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宣布拥有30万吨级航母技术, 世界震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2:24:40
俄罗斯搬起第三块石头砸向了自己的脚--------美国北约军舰出动了
疯疯癫癫僧在前些天的帖子中指出:
俄罗斯出兵格鲁吉亚的霸权主义行径必定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一块石头砸向自己的脚-------格鲁吉亚宣布退出独联体,北约宣布,北约的大门随时向格鲁吉亚打开。
第二块石头砸向自己的脚-------据新华社电 美国和波兰20日正式签署导弹防御系统合作协议.约定2013年前由美方在波兰部署10个导弹拦截装置.作为条件之一,美国答应在波兰部署"爱国者"短程导弹拦截系统,扩大双方军事合作.美国先行与捷克签署协议,在捷克修建反导雷达基地。

俄罗斯搬起第三块石头砸向了自己的脚--------美国北约军舰出动了
见报道:
北约的两艘军舰21日晚经由博斯普鲁斯海峡,抵达黑海水域,船上装载有向格鲁吉亚提供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这两艘船分属德国和西班牙。共有约7艘北约舰只将部署在黑海西部水域,这是其中两艘。德国、西班牙、美国和波兰已决定派舰只到黑海彰显北约的军事影响,有可能加入的还有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与此同时,美国一艘装有毛毯、洗漱用品、婴儿食品等人道援助物资的导弹驱逐舰正通过土耳其海峡开往格鲁吉亚。这已经是第3艘开往那个地区的美国军舰了。

人道主义救灾物资完全可以用商船运输,商船运输装运量大成本还低,用导弹驱逐舰运送毛毯、洗漱用品、婴儿食品,任凭谁都知道是一种间接的军事威慑。而且在黑海形成军事布署。
美国北约军舰出动的第二天,俄罗斯宣布22日全部撤出格鲁吉亚,只留500名维和士兵驻守在格境内的8个检查站。同时,俄罗斯发言人说,由于地区局势依然紧张,俄罗斯“保留在格冲突地区加强兵力的权利”。
俄罗斯“保留在格冲突地区加强兵力的权利”。---------美国北约也会如此。据军事频道中国专家讲,俄罗斯与美国北约的军事实力相比,差的不是一二个数量级。

借此奉劝云淡水暖和邋遢道人动动脑筋再讲话,不要为了煽动忽悠而乱发言论,“格鲁吉亚挨了两闷棍:想当西方卒子而献媚的代价”“这次战争是萨卡什维利办了件愚蠢的事,硬是逼着美国和北约丢了人——既不敢做又不敢说。”
奉劝云淡水暖别忘了中国有台湾问题,中国承认格鲁吉亚是独立主权的国家。奉劝邋遢道人要知道美国和北约从来就没有怕过过去的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

美国北约军舰直接进入黑海、进入格鲁吉亚了。
可以预见:
俄罗斯搬起第四块石头砸向了自己的脚-----------俄罗斯军队全部撤出格鲁吉亚,因为格鲁吉亚已经宣布退出独联体,俄罗斯无权强行在一个主权国家驻军。
疯疯癫癫僧的预料:俄罗斯出兵格鲁吉亚必然把安全线后移至国境线,一个战略的失败。

如果俄罗斯出一亿美元聘请我当顾问(个人收受一元之外,全部捐给灾区),我会出些好主意帮助顺利解决问题。
但是这不可能,因为普京是这个容不下不同意见的体制里培养出来的人。
既然不可能就当个玩笑而已吧。=====================================================================================================中国宣布拥有30万吨级航母技术, 世界震惊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如果不能在自己的航空母舰上安装蒸汽弹射器,引进俄罗斯的苏-33型舰载机和自主改良我们的海军型歼10都是不错的选择!


  中评社北京8月23日电/新华网消息:近日,中国国防科工委新闻发言人黄强在上海郑重宣布:中国已经具备了制造现代航空母舰的先进技术,幷可能在适当的时候,开工制造自己的航空母舰!

