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汉字简化改革为何失败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20:53:00
大陆教育部给44个汉字“整形”,近来引起了不小的动静。

图:经“整容”的44个汉字
我看了一下,虽然我是支持汉字简化、规范的,但我看了后也觉得疑惑,感觉是专家有意“整”出来的事情。 这44个汉字,其实已很规范了,很好看的。
如“亲”字下的竖钩,一点不让人觉得别扭的,而且,在电脑五笔字形输入法中,这一钩并不是障碍,但现在却要变成一根很难看的光棍“丨”;“琴”字左上角的“王”的最后一横,本来很平稳,却调整为翘尾巴,如果是考虑现代信息运用上的方便,这么一调整反而麻烦了,如果要省事,索性将这个“王”去掉,反而简单。
汉字的简化、规范,在汉字刚一出现时,就开始了,而且是一直存在的。如很繁的籀书后来演变成篆书,从篆书再到楷书,都是简化。最早进行简化汉字的人,应该是巫师,他们也许是中国汉字最早的创造者。我近年出于研究和写作上的需要,一直在学习甲骨文,我猜想,远古时巫师在甲骨上占卜时,为了能看得明白,刻写时又省事,应该进行了最早一轮的汉字简化。
规范汉字最牛B的人,自然是嬴政“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简化汉字,有多种不同的叫法。这些不同的叫法,便反映出了汉字简化的历程,其中最为狂热的是近现代,即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旗号下的“新文字运动”。

图:五四新文化运动油画
——简笔字
顾名思义,简笔字就是减少笔划、简化字的结构的一种汉字。接近现代简化汉字的最早推动者,当算是宋元时期的印刷工人。当时印刷术已发明,但为了雕版上刻字的方便,于是有意无意省去繁多的笔划,简化汉字的结构。最早的楷书简体字,就是出现在这一时期的刻版上。但在官方的文书、应该的卷子中,是不能出现简笔字的。前清时代,如果在考试卷上使用简笔字,一律算是错别字,阅卷官发现会将卷子扔进废纸篓内的。
“简笔字”,又叫“灭笔字”、“省笔字”。五四时代的“新文字运动”中,便使用了这些名称,并大力推广简化字。
——俗体字
但也有人认为,古代简化汉字最早最可能的人,是郎中(医生),或是帐户先生(会计),这一类非专业文字工作者。为了书写药方、登记记帐的方便,便减省笔划。如此这般,久之成俗,用的人多了便普及开来了,这类字简化字就叫“俗体字”。
有学者认为,俗体字并不一定就就是简化字,有的仅是调整写法(即眼下所谓的“汉字整容”),让书写起来更简捷,有的反而增加笔划。如苹果的“果”,俗体字写作“菓”,带一个草字;如现代有一个品牌的饮料,便用“果”的俗体字,叫“菓珍”。菜鸟型消费乾初以为是什么洋字呢,其实“菓”是很俗的一个字,地地道道的“农家水果”。
——“手头字”
这是简化汉字的又一种称呼,其实就是“俗体字”。这一叫法有出现与一次1930年代的“新文字运动”有直接关系。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五四新华文化运动兴起后,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在表面上与目前情景颇近似的“读史热”和“文言复兴”现象,这明显与时代潮流相悖。
1934年,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陈望道针锋相对,与同仁一起发动了“大众语运动”。陈主张建立真正的“大众语”和“大众语文学”,并创办了《太白》半月刊。陈撰写多篇文章,宣传大众语运动。《太白》推行、倡导的简化汉字,便是“手头字”。“手头字”与五四运动时提倡的“简笔字”、“灭笔字”、“省笔字”,并无多大区别,目的都是汉字简化。

