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随笔]叙述与读解:秦始皇的十二个永恒词(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5:38:48
永恒词之十:秦兵马俑
最重要的概念是,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始皇陵包括秦兵马俑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是:毫无疑问,如果不是1974年被发现,这座考古遗址上的成千件陶俑将依旧沉睡于地下。秦始皇,这个第一个统一中国的皇帝,殁于公元前210年,葬于陵墓的中心。在他陵墓的周围环绕着那些著名的陶俑。结构复杂的秦始皇陵是仿照其生前的都城——咸阳的格局而设计建造的。那些略小于人形的陶俑形态各异,连同他们的战马、战车和武器,成为现实主义的完美杰作,同时也保留了极高的历史价值。
三十年前,准确说,是公元1974年那个干旱的春天,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的那几个村民选择了一片石榴树林,在那里打井取水,灌溉他们有点枯黄了的庄稼。
井水尚未打出,倒是从那五六米深的地下打出了一个真人一样的陶土人头。
消息迅速传开,有着完全专业机敏的考古工作者及时赶来,取代了那几个打井的农民;当然他们已经不是来打井,而是专业发掘;那时连他们也不知道,二十世纪最壮观的考古发现就此拉开了序幕。
我们看到小小的井口被挖成了巨大的土坑,真人一般的陶俑不断地在土层中出现。现场的考古学家断定,这是一个古代的陪葬坑,但谁也没有料到,他们几十天的挖掘,只是奇迹的一角。
挖掘探测的结果,我们现在知道了,就是秦兵马俑一号坑。
后来,秦兵马俑按照它们被发现的时间又发掘出了二、三号坑,以及马厩陪葬坑、珍禽异兽陪葬坑、铠甲坑、百戏俑坑和大型彩绘铜车马、木车马等等。
单就兵马俑陪葬坑而言,占地就达二万二千多平方米,真人真马相仿的陶俑陶马八千余件,青铜兵器数十万件。
秦兵马俑的发现,震惊了整个世界!
让我们俯瞰它们——
这是一支地下的秦军兵团。
这是一支雄壮的秦军列阵。
这是一支曾经扫荡六国纵横天下的威武之师。
这是一支永远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王者之师!
他们的最高统帅就是秦始皇,而他就睡在不远处的那座巨大的皇帝寝陵里。
让我们走近它们——
在那些大量的青铜兵器中我最先看到了刻在一只矛上的文字:寺工。
史书记载,寺工是秦始皇设立的主管兵器生产的国家机构。
而在另一只戈上,我看到了它右边也刻着一行文字:五年相邦吕不韦造。
这最直接的信息是,吕不韦作为秦国的丞相,他负责着秦国的兵器生产;同时,这些兵器无疑都铸造于秦始皇时期。
我看到了那把青铜剑,通体光亮,青锋锐利。经检测,剑的表面经过了铬盐氧化处理(这种技术是德国于1937年、美国于1950年发明),其长度竟接近一米。专家说,由于青铜材料易折的特殊性,做出这么长的剑来,几乎没有可能。
现代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其铜锡独特科学的配比让这把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
更让研究人员吃惊的是,秦剑在设计上,能使受力部分得到加强,而又保持一定的弹性,使用起来,剑身又不会过于沉重。可以说,秦剑达到了青铜剑铸造工艺的顶峰,它的长度、硬度和韧性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结合,其锋利可想而知。
这种兵器叫弩,木制部分已经腐朽,专家根据完整的遗迹尝试着对其进行了复原;复原的秦弩,有着惊人的力量。
秦弩类似弓箭,不同的是秦弩必须用脚蹬,借助全身的力量才能上弦,进而有着强劲的发射。其射程最远能达到三百米,有效杀伤距离在一百五十米之内,杀伤力远远高于当时任何一种弓箭。
那么准确性呢,你不用担心,秦人是聪明的;他们在弩机上装有一个叫“望山”的构件,其作用一是在上弦时可以自动地把扳机重新调整到击发的位置;二就是在瞄准远处的目标时,射手可参照“望山”,确定弩抬高的角度,让呼啸而去的箭镞沿较为科学的抛物线轨迹命中敌人。
接着我们来看看为弩配备的青铜箭头吧。从造型上看,几乎都是三棱形的。专家说,三棱箭头拥有三个锋利的棱角,在击中目标的瞬间,棱的锋刃会形成切割力,以至穿透铠甲和人体。我们常见的那种双翼面箭头,也相当凶狠,但翼面容易受风的影响,使箭头偏离目标。 秦三棱箭头取消了翼面,使射击更加精准。
难以置信的是现代检测结果发现,秦箭头的三个弧面几乎完全相同,是一种接近完美的流线型箭头,几乎和子弹的外形与原理一样了。
由此我开始注意一种叫铍的类似短剑的长柄兵器,从出产时间上它们有的相隔十几年,但它们的造型和尺寸却完全一致。
还有那不同时期生产的戈,也一模一样。
再看看兵马俑坑中的那四万多支三棱青铜箭头,其规范规格规整的统一让人不敢相信,箭头底边宽度的平均误差仅在正负零点八三毫米。
有关冶金专家对箭头做进一步金相分析,结果发现它们的金属配比也基本相同。
那么也就是说,秦国数以万计数以亿计的箭头竟然是按照相同的技术标准与技术质量铸造出来的。
我想到了现代工业的一个概念:标准化。
