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6:51:22

全部文字实录

网易财经讯 2010年9月,创新工场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做客财经会客厅,畅谈创新工场一年来的运营和收获,以及从职业经理人到创业者的角色转换。并回应所推项目没有创新的质疑,称创新工场最大的创新来自其运营模式。

以下是此次访谈的文字实录:

网易财经:这一年你刻意的低调,回避媒体,使得外界对于创新工场期望值比较高,讲一讲你在这一年都做了哪些事,创新工场现在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李开复:这一年从人的角度来说,我们一共找了200多位工程师,创业者等等,他们自己开创了他们的公司。我们一共投资了12个项目,这12个独立的公司,里面都有非常优秀的人才,而且好几个产品都已经做出来了。从这个投资的阶段来说,有两个已经进入了,拿了自己的资金,设立了,设立了自己的公司。

还有10个我们也在内部划分了他们的这种经费的基金、资金,让他们能够独立运营。我们的融资方面也进行得非常的顺利,除了原来的几个投资者之外,联发科、硅谷银行这几个比较重要,重量级的投资者也加入我们的行列。我们的创新工场的平台,也就是说我们做投资、法务招聘等等这些运营方面的这个团队,也到了30多人的规模。所以到今天我们做了12个,12个投资是,还是比较超过当时我们的期望。当然,现在这些产品刚推出,要谈成功什么的还太早了,但是至少我们开发产品的速度,找人的速度,人的质量,投的项目的数量,这些都是比我们预期要高一些的。

网易财经:这个项目很多方面的高预期,是不是也意味着创新工场需要更多的钱,需要更多的精力来投入?

李开复:是,我们原来计划是一年达到100多人的规模,结果达到了200人的规模,那意味着就是说,我们可能需要比原来希望的钱要多不少。所以我们现在正在开始启动一个人民币的投资,人民币基金的投资。

网易财经:开复,你以前是很知名的职业经理人,头上也有谷歌的光环,现在成为一个创业者。很多人说,创业者非常苦的,这一年你感觉苦吗?

李开复:不会呀,感觉从来没有这么快乐过。我觉得一个苦或不苦并不是在他住什么酒店,坐飞机坐什么舱,而更多的是看他是不是在享受他的工作。他是不是认可他周围的人,而得到他们的认可;他是不是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从这些角度,我觉得这是我收获最多的一年,然后我非常高兴当时做了这样一个抉择。

网易财经:回顾这一年,你觉得这一年之中是非常顺利的,还是也遇到了一些小的坎坷,一些挫折?

李开复:整体上还是比较顺,顺利的。但是也碰到了一些我们原来没有,没有期待的一些挑战,比如说我们在找创业者的时候,刚开始的四个月很难找到创业者,因为他们都对没有这个,没有这个经验的一个投资机构还是抱着一个观看、怀疑的态度。我们刚开始的项目确实也比较辛苦,因为没有创业者,我们招了工程师自己代理。一方面我们这些项目其实做得蛮好,后来也慢慢有,有领导者来带每一个项目了,但是毕竟我们还是觉得说,这段时间太辛苦了,还是需要创业者来代理我们的项目。还好,差不多在二月份的时候,逐渐的有一个接着一个的创业者加入,然后我们的口碑也在增加,也是越来越好。另外的话我们开始的一些战略的思维,启动的一些项目和一些成果也被他们所认可,所以慢慢的找不到创业者的问题就被化解了,所以今天我们才能够有12个投资的,都有创业者的项目。

网易财经:有没有在这一年里面感觉比较难的时候?

李开复:找不到创业者就很难。

网易财经:就很难。

李开复:做一个投资机构,没有人要你的钱,这不是这不是很郁闷吗?

网易财经:你觉得这个从一个职业经理人到一个创业者,在你看来这个最大的改变是什么?

我不算是真正的创业者

李开复:对,其实说实在的,我这不算是真的创业。说实在的,我觉得坦诚的说,一个多年的职业经理人转成创业者是一个很困难的过程,然后是一个低概率的事件。但在我这个例子我觉得是不太一样的,有几点不太一样:第一个是我这个不是真正的创业。

网易财经:为什么?

