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与宋庆龄蒋介石张学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0:32:24

                                   

                                          

  ★宋美龄与宋庆龄——姐妹情深,但各自西东

  宋庆龄与宋美龄都是第一夫人,而且都是在历史上很有影响力的第一夫人。

  宋庆龄与孙中山的婚姻,宋家人是激烈反对的,特别是宋庆龄的父亲宋耀如;而宋美龄与蒋介石的婚姻,虽然家人也反对,但并不激烈。两人政见不同,历史评价不同,但毕竟是同胞姐妹,而且,两人的婚姻可以说,都是成功的婚姻。

  撇开各自坚守的政治立场不谈,撇开各自信奉的人生哲学不议,宋氏姐妹均十分看重亲情。

  早在上个世纪初,宋耀如的子女仿佛接力赛似的赴美国留学。先是大姐蔼龄,由她照顾大妹庆龄,她毕业回国后,由庆龄照顾小妹美龄,三姐妹在生活上相互照应,在学业上相互切磋,在志节上相互砥砺。她们那种解衣推食、嘘寒问暖的手足之情令威斯里安女子学院的不少师生记忆犹新。宋庆龄与孙中山结合,宋家上下反对,美龄和哥哥子文则表示理解。后来,美龄与蒋介石结婚,是蔼龄一手撮合而成,庆龄则坚决反对,她多半还是为小妹的幸福着想,认为像蒋介石这样成色十足的流氓政客和屠夫军阀不可能懂得怜香惜玉。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政治纷争和权力纷争最激烈的时期,宋庆龄与蒋介石水火不容,但报纸上却没有宋庆龄与宋美龄姐妹阋墙的消息,而且,小妹还竭力保护二姐的生命安全,不过,小妹与二姐的感情已不似先前那么亲密,也是不争的事实。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美龄给庆龄写信,由秘书代笔,就让庆龄感到十分难过。及至抗战时期,民族存亡高于一切,三姐妹识大体,顾大局,尽弃前嫌,外御于侮。

  1938年,日本对重庆实施战略轰炸,为躲避日机轰炸并避夏日酷暑,蒋介石侍从室选中黄山,为蒋、宋修建官邸,其中,在云岫楼东南小山上,建有“云峰”楼一幢,是宋美龄专为宋庆龄准备的寓所,虽然宋庆龄从未去住过。

  1940年,美龄赴香港治病,三姐妹得以欢聚,仿佛又回到了早年在威斯里安女子学院留学的时期,融融洽洽,尽展笑颜。她们还一起在香港饭店用餐,公开露面,令大家眼睛为之一亮。抗战八年,宋庆龄组织“妇慰会”,宋蔼龄也欣然出任伤兵之友协会的主席,并且慷慨解囊,为医疗机构配备救护车,为飞行员订购皮夹克;她们一同视察重庆的防空洞,抚慰前线的伤兵和后方的孤儿,一同用英语对外广播,向美国公众吁求同情,向美国政府吁求道义支持和军事援助,并向全美听众表达中国人誓死抗战的必胜信念。1941年初,“皖南事变”一度激怒宋庆龄,这一次,蒋介石自找台阶,向她郑重许诺——“今后决无剿共的军事行动”,宋庆龄以天下为怀,以大局为重,对此事未再深究。翌年中秋节,宋家姐妹兄弟六人齐聚,赏月谈心,自大革命失败之后,这是他们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手足团圆。

  1949年,宋庆龄留在大陆,宋美龄先美国而后台湾,宋蔼龄移民美国,三姐妹从此天各一方。大姐和小妹还有不少见面的机会,二姐呢?她再也见不到姐姐、妹妹和弟弟了。

  宋庆龄从来不允许放弃自己的原则立场,但除此之外她是很重亲情的。

  “文革”时期,上海万国公墓一片狼藉,宋耀如和倪桂珍的坟茔被红卫兵挖开。其后,虽经周恩来严令修复,但“革命干将”却又将宋耀如的其他五位子女的姓名悉数刨去,宋庆龄变成了惟一的立碑人,宋庆龄无法保护自己父母的墓地,为此她悲愤交加,大病一场。