是的,标准化。
没有标准化,秦十年统一战争,近百万军队武器装备的生产供应,不仅质量不能保证,怕是数量上也不能达到的。
显然,秦国做到了。
标准化生产使不同的供应商生产的零部件可以组装拼接在一起,因此大规模的武器装备生产在秦国成为可能。而在实战中,标准化可以让秦军兵器在战场上损坏后可以重新拼装,投入使用。他们只须配备一些关键性的零部件就行了,而且损坏的兵器中的仍旧完好的部件也可拆卸下来再次使用。
当然秦国统一的技术标准与质量标准的制定,是从几百年的战争实践中总结优选出来的。因此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英勇的秦军装备基本上都是当时最为优秀最为先进最为精良的兵器。这一点是我们不可忽略的。
那么是谁保证了这所有青铜剑的坚韧及其近一米长的剑身棱线的流畅与精美;
那么是谁保证了这铍的规格戈的规整以及万千青铜箭头三方流线表面的对称;
那么是谁保证了这秦兵马俑坑中的几万件不同种类的兵器几乎是同等的质量。
——是他们。
这个他们,可以解释为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或者体系,也可以被视为质量责任人。
他们的名字都刻在每一件兵器上。
《吕氏春秋》称其为“物勒工名”。
兵器上刻的最多的当然是“相邦吕不韦”,他是兵器生产的总裁和总监;他的下一级是工师,即各兵工厂的厂长,你看,监制这只戈的厂长叫“蕺”;厂长下边是丞,就是车间主任之类,这位主任的名字叫“义”;而亲手制作这只戈的工匠是谁呢,哦,他叫“尚”。
这样说来,秦国的兵器工业制造大致为四级管理制度。相帮、工师、丞、工匠, 任何一个关节上出了质量问题,都可以通过兵器上刻的名字查到责任人。我猜想,在质量问题上,除此之外,一定还有相应的奖惩措施。这就接近现代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模式和水平了。
让我们再次俯瞰它们——
在兵马俑列阵的前边,站着三排战士,他们使用的兵器就是秦弩。面对汹涌而来的敌人,第一排战士发射后,需要把箭再装上去;于是第二排的战士就上前射击;退下来,第三排战士就上去了。三排弓弩手就这样默契配合轮番搭箭射击,构成战斗初始远距离密集的杀伤力。我们看到了万箭齐发劲疾锐利,我们看见了呼啸声中人仰马翻。
之后,一个整体性的步兵方阵开始向前冲击。
他们使用都是长柄刺杀兵器,戈、矛、戟、铍,彼此呼应,协同作战。
矛用于方阵集体的向前挺进;戟可砍可钩可刺,适于单兵格斗;铍则用于局部的对决。可惜可恨可恶的是盗墓贼盗走了他们的兵器,赤手空拳的秦兵马俑不能为我们演示实际战争中这些兵器的运用和配合了。倒是我们看见了那些弩兵的队伍中也编制了长矛手,很显然,他们的责任是保护射击手免遭冲到前面敌人的伤害。从这个细节来看,秦步兵在专业化的协同作战方面已经相当成熟。
再来看秦国的骑兵部队。
在秦始皇兵马俑坑,专家测量了一百多匹陶土战马的身高,发现所有的战马高度都统一为一点三三米。
有记载说,秦军选择战马的第一个条件是马的高度必须达到五尺八寸,也就是今天的一点三三米。
看来,秦人对战马的选择十分严格。
战马的品种自然是优质精良威武,这在当年张仪游说韩王时就说过了:秦带甲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虎贲之士跿跔(跳跃)科头(不戴头盔)贯颐(不戴面部护罩)奋戟者,至不可胜计。秦马之良,戎兵之众,探前(前蹄跃起)趹后(后蹄腾空)蹄间三寻(一寻八尺)腾者,不可胜数。
而秦国的骑士们,一个个身材修长,装束简洁,独特的皮帽紧紧地勒在下颚上。他们每四骑为一组,每三组为一列,共八列一百零八名的纵队,组成中国最早的骑兵编队。专家发现他们的马鞍很先进,但没有马蹬;他们使用的武器竟是秦弩。分析认为,秦骑兵的主要任务不是参与大兵团作战,而是快速灵活地突袭劫持敌兵的武器粮草装备。当然他们要具备高超的骑射技术和格斗本领。
还有战车,车体窄小轻便,有四匹马拉着,共有六十四辆,组成战车方队。超出一般的是秦军的战车后面没有步兵跟随其后的那种传统作战方式。而是以其自身的速度和骑兵一起配合作战。战车上的士兵配备着利戈与长矛等近距离的刺杀兵器,而骑兵们在他们之前飞驰着远距离地发射如雨的响箭。当这样一支骑兵与战车先后急风暴雨般滚过,敌军的部队就一排排地倒下了。
挺进,八千多个兵马俑组成的秦军军阵开始向前挺进。
保持队形向前挺进。
凝为一体向前挺进。
不论遇到什么力量什么情况什么困难什么阻力都不改变阵形地向前挺进。
排列在军阵最前面的三排弩兵,他们是整个军阵的前锋。
排列在军阵最后面的三排弩兵,他们是整个军阵的后卫。
军阵的最后边三列横队,其中一列面朝后方,他们在防止敌人背后的袭击。
军阵的右翼有两列士兵,一列朝前,一列朝后高度警惕。
军阵的左翼有两列士兵,一列朝前,一列朝后虎视眈眈。
这两翼兵团的护卫队,他们时刻在提防着军阵左右两侧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前锋,后卫,左翼,右翼,四面铜墙铁壁般护卫着中间庞大的秦军军阵的主体。
这个主体是由三十八路纵队组成的主力部队,步兵、骑兵和战车相间交错,浩荡澎湃,铺天盖地,气壮山河!
击鼓前进,鸣金收兵。
十几万、几十万英勇善战的秦军将士组成的军阵,统一在将军的意志中,向前挺进;统一在旌旗的指挥下,向前挺进;统一在战鼓的节奏里,向前挺进!
