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琬诗赏析(二) - 晋阳之甲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05:08:11
不  寐
拨尽炉灰叹此身,漏声偏向五更真。
惟余一片伤心月,清影依依似故人。
这首诗的旨趣是耐人琢磨的。诗人彻夜失眠,伴一盆炉灰,对一轮寒月,寂寞伤神,在哀叹己身的遭际。粗看起来,如此而已。但细一追寻,就又不仅仅是这样了。
首句云“拨尽炉灰叹此身”,既是写实,也含譬喻。此身不遇,如炉灰之将燃尽,其明将灭而不复光,其热将断而不复存。一个“尽”字,托现出此“叹”之久。漏声丁丁,在凄凉清寂的五更之夜,偏偏显得声音清晰真切。“真”字写出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在这万籁死寂的深夜,“声”才显得“真”。有了这“声”,才更托现出一个深沉的“寂”的意境。前两句诗传递给人们的感受是痛楚凄婉,是孤寂清冷,使人在空虚孤寞难忍的心境下,不禁有了追求依托的欲念。所以后两句作者便在这五更之夜找到了自己心灵的依托,这依托物便是“月”。
提到这首诗中的“月”,就让人想起刘禹锡《石头城》云:“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白居易《长恨歌》云:“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托情于月,可谓诗人的恒笔,刘氏凭吊亡国,白氏哀悯窜帝,他们笔下的“月”都是真月,而宋琬这里的“月”,作者却把它看作是当时尚未覆亡的南明王朝的象征。宋氏《獄中对月》诗云:“客泪久从愁外尽,月明犹许醉中看。”他总爱提到深夜望月,这首诗更是对“月”倾注了满腔的依恋哀悯之情。她似故人,令人依依眷爱,但她又令人伤心,令人不寐,而在这孤寂的长夜里,她又是诗人惟一的精神寄托。这一切都和当时的社会现实与诗人的个人遭际有密切的关系。
宋琬于清顺治四年取进士,出仕新朝,但他毕竟身在汉族士林,个人节操、华夷之判的观念潜压在心理的底层,他亲睹了清王朝政治的酷烈黑暗,自己也曾被冤捕下狱,这更随时都能唤起对旧朝的怀念,对新朝的愤恨,对自身遭际的悲叹,所以首句一个“叹”字,道出了作者无穷的感慨。“此身”的遭际命运是和当时的社会政治息息相关的,对“月”伤心,情系明朝,正反映了诗人此时为国为世而忧的沉痛心理。读者从诗中能够感知到当时汉族士林强烈的脉搏。
这首诗悯“月”伤身,寄托宏远,短短四句,譬喻、衬托、拟人,无不工致,情感真切,格调清高,名“叹”实哭,含蓄隽永,读来令人凄然泪下,心涛激荡,其艺术的魅力能使读者爱不释卷。
舟中见猎犬有感
秋水芦花一片明,难同鹰隼共功名。
樯边饱饭垂头睡,也似英雄髀肉生。
题目已经表明,这首诗写的是见猎犬于舟中而引起的感触。古人常以“猎犬”比喻能为国为君建功立业的股肱之臣,它们的用武之地在原野林莽之中,而如今却被船夫养在了樯边,填饱肚子,垂头打盹,秋水芦花,欲去不能,徒羡鹰隼远飏,立功成名,也无可奈何。处非其境,用非所长,虚度人生,作者怀才不遇,英雄之志不能抒伸,感慨可谓深沉至极。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记载,刘备被曹操迫逐,往荆州依附刘表,“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宋琬在诗的最后一句使用了这个典故,有其深隐的含义。宋氏的前半生处于明清之交,天下动乱,逐鹿中原,多事之秋正是英雄用武之时,他心向南明,也有匡扶之志,渴望驰骋疆场,像鹰隼一样建功立业,名标青史,然而却阴差阳错,出仕清朝,误投其主,犹如猎犬入舟,刘备客荆,困顿不伸,饱食生肉,这尴尬的处境能不令英雄“慨然流涕”吗?这个典故的采用使作者的“有感”淋漓尽致地透露给了读者。他的追求个人功名,兼有强烈的民族气节,应该引起人们特别的注目。
这首诗措辞婉曲得体,只用一个“难”字便写出了自己不易言传的无限衷曲,一个“睡”字又描绘出百无聊赖而无可奈何的绝望处境。自比寄人篱下的刘备,又传导着按捺不住的大痛大憾。寓难言之隐于典故,这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特殊处境下的诗人的常用手法,粗看平平,若不深细追寻,很难窥到作者匠心的深层,领悟不到作品的真旨。宋琬的诗就常常是这样耐人咀嚼体味,百读不厌,从而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