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组织模式的特征与发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09:23:19
张 芊
【摘 要】 通过对不同时期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组织模式的特征和演变的分析,提出未来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组织模式发展的趋势是:固定组织结构与“柔性”组织结构相结合,集权与分权共存,管理幅度大且管理层次少,中层职能部门从管理转向服务,学术性管理分权化,服务性管理扁平化。
【关键词】 高校 教学管理 组织模式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 8418 (2007) 06 - 0093 - 03
【作者简介】 张 芊,南京审计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江苏 南京 210029
本文中的“高校教学管理”仅指“以校、院、系教学管理部门为主体进行的教学方面的行政管理”,不包含“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相互配合的教学过程的业务管理”[ 1 ]。“教学管理组织模式”主要指的是教学管理机构设置模式、教学管理责权配置模式和教学管理行政执行模式。在每一个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高校教学管理组织模式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相对趋同;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高校教学管理组织模式也不断适应、不断变革。笔者通过对不同时期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组织模式的特征分析,探讨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组织模式变革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教学管理组织模式的特征分析
1952年以后,我国模仿前苏联在高校实行了校系两级管理模式。“传统教学管理组织模式”就是指这种模式。它具有以下特征:
1. 以“校—系两级管理”为特征的机构设置模式。教学管理机构一般只包括校、系两级。
2. 以“重心偏上的集中管理”为特征的责权配置模式。作为学校第一责任人的校长,其教学工作的决策权限沿着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个维度进行分配。水平方向维度的最高决策权力组织是校务委员会,决策支持组织是校教学工作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通过职能部门的作用,统一调动学校各种资源为教学服务,统一管理教学工作进程及信息反馈,实现各项教学管理目标。校级控制着绝大部分的决策权。垂直方向维度的战略执行和战术决策的权力组织主要有教务处和各教学系。教务处代表学校具体履行教学管理职能。系被赋予的责权多数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执行权,在学校统一管理下,系级决策的自由度较小。
3. 以“直线职能型管理”为特征的行政执行模式。这是指以“校—系”直线行政领导关系为基础,与教务处业务指导相结合的行政执行模式。
4. 传统教学管理组织模式改革的动因。传统的教学管理组织模式是在当时高校规模不大、倡导学科分化、引导培养专才、崇尚服从与统一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但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传统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管理的需要: (1)不能适应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的需要。(2)不能适应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二级学科门类平台上建“系”的局限性及“系”与“系”之间的行政管理权的相对独立性,使其在大学科平台上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会遇到制度模式而引发障碍。(3)不能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科专业增加,在二级学科门类下建制的“系”的数量也必然会随之增加。在传统教学管理组织模式中,以“系”为一级的权力机构(中层) ,可在一定的职权范围内独立行使资源使用和调配权力,“系”的增加会导致校内紧缺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组织内部的利益壁垒更加强化,既不利于学校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的共享,也不利于学科之间的互补与合作。(4)不能适应管理重心下移的需要。“系”的数量的增加,直接导致学校职能部门的管理幅度有形增加,为协调平衡职能部门管理权限无形增加,带动管理重心不断上移,超出其应承担的职责范围和能承受的能力范围。一方面职能部门责任分担过重,行政管理难免顾此失彼,学术管理难免越俎代庖;另一方面“系”级决策权限不断被剥蚀,挫伤了“系”主动承担管理责任的积极性,难以发挥其在教学科研中的主体作用。
