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荡在白山黑水的抗联英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0:47:28
飘荡在白山黑水间的抗联英魂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青年时期,每回回唱起“九·一八”事件后,流亡关内的东北教师张寒晖填词作曲的这首《松花江上》,总是热血贲张,情绪昂扬。因为这不是一般的诗歌,它是时代的声音,是人民大众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痛苦的呼唤。《诗经·大序》说:“治世之音安于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且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于思,其民困”。《松花江上》介于“乱世之音”和“亡国之音”之间,即有怨怒,也有哀思。但就是这首歌,不但激起了流亡东北人的故国之思,也激起了热血中国人,与日寇决一死战,还我河山的壮志豪情。从那时起,东北本土的英雄,就地揭竿而起,担负起兴亡图存的历史重任。关内大江南北的志士,通过各种途径,跋山涉水,来到这片积雪盈尺,森林和大豆高粱覆盖的白山黑水,为祖国竭尽忠诚。在一无外援,二无根据地和牢固的后方的流动作战中,以血肉之躯,在那片热土上筑起了中华民族新的长城,也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和巨大的牺牲。七十五年来,这些无名的、有名的英烈,其英雄事迹,只是散见于零星的记载和著作中。文革前,一度也并不被作为抗战的主流。正面战场上付出了三百多万阵亡将士和近两百位将军的尸体的国民革命军,因为在中原逐鹿中丢失其鹿,当然不会是历史的主流。白山黑水间的东北抗日联军,非中央直属领导、节制和指挥,完全处于自发和近乎孤立的状态,也不被史家看重,这就是二十几年前,抗日历史著述和评价的现实。
1931年11月,马占山江桥抗战后,东北各地义军纷纷攘臂而起,在东三省万里山河上开始了守土抗战。抗联义军大致分为以下四支:第一,以马占山、李杜、丁超、苏柄文、黄显声、王毓峰、耿继国(东北军热河都统汤玉麟部炮兵总监)、李春润等东北军军官为首的正规军。第二,以黑龙江依兰县三区区长兼自卫团长谢文东,吉林省红枪会会长王汝起为首的帮会抗敌武装;以祁致中为首的金矿工人暴动组成的山林义勇军等群众自发的抗日武装;第三,原为啸聚东北山林的胡子,出于义愤和一点爱国心,转而抗日救亡;如王德林(山东沂南人,混迹绿林二十余年,招安为吉林陆军一旅一团三月营长,“九·一八”后,阻击日军,任东北救国军第一路军军司令)、宫长海,(山东人,招安后为骑兵营长,“九·一八”后任吉林警备骑兵旅长,吉林抗日救国军副总司令 兼前敌总指挥,兵败后退入热河)。第四,从1932年开始,中共在磐石(杨靖宇、李红光、李东光)、珠河(赵尚志、李兆麟、魏拯民、冯钟云)、汤原(许亨直、马德山)、宁安(李荆璞、李范五)、密山(汤伯万、金根、杨太和)等地组建的抗日游击队;上述四支人马,最盛时达三十万人。由于没有统一的组织和领导,缺乏坚强的骨干核心,不能协调步骤,一致行动,反而如一盘散沙,各自为战;因此,在日本关东军和伪满州国军队和山林警察的联合围剿下,或死或降,溃散投诚,很快作鸟兽散。到1935年,仅余三万余人。始在中共满洲省委的统一领导之下,整编为十一个军,主要在松花江以北,吉林长白山地区和辽南凤城至通化一线活动。
敬录在这抗敌声势最盛时及衰退期(1931-1935年)牺牲的师职以上军官如下(个别团职选精英):
唐聚五:黑龙江双城人,满族。辽宁陆军第一团团长,1932年3月21日发起组织辽宁民众抗日救国会,任自卫军总司令。秋初代辽宁省主席。兵败去热河继续抗战、任中将东北游击司令。1939年5月19日在河北迁安平台山与日作战阵亡。(在东北抗日活动属于这一时期)
檀自新,东北军五十二团团长,追随马占山抗战,任第六军副军长兼骑十师师长。后入关为新编第五师中将师长,因违抗军令被国民政府处决。
邓文,辽宁梨树人,奉军军官,“九·一八”后,积极参加江桥抗战,任骑兵第四旅旅长。1932年6月任抗日救国军第一军军长。入关参加抗日同盟军,为左路军总指挥。1933年7月31日在张家口,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邓铁梅,辽宁本溪人,凤城警察所长。“九·一八”后组建东北民众抗日救国军,任司令,后被国民政府委任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二十八路司令,转战各地。1934年6月1日为日伪逮捕,9月28日被秘密杀害于沈阳监狱。
