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律、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4 12:37:57
佛    法    僧
◆一切世间天人之中有大名称。尊者。
◆千佛异迹一智同途。大悲平等。
◆佛之威神不生边地。若居边地。地为之倾斜。
◆智度论问。菩萨何以生兜率天上。不在上生不在下生。是大福德应自在生。答曰。有人言。作业熟故应是中生。又下生地中结使厚浊。上地中结使猛利。兜率天上不厚不利。智慧安隐故。
◆得无垢女经云。佛言。菩萨成就四法得三十二丈夫相。何等为四。一把金散佛或散浮图。二常以香油涂如来塔。三种种华香伎乐布施。四眷属相随供养和上阿闍梨等。
◆菩萨成就四法得八十种好。何等为四。一种种妙衣庄严法座。二供养他人心不生倦。三于法师所不作斗乱。四教诸众生修菩提行。
◆卢舍那佛出金色手摩释迦佛顶。又说妙法。我令十方佛欲白四羯磨授释迦文佛成无上法王位。诸佛秉此羯磨在金坛上。
◆生老病死。终无自出之期。菩提涅槃。得有修入之证。
◆法华经偈云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共成佛道
◆十住论云。佛举一步则过恒河沙等三千世界。
◆维摩经云。直心是菩萨净土。
◆观经云。令未来一切凡夫生极乐国。当修三业。一孝养父母事师不杀修十善业。二受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维摩经云。行四无量心是菩萨净土。
◆涅槃经云。我实不出阎浮提界。
◆无量寿经云。佛告弥勒。假使三千大千世界猛火。为念阿弥陀佛名故。要当于中直过。未足为难。
◆实报净土。要修出世无漏正因。与理行相成方得往生。
◆净土论云。一者礼拜。二者赞叹。三者作愿。四者观察。五者回向。
◆维摩经云。十善是菩萨净土。
◆法华论云。无烦恼众生住处名为净土。
◆佛语阿难。菩萨以四事法不取正觉。何等为四。一净国土。二护国土。三净一切。四护一切。是为四事。弥勒本求佛时。以是四事故不取佛。
◆佛告阿难我以十事致最正觉。何等为十。一所有一切无所爱惜。二妻妾。三儿子。四头目。五手足。六国土。七珍宝财物。八髓脑。九血肉。十不惜身命。我以十事疾得佛道。
◆增一阿含经云。无恭敬心于佛者。当生龙蛇中。多睡痴。
◆未曾有经云。下品十善。谓一念顷。中品十善。谓一食顷。上品十善。谓从旦至午。于此时中心念十善止于十恶。亦得往生。
◆上生经云。若有礼敬弥勒佛者。除却百亿劫生死之罪。乃至来世龙华树下亦得见佛。
◆大悲经云。一称南无佛名者。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尽也。
◆普贤观经云。若有昼夜六时礼十方佛诵大乘经。思第一义甚深空法。于一弹指顷。除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行此法者真是佛子。
◆付法藏经云。佛言。一切众生欲出三界生死大海。必假法船方得度脱。法为清凉除烦恼热。法是妙药能愈结病。法是众生真善知识。
◆大乘庄严论云。诸菩萨于大乘法有十种正行。一书写。二供养。三流传。四听受。五转读。六教他。十习诵。八解说。九思择。十修习。
◆中边分别论云。大乘修有十。一书写。二供养。三施与他。四若他读诵一心听闻。五自读。六自如理取名味句及义。七如道理及名句味显说。八正心闻诵。九空处如理思量。十已入意为不退失故。
◆华严经云。若闻一句未曾闻法。胜得三千大千世界珍宝。
◆法华经云。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千二百耳功德。八百鼻功德。千二百舌功德。八百身功德。千二百意功德。
◆涅槃经云。法是佛母。佛从法生。三世如来皆供养法。
◆涅槃经云。我涅槃后若有得闻如是大乘微妙经典生信敬心。当知是等于未来世。百千亿劫不堕恶道。
◆敬福经云。善男子。经生之法不得颠倒。二字重点五百世中。堕迷惑道中不闻正法。
◆涅槃经云。若有众生一经耳者。却后七劫不堕恶道。
◆涅槃经云。出家人不礼敬在家人。
◆顺正理论云。诸天神众不敢希求受五戒者礼。
◆涅槃经云。若于佛法供养一香灯。乃至献一华。则生不动国。
◆金刚三昧经云。若有暂闻佛胜智慧。深心随喜不起诽谤者。于百千劫不堕恶道。生处值佛。乃至念佛法身功德无边。
◆涅槃经云。若有人闻常住二字。是人生生不堕恶趣。
◆一拜一起为尊为胜。即是净业无穷果报无限。是名发智礼也。
◆三千威仪经云。不得在座上礼。
◆地持论云。当五轮至地而作礼。
◆般若经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菩提。
福田、归信篇
◆布施有六难。一憍慢施。二求名施。三为力施。四强与施。五因缘施。六求报施。
◆大庄严论云。夫取福田当取其德。不应拣择少壮老弊。
◆宝梁经云。佛言。善男子。我今说世有二人应受信施。何等为二。一勤行精进。二得解脱。令此施主得大利益有三种施。一常施食。二僧房舍。三行慈心。此三福中慈心最胜。
◆智度论云。以大悲心施物虽同福德多少随心优劣。
◆问曰。此布施福云何增长。答曰。应时施故得福增长。
◆一念之中亦可得道。于僧福田莫生分别。
◆难得之物尽用布施。其福最多。
◆智者施时不为果报。何以故。定知此因必得果故。
◆智度论云。以大悲心施物虽同福德多少随心优劣。
◆信为道原功德之母。智是出世解脱之基。无信不可以登轻舟。无智不可以断微惑。
◆经云。果报好丑定之于业。
◆涅槃经佛言。众生有二。一者有信。一者无信。有信之人则名可治。定得涅槃。疮疣无故。无信之人。名一阐提。名不可治。
◆无上处经云。佛告比丘有三无上处。一佛无上处。二法无上处。三僧无上处。
◆愚夫不信业因能生报果。谓贫富自然苦乐天性。好丑不由忍恚。贵贱非关恭惰。
六  道  篇
◆劫末佛兴世。劫初转轮王出。
◆上智之人依佛语故为益。下凡之类亏圣教故为损。惩恶则滥者自新。进善则通人感化。
◆新婆沙论云。圣言说彼对治。谓若有能一日一夜持不杀戒。于未来生决定不逢刀兵灾起。若能以一诃梨怛鸡果。起殷净心奉施僧众。于当来世决定不逢疫病灾起。若能以一团食施诸有情。于未来世决定不逢饥馑灾时。
◆毘昙说。阎浮提人寿命不定。有其三品。上寿一百二十五岁。中寿一百岁。下寿六十岁。其间中夭者不可胜数。
◆顺正理论云。八功德水。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饮时不损喉八饮已不伤腹。
◆六趣之报造何业生。答曰。依智度论说。六趣之业不过善恶。各有三品。上者生天。中者生人。下者生四恶趣。
◆优婆夷净行经云。如来有六种光明。一青光。二黄光。三赤光。四白光。五红光。六紫光。
