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华战友的日子不好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7:43:55

  吴清华战友的日子不好过

《红色娘子军》,多少人听到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一部堪称经典的文革样板戏之一,影响过一代人的英雄故事,当我们观看节目的时候,似乎没有人在意过故事背后的革命者原型的个人生活,她们为什么参加革命,战争结束后的生活如何?如果说身处战争年代,个人生活尚无暇顾及,那么发生在今天的一则与拆迁有关的新闻却让我们倍感唏嘘。琼崖纵队(红色娘子军的老部队),曾经是多么一个令人崇敬的解放军队伍,现在又是多么一个在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再被人记起的历史名称。在海南海口,一位82岁高龄的琼崖纵队女战士,面对城市拆迁,无助地蜗居在被开发商断水断电的危楼楼顶,能选择的只有默默忍受…陈妚四,出生于1928年,194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琼崖纵队,1958年退伍到海口糕点厂当工人,1978年光荣退休。历经海口糕点厂变更海口饼干厂、海口营养食品厂、佳应食品有限公司,直至公司破产。1994年,当时的海口饼干厂为了照顾陈阿婆和厂里分配来的大学生,将包括陈阿婆在内的3户人家安排在海口滨河路饼干厂内包装车间第3层顶楼的屋子里居住。

在市场的大潮中,海口饼干厂尝试过改制求生存,但最终仍在2003年宣告破产。破产后,陈阿婆等3户人家一直居住在废弃的车间顶楼,前后一住就是16年。前不久,厂区拍卖给海口超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月1日,开发商一纸《通知》称,“将对原饼干厂场地进行清理,接到通知后7天搬离场地,逾期未搬,后果自负”。随后,在大型机械“隆隆”的巨响中,厂区其余5栋楼被拆除,陈阿婆所住的包装车间小楼也被断水、断电。周边楼房的拆迁同时也将陈阿婆所住的小楼震得几乎成危房:房屋晃动、开裂,天花板墙体脱落……

破产的饼干厂已无力帮忙重新安置,陈阿婆等3户人家试着找过海口市国资委,也未得到明确的安置答复,开发商也无义务帮忙安置。面对这样困窘的局面,陈阿婆不知如何是好。每天,陈阿婆踏着楼道里脱落的墙皮爬上断电、断水的小楼,心酸时会翻出自己那本转业军人证明。此时,想起半个多世纪前为了解放海南浴血奋战,如今却没有一处安身之地,陈阿婆顿时老泪纵横。

回想五十年代,刚解放时的国家百废待兴,军委发出关于部队集体转业的命令。毛泽东对这些转业和复员军人说:“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
     原琼纵的大批官兵忽然接到一纸复员命令,纵队转业复员的一万多人中,其中有2800名女同志,大批复员后。留下的仅约有100人,他们大部分是干部爱人。在复员过程中,不管愿意与否,一律要走。海南岛妇女参加革命的人,一般都是和家庭不和被迫参加革命的,她们大部分没读过书,目不识丁,过惯军伍生活,一旦置身社会,谋生乏术,又无家可归,不得已退伍的女兵们掩面痛哭,离开她们视为家庭的部队,在前面等着她们的,是极悲惨的命运。有的流落街头,以行乞度日;有的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卖肉体;有的索性投河上吊,一死了之。情形不胜凄凉。有的复员女兵向军区寻求帮助,但听到的全是冷若冰霜的回答:“你们不是军队的人了,有事不要找军队,找地方去。后为缓和女同志的愤怒,成立过一个文化学校,表面看是为了提高女同志文化水平,但实际上是透过这一过程逐步教育动员回家。因此,在文化学校内又相继发生自杀事件,后来动员一部分到各个师去嫁干部,但一部分仍是强迫复员,所知道的在榆林和府城、三江三地就自杀不少人。曾任琼崖纵队总队参谋长的伍向华在1996年指出,“还有不少指战员,留落各地,年老病死,得不到应有的关照”。

如果说战争年代让他们(她们)流血牺牲,为国家的独立与解放作出了第一次奉献,建国初期迫于国家百废待兴,国力羸弱,又让他们(她们)作出了第二次牺牲,今日之中国,经历了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力大幅增强,而目前所能健在的老一代革命者相对是越来越少,当地政府官员可否少吃几顿,少贪一点,拿出点资金给予这些老战士多一些关心,以安他们(她们)的生活,更多的是以安后人及百姓之心,否则再有国难,谁去赴死呢?千万不要忘记,百姓心中有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