症状。寒则放气拔罐,热则刺络放血。

  【治疗】

  少商、太阳,三棱针点刺出血。

  肺俞、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沿肺经叩打,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大椎、百会,三棱针点刺出血。

  中府、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膀胱经脉,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姜蘸莱油在患者背部抱刮肤红,或挑刺出血。

  2、用酒擦于肺部(肺俞穴)肤红为度,大头针挑刺出血。

  3、用梅花针弹刺脊柱两侧,肘窝,大、小鱼际、鼻部、风池、合谷、曲池、迎香穴等出血。

  【古方】

  1、大椎穴挑刺出血,然后火罐拔吸。

  2、然谷穴三棱针点刺出血。

  【病例】

  唐XX,男,34岁,四川省内江市火车站工人,1982年10月16日初诊。

  主诉:受凉2日,鼻塞,头痛,流涕,全身不适。

  症状:鼻塞流涕,全身不适,发烧口干咽痛,微咳无痰,面赤,舌淡苔薄白,脉象浮数。

  诊断:感冒。

  治则:解表祛邪,疏通经络。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少商、太阳出血;梅花针弹刺大椎、肺俞,然后拔罐出血;最后用走罐,顺脊柱两侧走罐10次,肤红为度;温灸大推、命门、合谷各5分钟,一次治愈。

  十五、咳嗽

  咳嗽为肺脏的常见病症,其致病原因有两方面:一为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从口鼻及皮毛而入,致肺气壅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二为其他脏腑有病影响及肺,或七情所伤郁久化火,肺中燥热或牌虚生痰,上塞于肺而成。虚则用药,实则刺血放气。

  【治疗】

  太冲、肺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膻中,火罐拔吸15分钟。

  颈部气管两侧、中脘、内关、太渊等穴,梅花针弹刺。

  【附方】

  少商、丰隆、风门,三棱针点刺出血。

  肺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后颈、胸、背、腰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肺俞、膻中穴点刺拔罐出血。

  【古方】

  1、针刺列缺、少商出血。

  2、梅花针沿肺经叩打出血。

  【病例】

  赵XX,男,61岁,四川省白沙工农区万福铁厂退休工人,1980年9月8周初诊。

  主诉:发烧,咳嗽,流涕,4日药后咳嗽仍不止,咳时胸部隐痛。

  症状:咳嗽不止,面红,口干发热,舌红苔黄薄,脉沉数。

  诊断:热咳。

  治则:清热祛邪、宣肺止咳。

  治法:在太冲、少商、丰隆穴用三棱针放血;用梅花针在大椎、肺俞、膻中等穴弹刺后火罐拔吸出血,经4次治疗痊愈。

  十六、哮喘

  此证可分虚实两类。虚证,主要指肺、肾,由于肺气虚,气无所主,则肃降失权。肾气虚,下元不固,则气失摄纳。实证,多由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邪气犯肺,则宣降失职。或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积湿生痰,痰浊犯肺而成。虚则补气,实则刺血。

  【治疗】

  列缺、肺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中府,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胸、背、腰胁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膻中、丰隆,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膏肓、中脘,火罐拔吸15分钟。

  颌下、气管两侧、膻中,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华盖、腹中穴用手指点揉200次,然后大头针点刺出血。

  【古方】

  在肺俞、天突穴上挑刺出血。

  十七、呕吐

  此证多为忧郁恼怒伤肝,肝气犯胃,导致胃气上逆:或饮食不节,食滞中脘,胃失和降;或久病脾胃虚弱;或胃阳不足,胃纳失常;或因寒热之邪犯胃,胃气失和等形成。虚者宜补气为主,实则宜泻,刺血为主。虚实兼顾,配合药治。

  【治疗】

  足三里、公孙,三棱针点刺出血。

  中脘、胃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腹部任脉,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大椎、脾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天枢、下脘,火罐拔吸15分钟。

  足阳明胃经、内关、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大头针或三棱针点刺承浆穴出血(点刺后双手挤捏出血)。

  【古方】

  在金津、玉液穴放血。

  十八、吐血

  此证多为脾、胃、肝三经阴阳不合。由于胃热过甚,血浮于上,或思虑伤脾,不能统血;或暴怒伤肝,血随气逆等而成。用放血疗法治吐血,主要以泻胃热,平肝怒为主,血不可多出。虚则补,实则泻。

  【治疗】

  内庭、胃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膈俞、期门,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厉兑、丰隆,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颈部、足三里、合谷、内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古方】

  在厉兑、足三里、胃俞等穴挑刺出血。

  十九、泄泻

  此病多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或饮食不慎,或因脾胃虚寒和肾阳不振等所致。虚则少放血,实则多泻血,另配合服中、西药治疗。

  【治疗】

  曲池、内庭、人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肝俞,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足三里、三阴交、内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二间、上巨虚,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胃俞、中脘,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旁,下腹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针点刺脐中四边穴出血。

  【古方】

  1、用三棱针点刺长强穴出血。

  2、火罐拔吸脐中15分钟,然后用针点刺出血。

  二十、黄疸

  此证多为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损伤肝、胆、脾、胃的机能,以致湿邪停留或湿热蕴积而成。病性偏于热者为阳黄;偏于寒者为阴黄。寒者多拔罐,热者多泻血。

  【治疗】

  行间、胆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肝俞,期门,火罐拔吸15分钟。

  胸胁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肝俞,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胆俞、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足三里、大椎、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颈后部,用梅花针挑刺出血.然后加上3个火罐拔吸再次出血。

  【古方】

  1、在颊里穴处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在百劳、足三里、中脘等穴挑刺出血。

  3、用三棱针在脾俞穴上挑刺出血。

  二十一、阳痿

  此证多因早婚纵欲,房事过度,肾气亏损,以致命门火衰,精气虚竭;或因恐惧伤肾,均能导致阳痿。虚则宜补,实则宜泻。

  【治疗】

  肾俞、复溜,三棱针点刺出血。

  关元、膀胱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腰背、腹股沟,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三阴交、命门,三棱针点刺出血。

  肾俞、气海,火罐拔吸15分钟。

  下腹部、三阴交、关元穴,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梅花针弹刺腹股沟内侧出血。

  【古方】

  l、在然谷穴放血。

  2、在大赫穴挑刺出血,然后拔罐5分钟。

  二十二、疟疾

  疟疾俗称为打摆子,多发于夏秋季节。因感受风寒暑湿等邪,伏于半表半里,营卫相搏,正邪交争而发病。如久疟未愈,反复发作,耗伤气血,痰凝结于胁下,形成疟母。

  【治疗】

  陶道、阳辅,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后溪、大椎,三棱针点刺出血。

  背部,火罐走罐拔吸20次。

  曲池、合谷、间使、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粗缝衣针挑背部红点出血。

  【古方】

  1、用三棱针刺十宣出血。

  2、用三棱针挑刺十二并穴出血。

  第四节妇科刺血

  一、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的周期、经量、经色等有了改变,

  并且出现其他症状而言。此证多因忿怒郁结,思虑过度,损伤肝、脾、冲、任四脉,或气血虚弱,寒热之邪客于血分等所致。常见症状有经期超前、退后、或无定期。虚则多放气,实则多泻血。

  【治疗】

  三阴交、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天枢、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行间、肝俞,三棱针点刺出血。

  期门、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关元、足三里、间使,梅花针弹刺出血。

  【古方】

  用梅花针弹刺天枢、石门、照海等穴。

  二、痛经

  痛经即是经期腹痛,以缓期或行经前后小腹疼痛为主要症状。多因行经期感受寒邪,客于胞宫、凝滞经脉,经行受阻而痛:或因精神紧张,抑郁暴怒,气滞经行不畅;或因平素体虚,大病、久病之后,气血不足,以致血海空虚,胞脉失养,运行无力,以致痛经。虚则用药,实则泻气血。

  【治疗】

  太冲、大敦,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推、关元、中极,火罐拔吸10分钟。

  胸腰背部、腹股沟,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行间、三阴交,三棱针点刺出血。

  膈俞、肝俞、天枢,火罐拔吸10分钟。

  气海、三阴交、期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阿是穴上用梅花针弹刺出血。

  【古方】

  在地机、次髎二穴处挑刺放血。

  【病例】

  周X,女,34岁.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某公社干部,1981年6月12日初诊。

  主诉:经期不正常已半年多,近两月,月经来时小腹急痛。

  症状:行经不畅,平时心烦善怒,胸闷,经前小腹胀痛,拒按。腰部隐隐作胀,舌色青紫,脉沉涩。

  诊断:血瘀痛经。

  治则: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治法:用三棱针在太冲、行间放血,血为鲜红色.梅花针在关元、中极弹刺,火罐拔吸5分钟出血,血为紫红色。然后用姜蘸酒擦揉关元、腰俞、大椎。另用狗皮青加外用散末贴于关元、腰俞穴。内服隔下逐瘀汤5剂。并嘱患者用灸条在痛处每日早晚各灸5分钟。第二次行经时,症状消失,病告痊愈。

  三、崩漏

  崩漏病是以妇女的经血妄行,量多且非时而下为主证,

  多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日久化火,邪热迫血妄行;或房劳过度,损伤肾气,以致冲、任不固;或饮食不节,思虑过度,伤及脾气,脾虚失于统摄。亦有因胞宫血瘀等形成者。虚则补,实则泻。

  【治疗】

  三阴交、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脊柱两侧,走罐拔吸10次。

  腹股沟,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隐白、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推,火罐拔吸15分钟。

  骶部、三阴交,梅花针弹刺出血。

  【古方】

  1、百会、水泉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血海、水泉用梅花针弹刺出血。

  四、滞产

  此证多因初产精神紧张,或临盆过早,致胞浆早破,下血过多;或因体弱气血不足而引起。可用药配合治疗。

  【治疗】

  至阴、三阴交,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外弹刺出血。

  【附方】

  太冲、至阴,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火罐拔吸15分钟。

  合谷、昆仑、足三里,梅花针弹刺出血。

  【古方】

  1、在独阴穴上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梅花针弹刺肩并穴出血。

  五、恶阻

  此证多因受孕以后,月经停止,以致肝经郁热,气逆于上,或孕妇素有内热,加之受孕之后热壅于胃,造成胃气上逆,或孕妇肾阴不足,虚阳上浮所致。亦有因脾胃虚弱,痰湿内停而引起者。虚则放气为主,实则泻血为主。

  【治疗】

  三阴交、至阴、承浆,三棱针点刺出血。

  肝俞、期门,火罐拔吸15分钟。

  大椎、命门,梅花针弹利出血。

  【附方】

  太冲、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胃俞、中脘,火罐拔吸15分钟。

  足三里、内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大头针点刺金律、玉液出血,轻者每日1次,重者每日2次。

  【古方】

  在厉兑、公孙穴放血。

  六、产后血晕

  此证多为妇女产后失血过多;或产妇妊娠期身体虚弱,气血不足,分娩时精神疲倦,以致气血不能上奉而成。虚则用药、放气,实则泻血、顺气。

  【治疗】

  人中、百会,三棱针点刺出血。

  脾俞,火罐拔吸10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中冲、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章门,火罐拔吸10分钟。

  大椎、丰隆,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梅花针或大头针叩刺患者两眉出血。

  【古方】

  在太阳穴突出处用三棱针放血。

  【病例】

  蒋X,女,27岁,四川省万县市长航招待所职工,1980

  年1月16日初诊。

  主诉:产后8月一直头痛。

  症状:体虚气弱,分娩时精神疲倦,头痛、头晕、脉弱。

  诊断:产后血晕。

  治则:补气固脱。

  治法:用梅花针轻叩人中、百会、中冲、丰隆等穴,然后提拿出血;用火罐拔吸命门10分钟;内服中药3剂,7天后,基本上痊愈。

  七、乳少

  由于产妇身体素弱,或因临产失血过多而致气血不足,不能生化乳汁者属虚;如情志失调,气机不畅,经脉壅滞,而致乳汁不行者属实。虚则补,实则泻。

  【治疗】

  少泽、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期门、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太白、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膻中、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任脉、足少阴肾经,梅花外循经弹刺出血。

  【古方】

  在膻中、少泽、太冲等穴点刺微出血。

  【土方】

  用梅花针弹刺乳根穴。

  【病例】

  钟XX,女,29岁,四川省宜宾市东大街百货商店职

  工,1981年10月7日初诊。

  主诉:3月前因生女孩,跟家里吵了几次架,后来乳汁少,乳房渐次红肿胀痛。

  症状:两乳红肿胀痛,情志失调,气机不畅,经脉壅滞。

  诊断:乳少。

  治则:通乳活络。

  治法:用梅花针在乳房下方弹刺出血,火罐拔吸期门、

  大椎、肝俞等穴,配合服中药3剂,经3次治疗,乳汁正常,胀痛消失。

  八、脏躁

  多为平素喜怒,肝气郁结,日久化火,上扰神明,或因思虑伤脾,脾不运化,造成心血不足,以致心脾两虚;或内有痰热,上扰神明等所致。虚则行气刺络拔罐,实则活血泻血。

  【治疗】

  大敦、百会,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身柱,火罐拔吸10分钟。

  脊柱两侧、胸胁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太冲、行间、少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肝俞、期门,火罐拔吸10分钟。

  心俞、足三里、丰隆,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少冲穴处放血。

  【古方】

  用三棱针挑刺或点刺百会、人中穴。

  【病例】

  龚XX,女,42岁,湖北省武汉钢铁厂干部,1990年

  5月25日初诊。

  来人代诉:爱发脾气.睡眠不好已4年余。

  症状:哭笑无常,精神抑郁,心烦善怒,胁痛腹胀,口

  苦,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脉弦数。

  诊断;脏躁.

  治则:疏肝解郁,养血安神。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太冲、百会穴,两指提捏此穴出血,梅花针弹刺肝俞、期门、大椎,加火罐拔吸10分钟出血,血为鲜红色。另服中草药:甘草15克,大过路黄3克;大枣30克,花脸晕药30克,石菖蒲15克,石枣子30克,浮小麦30克。

  患者经3次放血,服20余剂,1月后病愈。

  第四节儿科刺血

  一、小儿发热

  此证多为小儿感受风寒、邪气束表,肺失宣达;或饮食不节,贪食过多,食积内停,蕴积化热等困素致成。虚则补,实则泻。

  【治疗】

  商阳、关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5分钟。

  手太阴肺经,梅花针循经叩打。

  【附方】

  太白、厉兑,三棱针点刺出血。

  中脘、肺俞,火罐拔吸5分钟。

  任脉、足阳明胃经,梅花针循经弹刺。

  【土方】

  用三棱针或大头针刺四缝出血(点刺四缝穴处的静脉)。

  【古方】

  1、用三棱针点刺手十井(少商、商阳、中冲、关冲、

  少泽双侧)出血。

  2、梅花针可轻微弹刺内关、足三里出血,治小儿发烧

  不思饮食者。

  3、治小儿发烧兼便秘者,用三棱针点刺人中、照海出血。

  【病例】

  刘,女,5岁,家住四川省巴中县巴州镇东街,1981年8月4日初诊。

  父母代诉:几天来发高烧一直未退,食欲也不好。

  症状: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咳嗽流涕,头痛,苔白,脉浮。

  诊断:小儿发热.