让我们再次走近他们。
将军俑:
这一位是立在指挥车上的高级将领。通高一点九一米。没穿铠甲,上身穿交领右衽双重长衣,腰际束带。下身穿长裤,足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头戴鹖冠,冠上有带系结颔下,带尾呈八字形垂于胸前。上身微向前倾,左手作拄剑状,右手持物不明。身体粗壮结实,大头宽面,容颜憨厚,性格纯朴,似出身于行伍的一位高级军吏。
这一位立于一乘指挥车后,高一点九三米。身穿内外两重长衣,外披鱼鳞甲,前胸甲的下摆呈尖角形,背甲的下摆平齐,长及腰际,双肩无披甲。头戴鹖冠,足穿履。双臂自然下垂,右手缩于袖管内,左手半握拳,持物不明,五官清秀,一把长须,显得足智多谋,类似军师。
这一位立于指挥车旁,车迹的附近伴出铜甬钟1件。钟是指挥军队的号令之一,所谓击鼓进军,鸣金收兵。俑高一点九五米,身穿交领右衽内外两重长衣,腰束革带,腿缚护腿,头戴鹖冠,没穿铠甲,是轻装的将军俑,左手作拄剑状,右手半握拳,持物不明。很显然,他主要是指挥鸣金的。
这一位也是立于指挥车旁,车迹的附近伴出鼓的遗迹。鼓为将领用以指挥军队的号令之一,所谓“鼓之则进,重鼓则击”,俑通高一点九六米,身穿两重长衣,外披鱼鳞甲,双肩无披膊。甲的周边彩绘的花纹已脱落。头发拢于脑后绾成扁髻,戴鹖冠。双臂自然下垂,右手拇指与食指、中指相捏缩于袖管内,左手半握拳,持物不明。下巴有长须,面带笑容,显得性格开朗。衣角上有“宫臧”二字印文,为陶工名,是此俑的制作者。很显然,他主要是指挥击鼓的。
这一位也立于指挥车旁,通高一点九七米。身穿彩色鱼鳞甲,甲上的花纹已脱落仅在泥土上留有残迹。戴鹖冠,冠上有带系结颔下,带尾飘于胸前。双手交于腹前作拄剑状。络腮胡,容颜开朗,性格豁达。
这一位身穿双重长衣,外披鱼鳞甲,双肩有短小的披膊,戴鹖冠。双手交垂于腹前作拄剑状,他所在的督兵方阵由跪射俑和立射俑组成。此将军位于弩兵方阵的左后角,当为弩兵的指挥官。
立射俑:
他们都在弩兵方阵内,装束和姿态基本相同,都是不穿铠甲的轻装步兵俑。他们左足向左前方斜出半步,双足成丁字形,左腿微弓,右腿后绷;左臂向左侧半举,右臂曲举于胸前。头和身体微向左侧转,昂首凝视左前方。并绷着嘴,鼓着劲,神情严肃认真,与动作互相呼应。这是一个持弩发射的预备动作。
跪射俑:
他们同样也在弩兵方阵中。此方阵共有跪射俑一百六十件,位于方阵的中心。服装和姿态基本相同,都身穿交领右衽齐膝长衣,外披黑色铠甲,胫着护腿,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头绾圆形发髻。均作蹲跪姿,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竖起,足尖抵地。上身微左侧,双目炯炯,凝视左前方。两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持弓弩状。跪射的姿态古称之为坐姿。坐姿和立姿是弓弩射击的两种基本动作。坐姿射击时重心稳,用力省,便于瞄准,同时自身目标小,是防守或设伏时比较理想的一种射击姿势。跪射俑从俑的造型上来看,上体笔直挺立,下部是右膝、右足尖及左足抵地,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感。甲片随着身体的扭转而流动,衣纹伴着体态的变化而曲转。种种富有韵律感的线条,烘托着人物的动态,使人物形象更有真实感。这些跪射俑的面容和神态各不相同,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跪射俑是兵马俑中的精华,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
军吏俑:
中级军吏俑,在武士俑的队列中,通高一点八九米。身穿带彩色花边、下摆平齐的彩色鱼鳞甲,足登履,头威双板长冠。左手作握剑柄状,右手持物不明。身上的彩绘颜色已脱落粘附在泥土上。颜色鲜艳如新,绿色上衣镶着朱红色领缘和袖口,冠为枣红色,下着绿色护腿。黑褐色甲片,朱红色甲带。甲衣的周边用红、黑、白、黄、绿等色彩绘几何形图案。身材魁梧,长脸,尖下巴,八字小胡,三点水式的乳状须,显得性格剽悍。
下级军吏俑,身穿齐膝长衣,外披销甲,下穿短裤,腿缚裹腿,足登短靴,头戴长冠。右臂前曲作持戈、矛等兵器状;左手半握拳,手腕扭曲拳心向下,持物不明。
武士俑:
这3位铠甲武士俑,装束基本相同,都身穿交领右衽长衣,外披铠甲,下身穿短裤,腿扎裹腿,头绾圆形发髻。有的穿短靴,有的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双臂自然下垂,右手作提弓弩状。据专家介绍,此类圆髻铠甲俑,一号兵马俑坑内目前共出土一百五十五件,其中有八十四件是跟随战车的隶属步兵俑,其余七十一件是独立步兵俑。这含有中国古代步兵史的意义。俑的发髻部位于头顶的右侧,反映了秦人尚有的习俗。交领右衽长衣属于汉服,而短靴和腰际束的革带属于胡衣,显示了秦朝时民族文化的融合已无处不在。其中一个武士俑身上有一刻文“尚”字,为陶工名,是此件陶俑的制作者