  据邹韬奋夫人沈粹缜(她曾任中国福利会秘书长,在宋庆龄最后那些日子里一直陪伴着)的回忆,宋庆龄确实渴望美龄北京之行能够实现,既是为了私情,也是为了此行的政治意义。沈说:

  “宋庆龄有一个未能实现的愿望。她很思念美龄。她告诉我,如果美龄来了,觉得住在她家里不方便,可以安排她住到钓鱼台(国宾馆)去。她把许多细节都想到了。现在她已经故去了,但我还是要把话传给宋美龄:她姐姐思念她,甚至于想到她可以在哪儿住。我愿意亲自到台湾去传这个口讯。”

  美国总统尼克松曾打算乘中美关系解冻之机,借1971年5月1日宋子文追思会这个题目促成宋氏三姐妹历史性的见面,然而,最终三方碍于政治因素均打了退堂鼓。二姐去世时,小妹没作任何公开表示。1958年,“飞虎将军”陈纳德患癌症入住医院,宋美龄飞越万里,前去探望,在老友生命的弥留时分,与他依依不舍地话别,那份热忱何其感人!但二姐去世时,宋美龄没作任何公开表示,无言胜有言,这世间有几人能体会?

  宋庆龄去世后,没有与孙中山葬在一起,而是葬在了自己的父母墓旁。

  宋美龄以106岁高龄去世后,孔、宋家仅存的大家长孔令仪对《联合报》指出,宋美龄早在十多年前即选购纽约芬克里夫墓园一处墓室,是在该墓园三楼,在她大姐宋霭龄、姐夫孔祥熙墓室的隔壁,孔宋墓室有六穴,子女孔令侃、令伟、令杰也都安放在内。孔令仪说,宋美龄的遗体是“安放”,不是“下葬”,遗体放在纽约,是她生前的意思,孔令仪并透露,宋美龄生前也说过,死后若情况允许,可迁回上海与母亲倪桂珍葬在一起,这是宋美龄的心愿。

  一对姐妹,都尽到了自己作为妻子的责任,都尽到了自己对于自己所理解的国家的责任,又都没有子女,生前因了历史的原因各自西东,老了,生命无多,去世前,她们的想法竟何其相似,却又都用心良苦。

  其实,这两位老人,葬在哪儿,都能得到尊重。

  宋庆龄的遗愿得到了尊重,葬在了自己的父母身边。

  但愿宋美龄的遗愿也能得到尊重。

 

  ★宋美龄与蒋介石——有矛盾,但毕竟还是一对恩爱夫妻

  宋美龄与蒋介石的婚姻,不能否认与彼此的政治与经济利益无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感情还是有了很好的发展,而且非常奇怪的是,文化素养、生活习性截然相反的两个人,竟然能很好地互相弥补,并很好地共同走完漫长的48年婚姻生活道路。

  在两人的婚姻生活中,是有不少矛盾的。对于蒋介石,宋美龄可以说是独立的,毕竟,她有强大的家庭背景,手头的钱也不少,在美国读过书,英文更不用说了,又是才女,所以,一旦两人闹起别扭来,宋美龄要么索性往上海一躲,住在上海官邸,不去理会蒋介石,或者,飞到美国去住上一段时间。不过,吵架归吵架,两人毕竟还是夫妻,一般来说,蒋介石让步的时候多,有时甚至会低三下四给足宋美龄脸面,毕竟,宋美龄不在,他会增加许多的负担;虽然闹别扭后,最后投降的八成仍是蒋介石自己,但宋美龄也很能掌握分寸,一般不会给蒋介石制造麻烦,甚至不让蒋介石太过难堪,而且,一旦蒋介石有困难,她也会不计前嫌,回到丈夫身边帮忙。

  蒋介石败到台湾后,已经不再能有太大的作为,加上蒋经国已经能做事,也会做事,蒋介石的负担已经少了不少,于是与宋美龄在一起的时间就更多了,与宋美龄的感情就更浓了。据在蒋介石夫妇身边的工作人员多年观察,认为至少蒋介石对夫人是绝对真心真意的。孔宋两大家族在抗战胜利后,受到当时许多人士的指责,可是,宋美龄依旧是蒋介石除了蒋经国以外最倚重的亲人。台湾时期的宋美龄,昔日的风华不再,但蒋介石对她仍然是一如既往。

