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惨烈式的自杀-大国崛起-搜狐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5:36:54

盛宴中的豪赌

中国的金融致命缺陷是政治体系所造就的。如果政治体系所赋予的经济增长及财富分配功能不改变,那么,中国金融系统在注资之后还需要再注资,剥离之后还需要再剥离。

钢丝绳上的平衡

中国金融体系长期危如累卵却又屹立不坠的秘诀之一,就是因为中国有超高的储蓄率。中国人似乎天生就是储蓄的动物。无论在何种艰困的情况下,他们都能变魔术一样省出钱来,为未来进行积蓄。这种积习成癖的国民性创造了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储蓄率。长期以来,中国的储蓄率都一直维持在40%左右。但绝大多数中国储蓄者并不知道,正是他们这种出自节俭的超级储蓄能力,像强心剂一样勉强维持中国金融系统的生存。如果没有中国居民源源不断的存款注入,中国金融系统的流动性恐怕立即就会枯竭,其奢侈、腐败的经营方式所形成的大量坏账就会立即大白于天下。所以,动员储蓄(所谓揽储)一直就是中国银行系统的核心业务。作为一种传统业务,揽储虽然早已不是现代银行的重心,但却是中国银行系统的生命所系。不如此,中国的银行系统就难以为继。与任何国家相比,中国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唯一不同的是,中国金融当局可以利用中国超高的储蓄率来支撑这些巨额坏账。在这里,中国官僚体系不仅辜负储蓄者的信任,而且也滥用了中国人的节俭美德。一个民族的节俭美德竟然成就了一个风险丛生、糟糕透顶的金融系统,这显然不只是一个荒谬的悖论。在评论中国2003年的经济过热时,《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曾经尖刻但却非常正确地评论到:“中国经济真正的致命危险是低效和资金浪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运用效益大体上是1:1,而中国的竟是7:1!仅仅是由于中国老百姓的储蓄率高达40%,才使中国能够承受得起这样巨大的资金浪费而仍然维持经济的增长……,对‘过热’ 的辩论掩盖了中国经济的真正致命的危险”。

虽然有学者警告说,根据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中国现在可能正处于储蓄率由颠峰缓慢回落的历史时期。而2004年之后中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速度持续回落,似乎也隐约证实了这种判断。但储蓄倾向植根于一个民族深层的国民性之中,除非出现重大的历史事变,应该不会发生戏剧性的逆转。尤其考虑到中国国民在教育、医疗等方面所遭受越来越严重的福利剥夺,可能进一步增加国民储蓄倾向,我们判断,在可见的将来,中国的储蓄率即便出现下降,也不足以导致中国金融系统的流动性危机。在这一点上,中国挥霍成性的官式金融系统似乎可以继续高枕无忧。

然而,高储蓄率并不是中国金融维持循环的唯一条件。它必须与另外一个条件合二为一,才能够共同支持中国金融系统奇特的循环方式。这就是中国金融系统的垄断性。垄断性,是中国金融体系维持运转的第二个秘诀。高储蓄并不必然导致国民储蓄流入官方控制的金融系统,如果国民储蓄可以有更加值得信任、效率更高的金融系统可以选择,那么国民储蓄流向就随时可能出现重大的不受官方控制的变化。正是因为深谙其中秘密,中国官僚系统对金融实施了最严密的垄断。这体现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严厉压制民营金融的发展,形成官僚金融的高度垄断;对外,则通过人民币业务限制,资本项目的严格管制,实施最严密的金融封闭。否则,国内储蓄及财富就可能流向更加独立的民营金融或者国外。