战袍武士俑,这两件武士俑为轻装步兵俑。身穿交领右衽长衣,腰束革带;下穿短裤,腿扎行滕;足登履;头绾圆形髻。左手作按剑状,右手作提弓状。俑的附近伴出有成束的铜镞及铜弩机。其中一武士俑身材修长,长方面庞,五官粗犷,是关中秦人的典型形象。另一武士俑,高颧骨,络腮大胡,似来自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士兵形象。一号俑坑内出土有战袍武士俑四百余件,多为军阵的前锋。
御手、车左俑、车右俑:
御手俑,高一点八九米。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胫缚护腿,足穿履,头缩圆形发髻。戴长冠,冠上有带系结颔下,带尾垂于胸前。甲衣比较特殊,双臂的披膊即护甲长及手腕,手上并罩有护手甲,颈部亦围有盆领即护甲。这种甲衣为迄今为止考古发掘所仅见。古代战车上的御手站在车上控驭车马,目标容易受到敌人箭镞的伤害。御手一旦受伤则车易失控,造成军队混乱而致败,所以特别注重对御手的防护。
车右俑,高一点八二米。车右俑、御手俑和车左俑。三件俑在车上作横一字形排列,中间为御手,两侧的甲士为车左和车右。此俑居于车的右侧,故名车右俑。身穿长衣,外披铠甲,胫缚护腿,足穿履。绾圆形发髻。左足向左前方跨半步作丁步站立姿势,右臂前曲作持戈、矛等兵器状。左臂下垂,衣袖绾于肘部,曲掌掌心向下作按车状。头微向左侧转作凝神听令状。只要一声令下,即可腾跃登车,驰骋疆场。
车左俑,高一点八二米。位于战车的左侧,一手作按车状,一手作持长柄兵器状。古代战车上三名甲士的职责:御手负责驾驭车马,车左和车右分别负责与车两侧的敌人格斗,所谓“左攻于左”、“右攻于右”。古代的车战,是双方的战车相向冲击错毂交战,车左和车右的分工是与这种战法相适应的。
骑兵鞍马俑:
骑兵俑,其马身长约二米,通首高一点七二米。马背上雕有鞍鞯,头上戴有络头、衔、缰。骑兵俑身高一米八,立于马前,一手牵拉马缰,一手作提弓弩状。骑兵俑的铠甲比步兵和车兵的甲衣短,长度仅及腰际,双肩无护肩甲,这样便于骑马和操持弓弩。上衣为窄袖口,双襟交掩于胸前,长度及膝,这样抬腿上马比较方便。下身穿长裤,足登短靴,头戴圆形小帽,帽上有带扣结颔下。骑兵俑的服饰是秦人服饰与古之“胡服”交融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之一。
牵马俑头像,容颜端庄,一双大眼绘着白睛黑眼珠,灼灼有神。面部轮廓清晰,肌肉起伏的变化合乎解剖原理,是件优秀的艺术佳作,身上残存的彩色较多,朱红色的衣领和联甲带,面部施色两层,下层为红色,上层为粉红色。
困惑接踵而来,譬如我们过去一般认为中国的雕塑艺术是在南北朝以后随佛教传入中国并发展起来。而兵马俑体现出来的雕塑艺术已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古代民间雕塑的六法,即堆、塑、捏、贴、画、刻,兵马俑都有表现。另外从雕塑风格上讲,因为不是模子复制,全部出自宫廷工匠和民间艺人之手,一人一种风格,或高大英武,或精明瘦小,或严肃不苟,或清新活泼,不仅写实,还有写意。
尤其在兵马俑的制作工艺流程方面,这么高大的人马雕塑是怎么创制出来的?不分节做而是整个烧制出来,那么泥巴从湿到干的收缩比例怎么掌握?烧制过程中软化到硬结的收缩比例如何控制?还有兵马俑一些地方厚薄不一,同时放到窑里烧的火候问题,还有泥巴掺和石英砂的比例问题,烧制前后的上色问题,还有烧窑的建制构造燃料出炉问题等等。
我们也只有无奈地暂且把问题放在这里,等待专业人员给出最后的答案了。
那么我们来认识一下那个叫“喜”的士兵。
“喜”是秦昭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62年)十二月的一天早晨鸡叫的时候出生,“喜”比秦始皇整整大两岁。
“喜”出生那年,秦军正在攻打韩国的大野王。
两年后,“喜”的弟弟“敢”出生了,那时秦军正在进行规模宏大的长平之战。
这两次壮观壮烈壮阔的战役,他俩还是一个嗷嗷待哺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子,幸运或遗憾地他俩都没有赶上。
到了秦始皇登上王位的那一年,“喜”按规定向政府申报了自己的年龄。当时叫“傅籍”。所谓“傅籍”就是申报登记后就成为一个壮丁了,随时听候国家征召入伍。这年“喜”的年龄应该是十六岁或十七岁,看来在战争时期,秦国十六七岁就被视为成年男子了。
于是,“喜”分别在秦始皇三年、四年和十三年的时候,三次被应征入伍。
“喜”从二十岁到三十岁的十年间,曾经参加过三次小的战斗。好像没有什么突出表现,更没有建功立业。
也许他根本就没有机会,也不走运。
其实大多秦国的男子都有着像“喜”一样的情况和经历。
在秦国,从十七岁到六十岁的男子,都在法定的服兵役义务年龄段;而且一个人一生服几次兵役似乎也没有严格的规定,完全根据祖国的需要,一声令下,随时穿上军装,奔赴前线。
秦始皇在对天下大势本国实际进行了深刻的对比分析判断后,决定向六国发动全面的兼并战争。之前一年,“喜”再次向国家申报登记了自己的年龄。“喜”在申报登记后才得知这是秦国为即将发动的统一战争所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
“喜”在他后来的自传中记述了这件事情。
之后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也记述了这件事情。
俩人记载的年代完全一致。
