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被讥讽为“不创即富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7:56:30

创业板被讥讽为“不创即富板”

作者:蔡清而 2010-09-10 21:22:34 发表于:博客中国

据《羊城晚报》今日(2010910日)报道,创业板的造富机制近日连遭学者猛烈炮轰,并被讥讽为“不创即富板”。

首批上市的28家创业板上市企业即将迎来解禁大潮,在此之前创业板上市公司高管们即开始了辞职潮。

巨灵财经统计显示,首批28家创业板企业有27家将在11月初迎来解禁,这27家公司解禁股数接近11.96亿股,而目前它们总的流通股本只有10.3亿股。以98的收盘价计算,届时解禁市值将达到320亿元。

另一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创业板开板至今仅有11个月,今年以来已有超过40名高管辞职、涉及20多家公司,其中首批登陆创业板的28家公司共有19名高管辞职。

而值得注意的是,高管们辞职的速度日趋加快,统计显示,首批创业板公司的19名高管平均辞职时点为上市后5.2个月。此后批次上市公司的高管平均辞职时点则是上市后的2.1个月。而关于辞职的原因,多半高管使用了“因个人原因”这一含糊其辞的官话。

分析人士认为,这些辞职的高管离职意在解除持股期限限制,在解禁后套现。

创业板启动申购至今将近一年,目前已挂牌公司达117家之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有152位创业板公司的创始人股东(国有企业持股除外)直接持有股份,总市值按831的收盘价计算,接近1300亿元,占创业板总市值20%以上。

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家族企业非常普遍。根据110多家创业板公司招股说明书的不完全统计,超过1/3的企业属于家族控股,要么以自然人的名义出现在前十大股东中,要么采取成立投资公司等方式,通过间接持股实现对公司的控制,目前的账面财富达数百亿元。其中,仅仅创业板企业的IPO就已造就300多个亿万富翁和约40个十亿级以上的富翁家族。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日前在“资本市场20人论坛”上曾表示:“如果只是让有些人去找一个项目迅速暴富,而不是让那些长期的创业者有财富增长的机制,那这个制度的设计肯定出了问题。”

昨日,吴晓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又表示,创业板的制度设计亟待完善,主要应规范欲上市企业原始股东的形成。而股东减持、管理人持股、信息披露、超募资金使用等也都需要逐渐完善,“否则这样的市场将难以承受,没有持续性”,吴晓求表示。

无独有偶,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席涛则也联名发表博文《对创业板公平和效率缺失的反思》,痛批创业板的种种乱象。

三位教授尖锐地指出,“三高”超募导致创业者创业效率下降,甚至成了“不创即富”板———百家创业板公司平均每家超募4.8亿元,若这4.8亿元均规定存于指定账号坐收资金收益,那么按目前各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为大户理财平均年化收益率5%-8%计算,一年可创利2400万~3840万元,不用努力便可坐享收益。

设立创业板的初衷本是鼓励创新,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形却是创业板“只创富,不创新”,大有蜕变为圈钱游戏和“造富”机器的危险,这可能是创业板的倡导者和创建者始料未及的。坏的制度会让好人变成坏人,创业板制度设计及运营模式确实应该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