  治则:解表清热。

  治法:用三棱针分别点刺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泽、四缝穴,以速刺使其出血,经两次治疗后发热减退。

  二、急惊风

  小儿属娇阳之体,易受外邪,每因外感风寒之邪入里化热生风,或因痰热、或受惊恐而成,出现四肢抽搐、口噤、角弓反张等症状。因发病迅速,症情急暴,故称急惊风,多见于3周岁以下小儿。

  【治疗】

  十宣、人中,三棱针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10分钟。

  肘窝、膝窝,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百会、印堂,三棱针点刺出血。

  膻中,火罐拔吸10分钟。

  大椎、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大头针点刺人中、大椎穴,然后用两指拿提出血。

  【古方】

  1、用三棱针点刺人中、十宣、涌泉出血。

  2、用梅花针弹刺阴陵泉、太冲、大椎等穴出血。

  【病例】

  何XX,男,3岁,家住成都市武侯树大街,1982年

  9月18日初诊。

  家长代诉:昨日开始发烧,今晨病势加重,出现抽风。

  症状:双目上视,壮热神昏,口噤不开,继则四肢抽搐,面色青紫、便秘溲赤,脉浮数。

  诊断:急惊风.

  治则:清热熄风开窍。

  治法:用细三棱针点制十宣,梅花针弹刺脊柱两侧出血,血为鲜红色。刺后病势缓解,再配合中药治疗。处方:钩藤10克,丹皮5克,川连2克,金银花13克,连翘15克,石膏10克,知母5克,甘草3克,麦门冬6克,地龙5克。服药2剂后,热解病愈。

  三、慢惊风

  小儿慢惊风多因体虚或大病之后,脾胃受损,虚土木盛,虚风内动;或因急惊风延及日久,转化而来,出现抽风,形瘦,腹泻等症状,多见3岁以内小儿。

  【治疗】

  行间、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百会、大椎,三棱针点刺出血。

  天枢、气海,火罐拔吸5分钟。

  章门、内关、肝俞,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大头针蘸酒点刺肘窝出血。

  【古方】

  在神道穴用三棱针挑刺出血。

  【病例】

  石XX,女,3岁,1981年7月4日初诊。

  父母代诉:4月来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昏睡时间长,时抽动。

  症状:肢体消瘦,精神不振,昏睡露睛,颈项强直,四肢厥逆,脉沉无力,指纹青淡。

  诊断:慢惊风。

  治则:平肝熄风健脾。

  治法:梅花针弹刺大椎、脊柱两侧,手捏提出血。细三棱针点刺行间、大都穴出血。另用温灸尺泽、神道。经两次治疗,病痊愈。

  四、脐风

  由于断脐时不慎,毒邪侵入经络,以致肝风内动,促成脐风。

  【治疗】

  百会、人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2分钟。

  承山、颊车,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少商、中冲、大椎,三棱针点刺出血。

  命门,火罐拔吸2分钟。

  曲池、昆仑,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鼻侧从上斜下隆起处,辨色暗黄,按之坚硬拘急,用大头针刺出黄水,隔日再刺。

  【古方】

  1、在印堂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用三棱针点刺神阙穴,挤出黄水。

  【病例】

  周X,男,婴儿,家住贵州省遵义市茅草铺生产队,1981

  年5月19日初诊。

  父母代诉:出生后6天,突然发现四肢很冷,神志昏迷

  不醒,抽搐。

  症状:胸满腹胀,牙关紧闭,角弓反张,身热抽搐,口吐白沫,两目上视,舌青,指纹紫。

  诊断:脐风。

  治则:驱风镇痉。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印堂稍下处,此点其色暗黄,按之坚硬拘急,刺后黄水涌出;又向上斜刺人中入1分许,10分钟后症状减轻,然后用针刺大椎、少商、中冲,术后症状消失,复用麝香少许和陈艾绒敷脐。半月后随访,小儿健康。

  五、吐泻

  小儿由于食乳不节,食滞内停,或外感寒湿之邪,以致胃失和降,脾失健运或脾胃虚弱,升降失常等引起。

  【治疗】

  商阳、公孙,三棱针点刺出血。

  胃俞、中院,火罐拔吸5分钟。

  足阳明胃经,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冲阳、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天枢、大椎,火罐拔吸5分钟。

  风池、合谷、内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古方】

  用三棱针在厉兑、二间,大肠俞等穴上点刺出血。

  六、疳积

  此证多因饮食不节,断乳过早,病后失调,药物攻伐太过,以及虫积等因素,使脾胃受伤,津液枯涸,不能消磨水谷,久之积滞生热,因热成疳所致。

  【治疗】

  四缝、鱼际,三棱针点刺出血。

  上院,火罐拔吸10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足三里、厉兑,三棱针点刺出血。

  胃俞,火罐拔吸10分钟。

  内关、大椎,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食、中、无名指、小指中节横纹中(分上四缝、下四缝),用大头外或三棱针挑刺出黄色液体,每日一次。

  【古方】

  1、在四缝处放血。

  2、用三棱针点刺冲阳、公孙出血。

  【病例】

  谢X,男,5岁,家住重庆市市铜矿区红岩煤矿,1983年7月I7日初诊。

  父母代诉:食欲不好,2年多,爱吃零食,易感冒。

  症状:厌食,多汗,面黄肌瘦,腹满,肚脐周痛,头发枯燥。

  诊断:小儿疳积。

  治则:(l)用三棱针挑刺四缝穴(约一颗米粒深),挤出白黄色粘液.(2)内服:鸡矢藤15克,鸡内金5克,胡黄连6克,槟榔10克,乌梅6克,白芍10克,砂仁3克,甘草6克。

  挑刺2次,服药15天。1周后食量明显增加,半月后饮食达到正常儿童水平,l月后症状消失,体重增加1.5公斤。

  七、小儿麻痹

  本病主要因感受暑湿时邪,滞留经络,湿热郁蒸,耗伤津液,气血不能通达四肢,筋脉失养,故成麻痹。

  【治疗】

  十宣、曲池,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患肢部、后颈、背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解溪、足三里,三棱针点刺出血。

  命门、中脘,火罐拨吸10分钟。

  阴陵泉、环跳、腰腹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在患肢部位循经用梅花针叩刺出血。

  2、先在四肢用手从上至下推至手指、足趾,然后用大

  头针在指尖放血。

  【病例】

  王XX,男,6岁,家住云南省昆明市国通寺街,1981年9月15日初诊。

  父母代诉:发现右手右脚变形已3月余,医院诊断为小儿麻痹后遗症。

  症状:右手、脚萎缩,无力,苔白,脉细。

  诊断:小儿麻痹。

  治则:通经活络。

  治法:梅花针沿患测经脉弹刺,然后两指拿提出血,用三棱针点刺十宣、十王穴出血。并嘱家长加强小儿功能锻炼。经7次刺血后,效果十分明显。后两月来信告诉,症状基本消除。

  第五节五官科刺血

  一、耳赤痛

  目赤痛民间称火眼、风热眼等,多因外感风热,郁而不

  宣;或因肝胆火盛,循经上扰,致经脉闭阻,血壅气滞而发。

  【治疗】

  太冲、太阳,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风池,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上星、少商,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胆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腹部、太阳、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梅花针轻微弹刺眼圈部、拿提出血。

  2、用大头针或三棱针挑刺耳尖穴出血。

  【古方】

  1、用三棱针点刺内迎香出血。

  2、用三棱针在攒竹、丝竹空、睛明等穴处放血。

  【病例】

  陶XX,女,34岁,重庆市水土镇江北机械厂工人,1983年2月24日初诊。

  主诉;双眼肿痛,心烦意乱,周身不适1年。

  症状:目赤肿痛.面红心烦,日苦,大便干,小便黄赤,舌红,脉弦数。

  诊断:目赤痛(肝胆火盛型)。

  治则:清肝泻火。

  治法:用细三棱针尖挑耳尖穴挤出血,在大椎穴用梅花针弹刺后拔罐出血;第二次在内迎香穴放血,经3次治疗痊愈。

  【病例】

  姚XX,男,37岁,陕西省西安市印刷厂工人,1982年6月10日初诊。

  主诉:几日前双眼红肿疼痛,用四环素眼膏和其他眼药水,但不见效。

  症状:目赤肿痛,面红心烦,口苦,大便干,小便黄赤,舌红,脉弦数。

  诊断:目赤肿。

  治则:清肝泻火。

  治法:第一次用三棱针点刺耳尖穴出血,血为紫红色;第二次用三棱针点刺太冲、太阳出血,血为鲜红色;在大椎、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经两次针刺出血后,患者眼疾痊愈。

  二、目翳

  此症多因风热上壅,或肝虚不能上滋于目,或肝经积热,邪火上炎等所致。

  【治疗】

  睛明、太阳,三棱针点刺出血。

  肺俞、中府,火罐拔吸15分钟。

  眼周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攒竹、大敦,三棱针点刺出血。

  肝俞、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行间,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在大敦穴上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然后用手指从膝关推揉此穴出血。

  2、用梅花针弹刺后颈部和大椎穴出血。

  【古方】

  在中冲、少泽两穴处针刺出血。

  三、耳鸣、耳聋

  此证多因肝胆之火上逆,致使少阳经经气闭阻;或因外感风邪,壅遏清窍;或因肾气虚衰,精气不能上达于耳所致。虚则补,实则泻。

  【治疗】

  中渚、侠溪,三棱针点刺出血。

  肝俞、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翳风、角孙、瘈脉,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太冲、丘墟,三棱针点刺出血。

  胆俞、身柱,火罐拔吸15分钟。

  关元、外关、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在中渚穴用三棱针或大头针点刺出血。

  2、用梅花针在颔厌、悬厘上弹刺出血。

  【古方】

  在百会穴、后溪、昆仑、听会等穴上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四、聋哑证

  此证除先天性外,多由于急性热病后,或患耳疾所引起。如听力尚未完全丧失者,用针刺放血疗法有效。

  【治疗】

  中渚、百会,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耳部、颈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哑门、听会、足临泣、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飞扬、膈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足三里、曲池、内关、外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三棱针点刺金津、玉液、百会、颅息等穴出血。

  2、用三棱针点刺太冲、复溜、廉泉等穴出血。

  3、用梅花针从印堂-百会-大椎循头顶正中线叩刺出血。

  五、鼻塞

  此证多因外感风寒之邪,鼻塞不通,以致肺气不宣所致,并伴有发热恶寒、头痛颈强,流涕等症状。

  【治疗】

  上星、迎香,三棱针点刺出血。

  肺俞、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尺泽、偏历,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风门,火罐拔吸15分钟。

  风池、合谷、列缺,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三棱针点刺大椎穴出血。

  2、用三棱针点刺迎香穴出血。

  【古方】

  1、用三棱针点刺内迎香出血。

  2、用梅花针弹刺脊柱两侧,然后火罐拔吸出血。

  【病例】

  李X,女,41岁,湖南省长沙市五一广场工人,1980年3月9日初诊。

  主诉:感冒2日,一直头昏痛、鼻塞。

  症状:耳塞不通,头痛项强,苔薄白,脉浮紧。

  诊断:鼻塞。

  治则;祛邪宣肺。

  治法:用两指点按迎香5分钟,用细三棱针点刺内迎香出血。用梅花针弹刺大椎、肺俞穴,配合拔罐吸血。经两次治疗,病痊愈。

  六、鼻渊

  此证多因风寒袭肺,蕴而化热,肺气失宣,清肃失常。客邪上干清道,壅于鼻窍,则发为鼻渊。

  【治疗】

  印堂、迎香,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肺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上星、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大杼,火罐拔吸15分钟。

  风池、合谷、迎香,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三棱针点刺迎香、上星等穴出血。

  2、用梅花针弹刺鼻部、印堂-百会头顶正中线出血。

  【古方】

  用三棱针点刺曲差穴,用手拿提出血。

  七、酒糟鼻

  此证多因肺胃积热上蒸,复感凤寒,或脉络血瘀不散而成。

  【治疗】

  迎香、印堂,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肺俞、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鼻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素髎、内迎香,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膈俞、胃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大椎、脾俞、印堂,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大头针或三棱针点刺鼻尖四周出血。

  2、用三棱针点刺合谷、迎香出血。

  【古方】

  用三棱针点刺列缺穴出血。

  【病例】

  陈X,男,33岁,重庆市大足县香山公社一大队社员,1982年12月6日初诊。

  主诉:鼻干燥,后来发现鼻红肿已两年多。

  症状:鼻尖和鼻翼两侧红肿。

  诊断:酒糟鼻。

  治则:泻热消肿。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少商、迎香穴出血;梅花针弹刺印堂、大椎穴,经5次治疗即痊愈。

  八、鼻衄

  此证多因外感风热之邪,蕴藏于肺,或久食辛辣厚味,胃火素盛,迫使血液妄行,上冲鼻窍而成。亦有因阴虚火旺,灼伤血络而形成者。

  【治疗】

  少商、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肺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后颈、骶部、鼻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上星、迎香,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胃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合谷、尺泽、足三里,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梅花针在大椎穴上弹刺出血、然后拔罐15分钟。

  2、用梅花针点刺迎香、人中两穴出血。

  【古方】

  1、用三棱针点刺二间、内庭、上星出血。

  2、用梅花针弹刺关元穴,然后拔罐出血。

  3、用两手拇食指同时对掐昆仑、太溪4穴5分钟,然后三棱针点刺4穴出血。

  九、牙痛

  此证多因胃经积热上冲,或风火之邪循经上扰;或因肾水不足,虚火上炎,亦有平素多食甘酸之物,侵蚀牙齿成龋齿等所致。

  【洽疗】

  颊车、内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杼、胃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冲阳、下关,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合谷、风池、大迎,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牙痛点由轻到重地按揉10分钟后,三棱针刺出

  血。

  2、用梅花针在列缺穴上点刺,然后按揉推旋15分钟。

  【病例】

  杨,男,53岁,四川小学教师,19822年1月16日初诊。

  主诉:牙痛l日,不能入睡,局部红肿,张口困难。

  症状:左侧下尽头牙疼痛,局部红肿,伴有口臭、口渴,大便干,苔黄,脉洪等症状。

  诊断:风热牙痛。

  治则:清泻阳明。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颊车、内庭穴出血,血出为紫红色。在胃俞穴用梅花针弹刺,火罐拔吸10分钟出血,血为紫红色。用指点揉合谷、列缺穴,术后痛立止。两天后红肿消失,牙痛痊愈。