◆善戒经说。僧持二百五十戒。尼持三百七十八戒。是生天之业。
◆立世阿毘昙论云。从剡浮提向下二万由旬。是无间地狱。从剡浮提向下一万由旬。是焰摩世间地狱处。此二中间有余地狱。
◆分别功德论云。雨有三种。一天雨。二龙雨。三阿脩罗雨。天雨细雾。龙雨甚麤。喜则和润。瞋则雷电。
◆起世经云。世间有四种云。一白二黑三赤四黄。
◆比丘有四结。覆蔽人心不得开解。一者欲结。二者瞋恚。三者愚痴。四者利养。覆蔽人心不得开解。四分律亦有四种喻同前。一者婬欲。二者饮酒。三者捉钱宝。四者邪命。有此四法亦令佛法不明了。
◆佛般泥洹经云。欲知地动几事。佛语阿难。有三因缘。一为地倚水上。水倚于风。风倚于空。大风起则水扰。水扰则地动。二为得道沙门及神妙天。欲现感应故。所以地动。三为佛力自我作佛前后。
◆长阿含经云。天地初成诸天下来。食其地味变化为人。
◆婆沙论中释。人名止息意。故名为人。谓六趣之中能止息意。故名为人。谓于六趣之中。能止息烦恼恶乱之意。莫过于人。故称止息意也。又人者忍也。谓于世间违顺情能安忍。故名为忍。
◆契经说。人有三事胜于诸天。一勇猛。二忆念。三梵行。
◆贵贱合有六品。一贵中之贵。谓轮王等。贵中之次。谓粟散王等。三贵中之下。谓如百僚等。四贱中之贱。谓骀驽竖子等。五贱中之次。谓仆隶等。六贱中之下。谓姬妾等。麤束如是。
◆若人于五逆中作一一逆者。不得出家受具足戒。
◆立世阿毘昙论释云。阿脩罗者。以不能忍善不能下意。谛听种种教化。其心不动。以憍慢故非善健儿。又非天故名阿脩罗。余经亦云阿须伦。
◆业报差别经中。具说十业得阿修罗报。一身行微恶。二口行微恶。三意行微恶。四起于憍慢。五起于我慢。六起于增上慢。七起于大慢。八起于邪慢。九起于慢慢。十回诸善根向阿修罗趣。
◆鬼神者。婆沙论中。鬼者畏也。谓虚怯多畏。故名为鬼。又希求名鬼。谓彼饿鬼。恒从他人。希求饮食以活性命。故名希求也
◆智度论说。恶有三品。但造下品之恶。即生饿鬼趣中。
◆业报差别经说。具造十业生饿鬼中。一身行轻恶。二口行恶。三意行轻恶。四悭涩多贪。五起非分恶。六谄曲嫉妒。七起于邪见。八爱着资生。即便命终。九困饥而亡。十枯渴而死。以是业生饿鬼中。
◆婆沙论中释。生谓众生。畜谓畜养。谓彼横行。禀性愚痴。不能自立。为他畜养。故名畜生。新婆沙论。名为傍生。故问。云何傍生趣。答其形傍故行亦傍。故形亦傍。是故名傍生。有说。彼诸有情由造作增上愚痴身语意恶行。往彼生闇钝。故名傍生。
◆业报差别经。具造十业得畜生报。一身行恶。二口行恶。三意行恶。四从贪烦恼。起诸恶业。五从瞋烦恼。起诸恶业。六从痴烦恼。起诸恶业。七毁骂众生。八恼害众生。九施不净物。十行于邪婬。
◆立世阿毘昙论云。梵名泥犁耶。以无戏乐故。又无喜乐故。又无行出故。又无福德故。又因不除离恶业故。故于中生。
◆八大地狱者。一想。二黑绳。三埠压。四叫唤。五大叫唤。六烧炙。七大烧炙。八无间。
◆十轮经云。有五逆罪为最极恶。何者为五。故心杀父母阿罗汉。破坏声闻和合僧事。乃至恶心出佛身血。诸如是等名为五逆。
入 道 篇
◆涅槃经云。在家迫迮犹如牢狱。一切烦恼因之而生。
◆富贵高胜则放逸纵情。贫苦下贱则饥寒失志。
◆僧只律云。以一日夜出家修梵行者。离六百六千六十岁三涂苦。
◆出家功德经云。若为出家苦作留碍。抑制此人即断佛种。诸恶集身犹如大海。现得癞病。死入黑闇地狱。无有出期。
◆智度论云。佛法中出家人。虽破戒堕罪。罪毕得解脱。
◆若复有人障他出家。此人罪报常在恶道。受极苦痛无得解脱。恶道罪毕若生人中生盲无目。是故智者。若见有人欲出家者。应勤方便劝佐令成。勿作留难。
◆出家功德经云。若为出家苦作留碍。抑制此人即断佛种。诸恶集身犹如大海。现得癞病。死入黑闇地狱。无有出期。
◆奉敬三尊修身学道。世世获安。
◆华香璎珞种种供养所得功德。不如有人为求涅槃。一日一夜出家持戒之功德。
士、女篇
◆猪羊不知死至。飞蝇贪乐死尸。
◆惟古思今富贵非一。生灭交臂贵贱同尘。
◆亲疏无定贵贱不常。苦乐易位升沈更互。
◆凡夫为恶虽少。后世深苦获无边报。如毒在心人意不同。
◆惟此慢心通于白黑。智愚不免豪贱共有。
◆光不增晖而本明常照
◆明暗路分黑白殊隔。故知明能灭暗。暗不灭明。
◆男子有狂愚之恶
◆出家造恶极难。如陆地行船。在家起过即易。如海中泛舟。又出家修道易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福甚难。如陆地行船。船虽是同由处有异。
◆生死轮转无有边际。造善恶业终无朽败必受其报。
◆愚而称智  是谓极愚
◆在家俗女患毒多过。佛说邪谄甚于男子。近则失国破家。触则如把毒蛇。外言如蜜内心如鸩。家贫困苦皆由女人。出外丧身亦由女人。室家不和亦由女人。男女反逆亦由女人。兄弟离散亦由女人。宗亲疏索亦由女人。坠堕恶道亦由女人。不生人天亦由女人。障善业道亦由女人。不入圣果亦由女人。如是过患不可具论。众生如是甚为可愍。常为欲火所烧而不能离。致受殃苦尔来不绝也。
◆妖蛊女人有八十四态。大态有八。慧人所恶。一者嫉妒。二者妄嗔。三者骂詈。四者咒诅。五者镇压。六者悭贪。七者好饰。八者含毒。是为八大态。
◆智度论云。女人相者。若得敬待则令夫心高。若敬待情舍则令夫心怖。
◆增一阿含经云。女人有五力轻慢夫主。云何为五。一色力。二亲族之力。三田业之力。四儿力。五自守力。
◆夫有一力尽覆弊彼女人。所谓富贵力也。
◆色声香味触。愚痴之人着此五法不能得度若圣。
◆女人有五欲想。一生豪贵之家。二嫁适富贵之家。三使我夫主言从语用。四多有儿。五在家独得由己。
◆萨婆多论云。宁以身分内毒蛇口中不犯女人。
◆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云。有阿罗汉。以天眼彻视见女人堕地狱中者甚多。便问佛。何以故。佛言。用四因缘故。一由贪珍宝物衣被欲心多故。二由相嫉妒故。三由多口舌故。四由作恣态婬意多故。
惭愧篇
◆禀生无定有智有愚。受性不同为善为恶。为善故有惭有愧。为恶故无惭无愧。
◆如来敕言。非我弟子。不能为世福田。
◆一失人身动经累劫
◆涅槃经云。有二白法能救众生。一惭二愧。惭者自不作恶。愧者不教他造。惭者内自羞耻。愧者发露向人。惭者羞人。愧者羞天。是名惭愧。
◆有惭愧故则能恭敬父母师长一切道俗人及非人。便能敬重三宝灭诸恶业。
◆罪业报应经偈  水流不常满  火盛不久燃  日出须臾没  月满已复缺 尊荣豪贵者  无常复过是
◆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
◆末法人命转促。无常交臂朝不谋夕。一入幽涂累劫难出。再遇佛法想见无由。
◆大庄严论偈云  离诸难亦难   得于人间难   既得离诸难   应当常精进
◆遗教经云。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无智不识至真
◆法财不惠愚贫
奖导篇
