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鲁迅文学奖内幕:谢有顺操纵评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3:23:44
[转载]鲁迅奖内幕:谢有顺操纵评委
参加所谓的南国书香节,顺便在广州多呆了几天。昨晚忽接G兄短信,便与他聊了一会儿。原来G兄在参加鲁迅文学奖的评选,正郁闷着呢。
G兄所说的郁闷,是指广东批评家谢有顺很有手腕,居然能够操纵整个理论组的评奖。说来事巧,这位批评家我前些天还在饭局上见过。G兄说,鲁迅奖刚刚开评时,他就接到谢有顺给他发来短信,用献媚的口气请他帮忙,但是他与谢从来没有联系,也不认识,这么快就被他知道了自己的手机号,让他很纳闷。
不久,G兄渐渐被旁人点醒了。原来,在理论组的评委中,组长何某某,是谢有顺的同门师妹,在同一个导师的门下读博士。副组长陈某某,曾经被谢有顺负责的华语传媒奖推举为优秀批评家,拿到过谢有顺所赐的不菲的奖金。张某,曾经是谢有顺在广东作协的旧同事,手也是握得很紧的。王某某,来自福建,曾经是谢有顺大学时的老师,师生之间当然也是关系不同寻常。
有了这四员大将的“努力工作”,像G兄这样的边缘人物,就成了一个摆设。可怜的G兄,一直认为鲁迅文学奖是天下最公正、最权威、最神圣的奖,他有幸第一次做了个初评评委,感到无比的光荣和神圣。结果还没等他发表自己的公正看法,就已经被潜规则了。
让G兄更纳闷的是,像谢有顺这样的批评家,时常强调文学批评要公正、客观,搞得很正经,但是,背后却做出这样让他很不齿的事情,真是批评家的堕落。我安慰他,像谢有顺这样的批评家,或许不止一个呢。
谢有顺的读后感:
9月1日早晨,我打开信箱,发现一个好心的网站编辑给我发来了以上这个文章,他说这短文多次贴在他们的网页上,但他觉得明显是造谣,就删除了,不过他留下了发帖者的IP地址,并随时准备提供给我。经他的提醒,我知道了在别的一些网站上也有此帖,下午,我两个朋友也来电说,他们个人博客的评论栏里也贴了此文,估计还有更多的地方可以看到,据说中国作协的不少人也收到了这一材料,看来,发帖者是希望整个文坛的人都知道此事,好败坏我的名声,我想,与其被人暗中议论,还不如我自己直接把此文转载在自己博客,以让更多人来共同欣赏、共同讨论。只是,由于此文作者是匿名,我转载时无法注明原创者名字,若有侵权,还请作者见谅。
下面我谈谈对此文的阅读感想:
1、这篇短文语言不错,一看就知道是有写作功底的人写的,尤其是题目,取得很有冲击性,“内幕”、“操纵”二字用得好,感觉是在报猛料,容易吸引读者和媒体的关注,我想,作者即便没有做过媒体,至少也是一个经常给媒体撰稿的人。
2、我先把结论说出来。这帖子所述之事,肯定是恶意诬陷、捏造,明眼人我想都能看出来,在这样的敏感时期,说我会给一个“从来没有联系,也不认识”的发短信,“用献媚的口气请他帮忙”,只有两种可能:一,我疯了;二,我傻了。我疯了吗?我傻了吗?好像还没有,你们可以从我写这读后感的逻辑思路上看出来,我目前还算正常。而一个正常人是不可能给“从来没有联系,也不认识”的人发短信的。我再无能,评委里总还有几个熟人吧,即便要做工作,也不需如此冒险。事实上,发帖者也承认,里面有四员大将正帮我“努力工作”呢,我还用多此一举,乱发短信?客观事实是,别说我没跟陌生人发信,这次评奖,我和熟悉的评委都未有过联系,这个,评委里的很多人都可作证的吧。
3、我不和哪怕是很熟悉的评委打电话或发信讨论评奖之事,是我高尚吗?也不是。我自己也做过评委,每次评奖,都是一堆人打电话、请托或发信,发个信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我不发,是因为我对此次评奖有一个基本判断:我知道自己不会得。一来,这次理论评奖竞争很强,很多我的老师辈的人都报了奖,比起他们的成就,我得奖是不合适的;二来,我送的只是个单篇文章,比起那些厚重的专著来,显得单薄。既然知道自己不会得奖,那我还忙乎个什么劲呢?还去给陌生评委发信,难道就为了给中国作协严肃评奖纪律提供一个生动的范例?——我似乎又还没有这么高大的自我牺牲精神。