  此论一出,世界舆论大哗。尽管世人一直在猜测中国在秘密制造航空母舰,幷且例举了许多捕风捉影的消息和图片,但由于中国政府一直保持沉默,故而外界对此知之甚少。可是,这次伴随着中国国防白皮书的发布和新型高性能歼10战斗机的亮相,中国国防权威部门异乎寻常的公开宣布已具备自行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显然事出有因。那么,中国目前可能都具备了那些制造航空母舰的技术呢?

  首先应该是现代航空母舰的核心总体设计技术。我们知道,现代新型航空母舰不但排水量巨大,而且整体结构复杂,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虽然我国已能够设计和制造数十万吨排水量的民用船舶,但军用舰船由于要考虑防护、隐形、武器综合布局、动力、复杂的综合电子设备、内部合理的结构等等方面,因此,建造难度远远高于民用舰船。

  中国在这方面一直是一个弱项,在近年通过引进乌克兰尚未完工的‘瓦良格’号旧航空母舰及其设计图纸,经过反复研究和实体借鉴,我们的研究设计人员逐步掌握了该项技术。又通过这几年对美国航空母舰的参观和访问,参照了美国航空母舰的设计经验,初步形成了有我国特色的航空母舰总体设计技术。

  其次应该是航空母舰的动力技术。虽说我国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已经成功的掌握了大型舰艇用核动力技术,但不知什么原因,我国的舰艇用核反应堆技术仅限应用于核潜艇,不知是技术的原因还是核安全的原因或者其它原因,从来没有应用于其它水面舰艇。也许考虑到核动力舰艇的敏感性(有些反核国家拒绝核动力舰艇进出其主权水域),我国在近期服役的大型水面舰艇上也没有使用核动力技术,因此,估计新设计的航空母舰也不会使用核动力技术。那么,以前制约我国航空母舰发展的动力技术就是常规舰用发动机了。

  本世纪初期,我国与独联体国家的乌克兰(俄罗斯不愿意向我们提供)签订了引进技术制造DA-80(用于国产大型舰船)和DA-100(用于万吨级以上和航空母舰)大型船用发动机的协议,幷在上海某工厂国产化成功,填补了我国大型舰艇用常规发动机的空白!由此,我国就具备了为国产大型舰艇提供国产‘心脏’的能力。

  再次是舰用飞机起飞弹射器技术。我们知道当今世界上航空母舰固定翼飞机起飞有两种方式:弹射式起飞和滑跃式起飞(美英等国的AV-8B‘海鹞’式战斗机垂直起飞另当别论)。美国、法国等拥有的大型航空母舰都是采用蒸汽弹射器弹射起飞,这样起飞的战斗机不但载荷量大,作战半径远,还有起飞弹射速度快的优点,是现代舰载作战飞机起飞的主流。而象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拥有中小型航空母舰的国家,大都采用简便易行的滑跃式起飞方式起飞自己的舰载战斗机(主要是使用‘海鹞’式飞机),但这样起飞的飞机耗油量大,需要携载较多的燃油才能维持一定的作战半径,武器携载量较弹射起飞要少不少,因而主要用于近距作战和舰队自身的防空。前苏联由于没有开发成功舰用蒸汽弹射器,在服役的第一艘真正航空母舰上也使用了这种起飞方式,那也应该是无奈之举!另外,使用这种起飞方式对舰载机的发动机推力和气动外形会有较高的要求,这不是一般国家的飞机设计水平所能做到的。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如果不能在自己的航空母舰上安装蒸汽弹射器,引进俄罗斯的苏-33型舰载机和自主改良我们的海军型歼10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以我国军工技术人员这些年以来的不懈努力,幷参照法国秘密提供的部分技术,相信我国自己研制的飞机弹射器已经在陆地模拟甲板上试用成功了。

