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状态与疾病的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6:19:07
现代医学认为,很多疾病的发生与心理状态有关,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内在因素。据资料显示:当今引起各种疾病的原因中有70%与人的心理因素有关,而且是引起亚健康状态、以及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心灵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想象、情感和意志等等一切精神活动,而心态就是我们心理对你接触的外界以及内心所反映出一切事物的认知思维意识活动,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事情、对工作、对事业、对家庭、对朋友、对一切事物等等方面所持的观点和态度,也称为心理状态。
而祖国医学则把心理状态和人的生命活动以及人体生理、病理联系的更加紧密。认为人的神志活动主要包括五神(即神、魂、魄、意、志)和五志(即喜、怒、思、忧、恐)两个方面。它把神,又称精神、神明,志称为情志、亦属于神的范畴。《黄帝内经》中曾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神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志、感觉、动作等生理活动,神识乃为人类生命活动的最高级形式。祖国医学认为人体五脏与五神的关系是: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所以称五脏为“五神脏”。神魂魄意志是人的精神思维意识活动,属于脑的生理活动的一部分,但祖国医学将其分属于五脏,成为五脏各自生理功能的一部分,但总统于心,心主神志。人的情志有五,即怒、喜、思、忧、悲,人的情志有七: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故称之为七情。七情之中,悲与忧,情感相似,可以相合;惊亦有恐惧之意,故惊可归于恐。如是“七情说”与“五志说”便统一了,即怒、喜、思、忧(悲)、恐(惊)。五脏与五志的关系是: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悲),肾在志为恐(惊)。情志活动要通过五脏的生理功能而表现出来,故也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脏之中。亦属于神的范畴。合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惟心所统,故乃心是为吾身之全神也”,它们都是现代心理的范畴,可见心理状态对人的疾病和健康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1、心藏神其志为喜:心藏神是指心统领和主宰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魂、魄、意、志四神以及喜、怒、思、忧、恐五志,均属心神所主。故曰: “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神气为德,如光明爽朗,聪慧灵通之类皆是也。”“是以心正则万神俱正,心邪则万神俱邪”。就是我们要心存正念。什么是正念呢那就是爱心、要有一颗利人利物的善良心态,这个善良心态不是别人的,是你本身美好心灵,它对你的身体调理作用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你心中存有贪、嗔、痴等邪念,那它会把你本有的正常智慧掩盖而不能发挥,这种不良的心态本身对身体健康也是不利的。心在志为喜:心的生理功能和情志活动的“喜”有关。喜,对外界信息的反应,一般属于良性反应。适当的喜乐,能使血气调和,营卫通利,心情舒畅,有益于心的生理活动。“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但过度的喜乐,则可损伤心神。故曰:“喜伤心”。如,心藏神功能过亢,可出现喜笑不休,心藏神功能不及,又易使人悲伤。由于心能统领五志,故五志过极皆能伤心。
2、肺藏魄其志为忧:魄是不受内在意识支配而产生的一种能动作用表现,属于人体本能的感觉和动作,即无意识活动。如耳的听觉、目的视觉、皮肤的冷热痛痒感觉,以及躯干肢体的动作、新生儿的吸乳和啼哭等,都属于魄的范畴。故曰:“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魄与生俱来,“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为先天所获得,而藏于肺。“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肺藏气,气舍魄”。故气旺盛则体健魄全,魄全则感觉灵敏,耳聪目明,动作正确协调。反之,肺病则魄弱,甚至导致神志病变,故曰:“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肺在志为忧:忧愁是属于非良性刺激的情志活动,尤其是在过度忧伤的情况下,往往会损伤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忧愁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损耗人体之气。因肺主气,所以忧愁过度易于伤肺,所谓“悲则气消”。而反之肺气虚弱时,机体对外来非良性刺激的耐受能力下降,人也较易产生忧愁的情志变化。
