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优化学生学习方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3:57:18

继续教育学习材料: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优化学生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在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是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思想。显然,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过程,影响学生学习方式形成与改变的最基本因素就是教学过程。勿庸置疑,目前中小学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存在着不少问题,它们直接导致了学生一些不良学习方式的形成:

第一,“讲听式”教学模式。教师单向传授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讲得越多,给学生提供的独立思维活动和自主探索的机会就越少,这就形成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第二,“精讲多练式”教学模式。只重视知识的结论,不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把知识讲成“压缩饼干”,然后让学生进行反复机械的习题训练,教师不断地帮助学生归纳解题套路,这就形成了学生模仿式的学习方式。

第三,“牵牛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勤设问,牵着学生的思路走,用教师的思路来代替学生的深入认识过程,给学生创设的探索空间太小,没有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学生就不能自主地探索。这就形成了学生只能跟随教师学而不能自主学的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都是不科学的,它们既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那么,我们应当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呢?不妨借鉴现代学习论所倡导的一些重要的科学的学习方式:奥苏伯尔的“同化学习理论”反对机械学习的学习方式,注重学习的内化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自主的思维活动,对问题进行不同角度的认识、不同层面的比较、不同思路的辨析,才能将所学的知识纳入到自己原有的认识结构中去。加涅的“迁移学习理论”反对单纯模仿式的学习方式,注重学习的迁移过程。学生必须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地运用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知识迁移的过程。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反对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注重学习的探索过程。探索是学习的生命线,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基础。这样,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就是探索一些能够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能深入地理解基础知识,不断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式。

当然,我们所探索的新的教学模式应当是灵活的而不是僵化的,应当是有实效的而不是仅注重形式的,应当是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我想这样有利于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应当是以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索交流有机结合为基础的,将“研究性学习”过程引入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来,它们应具备以下三个要点:其一,将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既不以学生的简单感知为出发点,更不以现成的知识结论为出发点,而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的探索过程为主线,模拟问题的发生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过程,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设计成具体的问题系列,用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来启动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索活动。其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活动。通过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活动,一定要给学生创设相对宽裕的探索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联想、想象、概括、类比、归纳、猜想、分析、综合等逻辑的与非逻辑的思维过程,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与方法。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引导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探索过程中来,不要将这种探索变成少数学生的专利。其三,开展学生的多边思维交流活动。教师要结合学生在探索活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与思维障碍,从组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入手,引导学生开展多边思维交流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这种活动中自主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向,解除思维障碍,形成自己的思路。教师一定要注意不可直接或过早地将结论告诉学生,更不能用教师的思路来代替学生的探索与认识过程。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是我们教学实践的总结与提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同时还要注意到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要考虑到教学目标落实,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式的有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