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语录 脱口而出论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6:48:19
有许多话,一直窝在心里。像一根刺,卡在喉咙里。我使劲地忍,我怕它们出来后,让自己骇怕。我怕它们像一个傻孩子,或丑八怪,让做母亲的感到羞耻。我更怕它们一旦出口,就会引起哗变,甚至临阵倒戈。我努力咽着口水,想压下去,它们却拼命挣扎,想要出来。很多年来,我和它们,就这样对峙着、僵持着——直到这个词语突然出现。像惊蛰时的雷鸣,它唤醒了我,当然也唤醒了那些话。是的,这个词语就是:脱口而出。
1.我们不能先行,但能做到先醒;我们不是思想家,但应有自己的思考;我们不能扭转季节,但可以营造局部的春天;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我们也许还不优秀,但正走在通往优秀的路上。
2.我们关注的问题,只是我们愿意关注的。我们发现的问题,只是我们能够发现的。我们解决的问题,也只是我们所能解决的。但很多时候,在发现与解决之间,一直有着巨大的矛盾和痛苦:我们发现了问题,却难以解决。就像卡在喉咙里的刺,我们知道它在,却无力自拔。就像陷在肉里的痛,我们知道它在哪里,却无力阻止。这样的痛和刺越多,这样的刺痛持续的时间越久,我们所关注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少,少到连我们自己原本敏感的内心,也不再被关注。这是我们的成熟和悲哀,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正是我们的沦丧和堕落。
3.朋友风来云往有句话,仿自鲁迅先生,说:“真的教师,愿意在平淡中获取那一刹的亮光,愿意在琐碎中捕捉那一瞬的甜蜜。”我喜欢这样的说法,也惊讶于她对教育的理解。教育是美好的事业。只是这美好,更多地被掩盖在琐碎、繁杂、零乱、日常的工作中。我们疲于奔命,穷于应付,奔波、忙碌、挣扎。很多人在这奔忙和挣扎中渐渐麻木。但我依然坚信:为每一点微小的美好,比如“那一霎的亮光”“那一瞬的甜蜜”,而勤谨努力,而倾情付出,是值得的。
4.把学校比做花园,把孩子比做花朵,这是诗意的,但不够科学和准确。学校不是温室,花朵也太过柔软。蓓蕾不长久,花开只一季。我倒是觉得,孩子更像一棵树,有自己的根系和成长。它的生成与发育,是缓慢而优雅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古话。“桃三李四杏五年”,这是俗语。我们怎么可以期望今天种下一棵树苗,明天就能收获累累硕果?感觉里,揠苗助长这个词,嘲笑的并不是那个农夫,而是今天,很多做教育的聪明人,甚至包括那些所谓的专家。
5.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原点和皈依。它的重要程度,可套用余德利的话说: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爱,是万万不能的。不过,仅有这样一句话还不够。或者说,仅有爱也是不够的。我们至少应当继续思考:我们是否有给孩子爱的能力?我们能给孩子怎样的爱?我们该给孩子怎样的爱?我们该怎样给孩子爱?这些问题不弄清楚,想透彻,爱越多,越可能泛滥成灾,或南辕北辙。
6.教育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永远的存在。这似乎也是正常的事。如果理想和现实一样,那就不叫理想了。如果现实就是理想,也就没必要再追求什么了。我们所理想的,我们所希望实现的那个目标,悬在前边,就总有达到的时候。有梦就会有行动。有方向,才能知道怎么行动。
7.教育,持续一生的战争。这是《南方周末》一个特稿的标题。我也说过,成长是一生的事情。同时我还说:让我们慢慢学会对自己的成长负责。无论是对我们的学生,还是我们教师自己。为此,我对那些所谓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持高度警惕态度,就像我对所谓的“让孩子快速成才”,或“千万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总是嗤之以鼻一样。
8.道不远人。真理总是简单的,易于言说和传诵的。智慧的获得,过程也许复杂,但其最终呈现,也必是简洁明快的。禅宗讲顿悟,讲当头棒喝、明心见性,我们平常也都有过“豁然开朗”的体验。“真佛只说家常话”,我一直觉得,那些满口概念、术语的人,尤其是喜欢用繁多的概念和术语把原本简单的东西弄得很复杂的人,多半是“半瓶子晃荡”的主儿。
9.很多年前,写过一篇文章,《给灵魂一只温柔的枕头》。我用安徒生的“清白的良心乃是一只温柔的枕头”作为由头,然后说道:“一个正常的社会,是不可以、也不能够泯灭掉良心的存在。既如此,学着或坚持讲点儿‘清白的良心’,也可算是给灵魂找到了一个温柔的枕头吧。”现在看,教育也是如此。抛开教育事业的神圣一面,就从事教育工作本身而言,更是如此。如果每个教师都能做到问心无愧,教育的面貌,也许就会好得多。
10.中国人好走极端,一说到教育是服务行业,立即就说要把学生当成衣食父母,并套用商界说法,说学生和家长就是上帝。教师是要尊重学生——尊重是教育的前提,也是师爱的体现——但是,尊重并不意味着降低自己。尊重是平等,不是谦卑。尊重是互相的,不是某一方对另一方。过于疼爱叫溺爱,过于谦卑则是低三下四。