  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我国走的是另一条捷径:使用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磁悬浮飞机弹射器(参照上海引进的德国磁悬浮列车技术改进而来,参见拙作:[专家:我国新设计的航母使用磁悬浮弹射器弹射飞机])。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中国就拥有了领先世界水平的飞机弹射器(据说美国也在开发类似的飞机弹射起飞技术幷可能应用于下一代大型航空母舰)。

  又次是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升降机技术。航空母舰上搭载的舰载作战飞机,平时是要维护保养的,这一般都在航空母舰的主飞行甲板下的机库中进行,还有作战用的武器弹药也存放在更下层的甲板下,这些东西的搬运就要靠设在航母舷测的大型升降机来完成。从美国航空母舰升降机的载重能力来看,一般一次可以同时升降两架大型飞机,如F/A-18和已退役的F-14,这些飞机的重量一般每架都在近30吨左右,一次搬运两架就是60吨。以前,我国根本就没有设计制造这种大型升降机的能力,但是近几年以来,随着国家对重大技术装备的不断重金投入和重点引进大型加工设备,使得我国很快具备了制造生产这种大型升降机的能力。

  最后是舰载飞机的机翼折叠技术。这项技术虽说简单于上述几项技术,但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由于航空母舰上要携载尽可能多的舰载飞机,而航母上相对狭窄的空间和舰载机庞大的机体是两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是需要尽量减少每架飞机所占用的空间的---这就应用到了飞机机翼折叠技术。飞机机翼折叠技术就是指在飞机不执行任务时,将修长的飞机机翼从机翼中段向机身方向折叠起来,显着减少飞机自身所占用的平面空间。飞机要起飞执行作战飞行任务时,机翼再展开经液压锁定后,就能仍然恢复原来的状态。这其中的关键就是折叠前后的铰接、管路联接、电路联接等技术,是需要较高技术来实现的。经过我国航空部门科研人员的持续攻关,现在,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幷有可能首先应用在歼10海军型和歼11海军型上,使之成为我国自研的第一代舰载战斗机!

