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引领五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8:14:50
高端引领五论 来源:中国教师报 作者: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 王通讯 添加时间:2010-6-30 15:40:00

      6月15日,中国人才研究会召开了“贯彻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专家座谈会。李有慰会长主持会议,吴江、吴德贵、王通讯、沈荣华、叶忠海、周琪等人才学界的著名专家在会上作了发言,为我们教育人才的培养、管理和使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报特刊登王通讯先生的《高端引领五论》,希望能吹进一缕清新的风,让我们的视野更开阔一点,我们的思维更活跃一些。
       在教育界,教育家无疑是高端人才。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新近颁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即将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必定会使教育家成长和教育家办学的步子迈得更快更坚实!

    近日,全国第二次人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了未来11年人才工作的24字新指针。其中“高端引领”十分令人瞩目。那么什么是“高端引领”的科学内涵呢?我的理解就是要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过程中,切实把处在世界高端水平的各类人才作为重点和引擎力量,以此来带动整个人才队伍和人才工作奋力前行。这是做好中长期人才工作的重要保证。学习理解24字方针,需要对“高端引领”四个字进行更深一步的把握与领会。

    一、高端人才类型综合论
    首先需要理解的是,高端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所谓综合,意思是高端人才并非专指科技人才,而是指多种类别的人才。因为我们国家当前最缺的是科技人才,所以人们很容易在思想上把高端理解为这一类别。如果是这样,就会在指导思想上走偏。具体来说,高端人才包括党政、专业技术、企业经营管理、高技能等各种各类。因为只有一类高科技人才,我们的人才队伍建设是不会搞好的,事业也是难以成功的。这方面国际上已有教训。
    别的不讲,我们就以文学艺术人才为例,没有这类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科技人才也难以生活下去。在美国休斯顿等地,刚开始大家都注意引进科技人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这些科学家慢慢又流失了。经过调查才发现,原来他们在生活中,不能离开文学艺术的滋养。著名科学家达尔文晚年的一封信中,就表达了自己长期从事抽象的自然科学研究,缺少吟诵诗歌、聆听音乐对自己智力乃至道德的不利影响。
    未来学家奈比斯特通过考察美国医院引进高科技(指大脑扫描与心脏移植)后的变化(指祈祷活动与按摩活动的增多),得出一个令人深思的结论,那就是“高科技需要高情感的对应”。用中国人容易理解的话来讲,就是阴阳必须平衡。“孤阳不生,孤阴不长”。科技人才如果是阳,文艺人才就是阴。同理,经济人才是阳,文化人才就是阴。阴阳互补,谁也离不开谁。再用一句最时髦的话来讲,就是和而不同,任何一个地方只有各类人才和谐共存,才能健康发展。

    二、高端人才层次杰出论
    高端人才就国家而言,必须是层次杰出的。也就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点应该予以特别强调。如果不是这样一批杰出人才担当引导者、开拓者,我们的事业又怎能排除万难,胜利前进?这使我们回想起解放初期引进三钱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的成功之举。只要一批高端人才能够回来就可以了,不一定引进很多。高端人才在质不在量。
    既然要引进,那么就需要弄清这类人才有什么特征,他们究竟在哪里?以科技人才而论,这类人才大都有在世界著名研究型大学学习工作的经历。这样的大学全世界只有20所,美国就占了13所。因为只有这样的大学,才有国家级实验室,才能接触到世界科学前沿。
    引进高端人才,最忌把人看错。有人调侃说,文物鉴宝看走眼很可悲,看人看走眼也很可悲。故此,此类操作还是交给专家里手去做,领导亲自出国操办,大可不必。
    引进高端人才,还忌水平平齐。也就是操心费力引进的人才,水平并不太高,不过与国内人才水平平齐。这么一来,待遇却高出国内人才一大截,反而弄出“招来女婿,气走儿子”的闹剧。
    当然,对于地方来说,高端人才还有地方高端之说,也就是在自己的区域内,确实是属于高端的。这些人才也属难能可贵。北京市中关村高科技园区引进了一批自己认为是高端人才的人才,英雄来路也不相同。这应该是允许的。因为天上的仙鹤不如手中的麻雀。因地制宜很重要。高端也是在不断变化中的概念,但杰出性始终不能变。