二、正在变革的教学管理组织模式分析
为了应对发展的需要,许多高校不断进行教学管理组织模式变革,大致有以下几种模式:
1.“校—院—教研室”模式。一些大学把若干个“系”合并组成“院”,以此来减少中间的教学部门的数量,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院”持有学校赋予的教学管理行政权,既是管理实体也是教学科研实体,教研室没有教学行政管理职能和人财物的实际权力。这种模式实际是对传统的教学管理组织模式的局部改良,机构设置特点仍是“两级管理制”,责权配置特点是“重心部分下移的集中管理”,行政执行仍为“直线职能型管理”模式,是“校—系”模式的简单放大。其中“校”级层面的决策更多地下移到“院”,而原多个“系”级层面权限也集中上移到“院”,“院”的管理幅度迅速变大,既要组织完成教学科研任务,也要承担起类似校级职能部门所承担的管理协调职责。
2.“校—院—系”模式。这种模式较之“校—院—教研室”模式,从形式上看似乎只是第三级组织的名称不同而已,其实从教学管理组织模式角度考察,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首先,其机构设置模式特征为“校—院—系”三级管理,校、院是管理实体,系是教学科研实体,虽不承担教学行政管理职能,但已经分担了部分学术行政管理职责。“院”级除了教学行政日常管理外,在学术管理方面只负责本“院”如学科规划与建设、专业布局与调整、长期发展规划等重大问题的决策,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等学术管理具体由“系”负责管理。在这个模式中教研室仍是教学科研最基层单位,没有实际的教学及学术行政管理权。第二,其责权配置模式特征为“重心下移的分权管理”。由于“系”的设置适当分散了“院”的管理权限,学术管理权趋向于回归从事于学科专业建设的学者专家主体,不仅能够较好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更有利于学校愿意把更多的管理权限下移给“院”,促进管理重心不断下移的良性循环。第三,其行政执行模式特征虽然仍为“直线职能型”,但教学管理的重心继续下移,并在“院”分流,教学行政管理权集中在“院”级,学术行政管理分权于“院”、“系”之间,“院”在教务处业务指导下进行自我管理,教务处不直接指导“系”[ 2 ]。
3.正在变革的教学管理组织模式的缺陷
上述教学管理组织模式固然具有不少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1)“院”级行政化倾向越来越严重。随着管理重心下移和行政层次增加,“院”级行政管理人员增多,派生出不少职能科室,使原本以教学科研为主的“院”级不得不承担更多的行政管理职责,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于教学科研的改革与创新等重大问题上。(2)“院”级行政的科室化增加了制度执行阻滞。“院”级职能科室在行政上隶属于学院领导,在业务上接受学校职能处室的指导,学校和学院的双重指令往往使“院”级行政科室的管理难以统一与规范。(3)“__________院”自为政的教学行政事务管理不利于学分制的实施。学分制中学生跨院选课和教师跨院授课是必须的。但由于资源、利益、责权的制约,以及“院”与“院”之间协调教学行政事务的组织壁垒,使课程资源和管理资源的全校开放和共享会产生操作层面的瓶颈,学院之间“竖井式”的管理不能充分满足学分制开放、灵活、个性化管理的需要。(4)“直线职能型”的行政执行模式不利于教学管理信息化的推进。从横向看各学院的教学管理“小而全”,多而杂,管理幅度较大,人员少难免顾此失彼;从纵向看每一个教学管理单项业务(如注册、考试、成绩管理等)管理节点多(教务处—院—系—教师或学生) ,信息需相互交换、相互制约、互为因果,不仅反应速度慢,而且管理风险大,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极易造成整个系统信息的紊乱与冲突,并且对于错误难以随时控制与排除。
三、未来教学管理组织模式的发展趋势
对大学套用任何一种固定的组织管理模式都是不合适的,适应是永恒的主题。高校教学管理组织模式应不断适应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管理目标,促进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一个好的教学管理组织模式的标准是:“效率———组织成员可靠地完成任务的能力,以最小出错率和付出努力与资源的经济性来表示;及时性———完成工作的速度和及时性;响应性———满足组织外部环境需求的能力;适应性———组织进行革新和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能力;责任性———使成员对那些对组织有贡献的活动负有责任。”[ 3 ]基于此,笔者认为未来教学管理组织模式的共性特征应体现以下方面:
1. 以“柔性化”为特征的机构设置模式。教学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到底是三级模式,还是二级模式,抑或是其它级数模式,都不是绝对的,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仅取决于办学的内外部环境,而且取决于组织的责权配置模式和行政执行模式组合的综合效果。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即固定组织结构模式逐步向“柔性化”组织结构模式转变。所谓柔性化组织结构强调组织的柔性,包括组成的柔性、管理的柔性、工作时间的柔性。
