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安全现状与对策分析12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9:44:22

一、严峻的中国石油安全现状

 

(一)、中国石油依存度逐年升高

 

 

 

2005

 

2010

 

2015

 

2020

 

生  产

 

18000

 

19500

 

19000

 

18500

 

消  费

 

28000

 

34000

 

39800

 

48400

 

净进

 

10000

 

14500

 

20800

 

30000

 

依存度

 

35.7

 

42.6

 

52.3

 

62.0


       表1:中国原油生产、消费、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统计与预测(亿元,万吨)

由表1可知我国石油消费的对外依存度正在迅速攀升,中长期无下降势头,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特别是近五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接近10%,石油需求迅猛增长,加之国内原油增产疲软,几大油田均以进入滑坡阶段,使我国成为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

  (二)、世界油气资源争夺日益激烈对中国的影响

国际石油资源分布不均、数量有限,获得和控制足够的石油资源以满足本国经济的发展需求必然成为大国安全战略的重要的目标之一。近年来的世界石油资源争夺史以及世界石油格局变化的趋势表明,世界能源生产或消费大国特别是美、欧、俄等西方国家及其跨国公司将会继续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甚至不惜动用战争手段控制世界石油资源。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的石油消费大国,石油消费逐年增加已不可避免但另一方面国内石油开采却一直增长缓慢,加大对外进口已成必然趋势,然而面对世界强国的步步紧逼,我国走出去的石油战略受到严重挑战:

1、在远东。日本极力阻止已经很成熟的“安大线”计划,竭力说服俄采纳“安纳线”,保障日本石油供应安全,破坏中俄石油合作,企图通过加强与俄罗斯的石油合作,提高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影响力。在远东石油管线的走向上,美、韩等国也在“泰纳线”争取自己的利益。俄罗斯借助能源来扩大其地缘政治影响力,积极推行能源外交。利用掌握石油出口到中国和日本的主动权,抬高价码;

2、在南中国海。菲律宾、越南、文莱、马来西亚等国一直试图开发南中国海,都纷纷提升军事实力特别是海军实力,以军事实力为后盾,抢先在南中国海开发了30多个油气田。美国等国的石油公司也积极参加到南海周边国家在争议海域开采石油、天然气的项目中,从中获得巨大的战略物资和经济收益;

3、在东海。近来中、日、韩三国围绕东海油气的争夺也已呈升级态势。日本利用春晓油气田大做文章,最近又开始在我东海有争议海域进行海底石油调查。韩国近期也宣布开始在远离朝鲜半岛西部海岸的大陆架勘探石油。一场围绕中国沿海大陆架的海上石油争夺战拉开了序幕。

4、在中东、里海。伊拉克战争后美国控制了伊拉克石油的生产与出口,利用伊拉克的有利位置威慑遏制伊朗、削弱沙特阿拉伯的影响,影响世界油价,改变了中东地区石油力量对比,在世界石油战略格局中占据主动。利用阿富汗战争美国势力进入中亚,并加大在里海中亚地区的石油投资和天然气运输管道控制的力度,削弱俄罗斯和伊朗对里海地区石油运输的影响,使中东和中亚这两大世界产油区处在美国的影响和控制之下。

(三)、世界石油价格变化多端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飙升会造成国家外汇支出的增加?炼油加工及运输成本增加等现象,它将会严重影响和波及工业?农业?交通动力以及人民生活等各个方面,使国民经济整体运行成本增加,产生了“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的不稳定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甚至危及国家经济安全和政治外交上的主动权?有关专家对我国GDP?石油进口数量和价格波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认为,油价每上涨1%,并持续一年时间,将使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平均下降0.01个百分点。

二、对策分析

 

(一)、压缩快速增长的石油需求

1、节约使用

目前我国年石油消费接近3亿吨,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石油主要应用于交通运输业和石油化工业,一是小轿车增速过快,如不加引导,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1.3亿~1.5亿辆,光是汽车燃油需求就当达到3亿吨;二是一部分人还追求豪华的高耗油的大排量小轿车,增加了石油消费,而相比之下,许多发达国家的小轿车都在向1.3甚至1.1的排量发展(例如德国);三是目前我国机动车的燃料消耗水平普遍比世界发达国家高10%~20%。减少汽车保有量,改进机动车燃油利用率迫在眉睫,今年我国颁布了燃油附加税,为减少汽车用油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依据。