  当然,一艘大型航空母舰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里面还要包括电子、武器、机械、材料等等方方面面的东西,幷不是几项关键技术就能概括的。相信我国历经几十年历练的广大国防科研人员,一定会不辜负全体中国人的寄托,设计制造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领先的新型大型航空母舰!\\\\\\\\\\\\\\\\\\\\\\\\\\\\\\\\\\\\\\\\\\\\\\\\\\\\\\\\\\\\\\\\\\\\\\\\\\\\\\\\\\\\\\\\\\\\\\\\\\\\\\\\\\\\\\\\\\\\\\\\\\\\\\\\\\\\\\\\\\\\\\\\\\\\\\\\\\\\\\\\\\\\\\\\\\\\\\\\\\\\\\\\\\\\\\\\\\\\\\\\\邓小平告诫铁娘子:中共领导人不做李鸿章    在中国改革开放即将三十周年的时候,新华出版社推出了《邓小平的最后20年》一书,记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977年最后一次复出到1997年病逝的二十年人生传奇。邓小平晚年最大的功绩,莫过于与英国签订中英联合声明。为了争取主权,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斗智斗勇。  邓小平:中国不是阿根廷  1981年9月底,叶剑英委员长宣布了中国政府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九条方针政策。对港政策虽然与对台政策有所不同,但在许多基本政策上是相通的。邓小平和其他中共中央领导人决定依照对台政 策的路子,加快制定具体的对港政策。1982年1月10日,邓小平在接见一位海外朋友时说:“‘九条’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这年9月24日上午9点,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来访的撒切尔夫人。中方陪同会见的有外交部长黄华、副部长章文晋、中国驻英大使柯华。英方陪同会见的有香港新任总督尤德、首相首席私人秘书巴特勒、驻华大使柯利达。会谈原定时间一个半小时,但实际上整整延长了五十分钟。   会谈开始前,邓小平就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香港不是马尔维纳斯,中国不是阿根廷。”  两人见面的“寒暄”亦颇微妙,撒切尔夫人对邓小平说:“我作为现任首相访华,看到你很高兴。”邓小平说:“是呀!英国的首相我认识几个,但我认识的现在都下台了。欢迎你来呀。”两位领导人先聊了一下轻松的话题。他们说起在伦敦住了几十年的马克思,撒切尔夫人说,马克思写了一部《资本论》,可他恰恰最缺资本!   邓小平:不做李鸿章   会谈进入正题后,撒切尔夫人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摆出强硬姿态,打出“三个条约有效”和“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离不开英国”这两张牌,坚持三个条约必须遵守。她对邓小平说:“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要想继续维持香港的繁荣,就必须继续由英国来管理它。”   邓小平指出:“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邓小平重申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不承认19世纪三个不平等条约的一贯立场。   邓小平说,收回香港,是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意愿。他强调,如果1997年不收回香港,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无法向中国人民交代,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代。“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邓小平对撒切尔夫人说,在不迟于一两年的时间内,中国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的决策。“中国宣布这个决策,从大的方面来讲,对英国也是有利的,因为这意味着届时英国将彻底地结束殖民统治时代,在世界舆论面前会得到好评。”他说,之所以中国还要等一两年才正式宣布收回香港,是希望在这段时间里同香港各界人士广泛交换意见,听取英国政府对我们提出的建议,以便制定我们在15年中和15年后的方针政策。   针对香港的繁荣离不开英国管理的观点,邓小平说:“保持香港的繁荣,我们希望取得英国的合作,但这不是说,香港继续保持繁荣必须在英国的管辖之下才能实现。香港继续保持繁荣,根本上取决于中国收回香港后,在中国的管辖之下,实行适合于香港的政策。”   1997年收回香港,香港会不会发生波动?邓小平回答:小波动不可避免,“如果中英两国抱着合作的态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就能避免大的波动。”他还告诉撒切尔夫人,中国政府各种可能都估计到了,“还考虑了我们不愿意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15年的过渡时期内香港发生严重的波动,怎么办?那时,中国政府将被迫不得不对收回的时间和方式另作考虑。如果说宣布要收回香港就像夫人说的‘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地面对这个灾难,作出决策。”   激烈交锋后,两位领导人商量会谈公报问题。邓小平建议会谈能达成这样一个协议,即“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前提是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在这个基础上磋商解决今后15年怎样过渡得好以及15年以后香港怎么办的问题”。但撒切尔夫人坚决不同意,特别是拒绝以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为前提。经过一阵争执,双方同意发表一个不作任何实质性承诺的会谈公报。
 会谈结束后,撒切尔夫人显然被邓小平极其坚定而严密的话所震撼,以至于神思恍惚,在大会堂门外的台阶上摔了一跤。她被扶起来后说,没事。   下午,撒切尔夫人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在向记者宣读声明时,她的声音一时变得嘶哑,但她仍然坚持念完全文只有83字的声明。从此,香港问题谈判陷入僵局。   灵活应对,“要给英国人下台阶”   这一年年底,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次年6月,全国人大六届一次会议将要召开。如果到那时中英谈判仍然处于僵持状态,中方就可能通过全国人大,单独宣布自己的对港政策。   1983年1月28日,撒切尔召集政府高层官员和港督尤德开会,讨论香港问题。撒切尔夫人提出,在谈判无进展的情况下,应在香港发展民主体制,使它能在短期内获得独立或自治。她还提议在香港搞全民公决。但与会者都不赞成首相的设想。   3月7日,撒切尔夫人在同柯利达和尤德商讨对策时,柯利达赞成由撒切尔夫人写一封信给中国总理,表示只在香港的管理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她愿意就主权问题“考虑”向英国议会“提出建议”。信中并没有痛快地承诺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附加了一大堆条件。   从英方来信中,邓小平看出了对手立场的微妙变化,并以自己的灵活姿态积极回应,准备与英国代表举行正式谈判,解开主权问题上的死结。   在6月召开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两会期间,邓小平会见两会的港澳人士。他在谈到中方在主权问题上的灵活策略时说:我们考虑到若要英方在承认中国对香港主权的先决条件下进行谈判,英国方面认为“有失面子”,因此,“要给英国人下台阶”。他还指出,如果先谈“1997年后”怎么办的问题,就可以避开主权问题的障碍。而“1997年后”的问题谈好了,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问题也就没什么可谈了。   从7月中旬开始的第一轮会谈到9月下旬的第4轮会谈前后,英方软硬兼施,会场内外互相配合,大打所谓的“民意”、“经济”两张牌。于是,会谈未取得任何成果,却又触发了更为凶猛的金融动荡。   为此,中国政府和各界人士以及香港民众、舆论界和各爱国团体纷纷进行反击,发表大量文章,组织各种活动,批评英国的做法。中国领导人更加明确表示了对香港前途的态度。8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会见一个日本代表团时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正式宣布收回香港的日期。   告诫铁娘子,“不要把路走绝了”   会谈再次面临危机,英国前首相希思深感忧虑,他飞到北京,会见中国领导人,打算为打破谈判僵局贡献一点力量。9月10日,邓小平又一次会见了希思。两位老朋友亲切地寒暄了一番。当话题转到香港问题时,邓小平对英国政府在当时谈判中的做法极为不满。他宣布:想用主权来换治权是行不通的。“22日要会谈(指第4次会谈),我希望不要再纠缠在治权问题上。不要搞成中国单方面发表声明收回香港,而是要中英联合发表声明。联合声明的方式对两家都好,不是说哪一家更好,特别是涉及到中英长期的关系。”   邓小平告诫说:“在香港问题上,我希望撒切尔首相和她的政府采取明智的态度,不要把路走绝了。如果英方不改变态度,中国就不得不在1984年9月单方面公布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政策。”希思表示将把这番话转告撒切尔夫人,并劝首相改变以主权换治权的做法。   迫于形势,英国政府在第四轮会谈后开始考虑采取措施稳定香港经济,并准备在谈判中实行退却。   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1984年4月中旬访华。豪在会见邓小平时提出,9月只能作为协议草签的期限,而不是最后批准生效的时间。邓小平问,草签以后为什么不马上正式签字?豪回答,议会九、十月份要休假,11月才能复会,所以只能到年底以前签字。双方于是确定9月底草签并公布协议,年底前正式签字。   中英双方经过22轮的谈判,直到9月才落下帷幕。9月26日上午10点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两国代表团举行了联合声明草签仪式。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签字。
=======================================\\\\\\\\\\\\\\\\\\\\\\\\\\\\\\\\\\\\\\\\\\\\\\\\\\=====================================台刊称解放军猎杀美国航母有三大必杀技