李开复:因为我是其实是成为一个投资人的“孵化器”,这个还是比较符合我过去的工作的经历,因为过去我在培养人,现在也在培养人;过去我在指点项目,现在也在指点项目;过去我要得到总部的认可,现在我要得到投资人的认可。这些上面还是有一定的衔接性的,并不像是真的去我要在一个这个很恶劣的环境里打造一个产品,不是,不成功便成仁这样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的话,我觉得因为我在过去的一些业界的成绩吧,还是得到了比较好的这个,大家的认可和支持,所以在融资方面,在运营方面,在招聘方面,在人才方面,都没有碰到太大的挫折,而且走得非常的顺利。这个一般的这个创业者可能会感觉,感觉比较困难。 第三的话就说其实我在职业,职业经理人的阶段,还是一个比较喜欢冒险,不怕风险,而且是愿意尝试从无到有的做事情。无论是我在微软亚洲研究院,还是在谷歌中国,都是从无到有的打造,所以跟今天的从无到有的打造也有一定的相似度,所以对我来说,这个跨越不是超级的困难。还是困难,但是不是超级的困难。

网易财经:也就是说,正是由于以前的一些背景和一些经历,所以今天创业的感觉你感觉不是一个真正的创业,也变得很容易很多。

李开复:对。

网易财经:创新工场75%的精力投入到了移动互联网上。移动互联网的营运现在应该说是一个,在对生意前景上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大家都觉得真的有移动互联网存在吗?是不是互联网到了移动?还有很多这样的疑问,大家会觉得这个行业是否是真的一定有钱,前途,你怎么看创新工场现在这么大的精力放在这里,这个移动互联网上?

李开复:我觉得现在大家过去的把以前SP所碰到的问题,可能预测未来也会碰到类似的问题,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觉得这个我们首先要问移动互联网是否为用户提供价值,这个我觉得是肯定的。因为我们能够无所不在的在任何地方,都能够接触到同样的信息,而且更聪明的知道你过去的习惯,知道你在什么地理位置,基于LBS的非常针对性的给你及时的信息,无论是你私人的信息,还是你需要购买的东西还是等等其他的信息,这个对每个人绝对是非常有用的。

移动互联网商业机会巨大

李开复:我深深的相信任何一个有用的事情,一定会可以寻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无论它是靠广告还是靠电子商务,还是靠一些并购,甚至靠每个月付费的方式,这个是我觉得是没有任何的悬念的,因为中国今天已经有3亿个移动互联网用户,未来它的潜力可以成长到8亿个用户,这么大规模的一个,一个这个用户群。然后我们有众多不同的方法可以提供价值给他们,那他们肯定是愿意付费或者有方法可以寻找到商业模式,这个我觉得就跟初期的互联网一样,你可以有一定的担心,但现在已经有很多模式,而且这个模式不需要新的人来发明。移动互联网以后的盈利如果要靠广告,有很多例子,有谷歌的广告,有AdMob的广告,有苹果的iAds,这些都已经在别的国家成熟了,移植过来就好了。

如果说是卖软件的话,也有很多例子啊,用facebook的例子,用这个美国的这个android电子市场,这个苹果商店,这些都可以靠卖应用来赚钱。甚至卖订阅赚钱,我觉得运营商也有这些经验。所以就是说我觉得用户需要它,用户量特别大,用户愿意付钱,而且已有被证明的商业模式,我觉得在我的脑海中,没有任何的悬念,这是一个带来巨大财富的机会。

回应质疑,称最大创新是模式

网易财经:很多普通的网友提出了疑问,他们觉得创新工场的整个产品也不过如此,只是一种改良式的创新。网友对于创新有一点疑问。你怎么看?