◆从苦入乐。未知乐中之乐。从乐入苦。方知苦中之苦。
◆经云。佛法欲尽白衣护法。修善上生天上如空中雪堕。比丘违于戒律。堕陷恶道如雨从天落。
◆于苦修福其福最大。于福作罪其罪不轻。
◆岂不见众人皆有而我独无。岂可众人皆足而我独困。岂可他人常贵而我常贱。岂可以令众人常处胜地而我永隔净缘。岂可众人常无疾顿。而我永婴沈滞。是故应当勇猛修习。
◆法句经偈云  热无过婬 毒无过怒 苦无过身 乐无过灭
◆愚人作恶得殃大。智人作恶得殃小。愚者不能自悔。故其殃得大。智者作恶知不当为。日自悔过。故其殃少耳。    贵贱靡常贫富无定。水火更互寒暑递来。
◆四十二章经云。佛言。天下有五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制命不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
◆四品学经云。凡俗之人。或有不如畜生。畜生或胜于人。所以者何。人作罪不止死入地狱。罪毕始为饿鬼。饿鬼罪毕转为畜生。畜生罪毕乃还为人。以畜生中毕罪便得为人。
◆是故当作善奉三尊之教。长离三恶道。受天人福后长解脱。
说  听  篇
◆师资义重慧学为胜。修以义方多闻为善。
◆经曰。法之供养胜诸供养。
◆地持论云。随文取义有五种过。一无正信。二退勇猛。三诳众生。四轻法。五谤法。
◆书云。善人是不善人之师。不善人是善人之资。
◆若净心说法。纵是生死变为涅槃。若染心说。纵是涅槃变为生死。
◆涅槃经云。大乘为甘露。亦名为毒药。能消即为甘露。不消即成毒药。
◆宝性论偈 无知无善识 恶友损正行 蜘蛛落乳中 是乳则为毒
◆大庄严论偈云 随闻而得觉 未闻慎勿毁  无量余未闻 谤者成痴业
◆佛告文殊师利。于六时中不得作声。礼佛时。听法时。众和合时。乞食时。正食时。大小便时。
◆学而不说尼父所忧。义不了释尊所诫。
◆十诵律云。有五种人。问法皆不应为说。一试问。二无疑问。三不为悔所犯故问。四不受语故问。五诘难故问。并不得答。
◆优婆塞戒经云。佛言。如法住者。能自他利。不如法住者。则不得名自他利。
◆法住者有八智。何等为八。一法智。二义智。三时智。四知足智。五自他智。六众智。七根智。八上下智。
◆传法不易受听极难。良由去圣日久微言渐昧。
◆凡有所说具十六事。一时说。二至心说。三次第说。四和合说。五随义说。六喜乐说。七随意说。八不轻众说。九不诃众说。十如法说。十一自他利说。十二不散乱说。十三合义说。十四真正说。十五说已不生憍慢。十六说已不求来世报。
◆一象既亏则六爻斯坠。一言有失则累劫受殃。
◆自不善解而为人说是人现世得五过失。何等为五。一说法时心怀怖畏恐人难我。二内怀忧怖而外为他说。三是凡夫无有真智。四所说不净但有言辞。五言无次第处处抄撮。
◆爱尽者无生。有爱者必有生。
◆山有高下。照有先后。
◆不净说法者。名曰垢秽。名为卖法。亦名污辱。亦名错说。亦名失意。
◆十住毘婆沙论云。谓说法者应行四法。何等为四。一者广博多学。能持一切言辞章句。二者决定。善知世间出世间诸法生灭相。三者得禅定慧。于诸经法随顺无诤。四者不增不损如所说行。
◆法施。自利利人无上最胜。
◆十住毘婆沙论云。先自修行法 然后教余人 乃可作是言 汝随我所行 身自行不善 安能令彼善 自不得寂灭  何能令人寂
◆十住毘婆沙论云。有四法能退失智慧。菩萨所应远离。何等为四。一不敬法及说法者。二于要法秘匿吝惜。三乐法者为作障碍坏其听心。四怀憍慢自高卑人。
◆复有四法。得其智慧。应常修习。何等为四。一恭敬法及说法者。二如所闻法及所读诵为他人说其心清净不求利养。三知从多闻得智慧故。勤求不息如救头然。四如所闻法受持不忘。贵如说行不贵言说。
◆优婆塞戒经云。若优婆塞受持六重戒已。四十里中有讲法处。不能往听得失意罪。
◆法有三念。一念本所从来。二念定生何处。三念先作何业得来生天。
◆十住婆沙论云。佛告阿难。一心不放逸。亲近修集圣法。是名真供养佛。
◆正法念经云。说法有十功德。一时处具足。二分别易解。三与法相应。四非为利养。五为调伏心。六随顺说法。七说施有报。八说生死法多诸障碍。九说天退殁。十说有业果。
◆智度论云。若吝惜法则常生边地无佛法处。
◆涅槃经云。若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何等为四。一亲近善友。二专心听法。三系念思惟。四如法修行。
◆罪福追人久无不彰。善恶随人如影随形。
◆世有三人。一者无目(譬凡夫人)。二者一目(譬声闻人)。三者二目(譬诸菩萨)
◆胜思惟经云。不起罪业不起福业不起无动业者。是名供养佛。
◆愚戆作恶 不能自解 殃追自焚 罪成炽然 愚不望处 不谓适苦  临堕厄地  乃知不善
◆十住毘婆沙论云。在家之人当行财施。出家之人当行法施。
宿  命  篇
◆业行参差。宿缘之途非一。寿命修短。明昧之理无常。良由业因善恶。致使报有冥爽。
◆自非位登十地行满三祇。奚能永断习因感兹胜报。
◆婆沙论说。天知五趣。人知四趣。鬼知三趣。畜生知二趣。地狱唯知地狱之事。由胜故上得知下。下由劣故不知上。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终不相舍。
◆身口意业不可不慎。
◆菩萨六通身识共俱。成佛六通清彻。
◆论他心宿命二种智。唯据静虑禅定发得。
至    诚    篇
◆弘道以报四恩。育德以资三有。
◆戒力不可思议。劝诸行者坚持禁戒。
◆杂宝藏经云。佛法宽广济度无涯。至心求道无不获果。
◆行者应当至心。若至心者所求必获。
◆经云。人有善愿天必从之。
◆须陀洹果。有七生七死。斯陀含果。犹有往来生死之难。阿那含果。然故于色无色界受有漏身。
◆行人宜应念善。乃至戏弄犹获实报。
◆理之所贵者合道也。事之所贵者济物也。
住    持    篇
◆法不自弘。弘之在人。人通邪正。法逐人讹。
◆染习既久  以非为是
◆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因见佛性得成阿耨菩提。
◆自疗己患然后治他。法得久住。
◆经云。乐视妇女不附男子。
◆大庄严论云。有二种醉。一者家色财等成就时醉。二者他称赞时醉。
◆经云。善男子。有四善事获得恶果。何等为四。一者为胜他故读诵经典。二者为利养故受持净戒。三者为他眷属故而行布施。四者为非想非非想处系念思惟。
◆涅槃经云。善男子。涅槃经。莫非时说。莫非固说。莫不请说。莫轻心说。莫处处说。莫自叹说。莫轻他说。莫灭佛法时说。莫炽然世说。
◆佛藏经。不净说法有五种。一者自言尽知佛法。二者说佛经时出诸经中相违过失。三者于诸法中心疑不信。四者自以所知非他经法。五者为利养故为人说法。
◆经云。不净说法得罪极多。亦为众生作恶知识。亦谤过去未来今佛。亦使众生于百千世受诸衰恼。
◆身未证法而在高座。身自不知而教人者。法堕地狱。