通过这种高度垄断的手段,中国可以保证国内储蓄流入官僚体系控制的金融系统,并进而保证政治、经济目标的实现。可以非常肯定的判定:没有这种垄断,中国在转轨时期的经济增长及财富分配目标,就十有八九会落空。(也惟有通过这种垄断,广大国民的储蓄才能够顺利向少数人手中聚集,金融才可能成为洗钱的工具。)就第一种对内的控制而言,在未来的若干年中,行政体系仍然具备继续维持的能力,而就第二种对外的控制而言,则可能出现难以预测的变数。这首先是因为向外资开放人民币业务的承诺以及人民币自由兑换已经日益临近,其次则是因为,国家对外封闭金融系统的意志已经发生了松动。在中国转轨时期,对外实施金融封闭的一个间接后果就是将一部分“脏钱”也关在了境内。虽然,有相当一部分带有脏钱性质的“原始积累”已经通过各种途径出境,但资本管制毕竟对财富在境内外的自由转移造成了某种障碍。随着中国境内权贵阶层“原始积累”的不断增加,他们迫切需要资本管制的松动。他们比所有人都更清楚,只有随时可以转移的财富才是真正的财富,才是自由的财富。否则,他们的财富随时都可能被国内的政治或者经济危机吞噬一空,而成为一场纸上富贵。在他们看来,人民币资产只能够做短期的投机性持有。这种判断的确相当清醒。也正是具有了这种判断,他们游说人民币自由兑换的动力也就相当强大。

基于这一理由,确信继续维持中国的金融封闭,将不再符合中国特殊利益集团的一致利益,中国金融的彻底开放将为期不远。而这种开放将成为中国脆弱的金融体系一个致命的软肋,并为毁灭性的金融风暴埋下伏笔。最近几年,中国沿海房地产异常火爆,中国外汇管理当局及部分经济学家都认为,大量国际游资(其中相当部分是已经具有国际身份的内地“脏钱”)参与了炒作。中国外汇管理当局举出的一个有力证据是,2004年中国短期外债不寻常地暴增。这种迹象说明,中国外汇管制的缺口实际上已经被打开。在外汇管制目前还相当严格的情况下,游资的垮境流动就已经如此剧烈。可以想象,一旦外汇管制正式放开,中国的金融体系就会完全裸露于投机热钱随时可能掀起的巨大潮汐之下。

在目前高储蓄和金融封闭两个条件同时被满足的情况下,中国金融体系尚能够勉力维持平衡。但很显然,这只是一种走在钢丝上的危险平衡。一有风吹草动,中国的金融体系就可能从钢丝上重重地跌落。

或许是看到这种随时可能不期而至的危机前景,中国又一位智商极高的总理温家宝先生(其学习能力以及对问题的悟性并不逊于他名声卓著的前任朱基),迅速领悟到了中国金融问题的极端迫切性,并将此列为最优先的议事日程之一。其办法是,让中国的银行在目前还未完全坍塌,尚有垄断性溢价的情况下到境外或者境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实施所谓的股份制改造。为此,温内阁在2003年年底成立了“国务院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领导小组”,其成员囊括了温内阁的所有重要部门。2004年一开年,这个小组即推出了巨额外汇储备注资建行及中行这样的大动作,可见其事态之急,决心之大。种种迹象显示,温家宝对这次改革寄予了厚望,他甚至直接说出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样颇有点赌博意味的命令语句。

致力于增强中国金融体系本身的体质,温家宝的思路无疑是正确的。金融机构本身有强健的体魄,那么无论是储蓄率的下降,储蓄流向的变化,国际热钱的冲击,都无法撼动中国金融体系。况且,这些扰动本来就属于现代经济环境中必定具有的内容。但问题在于,中国的金融致命缺陷是政治体系所造就的。如果政治体系所赋予的经济增长及财富分配功能不改变,那么,中国金融系统在注资之后还需要再注资,剥离之后还需要再剥离。就像经验一再显示的那样,中国金融就会是一个无底的黑洞。

困局与赌注

在经过多年令人绝望的尝试之后,引进战略投资者并实现海外上市,似乎已经成为中国银行改革剩下的最后选择。于是,在2004年启动新一轮大规模注资之后,中国国有银行开始争先恐后(甚至是相互践踏式)地抢搭海外上市的班车。其趋之若鹜的狂热劲头,让人似曾相识,仿佛在上演另外一场“改革大跃进”。