4、正因为我对此情势有一个基本判断,当初广东作协的杨克先生两次电话我,催我申报鲁奖,我都没报,后来还是杂志社帮我报的文章。但发帖者显然没有看清形势,他以为我这次是志在必得,为了阻止我获奖,发帖、举报、构陷,什么都来,我个人认为,他这次有点用力过猛了。让谢有顺在激烈的竞争中自然落选,显然比你把他告掉,对谢有顺的打击会更大。现在,材料一散发,一旦谢有顺没获奖,反而能博取同情分,这对他显然是有利的,毕竟,这个社会再无原则,也还是鄙视那些告密者的啊。
5、既然发帖者是为了阻止我获奖,那他能不能达到目的呢?答案只有一个:能。因为评奖的规律,和干部提拔的规律是一样的:不怕没人支持你,就怕有人反对你。一有人反对,一有人在网络上发帖,不管是真是假,有关方面都会很在意的,他们怕演变为公共事件,一些评委为了避嫌,也就不再投这个人的票了,于是,发帖者的目的也达到了。
6、那发帖者为什么要阻止我获奖呢?有这几种可能:一是怕我名声比他大,二是怕我得一笔数额不小的奖金,三是怕我得奖之后占用他想占用的那些资源,四是仅仅因为恨我而要毁我。请好心的朋友帮我再想想,还会有别的原因吗?
7、还有一个更富想象力的原因是我一个朋友说的。他昨天一打通我电话就逼问我,这帖子是你自己写的吧?我愕然。赶紧说不是。他又说,是你的好朋友为了帮你而写的吧?我骇然。说不会吧?他的解释是:这个帖子是在大力帮你,因为有了这个帖子,你就不可能得奖了,而成功阻止你得官方奖,让你继续保留一点残存的民间色彩、以免身上有太浓厚的体制色彩,这不是在帮你吗?即便不是你自己策划的这一事件,也肯定是一个对你特别好的朋友暗中帮你谋算的!——这个朋友说得如此肯定,而且为我在他这么好的朋友面前不愿承认此事而对我失望,我只能说抱歉了。这个极富创造力的推理,我这里就录此存照了。
8、既然不是我自己写的,也不是我朋友写的,那这谣言帖子会是谁写的呢?我当然知道是谁写的,但我不说。对再好的朋友我都不会说的。我相信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良心的代价,圣经有一句话说,“祂来了,就要为罪,为义,为审判,使世人知罪自责”,每个人总会有知罪自责的时候,我不止一次听说谁谁谁死前为某件事懊悔,我也不止一次在报纸上看到那些做坏事的人在法庭上对法官说,赶紧判我死刑吧,我死了就是解脱了。可见,人的良心即便会昏睡,但终归不会死的,它总有一天会翻转过来审判你——很多人不明白,宗教里的审判,其实不仅是指神的审判,更是指良心对每一个人的自我审判。
9、由此我想,发帖者造这个谣,看起来是在伤害我,其实他伤害的是他自己的内心。一个人老想着毁别人、坏别人事时,他的内心其实是阴暗的,扭曲的,可以想象,他也并不快乐。各位朋友可以和我一起再想象一下他到处找地方偷偷上网发帖时的背影和眼神,估计是胆怯的,警觉的,东张西望的。他肯定不能在家发吧?那他就得去网吧,去网吧要登记身份证不方便吧?那他就只好背上手提电脑去星巴克啊、酒店大堂啊、机场啊这些有无线上网的地方,边发帖边警觉地张望周围有没熟人,这神态够令人感到心酸的吧——我说你累不累啊?当然,他也可能叫自己的老婆在旁望风,但我在此奉劝他一句,类似的事,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风险,哪怕对方是自己的老婆。不信你可以统计一下,但凡和老婆一起收受贿赂的贪官被揪出来的,比自己独自收钱被揪出来的概率,大了起码一百倍。