◆佛告弥勒。若于现在及未来世。读诵受持此法门(月藏法门)者。彼等当得十种清净功德。何等为十。始从身清净故离杀生乃至离邪见。是为十种功德。从是已后百千万生。常得如是十种清净功德。
◆若有至心听此法门(月藏法门)者。是人住如实际得于八种清净功德。何等为八。一长寿。二端正。三富贵。四名称。五常为诸天守护。六所须常无所乏。七尽诸业障。八命欲终时有十方佛及诸大众。放大光明照其眼目。令其人见得生善处。于百千万生常得如是八种功德。
◆若有受持书写读诵为他解说如说修行此月藏法门者。我今更复略说。是人当得十三种清净功德。何谓十三。一生死流转终不更起颠倒恶见。二不生正浊无佛国土。三常得见佛。四常闻正法。五常得供养众僧。六值善知识。七常与六波罗蜜相应。八不堕小乘。九常以大慈大悲大方便力成熟众生。十常发胜愿。十一乃至菩提而常不离如上等法。十二速能满足六波罗蜜。十三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成正觉。
◆付法藏传。佛以正法。付大迦叶。令其护持。经五十六亿七千万岁。慈氏佛。
◆案诸经律。佛令大阿罗汉宾头卢。不得灭度。令传佛法。每三天下福利群生令出生死。
◆入大乘论。宾头卢罗睺罗等十六无学罗汉。及九十九亿罗汉。皆于佛前受筹住法。
妖怪、变化篇
◆妖怪者。盖是精气之依物者也。气乱于中物变于外。形神气质表里之用也。
◆俗情之近见。未达大圣之因果。乃是众生宿业之杂。因感现报之缘发。
◆凡于知识处 轻陈心实者  其事当漏泄 闻者各各传 是以怨所得 便受大苦恼 故有智慧者  轻不漏其言
◆维摩经云。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也。
◆常须坚意不可怯弱。令鬼得便误损人也。
◆处处经云。尔时佛笑。口中有五色光出者。有五因缘。一欲令人有所问因所问有益故。二恐人言佛不知笑故。三为现口中光故。四笑诸不至诚故。五笑阿罗汉守空不得菩萨道。光还从顶上入者。当示后人大明故。
◆诸佛之欣不以欲笑。不以瞋笑。不以痴笑。不放逸笑。不利欲笑。不荣贵笑。不富饶笑。今佛普等愍伤群生。行大慈笑。
◆人卧皆随佛所首。向佛尊故。
◆一切怖畏从何而生。佛言。从贪瞋痴因缘故。畏当知一切诸怖无主无作无有执者。
◆圣人之用玄通无碍。致感多方。不可作一途求。不可以一理推。
◆宁与虎狼同处一穴。不贪色欲。
眠    梦    篇
◆盛衰之道与时交搆。睡梦之途因心而动。动由内识境由外熏。缘熏好丑梦通三性。
◆善见律云。梦有四种。一四大不和梦。二先见梦。三天人梦。四想梦。
◆若宿有善恶则梦有吉凶。此为有记。若习无善恶泛睹平事。此为无记。若昼缘青黄。梦想还同。此为想梦。若见升沈水火交侵。此为病梦。
◆善不善无记。若梦见礼佛听法说法。此是善功德。若梦见杀盗婬。此是不善梦。若梦见青黄赤白色等。此是无记梦也。
◆律云。除梦中不犯。
◆有四种善梦得于胜法。何等为四。所谓于睡眠中梦见莲华。或见繖盖。或见月轮及见佛形。
◆梦名何等法。答曰。是五盖中无明盖也。
兴    福    篇
◆祭神如神在。则神道交矣。敬像如敬佛。则法身应矣。
◆贤者好布施
◆有众生。发一敬心。向如来者。胜获大千世界珍宝施。
◆最尊无上之道
◆若欲修造理须如法。造作虽少得福无量。若不依法纵多无益。
◆饮酒食肉五辛之徒。不依圣教。虽经像数如尘沙。其福甚少。
◆食佛物故。千亿岁堕阿鼻地狱。檀越不受前教亦招前报。若生人间。九百万岁堕下贱生。
◆若像师造像不具相者。五百万世中诸根不具。
◆轮转五道经。佛言。凡作功德随身之行。烧香然灯得福甚多。烧香洁净然灯续明。烧香斋食读经哒嚫。以为常法。
◆入道必以智慧为本。智慧必以福德为基。
◆增一阿含经云。有五施不得其福。云何为五。一以刀施人。二以毒施人。三以野牛施人。四以婬女施人。五造作神祠。复有五施人天得福。云何为五。一造作园观。二造作林树。三造作桥梁。四造作大船。五与当来过去造作房舍住处。
◆四月八日浴佛法时。当取三种香。一都梁香。二藿香。三艾纳香。
◆十诵律云。洗浴得五利。一除尘垢。二治身皮肤令一色。三破寒热。四下风气调。五少病痛。
◆譬喻经云。佛以腊月八日神通降伏六师。
◆洗沐是清升之本。灌澡为澄洁之原。
◆罪福随人如影随形
◆增一阿含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造作浴室有五功德。云何为五。一除风。二病得瘥。三除去尘垢。四身体轻便。五得肥白。
◆懈怠之人不能精进
◆经偈云  若种树园林  造井桥梁等  是人所为福  昼夜常增长
摄      念      篇
◆经云。当为心师不师于心。身口意业不与恶交。身戒心慧不动如山。
◆增一阿含经云。世尊告诸比丘。修行十法便成神通。至致涅槃。一谓念佛。二谓念法。三谓念众。四谓念戒。五谓念施。六谓念天。七谓念休息。八谓念安般。九谓念身非常。十谓念死。
◆身不游行口默缄言。少睡多觉常坐省食。
◆戒有三种。一是俗戒。二是道戒。三是定戒。五八十具戒等为俗戒。无漏四谛为道戒。三昧禅思为定戒。
◆一善念者亦得善果报。一恶念者亦得恶果报。
◆佛般泥洹经云。又欲近道当有四喜宜善念行。一曰念佛意喜不离。二曰念法意喜不离。三曰念众意喜不离。四曰念戒意喜不离。
◆人命无常  可修福德
◆三千威仪云。当念有五事。一当念佛功德。二当念佛经戒。三当念佛智慧。四当念佛恩大难报。五当念佛精进乃至泥洹。复有五事。一当念比丘僧。二当念师恩。三当念父母恩。四当念同学恩。五当念一切人皆使解脱离一切苦。
◆杂阿含经。世尊说偈言 善护于身口 及意一切业 惭愧而自防 是名善守护
◆有二净法能护世间。何等为二。所谓惭愧。
◆善恶罪福各别
◆惟无三昧经云。人生世间所以不得道者。但坐思想秽念多故。
◆一日一宿有八亿四千万念。念念不息。
◆戒能成道令人欢喜。
◆法是无漏道无为无欲。佛者是诸法之主。法者是结使之主。法出诸佛。法生佛道。
◆惟夫凡情难禁。故佛立教令常制驭。
◆法虽微妙无能知者。犹若伏藏无处不有。要藉通人示处。方得自济穷乏。
◆理虽玄妙非如来不畅。是以念佛在先。称法为后。
◆僧是众生良佑福田
◆无福虽得至钵自然消化
◆敛御六情断诸欲念。中表清净乃应戒性。
◆若能持戒展转行之。即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
◆佛言。出息不还则属后世。人命峻速在呼吸之间。
发      愿      篇
◆佛果敻绝登之有阶。法云峻极届之有渐。
◆小智慧药能坏无量大烦恼毒
◆一念兴行。遂感尘劫之瑞华。半刻虔躬。乃得大千之甘露。
◆持地论云。菩萨发愿略说五种。一发心愿。二生愿。三境界愿。四平等愿。五大愿。
◆菩萨有四心能摄因能摄果。何等为四。一初发心。二行道心。三不退转心。四一生补处心。
法      服      篇
◆袈裟为福田之服
◆教有内外之别。人有道俗之异。
◆礼诵之善自资父母。行道之福以报国恩。
