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产能过剩,一边内需不足,为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21:31:40
   一边产能过剩,一边内需不足,为何??     最近,中国经济以及咱这个坛子被这两个名词搅的很热闹。    这两个名词是怎么诞生的,不知道。但大家都在用。    奇怪了,大家都在用一个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语录,就不怕被这些裹胁?不怕被引向歧路?    但总觉得这两个名词有点不地道。     先说产能过剩。    要说产能过剩,就得先把这个名词的概念确定好。一般来说,商品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就应该是产能过剩的本来意思吧。    但这里面存在一个问题是:不管什么样的工厂,想投资就开工,也不管生产的是什么样的商品,都要让消费者消费掉?    如是这样,好了,反正有国家为产能过剩操心,大家都来建工厂,卖不出去就向国家哭产能过剩。让国家多发票子或再增加4万亿投资扩大内需。    但这个过程正常吗?政府用今天的GDP换来明天更多的产能过剩,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能说我们的政府只有如此低下的执政能力!!     再说内需不足。    为什么会内需不足:一、因为没保障,老百姓要自己解决养老、医疗、教育等,不敢消费,更不敢超前消费;二、老百姓的口袋里没钞票,因为分配不公,拿什么去消费;三、物价奇高,我们政府忙于鼓励出口退税,补贴老美老欧,补贴由谁出,最终还是老百姓买单,就反应在组成物价的各种税费上。流通环节处处加码,各个政府部门层层盘剥,我们常用欧美人1/10的工资,支付着欧美人5--10倍的物价,谁还有能力去消费!!    内需不足是最忽悠的一个名词。内需不足不知是怎么定义概念的。    这个名词首先让我有些不明白的是:国家GDP中出口部分大于国内部分就叫内需不足吗?物价高涨就叫内需不足吗?    若以GDP内外比例来定义内需不足的话,那就不管国内物价指数了?若不顾国内物价指数上涨的一塌糊涂,仍强调内需不足,这样来定义岂不是乱来嘛。    再说,GDP的内外比例,若觉得比例不合适,可以降低出口嘛,为什么非要让内需不顾死活的向出口看齐?其实,把汇率调高一点,马上出口下降。是不是又该出现外需不足了?拿比例说事,真是乱套了!    那内需不足到底是按什么来定义?!     看看现在经济学上用的时髦名词,真让人非常担心。是人们在乱用经济学还是经济学人在乱用概念?    这并非是一个小事情。    工信部部副部长娄勤俭日前称,一季度工业经济受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国际国内市场需求萎缩,产能过剩的矛盾凸显;主要工业产品下降,工业产品和原材料市场价格大幅下跌;企业经营困难,程度加深;工业全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 
       
       内需不足,产能过剩是政府一直强调的伪命题,相信我国的精英治国阶层很清楚问题的根源在哪里?不过他们愿意做的也就是整个家电下乡活动,再不行就串通银行和房地产开放商来个首付2折,房贷再来个7折,结果硬是给他们整出个小阳春出来。 
     
    伟大的祖国,为什么不从内需不足,产能过剩的原因再去找根源去解决呢? 

    78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习惯了靠投资和外需来强拉经济,或许在当时我们可以理解政府的作为,因为当时大家没储蓄没钱,只能希望别的国家来投资,别的国家来买我们的产品出口。现在虽然我们的高储蓄与别人家的高负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可是我们还是不敢消费?为什么?先不去探究我们这些高储蓄是那些人呢?政府官员?资本家?还是所有的中国老百姓?他们的比例又是多少? 

     只看看当今中国社会的尖锐矛盾——就业问题,住房问题,教育问题,医疗保障问题等等就已经矛盾重重,那些所谓的砖家、教授还在歌唱着中国模式,中国救资本主义?简直是贻笑大方,要误人子弟。 
     

    人们要消费的是必需品,刚性消费品,如房地产啥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有一百快你花了50,就只有50了,也可以理解为所有的钱都转向了房地产行业,其他产业还能活过来么?本以为政府不去解决百姓的教育、医疗保障,就业问题,去解决人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就罢了,居然在开发商、政府、百姓在这场房地产行业的三方博弈当中,政府与开发商协同舞弊,又把房价抬高了,这是什么?血淋淋的略夺,是一种对中华民族13亿人的滔天大罪。

       这种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工业产业,从一定意义上说房地产行业更变成了其他行业的公敌。房地产要想暴利,其他产业就不能活得很好,和谐经济,和谐社会就是一句口号。 我想我们都是爱国的,只是我们爱的是一个乐于服务于人民的政府,为人民某幸福的国家。

#sharelinks div { float:left; width:20px; font-size:14px; text-align:lef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