    三、高端人才引进跃如论
    关于高端人才的引进,我提出一个“跃如”的概念。何谓“跃如”?这就需要查看一下《孟子》了。那里面说:“引而不发,跃如也”,意思是说,善于教射箭的人总是拉满了弓,摆着跃跃欲射的样子,但是并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做事要做好准备,待机行事。对于引进人才之事,我认为也应该采取这种正确的态度。我们不一定总讲人才引进,应多讲人才吸引,向外界表示出一种既积极又谨慎的姿态。这实际上是一种权衡利弊的主动选择过程。如果轻易地把自己有数的箭都射出去,不见得是高明之举。
    高端人才之引进,既可以单个引进,又可以团队引进。团队引进的好处也不少,例如,可以缩短团队磨合期,可以早日进入状态出成果,创新成功率比较高。
    高端人才引进还要注意保持被引进者学术水平的先进性。让他们始终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联系。据欧美同学会介绍,最近国际上出现一批环流人才,也就是说,这种人既不属于外流出去的,也不属于内流回来的,而是不断地在国际间流动的。其实,这种人才更加宝贵,因为他们的知识处在不断更新中。他们也是值得我们盯紧的对象。
    “跃如”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吸引人才的艺术。

    四、高端人才使用主权论
    高端人才的使用,与一般人才的使用会有不同。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如何赋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上。世界进入21世纪,最值得重视的变化就是进入人才主权时代。在这个世纪,人才作用的发挥突破了以往时代物质条件的限制,具体说,就是过去是人才追逐资本,现在是资本追逐人才。对引进的人才,我们要给予特别的尊重。
    人才主权与行政主导是一种矛盾。而我们国家行政主导的力量强大而又顽固。这就是常说的行政化趋势问题。国外学者描写行政化趋势用了一个词,说行政力量总是处在“饥肠辘辘”状态。比如在实验设备购置、科研人员配备、劳动报酬确定方面为什么不能把权力统统下放给他们呢?对高端人才的使用,也要讲以用为本。就是把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放在思考问题的第一位。
    经过30多年的研究,我有一个最深切的体会,就是人才资源是一种最神奇的资源。它既可以开放,也可以关闭。关闭如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开放如王勃到南昌下笔千言。高端人才只有获得心灵与行动两种自由才能挥洒自如,淋漓尽致,释放他们的才华。

    五、高端人才激励事业论
    我们在讨论如何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的时候,总会想到三条举措:待遇、感情和事业。其实,待遇这一条我们在世界上是没有什么竞争优势的。感情可以逐渐培养,但一切虚化的东西最终需要附丽于坚实的根基。对于胸怀壮志的人才来说,如果有了事业,则既有了较高的待遇,又有了难舍的感情。所以我认为,吸引高端人才要重在事业吸引、事业感召和事业激励。
    事业激励的关键在于三给:给平台、给机会和给权力。平台是活动、驰骋的地盘。是猴给他抱棵树,是虎给他一座山。机会是交给他的项目,再好的地盘,无事可干也成就不了任何事情。权力是保证,是调动、配置资源的指挥棒。有了这三条,才算得上事业激励。
    在讨论如何对高端人才予以激励的问题上,我还想以“自行车模型”为例谈一点看法。这涉及到国民财富如何分配的问题。
    凡是骑过自行车的人都知道,要想让车正常运行,靠的是两点:双脚不住地蹬踏车的踏板,双手一定要扶稳车把。前者为了保持动力,后者为了保持平衡。我们把中国经济社会比作一辆自行车,要想平稳运行也要做到以上两条。
    据专家研究,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以8%—13%为宜。低于8%,会造成大量失业,高于13%会带来通货膨胀。一直以来,我们在宏观调控方面做得比较好,这属于自行车的动力部分。但是,自行车的扶把即平衡部分做得不够好,具体表现就是社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测量分化程度的工具是基尼系数,已经逼近警戒红线。长期得不到很好解决。
    在这种情势下,解决高端人才激励问题需考虑社会利益的适当平衡。而且要解释这么做的道理何在?要讲明,只有人才优先发展了,整个社会才能发展起来。要宣传人才的重大贡献,宣传人才带动广大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典型。这是当前各级人才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