  提起宋氏三姐妹,霭龄爱钱,庆龄爱国,美龄爱权。宋美龄确实爱权,但除了爱权之外,其实,宋美龄与蒋介石的感情还是挺深的,尤其是西安事变时的“美人救英雄”,一时便传为佳话。宋庆龄曾说:“宋美龄与蒋介石的结合,开始双方是出于政治目的和个人目的,也谈不上婚前是否有感情,两人婚后能谦让、大度、温柔体贴,尤其西安事变后,感情十分融洽和睦了。”抗战时期,宋美龄经常追随丈夫到各个战场上,亦步亦趋,甚至还亲自上前线劳军,并且,宋美龄还责无旁贷地担任起丈夫的外交顾问,以自己西学的知识,完善丈夫的空军建设,并亲身到美国去争取援助。蒋介石去台湾后,1950年元月,正在美国的宋美龄离开平静繁华的纽约,回到丈夫身边。此时的蒋介石,已经是失败命运无可挽回的楚霸王,看来美龄是要做他的虞姬了。50年代初,无疑是台湾局势最紧张,地位最模糊暧昧的一个阶段,但宋美龄还是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台湾,而且与蒋介石在台湾相守了25年。到了晚年,宋美龄本人无子嗣分心,要论对亲人的感情,当然首推蒋介石了,正是所谓“少年夫妻老来伴”。从蒋介石的侍从们的回忆中可以看出,退到台湾后,宋美龄对蒋介石来说,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其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例如:每天下午约4点左右,必亲自送甜点及饮料至蒋介石书房;时间允许,下午5点左右,陪同蒋介石至台北近郊坐车散步;不宴客时,每晚8点左右,必陪伴蒋介石用餐;每周日必陪同蒋介石至官邸近旁凯歌教堂做礼拜;蒋介石生病之后,宋美龄摒弃一切的嗜好和交际,全心全意地为蒋介石的身体殚精竭虑,陪着夫君一起住院就医,长年如此,直至蒋介石以将近90的高龄去世。

  附文:

  ①宋美龄是一个十足的夜猫子,又是一个标准的电影迷,看起电影来可以没天没日。宋美龄比较欣赏外国片子,她看电影时全神贯注,蒋介石对电影则持可有可无的态度,但对60年代流行的黄梅调电影兴趣很浓。夫妻两人对电影的吸引力也不一样。宋美龄是一定从头看到底,蒋介石则是以自己的作息为量看40分钟左右,看看时间快到9点了,便高声叫道:“好!停!”这时,电影暂时关闭,开灯,蒋介石向宋美龄道晚安,和随从一起上楼,等他们上了楼,宋美龄再继续看。看完电影,宋美龄再和其他人一起下象棋、聊天,要到1、2点才休息。

  ②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生活都相当有规律。蒋介石每天早晨6时整起床,做一个小时的体操,边做边唱“国歌”。到7时左右,开早饭的时间到,此时,宋美龄总是两眼惺松准时出现在饭厅里。她的习惯是每天夜里一二点才睡,先睡几个钟头,爬起来陪蒋介石吃早饭,吃完早饭,等到8点钟蒋介石上班,再回去补睡两三个钟头,这就是官邸里人所共知的“回笼觉”。蒋介石早饭一般吃些清粥小菜,为了补充营养,还要吃一个荷包蛋,宋美龄则是“洋式”,一般以牛奶、面包为早餐。中午12点,两人开始吃午饭。蒋介石吃米饭,再加几样可口的家乡菜,每个礼拜还要吃只炖母鸡。宋美龄则是以牛排、猪排为主食。在皮肤病发作期间,她只喝牛奶,外加鸡蛋。吃午饭时,是夫妻俩交流最多的时候,孙儿孙女及曾孙女是谈话的主要内容。