李开复:对,我觉得任何的一个人说我要开始做很多个颠覆式创新,我说话就不会相信这句话。颠覆式创新是可遇不可求的,是在人类的IT史里面只碰过几次,所以我们对这种可遇不可求的事件可以希望,可以梦想,可以祷告,但是不可以预测,OK。但是我们对创新还是非常的执着的,就像你说的,是哪一种创新。我认为我们现在重视的创新是属于那种所谓的微创新,互联网式的创新。互联网式的创新就是基于互联网的特质,能够做非常快的这个推出,然后进步。一个产品不要等全部打造成了让所有人耳目一新的时候再推出,在做得可以用的时候就可以推出来,因为毕竟它是免费的。然后让一部分人去使用它,经过他们使用的习惯,让我们能够挖掘出来这些已有的用户他们的痛苦在什么地方,他们未被解决的问题在什么地方,我们可以提供更多价值的地方在什么地方。然后去解决这些痛苦,增加这些价值,这就是微创新。一步一步的理解用户,解决用户的问题,化解他们的痛苦,然后提出他们认为有价值的,未来可能会愿意花钱来买的解决方案,这种互联网式的创新,其实几乎是互联网的每一个公司做事的方式。

无论你是开腾讯,淘宝、百度或者是国外的雅虎,甚至大家都认为最会创新的谷歌。第一个版本都是先推出来,得到数据,然后让它进步,最终得到用户的认可。我非常相信一个创新它如果没有带来用户的价值,商业的价值,它是白做的。所以我们的每一个创新都会针对着用户的价值和应用来迈进。

另外一点我想补充的就是说其实创新工场,我们真的认为最大的创新在创新工厂是什么呢?不是任何一个项目,而是我们的创新模式。我们用这种以人才为主的,用这种早期助跑、加速的方式来让一个很小的团队,让一个整个团队还有个人都能得到很快、很大的成长,我觉得这个本身是一个创新。我认为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都没有第二个跟我们一模一样的案例,我也觉得今天中国最需要的不是做一个颠覆式的创新,而是一个有持续性的“孵化器”也好,基金也好,投资者也好,他可以重复式的,每年做出若干个有价值的创新的公司。这样无论对整个经济,对人的成长,或者是对这种互联网提供的价值,才是真正的最大化。

网易财经:创新工场这次公布的五个项目,有两个项目行云和点心可能是一个平台性的公司。

李开复:

网易财经:可能具备成为一个大公司的潜质。

李开复:嗯。

网易财经:像豌豆夹类似这样的工具应用类的,大家会觉得他是一个比较小的应用。那么它成立一个大公司的潜力有多大?因为我们是一个,我们现在成立基金,我们希望某些公司是能够成为大公司的,你至少是目前应该有这个潜质。

李开复:我觉得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但是我觉得不是一个非黑既白,并不是说这两个就肯定大,那三个就肯定小。我觉得是成功大公司、小公司的概率,我觉得你讲的是对的,就是点心和行云,他会比较有,他的概率,潜力,做大会更大一些。另外几个会小一些。但是我觉得千万不要低估或者否认其他的几个项目成为大项目的可能性。比如说当这个360推出第一次杀毒的时候,我想我们没有一个人会预测到他能成为这样平台式的产品,但是他做到了。比如说photoshop有点像魔图精灵photoshop一推出的时候,也不就是一个非常高端的,非常少数人使用的一个修理相片的这个软件吗?

但是它也做得能够做得非常的大。所以我觉得未来的潜力是都是有的,我觉得每一个项目的投资和回报也是合理的。比如说行云和点心,团队会非常的大,也许你的期望值高一些,团队也大。

比如说魔图精灵,其实就三个人,这样的一个团队能做出这么多东西,仅仅三个人,我觉得它的回报还是会不错的。

网易财经:创新工场现在这个一年时间,也有12个项目成立,你刚刚说这个离成功还比较远。

李开复:嗯。

VC看中项目才算初步成功

网易财经:你觉得说,这个在今后如果说创新工场要成功,你会觉得它达到什么条件下,它才算成功了?

