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隐私保卫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19 07:54:53
核心提示: 办公室可能是个没有秘密的地方:天花板上藏着摄像头,发过的邮件、聊天的内容……忠实的IT部全部备份在案。

文|CBN记者 龚鸿燕 实习记者 赵蓉
你坐在格子间,四周有高大厚实的挡板,这样能阻挡前后左右的窥视;当主管的脚步声在背后响起,你把跳动的对话框迅速关掉,上班时间聊天这件事情就不会被任何人知道……但事实上你在做什么可能早就不是秘密—天花板上可能藏着摄像头,你发过什么邮件、聊天内容是什么,忠实的IT部更是全部备份在案。
是啊,只要不涉及公司机密,管理者哪有功夫逐条看聊天信息,但不妙的是监控体系还是要比你想象的完善得多。日本的手机公司KDDI已经开发出了供公司监视员工的智能手机平台,随时查看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最近《扬子晚报》的一则新闻,就描述了江苏东迈物流采取监控信息化后台管理,就像在演出《楚门的世界》,有人感叹,“我上厕所后没放水冲洗他们知道,空调开着出了门他们也知道,吃饭前没洗手、打私人电话,他们都知道……他们怎么什么都知道?”
与此同时,8小时之外的隐私似乎也正变得越来越透明。公司人的SNS和微博客把一举一动都发布在了网上,家里狗生病了、和恋人吵架了,万能的网络让身边的人变成了一出出纪录片,借助搜索引擎甚至可以完成对一个人从陌生到熟悉的了解过程。这样的无心的痕迹成为了暴露隐私的另一重要途径,SOHO的老板潘石屹最近在微博上表示,以后公司的HR部门在招聘的时候也得看看候选人的微博以备参考……
你有没有一点生活在玻璃罩子里的感觉呢?
01
职场外如何保有隐私?
一些时候,你在微博上对老板或者公司的一句不经意的抱怨也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状况
对于每天至少有三分之一时间在做上班这件事的公司人而言,办公室并不是唯一一个要对个人信息格外关注的场所,因为你作为一个公司人的身份标签并不可能随着你的下班而被彻底摘下。在某外资汽车公司担任市场主管的李奕鸣刚刚从一个投资论坛回来,带去的一盒名片只剩下了十来张,“虽说我们做市场的基本属于比较开放、比较好交际的那类人,但我还是会有意识地保护一下自己的信息”。
在这种类似的论坛会议上,李奕鸣几乎每回都能收到一堆诸如“理财经纪、红酒推销、高尔夫俱乐部”的名片,面对对方的索要,他基本采劝抱歉名片已发完”的态度,实在遇到软磨硬泡的,就留张秘书的名片。
无独有偶,作为被一部分人所反感的“理财经纪”张芊就在一次活动时从不同的两人那里换到过两张相同的名片,她由此推测自己发放出去的名片也可能有着“被随便丢弃”之外的其它处理渠道。
如果说联系方式、公司职位这类“硬信息”的流传难以避免,如今随着博客、微博、开心网等网络应用在公司人中的普及,一些“软信息”也轻易地在原本应该止步的小圈子中得以迅速突围,进入热爱八卦的公众视野。比如某知名外资银行的区域主管参加著名电视相亲节目后,公司中的一位“妇女之友”发出一封内部牵线搭桥的邮件,在第三天就被转发到了其他公司人的邮箱中,最后让整个开心网都看到了这家公司诸多适龄女青年的个人信息。另一些时候,你在微博上对老板或者公司的一句不经意的抱怨也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状况。倒不是说人人都有窥探、传播他人隐私的癖好,但无论是公开还是半公开,一些牵涉到人物的关键信息最好还是不要大张旗鼓地在网络上写明了为好。而诸如一些正在执行的项目进度、比稿对手、投标竞争者之类的信息,也最好别隐晦地暗暗标注一笔,免得引来那些好奇心旺盛的人细加推敲。
02
隐私在公司内部流传?