  ③蒋介石和宋美龄刚结婚的时候,没有多少共同的兴趣。结婚几十年后,两人终于培养了一些共同的爱好。国画就是其中之一。据一些行家评论,宋美龄的国画水平在中等偏上,尤其是画竹,有一定的水准。有时候,宋美龄作画,蒋介石就从办公室里走过来,站在一旁静静地看,宋美龄也不说话,两人在静谧的氛围里体味时光的流动。据说,每逢此时,警卫们除了绝对紧急的大事,一般不会进去破坏这温馨的情调。20世纪70年代后,蒋宋的感情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蒋介石把大量的公务交给蒋经国去处理,从而有了不少的闲暇。在士林官邸宽阔的花园里,在花木掩映的山间小道上,人们经常看到蒋介石和宋美龄手挽着手,并肩漫步,低声絮语。

  ④宋美龄大事记精选

  1897年于上海诞生,排行第4的她是家中最小的女孩,父亲宋耀如是卫理公会传教士,早年曾参与革命,母亲倪桂珍出生于大夫家庭,受过中等教育;美龄上有姐姐霭龄、庆龄,兄子文、弟子良、子安。

  1927年12月1日,与蒋介石结婚,先循基督教仪式,在宋宅由余日章博士主持成婚,次日在上海大华饭店,由蔡元培证婚。

  1937年蒋介石授权宋美龄掌握空军;宋美龄聘请陈纳德将军整顿空军;与蒋介石同时膺选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

  1943年在美国国会的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演说,开始“征服”美国之旅;3月,同罗斯福总统会晤,并一起举行记者招待会;四月,到加拿大演讲;呼吁美国把对欧洲的考虑转向亚洲;五月回国,陪蒋介石参加四巨头会议为蒋介石担任翻译。

  1995年,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接受美国参院多数党领袖杜尔及参议员赛蒙分别代表共和党及民主党的邀请,出席美国国会为她举行的盛大致敬会,以表彰她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中美关系所做的贡献。

 

  ★宋美龄与张学良——感情深笃,友谊长久

  对于曾经的张副总司令来说,很少有人能得到张学良的欣赏的,在这少数人中,就有周恩来。少帅说,西安事变后,周来到西安,蒋本不愿见周,后来见了,周看到蒋即叫“校长”,周在黄埔军校做过政治部主任。少帅说,后来在西安主事的都是共产党,“周恩来的人好厉害,他们都控制住了,连我的部下、杨虎城的部下都听他的,他说出的话很有理。这个人好厉害,不但会讲,也能处置事情,是我佩服的一个人。”张学良在访谈中说周恩来是个信得过的人,并说他到南京时免于被杀是拜周恩来之赐。除了周恩来外,应该说,张学良免于被杀,宋美龄也是个重要的因素。

  数十年来,张学良、于凤至与宋氏家族一直有“通家之好”。所以,当年于凤至在英国闻知“西安事变”的消息时,曾两次给宋美龄致电请求解救。无奈,宋美龄尽管有相救之心,可是蒋介石因为深深地忌恨着张学良在西安对他所发动的兵谏,百般不肯应允。后来,于凤至和宋美龄来到美国治病比邻而居以后,于凤至曾多次委婉地请求早日恢复张学良的自由。但是,宋美龄多以模棱两可的言词搪塞,老是对于凤至说:“我们对不起张汉卿。”后来宋美龄几次追问于凤至,询查1931年蒋介石打给张学良的那份绝密电报是否在于凤至的身边,引起了于凤至的警惕,原来,张学良曾将一份1931年蒋介石由南京发往北平的密电交付于凤至密带美国。那份密电的全文是:

  北平。张副司令钧鉴。绝密,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正是这封密电才使东北三省沦于敌手,张学良也因此蒙受不白之冤。于是,于凤至秘密委托美国友人詹森,将这份密电密藏在纽约一家花旗银行地下室的保险柜里。嗣后,于凤至明确地向宋美龄告之:此电文确实在她的手里,并已暂存美国某银行中,但在释放张学良之前,她无法交出——这也许是张学良免于被杀的一个原因。