2008年08月23日 10:58:36  来源: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国产鹰击63大型空对地巡航导弹主要装备轰六

从日本延伸至澳大利亚的第一岛链,被视为西方包围中国的海上防线;能否击退潜在对手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干涉力量,被认为是中国海空军突破封锁、走向远洋的关键。7月出版的台湾《尖端科技》杂志专门载文,分析了解放军在未来战争中最可能运用的各种反航母手段。现将该文重点内容介绍如下,不代表证实其中观点。

战法一:弹道导弹“天女散花”

弹道导弹具有射程远、突防能力强、弹头威力大和精度高的特点,从中国境内发射导弹攻击位于第一岛链东侧的航空母舰,大约只需要6至8分钟。当然,这种战法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确保导弹既能保持速度又能精确捕获目标;为此,技术人员应考虑采用红外制导或斜视雷达等探测设备,以避免导弹在再入大气层时因干扰而丢失目标。

弹道导弹攻击航母的另一个关键,在于其弹头类型的选择。文章猜测,每发导弹的弹头中可以携带若干经过特殊设计的微型制导炸弹。这样,穿过大气层的导弹就不必为了直接击中目标降低速度,而是在半空中如“天女散花”般释放出众多微型炸弹。这些炸弹如秃鹰般在航母上空盘旋,后者一旦被其锁定,就很难通过高速机动来规避这样的攻击。