韩浩,朝鲜人,迁居吉林桦甸。1930年加入中共。“九·一八”后,由南满抗日游击第二大队长升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师长。1935年7月,在二道沟子战役中牺牲。
李春润,辽宁凤城人,东北陆军讲武堂毕业,东边镇守使署参谋处长,“九·一八”后率众抗日,任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六路军司令。克服新宾后,任新宾副司令兼战时第一方面军司令。兵败到北平,任东北义勇军第三兵团副总指挥。6月任辽东义勇军总指挥,指挥了红旗街、谢家岭、塔沟之战。1933年9月14日,在新宾伤重牺牲。
胡泽民,辽宁人,满族,1930年入党。“九·一八”后,策动一部分东北军起义,组成东北抗日救国军,任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开辟辽吉边区抗日根据地。1933年10月,在东宁战斗中牺牲。
杨太和, 吉林省吉林市人,1932年参与组建密山抗日游击队,加入中共。任抗日救国军第一团团长。开辟密山抗日游击区。1934年10月任东北抗日同盟军四军一师师长。1935年9月在黑龙江勃利与日作战中牺牲。
李斗文,1930年加入中共,从北京大学赴哈尔滨从事革命,由此去苏联。1934年秋回国,任饶河反日游击大队政委。1935年8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团政治部住主任。同年9月26日于饶河兴洞与日交战中牺牲。
何忠国,湖北人,1927年入党。后赴苏联学习,1934年回国。任东北抗日同盟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兼第十师政治部主任,在黑龙江密山、勃利地区游击作战 。1935年6月17日在勃利作战中阵亡。
张甲洲,黑龙江巴彦人,1930年入党。曾任北平市委代理书记。1932年初在巴彦组织抗日武装,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师长。与赵尚志会师转战呼兰、兰西、绥化、安达地区,1933年初在铁力反击反动武装的突袭中牺牲。
金伯万,朝鲜族,黑龙江穆棱人,1931年入党。1934年组织密山抗日游击队,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三团政委。1935年9月在勃利通天沟执行任务时,为叛徒杀害。
金伯阳,辽宁大连人,1929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共。满洲省委常委。1932年与杨靖宇一起领导磐石南满抗日游击队,1933年以省委巡视员身份再到磐石。9月18日与日作战中牺牲。
1936年1月,东北各抗日部队在汤原召开会议,决定将现存所有部队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以杨靖宇为总司令,赵尚志为副总司令。2月发布《抗日联军统一简建制宣言》,现将这十一个合编军的军长列表如下:
杨靖宇,河南确山人,原名马尚德,1927年入党。“九·一八”事变后,任东北抗日救国会负责人,满洲省委代理军委书记。发动领导磐石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总指挥,南满游击队政委。1936年后任抗联第一军军长。后为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1940年1月因叛徒出卖被日军包围。激战五昼夜,弹尽粮绝,2月23日在吉林濛江(今靖宇)壮烈殉国。
王德泰,山东人,1931年入党为延吉县委书记,组织抗日武装。1935年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政委。1936年为抗联第二军军长,后兼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同年11月在吉林抚松小汤河与日作战中牺牲。
赵尚志,辽宁辽阳人,1925年入党,黄埔四期生。1926年回东北,任中共满洲省委军委书记。东北抗日义勇军江北独立师参谋长,红三十六军江北独立师政治部主任,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东北人民革命军军长,抗日联军第三军军长,第二路军副总指挥。1939年率残军退入苏联,遭受政治迫害。1942年回国抗战,2月12日,在攻打鹤岗悟河伪警察分所路上,为内奸杀害。
*许亨植,原名李熙山,朝鲜人,寄居吉林珠河。1929年参加中共。1932年参与领导汤原农民起义,组织反日游击队。1935年后,历任东北抗联第三军三师政治部主任,抗联第三路军兼第三军军长。1942年8月,在黑龙江木兰青峰岭战斗中牺牲。