  但两人的友谊并未受到影响,两人结为金兰,宋美龄称于为“凤姐姐”。有一次宋美龄访美国加州,还特与“凤姐姐”见了三次面。1975年蒋介石病逝不久,宋美龄便到美国居住。在美国期间,宋美龄再次向于凤至表示“我们对不起汉卿”的意思,再后来,由宋美龄和她的女婿陶鹏飞共同出资,在洛杉矶买下了美国电影明星平克劳斯贝的一幢别墅给于凤至住直至其病逝。

  1949年国民党政府败退台湾前,杨虎城全家遭灭口,张学良却躲过一劫,是不是由于宋美龄的坚持,才保住了张学良的性命呢?难于考证。但是到台湾以后,宋美龄除了对张学良的家人颇为关心之外,对张学良始终很客气,经常送些好吃的东西给他。虽然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了大半辈子,可他始终没有对蒋介石个人表示抱怨和非议,一则是不敢,二则可能对宋美龄不是那么敌视。张学良到台湾曾信奉耶稣基督,有人认为这是宋美龄影响所致。

  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布的少帅张学良生前与宋美龄、蒋介石伉俪往来的信件显示,宋美龄自1936年“西安事变”后,数十年一直对张学良备极保护、关怀,两人往来信函反映其深厚情谊。张学良生前也说,他因为蒋夫人而保命。

  相对的,张学良与蒋介石之间的信函,多半严肃,二人都作“表面功夫”,不像与宋美龄间的诚挚。

  张学良生前留下500封以上信函,其中以与宋美龄的通信最多,有100封以上,是张生前保留最多的、也是最为珍视的信函。

  宋美龄多用英文写信给张学良,直呼“汉卿”,张则多写中文信,偶用英文,称宋美龄为“夫人”,自称“良”。从两人往来信件中可看出,宋美龄非常关怀张学良软禁期间的生活,常送日用品、礼物,还会送钱接济,并代转张在美家人、包括元配于凤至托带的物品、信件,张学良也会对宋美龄抒发思乡之念。

  1947年10月5日张学良给宋美龄的信写道:

  “夫人钧鉴:

  9月19日的手示敬悉,附所赐果物等及凤至来的药品统领到,夫人对良护念周至,使良感谢无极,展读手示再三,并阅剪报一则,闻道家乡事,心中情况难以笔述。夫人,大概您晓得海城是良的原籍,良祖父及上代的坟墓皆在该地,真不知今日是何景况,兹借东坡两句诗,可以代表良现下的心境,‘纵有锄犁及田亩,已无面目见丘园。’”

  宋美龄想看望张学良,张因路途困顿,请宋不要来,他于1950年4月16日写道:

  “由新竹市到井上温泉汽车往返约5到6个钟头,公路之坏,使夫人难以想象,竹东到井上一段,因石头露出地面,轿车不堪通行,只在吉普车或卡车方可行驶,并且险处甚多,颠簸万分,而良之寓处,对夫人供用,更有种种不便,切请夫人不可前来,何时何地,请夫人随时吩咐,良立可前往。”

  宋美龄1957年7月致张学良的信函(原为英文)如下:

  “汉卿:

  闻汉卿眼疾,寄美国台灯一盏,此类不拘位置角度,极为方便,余在美用之,甚感满意,另奉上旧金山Blums糖果店名产些许。另附汉卿家书数札,汉卿阅后可将回信托信使带回,以便转达。”

  宋美龄中文书写程度不好,但因担心张学良病中阅读英文伤神,宁勉强以中文书写。

  张学良获得自由后,真心表白不少,对蒋张恩仇的另一个主角蒋介石,张学良的批评虽不激烈,但不满也很明显,但对生命护卫者宋美龄,张学良却多有保护之意,并多赞美之。

  不管怎么说,两人的友谊是很深的,也很难得,人生在世,真心友谊难有,如果能有难有的真心友谊,是不是会使人更长寿些呢?我不知道这有没有科学依据,但张学良与宋美龄,却确确实实都是百岁老人,非常难得。

  “蒋夫人承认我,我认为蒋夫人是我的知己,蒋夫人对我这个人很认识。”这是张学良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