◆华严经云。着袈裟者舍离三毒。
◆经书有云。若有禽兽金色身者。必是菩萨。
◆袈裟乃是三世圣人标相
◆若有众生有恶心向诸沙门着袈裟者。当知是人则起恶心。向于三世诸佛贤圣。以起恶故获无量罪。若有众生能发信心。敬于出家着袈裟人获无量福。
◆着袈裟者在兽不畏。
◆剔发被着袈裟。天人应当供养。
然    灯    篇
◆常者皆尽 高者亦堕 合会有离 生者有死
◆灯之破暗。犹慧之销障。
◆有五种法最为难得。一者得人身难。二者于佛正法得信乐难。三者乐于佛法得出家难。四者具清净戒难。五者得漏尽难。      日舒则夜卷。月生则阴灭。
◆由施灯复得四种可乐之法。一者色力。二者资财。三者大善。四者智慧。若人住于大乘。
◆若无钱财都无所直。富者不问愚智皆称好人。
◆灭时不得卒灭。当言诸大德欲灭灯。不听用口吹灭。
◆佛生难值百劫一遇
◆当羇折头燋去入时不得卒入。当唱言诸大德灯欲入始得入之。若不如是越威仪法也。
◆贫有大力。能使所亲舍我亟速。富有大力。能使世人来归亟疾。
◆三千威仪云。然灯有五事。一当持净巾拭中外令净。二当作净炷。三当自作麻油。四着膏不得令满亦不得令少。五当护令坚莫悬妨人道。
◆五百问事云。续佛光明昼不得灭。佛无明闇以本无言。念齐限故灭有罪。
◆佛前灯无处取灯。以物傍取不损光者得。
◆一切怖畏能毁盛年
悬  幡 、华  香  篇
◆人生有死物成有败。宁以有德而死。不以无德而存。
◆夜问经云。庄严供养具。以口吹去灰者。堕优钵罗地狱。傍报作风神王。
◆供养经云。供养时香不合闭者。堕黑粪屎地狱。尽其半劫受罪得无信慧报。
◆三千威仪云。烧香着佛前有三事。一易中故香。二当自出香。三当布与人。具香鑪有三事。一当先倒去故灰拾取中香聚一面。二当拭令净乃着火还取故香着中。三火着时炽然不得吹令炭灭。
◆佛言。善哉。能自改者与无过同。
◆要用最经云。鼻嗅香者。由减香气无其福德。正报堕波头摩地狱。未来世鼻根无香味。
◆日云经云。香烟不尽放地得越弃罪。尽五百岁堕粪屎地狱。
呗    赞    篇
◆长阿含经云。其有音声五种清净。乃名梵声。何等为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彻。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周遍远闻。
◆梵摩喻经云。如来说法声有八种。一最好声。二易了声。三柔软声。四和调声。五尊慧声。六不误声。七深妙声。八不女声。言不漏阙。无得其短者。
◆外道歌音诵经。有五过患。一不名自持。二不称听众。三诸天不悦。四语不正难解。五语不巧故义亦难解。
◆毘尼母论云。不得作半呗。得突吉罗罪。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界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法华经偈 若使人作乐 击鼓吹角贝 箫笛琴箜篌 琵琶铙铜钹 如是众妙音 尽持以供养 皆以成佛道
◆敬礼无边际 去来现在佛 等空不动智 救世大悲尊
敬      塔      篇
◆阿含经云。有四种人应起塔。一如来。二辟支佛。三声闻。四轮王。
◆十二因缘经云。有八人得起塔。一如来。二菩萨。三缘觉。四罗汉。五那含。六斯陀含。七须陀洹。八轮王。
◆若人旋佛及旋佛塔。所生之处得福无量。
◆僧只律云。作塔处。不得在南。不得在西。应在东。应在北。佛塔高显处作。
◆佛言。旋塔有五福德。一后世得端正好色。二得声音好。三得生天上。四得生王侯家。五得泥洹道。
◆安塔有其三意。一表人胜。二令他信。三为报恩。
◆佛言。旋塔有三法。一足举时当念足举。二足下时当念足下。三不得左右顾视唾寺中地。
◆立支提有其四种。一生处。二得道处。三转************处。四涅槃处。
◆旋百匝十匝七匝三匝。各有所表。且论常行三匝者。表供养三尊止三毒。净三业灭三恶道。得值三宝故。
◆三千威仪云。绕塔有五事。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蹈虫。三不得左右顾视。四不得唾塔前地上。五不得中住与人语。
◆扫地五法。一不得背人。二不得逆扫。三当令净。四不得有迹。五当即畚弃。
◆轮王七宝者。一金轮宝。二白象宝。三绀马宝。四神珠宝。五玉女宝。六主藏臣宝。七主兵神宝
◆人等百千金 持用行布施 不如一善心 恭敬礼佛塔
◆涅槃经云。若于佛法僧供养一香灯。乃至献一华则生不动国。善守佛僧物涂扫僧佛地。造像塔如母指。常生欢喜心。亦生不动国。
◆撰集百缘经云。扫地得五功德。一自除心垢。二除他垢。三去憍慢。四调伏心。五增长功德得生善处。
◆像法决疑经云。造新不如修故。作福不如避祸。
伽    蓝    篇
◆睹则发心。见便忘返。益福生善。称为伽蓝。
◆僧只律云。佛言。应从檀越语。
◆福有优劣。心有强弱。若有真心。纵小尚得福多。若有伪心。纵大尚得福少。
◆涅槃经云。往僧坊者有其七法。一者生信。二者礼拜。三者听法。四者至心。五者思义。六者如说修。七者回向大乘利安多人。
◆十住毘婆沙论云。在家菩萨若入佛寺。初欲入时。于寺门外五体投地。
◆郁迦长者经。佛言居家菩萨入佛寺精舍。当住门外一心作礼。然后当入精舍。
◆凡有士女既到伽蓝。至寺门外庆已所遇。先整衣服总设一礼。入寺门已复设一拜。然后安庠直进。不得左右顾盻。
◆宝塔蕴其光明。精舍图其形像。
◆智度论云。出入来去安庠一心。举足下足观地而行。为避乱心为护众生故。是名不退菩萨相。
◆沙弥威仪经云。弟子从师行。不得以足蹈师影。
◆涅槃经云。夫入寺者。弃舍刀杖杂物然后入寺。舍刀杖者。去瞋恚三宝心也。舍杂物者。去从三宝乞求心也。
◆增一阿含经云。塔中不应礼余人。
◆觉法满足名佛。所觉之道名法。学佛道者名僧。则知一切凡圣体同无二也。
◆入寺时低头看地。不得高视。见地有虫勿误伤杀。当歌呗赞叹不唾僧地。若见草木不净即须除却。
◆毘尼母论云。不得着革屣富罗入塔(此是靴履总名)。
◆僧只律云。若受人礼拜不得如哑羊不语。当相问讯少病少恼。安乐不。道路不疲苦不。
◆宝梁经云。共僧同床半身枯死堕地狱。受其大苦。
◆经云。仰卧者是脩罗卧。伏地卧者是饿鬼卧。左胁卧者是贪欲人卧。右胁卧者是出家人卧。
◆若有士人。或难因缘须至寺宿。不得卧僧床席。
◆善见论云。弟子参师当避六处。一不得当前。二不得当后。三不得太远。四不得太逼。五不得处高。六不得上风立。令师小语得闻。不费尊力也。
◆礼拜三宝者。常念体唯是一。何者觉法满足名佛。所觉之道名法。学佛道者名僧。则知一切凡圣体同无二。
◆五百问事云。佛塔前礼余人得罪。
舍    利    篇
◆舍利者西域梵语。此云身骨。恐滥凡夫死人之骨故。存梵本之名。舍利有其三种。一是骨舍利。其色白也。二是发舍利。其色黑也。三是肉舍利。其色赤也。
◆大悲经云。尔时世尊告阿难。我灭度后。若有人乃至供养我之舍利如芥子等。恭敬尊重谦下供养。我说是人以此善根一切皆得涅槃界尽涅槃际。