李延禄,吉林延吉人,1931年参加中共,“九·一八”事变后任东北抗日救国军总部参谋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抗联第四军军长,1936年赴苏联。归国后,任中共中央东北工作委员会副主席。建国后任黑龙江省省长。
*李延平,吉林延吉人,1932年参加吉林救国军,同年加入中共。1936年任绥宁游击支队长。1933年调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归国后于1936年3月接任抗联第四军军长,在黑龙江宝清、勃利地区游击。1938年4月率部与抗联第五军西征,10月,于黑龙江五常与日军作战牺牲。
柴世荣,山东胶县人,迁吉林和龙,九·一八”事变后,组织抗日武装,任中国国民抗日救国军第四旅旅长、第四路军司令。1934年加入中共,任抗联第五军副军长、军长。1842年底奉命撤至苏联。1943年夏秋之际,执行任务中牺牲。
夏云杰,山东沂水人,迁黑龙江汤原。1932年入党,参与创建汤原抗日根据地和游击队。由游击总队政委升任抗联第六军军长。1936年11月21日在汤原遭遇日军伏击负伤,26日不治亡。
陈荣九,黑龙江宁安人,1933年2月由东北军参加抗日救国军,任军部副官。6月加入中共,1934年秋任东北人民抗日革命军代理军政委。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36年回国,任抗联第七军军长兼一师师长。1937年3月,率部伏击日军,在战斗中牺牲。
*李学福,吉林延吉人,朝鲜族。1933年在饶河组建反日会,入党。1935年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四军四团长,1937年任抗联第七军新编第一师师长。1938年1月任抗联第七军军长,因病赴苏联就医,8月8日在苏联逝世。
谢文东,黑龙江勃利人,依兰县三区区长兼自卫团团长。1934年后任东北抗联军第八军军长,率军抗日。1938年受日军诱降。抗战后受国民党整编,所部为第五集团军,后为第十五集团军上将司令。1946年被解放军俘虏,12月3日殁。
李华堂,曾为李杜部营长、团长。“九·一八”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九军军长。1938年2月叛变为日本特务。抗战胜利后,被国民政府委任为东北挺进军第一集团军上将司令,第二十七军八十四师师长等职。1946年12月12日被中共俘虏,不久殁。
汪亚臣,山东人,生于吉林五常,伐木工人,入东北军。“九·一八”后,回五常组织抗日队伍,为反日山林队第四支队长。1933年入党,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1936年9月,为抗联第十军军长。1941年1月29日在蛤拉河子战斗中牺牲。
祁致中,山东曹县人,1931年迁黑龙江桦川,为金矿工人。1933年率领金矿工人暴动,创建山林义勇军,在桦川、勃利地区抗战。1935年入党,翌年为抗日联军独立师师长。1937年独立师扩编后为第十一军军长,东北抗日联军总部副官长。1939年7月在黑龙江嘉荫地区与日军作战阵亡。
十四个军长,只有一人活到胜利(不包括曾为第五军军长的周保中),叛变汉奸两人。剩余的全部为国捐躯,把尸骨化做这片白山黑水的沃土,以最后一滴养份,滋养着那儿的山河。他们的部下,不断地掩埋着战友的尸体,擦拭着擦拭不净的烈士的血迹,继续在高举着他们的旗帜中前赴后继地倒下。到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在日本鬼子的疯狂扫荡,并屯,扼守交通咽喉,断绝抗联一切供应来源的绞杀战中,东北抗联的精华几乎丧失殆尽,余部不得不在周保中、李兆麟带领下退入苏联,成为远东国际旅的主要部分。
1936年6月,抗联组编为三路军,各辖若干方面军,杨靖宇的一路军在南满,周保中的二路军(其前曾为抗联第五军军长)在吉林东部长白山地区,李兆麟的三路军在松花江北黑嫩平原,分区域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坚持抗战,牵制了大量日军,使其不能入关作战,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而同时也将自己最优秀的精英埋骨白山黑水。十四年,十四年,流不尽的英雄血,流不尽的爹娘、妻儿泪……
让青山永远记住他们的的名字吧……
魏拯民,抗联第一路军政委,接替杨靖宇指挥一路军,1941年3月8日,积劳成疾,在桦甸夹皮沟病故。
曹亚范,抗联一路军第一方面军总指挥。1940年4月8日在吉林金川筹粮时牺牲。
陈翰章,满族,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三方面军总指挥。1940年12月8日,在镜泊湖南湖头与日作战中牺牲。
