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总接见金正日小细节曝出中央惊人转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7:34:13
30年后中国外交战略思维大回转

 

 

    一、被忽视的礼节

 

    在古老的中国传统中,“郊迎”是一种非常高的礼遇。

 

    在中国古代,“郊迎”就是具有重要政治地位的主人亲自到城外迎接来访者。在一般情况下,主人都是在自己的府邸等候和接待来客。正由于这一礼节是如此的重要,因此中国古代历史的写作者都会以一种恭敬的心态,郑重记录几乎所有“郊迎”事件。

 

    在某种意义上,最近前来中国的金正日就得到了中国领导人的“郊迎”礼遇:胡锦涛总书记离开北京,到长春会见这位朝鲜最高领导人。在中国现代外交史上,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这可以反映出当前中朝关系在双方外交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不可思议的是,消息灵通的海内外分析者竟然不约而同地忘记了分析这个礼节的内在意义,于是轻视了这次峰会的真正涵义。

 

    在中朝官方正式报道此次中朝会晤之前,很多国内外分析家过于简单地认为金正日此次来华,主要目的是为了把接班人介绍给中国,并且争取中国对遭受水灾的朝鲜给予援助。这样的分析固然有其道理,但其战略视野无疑是狭窄的,并没有看到这次峰会的全部战略意义。

 

    显而易见,如果金正日此次访华只是为了解决救灾之类的问题,那么他就应该到北京去。这样才符合他作为求助者的身份。但事实却是,他并没有到北京,而是在与朝鲜接壤的吉林、黑龙江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察,并且在吉林省与胡锦涛总书记进行了会晤。

 

其实,只要稍有政治头脑并愿意无偏见地分析问题者,都可以从上述事实中读出一条重要信息:金正日在中国东北的访问,并不是“怀旧访古”那么简单;他并不是作为单纯的求助者来访,而是带着某种事关中朝两国重大利益的东西而来。

 

尽管现在还难以获得更为详尽的信息,但从新华社的报道中,已经找到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基本可以肯定,正是当下的国际形势,而不是朝鲜的国内形势促成了这次访问。新华社的报道指出,“金正日这次是应胡锦涛的邀请,从8月26至30号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留意中朝关系的人士都会注意到,这次 “非正式访问”距离上次中朝高峰会谈仅间隔三个月,这足以说明这次访问具有某种紧迫性,旨在解决某些双方都关注的重大问题。

 

从报道来看,双方讨论的主要议题是当前的朝鲜半岛局势,但这只是一个话头;从这个话头,显然已经产生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中包括一些值得注意的新走向。它们很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决定着东北亚的新格局。

 

二、中国重担盟国义务

 

在中朝长春峰会上,中国多年来第一次重新承诺将担负起对朝鲜的盟国义务。

 

如果我们还记得苏联解体以来的中朝关系史,那么就不会忘记中国长期以来对于朝鲜的冷淡态度。至少在中国外交官员看来,朝鲜是一个封闭落后贫穷因而不具有交往价值的国家。但是今年以来,在美国采取步步进逼的挑衅战略的险峻形势下,这种具有典型市侩心态的经济至上主义看来已经名声扫地。在近期“天安舰”风波引起的新一轮朝鲜半岛危机中,中国决策者断然采取强硬路线,逼迫美国作出让步,不仅捍卫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也唤醒了自己沉睡近三十年的地缘政治意识。

 

    这次会谈正是黄海博弈的续着。胡锦涛总书记谈到中国通过影响联合国安理会对于天安号事件的主席声明,遏制了国际反朝势力的冒险主义行动。这充分表明中国对于前一阶段的黄海博弈结果感到满意。同时,“中方主张有关各方为推动朝鲜半岛局势逐步转圜作出积极努力,缓和当前紧张形势”,这其实是告诉美国和韩国:你们现在采取的措施都是错误的,中国不会容忍任何势力改变朝鲜半岛现状。

 

    有意思的是,中朝似乎都没有提及“天安舰”事件。这表明中国已经假定“朝鲜不是‘天安号’事件肇事者”。而且中国显然认为,即使朝鲜在“天安舰事件”中扮演了挑衅者的角色,也不应再行追究。这样一来,朝鲜非但不必表示任何自责,反而可以理直气壮地以“和平卫士”的身份与中国并肩站在一起,对美韩的所作所为指手划脚。

 

    在美韩看来,中国的这一立场是具有偏袒色彩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却足以证明中朝两国的盟国关系得到了强化。因为按照国际惯例,大国必须偏袒陷入争端的弱小盟国。美国正是这样一贯袒护以色列等国的,并通过这种袒护行径彰显了大国风度。但在过去三十年,中国的“韬光养晦”哲学显然试图回避对盟国的义务。事实上,自从苏联解体后,这是中国第一次在朝鲜半岛危机中断然抛弃“各打五十大板”的假道学立场,转而采取有明确倾向的立场,从而亮明了与朝鲜的盟国关系。

 

    这是中国外交思维的一个重要转变,虽然不符合外交部的思维定式,但显然是来自最高决策层的决定。

 

三、朝鲜返回中国星系

 

朝鲜方面显然也经历了一次外交思维的革命。思维幼稚的人士,往往不假思索地断言金正日是一个封闭保守的独裁者。但这是闭目瞎想出来的可笑谬误。其实,金正日在冷战时代是一个亲苏派,在后冷战时代则表现出亲西方的姿态,可以说是一个具有“开放视野”的人士,而并不是什么“封闭保守”分子。相反,他希望成为朝鲜的邓小平。不幸的是,他对中国抱有某种也许可以原谅的戒备心理,因而一厢情愿地希望建立一个重点面向美欧的对外开放体系。他的悲剧在于:朝鲜也许有邓小平式的改革家,但却没有一个拥有毛泽东一般胆识和力量的巨人,能够为他打开面向美欧的大门。于是,尽管他使出各种手段,试图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但他的所有努力都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美国的敌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加强烈。

 

在进入风烛残年之时,金正日不得不接受现实,寻求在与中国的同盟关系中获得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在这次长春峰会上,他表示朝鲜坚持半岛无核化的立场没有改变,不愿看到半岛局势紧张,希望同中方保持密切沟通和协调,推动早日重启六方会谈,维护半岛和平稳定。这些都是冠冕堂皇的官话,双方真正的幕后运作,很可能有异于此。这个问题,容后再叙。

 

真正值得重视的金正日言论,是他对于中朝友谊和双边经贸合作的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