我们知道,秦国的军队始终保持在一百余万左右,按当时秦全国的人口来算,每五个秦人就有一个士兵。这其中很多人都是多次被应招入伍的,这其中就有“喜”和“喜”同样经历的“喜”们。
但是幸运或遗憾的是“喜”自始至终都没有参加秦始皇的十年统一战争,虽然他随时都做好了各个方面的准备。
“喜”在地方上作过湖北安陆御史、安陆令史、鄢令史及鄢的狱吏等,都是与司法律令有关的小职务,并在这个位置上终其一生。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正值壮年的“喜”突然去世了,葬在湖北云梦睡虎,死时应该在四十六岁左右。
“喜”虽然没有在秦始皇的统一战争中出生入死浴血奋战,但在司法小吏的这个岗位上十分敬业也表现出色。他非常热爱他的这份工作,他死了之后,也许按照其遗嘱人们崇敬地把他一生用精美娴熟的秦隶抄写的法律文书和他业余时间记录的一部个人小传全部放在了他的棺材中。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样特异的一幕:他的头枕着的是他爱着的竹简,脚垫着的是他爱着的竹简,身体两侧是他爱着的竹简,身体上面是他爱着的竹简,手里拿着的也是他爱着的竹简。一共1155枚。
“喜”死后睡拥自己丰富绚烂的简椟书城,一定幸福而又满足。
一个很文化的安息,一个很浪漫的长眠。
简牍是中国古代使用墨笔书写的有文字的竹、木简牍的总称。在大规模使用纸张以前,简牍是中国最主要的书写载体。不少史学家将中国文明分为简牍时代、卷帙时代和印刷时代,作为中华文明奠基时期,简牍时代前后持续了上千年。
“喜”的这些书简,专家把它大致分为十类,有《编年记》、《南郡守腾文书》、《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为吏之道》、《日书》甲种和乙种等。内容涉及法律令、文书、秦统一六国战争、疾病与药方、历谱、家信、日书和易占等。
丰饶细致的内容,洋洋洒洒的文字,让我们在两千年后思绪万千地读到了一个叫“喜”的人向我们讲述的活生生的关于一个国家的故事,一个时代的故事,一个人的故事。
——“喜”记述,秦军在攻打邢丘的一次战斗中,士兵红斩获了敌人的一个首级,士兵绿企图杀死士兵一,意欲将首级据为己有,却被士兵黄发现了,绿被当场捉拿归案。还有两个士兵在战场上为了争抢一个敌兵首级也动了手。虽然方式欠妥,但这让我们知道了秦兵在战场上是如此地立功心切。
——秦一直沿用商鞅军功授爵制规定,秦兵斩获敌人一个首级,可获爵位一级、田宅一处、仆人数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喜”补充说,秦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首级,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获释;如果其妻身为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秦兵如果战死疆场,军功与爵位不会作废,可以传给儿子和家人。我们似乎明白了秦兵为什么一到战场上便热血沸腾,拼命杀敌,争取立功,甚至争抢敌人首级。
——“喜”记述,爵位不同,吃的也不同。三级爵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两级爵位的吃粗米,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这样明显的等级与待遇的悬殊差别,对秦兵,是激励,是鼓动,是趋赶,是利诱,是不服,是坚决!并由此一点点折磨锻铸并最后形成了秦人的顽强意志和文化秉性。
这使我们想起韩非的描述,说秦人一听说要打仗,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待,生死不惧。
这使我们想起张仪更为形象的游说,说你看秦国的兵士是多么威武勇猛啊,一到战场上,你看吧,他们飞奔跳跃,勇往直前,杀声震天;他们头盔都不戴,双手捂着面颊,带着武器,舍生忘死,扑向敌阵;而山东六国的士兵,只会戴着头盔,穿着铠甲,聚集起来像没头苍蝇一样作战;人家秦国的军队那个酷啊,不戴头盔,甩了战袍,就那样光着膀子赤着身子与敌人殊死搏斗;左手提人头,右手挟俘虏。那要是把秦兵与山东六国兵比,我把它比喻成一个是威猛的大力士孟贲,一个是软弱的胆小鬼;双方重力较量,我还有个比喻,一个是威猛的大力士乌获,一个是小不点的小婴儿。如果用孟贲、乌获这样威猛的军队去攻打不听话的弱小国家,我再作个比喻,就像是把千均之重量压在鸟卵上,那一定是不存在有什么侥幸的结果的。
这使我们想到了在秦兵马俑中,我们看到所有将士一律不戴头盔,士兵仅仅裹着麻布做的头巾,军官戴着牛皮做的板状帽子,更多的士兵则把长发盘在头上,挽成一个个发髻。他们身上穿的铠甲极为简单,主力步兵的甲衣只护住前胸和后背。前三排的弩兵部队身上一个甲片也没有。还有一队完全不穿铠甲的士兵手持白刃格斗的刺杀类兵器,形象也显得特殊。研究人员推测,他们应该是秦军的特殊兵种,担负着战争中最危险的任务,几无生还;重赏之下,这些被称为“死士”的勇敢凛冽地站了出来,组成大秦帝国的敢死队。我们进一步感受到那种无形力量的激励、鼓动、趋赶、诱惑、不服与坚决!