侯国忠,抗联一路军第三方面军副指挥。1939年8月23日,在吉林安图与日作战牺牲。
宋铁岩,抗联一军政治部主任,1937年2月在辽宁本溪老和尚帽子山的战斗中牺牲。
曹国安,抗联一军二师师长,1937年在吉林临江与日作战中牺牲。
韩仁和,抗联一军军部秘书长,警卫旅旅长。1941年春,在黑龙江宁安牺牲。
周建华,抗联一军三师政委,1937年的在辽宁开原与日作战牺牲。
周树东,抗联第一路军四师政委,1937年2月在吉林安图与伪满洲国军作战牺牲。
郝贵林,抗联一路军二军四师师长。1937年7月与日作战负伤牺牲。
柳占熙,朝鲜人,抗联一军三师政治部主任。1940年3月4日被叛徒杀害。
李东光,中共南满临时省委组织部长,抗联第一路军党的书记。1937年6月在吉林新宾地区与日作战中牺牲。
李敏焕,朝鲜人,1935年任抗联第一军一师主要负责人。1936年在辽宁辽阳战斗中牺牲。
黄玉清,朝鲜人,抗联第二路军总部政务处主任,1940年2月22日,在黑龙江宝清地区与日伪军作战中牺牲。
张兰生,抗日联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在小兴安岭地区抗战,1940年在黑龙江德都与日伪军作战中牺牲。
雷炎,1936任东北抗联三军五师参谋长,1938年第三、第六军联合西征时,任四支队长。1939年1月在黑龙江绥棱与日军作战时牺牲。
王光宇,东北抗联第四军副军长,1938年5月与五军联合西征,年底在黑龙江五常与日伪军作战牺牲。
王毓峰,“九·一八”后率部分东北军起义抗日,1937年,任抗联四军二师师长。1938年2月25日,在黑龙江富锦被叛徒杀害。
李文彬,率领森林警察起义参加抗联第五军,任三师师长。1939年9月12日,在宝清地区与日伪军作战中牺牲。
傅显明,1935年任抗联第五军二师师长兼四团团长。1936年2月17日在密山与日军作战中阵亡。
赵永新,抗联五军二团政委。1937年8月16日牺牲。
陶净非,抗联五军二师政治部主任。1942年5月21日在黑龙江五常与伪军交战牺牲。
张中华,1935年由宁安县委书记调抗联第五军军部,军部宁南留守处主任。1937年12月在宁安与日作战,被俘就义。
冯治纲,抗联六军西征部队军事指挥,六军龙江北部总指挥。1940年2月4日,在阿荣旗任家窝堡与日伪军作战牺牲。
马德山,朝鲜人,原名金乘浩,抗联六军一师长,1938年3月29日在黑龙江绥棱地区作战牺牲。
徐光海,朝鲜人,抗联六军一师政治部主任。1938年11月27日,在富锦地区牺牲。
刘曙华,从苏联海参威回国任密山县委书记,被捕越狱,曾任抗联五军二师政治部主任,后整编谢文东部为抗联第八军,任军政治部主任。西征中,8月8日,被叛徒杀害在勃列通天洵。
金根,抗联八军一师政治部主任,1937年1 2月3日在黑龙江桦川县被叛徒杀害。
魏长魁,北满临时省委组织部长,抗联九军政治部主任。1938年底,在黑龙江依兰与日作战中牺牲。
高禹民,抗联第三路军第九、第三支队政委。1940年11月9日,在黑龙江克山牺牲。
赵敬夫,抗联三师政治部主任,抗联第三路军三支队政委。1940年7月在黑龙江朝阳山与日伪军作战牺牲。
郭铁坚,抗联三路军九支队政委。1941年8月在黑龙江耐热汭河牺牲。
赵一曼,东北人民革命军三师一团政委。1936年8月2日在珠河就义。
这一串串姓名是一串串血迹斑斑的文字。它纪录着一段不朽的历史。无论正面战场,还是八路军、新四军游击战场。任何一个战区,都没有像东北抗日联军那样,付出了这么多的精英。这与东北当时的地理环境和战场条件,民心、民气紧密相关。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没有召开过专门研究抗联工作的会议,发过专门指示,也几乎没有从延安派出过任何得力干部。更不要说是人力和军事经济上的支援。当时的苏联自从绥芬河之战后,为了避免与德日法西斯两线作战,交好日本,实际上没有给抗联提供任何援助。只是抗联余部不得已退入苏联时,仅做收容之举。东北因为伪满州国的统治影响和被日本视做准国土,重兵防范,控制极严的缘故。一般民众,多是满洲国的顺民,甚至就是伪满州国军和山林警察。因此,抗联虽然得到民众帮助,但十分有限,也不可能建立巩固的抗日根据地。基本处于孤立作战,无法修整补充的境地,而且内部成员复杂,除中坚分子坚持抗战外,搀杂着各种投机分子,土匪、旧军官、伪警察、流氓和社会闲杂人员。部队战斗频繁,转移频繁,几乎没有任何时间和空间能甄别人员,进行整训;所以部分人员叛属无常。军政首长时时刻刻要防止内奸和叛徒,以至许多杰出的人物丧命于这些内鬼手中。因此同样是三万人,中共在华北山东,开创了抗日的大好局面。抗联在东北,却处处受制,弹尽援绝,惨烈之至。真是天不助英雄,任其洒下一腔腔热血,去滋润那白山黑水。
诸葛亮在五丈原临终前叹道:“悠悠苍天,盍其有极”?东北抗日联军牺牲的将士们地下有知,也当作如是长叹……
辞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