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钢企深陷铁矿石困局 日本30年基础不着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0:50:33
近日,随着印度政府提出对出口铁矿石征收300卢比/吨关税,国际铁矿石市场再现激烈的博弈局面。
中国,作为连续8年钢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和需求国,因为国际价格“话语权”的缺失,倍感无奈。
事实上,中国钢铁企业与国际铁矿石巨头的谈判已经连续四年火药味十足,但都以涨价结果而终。
“涨价”已成为中国钢铁企业面临的一个无奈选择, 2006年19%的涨幅使中国多支付了120亿元的成本。
面对这种被动的局面,专家坦言,在铁矿石进口市场日益收窄的形势下,中国钢铁企业如果想“不被动挨打”,就必须真正懂得学会珍惜和控制铁矿石资源。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为3.26亿吨,较2005年增长18.6%。据中国产业研究院预测,2007年,中国铁矿石需求量将达到6.5亿吨;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预测,2007年,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预计达到3.55亿吨。据此计算,2007年中国铁矿石需求量的55%将依赖于进口。
同为铁矿石需求大国,且国内矿产资源匮乏、需求量近乎全部依赖进口的日本,通过30年来控制上游资源的海外扩张和战略储备,使其钢铁企业在面临国际竞争时拥有控制权和主动权。
日本的做法和经验或许值得中国的钢铁企业学习和借鉴。
铁矿石又要涨
3月初,印度政府对出口铁矿石征收300卢比/吨关税的消息在中国的钢铁企业内掀起了巨大波澜。经过短暂惊慌之后,中国贸易商采取“断食政策”(即暂时停止进口印度铁矿石)与印度矿石商进行谈判。随后,印度矿业联合会向印度国会提交了最新提案,准备将在本月内进行投票表决。但据最新消息显示,由于种种原因,印度国会还将再次推迟对铁矿石关税问题的表决。
中印铁矿石起争端
4月9日,中国五矿集团驻印度首席代表刘振刚表示,“由于各方利益错综复杂,印度国会再次推迟了对铁矿石出口关税问题的表决,预计将在5月份得出最终结论”。这是印度国会第三次将铁矿石关税问题的表决推后。
而在这之前的2月28日,印度政府突然宣布对铁矿石出口征收300卢比/吨的关税,这相当于增加了7美元/吨的出口税,已经达到目前出口价格的10%-15%。消息传来,中国五矿化工商会专门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对措施,而印度铁矿石出口商则力主取消这一措施。
兰格钢铁网研究中心主任徐向春表示,在我国从印度进口铁矿石中,品位为60%-63.5%之间的占绝大部分,因此,如果印度最终以60%为界征税,对我国钢铁业的冲击非常之大。
徐向春表示,我国中型钢厂对印度60%-63.5%的较低品位铁矿石需求量比较大,进口量大约占总进口量的70%。2006年,印度铁矿石的产量为1.55亿吨,其中我国约进口了7475万吨。而在印度出口的铁矿石中,含铁量63.5%的粉矿占84%,而低品位的块矿仅占约16%。
3月6日,中国五矿商会召集100余家铁矿石进出口企业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对措施。会议最终达成了五项决议:第一,拒绝印度方面以不可抗力作为理由要求涨价;第二,3月1日以前签订的合同坚持以原签订的价格执行;第三,关税征收开始后,印度方面提出的超高价位的报盘尽量不要接受,尤其是已经出港但临时解约的货盘;第四,政府相关部门、五矿商会、进口企业在相对应的渠道游说印度方面,在印度国会正式批准前协商出更合理的方案,是否征收,如何征税;第五,更新印度铁矿石供应商相关信用等级中的企业。为了表达中国方面的立场,会后的第一天,每年从印度进口最多铁矿石(1000万吨/年)的贸易商中钢集团宣布暂停进口印度铁矿石。
3月16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召集16家钢厂研究印度税收新政策的应对策略。与会钢厂代表表示,近期将不会继续采购印度铁矿。拒绝印度铁矿石单方面的提价行为,同时呼吁共同抵制印度方面提高铁矿石出口关税引发的一切不正常贸易行为。
4月初,印度国会成立特别委员会,调查铁矿石出口关税的影响,平衡各方利益,为原计划4月中旬举行的国会表决做准备。为此,印度政府本周还计划举行部长会议商讨此事。但是,以印度矿业协会和进出口贸易协会为首的铁矿石关税反对派,一直以影响印度地区乃至印度全国的经济为由,游说印度国会与政府,导致曾亲自宣布征收铁矿石关税的印度财政部长也不得不改口表示,“将考虑各方利益,做出最后的决定”。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钢铁企业在铁矿石供应商面前如此被动挨打,再次给民族钢铁企业敲响了警钟——资源不可再生,钢铁必须依矿发展,忽视资源就意味着死亡。因此,未来中国钢铁企业在选择重组对象时,资源将逐渐成为头号考虑因素。
中国钢铁企业为何“被动挨打”
中国地大物博,钢铁冶金业缘何受制于进口铁矿石?