(1)矩阵型组织的柔化作用。“校—院—系”格局会长期占有稳定的主流地位,但以任务为目标、跨越院系横向贯通的项目组(如高校教学创新团队、跨学科平台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等)与其组成的矩阵型结构,是对“校—院—系”组织的一种柔化与补充。这种由项目主持人负责,来源于不同院、系的参与人组成的项目组,打破“学院”之间壁垒集合在一起进行项目研究,项目完成自行解体,受固有组织的约束较少,很灵活。(2)网络型组织的柔化作用。网络型组织是层次最少和尽可能“平面”化的组织,能够减少决策与行动之间的延迟,通过对外部动态变化的灵敏反应而使组织能力变得柔性化。高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最适合网络型组织改造,如对全校学生的注册、选课、成绩及学籍等通过网络直接面对学生的管理最有效,学生的反馈信息不必通过中间环节可直达决策层。(3)变形型组织的柔化作用。岗位与人员编制是组织结构的微观元素,一经确定基本不变。然而职能部门的工作量“半径”在不同阶段一般是不同的,如按最大“半径”定编,一到“淡季”人员闲置,如不按最大“半径”定编,一到“忙季”人手不够,如果按工作量最小“半径”确定人员固定编制,按最大“半径”和最小“半径”之差确定人员机动编制,就既能保证部门任务完成的必要人手又不造成人力资源闲置。在整个组织机构中A部门的“忙季”可能恰恰是B部门的“淡季”,机动编制人员在两个时段分属A部门和B部门,对个人来讲岗位是明确(不同时段不同岗)且满负荷的,从整体来看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最高,这就是变形型组织在人员结构设置中的一种柔化作用。以此类推,变形型组织在适应管理的需要上可不拘一格变化出多种组织形式。
2. 以“重心偏下、集权分权并存”为特征的责权配置模式。集权与分权各有利弊,不能简单地把大学定义为集权化组织或分权化组织。大学教学管理组织责权配置模式必然是集权与分权并存,“凡是那些不要求或不涉及底层组织工作首创性和责任心的工作,都应以集权化的方式去做(或做出决定) ,并且在集权化的基础上能更有效、更经济地完成工作。凡是那些要求做出与底层组织工作需要特别密切的决定,并且集中地做将会妨碍和限制创造性,不利于发挥部门有效领导和责任心的工作,就应当分权。”[ 4 ]一般来说对学校发展规划、教育人力资源配置、经费预算等决策权应集权于校务委员会;对教学与科研的学术管理权应重心下移,分权(授权)于院、系和教师;对教学管理中服务性工作授权由专门化的部门承担,不必在每个教学院系重叠设置增加行政负担。
3. 以“学术性管理分权化、服务性管理扁平化”为特征的行政执行模式。高校与其它类型组织的区别在于组织执行层的教师群体都是受过专门教育,有各自学术专长,在教学科研方面依据专业上的价值判断行事,受教学工作中自然形成的学术圈的影响及学校文化氛围的影响更大,而不是完全听从行政隶属关系的上层指令或行政职能部门的规定行事。基于这一组织特征,高校教学管理组织的学术性管理应分权(授权)于学院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教学组织岗位责任人,以及学科带头人、项目主持人、教授、博导等学科岗的专家学者,鼓励教师群体学术自由与学术创新。行政管理职能部门与管理者仅须为规范职业道德与学术动机、保障教学与科研、服务教师与学生作好组织与协调工作。未来的教学管理组织的行政执行模式将会由“直线职能型”转变为综合型。首先学术管理权的分权化,将使从事于教学科研等学术性活动的组织会由紧密性的行政隶属关系转变为松散性的联合关系。其次服务性的管理工作(学籍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考务管理等)从各学院重复设置的机构中解脱出来,按业务性质和效率最优设置机构专门化管理,借助于网络自动替代信息收集整理、上传下达的中间行政管理人员,直接为用户服务,形成大管理幅度、少管理层次、高管理效能的扁平式组织模式。应对学术性管理分权化、服务性管理扁平化及信息管理网络化的变化,学校教务处的管理模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科室设置上按专门化原则将服务与管理分开;服务性科室柜台式、网络式、个性化、人本化地服务于教师与学生;管理性科室从监督控制转向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 1 ]教育部高教司. 高等学校教学管理要点[ Z]. [ 1998 ]33号文件.
[ 2 ]杨文斌,等1高校多校区办学本科教学管理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J ]1江苏高教, 2005, (4) 1
[ 3 ] [美]小詹姆斯·卡什,等(刘晋,等译) 1创建信息时代的组织[M ]1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1
[ 4 ] [美] E·马克·汉森(冯大鸣,译) 1 教育管理与组织行为[M ]1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1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