10、我虽然不直说这帖子是谁写的,但我发现,昨天电话我询问此事的朋友中,十个人中起码有六个人猜的都是同一个人,而且很认真地告诉我,肯定是他写的。你们吃惊吗?其实不奇怪,只要对这帖子稍作分析,圈内的人就能轻易知道作者是谁。上面说了,帖子中的G兄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不可能给这个不认识的G兄发短信请他帮忙,他不过是发帖者设的一个幌子,就像他开头说自己来广州参加什么南国书香节一样,都是幌子。假托G兄说话,是为了表明这是评委内部揭发的,以增加杀伤力;说自己来广州参加书香节,是想把自己的发贴现场巧妙转换到广州来,同时又让人觉得他本人不是广州的——这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小伎俩,估计普通读者都能看出来。
11、普通读者看不出来的秘密在帖子的第三段。他说,在理论组的评委组长何某某是谢有顺的同门师妹,副组长陈某某曾经得过谢有顺参与评的一个奖,张某某曾经是谢有顺在广东作协的旧同事,王某某曾经是谢有顺大学时的老师。这些都是真的,发帖者因为这一段的真话,迷惑了一些读者,但他的致命马脚也在这一段中露出来了。很简单,能够知道这四个人在评委组里的,肯定是文学界有一定资历的人,这样他才有渠道知道这些信息,因为坦率地说,连我都是前天(8月31日)上午才知道我的老师王某某在这个组当评委的。更重要的是,何某某是我的同门师妹这事,我直到今年三四月去复旦时才知道的,估计到现在,文坛知道此事的人也还是很少,而陈某某是八年前得的奖、王某某是十七年前做过我老师,张某某是我起码六年以前的同事,大家可以综合想象一下,能同时知道这四个方面准确信息的人,我认为,遍览全中国文坛,不会超过十个人。而我这两天试着问过我的作家朋友们,他们中没有一个人能知道全部的信息,多数人是不知道何某某是我什么同门师妹,我问的所有人都不知道王某某做过我的老师,所以,现有的十几个评委中,我敢担保,几乎没人会同时知道这四方面的准确信息,即便陈某某和我是校友,他也肯定想不到王某某做过我的老师,十七年前的往事了,很多人错以为那时我还没上大学呢。可见,所谓消息由我不认识的G兄所透露,根本不可信。它只能是对我有莫名之恨的人,才会如此留意收集跟我有关的信息。
12、既然全中国不会超过十个人知道这四人和我的准确关系,且知道的人中,不会是作家,更不可能是诗人或编辑,那就肯定是评论家了。而在中国,评论家就那么一些,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这些人中,会对谢有顺有莫名之恨、恨到要用此不光明的手段发帖、告密的人,会是谁呢?了解文坛的人都知道,整个文坛最多就一两个、绝对不超过三个人对谢有顺有莫名之恨。至于他们为何恨我,为何对我误解这么深,我到现在也一头雾水,因为我从未有一事真正得罪过他们。也许像我朋友所说,不是我做了什么得罪了他,而是我的存在本身就得罪了他?当然,除他们以外,也还有一些人对我会有意见,但绝没有意见大到要去发帖什么的。发帖、告密这事,是大事,一般人不会去做的。这样一来,从十个到一两个,选择的空间已经很小了——话说到此,熟悉评论界状况的人,恐怕再迟钝也猜得出是谁在诬陷我了。哈,因此,你不要奇怪为何我十个朋友来询问此事,会有六个人共同猜测那个人,因为这实在是太好猜了。
