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什么样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中国青年报 2010-5-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3:25:38

世界第一高楼在迪拜。
CFP供图         一名租客在"公寓胶囊"上网。     CFP供图
卢森堡人热衷于展示过去。他们把自己古老的城市风貌精心放置在世博会展馆的中心位置。
在一块硕大的电子屏幕上,用砖石砌成的灰色城堡的影像反复播放着。不过,细心的人们将会发现,这块电子屏幕被囊括在一个由钢铁构成的巨大建筑里。
至少在世博会上,以石头古堡作为骄傲的卢森堡人选择用钢铁来精心构造他们眼中的现代完美生活。整个展馆几乎全部由特制的钢铁铸成,花木按照颜色和种类,有条不紊地镶嵌在钢铁缝隙里,连水池都不例外。
时间已经过去了上千年,最初用泥土和砖木搭起一座城市的那些人,定然无法想像他们的后人会怎样演绎“城市”这个简单词汇的丰富内涵。到底什么样的城市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来了就回不去
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喋喋不休,至今没能从废墟和典籍里确知,第一拨人是在何时何地离开乡村,建起并住进了城市。有一部分西方人相信,自从3500年前乌尔人带着陶器和织布机,围绕位于西亚的几座庙宇和金字塔聚居,人类文明就开始了一种全新的样态。
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能找到自己关于城市的辉煌记忆。夏王朝在河南修建的一座土制宫殿如今看来有些寒酸,但它无疑代表着中国人几千年城市生活的源头。而建国只有两百多年的美国人,也有自己关于城市由小到大的记忆。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凝聚处,是现代生活方式的鼓吹之地,也是大多数渴望过上更好生活者的第一选择。无论那些对城市生活感到厌倦的哲学家和文学家如何呼唤乡土精神,一个从广西来到北京打工的小姑娘的话,还是代表了许多仍然未能进入城市的人的心声:“一个人一旦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就再也很难回去了。”
当然,并非所有从乡村到城市的流动都这么乐观。回顾历史可知,城市的膨胀有它自己的周期,而在其中的大多数时间里,这种膨胀留下的记忆并不光彩。驱使习惯了土地的人们涌向城市的力量,当然包括人类对更好生活的追求,比如对更丰富的物资、更便利的交通、更高等的教育的渴望。但这个过程里,谁也不能对那些无奈地、被强迫地进入城市的人视而不见。这种追求幸福的力量是人类进入城市的一个永恒原因。
研究工业革命历史的人可以轻松地拿英国城市化过程解释这种无奈,他们创造了术语“圈地运动”。同样,中国只用了短短几十年就制造了一个新的阶层:农民工。
许多刚进入城市的人很难产生归属感,他们生活艰难,被真正的城市生活排斥在外。那些蜗居在城乡接合部的打工者和他们因学校被拆迁而失学的后代,他们疲惫的眼神,都是明证。
城市必须要让他们的生活也能更美好才行。    便利让人们聚集
只用了几千年时间,地球上就有超过一半人口住进了城市里。如今,随便翻开任何一张区域或世界地图,都不难发现,我们的世界地理主要是以城市而不是乡村来定义的。密密麻麻的大小城镇遍布各地,从海拔四千多米的中国高原县城,到很快即将被海水淹没的太平洋小岛,它们样态各不相同,甚至根本没人知道它们的数量。
身处上海世博会园区里的人,花费短短几天时间,游历5.28平方公里的土地,就能大概体会这种文明孕育的成就。
它不可谓不辉煌。日本的机器人可以端茶倒水,也能演奏音乐,意大利的跑车每小时可以跑上几百公里。在巴黎的展馆,城市生活最时尚的一面让人陶醉,而德国人展示的是城市的便利和高效,它凸显工业的力量。
几乎在每一个国家的展馆里——无论是最富有的还是即将破产的国家——电子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人们用最新式的电子屏幕展示所有能展示的东西,包括历史、歌舞、自然风光或者家庭生活。在一个现代城市里,人们只要坐在家里就能欣赏一切,这让城市的视野似乎远比风光秀丽的乡村更加辽阔。
假如把上海世博会的园区当成一个不大不小的城市,那么它或许能部分呈现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
