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才华的秀场:语不恶毒死不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8:46:48
        思想家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曾经提到:中国人喜欢说大话、空话、假话,还有毒话,甚至男女之间的称呼也是狠狠的,外国人用“甜心”“打铃”,中国人则喜欢用“挨千刀的”。真是爱之切,恨之深。我们不会因为别人称呼你“挨千刀的”而紧张害怕,也许还会透着一点小小的幸福感。但倘若你在时下街头发现“偷井盖者抓住剁手”“毁树一行先死他娘”等等凶狠至极的标语口号,恐怕就要小心点儿了。现在“毒舌”流行“狠话”泛滥,一不小心你就会被扑面而来的“狠话”惊得目瞪口呆。如今,大家都憋着劲儿建设和谐社会,这刺眼刺耳的“恶语”“狠话”为何大行其道,四处泛滥,不得不值得我们思考.        

《新京报》刊发了《标语何时可以不发狠》一组报道,对北京街头标语进行了一番文字上的清理。文章里所说的标语都是禁忌性的,例如:孩子放火,大人坐牢!还有针对乱倒垃圾、小狗随地便溺进行恶语惩诫。

有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狠话恶语在城乡公然展示于公众视野,是对广大受众的一种无形伤害。它是在用文化语言之恶来惩罚日常行为之不当。

小时候看到外地来客吐痰时的样子很“酷”,小朋友们群起效仿,大人们没有恶语训斥我们,而是好言相劝:吐口水就是吐财,小时候把财都吐光了,长大会受穷的。

我们真的不敢再吐口水了!

还有就是村庄有古训:“春不动土”。上辈人用教诲来告诫我们下一代,我们都用心遵守。如果不能遵守,别人会说,这个孩子没有家教。这些都是传统农村社会中对不文明行为的一种劝诫,现在想起来还是让人感觉有些温馨。

“文革”破坏了我们传统的人文生态,我们学会了用批判的方式、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社会各种问题,这些方式具体表现为用贴大字报批判、用喇叭、标语来训诫,我们就是没有学会用文明社会的准则来处理现代的各种问题、难题。一个没有文化修养的社会就是一个没有任何耐心、责任心的社会,也会是一个用一种错误代替另一种过失的社会。刚刚识字的孩子,看到这些当代成人的各种狠话、恶意标语,对他们一辈子将有什么样的影响?他们长大后会对这些标语有一种“温馨感”吗?让我感到痛心的是无处不在的语言低俗化、痞俗化、恶俗化,从电视主持人的“哥们姐们”

调侃,到手机短信中的嬉笑乱骂,从电视电影中的无厘头搞笑,到街头狠言恶语的标语,我们的语言文字的纯洁性正在丧失。我们的文化最后可能面临的,不仅仅是沙漠化的问题,而是垃圾化、粗痞化,这种现象已深刻地影响了我们下一代人的语言表达。如果这样,它不仅伤害了我们的文化,教坏了我们的孩子,还有损我们的国家形象。

我们的城市化进程较快,而我们的城市管理水平又相对滞后,车多了起来,垃圾与狗粪也多了起来,有机构来收取狗的管理费,但少有人来管理狗粪,有人划线收停车费,但少有人随处为车主着想为行人着想,收取狗的管理费是不是包括对狗粪的处理费?如果不包括是不是应该多收取一些,或由社区物业来收取“狗管费”,以加强对宠物们的有效管理?如果城市管理有章有法,市民们心境舒畅,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怨言,更不会把恶语狠话贴满街头。

谁来管理、处理这些鸡零狗碎的市民生活小事?城市文明要在细节中体现出来,城市管理水平也要体现在对市民生活的小事处理上,举办奥运是为国争光,把小区狗粪与狠话标语处理好了,也是为国、为城市争光,而这种争光却能让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每天心情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