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些炸弹数量多、速度快又不易被击落,它们能够以相对很低的成本,对航空母舰上的雷达天线、通讯设备、指挥系统和飞行甲板造成破坏,甚至引发舰载机爆炸,从而迅速瘫痪航母的作战能力。

文章认为,在解放军武器库中有能力打击航母的导弹包括:东风-15乙(射程1000公里)、东风-21(射程2000公里)和新型的东风-25(射程3000公里),分别可以对第一岛链附近、第一岛链东侧以及第一岛链至关岛之间的美军舰队实施攻击。

战法二:“鱼雷导弹”水下突袭

五角大楼在2000年发表的《中国军事实力年度报告》中,曾判断中国已经完成机动水雷的研制。该报告所称的机动水雷,很可能是鱼雷同导弹结合而成的所谓“鱼雷导弹”。这是一种整合鱼雷、水雷、导弹、火箭推进器以及声纳、微电子信号处理、目标辨识等高科技于一体的全新水中兵器。

在结构上,“鱼雷导弹”主要由作为水下运载平台的鱼雷和作为战斗部的导弹组成。其攻击模式又可分为两种:其一,潜艇在探测到目标后,先用鱼雷将导弹运送至目标附近海域,再将其点火射出海面;导弹采用贴近海面的航路飞行,最后引爆电磁脉冲弹头破坏航母的电子设备。其二,利用舰艇自卫火力的薄弱区域,令导弹在距离目标20公里左右的位置出水;随即急速上升高度,抢在航母做出反应前,释放前文所述的微型制导炸弹实施攻击。

文章指出,“鱼雷导弹”被视为结合火箭上浮水雷与潜射反舰导弹二者特色的新式武器。其机动能力更强、作战机制简单、技术相对成熟,兼具鱼雷潜航的隐蔽性与导弹的突防能力,有足够的理由成为未来反航母战术中的一个选项。

战法三:“战神”加巡航导弹

2007年初,中国西安飞机公司试飞了一种新型轰炸机。文章称,该机就是被命名为“战神”的轰-6K轰炸机。除了外形与旧轰-6相似外,“战神”的内部经过了重新设计,不仅拥有现代化的座舱、功率更大的雷达和更多的燃油,还换装了两台俄制D-30KP发动机,推力增加三成,耗油量减少四成。国外专家分析,大幅改进后的轰-6K作战半径应不小于3000公里;它的服役,使解放军首次拥有了空基战略远程打击能力。

机载巡航导弹是“战神”轰炸机的主要武器。据信,解放军目前装备的各型巡航导弹,其射程从600公里至2500公里不等,均可携带常规弹头与核弹头。为了增强这些导弹的生存能力,科研人员还在设计过程中引入了隐形技术,使其更难被对手的远程预警系统察觉。

在攻击航空母舰时,作为进攻方的中国空军仍可遵循“化整为零”的作战思路。文章假设,轰-6K可在航母防御范围之外发射巡航导弹,每枚导弹里又包裹了4架小型无人攻击机;这些无人机在距离目标200公里处被释放出来后,通过滑翔方式隐蔽接近敌舰,同时借助数据链不断更新目标位置,直到飞抵航母上空时才突然启动火箭引擎发起突袭。

文章指出,10架“战神”一次可发射70枚巡航导弹,以每枚导弹携带4架小型无人机算,总共就有280架无人机从不同方向实施攻击。以航母战斗群目前的防空能力,几乎无法应付这样密集而又诡异的打击,极易被摧毁重要设备而丧失战斗力。这种战法的主旨是充分发挥高科技创意,利用武器微型化和隐形技术的优越性,在不造成大规模杀伤的情况下削弱敌军实力并挫伤其锐气,可谓是“四两拨千斤”的上上之策。(常砺天)


东风21地地战略导弹发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