很多时候所谓的“秘密”之所以能够流传就在于“其实你不知道,但我以为你知道。”
虽说work is work是很多公司人会念叨的信条,但只要是和人打交道的地方就免不了多少要有点“自我揭露”,这样你才是那个被大家知道的因为不吃葱所以每天带饭、唱K不错、刚刚带爸妈去过柬埔寨一圈的Amy Zhang而不是其他哪个Amy。
但关于private is private上,在一家外资化妆品公司做销售的戴宇的观点是“家庭背景、个人私生活一般在同事交往中不多牵涉”,这是多数公司人基本保持一致的看法。还有人也表示甚至过往的一些履历、经历也不是很想让人掌握—除非那些信息具有一定的“宣传作用”—比如从国外留学回来,并且镀金地点还不是澳大利亚、新西兰这类容易招致别人“默默交换个眼色”的地方。
当然,一些关心近况、兴趣爱好之类则是无所谓寒暄由头,至于经验教训的传授,戴宇认为最为关键的是关于自己的信息要清楚知道尺度,但同时要多个心眼,其它“事不关己”的信息也不可以口无遮拦。
蒋敏在一家咨询公司工作,本以为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在外出项目的他们并不会陷入所谓的“办公室八卦”中,但最近令他郁闷的是一时间似乎上海分公司的所有人都知道了他打算辞职创业的消息,后来当上司都来“关心”他的动态,才得知此事早已“公然于众”。其实之前蒋敏一直在心理犹豫这事,就对同事中的仅有的两个好友提起,现在看来自己的所谓“小圈子”未必就那么可靠。后来好友之一来主动“领罪”,原来是某客户正好也打算投资蒋敏曾提到过的创业方向,好友当时在兴奋点上就多套了几句近乎,没想到自己“嘴巴牢靠”的名声就此败坏。
就像你不希望自己的底细被别人打探得一清二楚一样,即使你深知在茶水间里是不能摆出一副“我的这消息绝对可靠,他就是……”的姿态,但也别忘了在每次兴致勃勃地与同事聊天的时候提醒自己一下,很多时候所谓的“秘密”之所以能够流传就在于“其实你不知道,但我以为你知道。”
03
在特殊岗位上怎么做?
若是常常喜欢说一些“有的没的”的话,往小里说是个性大条,往大里说则可能代表你的专业性有问题
做销售的张庭在和人打交道时经常给人留下“周到,仗义”的印象,和一些客户也算得上是业余时间的朋友,谈到隐私保护,他自己觉得最为有用的一道防线就在于需要坚持“work is work”原则。很多人对这条原则都不陌生,但真的像他一样能坚守的很少——即使是亲戚朋友,从他那里也从来挖不到诸如公司的原始报价、谈判中公司的扣点底线之类的信息。
很多从事HR工作的公司人也会在工作过程中建立比较强的敏感性。公司上下不管照没照过面的同事,履历、薪酬、人事变动等信息都会经手,还常常要处理一些很琐碎的人事关系事务。这时,如果有一些诸如某人“日子过得很舒服”、“其实也不过如此”、“那样的话也不算亏”之类的话,绝对是十分忌讳的,虽然那有可能仅仅只是在办公椅上伸展双臂时一句无聊的感叹。
至于一些很容易“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比如面对前台递来的请你带给某同事的快递包裹、会员手册,以及摊在某个去休假的同事的办公桌上的体检报告单……另外,像是财务、会计这类工作,因为岗位特殊,所以隐私的保护工作得格外注意。比如别的部门的同事来取资料、拷文件的时候,又或者仅仅是自己上交材料、收发凭据的时候都要再三仔细确认。防止重要信息泄露的同时也免得影响了自己的职业口碑。对于在工作时从一些非正式渠道得到的信息,一般我们还可以采劝听过就算数,有用就记着”之类的态度,但岗位特殊的公司人若是常常喜欢说一些“有的没的”的话,往小里说是个性大条,往大里说则可能代表你的专业性有问题。
04
在随时被监控的环境下工作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你最好的办法是跟其他人保持一致,并争取比别人更低调一点。