目前,中国已探明铁矿石资储量为581.19 亿吨,居世界第四位。但是,铁矿品位低于世界品位11个百分点,平均品位为33%,已探明储量中97%为贫矿,品位大于50%的富矿仅占2.7%。
因此,目前中国钢铁企业所需的铁矿石仍然要依赖于进口。2006年,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为3.26亿吨,较2005年增长18.6%;2007年,进口量将达3.55亿吨,约占总需求量的55%。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钢铁企业对于资源的态度问题直接导致了目前钢铁企业“受伤”的现状。
从资源储备来看,“铁矿资源不可再生”,这是举世公认的真理,但是,中国钢铁企业储备资源的意识极其淡薄。
在过去的50年里,国际铁矿业和钢铁冶金业同步发展,并逐渐走向集团化和垄断。特别是从2000年以来,铁矿企业进行了大规模兼并和收购,形成了巴西淡水河谷、西班牙力拓公司、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三分天下的局面;印度、俄罗斯等国家都在制定措施保护本国资源,相当一部分钢厂积极参股铁矿;日本、美国、法国、瑞典、韩国等国都建立了完备的矿产战略储备制度,其中,美国更是耗资几十亿美元储备了多达93种的矿产资源。
与此相对的是,中国的个别地方政府和钢铁企业仍然忙于“…年,冲刺…万吨”、“…年,创利…万元”、“再过…年,实现…跨越”,为了眼前利益和暂时的成绩忙得不亦乐乎,有的企业对千万吨级储量的资源都毫不在乎。
从钢铁产业秩序来看,中国钢铁企业的被动是由于国内钢厂乱象丛生的现状所决定的。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规模分散、产能过剩、秩序混乱。据统计,“十五”期间,我国钢铁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00亿元,是2000年之前中国钢铁工业48年(1953-2000年)总投资的1.3倍,已经远远偏离了健康的投资秩序,是极其不理性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钢价下滑、矿价上涨是必然趋势。权威人士分析,“依照常规,钢材价格下跌,铁矿石理应随之下跌,但是,产能过剩,将正常的价格机制扭曲了,将这个原本有利于中国钢铁业的筹码,变成了不利因素。印度的铁矿石品位低,其价格依然能比长期合同价高出20%-80%,就是众多中国的民营企业给抬上去的。”
专家还指出,“在国际铁矿石供应走向垄断的时候,国内钢铁业却忙于‘内斗’,开始了新一轮钢铁建设的热潮。甚至在钢铁价格下滑、世界许多钢铁厂争相减产的时候,国内钢铁企业还在大幅增加产量。布局的混乱最终导致谈判立场的混乱,这无异是自废武功。”
从铁矿采掘业现状来看,我国铁矿石的回采率低,不仅低于国际水平,也低于国内设计的要求,很多矿一看采出来“不划算”,就放弃开采甚至重新埋入地下。特别是近年来,伴随国际铁矿石价格的上涨,我国铁矿石的乱采滥挖现象严重,导致目前的回采率仅为1/3。
专家指出,正是这种对资源的无节制浪费,导致了国内铁矿石的自给率越来越低。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钢铁企业究竟该扮演什么角色?是单纯依赖进口铁矿石,吊在一棵树上与国际铁矿石巨头持续扭打,还是以积极的姿态、科学的方式投入到“铁矿石资源的控制和保护”的神圣使命当中?是“过一年算一年,赚一把是一把”,还是面向全球、面向未来做好资源储备?怎样投入?怎样储备?值得中国钢铁企业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