3、肝藏魂其志为怒:魂,一是指能伴随心神活动而作出较快反应的思维意识活动,“随神往来者谓之魄”。一是指梦幻活动。“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肝主疏泄及藏血,肝气调畅,藏血充足,魂随神往,魂的功能便可正常发挥,所谓“肝藏血,血舍魂”。如果肝失疏泄或肝血不足,魂不能随神活动,就会出现狂乱、多梦、夜寐不安等症。魂和魄均属于人体精神意识的范畴。但魂是后天形成的有意识的精神活动,魄是先天获得的本能的感觉和动作。“魄对魂而言,则魂为阳而魄为阴”。肝在志为怒:怒是人们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一般说来,当怒则怒,怒而有节,未必为害。若怒而无节,则它对于机体的生理活动是属于一种不良的刺激,可使气血逆乱,阳气升发。肝主疏泄,其气主动主升,体阴而用阳。故肝的生理病理与怒有密切关系,尤以病理为最,所谓“忿怒伤肝”。如,大怒可伤肝,使肝的阳气升发太过可以使血压升高而致病。反之,肝的阴血不足,阳气偏亢,则稍有刺激,便易发怒。所以忍辱是调理肝脏最有效的方法,平和气血,令你的思维敏捷,心胸宽阔。
4、脾藏意其志为思:意,忆的意思,又称为意念。意就是将从外界获得的知识经过思维取舍,保留下来形成回忆的印象。“心有所忆谓之意”。“谓一念之生,心有所向而未定者,曰意”。脾藏意,指脾与意念有关。“脾藏营,营含意”。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充盈,髓海得养,即表现出思路清晰,意念丰富,记忆力强;反之,脾的功能失常,“脾阳不足则思虑短少,脾阴不足则记忆多忘”。脾在志为思:思,即思考、思虑,是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一种状态。正常的思考问题,对机体的生理活动并无不良的影响,但在思虑过度、所思不遂等情况下,往往导致体内的内分泌的紊乱,对于糖尿病的病人往往导致其血糖升高,也是导致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原因,它对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影响不可忽视的。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则思虑、思考等心理活动正常。若脾虚则易不耐思虑,思虑太过又易伤脾,“思伤脾”。一念纯诚驱除妄想和杂念是调理脾脏功能的最有效的方法。
5、肾藏志其志为恐:志为志向、意志。“意之所存谓之志”:即意已定而确然不变,并决定将来之行动欲付诸实践者,谓之志。故曰:“意已决而卓有所立者,曰志”:意与志。均为意会所向,故意与志合称为意志。但志比意更有明确的目标,所谓“志者,专意而不移也”。即志有专志不移的意思。“肾藏精,精舍志”,肾精生髓,上充于脑,髓海满盈,则精神充沛,志的思维意识活动亦正常。若髓海不足,志无所藏,则精神疲惫,头晕健忘,志向难以坚持。肾在志为恐:恐,即恐惧、胆怯,是人们对事物惧怕时的一种精神状态,它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能产生不良的刺激。“恐伤肾”,“恐则气下”。过度的恐惧,有时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于下,导致二便失禁。
现代医学实践研究证明,不良的心理状态可引起机体一系列的变化和功能障碍。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的失调、内分泌紊乱和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以及其他方面异常现象的发生。如愤怒时,肾上腺分泌增加、出现呼吸加深加速、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当惊恐时,呼吸则出现暂时性抑制,引起外周血管收缩、面色苍白、出汗、口干等现象;而在忧愁时,则会抑制胃肠道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使人茶饭无香,食欲下降以及失眠等现象,恶劣的情绪是导致那些慢性疾病缠绵不愈以及病情反复加重的重要因素。过去民间也有很多人根据五行的理论,在发生灾祸出现情志过分波动时,采取以情制情的办法来调治心理状态平衡,如怒来哭悲解,悲至喜乐冲等观点,并以减轻不良事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良好的心理状态,不仅可以控制疾病的发生,而且对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具有良性的调节作用,它可以充分调动人体应激的潜能,对促进脏腑功能的平衡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它对疾病的康复以及身体的健康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所以,在社会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只有主动地调适好个人的心理状态,树立战胜任何疾病地坚定信念,以乐观、美好、积极向上的平衡心态对待生活,才能有利于健康和促进疾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