——“喜”还说,秦军在战前和战后,都要大肆饮酒。酒给人烈性,给人胆量,使人亢奋,陡然增添此时此刻的天地英雄生死豪情。有人观察到了秦兵马俑的一个奇异现象,就是绝大多数秦军士兵的腹部都微微鼓起,说这与他们长期喝酒有直接关系。但这只是一种方式的推测,不足为凭。我以为饮酒是处于西北地区的秦人的一种生活习惯而已。当然也不排除有战争的目的。
——“喜”记载,秦人法律更细节地规定,士兵不许冒领军粮,违者戍边两年;私自买卖军粮的士兵,同样要受到惩罚。这让我们知道了,秦国军粮由国家统一供应;这也让我们困惑了,一百万的军队需要有多么强大的秦国农业的支持啊。
“喜”给了我们详细的答案。
如秦国的动植物保护令其中规定:早春二月,不准到山林中砍伐木材,不准堵塞河道。不到夏天,不准烧草作肥料,不准采摘刚发芽的植物,不准捕捉幼兽、鸟卵和幼鸟,不准用特殊的方法毒杀鱼、鳖,不准设置陷阱和网捕捉鸟兽。上述禁令,到七月解除,只有因人死亡而需伐木制造棺椁者,不受季节限制。靠近养牛马的皂和其他禁苑的居民,幼兽繁殖时不准带狗狩猎。百姓的狗进入禁苑,没有追逐和捕捉野兽的,不准打死;如追逐和捕捉野兽的,一律打死。在专门设置警戒的地区打死的狗,要完整地上缴官府;其他禁苑打死的狗,可以吃掉狗肉只上缴狗皮。
如秦国的上报雨泽灾情令其中规定:下了及时雨和谷物抽穗,应立即书面报告受雨、抽穗的顷数和已开垦而没有耕种的田地的顷数。禾稼生长后下了雨,也要立即报告雨量多少和受益田地的顷数(这些数字让政府大致能估算到全国年度粮食的总产量,并可以根据情况安排生产和采取相应措施,同时衡量地方官员的业绩)。如遇旱灾、暴风雨、涝灾、蝗虫或其他害虫等灾害损坏了禾稼,也要报告受灾顷数(了解粮食的缺失率,为赈灾和国家减免税收提供资料和依据)。距离近的县,文书由走得快的人专程递送;距离远的县由驿站传送,在八月底以前送达(出现失误如何惩罚一节缺失,想必是“喜”漏抄了)。
如秦国的防火令其中规定:贮藏谷物的官府要加高墙垣。有其他墙垣和它连接的,可单独加贮X草的仓和用茅草覆盖的粮仓。令人不得靠近居住。不是本官府人员,不准在其中居住。夜间应严加守卫,关门时即刻灭掉附近的火,谨慎警戒。有违反法令而有遗失、损坏或失火的,其官吏受有重罪,大啬夫(执法机关负责人)、丞(佐官名)也须承担罪责。另,不准把火种带进收藏器物或文书的府库。吏将物品收好后,由官府的啬夫和吏轮番值夜看守。经检查没有火,才可关闭门户。叫令史巡察其衙署的府库。如果新建吏的居舍,不要靠近收藏器物、文书的府库。
如秦国的灭鼠令其中规定:粮仓里有多少鼠洞就应论处及申斥?成例:有鼠洞三个及三个以上罚款一盾,两个及两个以下应受到申斥。鼷鼠(一种小老鼠)洞三个算一个鼠洞等等。
如秦国有关科学种田令其中规定:播种的时候,水稻种子每亩用二又三分之二斗;谷子和麦子用一斗;小豆三分之二斗;大豆半斗。如果土地肥沃,每亩撒的种子可以适当减少一些。另,各县对牛的数量要严加登记。如果由于饲养不当,一年死三头牛以上,养牛的人有罪,主管牛的官吏要惩罚,县丞和县令也有罪。 如果一个人负责喂养十头成年母牛,其中的六头不生小牛的话,饲养牛的人就有罪。相关人员也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惩处。另,农户归还官府的铁农具,因为使用时间太长而破旧不堪的,可以不用赔偿,但原物得收下。表示国家对先进铁制农具的重视,以此鼓励农民大量使用铁制农具。
如秦国有关会计统计审计令其中规定:会计经过校算发现差误,错算数目在二百二十钱以下的,斥责该官府的啬夫;超过此数而不多于二千二百钱的,要罚一盾;超过二千二百钱的,要罚一甲。错算人口一户或牛马一头的,要罚一盾;错算两户或更多的,要罚一甲。另,会计帐目和实际数目相比,差数超过了法律规定的限度,和不应销帐而销了帐,要估计其价值,不满二十二钱的,可免罪;在二十二钱到六百六十钱之间的,要罚该官府的啬夫一盾;超过六百六十钱的,要罚该官府的啬夫一甲,并要责令赔偿所销帐的东西。错算人口一户或牛马一头以上便属大误。如系自行查出的错误,可减罪一等。另,县尉的会计以及县尉官府中的吏如有罪行,该县县令、县丞应承担罪责,和其它官府一样;司马令吏掾管理苑囿的会计,如会计有误,司马令史应承担,和令史承担官府会计的罪责一样。
无须再罗列举例了,我们已经可以猜测并感知在遥远的小农自然经济时代,秦国通过严谨的法律实现了对农业和经济有效的宏观管理,并最终造就了秦人发达的农业,进而用有限的耕地面积和不足的农业劳力的情况下,强力支撑起秦国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及其旷日持久巨大消耗的兼并战争。
秦始皇和他的决策者们为此殚精竭虑,并充分展示了秦人的聪明才智、坚忍不拔和创新精神。
所以在这里,我还是要说一下“喜”没有记载的李冰的都江堰了。
秦代三个伟大水利工程之一的灵渠间接的农业作用前文已经说过;另一个郑国渠,我们知道它原是一个政治阴谋,被发现后,水工郑国告诉了秦始皇这条渠的重大意义,秦始皇马上赦免了他,让他终于把渠修完。结果,这条二百五十公里长的大渠,可灌溉农田二百八十多万亩,成为当时屈指可数的大型水利工程,关中变成了肥沃的良田和秦国的粮仓。
都江堰的修建早于郑国渠。时间上大约是在公元前250年左右,秦昭王得知李冰有治水的专业才能,果断任命他为蜀郡郡守,成为那里的最高行政长官。
李冰上任后就与儿子二郎一起开始了水情的调查。
我们知道,当时隶属蜀郡的成都、灌县统称为成都平原,周围是崇山峻岭;那条岷江发源于成都西北部终年积雪的岷山上,其上游坡度陡,水势急,奔涌而下;而到了灌县平原,地势突然平坦,水流变慢,上游冲下来的乱石泥沙大量沉积,河身抬高,到了夏季,岷山冰消雪化,河水暴涨,河床堵塞,岷江泛滥成灾,当地人民苦不堪言。
李冰在调查中用他专业的眼睛发现了在灌县城外,有一座玉垒山矗立在岷江东岸,正好堵住了岷江的去路。调查进一步发现,玉垒山不仅挡住了江流,而且在发大水的时候,往往是西边涝个死,而东边旱个死。
李冰第一判断是,凿开玉垒山分流,一举两得!