  十、咽喉肿痛

  此证多因外感风热,邪气雍肺,上灼咽喉;或肾阴不足,阴液不能上润,加之邪火妄动;或胃、肺二经郁热,邪热上犯等因素造成。虚则放气,实则放血。

  【治疗】

  少商、内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膻中,火罐拔吸15分钟。

  颈喉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商阳、陷谷,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杼、肾俞、肺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尺泽、合谷、关冲,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在商阳穴上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2、在耳壳背部找出明显的小经脉,用三棱针或大头针挑刺出血2~5滴,患左取右,患右取左。

  【古方】

  1、用三棱针挑刺太溪穴出黑血。

  2、用三棱针点刺少商、关冲穴出血。

  【病例】

  杨XX,男,42岁,家住河南省开封市相国夺路1982年7月13日初诊。

  主诉:感冒1月,咽喉肿痛。

  症状:咽喉肿痛,吞食困难,时有寒热,头痛。

  诊断:咽喉肿痛。

  治则:疏风散热。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太溪穴和耳后静脉三条穴出血,经两次治疗效果良好。

  第六节外科刺血

  一、破伤风

  受各种外来物的创伤之后,毒邪自创口袭于经络,循经窜扰,以致经脉拘急而成本证。病程稍久,则正气不支,邪毒内陷,终成危候。

  【治疗】

  太冲、颊车,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10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大椎、申脉,三棱针点刺出血。

  腰阳关,火罐拔吸10分钟。

  病变部位,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循督脉经穴用三棱针或梅花针轻微点刺出血。

  【古方】

  在大椎、人中、太冲、二间,可用三棱针刺出血。

  二、瘰疬

  此证多困喜怒忧思,肝气郁结,郁而生火,化液成痰,

  痰火结于颈项或腋窝而成,或因外感风热,夹痰凝阻经脉,

  使营卫不和,血气凝滞,或因肺肾虚弱,不能行气布津,津

  液凝而成痰,痰湿流窜经络所致。虚则多补,实则多泻。

  【治疗】

  太冲、太白、行间,三棱针刺出血。

  肝俞,火罐拔吸10分钟。

  曲池、内关、外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京门、太渊、列缺,三棱针点刺出血。

  中府、胆俞,火罐拔吸10分钟。

  偏历、太溪、飞扬、复溜,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手在患者背心部位推擦至皮肤有红点状,然后用大头针挑破红点、使局部略出水或血,每周挑一次。

  2、用梅花针在患处弹刺出脓水,然后用火罐吸拔。

  三、瘿气

  此证多因善怒忧思,致气结不化,痰瘀互凝,结于颈部。或外感六淫,水土不宜,致气血郁滞,搏于颈部而成。

  【治疗】

  行间、太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肺俞、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天突、天容、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太白、临泣,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膈俞、心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天鼎、曲池、期门,梅花针弹出血。

  【土方】

  用梅花针在天突、天柱、合谷、翳风4穴处弹刺。

  【古方】

  用三棱针在臑会穴点刺出血.然后拔罐10分钟。

  四、疔疮

  由于患者饮食不节,贪食过多,损伤脾胃,脏腑缊热,毒热内发:或平素皮肤不洁,邪毒侵入,发于腠理等因素形成。

  【治疗】

  灵台、委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推椎、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脊柱两侧,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阴郄、关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合谷、巨阙、神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1、用大头针或三棱针点刺天宗、灵台、中枢、身柱4穴出血,然后用火罐拔吸15分钟。

  2、用梅花针弹刺肩胛内缘,从上至下刺4排,然后手挤捏出血,用火罐拔吸15分钟。

  【古方】

  1、用三棱针在委中穴点刺出血,然后拔罐再度出血。

  2、用三棱针在大椎穴点刺出血。

  【病例】

  赵,男,36岁,成都市灌县南桥街顺河巷居民,1982年9月23日初诊。

  主诉:脚上长疮,走路疼痛。

  症状:左脚背肿疮,按之坚硬,局部麻痒,剧痛。

  诊断:疔疮。

  治则:泻热解毒。

  治法:在委中、承山、身柱、大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然后分别拔罐10分钟;用梅花针在阿是穴弹刺,经3次治疗肿疮消失。

  五、痄腮

  此证多因外感时毒,夹痰积热,邪热郁滞于少阳经脉;亦有因疹后余毒未尽,或胃火过盛等,邪气壅滞于腮部而形成。

  【治疗】

  临泣、颊车,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胃俞,火罐拔吸15分钟。

  内关、天井,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阳池、角孙,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肺俞,火罐拔吸15分钟。

  手少阳三焦经,梅花针循经弹刺。

  【古方】

  用三棱针点刺合谷、耳尖、百会出血。

  六、乳痈

  此证多因肝气郁结,胃热壅滞,致使经络阻塞,营气不和而成;或怀孕后血热内蕴,营气壅滞,而结成肿痈。

  【治疗】

  少泽、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期门、膻中,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内庭、厉兑,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膻中,火罐拔吸15分钟。

  肩井、合谷,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背心处(第5一7胸椎旁开1.5寸)用三棱针呈品字形点刺三针,然后拔罐15分钟出血。

  【古方】

  用三棱针点刺肩井穴出血,然后拔罐10分钟。

  【病例】

  陈X,女,43岁,云南省曲靖县农民,1981年8月5日初诊。

  主诉:左侧乳房局部胀硬3月,近来突然加重,先后各地诊治几次,无明显好转。

  症状:左侧乳房红肿发硬,疼痛拒按,发热恶寒。

  诊断:乳痈。

  治则:通经活络,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治法:(1)用梅花针局部弹刺,火罐拔吸出脓血汁。多在乳房下方拔吸,每日下午3点钟刺血拔罐,连续4天。(2)外用药:美蓉叶、侧耳根、水仙花根等量,白酒调敷。(此药搞烂)每日1换。(3)内服药:瓜萎15克.郁金10克,金银花30克,连翘30克,京半夏10克,夏枯草30克,牡蛎30克,蒲公英30克。服药两天后症状减轻,经1月治疗,逐渐转愈。

  【病例】

  戴XX,女,57岁,重庆市江北县石评公社农民,1983年2月28日初诊。

  主诉:右乳部长小结数月,逐渐肿大疼痛、经多方治疗无效,某医院建议手术切除,本人不愿。

  症状:右乳房红肿,按之有硬块,灼热疼痛,恶心烦渴,苔黄,脉洪。

  诊断:乳痈。

  治则:泻热,消肿,止痛。

  治法:用梅花针弹刺右乳房红肿处,火罐拔吸5分钟出脓血,然后用祖师麻膏药加外用散末外敷。6天后疼痛减轻,肿渐消。第二次用三棱钟点刺右乳房,用手挤压出脓血。同时在背心处用梅花针弹刺,火罐拔吸10分钟出血,血为紫红色。1月内经先后4次放血外敷祖师麻膏药,症状基本消失。

  七、肠痈

  此证多因饮食不节或恣食生冷等物,致食滞中脘,肠胃传导不利,气机塞塞而成。也有因用力过度,跌仆损伤,或暴急奔走等,导致肠络受伤,瘀血凝滞于肠中而成。

  【治疗】

  足三里、曲池,三棱针点刺出血。

  天枢,火罐拨吸15分钟。

  脊柱两侧、上腹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厉兑、二间,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肠俞,火罐拔吸15分钟。

  中脘、上巨虚、阑尾穴,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梅花针弹刺曲池、外关、中脘等穴出血。

  【古方】

  在灵台穴上用三棱针呈品字形状点刺出血。

  八、风疹

  风疹又称为荨麻疹,多因风邪侵袭,遏于肌表;或因胃肠积热,内不得透达,外不得疏泄,都于肌肤:有因食物过敏或虫积等所致。

  【治疗】

  曲池、三阴交,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风门、肝俞,火罐拔吸15分钟。

  胸、背、腰、颈外侧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冲阳、公孙,三棱针点刺出血。

  身柱、肺俞、脾俞,火罐拔吸15分钟。

  患部、合谷、风池,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用梅花针叩刺脊柱两侧(膀胱经),然后从大椎穴用走罐方式进行5次走罐拔吸。

  【古方】

  用梅花针弹刺血海、曲池、三阴交、足三里等穴出血。

  【病例】

  罗XX.女,24岁,四川省雅安市青江机器厂工人,1982年8月23日初诊。

  主诉:3日前开始周身发痒,夜间加重,药后服只暂时缓解,近日其痒难忍。

  症状:皮肤发痒,搔之痒块突起,状如云朵,此起彼消,反复发作。

  诊断:风疹(风湿热型)。

  治则:散风,祛湿,清热.

  治法;用三棱针刺大椎,然后拔罐出血。梅花针分别弹刺脊柱两测、大腿阳面,然后走罐拔吸,肤红为度。另配用外洗药,经3次治疗,效果良好。

  九、丹毒

  此证多因血分有热,郁于肌肤而发;或因体表失于卫固,邪毒乘隙而入,亦可形成本病。发于头面者,多偏于风热,发于下肢者,多偏于湿热。

  【治疗】

  委中、大椎,三棱针点刺出血。

  血海,火罐拔吸10分钟。

  阿是穴,梅花针弹刺出血。

  【配方】

  灵台、阴陵泉,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火罐拔吸15分钟。

  环跳、足三里,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阿是穴上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古方】

  用三棱针在背部膈俞穴点刺呈品字形出血,然后火罐拔吸10分钟再度出血。

  【病例】

  张,女23岁,家住贵州省凯里州南大街,1982年7月18日初诊。

  主诉:腿上发痒发红1月。

  症状:腿部色红如丹,形如云片,作痒发热。

  诊断:丹毒

  治则:祛风除湿,清热解毒。

  治法:三棱针刺委中出血,用梅花针弹刺大椎和局部点刺出血。然后火罐拔吸10分钟,另配服中药2剂,经3次治疗,症状消失。

  【病例】

  周,女,16岁,家住重庆市,1981年3月18日初诊。

  主诉:左手肿痛已10多天,在某医院开了消炎、止痛药服后不见效。

  症状:左臂内侧红肿疼痛、拒按。

  诊断:丹毒。

  治则: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局部放血,血出为紫黑色。火罐拔吸大椎20分钟,曾两次刺血。另用内服药:野菊花30克,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紫背天葵10克。此处方连服5剂,病痊愈。

  十、粪毒

  此证多发生于农村,因受外界邪毒所侵,窜入经络所致。临床上患者多出现双手脚红肿,奇痒难忍,心烦不安等症状

  【治疗】

  阿是穴,三棱针点刺出血。

  在阿是部循经处,梅花针弹刺出血。

  委中、承山,火罐拔吸10分钟。

  【土方】

  1、用缝衣针在患者红肿处挑刺挤出黄水血汁。

  2、在脚趾尖上放血。

  【病例】

  段XX,男,19岁,重庆市拉山县福禄公社沙石大队农民,1983年5月27日初诊。

  主诉:发病前一日下地插红薯苗,被类毒所侵。

  症状:双脚趾、脚背红肿、奇痒,局部搔破后出黄水。

  诊断:粪毒。

  治则:消肿泻毒。

  治法;用三棱针点刺局部红肿处,挤出黄水血汁,每日1次,连续治疗3天,症状消失。

  十一、落枕

  此证多因睡眠时体位不正,或因风寒所侵,以致筋脉失和,其主症为晨起颈项部强直,活动不能自如,甚至感觉疼痛。

  【治疗】

  悬钟、临泣,三棱针点刺出血。

  大椎、肩外俞、风门,火罐拔吸15分钟。

  风池、外关,梅花针弹刺出血。

  【附方】

  列缺、关冲,三棱针点刺出血。

  肩并、身柱、大杼,火罐拔吸15分钟。

  肩部、颈后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在中渚穴用三棱针点刺,然后两指挤捏出血。

  【古方】

  在绝骨、少泽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病例】

  席XX,男,31岁,四川省蓬溪县康家渡席阁老大队社员,1983年1月25日初诊。

  主诉:早起颈项不舒服,转头时痛。

  症状:颈项强直,不得转侧。

  诊断:落枕。

  治则:祛风寒,通经络。

  治法:用手推揉肩颈部位,三棱针点刺中渚穴,两指挤捏出血。然后指按此穴,患者摇头,另用火罐在肩颈部位走罐拔吸10次,术后即愈。

  十二、扭挫伤

  扭挫伤是指四肢关节或躯干部筋脉损伤,使经气运行受阻,气血壅滞于局部而成。多因剧烈运动或持重不当,强力扭转,牵拉压迫,或因不慎跌坠闪挫等因素引起筋脉关节损伤.常因风热寒湿之邪入侵而反复发作。

  【治疗】

  (一)肩部

  肩髃,肩贞,三棱针点刺出血。

  臑俞、肩髎,火罐拔吸15分钟。

  大椎、肩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二)肘部

  曲池、小海,三棱针点刺出血。

  尺泽,火罐拔吸10分钟。

  三阳络、侠白、天井,梅花针弹刺出血。

  (三)腕部

  阳池、少泽,三棱针点刺出血。

  腕部患处,火罐拔吸10分钟。

  阳溪、合谷、腕骨,梅花针弹刺出血。

  (四)腰部

  关元俞、委中,三棱针点刺出血。

  肾俞、腰阳关,火罐拔吸20分钟。

  腰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五)髀部

  秩边、窍阴,三棱针点刺出血。

  环跳、承扶,火罐拔吸20分钟。

  环跳,梅花针弹刺出血。

  (六)膝部

  阳陵泉、梁丘,三棱针点刺出血。

  阳关、曲泉,火罐拔吸15分钟。

  膝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七)踝部

  昆仑、丘墟,三棱针点刺出血。

  涌泉,火罐拔吸10分钟。

  踝部,梅花针弹刺出血。

  【土方】

  凡是以上有瘀血都位,应刺络(三棱针或梅花针)拔罐出血。

  【病例】

  王,女,28岁,重庆市合川县商业局篮球队运动员,1983年3月19日初诊。

  症状:左踝部红肿发热,疼痛拒按。

  诊断:左踝扭伤。

  治则:消肿、止痛、活血。

  治法:左踝部扭伤处,用三棱针点刺,火罐拔吸5分钟出血,血为紫黑色。外敷药:生大黄2克,丝瓜络10克,生葱白8克,生姜4克。3天后再次刺血,血出紫红色,并换用敷药。经两次治疗,扭伤痊愈。

  第六章古今民间刺血疗法验方摘录

  第一节头颈部疾病的刺血验方

  两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只刺晴明、鱼尾穴,太阳出血自然消。

  眼痛忽然血贯晴,羞明更涩最难睁,须得太阳针血出,不用金刀疾自平。

  心血炎上两眼红,迎香穴内刺为通,若将毒血搐出后,目骨清凉始见功。

  内迎香二穴,在鼻孔中,用芦叶或竹叶搐入鼻内,出血为妙.不愈再针合谷(《针灸大成·玉龙歌》)。

  赤眼迎香出血奇,口舌生疮舌下窍.三棱刺血非精卤(舌下两边紫筋)(《医学入门》)。

  东坦日:刺太阳、阳明出血,则目愈明。盖此经多血少气,故目翳与赤痛从内眦起,刺晴明、攒竹,以宣泄太阳之热(《针灸聚英》)