供    养    篇
◆地持论云。菩萨供养如来。略说十种。一身供养。二支提供养。三现前供养。四不现前供养。五自作供养。六他作供养。七财物供养。八胜供养。九不染污供养。十至处道供养。
◆心无限极则遍及十方。财无多少则心周法界。
◆杂宝藏经云。八种人决定施不复生疑。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远来之人。六远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
◆鬼神得人一口之食而千万倍出
谤    罪    部
惟今末世法逐人讹。道俗相滥。传谬背真。混杂同行。不修内典专事俗书。纵有抄写心不至殷。既不护净又多舛错。共同止宿。或处在门檐。风雨虫宇都无惊惧。致使经无灵验之功。诵无救苦之益。寔由造作不殷。亦由我人逾慢也。故敬福经云。善男子。经生之法不得颠倒。二字重点五百世中。堕迷惑道中不闻正法。
大集经云。若有众生于过去世作诸恶业。或毁于法。或谤圣人。于说法者为作障碍。或抄写经法洗脱文字。或损坏他法。或闇藏他经。由此业缘令得盲报
大般若经(第四百四十卷云)佛言。诸善男子善女人等。书写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频申欠呿无端戏笑。互相轻陵身心躁扰。文句倒错。迷惑义理。不得滋味。横事欻起书写不终。当知是为菩萨魔事。
大乘莲华藏经云。受佛禁戒不护将来。各言我是于大乘法亦如冥夜。各自说言我得佛法。受铁枪地狱苦事难述。从地狱出瘖哑聋盲不见正法。
阿难请戒律论云。僧尼白衣等因读经律论等。行语手执翻卷者。依忉利天岁数犯重突吉罗。傍报二亿岁堕獐鹿中。常被拉脊苦痛难忍。无记戏言捉经律论。亦招前报。或安经像房堂檐前者。依忉利天岁数八百岁犯重突吉罗。傍报二亿岁堕猪狗中。生若得人身。一亿岁身常作客栖屑不得自在。
大品经云。是人毁呰三世诸佛一切智。起破法业因缘集故。无量百千万亿岁堕大地狱中。是破法人辈。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若火劫起时至他方大地狱中。生在彼间。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彼间若火劫起时。复至他方大地狱中。生在彼间。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如是遍十方狱。彼间若火劫起。故从彼死。破法业因缘未尽故。还来是间大地狱中。生在此间。亦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受无量苦。此间火劫故复至十方他国土生畜生中。受破法罪业苦如地狱中说。重罪转薄。或得人身。生盲人家。生旃陀罗家。生除厕担死人种种下贱家。生若无眼。若一眼。若瞎眼。无舌无耳无手。所生之处无佛无法无佛弟子处生。何以故。种破法业积集厚故。
涅槃经云。若有不信是经典者。现世当为无量病苦之所恼害。多为众生所见骂辱。命终之后人所轻贱。颜貌丑陋。资生艰难。常不供足。虽复少得麤涩弊恶。常处贫穷下贱诽谤正法邪见之家。若临终时或值荒乱。刀兵竞起帝王暴虐。怨家雠隙之所侵逼。虽有善友而不遭遇。资生所须求不能得。虽少得利常为饥渴。唯为凡下之所顾识。国王大臣悉不齿录。设复闻其有所宣说。正使是理终不信受。如是之人如折翼鸟不能飞行。是人亦尔。于未来世不能得至人天善处。若复有人能信如是大乘经典。本所受形虽复麤陋。以经功德即便端正。威颜色力日更增多。常为人天之所乐见。恭敬爱恋情无舍离。国王大臣及家亲属。闻其所说悉皆敬信。若我声闻弟子之中。欲行第一希有事者。当为世间广宣如是大乘经典。善男子。譬如雾露势虽欲住不过日出。日既出已消灭无余。善男子。是诸众生所有恶业亦复如是。住世势力不过得见大涅槃日。是日既出悉能除灭一切恶业
法华经云。若佛在世。若灭度后。其有诽谤如斯经典。见有读诵书持经者。轻贱憎嫉而怀结恨。此人罪报汝今复听。其人命终入阿鼻狱。具足一劫。劫尽更生。如是展转至无数劫。从地狱出当堕畜生。于无数劫生辄聋哑诸根不具。告舍利弗。谤斯经者。若说其罪穷劫不尽。颂曰 教传三藏 慈训八因  含情普洽   机悟玄津  威阳夏烈 温柔晞春 枯槁日久 光涧爽神 卷即纳福  舒即慧申  思之不已 惟益惟新   实称慈父 巧号能仁 周孔老教  孰与陶均
求    法    部
杂宝藏经云。昔有一女人。聪明智慧深信三宝。常于僧次请二比丘就舍供养。后时便有一老比丘。次到其舍。年老根昧素无知晓。斋食讫已女人至心求请说法。敷坐头前闭目静坐。比丘自知不解说法。趣其泯眼弃走还寺。然此女人至心思惟有为之法无常苦空不得自在。深心观察。即时获得须陀洹果。既得果已向寺求觅欲报其恩。然此比丘自审无知。弃他逃走。倍生惭耻。转复藏避。而此女人苦求不已。方自出现。女人见已具说蒙得道果因缘。齎供报恩。老比丘闻甚大惭愧。深自克责亦复获得须陀洹果。是故行者应当至心精诚求法。若至心者所求必获。涅槃经云。佛言。我念过去作婆罗门。在雪山中修菩萨行。时世无佛亦无经法。时天帝释观见菩萨独在山中修诸苦行。即下试之。自变其身作罗刹像。甚可怖畏。住菩萨前口说半偈       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
说是偈已遍观四方。菩萨闻偈心生欢喜。即从坐起以手举发。四向顾视不见余人。唯见罗刹。即便往问。大士何处得是半偈。此半偈义乃是三世诸佛正道。罗刹答言。汝不须问。我不食来已经多日。处处求索了不能得。饥渴苦恼心乱谬语。非我本心之所知也。菩萨复语。若为我说是偈竟。我当终身为汝弟子。罗刹答言。汝智太过。但自忧身都不见念。我今饥逼实不能说。菩萨复语。汝食何食。罗刹答言。我所食者唯人暖肉。其所饮者唯人热血。菩萨闻已即语罗刹。但能具足说是偈竟。我当以身奉施供养。罗刹答言。谁当信汝。为八字故弃所爱身。菩萨答言。我今有证。梵释四王诸佛菩萨能为我证。罗刹闻已敕听许说。菩萨欢喜即脱皮衣为敷法坐。白言。和上愿坐此座善为我说。罗刹即说  生灭灭已  寂灭为乐
说是偈已菩萨深思。然后处处石壁道树书写此偈。竟上高树投身而下。未至地时虚空中出种种声。尔时罗刹还帝释身。接取菩萨安置平地。忏悔辞谢顶礼而去。缘为半偈舍身因缘超十二劫。在弥勒前成无上道。涅槃经云。佛言。我念过去无量无边那由他劫。此娑婆世界有佛出世。号释迦牟尼。为众生宣说大涅槃经。我于尔时从善友所。转闻佛说大涅槃经。心中欢喜。即欲供养贫无财物。遂行卖身福薄不售。即欲还家。路见一人而复语言。吾欲卖身。君能买不。其人答言。我家作业人无堪者。吾有恶病良医处药。应当日服人肉三两。卿若能以身肉三两日日见给。便当与汝金钱五枚。我时闻已欢喜语言。惠我七日须我事讫便还相就。其人答言。听汝一日。我即取钱往至佛所。礼已奉献。然后诚心听受是经。我时闇钝唯受一偈  如来证涅槃  永断于生死  若有至心听  常得无量乐
