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我》 纪伯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3:40:49
浏览: 81
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1883—1931),作为哲理诗人和杰出画家,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同时,他又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二十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以纪伯伦为中坚和代表形成的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曾闻名全球。
纪伯伦的《认识自我》是一篇小说,其塑造的人物形象发人深思,包含的生活哲理启人心智,精妙的笔法让人赞叹不已。
如何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相信不同的人读后都能有独到的感悟。
一个雨夜,赛艾姆坐在书房的书架前,开始翻阅起旧书。他叼着支土耳其大雪茄,厚厚的嘴唇不时喷涌出一阵烟雾。柏拉图记录的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关于“认识自我”的一段对话引起了赛艾姆的注意……赛艾姆掩卷深思,心中油然漾起一种对东西方哲人圣贤敬佩的感情。
“认识你自己。”他嘟囔着苏格拉底这句名言,猛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展开双臂大声叹道,“对!我必须要认识自我,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灵,这样我就抛脱了一切疑惧和不安,从我物质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从我血与肉的具体存在中找出我的抽象实质,这就是生命赋予我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使命!”赛艾姆像害了场热病,眼中闪烁着酷爱“认识自我”的狂热光芒。
他踱到邻屋,像座塑像一样伫立在穿衣镜前,凝视着镜子里鬼一般可怕的自我,并默默地估量着自己的头形、面庞、躯干和四肢。
赛艾姆的这种塑像神态持续了半小时,空灵缥缈的“认识自我”,仿佛给他灌注了一套足以揭示自我灵魂秘密的奇异、升华了的思想,并使他心里充满了理性之光。他平静地启动双唇,自言自语地说:“嗯!从身材上看,我是矮小的,但拿破仑、维克多·雨果两位不也是这般吗?我的前额不宽,天庭欠圆,可苏格拉底和斯宾诺莎也是如此;我承认我是秃顶,这并不寒碜,因为有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亚与我为伴;我的鹰鼻弯长,如同伏尔泰和乔治·华盛顿的一样;我的双眼凹陷,使徒保罗和哲人尼采亦是这般;我那肥厚嘴唇足以同路易十四媲美,而我那粗胖的脖子堪与汉尼拔和马克·安东尼齐肩。
“不错,我的身体是有缺陷,但要注意,这是伟大的思想家们的共同特点。更奇怪的是,我与巴尔扎克一样,阅读写作时,咖啡壶一定要放在身旁;我同托尔斯泰一样,愿意与粗俗的民众交际攀谈;有时我三四天不洗手脸,贝多芬、惠特曼亦有这一习惯;我的嗜酒如命,足令马娄和诺亚自愧弗如;我的饕餮般暴食暴饮使巴夏酋长和亚力山大王也要大出冷汗。”
又沉默了片刻,赛艾姆用肮脏的指尖点了点脑门,继续发言:“这就是我!这就是我的实在。我拥有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伟人们的种种品质。一位拥有这么多伟大品质的青年是一定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的。
“睿智的实质是认识自我。伟人们把宇宙的这一伟大思想根植于我心灵深处,并激励我开始去干伟大的工作。从诺亚到苏格拉底,从薄伽丘到雪莱,我伴随着伟人们一起度过了历史的风风雨雨。我不知道我会以什么样的伟大行动开始,不过一个兼备在白昼的劳作和夜晚的幻梦中所形成的神秘自我和真正本性的人,无疑是可以开创伟业的……是的,我已经认识了自己,而神灵也已洞鉴了我。啊!我的灵魂万岁! 自我万岁!愿天长地久,诸事如愿!”
赛艾姆在屋里踱来踱去,他那丑陋的脸上荡漾着欢乐的光泽,嘴里不时发出一阵像猫啃骨头时的欢快叫声。他反复吟哦着阿比·阿拉的一段诗文:尽管我是这个时代的晚辈,创业祖先的未竟之业,总会历史地压在我的肩背。
过了一会儿,我们的这位赛艾姆穿着他那肮脏的衣服倒卧在乱七八糟的床上,进入了鼾声如雷的梦乡。
[简评]
认识事物是困难的,然而,认识自己更为困难。
纪伯伦提出了“认识自我”的命题,他曾借别人之口阐述说:“认识自我是一切认知之母,我应该认识自己。我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外貌、“分子和原子”。我应该除去覆盖在自己心灵秘密上的帷幔,抹掉心灵深处的装饰,还应该弄清我物质存在中精神存在之涵义,我精神存在中物质存在之隐秘。”
认识自我,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与别人做比较。但是,这种比较应该是深层而非表象的。某个人个子很矮,而拿破仑也个子矮,如果据此推定自己也会和拿破仑一样伟大,那就是虚妄和狂傲。所以,智慧之首就是认识自己,这种认识必须是真正深层的认识,而绝不能是肤浅的认识。
《认识自我》中赛艾姆“认识自我”的方法可谓简约:首先,他主动寻找与伟人的所谓共同点:“不错,我的身体是有缺陷,但要注意,这是伟大的思想家们的共同特点。更奇怪的是,我与巴尔扎克一样,阅读写作时,咖啡壶一定要放在身旁……”。当发现自己的某些身体缺陷和生活习惯与伟人雷同后,赛艾姆随后果断地作出了两个推论:“我拥有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的伟人们的种种品质。一位拥有这么多伟大品质的青年是一定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的。”显而易见,他的第一个推论是荒唐的。因为推论的前后项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即身体缺陷并不是“伟人们的种种品质”,也并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第二个推论“一位拥有这么多伟大品质的青年是一定能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的”,由于前提条件的不正确,同样也是荒唐的。最后写道:“我们的这位赛艾姆穿着他那肮脏的衣服倒卧在乱七八糟的床上,进入了鼾声如雷的梦乡”。这时读者便可悟出:原来赛艾姆只是一个耽于幻想、缺乏行动力,在虚幻中求得精神满足的人物,根本不可能有所作为。
从赛艾姆“认识自我”的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他深得阿Q精神胜利法的真传。文章开头写他嘟囔着苏格拉底的名言,猛地从座椅上站了起来,展开双臂大声叹道, “对!我必须要认识自我,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灵,这样我就抛脱了一切疑惧和不安,从我物质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这表明他“从开始的自我怀疑到产生决心重新认识自我的念头”。“不错,我的身体是有缺陷,但要注意,这是伟大的思想家们的共同特点。更奇怪的是,我与巴尔扎克一样,阅读写作时,咖啡壶一定要放在身旁;我同托尔斯泰一样,愿意与粗俗的民众交际攀谈……”这表明他是“在与名人的外貌特征的比较中寻找自我”。文章结尾“是的,我已经认识了自己,而神灵也已洞鉴了我。啊!我的灵魂万岁! 自我万岁!愿天长地久,诸事如愿”,这一部分表明他“最终获得信心,认定自我”。这与阿Q“用一支竹筷将辫子盘在头顶上”就觉得自己是“革命党”的思维模式十分相似。
纪伯伦以漫画式、喜剧性的艺术手法生动地描述了赛艾姆“一本正经”而又滑稽可笑地“认识自我”的全过程,尤其是对赛艾姆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更是幽默风趣,揭示了人性中普遍存在的弱点,从而引导读者更深刻领会作者寄寓在这一人物形象上的严肃的人生思考。
 
小倩de消遣 2009-11-29 9:5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