判断是准确的,也是轻易的,而要凿开玉垒山,却是非常困难的。固然当时已经可以使用铁器,但要一点点凿开那坚硬的石头并打开一个巨大的分流缺口,在没有火药的年代,简直不可想象。李冰听取了当地有经验的长者的指导,在岩石上开一些沟槽,放上树木柴草,点火燃烧,岩石在一定温度中热胀冷缩出现爆裂。使工程计划得以艰难实施。其中那艰难的过程也是不可想象的,两千年后的今天已不能去作现实场景的假设与描述。艰难到最后,还算不错,总是开凿出了一个大约宽二十公尺,高四十公尺,长八十公尺的山口,艰难也让这个山口不能像标准河道一样规则,有点像瓶口;就是这个瓶口,把江水引到了东边干旱地区,人们就叫它“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岷江原来的河道叫“外江”,新的支流叫“内江”。
无论怎样,这么一个小小的瓶口,还是不能把岷江大量的水流引过来,既远远不能满足江东的土地灌溉,也不能从根本上减轻外江洪涝的压力。李冰经过思考分析论证后决定,在离宝瓶口不远的地方建一个分水堰,人为地把江水分成两股,一定流量的水就被引到内江了。
最佳地点选在了水流湍急的江的中心。
鹅卵石做材料,江水给冲得无影无踪。
经过探索改进终于建起了一座堤堰,没来得及庆祝,一场山洪下来,堤堰荡然无存。
坚忍不拔的李冰父子略带苦恼和沮丧地在岷江上游不断巡查思考,李冰眼睛掠过一道惊喜的神采,他看到了一群美丽的川妹子在江上快乐地洗涤衣服,她们每个人都带了一个竹篓子,竹篓子里放上她们要洗涤的衣服,再把竹篓子沉在急速流淌的江水里,竹篓子却冲不走。
一个大胆的想法诞生了。
李冰想如果把鹅卵石放在竹篓子里,再沉到水底,不更是冲不走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于是让人编了竹篓子,装上鹅卵石,沉到江水里一实验,果然冲不走。
工程开始实施。从水浅的地方探索铺展着到水深的地方,而到了水深的地方竟然不灵了。
不灵了,那就把竹篓子加长加大,一直做到三丈长,三四尺粗。这便应了现代人的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他们成功了!
我们听见了两千年前岷江岸上千百万群众突然爆发出的胜利的欢呼声。
李冰塌陷的眼窝里蓄满了泪水。
成功鼓舞了人民,调动了人民,振奋了人民。
关注、热情、期盼、执著,全部投入到紧张有序的赋予美好岁月内容的生产劳动之中。
砍竹子,编篓子,填石子,垒坝子。
越积越多。越垒越高。
清澈平阔奔流不息的岷江中心,凸突起了一座狭长的岛屿,不着意竟垒起了一条大鱼的形状。鱼头似乎也有了不屈,破浪向前,把汹涌的岷江没有商量地硬给分成了两条水路,加大了内江的水量,而且常年不断,灌溉着无尽的农田和四季的庄稼。人们叫它“分水鱼嘴”。
李冰并不罢休,之后他又修建了重要的附属工程“飞沙堰”。“飞沙堰”建在“分水鱼嘴”和“离堆”之间,堰顶比堤岸低,内江水在特殊情况下猛然陡增的时候,水便会自动从堰顶上漫到外江,避免了水患带来的灾害。
宝瓶口、鱼嘴、飞沙堰,构成一个完整的防洪、航运、灌溉的水利体系。到现在,还无穷尽地发挥着作用,精神与意志引导的岷江之水,灌溉面积达到近千万亩。
《史记》赞曰,都江堰建成,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也有人誉之为“独奇千古”的“镇川之宝”,不愧为世界文明的伟大杰作。
2000年11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并非都江堰的题外话之一:为了控制内江的水量,李冰刻了三个石人,设置在“玉女房下白沙邮”即都江堰工程区域内。假如水位只到石人的脚部,说明灌溉的水量就有可能不足了,这也就预示着当年可能会发生旱灾;如果水位升高到石人的肩部,那么很显然,水量已经过多了,也就预示着当年可能会发生洪涝。这个以足与肩作为水量测量的标志,当然是李冰与当地群众的长期经验积累以及对岷江水情的深入了解和把握得来的,是有依据是,也是科学的。史料称:“竭不至足,盛不没肩”。
并非都江堰的题外话之二:李冰对都江堰每年都要进行维修,以清除江中淤积的泥沙,一般选择在每年的十月底霜降时节。这时,岷江的流水量最小,容易控制。首先在鱼嘴西侧用一种称为“杩搓”的截流装置,将外江水截流,使枯水期的江水全部注入内江,然后掏空外江及灌溉渠道里淤积的泥沙。“杩搓”是由三根大木桩用竹索绑成的三角架,中设平台,平台上用竹笼装卵石压稳。把适当数量的“杩搓”横列在江中,迎水面加系横、竖木头,围上竹席,外面再培上粘土,以挡住水流,不致渗漏。一般到第二年立春前后,外江维修完毕,这时再把“杩搓”移到内江,让江水流入外江,然后再掏空内江河槽,进行平水槽和飞沙堰的维修工程。李冰总结了六字口诀,即“深淘滩,低作堰”。意思是说在淘空淤积在江底的泥沙时要尽量淘深些,以免河谷比较浅,流水量太小,难于满足灌溉的需要;而修筑飞沙堰时,堰顶则尽量要修筑的低一些,以便在洪水季节能够泄出比较多的水量。为了便于操作,李冰还做了一个石犀,埋在内江中,作为维修时淘空泥沙的深度标准界限,使民工易于掌握。清明节前后,整个都江堰就维修完了,拆除“杩搓”,开始放水灌溉。久而久之,清明节前后放水的这一天成了当地人民约定俗成的一个盛大节日,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放水仪式。
那是造福人类的水的欢乐。
并非都江堰的题外话之三:天府之国的人民对李冰十分崇敬,尊呼他为“川祖”。“川祖庙”几乎遍及全川。其子二郎,跟随其治水有功,父子都被册封为王,素称“二王”。都江堰左岸山上建有“二王庙”,供人们瞻仰。
