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R该怎样f用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8 20:59:52
一把手该怎样用人
领导之本,惟在用人。用人的关键在一把手。对一个地区、部门或单位一把手而言,善用人则事业兴,反之则事业衰。毛泽东同志说过,领导干部的主要职责概括起来就是两件大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干部”。用干部虽然排在第二位,但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党的十六大所要求的“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核心还是“用干部”。道理很简单,搞建设需要干部,谋发展也需要干部。领导出的主意再好,也必须得由下属去贯彻落实,如果手下的干部不得力,那再好的主意也不会有好的结果;反之,如果手下的干部精明能干,那么即使领导的主意有误,也会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得到修正。
我国春秋后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认为,国有三不详,即“有贤而不知,一不详;知而不用,二不详;用而不信,三不详。”详者,清楚也。不详,就是不清楚,就是糊涂。晏子的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三种情况算是糊涂的,第一种糊涂是有贤才而领导不知道;第二种糊涂是领导明知道有贤才却不使用;第三种糊涂是使用了贤才却对他们不信任。这三种情况,对一个国家的影响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关于“出主意”和“用干部”,参考书很多,《一把手用人精要》只是其中之一。这本300多页的书是集中写一把手应该如何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的,语言浅显,通俗易懂,利用一个中午的时间就可以一目十行地读完。而既然是精要,最重要最值得铭记的就是书中介绍的辨才五要和识人七法。
辨才五要
辨才五要和识人七法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典故。相传战国时代魏文侯为宰相人选难定所苦,于是想起手下的一位谋士李克曾说过的话:“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觉得很有道理,便向李克请教。李克于是向魏文侯提出了辨析人才的“屈、富、达、穷、贫”五个要点,即屈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一是“屈视其所亲”。屈就是委屈,亲就是亲近。说的是当一个人怀才不遇时,就看他跟什么人亲密来往。如果他是跟一些同样不得志的人亲密相处,整天只知道发牢骚,鸣不平,那他就是个心胸狭隘的小人物,不值得提拔重用;如果他不因一时的失意而沮丧,反而意志弥坚,心胸开阔,这样的人就值得使用提拔。大丈夫能屈能伸嘛!
二是“富视其所与”。富就是富有,与就是给予。说的是当一个人非常富有的时候,要看他把钱往什么地方用。如果他专走后门,送礼给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贿赂有权势的人,这个人就须提防,不能提拔重用;反之,如果他把钱慷慨地用在培养穷而且有才干的人身上,或是仗义疏财于慈善事业,这样的人就值得考虑。
三是“达视其所举”。达就是通达,举就是举荐。《孟子·尽心上》的原话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当一个人仕途通达,大权在握时,就要看他举荐拔擢的都是些什么人。如果举荐的全是睿智、廉洁的人物,表示他绝无私心,一心为社稷着想,这种人是值得赋予重任的;反之如果举荐的是无才无能的人,表示他有私心,不为国家着想。
四是“穷视其所不为”。这里的穷不是贫穷的穷,而是山穷水尽、穷途末路的穷。如果一个人求取功名不得,仍保持名节,不走歪门邪道,不奴颜婢膝,不投机钻营,表示他是个可以挑大任的人。
五是“贫视其所不取”。这里的穷是贫穷的穷。当一个人穷得难以度日,就看他是不是贪婪如饿鬼。人在穷困时若拍马屁求好处,就是不可用的小号人物;若是穷不丧志,对有钱人仍然不卑不亢,就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大人物。
用才的第一关是识才,识才的前提是辨才,而辨才更需要全面地长期地客观地进行。上述五要就好比是五个人才考验关,只有通过考验的人才可列入使用名单。
识人七法
识人七法是诸葛亮总结出来的。他主张在稳定的情绪中考察别人,让其干事,考察其人。他的识人七法就是面对面地直察人才的“志、变、识、勇、性、廉、信”,即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告之以危难而观其勇、醉之以酒而观其性、临之以利而观其廉、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第一,“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志就是志向。即对人才直接提问,看其分辨曲直是非的能力如何,以考察他的立场、观点、志向、爱好和兴趣等。
第二,“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穷是穷尽,变指应变。即提出尖锐问题并追根求源地探讨某个问题,使其理穷辞少,以考察人才阐述问题的逻辑性和表达力,分析问题的应变力和敏感力。
第三,“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咨就是咨询,识就是见识。即让其对重大问题提出决策意见,看他有无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
第四,“告之以危难而观其勇”。即让其处理一些艰巨的事情,指明他所要经受的风险和所面临的困境,看他的胆略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第五,“醉之以酒而观其性”。性就是品性。即和其开怀畅饮看其自我控制力及其品性。
第六,“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临就是临近、靠近。即用丰厚的利润引诱他,看他是否保持清廉本色不变。
第七,“期之以事而观其信”。期就是约定时日。即委托其办事,看他能否如期完成,信守诺言。
诸葛亮在识人用人的问题上是有一定本事的,他的锦囊妙计之所以屡屡奏效,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敌我双方文武官员特点的了解和把握。当然他也有走眼的时候,比如把街亭交给只知纸上谈兵的马谡去镇守,导致全局溃败。而刘备早就跟他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这也从历史的角度警醒我们,用人不是儿戏,必须慎之又慎,否则狂澜既倒,大厦将倾,任你再有本事也将回天乏术只能捶胸顿足了。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这是唐朝杨巨源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城东早春》。诗写的虽然是春季旅游的事,但其中也潜藏着识人的道理。那些真正具备识才慧眼的一把手,如能在绿柳才黄的时候就见微知著,明察秋毫,并以当年刘备三顾茅芦的谦逊与真诚,发现并善待那些真正的人才,那大概就意味着已经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先机了。摘自价值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