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我市土壤污染与防治工作,筑牢农产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3:29:02
                  加强我市土壤污染与防治工作,筑牢农产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土壤是重要的环境要素和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所谓土壤污染就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向环境中排放的三废物质通过大气、水体和生物间接地进入土壤,当进入土壤的量超过了土壤的承受能力时,就会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引起土壤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世界上90%的污染物最终都滞留在土壤内,并且通过生物的新陈代谢和食物链发生进一步的传播,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品质量,并间接危及人体健康。但土壤污染往往不易察觉,被称作“看不见的污染”;同时,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后,便与复杂的土壤组成物质发生一系列迁移转化作用。其中,许多污染作用为不可逆过程,污染物最终形成难溶化合物沉积在土壤中。因而,土壤一旦遭受污染,恢复极难,而危害又极大,故学术界又称之为“化学定时炸弹”。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市的土壤环境安全形势严峻。一方面,土地资源紧缺,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另一方面,土壤受到重金属、无机盐、有机物和病原体等物质的污染,部分地区更有恶化趋势,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据初步统计,我市目前有超过50%的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表现为:土壤pH值降低,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累积明显,非金属指标中氟化物和硝酸盐超标均较为严重,超标率分别达到71.4%和67.9%。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尤为突出,超标率达到60%。据抽样检测显示:目前,我市部分受污染土壤环境蔬菜植株中重金属超标率为39.3%;一些地区的土壤汞超标率接近70%,镉超标率最高达到了40%左右,铅、砷、锌等其他元素也处于临界或超标水平。与其他污染类型相比,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不可逆性等特点,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土壤中有害重金属积累到一定程度,不仅会导致土壤退化,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而且还可以通过径流、淋失作用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恶化水文环境,并可能直接毒害植物或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人体一旦吸收了过多的重金属,体内的蛋白质营养结构就会受到破坏,从而引起新陈代谢的紊乱,甚至引发各种严重疾病。

分析我市土壤污染的成因发现,污染物质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有:1、大气沉降。工业排放的有毒气体以及粉尘、烟尘等固体粒子和烟雾、雾气等液体粒子等,通过沉降或降水进入土壤,造成污染。在我市陶瓷企业集中的区域,由于煤炭等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周边土壤氟化物含量超标率达59.2%。2、污水灌溉。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影响,我市农业灌溉水质下降,污灌区比例大概占30%。随着污水灌溉而进入土壤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以不同的方式被土壤截留固定,从而加重土壤污染。3、固废污染。我市土壤的固体污染物以工业废物和城市垃圾为主。一方面,固体废弃物在堆放或处理过程中,由于日晒、雨淋、水洗,污染物极易移动,以辐射状、漏斗状向周围土壤、水体扩散。另一方面,部分固体废弃物以垃圾堆肥的形式施入土壤,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4、滥用农资。施用化肥、农药、地膜等农用物资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但使用不合理,会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和牲畜的健康。近年来,我市农药使用量不断增加,农药施用后在土壤中的残留量为50~60%,造成蔬菜等部分农作物的有机磷、硝酸盐超标;个别农户磷肥试用量高达120~200公斤/亩,含镉磷肥成为潜在的污染源。

直接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将对生态安全构成威胁。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土壤环境管理方面却仍存在一些缺陷:1、缺乏系统的土壤污染防治和控制政策框架,至今还没有任何关于土壤污染修复或者赔偿的地方性法规,环评大多缺乏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2、缺乏土壤污染防治理论、技术标准和评价方法,对土壤污染的基本状况缺乏全面系统的掌握。3、缺乏系统可靠的土壤污染基础数据信息,尚未形成完整的监测网络和质量控制体系。4、缺乏符合我市实际的土壤保护和管理规划,农业活动未完全纳入环境控制之中。5、缺乏专门针对土壤污染的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和机制。环保、农业等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横向沟通不够,监管力度不足,资金投入有限,无法弥补现有环境管理政策的结构性缺陷;基于防治土壤污染的源头控制和基于保证农产品安全的准入检测“两头”乏力,对于日常销售的蔬菜等农产品的重金属含量检测目前仍属空白。6、缺乏适合不同区域的防治模式,对土壤修复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严重滞后。7、缺乏土壤污染防治意识,对土壤污染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认识不足,生产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对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导致土壤污染加剧。

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防治土壤污染刻不容缓。

办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