除了多次挫败所积淀而成的改革恐惧之外,中国金融当局之所以将海外上市当作中国金融的最后救赎之道,理由无非如下几端。

所谓“海外投资者可以带来先进的管理,先进的金融技术和产品。”这个理由其实相当苍白。一位在上海银行任职的业内人士就透露,在汇丰银行入股上海银行的时候,曾经签订过一系列的技术援助协议,但最后,汇丰的所谓技术援助不过是银行业务的一些入门培训和扫盲教育,而那些核心管理技术却从未“援助”过该行。这种结局其实完全可以预料。

在中国最新一轮的开放历史中,引进先进管理与技术,一直就是中国开放政策最核心的理由之一。但在经过了将近30年的开放之后,中国企业除了被更加紧密地固定在世界产业链的低端之外,似乎并没有学到多少先进的管理和技术。即使学到了,这些管理和技术似乎也没有给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带来多少提升。当然,老外不愿意“教”只是一个原因,更加重要的原因则是中国的体制不鼓励“学”,对此,一位在华投资的日本企业家以不屑的口吻说:中国人连偷技术的热情都没有。实际上,对中国金融业来说,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产品并非那么神秘,也远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几个咨询公司三拳两脚就可以将建行和交行打扮成“时髦女郎”的事实说明,先进管理和技术离中国国有银行实际并不遥远,显然,中国国有银行的关键隐患并不在缺乏管理和技术,而是在别的地方。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是支持中国现行金融改革战略的另外一个重要理由。公司治理,是最近几年中国的热门词汇。颇有一点“一治理就灵”的意思。但诚如公司治理的国际先驱卡德伯里先生所言,公司治理之难并不在于建立那些诸如委员会之类的有形结构,而在于建构一种使这些有形结构得以真正有效的文化基础。换句话说,让西方公司治理结构真正发挥作用的,实际上是那种作为一种场域而存在的西方民主、制衡以及平等的文化。事实上,早有明眼人洞察到:西方所谓公司治理完全是西方政治结构、社会结构在公司内部的一种文化投影和复制。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所谓治理结构,就是公司中的宪法。在这个意义上,中国要想复制西方的公司治理,恐怕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而其着力的方向也不在公司内部,而在公司外部的广大的政治和社会文化场域。引入几个外部投资者,便企图在中国金融企业中一举开创良性的公司治理,可能是一种地地道道的学术幻觉。

支持中国国有银行现行改革路径的第三条理由是,引进战略投资者可以带来新的信用文化。中国受人尊敬的经济学家许小年就是这种理论的支持者。在最近对中国国有银行引进海外投资者作出评论时,许先生断言:“……只要外资进入,就会对国有商业银行行为的改变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外资进入国有银行必然打破现有的关系和利益格局,逐渐形成新的信用文化。”事实上,究竟是外资银行的信用文化改变中国银行的行为,还是中国的商业环境同化外资银行的行为,还远远是一个不确定的结论。在这一点上,许小年所表达的与其说是一种推理,不如说是一种期望。跨国公司在中国不断卷入商业贿赂的事实暗示,许小年的这种期望可能是脆弱的。

无论是引进管理(技术),还是优化公司治理,抑或是更加深层地改造信用文化,都是站在银行内部来看待中国国有银行问题的。但中国人民银行最新的研究显示:在中国国有银行所有的不良资产中,由于银行内部原因所造成的不良资产仅占20%,而由于外部原因所造成比例占到了80%。这项研究证实了一个判断:中国国有银行坏账如山的主要原因来自外部,来自于那个决定了中国国有银行行为的外部“改革场”。换言之,中国国有银行的问题不过是中国改革问题的一部分,是“改革坏账”以数字形式在中国国有银行中的体现。从本质上讲,中国国有银行的问题,实际上是各种权贵利益集团借改革之机盗窃国家信用的结果。企图凭银行一己之力,来解决这种仍然在不断积累的“改革坏账”,显然是抓错了药方。而这种错谬,也恰好彰显了中国金融改革的窘迫和症结。

