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瑞典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7:00:06
上海世博会终于走来,它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心灵触动?将如何丰富我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那片园区和逾百个场馆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我们该如何去领会其中人类文明的智慧?。边走边读,边走边想。走在世博园区内,在世博园区外。走在现在,也走在过去,也走向未来。新浪世博推出系列策划《走读世博》,世博纪录片导演吴钧将会在184天内与广大网友逐日分享他的世博体验,给出他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答案。
在园区里,经常听到游客说:进馆要排半天队,进去也就逛几分钟,实在没啥可看。我部分同感。有的馆确实对不起世博会,对不起观众,但更多的馆,还是大有门道,值得细细品味。
夜游世博园,九点多钟的时候,瑞典馆排队人很少,我立刻进去。瑞典有沃尔沃,有宜家,更有闻名世界的社会保障体系,国民幸福指数较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首相步行上下班的国家。

夜色中的瑞典馆
开头部分,瑞典馆用观众可以自己转动的照片转轮,介绍了自己国家的情况。我看到一个小朋友,她没有直接穿过,而是一个个转轮转过去:美丽的自然风光、舒适的城乡生活、丰富的精神享受… …在高低错落的巨幅照片里一一展现,她的妈妈,则向会讲汉语的瑞典讲解员发问,再讲给小朋友听。世博会的很多展馆,都会用类似形式,概要介绍一下自己国家或地区的基本情况。这是一个让普通观众读懂展览、看出门道的必要步骤,对于没去过那些国家的参观者而言,可以快速了解简要背景,为欣赏下一部分展览打好基础。

用童心阅读世界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中文的,英文的是“BETTER CITY,BETTER LIFE”。根据国际展览局的规定,来参加世博会的各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都要围绕这同一个主题,用普通人也能看明白的展览方式,介绍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个主题的?为了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做了哪些努力?遇到什么困难?准备怎样去解决城市生活中的不美好?瑞典朋友是怎样完成这个展览的呢?请慢慢前行… …

瑞典设计者展示了自己国家的“负面”形象
走过照片转轮,来到一个幽暗的云团厅,模拟地球上的风云变幻,把观众带入一个可以静心冥想的空间,四周的图片,是瑞典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曾经发生的不和谐场景。

文字提示牌相当于章回提要
敢于直面自己的暗处,是勇气,而让全世界一起来围观,是对未来的自信。走过压抑的云团厅,瑞典朋友开始介绍自己是如何解决城乡发展难题的。读到下一个展厅门口的这块标牌,“许多环境污染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但是我们也可以找到环境治理的方案!”您会期待看到怎样的展览内容呢?

如此怪车,怎能解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展厅的第一个展柜里,放着一辆怪车,真的是一辆很奇怪的车!我知道瑞典的工程机械很先进,但世博会上怎么可以做广告呢?人家上汽通用馆不就只展示2030年的未来车世界吗? 在怪车的对面展柜,还展示了垃圾运输车和公交客车,这两辆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车使用了混合动力和氢能源,这个我能理解,节能减排嘛。

处理垃圾,但努力不让自己成为垃圾
带着“有点像看工程技术展”的嘀咕,我准备和很多观众一样,直接走向下一个展厅。无意中回过头去,看到怪车上方的说明牌,不由停了下来。

展品和说明文字相配合,帮助观众理解展览内容
哦,原来如此!瑞典人正在研究一种静音钻头,可以保护城市安静的环境。这就是世博会!不是展示产品和技术,更不是展示成就与特产,而是围绕一个主题,展示的是理念。这辆怪车就是诠释本届世博会主题的绝佳展品。

这是个安静的怪家伙,应该很讨人喜欢
我们再凑近端详:这是一辆概念钻机,静音奥秘就在这两个螳螂手臂一样的密封部件里。问了现场工作人员,说是还没正式生产呢。

橡胶履带轮降低行驶噪音,还避免破坏城市道路
从概念到现实还有多远?我们什么时候可以享受无噪音的城市生活?回家后立刻上网查看这家公司的情况,他们从2005年起研制生产静音钻机,去年年初,推出了一种能降低10分贝噪音的型号(从113分贝降到103分贝),立刻被香港建筑公司订购,用于闹市区的旧街道改建工程。我们在展柜中见到的这辆,还在研发中呢。

降低分贝,只是创造城市美好生活的第一步
降低10分贝,显然只具有象征意义,但世博会上先后展示过的发明,绝大多数都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自然的面貌。
如果要说出我心目中的上海世博会“伟大”展品,目前,就是这辆静音钻机车。这辆奇怪的机械车辆,它的意义不亚于1851年被无数人敬仰的蒸汽机,看到它,我能够看到了人类文明的力量,技术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还能做什么… …让我们的未来充满希望。再回过头来看夜色中的瑞典馆,外墙上的斯德哥尔摩地图已经被难以辨认,我打定主意,白天再来看看外景,也算向那辆展馆里的“仁心丑车”遥敬致意。

世博园毛线球雕塑
这几天,我心里一直惦记着这台静音钻机,恶补了一些工程技术方面的书。好,和您分享某个国家的工程师协会提出的工程师五大基本准则,第一条是:“工程师在达成其专业任务时,应将公众的安全、健康、福祉视为至高无上,并作为执行任务时服膺的准绳。”湿掉的毛线,怎能织出一件保暖的毛衣?失却道德的技术,带给我们的,又会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