  攒竹:两眉头陷中。《素注》针二分,留六呼,灸三壮。《铜人》禁灸,针一分,留三呼,泻三吸,徐徐出针。宣以细三棱针刺之,宣泄热气,三度刺,目大明。《明堂》宜细三棱针三分出血,灸一壮(《针灸大成》)。

  虢太子尸厥,扁鹊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唐高宗头痛,秦鸣鹤日,宜刺百会出血.武后曰:岂有至尊头上出血之理。已而之刺,微出血,立愈(《针灸大成》)。

  (治喉蛾神方)将病头上看有红点.用外挑破即愈(《良朋汇集》)。

  喉痹:觅头上红疙瘩,用针挑破即愈(《串雅外编.针

  法门》)。

  耳尖,以耳翼卷折,取耳尖上。主治沙眼,眼有翳膜。

  灸五壮。目疾久不愈,眼红肿者可刺血(《针灸经外奇穴治

  疗诀》)。

  耳后静脉出血,治目疾,目赤痛俱效,亦即瘈脉之分枝(《福州民间针灸经验录》)。

  赤目。眼睛红肿痛难熬,怕日羞明心自焦,但刺晴明鱼尾穴,太阳出血病全消(《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太阳二穴,在眉后陷中太阳紫脉上是穴,治眼红肿及头痛,宜用三棱针出血。出血之法用帛一条紧缠其项,紫脉即见,刺见血立愈。又法以手紧扭其领令紫脉见,却于紫脉上刺见血,立愈(《奇效良穴》)。

  鼻准穴,在鼻柱尖上,专治鼻上生酒醉风,宜用三棱针出血(《针灸大成》)。

  鼻准穴,鼻柱尖上,三棱针出血.治疗鼻上生酒渣风(《针灸输穴索引》)。

  喉闭:竹纸渗巴豆令满,作纸捻点灯旋之,以烟熏喉间,即吐恶血而消。或刺入喉间出紫血亦愈。盖咽喉病发于六腑者,引手可探,及刺破喉血即已(《串准外编、熏法门》)。

  目热。心血炎上两眼红,好将芦叶搐鼻中,若还血出真为美,目内清凉显妙功。内迎香,在鼻孔内,用芦叶或箬叶作卷搐之,血出为好,不愈再针合谷(《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内迎香,奇穴。鼻孔中上端。用长三棱针或长粗针轻刺出血。旧说取芦管子向鼻中刺出血。主治目暴赤肿痛(《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鼻环,在鼻翼之半月形纹中间接面部之处是穴。主治疔疮、酒渣鼻。针二分,稍放血,不灸(《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

  鼻环,奇穴,耳鼻半月形纹之中间,接面部之处。针二分,稍出血.主治酒渣鼻、疗疮;亦治颜面组织炎(《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上腭穴,入口里边在上缝赤白脉是。针三锃,治蚂蟥黄疸,四时等病(《备急千金要方》)。

  聚泉一穴,在舌上,当舌中,吐出舌出,直有缝陷中是穴。......治舌胎、舌强亦可治,用小针出血(《针灸大成》)。

  海泉,在舌下中央脉上,主治消渴。针出血(《类经图

  翼》)。

  海泉一穴,在舌下中央上是穴.治消渴。用三棱针出血(《针灸大成》)。

  舌下中央系带上,金津、玉液之中间微后些,针二分,出血,主治消渴、呃逆(《中国针灸学》)。

  治舌卒肿,满口溢出血如吹猪胞,气息不得通,须臾不治杀人方:刺舌下两边大脉出血,勿使刺着下中央脉,出血不止杀人。不愈,血出数升;则烧铁蓖令赤,慰疮数过以绝血也(《备急千金要方》)。

  治舌强肿起如猪胞,但针刺舌下两边大脉,血出即消,切勿刺着中央脉,令人血不止,侧以火烧铜筋烙之,不止则杀人,或以釜下墨醋调敷.舌上下脱去再敷,须臾而消,此患人多不识,失治则死(《世医得效方》)。

  在舌下两旁紫脉上是穴,卷舌取之,治重舌肿痛喉闭,用白汤煮三棱针出血(《针灸大成》)。

  左金津,右玉液,在舌下两旁紫脉上,主治消渴、口疮、舌肿、喉痹,三棱针出血(《类经图翼》)。

  一切新得哑巴症,必系舌硬。金津穴、玉液穴,此两穴在舌底下,俗名两大血管,须刺碎血管见血为要《《针法穴道记》)。

  金津、玉液,口内舌下面正中舌系两侧之静脉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主治口疮、舌炎、消渴、扁桃腺炎、绞肠痧、喉痹,针二分出血(《针灸经外奇穴治疗诀)。

  金津玉液,奇穴。舌下正中系带两侧静脉上,左名金津,右名玉液,卷舌取之,针2一3分(出血),或用小三棱针刺出血,主治口疮、舌炎、扁桃腺炎、消渴;一说亦治重舌、喉闭(《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重舌,刺青柱以排针《《针灸甲乙经》)。

  舌下生小舌,谓之重舌,舌柱即舌下之筋如柱者也,当用第五针曰铍针者刺之(《类经》)。

  唇里:主治肝病、齿龈炎、口噤、口臭、口腔炎、面颊肿、蚂蟥黄疸。针法:三棱针刺出血(《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口角入颊肌内侧一寸处,针二分,出血。主治口疳齿龈溃烂、黄疸(《中国针灸学》)。

  面八邪:承光穴,位于前头部,入前发际二寸五分,头顶正中线旁开各一寸五分处,计二穴。禾髎穴,位于面部,鼻翼外缘直下与人中沟中上1/3点相平,计二穴。人迎穴,位于颈部,颈动脉三角内,胸锁乳突肌前缘与甲状软骨上缘平,计二穴。主治:疠风。针法;砭刺出血《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耳尖放血:治疗结膜炎(红眼)。方法:在耳尖上刺破上皮,挤出一点血;当放血后,患者会感到痛痒感减轻,还可以再在耳垂和耳垂中心用耳针,针刺留针30分钟(《卫生与健康报》)。

  旱莲酊配合七星针治疗斑秃

  治疗11例,痊愈10例,有效1例;疗程约l一3个月。药物配制法:旱莲草20克,蒸20分钟,侯冷,加75%酒精200毫升浸泡(冬春3日,夏秋2日)后去渣取汁。用法:搽患处待干,用七星针轻叩打,而皮肤潮红为度。开始搽药每日3次,叩打2次。待新发增生时,改为每日搽药2次,叩打1次(《上海中医杂志》)。

  齿龋,刺手阳明,不已,刺其脉入齿中,立已(《内经.缪刺论》)。

  喉痹,刺手小指爪纹中,出三大豆许血,逐左右刺,皆须慎酒面毒物(《备急千金要方》)。

  井穴点刺出血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治疗30例,疗效满意。方法:用三棱针点刺少商、商阳、关冲,挤出2一3滴血;酌情配合针刺天容、合谷或内庭、曲池诸穴,留针10~30分钟,间歇运针(《上海中医药杂志》)。

  面部穴位透刺,拔罐法和口服牵正散治疗面神经麻痹150例疗效观察

  除在其穴位上针刺外,并在大椎穴点刺放血(主要用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起针后加拔火罐10分钟,再配制口服牵正散,每日晚饭后煎服1剂。治疗150例,结果属周围性者痊愈66例,基本痊愈44例,明显改善33例;属中枢性者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7%(《河南中医》)。

  点刺太阳穴放血治疗高血压头痛疗效观察

  治法:主穴为太阳(双)、印堂,额痛加攒竹(双),巅顶痛加百会、四神聪,项强加风池(双),眩晕、眼花耳鸣加头维(双)。以刺血针或三棱针点刺各穴约0.2厘米深,每穴令出血5-6滴,体质壮实而头痛严重者可多至10余滴。每日或间日1次,10次为1疗程。结果:本组50例中,基本痊愈13例,显效17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同时观察了病情相同的中药治疗组30例,总有效率为70%,西药治疗组30例,总有效率为67%。三组疗效比较以本组为优(《中国针灸》)。

  挑治疗法治疗颈后毛囊炎

  寻找患处附近暗褐色,压之退色,大小不等的小点为挑治点,挑断肌纤维3~5根,再以轻、中、重手法(耐受为度)点刺5~7次,3日l次,每次换新挑治点2一3个,附1例青霉素治疗2月无效,改用本法3次治愈,随访年余未复发(《河南中医》)。

  针挑和芥敷治疗面神经麻痹112例

  用30%硼酸水含漱口腔后,于麻痹侧内颌线上,相当于第二臼齿及其前后各0.3~0.5厘米处3个挑刺点,及此3点上下各约0.5~1.O厘米平处3个挑刺点,由浅而深地每点雀啄挑20-30次,挑刺出血后漱口。以温水将芥末20一30克调成糊状,摊于纱布上,厚约0.5厘米,敷于地仓、颊车及下关穴位之间,20一24小时取下。结果:痊愈79例,好转22例,无效11例(《中华理疗杂志》)。

  至于走马喉痹,生死人在反掌间,砭刺出血,则病已。当治一妇人,木舌胀,其舌满口,令人排针锐而小者砭之五七度,三日方平,计所出血几盈斗(《针灸聚英》)。

  眼边忽然红肿发痒,名偷眼针,背上膏肓穴处,第三节骨两旁是有红点,用针挑破即愈。如不用针挑,用灯心一烧即愈。如不见点,用木梳背频频刮之,红点自现出也(《验方新编》)。

  麦粒肿:位于背部正中线,左右旁开各三寸、平四五胸椎棘突之间点,附近有红点处。左右计二穴。取穴:膏肓穴附近有红点处。主治:麦粒肿。针灸:针破红点,或用艾条灸5-10分钟(《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八关大刺,治眼痛欲出不可忍者,须刺十指缝中出血愈(《景岳全书》)。

  大烦热、昼夜不息,刺十指间出血,谓之八关大刺。目疾,睛痛欲出、赤,大刺八关(《保命集》)。

  八邪:位于手背,将手握起,每两个相邻掌骨小头之间是穴。第一二掌骨小头间者又名大都;第二三掌骨小头间者又名上都;第三四掌骨小头间者又名中都;第四五掌骨小头间者又名下都。主治;头风、牙痛、手臂红肿、痹。针法。针l一2分,或出血(《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针刺太溪穴治喉痹

  类全善尝治一男子喉痹,于太溪穴刺出黑血半盏而愈(《济阴纲目》)。

  耳后处放血治喉蛾证

  在耳后紫络上放血治疗喉蛾证,屡试屡验。耳后紫络,在耳廓背面上缘(即耳后的浅显静脉)。当咽喉红肿时,此络脉比较明显。操作时先用碘酒与酒精消毒,然后以锋针点刺,使其出血数滴即可,患左取左,患右取右(《针灸处方集》)。

  头痛

  用皮肤针轻叩头部痛处有止痛效果。较重者可选风池、太阳、阳白叩刺至少量出血后加拔火罐。

  面神经麻痹

  可在患侧地仓、禾髎、挟承浆、颊车、下关、阳白,四白、太阳、翳风等穴,用皮肤针刺使少量出血,用小口径火罐吸拔5一10分钟,隔天1次。此法在炎症期或后遗面部牵板有倒错现象时,效果较好(《针灸治疗手册》)。

  前项寸五三阳前,甄权曾云一寸言,棱针出血头风愈,盐油楷根病自痊(《针灸大成·行计总要歌》)。

  疗头风热痛,头肿大肿极,即以三棱针刺之绕寸已下,其头痛肿立瘥。穴前顶(《普济方·针灸》)。

  治目梳梳,视物不明,眼中赤痛,及睑瞤动,又云,三度以细棱针刺之,目大明。穴攒竹(《普济方·针灸》)。

  1957年,福建省厦门海堤工地的医务人员,用针刺耳背出血方法,医治麦粒肿、某些角膜炎等眼科疾患,也获得满意的效果(《针灸史漫话》)。

  治舌卒肿,刺舌下两边,大脉血出,勿使刺着舌下中央,脉血出不止杀人,如上治不愈,或血出数升,则烧铁篱令赤,熨疮数过,以绝血也(《普济方·针灸》)。

  治喉痹,以贬针刺肿处,出血立效(《普济方·针灸》)。

  治喉痹,如病甚,以小三棱针,藏于笔头中,狂以点药于喉中痹上,急刺之,则有紫血顿出,效。如不藏针,恐患人难以刺之(《普济方·针灸》)。

  十宣十穴,在手10指头上,去爪甲一分,每一指各一穴,两手指共十穴,故名十宣。治乳蛾,用三棱针出血,大效(《针灸大成))》。

  拿穴拔火罐疗法治疗精神病50例临床观察

  拿穴是以指重压心、肺、肾俞等穴后叩击命门,然后在背部沿膀胱经拔罐,自上而下每侧拔火罐四个,留罐半小时,再后捏拿安宁穴(颈两侧1/3,颈动脉搏动的后方l厘米处),并用大黄与精神安适药,有效率为91.68%(《交流资料》)。

  目痛:刺以三棱针出血,以左手爪甲迎其针锋立愈(《普济方·针灸》)。

  治颔肿如升,喉中闭塞,水粒不下,穴橘以三棱针,刺微出血,泄诸阳藏热,次针阳谷二穴而愈(《普济方·针灸》)。

  治男子妇人,喉闭肿痛不能言者,刺少商穴出血立愈,如不愈,以温白汤,口中含漱,是以热导热也(《普济方.针灸》)。

  治喉痹胁中暴逆(资生经)。先取冲脉,后取三里、云门,各泻之,又刺手小指端出血,立已(《普济方·针灸》)。

  治急喉闭缠喉风,灸三里穴二七壮,有人尝苦喉痹,虽水亦不能下咽,灸三里而愈,又随肿一边,于大指外边指甲下与根齐,针之,不问男女左右,只用人家常使针,血出即效。如大段危急,两大指都针尤妙(《普济方.针灸》)。

  治咳喘,穴曲泽,出血立已(《普济方·针灸》)。

  治面肿,目痈肿,刺陷骨出血立已(普济方.针灸》)。

  治口缓治牙关不开,则阳灵穴,应针各刺一刺出血(《普济方·针灸》)

  癞:感天地间杀万之气,声哑者难治,针委中出血二三合,黑紫疙瘩处去恶血(《针灸聚英》)。

  神经衰弱

  割治疗法取穴手掌割治部位二,手掌割治部位五。

  水气罐疗法取穴背部自风门至肝俞,每隔两横指拔一罐;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及其上下每隔两横指各拔一罐;外关、合谷、涌泉、太阳各拔一罐《实用针灸学》)。