仔细辨析中国最新一轮的“引资改革”,我们可以轻易发现这样一个隐含的前设,那就是:我们已经无法通过本民族的资源(无论是政治资源,还是文化资源)来改革中国的国有银行,而必须借助于超越于民族国家的全球化力量。这个不幸的“发现”虽然让人羞愧,但可能非常接近于真实情况。而这,正是中国金融以及中国全部改革的最大困局所在。一个无法自救的民族在危难时刻是很难指望观音菩萨突然现身的。期望外资作为散财童子解中国金融于倒悬,恐怕只能是一种神话。从某种角度看,当下的金融改革多少有点像如今在中国已经名声扫地的国企改革,只不过,老板换成了老外。

“以开放促改革、促增长”,一直是中国改革家们的举措(在1990年代中期中国的改革合法性迅速流失之后,中国改革几乎患上了“开放依赖症”),中国最新一次的金融改革也完全承继了这种品格。但必须看到的是,在中国,对内开放速度远远滞后于对外开放速度的严重后果,已经在广大范围内尖锐地呈现出来,如最新一轮的银行改革现在正在招致越来越猛烈的批判。而看上去,这种多少有些民族主义色彩的狙击可能还仅仅是开始。个中原因其实非常简单,在单向开放(对外开放而对内不开放)27年之后,民族主义正在中国博得越来越大的同情,也因此获得了越来越强大的动力。

撇开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遮蔽,仅就目前的引资改革而言,这种单向开放的思路的确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其中最有可能发生的就是,中国国有银行无所不在的网络资源可能成为外资金融机构品牌和高端业务的廉价销售渠道。这种情形,在中国的其他行业中已经广泛出现。在这个正在被悄悄打造的新的金融价值链中,中国银行获得的可能只是一点面包屑式的代工费。在中国分配格局已经严重失衡的情况下,这种后果将是中国很难承受的。

同样,另外一种后果也同样可能发生。国际资本通过超高工资以及其他种种看上去完全符合国际惯例的手段,赎买中国的技术官僚阶层,强化国有银行(到那时可能是外资银行)的垄断地位,获取在别处完全不可想象的金融垄断溢价。以跨国巨头的资本实力和中国政治体制固有缺陷组合而成的新型金融垄断,可能比现有的金融垄断更加具有隐蔽性和压迫性。如果这种情况真的成为现实,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提前宣布,中国的本土金融服务业已经被彻底缴械并将在长时间内被边缘化。垄断,是任何资本都孜孜以求的,在这里,任何侥幸的假设都没有存身之地。

从一幅不甚清晰的全球治理图景中,倘若跨国巨头掌握了市场占有率极高的国有银行,有着顽强储蓄传统因而储蓄也就特别丰富的中国,就可能成为跨国公司在全球进行资金配置的一个主要的储蓄抽取地(坏账转移地)。这就好像中国城市对中国农村的抽取一样。如此,中国就随时可能成为全球版图中的凋敝乡村或“内地”,成为全球资金投机性流动的候补受害者。金融作为一种工具,具有极强的财富分配功能,在这种全球性的财富分配游戏中,中国除了某些顶层阶级可能受益之外,其他阶层的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可想而知。事实上,中国纳税人在与国际金融资本的第一场博弈中就输得一败涂地,因为他们对国有银行数以万亿计的注资,已经部分被跨国金融资本通过参股方式轻而易举地收入囊中。跨国资本不会比权贵资本更贪婪,但也决不会比他们更仁慈。最理性的选择因此也是最可能发生的结果就是,跨国资本与权贵资本携起手来,进行一场超越国界的合谋。

我们无意为中国金融改革描绘出一幅阴郁的图画,但上述种种后果并非是小概率事件。对于这些重大的不确定性,集中了中国目前一批最优秀技术官僚的金融管理当局,不可能不察觉到。而之所以要在现在冒险推进,一来是因为他们与国际资本有着深刻的文化认同,二来则是因为现实的形势所迫。2006年,是中国全面履行WTO相关金融协议的最后一年。大限一过,武装到牙齿的金融大鳄将鱼贯而入。不难推断,在那些偏爱“以开放促改革”的战略家眼中,这是中国金融改革毕其功于一役的最佳时机。显而易见,中国金融正面临着一场生死豪赌。不幸的是,这是一场并没有太多胜算的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