13、分析到这,我估计发帖者自己也有点后悔了,因为他没想到自己取信于人的真实证据,恰好反过来泄露了自己的身份。但我还要继续无情地指出这个帖子的漏洞和矛盾之处。首先,“这位批评家我前些天还在饭局上见过”一句,根本是谎言,我从7月28日开始,去俄罗斯了七天,两次回福建老家,共19天,中间只有几天时间在广州,根本没参加过任何饭局,你去哪里见我?在俄罗斯?在我美溪村?不可能吧。其次,发帖者的题目叫“谢有顺操纵评委”,看起来吸引眼球,其实是文不对题、自相矛盾。我都能“操纵”了,还用得着“用献媚的口气请他(陌生人)帮忙”吗?况且,他所举的四个人中,年龄都比我大,都是我师长辈的人了,且都是我很尊敬的名重一时的学者,我一后辈小生能“操纵”得了他们吗?别说是我,恐怕连铁凝主席、李冰书记也“操纵”不了他们吧!因此说我“操纵评委”,貌似在贬我,其实你是在抬举我啊——这样想来,我都有点相信是我朋友写的此帖了,感觉确实是在帮我啊,呵呵。
14、至此,真相已经大白,并将继续大白于天下。我饶有兴趣地转载此帖,并花这一个多小时撰写读后感,纯粹是刚从老家回来,还未进入工作状态,就戏作一次轻松的语言游戏。这份貌似爆出什么大新闻的帖子、材料,其实根本经不起推敲和分析,在我眼中,迹近玩笑。
15、我在此奉劝此帖作者,以后要再干类似的事,思维还需更缜密、用词也需更准确,不仅要说事实,而且要把事实背后微妙的人际关系、逻辑脉络揣摩清楚,这样才会更有力。我很容易就能暗示有关方面调查出你所做的事,我若要反击,我所知道的你的丑事也不少,以我的能力、智商反击起来,估计也能叫你难受一阵子的,但我在这可以很坦诚地告诉你,我不会这样做,因为我还不愿自己的心灵朝着一个阴暗的方向走,那样毁灭的只会是自己。不就是一个鲁奖么,不就是二十万元奖金么,得了又如何,不得又如何?值得你如此斯文扫地地去诬陷一个昔日的朋友么?你这样做,不正是你帖子中所说的“背后却做出这样让他很不齿的事情,真是批评家的堕落”么。你或许觉得自己做得隐秘,没人知晓,殊不知,你的所作所为在不少的人中已经成了一个笑话,值得怜悯。但你自己可能永远不会知道这些,因为谁也不会和你说这事啊,这就好比老婆偷情,最后一个知道的总是她的丈夫一样——这个比喻有点不雅,还请包涵,但理确实是这个理。
16、为此,我想起王蒙在他自传的第三部中,他曾对他一生中老找他麻烦的那个对头说,老哥,我们年纪都不小了,能不能别闹了,别总是苦瓜着一张脸,这多累啊,我们能不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谈,喝上一壶,我这里准备好了上好的茅台(大意如此)。我也想对这个对我有莫名之恨的人说,老哥,我们之间又没什么深仇大恨,是不是也可以坐下来好好谈谈?喝上半瓶?(抱歉,我酒量小,最多只能喝一两),我们可以连续喝上一些天,因为我准备好了一箱正宗的茅台,现在是存放在贵阳的何锐老师那,你如果同意我们一起坐下来喝上几杯,我现在就可想法从贵阳把这箱正宗的茅台弄回来,真的。
17、最后我想说,我转载此文,发表读后感,真的没有怨恨,也没有要追究的意思,更没有炒作的意思(若有记者朋友看到此帖,也别来采访我,我会拒绝采访的,我要说的话都在这说了),因我相信忍受也是一种力量,挫折也是生活对我的馈赠。帖子的作者,我,读者诸君们,我们都把它当作是一个玩笑事件吧,别太当真。李敬泽有一次在会上说,不就是搞个文学么,多大个事啊,还把自己搞得这么累。确实,比起那些政治界、商界的人来说,我们搞文学的,得与失的利益都实在是太小了,只能算蝇头小利吧,不值得我们如此弯腰、委屈、伤害自己。还是做一个正常的人,做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吧。心安才是福啊。
18、以前有“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我这,算是“一个短信引发的感想”吧,尽管这短信是不存在的,但感想确实由此而来。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啊。
谢有顺,2010年9月2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