转发、共享一些“很有料”的帖子、邮件,甚至用内部即时通讯工具聊个天,这是不少公司人在上班间隙都会做的,虽说调节精神状态是一回事,也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但别以为你们公司的IT系统是外包的就万事大吉,要知道,对你的一举一动的“监控”在技术上完全不是问题。
一位在某大型公司担任IT主管的公司人称,IT部门如果处于主动监控的状态时,不要说是数据信息“走网线”的Email了,就算是被设置为“不保留本地消息记录的”通讯工具(包含MSN之类的),上面的信息都是可以被截取或者被记录的,“这个得看公司是否要求IT部的人做了,反正做起来很方便。”
与这些偶尔可能“被监测”的公司人相比,在某国有银行营业网点上班的沈玲则几乎是在完全“被监控”的状态下工作的。她和她的同事们,每个人的座位都会被至少两个24小时运转的摄像头对准,作为银行注重风险控制的管理风格的一种体现。
对于沈玲他们来说,摄像头监控的内容无非就是“业务操作是否规范、有没有在岗位上做工作以外的事”,那些录像带几乎隔三岔五就要被不同的部门抽阅—这次是负责评比服务水平的部门在查看你的文明礼仪是否到位,下次是负责管理工作质量的部门在检查你的业务流程是否有违规。
“不会有人分分秒秒盯着你,但是留下的记录会有被反复抽查到的可能,靠运气都没用。”好几次无聊的时候,沈玲还是劝自己打消了用身子挡着摄像头悄悄上个论坛放松一下的想法。
不过时时留下“被监控”记录对沈玲这些服务性行业的公司人而言也并非一无是处,最近一次在办理业务时和客户在出现“分歧”的情况下遭到投诉后,主管带着部门经理及沈玲一起调出了当时的录像,结果记录证明沈玲当时的操作并无不妥之处,公司虽然接受了投诉,但沈玲个人的内部考评并不受影响。
公司对员工进行监视监控,乍看之下似乎很容易招致公司人的反感和抵触,但这类比较极端的手段说白了也是警示作用大于惩罚手段。另一些情况下,这也可以成为公司人自我保护的一种途径。
如果你处在这样的工作环境里,你最好的办法是跟其他人保持一致,并争取比别人更低调一点。
13条TIPS保护你的隐私
1.不要在办公室登陆求职网站。不要透露你的离意,否则下意识地,大家会表现的好像你已经离开。
2.即使憎恨同事也不能说出口。
3.假如你有使用社交网站或博客表达你对私人生活或工作不满情绪的习惯,决不要让同事知道链接。你必须清除留过的不雅网络言论,以及从今开始停止这么做。
4.不要把心事公布于众,并四处找人诉说。
5.尽量不要和同事们聊政治议题,你已体认过与家人吃饭时所聊的政治议题如何失去控制,还要让这种戏码在工作岗位上演吗?谨记你的家人有义务无条件爱你,但同事可没有。
6.当你的薪资被公开,大家就会开始臆测你的身价到底被高估还是低估,以及为什么你有资格领的比相同能力的人多。
7.宗教议题:如同“政治议题”。
8.别让别人知道你对上流人士令人又羡又忌的吸引力。虽然有幸认识有权势的公司老板和社交花蝴蝶,夸耀他们给的好处只会有损形象。
9.决不要提起你任何的疗程。小心眼的同事会以此散发谣言或背地里说坏话,别让自己处于那种危机。
10.避开伤人的流言蜚语。当然也不要主动散播对职业生涯无益的谣言或秘密。
11.多说多错,人一旦闭不上嘴巴拼命说的话,往往他就很少动用大脑思考那些语句说出之后会对自己对别人造成多大的影响。有一些事情,即使法律没有禁止你,请你也不要到处去说,尤其是在职场上。
12.将敏感文件或者来信用碎纸机粉碎掉,对丢弃的电子产品进行物理性破坏。
13.在办公室使用电子邮箱后,点击“退出”键,不要直接关掉页面或直接从这个页面转到其他网站,以避免他人通过历史记录直接进入你的电子邮箱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