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做点事有多难?明末洪承畴降清是例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3:14:07
读书人做点事有多难?明末洪承畴降清是例子 2010年09月12日 11:06 凤凰网历史 【 】 【打印共有评论0

核心提示:读书人肚子里的知识和才华,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展现出来,同样,只有把知识才华运用到具体实践上,读书人才能施展抱负、体现价值。而儒家学问是积极入世的学问,深谙其道的读书人更是希望齐家治国、兼济天下。所以古代读书人都面临一个入世当官的问题,说到底这就是一个知识分子如何与权力相结合实现价值的问题。

黄道周与洪承畴 连环画封面

本文摘自《给历史把脉之大案人心》 作者:张程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闰六月,大学士洪承畴转任“招讨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前往南京。此时,南明弘光政权刚刚覆灭,江南硝烟未灭,洪承畴此行的目的就是招抚东南各地。

南京监牢中关押着一个叫沈百五的普通老人,罪名是反清。洪承畴上任伊始,亲自带着礼物去牢房中探访沈百五。由于反清被捕入狱的人不计其数,以洪承畴的身份为什么对一个行将入土的老头如此礼遇呢?原来这个沈百五没有权势也没有声望,但对洪承畴有恩。

几十年前,沈百五曾在一家客店中遇到过贫困不堪的洪承畴。当时洪承畴只有十几岁,衣衫褴褛、饥肠辘辘。沈百五却认为眼前这个破烂孩子气质非凡,日后会成为朝廷的栋梁之材——沈百五心中的朝廷自然是大明王朝。他不但供给洪承畴衣食,还热情邀请洪承畴到自己家里做客。洪承畴感恩戴德,尊称沈百五为伯父,中举做官后还有书信往来。如今见沈百五做了阶下囚,洪承畴赶紧过来相救。

牢房中,沈百五身形憔悴、双目失明,瘫坐在地上,洪承畴悲从心来,上前就抱住沈百五哭泣。沈百五故意装作不认识来人,说:“我眼睛瞎了,你是谁?”洪承畴回答:“小侄是洪承畴,伯父记得吗?”不想,沈百五破口大骂:“洪公受朝廷厚恩,早已殉国了!你是什么奸人?”洪承畴尴尬地听着,小声劝沈百五归顺清朝,出狱安享晚年。沈百五骂得更凶了,一口一个“奸贼”,质问洪承畴为什么要陷自己于“不义”。洪承畴听了多时骂,见沈百五无心归顺,只好默默走开了。沈百五随即被杀。

这只是洪承畴在南京遭遇尴尬的开始。人们普遍排斥洪承畴。每一次审讯或者招降,他不是无果而终就是被挖苦痛骂。洪承畴审问抗清兵败被俘的江南神童夏完淳时,16岁的夏完淳对满堂官吏说:“我从小听说我朝有个洪亨九(洪承畴字)先生,忠君报国,在松山以身殉国,震惊中外。我钦佩他的忠烈,立誓以身报国,不落在洪先生的后面。”这番话让洪承畴无言以对。有个随从以为夏完淳不认识洪承畴,指点说堂上坐着的正是亨九先生。夏完淳趁机指着洪承畴的鼻子,大骂起来:“洪先生为国牺牲,天下人人皆知。先帝亲自设祭,满朝痛哭哀悼。堂上的奸贼怎敢冒充先烈,污辱忠魂!”还有一次,洪承畴审问吴中义军首领孙兆奎。之前,清军攻破扬州时没有找到督师史可法的尸体,社会上一直流传“史可法未死”。所以洪问孙之前在明军中,知道在扬州守城的史可法是否真的战死了。孙兆奎反问洪承畴之前在北方,知道在松山殉国的洪承畴是否真的殉国了。洪承畴再次哑口无言。

南明隆武朝大学士黄道周在江西坚持抗清,被俘后押解到南京。洪承畴亲自前往劝降,走到囚室面前,看到黄道周手书的一副楹联:

史笔流芳,虽未成名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对联用谐音嵌字的方法,暗藏“史可法忠”、“洪承畴反”。这代表了当时社会对洪承畴和史可法两个明朝大学士的普遍看法。

作为投降清朝、为清朝充当马前卒的前明大学士,洪承畴在南方关系盘根错节,声望犹存,应该是招抚东南的理想人选。不想,江南士人根本不承认洪承畴的存在。他们更希望“洪承畴”已经死了,是一个停留在史册上的光辉名字。洪承畴早年的学生金正希跑到南京来看望老师,说写了篇文章请老师指点指点。洪承畴满心烦恼,无心斟酌文章,借口眼睛有病不想看。金正希坚持要读给老师听。于是,他当众展开书卷,高声朗诵起了上一年上吊殉国的崇祯皇帝为洪承畴写的悼词《悼洪经略文》。顿时,满堂皆惊。侍卫清兵慌忙冲进来把金正希关入死牢。大堂之上,听着掷地有声的文字和旧日学生的呼喊,洪承畴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前半生,又变回了那个东征西讨的明朝大臣。

洪承畴出生于福建的贫寒人家,小时候辍学在家帮母做豆干维持生计。每天天刚蒙蒙亮,洪承畴就开始走街串巷叫卖豆干。与一般农家少年不同的是,洪承畴卖豆干之余常趴在村学的窗子上听课,自学学会了做对子。村学先生发现洪承畴好学,免费收他为徒。重返校门后,洪承畴除了科举课业成绩优异,还读了大量经世致用的书,从小表现出治国平天下的抱负。这在僵化庸碌的晚明乡村,难能可贵。先生给了他“家驹千里,国石万钧”的评语。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23岁的洪承畴中举,次年殿试得二甲第十四名,赐进士出身,正式进入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