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国企“抱团垄断”-时政评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16:13:04

警惕国企“抱团垄断”

2010-9-9 11:44:20   来源:FT中文网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特约撰稿人 陈杰人

这几天,中国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风头正健。先是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数据显示,中国民企500强的2009年的净利总和,还不及中国移动和中国石油两家央企。及至最近,“2010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在安徽合肥市发布,中石化连续六年居首,前十位的全部是中央直属企业,在全部“500强”中,营业收入在1000亿元以上的共有60家,其中只有5家民企,而营业收人超过1万亿元的只有中石化、国家电网和中石油三家。

对于那些高居榜单前的巨无霸们来说,这些数据也许是值得炫耀和自豪的资本,但对于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和体制外经济成分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国进民退”的持续性灾难。很难说在国企超级垄断的强力挤压下,绝大多数民企的未来将会有多宽广。

如果说上述宏观数据还只是一个有关中国国企的粗略印象,那么最近被舆论广泛关注的一件具体事,则是一个活脱的证据。

据报道,由中石化投资建设的国内第二条天然气长输管线“川气东送”工程8月31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后,管线途经的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8省市天然气价格相继上调。人们原本指望通过中石化新建输气线路打破之前中石油的独家垄断,从而获得实惠,未料两家“共和国长子”却成功实施了共同“致富”,一项耗费国家巨额资产的重点基础设施,最终还是沦为两家企业市场化“垄断”的工具。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中石油与中石化的上述之举,属于“双寡头垄断”,它是市场经济社会需要防范的不良现象。一般而言,如果占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同行业企业超过三家,就能有效打破垄断,实现公平竞争。但这个规则一到中国,似乎就不灵验。最典型的,就是银行、通信、石油、民航和铁路的垄断。以银行业为例,虽然中国有众多商业银行,但真正居于垄断地位的,依然是四家国有银行。至于民营航空公司在国有企业面前的不堪一击、三家电信运营商对通讯市场的绝对垄断,就更不在话下了。

依照市场经济规律本可破除寡头垄断的企业体系结构,在中国竟然完全失灵,有人将超级国企这种数目无论多少都可以形成有效垄断的态势,称为中国特有的“抱团垄断”。只要是有超级国企参与的领域,无论有多少个企业参与竞争,都可以成功地实施“抱团垄断”。

“抱团垄断”的危害,比普通的垄断更甚:除了形成对市场的极大伤害和对消费者利益的极大掠夺之外,它能够有效阻碍其他性质的企业进入相关领域,从而阻碍该领域在技术、人才、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这种“抱团垄断”让一种诡异的市场规则,游离于真正的市场经济体系之外。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中国国有企业的“抱团垄断”,实则是中国远离市场经济、国企小团体利益与民众公共利益严重对抗的缩影。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刚刚退职的国资委前主任李荣融的一句话中读出深意,他针对坊间就其任职期间的批评表示,他担任国资委主任时至少“是一个忠臣”。“忠臣”固然是一个褒义的肯定,但关键要看他忠于谁。

在有些企业家看来,那些被称为“共和国长子”们的超级垄断地位在可预期的未来尚无法破解,可是在笔者看来,即便每一家国企都是强大的“怪兽”,每一个民营企业家和公民也都有必要以自己的行动,利用现有制度的工具作用,一点点发起对“长子们”的挑战,以动摇他们的超级垄断地位。

对于各种经营主体来说,完全可以依照《反垄断法》的规定,此起彼伏地提起对超级国企的反垄断调查申请,也许提10个甚至100个申请都还无法真正奏效,但这种申请本身,不仅意味着一种反抗情绪,更意味着无数经营者不懈抗争的精神,民营企业家们要意识到,国有企业能够抱团垄断,为什么大家不能抱团抗争呢?

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只要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多以自己的消费行动,选择支持民营企业而抵制垄断者。也许某一个人用脚所投之票,并不能撼动垄断者的根基,但如果每一个人都有这个意识,都认识到反垄断其实就是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久而久之,也会以“全民战争”方式奏效。

对于社会而言,尽量有更多的声音批评垄断,揭露垄断,并以公民名义依据《宪法》和《反垄断法》的规定不时发起对垄断者的一次次冲锋,天长时久,我们也会看到一定的成效。

从公权角逐的角度而言,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和体制外人士担任各级人大代表特别是省级和全国人大代表,这些代表,是未来反垄断战线最具战斗力的生力军。而现在的问题是,大多数当上代表的企业家,在行使政治权力的过程中多倾向于关注本人和本企业的利益,有的甚至把它当作通向政治殿堂的投机平台。假如有更多的人大代表能够通过质询、批评、动议、立法等多种途径,同垄断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这也是破解垄断态势的有力方式。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