受是偈已至病人家。虽复日日与肉三两。以念偈故不以为痛。日日不废足满一月。其人病差疮亦平复。我时见身具足平复。即发菩提愿求来世成佛之时亦愿号字释迦牟尼。以是因缘今得成佛。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云。昔过去久远阿僧只劫有一仙人。名曰最胜。住山林中具五神通。常行慈心。后作是念。非但慈心能济众生。唯集多闻能灭众生烦恼邪见能生正见。念已便诣城邑聚落。处处推求说法之师。时有天魔。来语仙言。我今有佛所说一偈。汝今若能剥皮为纸刺血为墨折骨为笔书写此偈。当为汝说。最胜仙人闻已念言。我于无量百千劫中。常以无事为他割截。受苦无量都无利益。我今当舍不坚之身易坚实法。欢喜踊跃。即以利刀剥皮为纸刺血为墨折骨为笔。合掌向天请说佛偈。时魔见已愁忧憔悴。即便隐去。仙人见已作如是言。我今为法不惜身命。剥皮为纸刺血为墨折骨为笔为众生故至诚不虚。余方世界有大慈悲。能说法者当现我前。作是语时。东方去此三十二刹有佛国土。名普无垢。其国有佛。号净名王。忽住其前放大光明照最胜身。苦痛即除。平复如故。佛即广为说集一切福德三昧。最胜闻法得无碍辩。佛说法已还没不现。最胜仙人得辩才已。为诸众生广说妙法。令无量众生住三乘道。经千岁后乃命终生净名王普无垢国。由敬法故今得成佛。佛告净威。昔最胜者今我身是。是以当知。若有人能恭敬求法。佛于其人不入涅槃。法亦不灭。虽在异土常面睹佛得闻正法。
受    请    篇
◆夫愚法施者。虽物周而施寡。善权惠者。使物寡而施周。
◆四事虽小而不可轻。太子虽小当为国王。蛇子虽小毒能杀人。小火虽微能烧山野。沙弥虽小得圣神通。
◆法句喻经世尊说偈云 人当念有意 每食自知少 从是痛用薄 节消而保寿
◆四分律施僧粥得五种利益。一除饥。二除渴。三消宿食。四大小便调适。五眼目精明。
◆智度论云。食为行道。不为益身。
◆智者则为施食
◆食施获五福报经云。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功德。一曰施命。二曰施色。三曰施力。四曰施安。五曰施辩。
◆佛言。香为佛使。故须烧香遍请十方。
◆食时复须作念。初下一匙饭时。愿断一切恶尽。下第二匙时。愿修一切善满。下第三匙时。所修善根回施众生普共成佛。若不能口口作念。临欲食时总作一念亦得。
◆食有四种。旦天食时。午法食时。暮畜生食时。夜鬼神食时。
◆增一阿含经云。施中上者不过法施。业中上者不过法业。恩中上者不过法恩。
◆施有五事名为应时。一远来。二远去。三病时。四冷热时。五初得果[卄/瓜]。
◆过分饱食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壅塞坐念不安。若限分少食则身羸心悬意虑无固。
◆大方等陀罗尼经云。受食时莫视女色。
◆有五种人得非时食。远行人。病人。不得食人。食少人。若施水处和水得饮。
◆处处经云。佛言。中后不食有其五福。一者少婬。二者少卧。三者得一心。四者无有下风。五者身得安隐。亦不作病。
◆十诵律云。石蜜非时不得辄噉。
君    臣    篇
◆有三臣。一有忠信无技能智慧。二有忠信技能无智慧。三具忠信技能智慧。
◆瑜伽论云。大王当知。王过有十。何等为十。一种姓不高。二不得自在。三立性暴恶。四猛利愤发。五恩惠奢薄。六受邪佞言。七所作不思不顺仪则。八不顾善法。九不知差别忘所作恩。十一向纵任专行放逸。
◆男贵左女贵右
◆人生有死。物成有败。合会有离。对来分之。
◆惟守一心。心存三尊
◆奉佛以信。奉法以爱。奉僧以敬。奉亲以孝。奉君以忠。
◆国王当行五事。何谓为五。一者领理万民无有枉滥。二者养育将士随时廪与。三者念修本业福德无绝。四者当信忠臣正直之谏。无受谗言以伤正直。五者节欲贪乐心不放逸。行此五事名闻四海福禄自来。舍此五事众纲不举。
◆像法决疑经云。乃至一切俗人不问贵贱。不得挝打三宝奴婢畜生。及受三宝奴婢礼拜。皆得殃咎。
◆得霸治为国王者。皆由宿命行善所致。
◆民穷则思乱。士劳则势不举。无福则鬼神不助。自用则失大理。
纳    谏    篇
◆直言者德之本。纳受者行之原。所以籍言而德显。纳受而行全。
◆目短于自见。必借镜以观形。发拙于自理。必假栉以自通。
◆面之所以形。明镜之力也。发之所以理。玄栉之功也。行之所以芳。盖言之益也。
◆智人受谏 愚人拒违 譬同明镜 影照瑕疵 见过须改 慕在知机 顽戆固执 困厄何依
◆身之将败。必不纳正谏之言。命之将终。必不可处于良医。
◆中阿含经云。禅以声为刺。持戒者以犯戒为刺。护诸根者以严饰身为刺。修习恶露者以净相为刺。修习慈心者以恚为刺。离洒者以饮酒为刺。梵行者以见女色为刺。
◆纳其理则言语绝。乖其趣则诤论兴。
审      察      篇
◆审非慧无以穷其实。慧非审无以察其照。
◆知其物则不能为害
◆宜审谛观察  勿行卒威怒  善友恩爱离  枉害伤良善    佛法无时岂简壮老
◆勤学第一道。勤问第一方。
◆善行及以布施持戒禅定。便得离苦获得道果。
◆师曰。夫学当以意思稳审乃达。
◆禅定如杖。消伏魔怨烦恼之贼。
思      慎      篇
◆诫始慎终。是君子之盐梅。敬初护末。是养生之要趣。
◆自爱经云。佛言。夫人处世。心怀毒念。口施毒言。身行毒业。斯三事出于心身口。
◆旧杂譬喻经云。女色欲火所烧。男子贪毒至死不知苦。
◆十住毘婆沙论云。在家菩萨若见破戒之人不应生瞋轻慢之心。
◆经云。勿轻未学。敬学如佛。唯有智慧可破烦恼。若称量者则为自伤。唯佛智慧乃能明了。
◆思慎防过无患之理。缄口息虑离恶之原。
◆法句喻经云。佛言。世有四事人不能行。行者得福不致此贫。何谓为四。一者年盛力壮慎莫憍慢。二者年老精进不贪婬泆。三者有财珍宝常念布施。四者就师学问听受正言。
◆存其理弃其迹。诫其祸招其福。是和神之灵顺物之道。
◆内察外防摄心不散。三昧定意。
俭      约    篇
◆谬之于空谈。不如证之于事实。闻之于髣像。不如决之于耳目。故信不如学言不如行。
◆研机适理。寔极圣之洪基。息缘俭务。是至人之大量。
◆不树无方之心。宁有不穷之应。一毫一粒而意济四生。一念一弹而常资六度。
◆贤人不言乞 言乞必不贤  默然不有求 是谓为大人
惩        过        篇
◆经曰。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口是刀斧之门祸累之始
◆有身则为患本。无身则患灭。故礼无不敬。傲不可长。
◆口是刀斧之门祸累之始。心怀毒念。口施毒言。身行毒业。兴斯三业弥招四趣。
◆夫生则亲族欢聚尽慈爱之和。死则朝亡暮殡。便有恐畏分离之状。
◆洁其心而净其意者。则三涂报息四德常满。防意如城守口如瓶。可谓金河遗寄属在伊人。玉门化广信于斯矣。