图:《太白》创刊号
——“简体字”
这一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原来这近代官方语言,是国民党的教育专家定义的。中华民国时,国民党教育部提出了汉字简化议案,对这些“省笔字”、“简笔字”、“俗体字”、“手头字”进行规范后,统一叫“简体字”。
民国时期,倡导简体字运动的主要有两种学派,一种是,主张把民间通行的简体字,即“俗体字”)加以整理、规范,即所谓“从俗派”。再一种是创新派,主张全盘另造新字。代表人物之一是有“提倡简字运动最勇敢的,且成绩又最惊人的一位急先锋”的陈光尧,陈在1930年代,积极倡导汉字简化改革,创造了许多新的简体字。但他的创新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由于简得太简单,简得让人认不出来了,故未能通行,造赞成“从俗派”的多,支持“创新派”的人少。

图: 陈光尧“创新派”简体汉字《千字文》
——“简化字”
这是也是官方语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定义的。1955年1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向社会发布了《汉字简化议案草案说明》,即《汉字简化的目的和方法》一文。据此草案,将所有的“省笔字”、“简笔字”、“俗体字”、“手头字”、“简体字”,进行规范后,统一叫“简化字”,这一叫法如今成了主流称呼。
不论是民国时期的“简体字”,还是目前的“简化字”,都是一种相对于繁体汉字的汉字。那么,为什么国民党教育部推行的“简体字”未能成功,而共产党推行的“简化字”却成功了?
我们都知道,1950年代的“简化字”运动,也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大的振动,至今仍存争议。当时,不论是史学界,还教育界,都有很多有威望的人反对汉字简化,如翦伯赞、陈梦家、陶坤、俞平伯、萧璋,这些老的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公开发表观点,反对简化汉字。认为简化汉字,等于把用了几千的汉字“阉割”了,这与眼下提倡恢复繁体字者的观点是一个腔调。

图:1950年代汉字简化表
当时,大陆教育部对798个字汉字进行了简化,我们目前使用的汉字,就是当时简化后的汉字,与台湾目前使用的繁体字绝大多数是不一样的。
国民党教育部在1930年代,也进行了一场汉字简化改革。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语文改革活动家、文字音韵学家钱玄同,是参与这次官方文字改革的主要专家。1935年,钱帮助国民党教育部选定了324个简体字,并由国民党教育部在同年8月21日,对外公布,通令采用。
当时的声势很大,并且在媒体上进行了宣传。但是,这场文字改革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抵制,包括国民党元老级人物在内的众多知名人士,起来反对。其中,国府委员和考试院长戴季陶,带头站出来抗议,在国民党的中央政治会议上,戴当众跪下替汉字“请命”,要求收回教育部的命令。
戴是国民党的元老,又是蒋介石的莫逆之交,他的话是相当有份量的。最后,让戴这么一跪一闹,国民政府竟然真的把已公布的命令,罕见地收了回去,国民党的汉字简化改革,后来不了了之。但国民党这次汉字改革失败,从目前来看,似乎不是什么坏事。

图:国民党元老戴季陶
需要说明的是,汉字简化改也好、规范也好,都有方便人们的使用,适应那个时代。共产党汉字改革成功了,是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韩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需要。而国民党没有改成,同样的时代的原因,当时封建势力太强大了。如果不考虑时代因素和人们的易用性,再好的改革方案也行不行。
如1950年公布的798个简化汉字中,有不少后来并未能通行。如儒家的“儒”简化成“?”、堂堂正正的“堂”简化成“坣”、副业的“副”简化成“付”……几十个《草案》里公布的简化字,便未被人们接受。至于毛泽东逝世后,华国锋主政大陆时的新一轮汉字简体改革,最后也失败了,因为与时人的心理和社会要求不一致。
改革汉字如同改变社会习俗和人们的习惯一样,是复杂而又困难的的系统工程。至于为汉字“整容”,无异于老公公驮儿媳妇——吃力不讨好嘛。最后我要说的观点是,目前出台的44个“新汉字”,不客气地说,是在添乱;如果要改,索性彻底一点。“整容”,意思实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