  用梅花针治疗青少年近视眼,叩打后颈部和眼区部位,风池、大椎、内关,一般每次叩打20一30次,用中等强度,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在711例的1383只眼中,叩打颈部及眼区821只眼,近期治愈93只眼,显效352只眼,进步304只眼,无效者72只眼,近期有效率91.3%;叩打正光穴的562只眼,近期有效率为97.3%,略高于前者。通过半月至3年的随访得知,688例1319只眼中,停针后视力继续提高及保持原疗效者805只眼,占61%;视力减退,但仍高于治疗前水平的为423只眼,占32.l%;退至以前水平59只眼,占4.5%;较前更差者32只眼,占2.4%(《针灸研究进展》)。

  急性结膜炎是一种急性眼病,中医称此病为暴风客热,俗称红眼,以疏泻风热为主,故多用速刺放血的方法,针刺治疗结膜炎获效较快。针新明1(在翳风穴前上5分)治疗结膜炎24例,用诱导手法,以捻转提插找到酸胀感觉后,不留针。结果治愈20例,显效2例,进步2例;用耳垂放血治疗17例,15例1次治愈,2例两次治愈(《针灸研究进展》)。

  针刺太阳穴治疗麦粒肿

  针刺太阳治疗35例,取患侧穴,用泻法,得气后留针15分钟,出针后挤出血少许,经1次治愈31例。2次治愈2例,两例化脓疗效不佳,经切口排脓而愈(《湖南医药》)。

  挑刺治疗麦粒肿

  让病人取坐位将患肢上举,用力向背后沿脊柱旁开1.5厘米处,以患者中指能摸到处为挑刺点;常规消毒后,术者左手握其皮肤,右手用三针棱挑刺出血,两手指一挤,用消毒干棉球拭净血液,贴上胶布,23例中,21例1次治愈(《烟台医药通讯》)。

  针刺治疗麦粒肿的经验介绍

  在患者背部皮肤找豆疹状小红点为针刺点,左眼挑右背,右眼挑左背,用粗针直刺入l一2分深,强刺激不留针,逐刺完毕,起针后以出血为好;如无血,可用手挤压出血,然后用消毒棉球拭去血液,每天1次;43例中,治愈36例,好转5例,无效2例《医药卫生》。

  急性扁桃体炎属实热症,针刺多采用泻法,取穴以合谷、颊车、少商为主,其他有取天柱、鱼际、郄上、东风(又称扁桃体穴,在下颌角下方)、平桃(廉泉上5分,旁开1寸)、喉开(角孙、颅息、联线后1/3)等。耳针取耳轮三穴、咽喉区,或耳背静脉点刺,或扁桃体反应区加喉反应区。有发热者加耳尖(耳轮最高点)放血或刺少商,一般用三棱针或粗针点刺出血,以泻实热。大多数病例经针治1一2次即愈。有报告治疗507例,486例痊愈,15例好转,6例无效。另有报告342例,针治1-3次,90%基本痊愈,针114例,治愈率98.2%。耳针治疗,耳背静脉点刺,都在2天左右取得满意疗效。针刺治疗多能立即止痛,针后体温及白细胞均降至正常,亦有先升后降者(《针灸研究进展》)。

  梅花针治疗神经衰弱与癔症的效果均较好,因症而选用传统的治疗穴位;对神经衰弱用中度或轻度刺激,对癔症用较重刺激,放血则用中等刺激(《上海市精神病学文摘》)。

  刺血疗法与激光疗法,用以治疗精神分裂症,也有报道。刺血疗法所用穴位以太阳与曲池为主,配以委中与丰隆等穴,刺破浅表静脉血管放血少许,对精神分裂症的实证与热症的有效率达70%(《针灸研究进展》)。

  刺络拔罐法治疗顽固性头痛50例

  治法:前额头痛刺太阳(双)、印堂;偏头痛刺太阳(双);头顶及后头痛刺大椎或百会。于所取穴周围显露

  静脉的部位常规消毒,用小号三棱针刺入血管放血(呈暗紫

  色),血止后拨火罐约5一10分钟,用2%碘酒棉球擦针孔;百会穴只放血不拔罐;7-10天治疗1次,3次为l疗程,每次出血总量3~50毫升。结果:治愈30例,显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初次治疗无效及出血呈淡红或鲜红色,一般不再采用本法治疗(《陕西中医》)。

  流行性腮腺炎

  三棱针疗法,处方分三组。一组:在耳下腮腺红肿处,上、中、下直线上,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挤出血,拔火罐10~20分钟,起罐后贴拔毒膏一张。二组:在耳轮上、中、下三点,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一次。三组:耳背第二条血管放血。

  甲状腺机能亢进

  三棱针疗法:取穴:颈肿块局部。治疗时患者端坐稍仰头,用左手固定肿物,右手持三棱针(直径0.9~2毫米,长10~20厘米,根据肿物大小选用)向肿块腺体横刺,快速进针,以恰到对侧壁为宜,进针后不捻针、不提插,迅速退针至皮下,再向上下左右刺四针,深度均恰到对侧壁(即五针呈锥体形),每次拔针切忌偏斜,迅速出针后用消毒棉球压迫针孔3一5分钟,以防出血。每日针刺一次,7~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休息3一7日(此法也适应于单纯性甲状腺肿)。

  截根疗法:取穴;肺俞、心俞。穴位消毒后局麻,用小刀片切开穴位表皮,刀口长1厘米,并用三棱针挑断皮下纤维组织,深度0.3一0.5厘米即可,挑了3一4次后,外涂以碘酒,敷盖无菌纱布,胶布固定;每次治疗时取一穴,各穴交替运用,每7-10日截根一次。

  三叉神经痛

  皮肤针疗法取穴一组:颈后,脊椎两侧、耳颞前、颌下,眼或口周围;二组:痛点、耳前、耳下、太阳、鼻区、两手掌、十指端。

  面神经麻痹

  三棱针疗法取穴:患侧口腔粘膜(适宜初病者),三棱针放血或用刀片割治,使之出血。

  皮肤针疗法取穴一组:脊椎两侧(以颈椎、胸椎l一5为主)、耳前、颞部、眶上、眶下、颌下;二组:后颈部、耳

  前、颌下、颞部、眶上孔、眶下孔,配合谷。

  拔罐疗法取穴:下关、牵正、太阳、阳白,均患侧。每次

  选1-2个穴,用小号火罐,以投火或闪火法拔罐10分钟左右,或在穴位用皮肤针刺络后再拨罐,3日治疗一次,宜配合其他疗法,此法在炎症期或后遗面部有倒错现象时,效果明显。

  脑血管意外

  闭证,宜宣闭开窍,降炎化痰,祛风行气;取十二井穴、督脉、足厥阳经穴为主,用三棱针刺出血,强刺激;井穴放血。

  皮肤针疗法取穴:语言謇涩,哑门、风门、通里,翳风、廉泉、夹脊(胸5一6、胸8~骶5)等;偏瘫,夹脊(胸5一腰5-骶5)、手阳明、足阳明、少阳、太阳经循行路线。

  头痛

  皮肤针疗法取穴:脊椎两侧,以颈椎、骶椎部为主;头部阿是穴。

  割治疗法取穴:手掌割治部位三,手掌割治部位四。

  拔罐疗法取穴:印堂、太阳、曲池,实证患者宜拨罐治疗,瘀血者刺络拔罐。

  落枕

  皮肤针疗法:取穴:大抒、大椎、肩井、肩外俞、风门、风池、颈l一4夹脊;自上而下,自内向外,沿穴位间连线叩刺,以红晕不出血为宜,1日治疗2次。

  拔罐疗法:取穴:阿是穴(痛点)。先用皮肤针在痛点叩打,稍见出血点,拔火罐,出瘀血即可。

  白内障

  挑治疗法:若右眼患病,让患者左手伸掌从右肩上过,手紧贴于肩胛区,中指尖下三横指范围内,可找到1~3个红色疹点,挑破即可(左眼相反)。同时取洗碗叶(南方草药)和葱各等量,混合捣烂,包患眼同侧拇趾和对侧手拇指。两眼病,两肩红疹均挑治,两手亦同时包药。

  急性扁桃腺炎

  三棱针疗法:取穴:少商、商阳、尺泽、曲池。

  皮肤针疗法:取穴:脊椎两侧、颈后、侧颈部、前颈及喉部、虎口、颌下三角区,配合三棱针疗法效果更明显。

  牙痛

  下关刺后拔罐,商阳三棱针刺出血。

  皮肤针疗法:取穴:颈椎两侧、耳前、大小鱼际,虎

  口、牙痛阿是穴。

  耳背静脉放血,余穴1日针刺1次(《实用针灸学》)。

  第二节身躯部疾病的刺血验方

  东垣日:脾胃虚弱,感湿成痿,汗大泄,妨食,三里,气街以三棱针出血。又曰:吐血多不愈,以三棱针于气街出血,立愈(《针灸聚英》)。

  马蜞斑穴,红点在乳下二横指,针挑出血,治发班结核(《福州民间针灸经验录》)。

  阳斑穴红点,在第五骨衕,用针挑出血,治背面发斑结核(《福州民间针灸经验录》)。

  七步斑穴,在17椎骨衕有红点,用针挑出血,治结核发斑。芑州按:民间对于结核发斑,即疫病毒血凝结于胸背间,发为一粒粒红点,挑刺出血,可以活血败毒,颇有效验(《福州民间针灸经验录》)。

  疟脉满大急,刺背俞,用五胠俞背俞各一,适行至于血止(《内经·刺疟篇》)。

  针灸拔罐治疗急性乳腺炎

  1、以患侧乳腺的背部对应点为针刺点。

  2、操作:先用碘酒、酒精棉球消毒,用三棱针或粗针头在对应点刺三下(刺到皮下),然后拔火罐,拔出少许血,约过15分钟取下火罐,再用酒精棉球盖针眼,用胶布固定1~2天即可(《卫生与健康报》)。

  用穴位吸引器治疗严重妊娠恶阻

  治疗62例,40例显效,22例好转,效果满意。穴位吸引器是特制的玻璃器,也可用小茶壶或胎头吸引器代替,壶嘴上套皮管,使用时将壶口放在中脘穴上,皮管的另一端接上吸引器或50毫升针筒,将壶内空气吸出,使之呈负压,随即弯曲皮管,用夹子夹紧,防止漏气;此时患者立即进食,食后15~20分钟放去负压,取下穴位吸引器,每次食前使用一次。有些患者使用2一3天后疗效有降低,可能是穴位疲劳所致,这时可加用针刺足三里或75%酒精灌耳(《上海中医药杂志》〕。

  刺血治疗坐骨神经痛100例疗效分析

  100例中,痊愈77例,显效10例,好转9例,无效4例。下腰痛取穴:腰俞、中膂俞、白环俞、上髎、次髎、下髎、环跳,每次1一2穴。下肢痛取穴:承扶、殷门、委中、委阳、阳交、悬钟、跗阳、丘墟、昆仑,每次2~4穴。第1次刺血出血量宜偏大,方能缓解疼痛,数穴总出血量50~60毫升,以后减为10一30毫升(《中医杂志》)。

  急性乳腺炎防治的专题讨论

  简易疗法有:外敷发酵面粉法,人工排乳垫棉压迫端托法,乳头风外治法(生肌故调敷)、内消简易方(橘核30克,甜酒30毫升,蒸馏水200毫升,文火浓缩至100毫升。20毫升1日2次),简易吸乳器,以及针刺少泽穴放血疗法《上海中医药杂志》)。

  梅花针叩刺治疗乳少征

  用梅花针叩刺,从天突穴开始,沿任脉叩打到鸠尾穴处,另从俞府穴沿足少阴肾经叩打到步廊穴处(《针灸处方集》)。

  针桃红点治疟疾简介

  针挑背部红点治疗疟疾,效果亦较满意。红点在患者背部任何部位都可以产生,但此点不高出皮肤表面,患疟时间短的颜色鲜红,时间长的变暗褐色。施术时找到红点后,局部进行消毒,以左手揪起红点处皮肤,右手持粗缝衣针将红点挑破,掘出点内白丝状物,挑断再挑,挑尽白丝,待点内流血为止(《江苏中医》)。

  治腰痛夹脊至头,几几然,凡腰脚重痛,于此刺出血,久痼宿疹,亦皆立已(资生经),穴委中(普济方·针灸》)。

  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

  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内经.刺疟篇》)。

  三棱点刺治疗乳腺炎

  点刺的部位是第5-7胸推旁开l.5寸左右处,大多数病人此处可有形似丘疹、大小如粟粒状红色小点,若无此点,可找其压痛点。操作时,在患乳腺炎同侧背部反应点处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呈品字形点刺三针,然后在该部位上拔罐子,留罐15~30分钟,其治疗50例,疗效满意(《吉林中医药》)。

  梅花针疗法治疗慢性气管炎50例临床疗效初步观察

  用梅花针治疗慢性气管炎,也有一定的效果。如有的观察50例患者,近期控制14例,显效13例,好转20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4%,显效以上者占54%。咳、痰、喘主要症状见效平均时间为:咳3.17天。痰3.24天,喘3.12天(《新医药通讯》)。

  拔火罐为主治疗慢性气管炎

  穴位拔罐法:在有关穴位上拔火罐、水罐、竹罐、针药罐治疗慢性气管炎也有较好的疗效。常用穴位有大椎、大杼、风门、定喘、肺俞、心俞、中府、云门等,一般留罐15一20分钟,每次拔4-6罐,6一15天为一疗程,有效率为85.2~95.8%,显效以上者为49.39一55.6%。如观察74例患者,对止咳,祛痰疗效较好,近半数喘息型病人平喘作用明显,70%的病例在5天内主要症状开始改善(《江苏医药》)。

  水罐疗法治疗慢性气管炎479例疗效分析

  水罐的治疗效果与水罐液有关,在同一治疗点,对28例病人分两组,一组16例加用中药液,一组12例不加中药液,一疗程后两组疗效相差悬殊,以加中药液的疗效为好(《新医药学杂志》)。

  竹管治疗一般用穴较多,治疗效果与火罐等相仿,还有先刺,然后在针刺部位拔火罐,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和急性扁桃体炎,皆有较好的效果(《针灸研究进展》)。

  挑治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

  在崇翼穴(第六颈椎棘突下崇骨穴旁5分)和喘息穴用三棱针挑刺,3~5天l次,10次为l疗程,治疗支气管哮喘30例,显效(治后哮喘停止,能参加劳动,至少一年未发作)16例,好转(治后哮端未完全停止,但病势减轻,复发次数减少,时有小发作者)6例,无明显改善者8例(《江苏医药》)。

  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内经·刺腰痛论篇》)。

  成骨:主治腰痛、鹳口疽、坐马痈等。针法;浅刺出血(《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乳汁不足,是指产后乳汁分泌量少,不能满足乳儿需要者。本病比较常见.一般可分为气血虚弱和肝郁气滞两型,针灸治疗效果较佳。取穴:足三里、合谷、乳根、少泽和膻中,食欲不振配中脘,失眠配三阴交。足三里和合谷穴只针不灸,膻中和乳根针灸并用,少泽点刺放血加灸。每日1次,留针15一20分钟,7次为1疗程(《针灸研究进展》)。