在这样一座城市里,令人满意的是便利和舒适。饮水机是自动的,售货机是自动的,电梯和有轨道的火车都是自动运行的。只有当电力突然失效的时候,或者水管出现故障的时候,才会有人抱怨火车与自动饮水机不如马车和水井。
在这样一座城市里,景观经过人的精细修饰,呈现出机械和人工的伟大。树木可以被修剪成各种外观,花草种在金属或塑料的容器里,然后被吊在半空。树木被铁链固定,各种颜色的灯光以经过计算的角度,不分昼夜地照射着它们。
想在这座城市里度过一个没有灯光的夜晚是很难的。高科技材料制成的展馆外墙上布满了灯和其他发光体。当然,有心的人会发现,即使是用了最现代的材料,英国馆的外观也要作成种子的模样,来向自然和田野致敬。与金属制作的椅子和水泥地面相比,人们似乎更青睐草坪,那里坐满了人。
城市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一种更美好的生活。但仅仅这么想是不够的。
饶有趣味的事情就发生在几天前。当希腊宣布自己的经济濒临崩溃,并向欧盟国家寻求贷款帮助时,一份国外报纸评价说:“欧洲就要失去雅典了。”
市场和金融是城市为人类提供的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它使人们打破地理上的隔阂而从命运上更紧密地连接起来。毫无疑问,这些手段曾经并且至今仍然在极大地改进人类的生活质量。
如今,几乎是最古老的一座城市的命运正因此面临威胁,它是关于城市和它象征的生活方式的一个并不乐观的象征。是的,城市能让生活更美好,但只有当人们警惕那些让生活变糟糕的可能性时,这种美好才能持久。    幸福无法规划
当谚语里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时,它是在表达一种对时间的敬意。
而当美国女人简·雅各布斯认为纽约也不是一天建成时,她想表达的却是对城市建设的反思。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里,雅各布斯坚信城市应该是自发生长起来的社区集合,而不应该纯粹是一个人工规划的工程。
雅各布斯心里有一个理想的城市。这个城市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孕育,经过人们不受过多约束来选择自己的居住地、道路以及集会中心,并和邻居间形成默契的关系后形成。这个城市是以自然的方式生长和扩展的,它提倡妥协和合作,最终形成一个对尽可能多的人都美好的家园。
关于如何建设城市,如何规划城市生活,人们反复争执,甚至多次动用政权的力量。对于城市的认识,根植在人们对于哲学和政治原理的思考中。雅各布斯在书里表达的,只是这些认识中颇有影响的一种,但她远算不上最有影响的,事实上,在城市规划史上,她一度可以被视作异端。相反,她毕生反对的另一种规划方式,曾长时间成为人类更热衷的选择。
这种规划崇尚工程的力量,热衷于像传说中的神那样,在一夜间建成一座城市。这种规划是在稿纸上构建一座城市,它是理性的产物,它人为地规定人们应该享受什么样的房屋和道路,在哪里集会和购买商品。在这种规划里,人不是城市的享受者,而是城市的组成者,他们被按照图纸分配在应该在的地方。
这种理念的终极表达也许出现在前苏联,在那里,流行的设计理念是巨大的水泥广场和纪念碑,以及宽阔的马路。而人的住宅被按照集群严格地分割,并按照级别的高低区分位置和居所、乃至窗户的大小。
设计者对着图纸沾沾自喜,以为为所有人创造了美好城市的幸福生活,但他们并不成功。柯布西耶为巴西建设的新首都就是这样,它美伦美幻,整洁气派,但人们不喜欢它,先是长久地抗拒使它成为一座死城,然后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用生活把它改造成一座更凌乱和细碎、但更适合生活的城市。
在人类历史上,这两种对待城市的理念一直在按照各自的轨迹发展。居民和设计者用各自的智慧争夺着对城市的权威,究竟谁成功了还很难说。不过,它关系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口号是否最终能够实现。
在我们期盼城市里的美好生活时,必须仔细地审视那些存在于城市里的陷阱,以免让我们的生活深陷其中。上海世博会是个契机,因为人们正比以前更关注这个美丽的构想。
城市可以让生活更美好,但毕竟不是所有城市都能让所有人的生活更美好。一个并不遥远的例子发生在迪拜,一座在沙漠里规划出来的城市。它是够梦幻、够浮华、够美丽的了,但它危机重重。想必有很多人都在思考:在这座城市里,生活是否更美好了呢?
http://zqb.cyol.com/content/2010-05/06/content_3216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