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眼里中国年轻人的十个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2:01:19
2010年09月07日 08:26:21  来源: 新华国际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中国的八九十年代是一个飞速变化的年代,各种从未想象过的事物竞相涌现。出生于这个时期的年轻人没有关于过去几十年改革和变动的苦痛记忆,却经历着这个国家的高速经济增长,以及随之而来的消费主义和全球化。
 

中国正处在转型期,生存环境的复杂性深刻影响着年轻人这个群体。他们在为不同的事情苦闷和焦虑着,就业、买房、买车成为多数人永恒的话题,“房奴”“车奴”“孩奴”成为他们头顶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我们无法仅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述这群年轻人,毕竟年轻人的脚步走得是如此之快。但我们能从世界对中国青年的看法中,捕捉到这个年轻群体的一些特点。这其中既有褒奖,也有批判;有客观分析,也不乏片面误判。我们需要用理性和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通过外国人的眼光来更全面了解这个群体,也让这个群体更冷静客观地了解自己。
特点一:见识广 更开放

菲律宾《问询者报》题为《中国的新一代》的文章作者这样写道:我看到她穿着红上衣黑短裤,迈着矫健步伐坚定地走在成都商场外的人行道上。我觉得她代表着当今中国最令人着迷的一个方面———见识越来越广、更年轻的一代城市青年。她以及像她那样的人将塑造他们国家的未来。他们想为自己及他们的国家要些什么,将决定北京同西方的关系。
最近访华期间,与年轻人的谈话使我得以一窥这一代人的思想,令我对中国不断的变化步伐充满希望并保持清醒。
1990年只有26%的中国人生活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到2010年已上升到43%,到2030年预计将上升到70%。1986年我第一次访问成都,它还是个建筑低矮的城镇集市。如今的成都是个高楼林立的大都市,到处都是新建的公寓大楼和高端商店,还拥有一个年轻的中产阶级群体。
为了探究下一代中国雅皮士的思维,我在清华大学校园内见了12名学生。这些学子很多来自贫穷农村地区或家庭,这些家庭过去住在政府提供的单间里,现在却有了自己舒适的房子。
他们的开放性、对世界的了解以及高尚的理想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一名年轻的女学生想攻读海洋生物学博士,其他人将到国外从事经济或工程学研究,但会回到中国追求他们的事业。另一名学生想建立一所像伦敦夏山学校那样的“保护孩子天性的自由学校”。她从哪里了解到了夏山学校?“通过互联网”。
所有人都说,大多数中国年轻人并不关心脸谱网站、谷歌或YouTube网站被封,中国国内的类似网站已令他们感到满意。中国政府正投入巨资打造新的、内容受掌控的社交网站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甚至那些翻防火墙的人也说,他们对高层领导的表现感到满意,对未来感到乐观。
中国学生并没我想象的那样具有明显的民族主义情绪。一些人担忧“无孔不入的美国文化”,另一些人则赞扬美国的开放,想去留学。至于中国在世界所扮演的角色,这些学生对国家的崛起感到兴奋,但对未来的全球地位却不确定。大多数学生赞同中国的当务之急是保持稳定,这样才能维持经济高增长和缩小贫富差距———这恰好是中国政府的立场。从我的较小规模的调查来看,这不是寻求革命的一代,而是渴望向前发展和更多了解世界的一代。
搜索更多年轻人 中国 的新闻
日媒:中国年轻人怀旧热令人费解
老年人看年轻人负面新闻能增自信
年轻人缺乏锻炼会使血管壁增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