  挑治法治疗急性乳腺炎

  临床上采用挑治的方法,取背部第4~10胸椎旁开5寸处,左侧病挑右侧,右侧病排左侧。具体方法:在健则背部皮肤找皮下出血点,如无出血点,可摩擦皮肤,使其红晕,针挑最红处,以出血为度,进针2分深,一次挑1一3处即可(《赤脚医生杂志》)。

  快速针刺加拔火罐治疗乳腺炎

  针刺加拔火罐的方法也很有效,先在背部乳腺对应点上针刺,找到麻胀感以后快速出针,并立刻在针点上拔火罐,使之出血少许(《山西医药杂志》)。

  针刺治疗百日咳

  40例均治愈(针2次者23例,3次考15例,5次者2例)。第1组取穴双肺俞及风门;第2组双少商及商阳;第3组双曲池及商丘。针刺第1组穴时,均采用轻刺激手法,捻转不留针,针后可拔火罐。针刺第2组穴时,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刺入约0.5分(如粟米状即可),以刺出血为度,刺时宜轻、浅、速,出血不宜过多。针刺第3组穴时,采用重刺激手法,捻转后不留针。以上均每日1次(《中国针灸》)。

  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肋支满,无积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项而已(内经·缪刺论篇》)。

  支气管炎

  皮肤针疗法:取穴:颈后部、颈前部、背部l一4胸椎两侧膀胱经、喉两侧。

  割治疗法:取穴:手掌割治部位三四。

  拔罐疗法;(1)火罐:在背部横膈以上,脊柱两侧拔瘀血性火罐,膏肓、肺俞多加闪罐拔之。(2)水罐:①罐液的配制:白芥子30克,细辛30克,玄胡30克,甘遂9克,共研为细未,置于75%酒精500毫升内,浸泡一周,过滤后即可使用。②穴位选择:所用穴位分为三组。第一组,针定喘(左、右);第二组,肺俞(左、右);第三组,中喘(左、右)。③操作方法:将用过的青霉素或链霉素的小瓶底磨掉,即成小罐,每小罐内盛入水罐液0.5毫升,将装好罐液的小罐迅速垂直紧叩于穴位的皮肤上,不使罐液流出,然后用20毫升注射器,将针头垂直于瓶塞刺入,把瓶内空气抽出,构成负压,水罐即吸附于穴位上;局部皮肤被拔起一定高度后,将针头放出,待20~30分钟,罐内皮肤出现深红色的红晕,即可将小罐拔掉。每日选用一组穴位,3日轮回穴位一次,每个穴位轮回5次,共15次为一疗程。

  支气管哮喘

  皮肤针疗法:取穴:脊椎(胸l一腰5)、肩胛环、项棱、项侧、手拇指甲根,第7颈椎至第12胸椎旁开两横指处,前后肋间、侧颈部、颌下部、气管两旁。自上而下扣打。

  割治疗法:取穴:手掌新冶部位三四、膻中、定喘。

  拔罐疗法:拔火罐,取肺俞、膏肓,配合走罐沿脊柱两侧。拔水罐,取肺俞、咳嗽穴。

  肺炎

  三棱针疗法:取穴:大椎、十宣、尺泽、委中及井穴放血。

  拔罐疗法:取穴:风门、肺俞、膏肓,或在肺部有湿性罗音处拔火罐,每日或间日一次。

  急性单纯性胃炎

  皮肤针疗法:取穴:叩打脊椎两侧,重点是第8胸椎至第3腰椎,下腹部及骶尾部。

  拔罐疗法:取穴:中脘、天枢、脾俞、胃俞。先拔腹部穴,再拔背部穴。背部俞穴,还可用三棱针点刺后再拔罐。

  急性肠炎

  三棱针疗法:取穴:曲泽、委中。呕吐者,加金津玉液。此方适宜水泻脱水者。

  水气罐疗法:取穴:腹侧,神阙左右旁开二横指,每侧拔一或两罐;神阙下每隔二横指拔2一3罐,止于曲骨穴;背侧,命门左右旁开二横指,由此向下连续拨4~5罐;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各拔一罐,每天治疗一次。

  肾盂炎和肾盂肾炎

  皮肤针疗法:取穴:脊椎两侧、腰骶、下腹部,大腿内侧。

  水气罐疗法:取穴:腹部,神阙左右旁开2横指拔2罐,神阙下每隔二根指拔2~3罐;背部,命门左右旁开二横指拔1罐,由此穴向上向下隔2横指连拔6一7罐;下肢,足三里下二横指,三阴交上二横指拔1~2罐。

  坐骨神经痛

  皮肤针疗法:取穴:阿是穴、腰、臀、下肢足少阳、足太阳,足阳明经循行路线,刺后拔罐。

  拔罐疗法:取穴:夹脊胸2一5、腰骶部痛点、下肢足太阳经、足少阳经、阿是穴。先用皮肤针叩刺出血,而后拔罐。

  急性乳腺炎

  皮肤针疗法。取穴:胸推1一6,侧颈、下颌部、乳房四周。

  挑治疗法:取穴:肩胛骨下部或脊柱两旁之不退色的瘀血点,用三棱针挑破瘀血点,使之出血少许。若背部瘀血点不明显,可在患侧膏肓穴上下各二横指处挑治。

  水气罐疗法:取穴:患乳四周,呈环形拔罐。

  白带

  水气罐疗法;取穴与治法,腹侧以肚脐为标准,旁开两横指各拔一罐;脐下每隔两横指拔一罐;再以关元穴为标志,左右各旁开两横指各拔一罐;背侧以腰带印为标志,距中线两横指.两侧各拔一罐,依次向下,每侧再拔4~5罐;最后在足三里、三阴交穴各拔一罐(《实用针灸学》)。

  治卒心痛汗出,穴大敦,刺出血立已(《普济方,针灸

  》)。

  有小肠气去癖,膀胱气胁痛等疾,皆痛至心,宜审谛,不以执一而刺之,如汗出,刺大敦出血,立已(《普济方·针灸》)。

  治胸支肋满、头目痈肿,穴陷谷,刺出血,立已(《普济方·针灸》)。

  治不嗜食(资主经)刺然谷多见血,使人立饥(《普济方·针灸》)。

  昆仑,委中放血治腰痛。腰痛不可忍,针昆仑及刺委中出血(《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五经纹:位于手五指掌侧,拇指之指节横纹一穴。食、中、无名、小指这近侧指节横纹四穴。左右计10穴。主治,五脏六腑气不和。针法;针刺一分,刺出黄白色液体(《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咳嗽:(风、寒、火、劳、痰、肺胀、湿)针曲池(出血立已)、前谷。面赤热咳支沟,多唾三里(《针灸聚英》)。

  东垣日:脾胃虚弱、感湿成废,汗大泄,妨食,三里、气街以三棱针出血(《针灸聚英》)。

  东垣日:脾胃虚弱,湿疹,汗泄,妨食,三里,气街出血、不愈,于上廉出血(《针灸聚英》)。

  四中缝:位于手二、三、队五指掌侧近侧指节与中指节横纹中间点。左右计八穴。主治:百日咳。针法:刺出水液(《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腰痛(气虚,血虚,肾病、风湿,湿热,瘀,寒气,滞),委中出血,灸肾俞、昆仑(《针灸聚英)

  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或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见血。

  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行(骨字旁)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

  足少明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春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

  解脉令人腰痛,痛引肩,目疏疏(目字旁)然,时遗溲,刺解脉,在膝筋肉分间郄外廉之横脉出血,血变而止。

  解脉令人腰痛如引带,常如拆腰状,善恐;刺解脉,在郄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

  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衡络绝,恶血归之,刺之在郄阳筋之间,上郄数寸,衡居为二痏出血。

  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饮,饮己欲走,刺直阳之脉上三痏,在乔(足字旁)上郄下五寸横居,视其盛者出血。

  腰痛扶脊而痛至头,几几然,目疏疏欲僵仆,刺足太阳郄中出血。腰痛上寒,刺足太阳阳明;上热,刺足厥阳;不可以俯仰,刺足少阳;中热而喘,刺足少阴,刺郄中出血(《内经·刺腰痛篇》)。

  第三节四肢部疾病的刺血验方

  治足热厥逆满,取其经血立愈,穴委中(《普济方·针灸》)。

  史记,济北五阿母,足热而备,太仓公曰:"热厥也,

  刺其足心各之所,按之无出血,病旋已,此病得之饮酒大醉"(《普济方·针灸》)。

  王氏云,母久病,夏中脚忽肿,旧传夏不埋足,不敢着艾,漫以针火真(穴字头)令热,于三里穴刺之,微见血,凡数次,其肿如失去,热中素患脚疾,见此奇效(《普济方·针灸》)。

  治膝不得屈伸,取其经血立愈(资生经),穴委中(《普

  济方·针灸》)。

  刺络拔治罐治疗关节炎

  皮肤刺络拔罐法:名种关节炎,尤其是急性关节炎,均可用皮肤针叩刺,并在可以拔罐的部位加拨火罐。

  膝部软组织损伤刺络拔罐法

  在受伤局部用皮肤针叩刺至出血后加拔火罐,出血量中等。如拔罐困难可垫面饼后再拔罐。此法也同样用于踝部软组织损伤(《针灸治疗手册》。

  试效方云:陕帅部巨济病偏枯,二指着足底不能伸,迎先师于京师治之。至则以长针刺委中,深至骨而不知痛,出血一二升,其色如黑,又且胶。刺之如是者六七次,服药三月,病良愈(《普济方·针灸》)。

  按揉放血法治疗扭挫伤

  经治急性扭伤32例,挫、砸伤18例。单用本法l~2次后,33例获效,16例改善,l例无效。方法:先揉搓按摩患处1~2分钟,找出压痛点;再在健侧对称部位进行揉压。当患处痛势缓解而健侧揉压处轻微疼痛时,则在患部经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3~5针,挤压出血,伤处即感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浙江中医杂志》)。

  三棱针加灸治疗腱鞘囊肿36例

  局部取穴,单房性者在囊肿最高点垂直进针;多房性者在每个结节状的最高点进行.进针后将三棱针尖向四周作旋转式深刺,勿用力过猛,出针后及时用两拇指在针眼周围挤压,以出尽内容物为止,然后在进针处盖消毒干棉球,棉球上压硬币,用3一5厘米宽的胶布作环形加压固定。每天在针刺部位艾条灸,l次15分钟左右,7天后揭去胶布。结果:痊愈33例,复发3例(《中国针灸》)。

  外踝尖,在外踝尖上三寸,主治外转筋。可灸七壮,或刺出血(《类经图翼》)。

  刺血治愈骨与关节结核

  曾治1例膝关节结核伴混合感染,用委中,阴交刺血一次后症状减轻,改足三里、委阳刺血,见肿痛大减,并能下床扶走,又相继行上巨虚、阴陵泉和阳陵泉、委中刺血后而愈,追访5年无复发。又治愈髋关节结核,胸椎结核伴伸展性截瘫及胸椎结核并发冷脓肿等病。方法:选择穴位或其周围显露血管,常现消毒,用小号三棱针刺人静脉血管壁,使之流出紫暗色瘀血约10-20毫升,血止拔罐,约3分钟去罐,继以2%碘酒棉球涂之(《新中医》)。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足胫酸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内经.刺疟篇》)。

  八冲,奇穴,足趾歧缝间,两足共八穴。针l~3分,灸3~5壮。主治脚背红肿(针出血)(《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外踝尖二穴,在足外踝骨尖上是穴,可灸七壮。治脚外廉转筋及治寒热脚气,宜三棱针出血(《针灸大成》)。

  损伤: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腹满不得前后,先饮利药,此上伤厥阴之脉,下伤少阴之络,刺足踝下然骨之前出血。刺足附上动脉,不已,刺三毛,各一痏,见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其脉坚强者生,小弱者死(《内经》)。

  汉,济北王阿母,病患热厥,足热,淳于意刺足心,立愈(《针灸大成》)。

  委中禁灸,四畔紫脉上皆可出血,弱者慎之。

  环跳能治腿股风,居二髎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

  脚背疼起丘墟穴,斜针出血即时轻,解溪再与商丘识,补泻行计要辨明。

  倩尸痨病最难医,涌泉出血免灾危,痰多须向丰隆泻,气喘丹田亦可施(针灸大成·玉龙歌))。

  东垣日:气在于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深取足阳明之荣俞:内庭、陷谷。

  刺委中大脉,令人仆脱色(《针灸聚英》)。

  三棱针挑治弹响指

  方法:用三棱针经皮肤人患指掌指关节前横纹处的硬结(该硬结可随指伸屈而活动),沿肌腱走行上下挑划,当

  挑划腱鞘时觉有咔吱声响。此时令患指伸屈活动时,便灵活自如,弹响声不再出现,立即拔针。报告1例,病期一年,施针一次治愈(《辽宁中医杂志》)。

  刺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0例报告

  治法:主穴:尺泽,曲地、曲泽(任选一穴);辅穴:肩贞、肩髃、肩前、肩后局部。取穴位及其周围有瘀血现象的静脉血管,以三棱针刺出血10~20毫升,血止后拔罐5分钟,每15-20天1次。治疗本病30例,经治1-3次,痊愈28例,基本痊愈2例(《陕西中医》)。

  梅花针及拔罐加灸治疗痹证90例

  根据疼痛部位,按经络循行,在痛处上或下取l一2个阿是穴,常规消毒后,用梅花针叩刺(叩刺范围略大于火罐口)见皮肤出血后,即用闪火法将罐罩上、留罐5~10分钟,起罐后,用消毒草纸将血污擦净,再用艾条温和灸3-7分钟。隔2日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结果:痊愈43例,显效35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9%(《中国针灸》)。

  四横纹,奇穴。手食、中、无名、小指第一节接连手掌之横纹中央,一手计四穴。针刺出血,灸3-7壮。主治手生痈疮,五指尽痈;亦可解热(刺出血)(《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四横纹

  定位:位于手掌指侧缘,二、三、四、五指指根与掌相接之横纹中央。

  主治:手生痈疮,五指尽痛、解热、呕吐腹痛。

  针灸:针刺出血,灸3一7壮(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关节痛

  皮肤针疗法;取穴:脊椎两侧、颈、胸、腰椎,关节局部,骶部。脊背自上而下叩刺,关节局部作环状叩刺。

  割治疗法:取穴:如对腰腿关节痛,取长强穴上2寸。治疗时在长强穴向上2寸处,作横行切口长2~4厘米、深l一1.5厘米,切除皮下脂肪少许,并将切除的脂肪重新放入脂肪深层。

  割点疗法:取穴:病变部位阿是穴(痛点)或经穴,每次仅选一穴。用手术刀割破皮肤,长约1~2寸,出极少血,涂白降丹少许,不用敷盖。三日割治一次,八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周。