2、开辟新能源

石油安全战略不是孤立的,而是国家能源战略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制定中国石油安全战略时,不能就石油抓石油,而要从整个能源战略出发,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结构中的石油比例,尽可能地实现非石油能源向应用石油能源的转化,进而降低国民经济发展对石油资源的过分依赖,如核能的利用,核能是世界上公认的高效、低污染的清洁能源,目前我国只有秦山、大亚湾两座核电站,核能发电占全国发电量不足一成,而法国的核能发电比例却高达70%以上,随着去年国际油价突破100美元/ 桶,核能,这一清洁高效的能源再次受到世人重视,日本、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纷纷加大核电站建设,我国也适时的启动了新的核电建设项目——神黄核电站。

3、充分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

与邻区和发达国家比,我们的油品税相当低,以油品税占售价的比例计,日本为50%,新加坡为40%,韩国为65%,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为56%,而我国大陆地区仅为10%左右。我国的油价大大低于日本和欧洲,为什么我国不能提高税收和油价以抑制石油消费过快的增长?我认为,贯彻温家宝总理的指示,“运用经济杠杆和市场机制,抑制油气消费,节约和合理使用油气资源”已刻不容缓。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将节油工作推向一个新水平。

(二)、积极应用政治和外交手段加强对国际石油的控制能力和决定力

  未来我国要加强对国际石油的控制能力和决定力石油战略的核心应该放在我国的周边地区——中亚及里海、俄罗斯、南中国海、东海及钓鱼导附近海域。

1、为什么?

(1)、此四地区石油资源蕴含量极其丰富,在被西方石油地质专家认定的世界级的“四大二新贵”油气区(四大为:中东、墨西哥湾、西伯利亚、南中国海海域;二新贵:里海和非更被洲)中,中亚及里海、俄罗斯、南中国海名列其中,而东海及钓鱼岛附近海域更被西方石油地质专家誉为“未来的小中东”。

(2)、我国对这些地区拥有极好的地缘政治优势,其中南中国海、东海及钓鱼岛附近海域,更为中国之领土、领海,可以对这些地区施加强大的政治、经济特别是军事影响。

(3)、从这些地区汲取石油有利于我国摆脱“马六甲效应”,挣脱美国因素,更好的把石油这个现代社会的发动机不停地转起来,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2、怎么做?

(1)俄罗斯——政治引导为主加之以经济利益诱惑,以军事力量为坚强后盾。中俄之间的合作是双方的战略被动选择,是在双方均遭到巨大的外部威胁和压力时的必然选择,因此至今中俄之间依然是“政热经冷,民间互有敌意”。将中国的石油安全交给俄罗斯是极其危险的,但也应该看到从俄罗斯远东地区进口能源,距离短、成本低,而且相对稳定,是能源进口多元化的较优选择。只要能使俄明白我对其重要的地缘利害关系和我国在失去俄的石油供应时也不会影响我国的石油安全,再加之以利益的诱惑,从俄进口一定比例的石油是可行的,也是划算的。今年我国通过对俄的高额贷款(我国对俄两石油公司共贷款250亿美元,利息6%,分20年还清,所还贷款以中国进口其石油抵消)一举拿下了未来20年俄通过铁路和石油管道各向我国出口石油1500亿吨/年的大单,便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2)中亚及里海——以经济利益诱惑为主,加之以政治引导,联合俄罗斯打压美国。

应该看到目前在中亚的几大势力中以美、俄、中最具角逐力,进一步分析我们会发现,美国实力最强其战略野心也最大,他不但要中亚的石油更需要这里的地缘优势已达到打压中俄战略空间的目地;俄在此地区则主要是想巩固独联体地盘抗衡美国不断对其的战略挤压,但苦于经济力量有限,无法抗衡美国的“美元外交”;中亚国家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且是我国的近邻,双方在油气合作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所以中国在中亚主要是为石油,并有财力与美国一争高下。由分析不难看出中俄之间的合作是什分必要的,目前应该着重于以下工作:

1〉承认俄罗斯在中亚的主导地位,并表示出对其利益的关注,拉俄抗美;

2〉着重分析中亚各国所需,利用上海合作组织这一平台加强同各方合作,加深同中亚各国的关系;

3〉着眼于未来,不能让俄一家称霸中亚,反美而不倒美,加深中美能源对话,引导美国势力在中亚的存在,并使其意识到他们最大的威胁是俄罗斯。

(3)南中国海、东海及钓鱼岛附近海域——为军事实力为主导加之以经济利益诱惑,积极开展政治对话。

南中国海、东海及钓鱼岛附近海域为中国之固有领土、领海,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这些地区大多为他国所侵占,除东海油气田外我国在其他地区的油气开采尚处于空白阶段,南中海每年几百亿吨的石油收入流入他国口袋!中日关于钓鱼岛之争最近更是甚嚣尘上,两国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宣布对其拥有主权。南中国海情况更为复杂,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均称拥有对南沙群岛的主权。由于各方对主权范围各执一词,该区在领海、领空等问题上一直争执不断。菲律宾、越南、文莱、马来西亚等国不顾我国的反对,抢先在南中国海域内开发油气田,掠夺石油资源。同时他们在开发石油资源时积极引进西欧、美国的石油公司意图使南中海主权之争国际化,对我国重新收回主权越发不利。对此我认为我们应该:

1〉大力增强中国海军实力,特别是应该发展远洋海军,增强我国对日本、特别是东南亚各国的军事威慑力。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

2〉积极引导、鼓励本国大企业开发海上石油资源,特别是和别国有争议的地区更应该加紧勘测,开发,抢占先机。

3〉利用中国东盟“10+1”这一良好的合作平台,同各国积极对话,开展海上石油合作。搁置意见,共同合作。

4〉利用我国的强大经济实力,对其实施强大的经济影响,特别是现在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经济困难重重,美国又无暇东顾,正是我国实施强大影响的有利时机,分化瓦解东盟内部,立阻东盟内部在南中国海主权问题上达成对我不利之一至意见。

(三)、 加快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步伐

近年来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复杂多变,大国之间的利益博弈、复杂的民族矛盾、宗教冲突、政治危机、国际金融动荡以及局部石油战争等,导致了国际市场上的石油价格反复大幅波动,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不仅危及国家外汇支出,而且造成国内油价大幅度波动,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中国在石油问题上面临的主要威胁并非是战争,而是价格风险”。美国石油工业研究基金会指出,“任何的其他选择都不能象战略石油储备那样从政治和经济上保护国家的社会经济安全”。因此,为了防范国际石油市场供应中断的危机,保障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制定和实施利用国际石油资源、保障我国中长期石油供应安全的战略措施、加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步伐势在必行。

2003年中央正式批准开始石油战略储备。对于我国来说当前主要是抓紧建设政府原油储备基地和提高石油企业库存水平。据有关部门资料反映,国家已拟投资超过1000亿元,其中包括油库等硬件设施以及储备油投入,一期工程近年来已经完工,分别在青岛的黄岛、大连的新港、宁波的镇海、舟山的岙山建立了四个基地。二期工程的选址、筹建工作也已开始,三期工程中内陆腹地的石油战略储备油库亦在规划中。整个工程完成以后,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将基本上相当于90天的净进口量,到时我国的石油安全风险就会得到进一步化解。

参考文献:

[1]  网易新闻中心:“美国能源状况”

[2]  陈淮:“石油战略要重点研究国际市场”,载《价格理论与实践》

[3]  李书龙:“第三只眼看中国石油”,载《21世纪中国石油发展战略》中国石油论坛报告文集

[4] 《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年)(草案)》

[5]  崔新健.中国石油安全的战略抉择分析[J].财经研究

[6]  舒先林、阎高程:“石油:中国能源安全的核心与国际战略”,《石油化工技术经济》

[7]  秦晓:“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能源运输问题”,《中国经济时报》

[8]  World Energy Assessment. UNDP, UNDESA, WEC, 2004[2] 2003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国际石油经济

[9]  田春生:“中俄石油的利益博弈刺激我国能源战略的提升”

[10]  李建民、安蓓:“中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维护国家石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