李开复:我其实不会想那么远,真正要讲到成功,就是我们的投资者有回报的时候,看这回报有多大,这是一种成功。另外一种成功就是在那个时候来算算我们培养了多少人,有多少已经是举足轻重的在业界能够这个呼风唤雨的,或者是一些了不起公司的负责人,或者是高管,这个也是一个方法来评估长期的成功。我都很愿意被这两种方法在七年、八年、十年以后来评估。

如果说实在要一年,未来一年要评估我们的话,我会觉得在这个阶段,我们证实了自己招人才的能力,证实了自己启动项目的能力,我觉得还没有证实自己把培养成,培养这个成熟产品的能力。所以下一个阶段就是能不能把这12个项目里面,培养比较多的成熟的产品。所谓成熟的产品就是比较大的用户量,好几十万个,甚至百万。或者说是有收入的,能够把收入慢慢做得规模化的,能不能培养一些这样的案例,这个我觉得是我们下一个阶段的挑战。那么另外一个挑战就是说,现在我们几个项目都很开心的说“哎呀我们这个投了多少”“那个投了多少”。但是再下面走,走到A轮融资,

我们叫外部的投资者来投,所以另外一个挑战就是说,我们能不能把项目发展到一个程度,外部投资者愿意来投,甚至愿意来抢着投,甚至愿意来排队投,我觉得这个对他们也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因为我们的投资,很多人会说,也许不能完全算数,要靠第三方的才是真正的能够客观。所以我觉得未来的一年,我会用外部对我们的投,为我们项目的投资,来做一个评估。还有到底有多少个产品做到了比较大的用户的级别,或者是已经开始有些收入了,用这样方法来评估我的项目。

网易财经:你预计什么时候第三方的一个风投会来追捧创新工场,或者会来为创新工场的项目注资呢?

李开复:其实透露一些,已经有一家国内顶级的创投公司,他们的已经盯上了一个项目,而且差不多每个月都要来跟我们开会。我们跟他说太早了,但他一定要来。另外不瞒你说,我们还有另外一个项目已经有一个公司出价要把它收购了,但是我们是初步拒绝了。

网易财经:初步拒绝了?

李开复:对,所以这已经开始发生了。但是谈到刚才我的那种规模化,就是说真正的比较大量的一轮投资,这个的话我觉得应该是要在明年初才会开始启动,也许明年中可以做到第一个外部的融资。

网易财经:那么在今后你觉得说,如果要做大,要做成功的话,他的障碍,最大的风险可能在哪儿?

李开复:我觉得现在比较难评估。我能看到就是说人才风险是不存在的;创业者风险是有,但是不是特别的巨大;我们的这种提供的平台,应该也没有太大的风险。所以如果实在还要说有风险的,就是未被证明的这些事情,就是说我们到底能多好的去运营一个基金,这个可能还未被证明。比如说我们多好的能够帮这些公司能够把他们的产品做,做大做强,这个现在也还没被证明。但是我自己是很有信心可以做好的,只是说你要,实在让我说风险,我们没有做过的事,风险总比做过的事要大一些。

网易财经:嗯,创新工场现在有这么多的项目,创新工场接下来在这个融资上,是不是说除了人名币基金外美元基金会继续扩大规模,因为我知道创新工场采取的一个模式,并不是说每个项目投比较少,投很多。而是说每一个项目花很多时间,创新工场投入也比较多。包括后面的A轮和B轮创新工场可能都会跟投比较大的比例。

李开复:嗯,我们其实随时都在和投资者接触,更多的是,在美金方面更多的是投资者在找我们,我们已经接触了比较多的投资者了。钱也到了比较足够的规模,现在只是这两个基金的比例的问题。我们不排除更多的引进投资,但是我们不会花太多时间去争取。

网易财经:这一年,创新工场到底钱花掉了多少?

李开复:没有花多少,几百万美金而已。可能到现在为止三、四百万美金吧。

网易财经:大家很多人讨论唐骏的学历事件,你是怎么样看待这个事件的?我知道创新工场初创之时也招了很多人,你应该对他们的品行也有一些要求。

李开复:啊,我觉得这个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我并不是特别清楚细节,所以不好,不好评估。不过就是说,如果来我们这儿的一个申请工作的一个工程师,假设他的文凭做假的话,我们是不会录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