  拔罐疗法:取穴:病变局部及循经取穴,一般脊背关节痛用走罐疗法;急性关节痛用闪火拔罐;局部扭伤,有瘀血者刺络拔罐(《实用针灸学》)。

  类风湿性关节炎

  挑治疗法:挑治部位,背部自第七颈椎到第五腰椎两侧直至腋后线的范围内体表皮肤出现的疹点。疹点特征,似丘疹,针幅大火,稍突起,多是灰白、暗红、棕褐或浅红等色,压之不退色。操作方法,投治部位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肤,左手将挑点捏紧,右手持缝衣针或三棱针将皮下纤维组织挑断、挑尽后,涂以龙胆紫,再用护创膏或消毒纱布封固。一周一次,以后再选点挑治。3~5天内,局部不用水洗,以防伤口感染(《针刺疗法》)。

  第四节全身性疾病的刺血验方

  挑闷疹子:分开顶门内,有红筋、红瘰、挑破即止(《串雅外编·针法门》)。

  凡遇闷瘄(杭州一带称麻疹为暗),分其顶心细看,有红筋、红瘰、挑破即出(《麻疹阐注》)。

  针挑治疗偏瘫

  本法可疏通经络,调整气血和脏腑功能,促进恢复。取穴:①面瘫:人中、地仓、颊车、眉梢、承泣等穴。②上肢:肩、肘、腕关节区。③下肢;髋、膝、踝关节区。④中风八穴:太阳、曲池、风池、下曲地(双侧)。⑤放血:十宣、兑端、百会、八风、八邪。局部消毒后,用缝衣针穿过麻醉点,摆动几下,将皮下白色纤维挑出拉断或用刀割断。面部与肘、膝以下不宜挑深,因易出血,挑时避开血管(《辽宁中医杂志》)。

  梅花针治疗高血压病150例疗效观察

  根据具体症候,在不同部位和穴位进行治疗。分镇静缓解降压法:适于血压较高者,取颈部、骶部、乳突部、气管两侧,臀部的阳性反应区及内关、风池、三阴交;调整、巩固已降血压法:取脊柱两侧,重点刺激腰、骶部的阳性反应区、气管两侧及乳突部、足三里、小腿内侧。另加对症处治的部位和穴位。采用轻度或中等刺激,隔日1次。本组150例治疗7~114次后,35例显效,87例改善,28例无效(《浙江中医杂志》)。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先头痛及重者,先刺头上及两额两眉间出血(《内经·刺疟篇》)。

  凡人无病,或坐卧,或酒后,陡然即死者,名旺痧。将本人口内,用铁器撬开,以银簪刺舌下小有筋,血出即活,不可刺正中。又方:以闷醋灌下,即刻治矣(《串难外编·起死门》)。

  急痧将死:将口撑开,看其舌处有黑筋三股,男左女

  右,刺出紫血一点,即愈。刺血忌用针,须用竹箸,嵌碎磁碗尖为妙,中间一筋,切不可刺。(《串雅外编·起死门》)

  治中恶方:葱心黄刺鼻孔中,血出愈。(《备急千金要方》)

  卒死,或先有病痛,或居常倒仆,奄忽而绝,皆是中恶之类。疗方:取葱刺鼻,令入数寸。须使目中出血乃佳,一云耳中血出佳,此扁鹊法(《外台秘要》)。

  粗长针点刺承浆穴治疗热性呕吐证

  在承浆穴点刺放血,治疗热性呕吐证,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其操作方法是:选用长三棱针一枚,左手扶持穴位,右手持针施以点刺,刺后双手挤提穴位,令其出血(《针灸处方集》)。

  针灸治疗妊娠呕吐有较

  先灸中脘,足三里5一10分钟,再用毫针点刺金津、玉液使之出血,轻者每日1次,重者每日2次,共治疗妊娠呕吐20例,症状消失者10例;症状减轻9例;1例无效(《中医杂志》)。

  针挑耳尖穴治疗急性结膜炎30例初步报告

  以针挑耳尖穴为主治疗急性结膜炎30例,痊愈15例:进步4例,无效1例。取穴以耳尖穴挑点为主(将耳向前折,挑耳尖之上方,挑破后挤出一些血来)。配上睑针挑点三处:上睑1,在上睑中部,正对瞳孔,距眼睑缘0.5厘米;上睑2,距上睑1内侧约1厘米处;上睑3。距上睑1外侧1厘米。操作时,如两侧眼疼,第一次取耳尖(双),配上睑1(双);第二次耳尖(双),配上睑2(双)。上眼睑局部各针挑点交换使用,每天1次(《江苏中医》)。

  凡被咬伤,应对伤口立即进行处理,宜用针刺出血,或用药筒拔之,使毒素外出(《串雅内编》)。

  凡被蛇咬伤之后,应先在创口近心端进行结扎,阻止淋巴静脉血回流,以防毒液扩散,但须每隔20分钟左右放松一次,以免肢体因血液循环障碍发生坏死,一般在l一3小时后解除绑扎。其次立即用消毒针将伤口挑破,拔出毒液,并用手从肢体近端向远端挤出毒液或用吸器(如火罐)拔出毒液,然后用盐水冲洗伤口(《串雅外编·说明》)。

  诸疮:瘰疬疮。灸肩井、曲池、大迎。针缘唇疮去恶血(《针灸聚英》)。

  流行性感冒

  皮肤针疗法:对于发热而汗不出者,沿背部膀胱经进行扣打。

  罐拔疗法:对于发热而不出汗者,刺大椎穴出血后再拔罐,或于背部风门、大杼拔闪罐,头两侧剧痛者,太阳穴刺络拔罐。

  颈淋巴结结核

  皮肤针疗法;取颈部结喉两侧,项背两侧沿膀跳经叩打至阳穴即可。颈部病灶区,在其周围呈环形叩刺。

  割治疗法;取穴处方:①患者大椎穴处,有如针尖大之红色小点,又旁开了指下1寸,两侧也有同样小点,用头号针消毒后,斜刺红点3~4分,有5一6根白色纤维、用刀割断,挑3次。一周后再检查,第3-5胸椎如有红色点,同样割挑,而后贴上膏药(血竭15克,儿茶15克,冰片12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五倍子30克。上药研细,白蜜调匀,摊白布上,贴患处)。②让患者将脚洗净,涌泉穴常规消毒,局麻后用刀划破皮肤,2分深,l寸长,将皮内的小颗粒取净,戴上生肌药(珍珠0.5克,端香0.1克。血竭0.5克,乳香0.5克,京牛黄0.5克,共研极细末备用),再用绷带包扎。左病割左,右病割右,两侧病双侧割,两周方能走路,100天可痊愈。

  挑治疗法:取穴:八髎、髎间。可分组挑治,如双上髎,双上髎间、双次髎、双次髎间,或找取背部红色疹点以及鸠尾穴挑治。

  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

  皮肤针疗法:叩打颈后、尾骶、气管两侧,及肢体不遂的局部,按自上而下,自内而外顺序叩。

  拔罐疗法:取穴:背侧第一测线穴位及肩髃、曲池、合谷、承扶、委中、承筋、承山、昆仑、涌泉、申脉、足三里。根据症状选择穴位,一般拔6一8罐,每次留罐10一15分钟,每日一次。

  单纯性甲状腺肿

  挑治疗法:取穴:腺肿阿是穴。治疗时用左手将肿块提起,向肿块内稍压迫,使肿块皮肤稍紧张,皮肤消毒,用26~28号毫针快速从中央部穿过或刺入结节中心,并迅速出针,每针刺一次,七次为一疗程.切忌刺破血管,仅毫针在腺肿内轻轻挑动。

  癫痫

  皮肤针疗法:取穴:十宣、手足心、后颈腰骶部。

  挑治疗法:取穴:长强上5分、l寸、1.5寸处3穴。挑皮下组织,每周批治1次,3次为一疗程.

  三棱针疗法:取穴:在龈交穴处发现有一米粒大的小疙瘩,三棱针挑破,放出少量血液,或手术切除。

  荨麻疹

  三棱针疗法:取穴:耳壳背面第二条小静脉。每次选耳背第二条小静脉2一3个刺激点,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每周治疗一次。

  皮防针疗法:取穴:脊椎两侧(颈椎至尾骶部)、耳前、下颌部。

  水气罐疗法:取穴:大椎与心俞上下左右各旁开二横指。配曲池,合谷、委中、血海、三阴交、足三里、中脘、内关。以大椎与心俞为标准,在其上下左右各拔四罐,而后在配穴及其上下二横指再拔两罐(《实用针灸学》)。

  皮肤针治疗妊娠呕吐

  即用皮肤针在双侧眼睑周围、眉弓上部、前额部、两颞侧、耳廓前、后颈部,以及骶部进行叩打。由于叩打部位不同,叩打的方法也不一致,可用环形、横行、纵行的刺激方法进行,每个部位的刺激以4一5行(或圈)为宜。如喉部有阻塞感者,可加刺颈前甲状软骨周围皮肤。为了提高效果,在施术中需患者试用中度咳嗽,以期震动咽喉和气管的方法配合治疗(《新医药学杂志》)。

  针刺拔罐法治疗多发性疖肿7例介绍

  取天宗、灵台、中枢、身柱,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立即用中号火罐拔之,10分钟启下,可拨出深紫色的血液若干,然后再用酒精棉球擦净即可。重症可同时在委中穴的皮下浅静脉处放血3毫升,7例病人经一次治愈者3例,2次治愈者2例,3次治愈者2例(《哈尔滨中医》)。

  梅花针与拔罐配合治疗风疹

  操作方法是:先取梅花针一枚,沿着脊椎两侧(即膀胱经线上)自大椎处向下叩打,每针距离约1寸远,刺到第5腰椎处为止(针具与所刺激的皮肤均须消毒)。然后再取酒精棉球将叩打部位擦湿,用中号罐子一个投火后,立即叩在大椎旁的穴位上,将罐缓缓向下推动,状如虫行,推至第5腰椎处为止。两侧均如此操作,早晚各1次(《针灸处方集》)

  落枕

  皮肤针及刺络拔罐法:局部皮肤针叩刺,使皮肤潮红,

  并出少量血液,如加拔火罐,则效果更好。

  腰扭伤

  用皮肤针叩刺或用辊刺筒辊刺局部至出血加拔火罐.急

  性扭、挫伤出血量可稍多,慢性劳损出血最宜少些。如劳损部位比较广泛时,也可用馄刺拔罐法或走罐法。

  坐骨神经痛

  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沿坐骨神经通路的压痛部位先作叩

  刺至出血,再以排罐法拔火罐。根性坐骨神经痛可在夹脊穴处,干性坐骨神经痛可在腰骰部压痛点用皮肤针叩刺出血,再加投火罐.肋间神经痛可在痛部刺络拨罐。

  神经衰弱

  用皮肤针或辊刺筒在肩胛间区到腰骶关节脊柱两侧距正中线0.5~3寸的区域内进行轻刺激,使局部皮肤潮红,亦可加拔罐(排罐法)。

  丹毒

  局部用三棱然散刺或皮肤针叩刺,至局部微量出血,也可再加拔火罐。每天治疗1~2次。湿疹也可参照此法(《针灸治疗手册》)。

  挑痧法

  适用于病毒留连于卫气营血所致的发热不退,神疲嗜睡,皮肤干枯色晦,皮下隐约有斑疹,烦躁不安,全身酸胀和舌灰色等症。

  部位:随经络穴位挑皮下黑褐色的小点或红色疹点,取穴方法与针灸相同,但也有不按经络穴位,而随病症部位所见疹点散挑的。

  操作方法:选用大号缝衣针一枚,先把针具和所挑部位的皮肤进行消毒;随经络选挑穴位或病症出现严重的部位,用针挑皮下疹点的纤维,直至纤维挑尽时,再挤压挑口排血,至血色变鲜红为止,然后用酒精或生姜片涂擦伤口即可(《癌病民间疗法》)。

  治肝疟,穴刺足厥阴见血。

  治胃疟,穴刺足太阴阳明横脉出血(《普济方·针灸》)。

  史记扁鹊之言曰,疾居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普济方·针灸》)。

  委中放血

  委中出血,却能解暑秽,消血毒,不仅善治霍乱之吐泻,即一切梅毒恶疮,针之出血,当亦能立见消散也(《针灸经穴图考》)。

  针刺长强穴治疗癫痫证55例临床观察

  针刺长强穴治疗癫痫证55例,近期有效率达90.5%。施术时患者取膝胸卧式,穴位消毒后以左手将穴位局部组织捏起,右手持三棱针重刺长强穴及其前后左右各一针,深达2~3分,呈梅花形,四点距长强穴各5分,然后挤压使局部出血,再用干棉球将血擦净。如此每周针刺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等一个疗程后,休息一个月,如再犯继作第二个疗程,最多为三个疗程(《天津医药》)。

  疟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出其血,立寒(《内经、刺疟篇》)。

  委中:主膝痛及拇指、腰狭脊沉沉然,软溺,腰重不能举体,小腹坚满,风痹,髀枢痛,可出血,痈疹皆愈。伤寒四肢热,热病汗不出,取其经血立愈。

  委中者,血郄也。大风发眉堕落,刺之出血(《针灸大成》)。

  内踝尖,在足内踝尖上。主治下牙痛、内廉转筋、脚气寒热。灸七壮,或针出血(《类经图翼》)。

  外踝尖;位于足外踝最高点。左右计二穴。主治卒淋、脚气、脚外廉转筋、十趾拘挛、牙痛、淋病、小儿重舌、扁桃体炎、白虎历节风痛。针灸:针刺出血;灸3一7壮(《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嗌中肿,不解内唾,时不能出唾者,刺然谷之前,出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内经、缪刺论》篇)。

  诸疟而脉不见,刺十指间出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内经·刺疟篇》)。

  刺血法治疗急性嗜盐菌食物中毒752例

  主穴:中冲(双)、少商(双)。配穴:神阙、水分、阴交、肓俞(双)。备用穴:足三里(双)。用三棱针点刺主穴深约0.3~0.5分。医者用拇食指从患者的腕部向指端方向推按顺压使之充分出血,血色由紫暗变淡红色。中毒较深加刺配穴深约l~4分,重度休克,神志昏迷可用直径0.7一0.9毫米粗针刺足三里穴,深度以有刺骨膜声为度。本组752例均以本法治疗1次后观察2小时内疗效。结果临床治愈(腹痛、腹泻、呕吐均消除,指点法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在1秒之内,血压、体温、脉搏恢复正常)725例,有效(腹泻止,但仍存在以上其他症状之一者)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9.6%,无1例死亡(《辽宁中医杂志》)。

  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诞壅滞,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十指共十二井穴(《针灸大成》)。

  针灸治疗脑溢血22例

  除其他配穴外,若神志不请者,取百会、水沟放血,针刺手法分轻刺激与重刺激两种,病人体弱病重用轻刺激,反之用重刺激。一般先针刺患侧3次(每日三次),休息1一2日,然后再针刺患侧6~7次后,针健侧1次。共治疗22例,脑溢血10例,有效率占70%;脑溢血后遗症几例,有效率达91.6%(《哈尔滨中医》)。

