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教学目标的有趣是无效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3:09:34

  ■山东省肥城市实验小学 尉娥

  有趣的课堂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教师所追求的,希望通过有趣来促进有效课堂的实现。但当下有不少教师对课堂上的有趣存在认识偏差,致使因片面追求课堂有趣而失去了课堂本身的教学意义。

  有趣不能作为评课唯一标准

  我曾经听过一节低年级的数学课《分类》,教师创设了带同学们去小明家作客的情境。首先参观小明家的客厅,客厅里玩具摆放得杂乱无章,激发学生整理玩具的欲望。教师精心制作了课件,屏幕上每个物体的图片都可以通过无线鼠标随意挪动。这时,学生们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想亲身体验一下。一名学生被叫起来操作,脸上一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但他直到操作完一句话都没说。

  师:你为什么这样整理?

  生:因为这些是汽车,这些是火车,这些是轮船,这些是飞机。

  师:你是按玩具的种类来整理的。像这样把物体按一定标准进行整理,就叫分类。除了这种分类方法,还能怎样分?

  (在争抢中,另一名学生又被选中操作。这名学生是按颜色进行分类的。)

  师:还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吗……

  在接下来的拓展应用中,继续参观小明的卧室,给小明的衣服分类;参观厨房,给蔬菜水果分类。各部分教学环节基本同上。整个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直到最后学生都还在为抢无线鼠标而乐此不疲。

  课后,一位教师对我说:“这节课上得真好,挺好玩的。”我不觉有些愕然,难道这就是评价一堂课好坏的标准吗?这确实是一节很有趣的课,但这种有趣的课堂是否真正有效?

  脱离教学目标的有趣是无效的

  一堂好课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课堂的有效性。有效课堂即包含学生良好的心理感受,也包括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

  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来看,上述课例中,虽然让学生按自定标准进行分类的教学内容贯穿始终,但让学生按指定标准分类的内容却始终未见踪迹。由此可见,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还有待深入。

  在学生操作和回答问题时,教师并未作适时引导,甚至代替学生总结。其实,教师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提升,能帮助学生掌握、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因势利导,通过“你是按什么分类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分类方法”等问题,尽量引导学生多说、说完整。这样既能突出教学重点,又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虽然整节课学生一直兴趣盎然,但这种有趣没能使教学目标得到比较全面、有效的实现,甚至只为了简单地追求课堂中的有趣而实现有趣。这不能不说是对教育机会的错失和教育时间的浪费。

  用有趣促进有效需要投入智慧

  上述课例中的“病症”,在实际教学中屡见不鲜。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的有趣推动有效教学目标的实现?

  观念:吃透新理念,调整教学态度。面对课改新风带来的教育理念,有些教师认识不到位,盲目跟风。要让课堂变得真正有效,教师首先要吃透新的教育理念,端正教学态度,并化理念为实践,这是实现用课堂的有趣促进有效的前提。

  备课:立足发展观,优化教学设计。课堂中的有趣一定要放在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这个背景下来设计和考虑。在备课时,教师应吃透教材,确立对学生发展有益的教学目标,并将其作为课堂真正有趣的基础;理解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

  上课:关注学生情感,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有效课堂的有力保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通过捕捉注意力、引发好奇心、提高积极性、激发成就感等方法,及时调整课堂气氛,用兴趣来促使教学目标全面有效地落实。总之,以课堂的有趣来促进有效需要教师投入智慧,更需要时间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