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民众五味杂陈说中国:到了中国才看真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3:43:23
不同的俄罗斯人对于中国有着不同的了解。俄罗斯人了解中国的渠道无非是这样几个:一是到过中国,二是通过中国商品,三是通过接触中国人,四是通过媒体了解。
到了中国才看得真切
凡是到过中国的俄罗斯人,大多会说些好话。
在俄罗斯一提到中国,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毛泽东”、“中苏友好”或“文化大革命”。中国似乎与“贫穷落后”分不开。去年是中国“俄罗斯年”,俄新社的科列娃被派到北京的“俄罗斯新闻中心”工作。30多岁的科列娃是生平第一次来中国,前不久她对笔者说:“在没去中国前,我想像的中国是一个古老的、陈旧的国家,那里的人都很辛苦地干活,负担很重,愁眉苦脸的…… 到了中国才发现,那里现代化程度很高,人民生活得安逸祥和;他们热情、满足,脸上洋溢着笑容,朝气蓬勃的。”她的这种感受同我接触到的许多俄罗斯人几乎如出一辙。
她还告诉我:只有一点不满意的就是北京的水。“水煮开之后,壶里有很多沉淀物,喝起来嗓子很难受,所以我们常买纯净水来喝。”“这是唯一一个不好的方面,”她特别强调说。
中国社会在上个世纪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对于一个普通的外国人来说,即使到过中国也不一定就了解了她的全部。去年深秋的一天,笔者和同事驱车来到离莫斯科约60公里的“邓小平街”,在那里遇到了“邓小平街”的创建者、眼科专家费奥多罗夫的生前好友及同事谢苗诺夫。谢苗诺夫不止一次去过中国,对邓小平非常崇拜。谈起这条街和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他说了许多,显得有些激动。兴奋之余谢苗诺夫对笔者说:“我打算再建一条街,名叫‘林彪街’。”我听后愕然,便说:“我看还是别建的好。”他狐疑地望着我:“怎么?林彪不好吗?……嗯,那就不建。”显然,他对中国近二三十年在政治领域中的变化知之不多。
中国货不再“物次价廉”
俄罗斯老百姓了解中国的另一个重要窗口是中国的轻工产品。从儿童玩具、服装鞋帽到锅碗瓢勺……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货在俄罗斯各地的大市场、商店和超市中有了一席之地。许多俄罗斯人首先是从这些商品认识和了解中国的。
早先曾听说莫斯科有商店打出过“此店没有中国货”的招牌,以招徕顾客。还记得有一次看马戏,一个小丑拿着道具手枪表演,但那枪该响的时候却没有响。小丑随机应变说:“哈,原来这枪是中国制造的!”逗得全场观众哈哈大笑。我们在场的中国人对此污蔑都感到气愤。
随着俄罗斯市场的规范化和俄罗斯人购买力的提高,中国货逐渐改变着“以次充好”、“物次价廉”的名声和形象。现在,莫斯科街头不仅有中国产的奇瑞牌轿车,你还会在不经意间发现穿着中国唐装的俄罗斯人。
一个星期天,笔者和老师维诺戈拉多娃在莫斯科市中心一个集贸市场里,各自挑选了一双自己满意的皮鞋,价格便宜样式又好。虽然店老板不是中国人,但我通过商标的中文拼音认出那是中国货。过了一段时间,笔者问老师那鞋穿得怎么样?她满意地说,非常舒服,几乎每天都穿它。我告诉她这鞋是中国货。老师却说:“只要东西好,是哪里的又有什么关系?”可见,物美价廉的好东西,谁都欢迎。
中国民工是“破冰船”
苏联解体后,到俄罗斯来打工、做生意的中国人不少。俄罗斯人认为,中国人的生活条件还是落后于他们,不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离开中国到俄罗斯来找工做?在他们眼里,中国人是最勤劳、最能吃苦的民族,但他们也往往对中国人的吃苦耐劳感到困惑不解。
俄罗斯《消息报》曾登载了一篇题为《中国丹娘成了铜山的女主人》的长篇报道,在反映俄罗斯人如何看待中国人上很有典型意义。记者索科洛夫—米特里奇写到:13个从中国吉林省来的中国农民在乌拉尔的涅夫扬斯克区承包了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他们在那里种西红柿、白菜和土豆等蔬菜。
这些中国人的到来引起了当地自然科学家托波尔科夫的注意。他说:“我通常早上8点钟起床,看见他们(中国人)在干活儿。”“出于好奇,第二天我7点钟起来,——他们已经在干活儿了。我晚上10点钟过去看,——他们还在干活儿。于是我早上6点钟就起来了,——他们也在干活儿。晚上11点再过去瞧,——他们还在干活儿。总而言之——他们在干活儿。有一天,我索性一整夜没睡,终于搞清楚了:原来他们夜里12点才躺下睡觉,早上5点半就又起身了——简直是群怪物。”
向中国人出租土地的公司老板伊利奇巴耶夫说:“我们的合同规定,每年他们(中国人)都承租一片新的土地,而他们已开垦的土地则交由我们来种。也就是说,我们把他们当作‘破冰船’。”
谈到是否担心大批中国人过来,把这里当成吉林省的“飞地”时,伊利奇巴耶夫自信地说:“不会的,等到当地人学会劳动的时候,就不再需要任何中国人了。”他说:“对我来说,劳动市场上的中国人就像是胃功能紊乱时的活性炭,他们能唤回我们在近期丧失了的劳动能力。……过去,农庄庄员们总埋怨我让他们干得太多,说人不能超负荷工作。现在他们看见了中国人是怎样干活儿的,全都不做声了。”
五味杂陈说中国
从1989年苏联前总统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起,中苏两国的“封冻期”才开始解冻,此时两国已经历了近30年的隔阂。隔阂时间长了,两国间的误会和不了解在所难免。
苏联解体后,曾经是“老大哥”的俄罗斯人看待展翅腾飞的中国“小弟弟”时先是带着怀疑的目光的。他们是从苏联,或者说是从苏维埃人文理念出发看中国的。俄罗斯民族在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民族思想和人文理念是大国心态、霸权概念、对周围民族的傲慢与偏见,以及封闭的观念。
其实,俄罗斯人从未脱掉“超级大国”的桂冠:拥有世界幅员最大的疆土、丰富的资源、强大的军事、雄厚的工业基础、光荣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这一切都让他们有理由骄傲。因此,他们看待今日中国的心态是复杂的,可谓“五味杂陈”。
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心态,俄罗斯媒体在报道中国方面远比不上中国媒体报道俄罗斯的情况多,而他们对中国的正面报道用“吝啬”来形容实不为过,有时甚至还带着酸涩的口吻。这对于俄罗斯人了解中国所起的导向作用可想而知。
值得庆幸的是,如今中俄领导人都意识到了解对方的重要,互办“国家年”无疑是一个大好契机。现在俄罗斯已经出现一些介绍中国正面形象的杂志,如《俄罗斯与中国二十一世纪》、《外交家》、《分析论丛》,还有刚刚问世的《中国RU》等。而今年以来,报纸上关于中国的正面报道也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