  针挑治疗淋巴腺结核的初步报告

  用针挑治疗淋巴腺结核,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效率占100%。针挑的方法是,先在患者的背部距脊椎骨两旁2寸处的范围内,上至肩胛骨下至腰椎附近,由下而上用手指轻擦皮肤5~10次,于是在擦过的皮肤处可出现米粒大的瘀血点,即是针挑的部位。每次可找出红点3一7个。这时将红点作上记号,进行消毒,然后用消毒过的粗针挑破红点,使局部略出点水或血,再以干棉球擦干即可。每隔7~10天挑一次,下一次操作仍要重新找出红点再挑(《中医杂志》)。

  臂臑穴截根治瘰疬

  用截根的方法治疗瘰疬,效果亦较满意。操作的方法是,在臂臑穴处以奴夫卡因局麻后,用外科手术刀行横切口,长达1厘米,深至肌膜(以能用钩出肌纤维为度),每次用钩针钩出肌纤维束4-6根,以手术刀割断,撒上磺胺粉,再加入灭菌纱布以胶布固定。每周截根1次,第二次在原截根部位的左一根指处,第三次可在右一根指处。截根后一周左右,用圆利针或尾针在患处扎3一4针。先刺入瘰核中央1针,然后刺周围,如有脓者,可用注射器将脓抽出。一般两周内生效,3个月可痊愈(《哈尔滨中医》)。

  肘痛

  用皮肤针叩刺局部,使皮肤充血,出少量血液,如加拔火罐则效果更好,1-2天一次。

  腕部腱鞘病

  在局部用皮肤针叩刺,有消炎止痛作用。

  腱鞘囊肿

  以局部针刺为主,可用粗针直刺破囊肿,并加挤压,经数次治疗,囊肿可缩小平软,但往往容易复发。因针刺治疗简单,不用外科处理。

  神经性皮炎

  局都可用皮肤针叩打,使少量出血,并可加拔火罐。叩针拔罐后,再涂敷药物,效果更好。每日或隔日一次(《针灸治疗手册》)。

  放血法治疗痧病

  适用于痧毒入血分引起的高热不退,头痛如劈,身痛如被杖,面红目赤,痧点显露,烦躁不安,胸腹胀满,舌质灰蓝,苔厚黄、唇焦烦渴和指甲青紫等危症。

  部位:手足十宣、委中等穴和舌下静脉。

  用具:三棱针或大号缝衣针1枚。

  操作方法:针具和针刺部位先用75%酒精进行消毒后,再用三棱针刺入痧筋显露部位,放出紫黑色血液少许,或至血色变红为止(《痧病民间疗法》)。

  治诸疟而脉不见者,刺十指间出血。及看两舌下有紫肿红筋,亦须针去血,效,血去必已。先视身之赤如小豆者,尽取之(普济方.针灸》)。

  十宣,奇穴,十指尖端,距瓜甲约一分处。三棱针或粗针刺出血。主治一切急性病之失神、吐泻、扁桃腺炎、高血压;兼针人中、大椎、鸠尾穴,治癫狂(《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八关,奇穴,指爪甲基底之内部,刺出血,主治疟疾(《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使览》)。

  大指甲根,奇穴。大指爪甲后约一分处,赤白肉际。排刺3针(出血)。主治:双乳蛾,亦治口颊炎、喉头炎、颌下腺炎、脑充血(《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老商:位于拇指尺侧缘,平爪甲根,指腹尺侧缘线与不甲尺侧角连线之中点.左右计二穴。主治:流行性感冒。针法:针刺后用手挤血(《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中商:位于拇指背侧正中线,爪甲根后一分处,左右计二穴。主治:流行性感冒。针法:针刺后用手挤血(《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干霍乱,胸腹搅痛,胀结闷乱,上欲吐而不能出,下欲泻而不能行,即今所谓绞肠痧,最为危急之症。以生白矾末3克,入滚汤内候冷灌之,如不止,将针刺十指出血,如治痧法。再将病人腿腕横纹上,蘸温水拍打有紫红纹见,以针刺出紫血立愈(《良方集腋》)。

  十王,奇穴。手十根爪甲后正中赤白肉际。用三棱针或粗针刺出血,针头微向指关节方,刺入约1分。主治痹症、中暑、霍乱(《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十二井穴:少商穴,位于手拇指远侧指节桡侧,当平齐桡侧指甲角与腹桡侧缘连线上中点处。商阳穴,位于手食指远侧指节桡侧,当平齐桡侧指甲角与指腹桡侧缘间之中点处。中冲穴,位于手中指端中央,去指甲游离缘约1分处。关冲穴,位于手环指远侧指节尺侧,当尺侧爪甲角与指腹尺侧缘间之中点处。少冲穴,位于手小指桡侧,当平齐桡侧指甲角与指腹桡侧缘间之中点处。少泽穴,位于手小指远侧指节尺侧,当平齐尺侧指甲角与指腹尺侧缘间之中点处。主治:一切痧暑急症、高血压。针法:浅刺出血(《针灸经外奇穴图谱》)。

  少商:大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肺脉所出为井水。宜以三棱针刺之,微出血,泄诸脏热,凑不宜灸。

  唐刺史成君绅,忽颔肿,大如升,喉中闭塞,水粒不下三日。甄权以三棱针刺(少商),微出血,立愈,泻脏热也(《针灸大成》)。

  东垣曰:气在臂足取之,先去血脉,后深取手阳明之荣俞二间、三间(《针灸聚英》)。

  凡初中风跌倒,卒暴昏沉,痰涎滞壅,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药水不下,急以三棱针,刺手指十二井穴,当去恶血。又治一因暴死恶候,不省人事,及绞肠痧,乃起死回生妙诀(《乾坤生意》)。

  小指中节,奇穴。小指中节外侧横纹头。男友女右。针刺微出黄水。主治身上生瘤。据松心堂笔记载,针后不可洗手,洗则复发(《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第五节小儿疾病的刺血验方

  针刺四缝治疗小见疳症200例疗效报告

  取四缝穴(位于食、中、无名指及小指的中节横纹中),上四缝(位于上述四指的第~节横纹中),下四缝(位于上述四指的第三节横纹中)。操作时用钢针1枚,刺上述各穴,(左右同刺)约1分深,以出黄色液体为度。每天1次,至痊愈为止,一般7一8次即可。220例病儿,痊愈者205例,未愈者15例。痊愈者以刺6~9次为最多,未愈者以刺l~2次者最多(《上海中医药杂志》)。

  针刺行间穴出血治疗小儿疝气

  用毫针浅刺患侧行间穴,使其微出血,每隔3~7天针1次,治疗小儿疝气亦收到了较好的疗效。7岁以下的小儿疝气一般针3-7次即可愈(《针灸处方集》)。

  乌沙惊:因生冷太过,或迎风食物,血变成沙,遍身乌黑是也。青筋过脸,肚腹膨胀,唇黑,五脏寒……。在遍身拭摩,从头往下推,引乌痧人脚,用针刺破,将火四心煅之(《针灸大成·治小儿诸惊推揉等法》)。

  脐惊风:因产下剪脐,入风毒于脐内,口吐白沫,四肢掣动,手拈拳。眼偏左右,此症三朝一七便发,两眼角起黄丹,夜啼,口内喉潢有白泡,针挑破出血即愈(《针灸大成·治小儿诸惊推揉等法》)。

  四缝四穴,在手四指内中节,用三棱针出血,治小儿猢狲痨症(《奇效良方》)。

  猢狲痨,小儿有此症,求食不止,终夜不睡,用针刺两手面中三指中节能曲处。周岁者用中号针,六七岁用大号针,刺进半分许,遇骨微位即拨出,不可误针筋上。若疳甚无水,刺数日方有白水;不甚者,即有白浆。刺数日,随有血,一指有血,一指不刺;二指有血,停止二指不刺;若六指俱有血,病痊,不复刺矣。凡刺,须隔一日,侯天晴,雨则无益。刺后即得睡,减贪馋,忌枣、栗干甜果物,食则复发。如初刺有血,非此症矣(《串雅外编·针法入门》)。

  针刺治疗小儿百日咳112例临床观察

  本组112例,病程5一38天。治法: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婴儿用5分毫升)点刺四缝穴,挤出粘液后,以酒精棉球轻按针孔。每日刺1次,每次一手,两手交替,一般不配合任何药物。注意患儿寒暖,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免食生冷粘腻辛辣等物。结果:痊愈82例(73.2%),显效21例(18.8%),无效9(8.0%),有效者平均治疗5次(《中医杂志》)。

  针治小儿发热的初步介绍

  以针刺四缝、手十井(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泽双侧)为主,治疗小儿发热,效果较好。各穴皆以连刺使其出血,针四缝穴时,以点刺四缝穴处的静脉,如发烧兼便秘者加支沟、照海,不思饮食者加内关、足三里。10例病儿,经1次治愈者5人,2次治愈者3人,3次治愈的1人,4次治愈的1人(《广东中医》)。

  四缝,两手除拇指外四指掌面之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横纹缝之两头(每指二穴),刺出黄白色之透明液体。主治小儿疳疾(《中国针灸学》)。

  四缝,奇穴。手食、中、无名、小指掌侧的第一节与第二节关节部横纹中间;一说在食、中、无名、小指掌侧第一二节横纹两头,每指二穴,左右共16穴。或谓在无名指中节,用圆利针点刺挤出血。主治小儿消耗症,轻症点刺挤出血液,重症挤出黄白色透明粘液。据称针后二三天即有显着效果(《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中药、针刺治疗小儿疳症120例疗效观察

  以清疳健脾汤(苏条参、白术、黄芪、当归头、茯苓、酸枣仁、龙眼肉、炒鸡内金各10克,广木香、淡竹叶、薄荷、炙甘草各3克,炙远志6克,蝉蜕5克,生姜1片,大枣3枚)加减及针刺疗法(主穴:四缝,刺约1分深,以出黄白色粘液为度。配穴:内关、内庭、行间。每日或间日1次,每次取单侧四缝和对侧配穴)治疗本证。结果:中药加针刺组80例,治愈73例,好转5例,无效2例;中药组4Q例,治愈28例,好转8例,无效4例;对照组20例(西药对症处理),治愈4例,好转5例,无效11例(《云南中医杂志》)。

  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哮喘

  操作时拉住患儿手,使其掌心向上,手指伸直,局部先用碘酒、酒精消毒,再用消毒后的三棱针或缝衣针进行快速点刺,约刺入2~3毫米,刺后从针孔挤出黄白色粘稠液体,取双侧,3天1次,3次为一疗程。共治疗37例,其中显效者3例,好转者21例,无效3例(《辽宁中医杂志》)。

  小儿暴痫,若目反上视,眸子动,当灸囟中…·次灸两耳后完骨上青脉,亦可以针刺令血出(《备急千金要方》)。

  耳壳后,耳壳后背紫红筋上分岔处,刺出血,治疗小儿头部黄水疮(《经外奇穴汇编》)。

  治小儿暴痫者,一法,大人当耳上横三指,小儿各自取其指也,次灸两耳后,完骨上青脉,亦可针刺令血出(《普济方·针灸》)。

  三棱针点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口疮

  用三棱针点刺四缝穴试治小儿口腔炎近2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一般经1一2次治疗即可痊愈,具体操作方法是,用三棱针(或圆利针)速刺,进入皮下后.迅速捻转一周,放出少许的淋巴液或血液即可,每隔3-4天针1次(《辽宁医药》)。

  穴位割治疗法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穴位割治疗法治疗儿童哮喘256例,年龄在3一14岁之间。病程在1~12年,分两组观察,单纯割治组116例,取穴:第一次膻中,第二次双侧肺俞,第三次双侧喘息.每周1次,一般治疗3次,有效率79%;割治加服止喘药组140例,有效率80%,两组无显着差异,但发作期加药能1-2天控制发作或明显减轻,不加药则大部分需耍2~3天逐渐控制或减轻,不加止喘药组,有4例割治后喘息加重。

  针刺治疗小儿腹泻100例报道

  热泻,治宜清热化湿,取穴尾窍骨(位于尾骨尖上l寸处),配脐中四边穴(位于脐中上下左右各1寸处)、合谷、少商和商阳,点刺出血,病情重者每日针灸1次,病情轻者隔日针灸l次(《陕西新医药》)。

  小见新针退热911人次疗效观察

  针刺少商、合谷和曲池等穴治疗911人次发烧的病儿,收到了显着效果,有效率达72.9%。有些病儿,针刺1次体温即逐渐降到正常,有些孩子在降温后又重复上升,可再行针刺,多数可再次收效.但最少应相隔1.5-2小时后进行第二次针刺。具体方法是:少商穴点刺放血,合谷与曲池穴进针0.5一1.5寸,以强刺激手法快速捻转(《护理杂志》)。

  中冲穴点刺放血治疗小儿夜啼症

  小儿夜啼症,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大多由受惊后引起。根据祖国医学理论,选用手厥阴心包经的中冲穴点刺放血治疗小儿夜啼症33例,其中周惊吓所致的32例,均当日见效,且在一周内无复发;另一例因患腹泻伴随夜啼,治疗无效(《赤脚医生杂志》)。

  小儿麻痹后遗症

  三棱针疗法:取尺泽、曲池、委中、中封、肾俞、命门、小肠俞。每周1次,10次为一疗程。

  遗尿症

  皮肤针疗法:取穴:小腹部任脉,足少阴经循行路线、八髎、夹脊11-21、三阴交、太溪。每日睡前叩刺1次。

  水气罐疗法:神阙以下每隔二横指一罐,至中极;由神阙向左右旁开二横指再向下拔3-4罐;骶髂关节左右各拔3-4罐。

  婴幼儿腹泻

  割治疗法:取穴:11胸椎棘突旁开3-4厘米,或鱼际。自第11胸椎棘突开始,向左或右割3-4厘米,破皮见血为度,敷以消毒沙布包扎即可。割治鱼际穴,刀口呈纵线即和肌纤维走行一致(《实用针灸学》)。

  鱼际穴割治兼服中西药治小儿疳积350例

  鱼际穴作浅表割开,挤出黄白色约黄豆大的脂状物,撒上止血粉,盖好消毒沙布包扎。根据不同的疳积患者,采用各种中药配方和西药对症治疗。本组350例随访两个月。结果:显效215例,进步12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95.7%(《上海中医药杂志》)。

  小儿惊风,用三分毫针。风关此穴在食指根横纹中,稍稍外口下,针见血即可。针毕务必出汗为妙,不见汗不效,见汗时须避风,待至汗消妥当,方可任意街游,不然不策惊病不痊,而惊风更重,再针不效,须下药饵,顾复之家留意可也。男先左手,女先右手。小儿疹痘时以及疮疡泄泻等症,万不可针,至嘱至嘱(《针法穴道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