11.微笑是爱的标志,也是自信的体现。教师应当时常微笑,态度温和,这样才可能让学生亲近。而只有让学生亲近,才可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我对那些被学生“誉”为“冷面杀手”的教师,既心存怵惕,又心怀鄙视。
12.真正的课堂,应该是自然真实的。不作假,不作秀,不牵强附会,也不刻意雕饰,应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这是我对所谓的公开课一直不以为然的原因。我更喜欢看到的,是原生态的课堂,是真实的、充满变化的课堂,而不是一切都预设好了,把学生可能有的思想、情感都装在挖好的坑里,只等着学生往里跳。这样的课没有意义,因为它不真实,不是真实的课堂,也不是真正的教学。往深处说,这样的课属于严重误导,甚至可以说具有欺骗性。
13.教学需要情境,就像喝酒需要心境。这年头,吃什么、喝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一起吃,跟谁一起喝。有了好的氛围,不想说话的人也会倾心诉说。有了好的心境,不想喝酒的人也会开怀畅饮。有了好的教学情境,不想学习的人也会乐此不疲地学习。因此我们应该考虑,如何有效地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心甘情愿地,把知识的琼浆玉液喝下去。
14.我并不反感考试,也不反对成绩(分数)的存在。只是我觉得,最根本的问题也许是:成绩(分数)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者说,用以评价学生的成绩(分数),是否能够真正体现学生所学,是否能够真正体现三维目标的达成,是否是学生一生发展所必须?只有这样,成绩才能真正起到激励和鞭策学生的作用,起到检查和督促学生发展的作用。
15.过于看重知识与技能,势必减少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实在地说,对学生的一生成长而言,义务教育阶段的所谓知识与技能,除了应付考试,究竟能有多大意义?但丁说:“道德可以弥补知识的缺陷,知识却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空白。”新课程提出的三维目标,正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长期缺失的一种矫正和反拨。只是,这种矫正和反拨并非立竿就可见影的,还需要我们教师大力探索实践,尤其是在教育目标已经改变而评价尚未完全改变的情形下。
16.让每一棵花草都能沐浴阳光雨露,这应该是课程改革的一种理想追求。但是由于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回到教育的正道。学生的学习没有快乐,老师的工作充满压力,无论师生,都感受不到教育的乐趣,享受不到教育的乐趣。学生的厌学情绪,教师的职业倦怠,或都与此有关。
17.课程改革最重要的贡献在于,它把“人的发展”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前,我们是把学生看成机器,看成知识的接纳者和承载者,而现在,开始真正关注学生作为“人”的需要,关注他们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应该是中国教育更富于人性、更富于人文关怀的开始。
18.归根结蒂,我以为,教育的所有内涵,都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和谐。任何事,过犹不及。任何要求,过分强调或追求,都会引起混乱。过去过分强调知识与技能是不正确的,现在过分强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不对的。三维目标,既叫“三维”,就是说它有三个维度,缺一不可,重一不可,轻一也不可。尽管不能平均用力,但也不能厚此薄彼。三维齐头并进,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19.作为教师,必须时时提醒自己:我们面对的是孩子,是活生生的人,对生活,他们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对世界,他们有自己的认知和判断。理解他们、尊重他们,才能真正地引导他们,教育他们。只有这样去看待、去关注,我们的预设才可能成功,我们的生成,才可能精彩,我们的教学,也才可能有效。
20.无意间读到一首诗,《总得有人去擦星星》,好像是美国诗人写的:“总得有人去/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它们看起来灰蒙蒙/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 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 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 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极喜欢诗里的情怀:些许浪漫,些许悲壮。星星脏了,而抱怨又不能改变什么,如果可以,就让我做那个擦星星的人吧——即使最终不能擦亮星星,我也能够把自己擦得亮一些,更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