并非都江堰的题外话之四:宝瓶口的开凿,经考证,最初为李冰前三十年到一百年,古蜀国一位君主主持开凿的;李冰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扩大和重新疏通。
并非都江堰的题外话之五:李冰在四川任职期间,除都江堰外,还在成都建了七座桥,修石犀溪,在祟庆县修建文井江,在广部凿盐井,在乐山三江江流处治理河道,在宜宾治理水道,在什邡县疏通洛水河道,引水灌溉。他是一个好官,更是一位优秀的水利科技专家。
并非都江堰的题外话之六:七十年代,都江堰河底先后出土了一大一小两尊石雕人像,刻有铭文,石像是东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雕刻的,那尊大石像就是李冰,小石像无名。专家推断,小石像应是李冰的侍从,且应有两个。古时候称侍从官为“郎”,所以“二郎”并不是李冰的儿子,而应当是其两个侍从官,并作为李冰的得力助手一并主持修建了都江堰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
并非都江堰的题外话之七:李冰之后,历代政府都把维修都江堰作为他们的一件大事。我们也应该记住并真诚地感激他们,如汉文帝时蜀郡守文翁,三国之蜀国丞相诸葛亮,唐贞观年间孟州长史高俭,武则天时彭州长史刘易从,唐玄宗时章仇兼琼,唐末四川节度使高骈,宋代赵不白,元朝的李秉彝、吉当普,明代的卢立羽、施千祥,清朝的王来通、强望泰、丁宝祯,民国时期的张沅等,他们都为都江堰的维修加固完善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并作为都江堰的有功之臣而载入史册名垂千古。
成都平原成了天府之国也成了大秦帝国的又一粮仓,这之于当时的秦昭王和后来的秦始皇来说,最为重要的意义就是这让他有了比其他六国更为雄厚的经济实力。
这让我们想起商鞅,他曾经近乎决绝地告诉秦人,生活中其实只有两件事:耕田和打仗。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强大的农业才能支撑胜利的战争。秦人理解并再现了这个耕田与打仗之间浅白又深刻的辨证关系,不放过任何机会,并十分警醒,刻苦努力,坚持始终,一刻也不懈怠。
耕战策略最终成就了秦国一统天下的抱负。
耕战策略调动了所有的秦人,或在前线杀敌立功;或在后方加紧生产;整个国家成为一个有机有序有作有为的整体,每个秦人都是秦军的一部分,秦国是在以举国之力进行着一场充满豪情极尽豪放铺张豪华表现豪迈的战争。
所以秦兵马俑给我们的是一个伟大帝国的奇迹和震撼,给世界的是一个伟大民族的崇高和杰出!
然而令我们都大惊失色的是,世界上这么强大的一支号称百万大军的精锐之师,扫荡六国纵横天下的威武之师,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王者之师,仿佛一夜之间,突然灰飞烟灭,倏然销声匿迹,暗然遁入地下了。
其实因为勿须去说出那么多的历史原因,我想——
兴许是六百年的春秋争霸七国争雄战火连绵号角连天,国家与人民都耗尽了财力、人力、心力、智力。
兴许一切都到达了极限,一切都走到了顶点,一切都勉力支撑在一个崩溃倾倒的边缘。
兼并的天下一片千疮百孔,统一的帝国到处危机四伏。而消耗殆尽的秦国、秦军,血已冷却,心已困顿,人已疲惫。他们现在需要疗伤,需要抚恤,需要修养生息,需要恢复,需要解除身体和心灵的戒备,需要安定和平,需要人间烟火与世俗岁月的劳动、歌唱与生活,需要父母,需要妻子,需要孩子,需要儿女情长,需要洗澡换换衣服刮刮胡子理一下散乱的头发,需要瓜棚豆架,需要睡眠,需要舒展自由的哈欠和懒腰。
但是他们还不能。
因为超负荷的国家机器磨损的齿轮旋转的惯性还停止不下来。
因为秦始皇还没有最后实现他要实现的博大浩瀚的政治图谋与他建构的大秦帝国的恢弘天地和梦想。
不能停顿。没有终止。
在北方,三十万也许是一百万秦军和民众修筑万里长城;
在南方,五十万也许一百万秦军和民众在征服融合南越;
在咸阳和骊山,七十万也许一百万秦军和民众在建造辉煌的阿房宫和他的陵园;
在其它地方,运输、戍边、警备、据守、制造、科研、保卫、监督、征收、执法、巡视、内勤的秦军和民众已是不计其数。
简单的推理是,所有南方北方咸阳骊山数百万人的后勤供应同时需要数百万人才能提供可能的保证。这就已经让我们难以想象一下了。
我们就看看司马迁用“堑山堙谷,直通之”只七个字点到的那条公路吧。那是从秦都咸阳,延伸向北,直达秦九原城今内蒙包头西的被我们忽略了的一条笔直的大道。那是一条质量等级很高的一百米宽七百公里长的军事专用高速公路。
目的很简单,就是保证那三十万或一百万修筑长城守卫边疆的秦军和民众的后勤供应。
除此,谁也不准使用。
七百公里笔直的大道穿山越岭笔直向前乃至阻于海拔一千八百米的子午岭而不回避,无尽表达着秦人无坚不摧超越极限的毅力和意志!
无论那精确的大地测绘技术、工程的复杂与艰难程度,还是七百公里黄土夯筑的板正结实的路面,都令我们惊讶惊奇惊叹,其程度绝不亚于长城!
筑路者多少人哪些人什么人我们不知道了;工程的指挥者组织者实施者我们不知道了。
秦始皇的错误,恰恰是他总满足于推进实施他帝国梦想计划的那些国家机器运转下的异化整体,而忽略了那具有生动思想和丰满血肉的生命个体。
而当他意外地突然死于出巡路上,强大的秦军迅速解体溃散,大秦帝国从它的颠峰之上顷刻土崩瓦解。
那些秦军兵士终于回到了他们自己日夜思念的故土可爱温暖和家乡,秦兵马俑是他们固体形象的回忆录和一种形态的遥远岁月的相册和日记,生动了整个进步的人类,丰富着大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