◆策斯三业。则能除四患。谓生老病死也。
◆出曜经。佛说老苦偈云 少时意盛壮 为老所见过 形衰极枯槁 气竭凭杖行
◆善见论云。弟子参师当避六处。一不得当前。二不得当后。三不得太远。四不得太近。五不得处高。六不得上风立。
◆经云。制之一处无事不办。
◆三千威仪云。欲上床有五事。一当徐却踞床。二不得匍匐上。三不得使床有声。四不得大拂拭床席使有声。五洗足未燥当拭之。
◆在床上有五事。一不得大吹。二不得叱咤喑噫。三不得叹息思念世间事。四不得狗群卧。五欲起坐当以时。若意走不定当自责本起。
◆又卧有五事。一当头首向佛。二不得卧视佛。三不得双申两足。四不得向壁卧亦不得伏卧。五不得竖两膝要当拘手检两足累两膝。
◆卧起欲出户有五事。一起下床不使床有声。二着履先当抖擞。三正住着法衣。四欲开户先三弹指。不得使户有声。五户中有佛像不得背出。当还向户而出。出不得住与人言。
◆可恶川流事由心造
◆成实论云。离心无思则无身口业也。
和        顺        篇
◆俗书云。西门豹性急。佩韦以自缓。董安于性缓。带弦以自急。
◆阴阳调天地之和。刚柔均人物之性。
◆人有九恶惟当护口。
◆苦萨仁和有八事法。何谓为八。一志性质直而无谀谄。二性行和雅常无佞伪。三心存淳熟永无虚妄。四心行坚要亦无羸劣。五无迷惑志存于仁和。六为世众佑受其德行。七心行了达而无所著。八思惟罪福心无所念。
◆软心之人心如白鑞。修行善业众人所信。麤犷之人心如金刚。行不调伏众人所憎。
◆得胜增长怨 负则益忧苦  不诤胜负者 其乐最第一
◆性爱和柔 贤愚亲附 情贪麤犷 人畜远虑 外违常策 内顺常御 万代扬名 千龄久住
◆言之者易。行之者难。是故刚柔得中违顺得性。
诫      勗      篇
◆大圣垂训。法喻所归止在诫约。身心无沿逸欲。鉴举力励专怔省过。
◆法句喻经云。佛告居士。吾亦有三用调一切。一者以至诚故制御口患。二者以慈贞故伏身刚强。三者以智慧故灭意痴盖。持是三事度脱一切离三恶道。
◆诸恶莫作  诸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阎罗王五使经云。佛告诸比丘。人生世间。不孝父母。不敬沙门。不行仁义。不学经戒。不畏后世者。其人身死当堕地狱。
忠      孝      篇
◆木非亲母。供则响溢千龄。凡非圣僧。敬则光逾万代。
◆增一阿含经云。世尊告诸比丘。有二法与凡夫人得大功德成大果报。一供养父母。二供养一生补处菩萨。若复有人。以父着左肩上。以母着右肩上。至千万岁。衣被饭食床榻卧具病瘦医药。即于肩上放屎尿。犹不能得报恩。
◆地狱经云。为人弟子说师僧过者。设师有实命终必入地狱噉其舌根。若得好食美果等。不与父母师僧先自食噉。堕饿鬼中。后生为人贫穷。
◆萨婆多论云。宁破塔坏像不说他麤罪。若说则破法身。不问前比丘有罪无罪。皆不得说。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代。终身尽孝。寔建国之美。
◆毘昙论云。若病人及与说法师近佛诸菩萨施者得大果报。
◆四十二章经云。佛言。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矣。二亲最神也。
◆杂宝藏经云。佛言。若人于父母所作少供养。获福无量。少作不顺罪亦无量。
报      恩      篇
◆念则罪减福生。敬则德隆终古。良由如来长我法身父母养我生身。既修长寿之因。不存蜉蝣之命。
◆机无细而不临。智有来而必抚。
◆正法念经云。有四种恩甚为难报。一者母。二者父。三者如来。四者说法师。
◆中阴经。佛问弥勒。阎浮提儿生堕地。乃至三岁母之怀抱为饮几乳。弥勒答曰。饮乳一百八十斛。
◆小虫受润获济微命。穴居之物求穴以自安。
◆难报经云。左肩持父右肩持母。经历千年便利背上。犹不能报父母之恩。
◆增一阿含经云。孝顺供养父母功德果报。与一生补处菩萨功德一等。
善      友      篇
◆理之所穷唯善与恶。幽则有罪福苦乐。显则有贤愚荣辱。
◆佛性论引经偈云。无知无善识  恶友损正行  蜘蛛落乳中  是乳转成毒
◆要须真实利益众生。先自调伏然后教人。无寡闻失。无退行失。无散乱失。无轻慢失。无颠倒失。无贪求失。无瞋恚失。无邪行失。无着我失。无小行失。具此十法名善知识。
◆所托善友则身存而成德。所亲闇蔽则身瘁而名恶。
◆四分律。亲友意者。要具七法方成亲友。一难作能作。二难与能与。三难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互相覆藏。六遭苦不舍。七贫贱不轻。
◆庄严论佛说偈云 无病第一利 知足第一富 善友第一亲 涅槃第一乐
◆迦罗越六向拜经云。善知识者有四辈。一外如怨家内有厚意。二于人前直谏于外说其善。三病瘦悬官若为其怔忪忧解之。四见人贫贱心不弃捐当念欲富之。
恶          友          篇
◆尸迦罗越六向拜经云。恶知识者有四辈。一内有怨心外强为知识。二于人前好言语背后说人恶。三有急时于人前愁苦背后欢喜。四外如亲厚内兴怨谋。
◆恶知识复有四辈。一小侵之便大怒。二有倩使之便不肯行。三见人有急时避人走。四见人死亡弃之不视。
◆恶知识者坏无量善身无量善心。
◆恶知识者能坏净身及以净心。
◆恶知识者坏于法身。
◆恶知识者为善法怨。
眷      属      篇
◆眷属萍移新故轮转。去留难卜聚会暂时。良由善恶缘别升沈殊趣。
◆大法炬经云。佛言。一切众生皆悉随其形类而置名字。    寄客起则离散。
◆知身非常身非己有。往古圣人不免斯患。何为凡夫大啼小哭无益死者。世俗之人无所识知。生死流转无有休息。
◆佛语长者。死不可离。去不可追。
◆诸佛世尊不以无请而有不说。
◆蚖蛇之种。善恶路分。祸福可睹。
◆诸世间无过佛者。能导盲冥愚痴之众。佛所说法即是良药。
◆无明蔽慧眼 数数生死中 往来多所作 更互为父子 贪着世间乐 不知有胜事 怨数为知识 知识数为怨 是故我方便 莫生憎爱心 若起憎爱心 不能通达法
◆唯有慧者不贪恩爱。觉苦舍习勤修经戒。灭除识想生死得尽。愚        戆        篇
◆愚戆者。是众病之本。障道之源。
◆佛告王曰。学不必多行之为上。
◆自爱身者 慎护所守 希望欲解 学正不寐 身为第一 当自勉学 利乃诲人 不倦则智 学先自正 然后正人 调身入慧 必还为上 身不能利 安能利人 心调体正 何愿不至 本我所造 后我自爱 为恶自更 如刚钻珠
◆宁与智者雠  不与无智亲
诈      伪      篇
◆出其言善则千里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咫尺如聩。
◆经曰。直心是道场。
◆涅槃经。佛说偈言  一切江河 必有回曲 一切丛林 必有树木 一切女人 必有谄曲 一切自在 必受安乐
◆智度论云。一切诸法皆是虚诳。
◆远来之物不得自看。远来果食不得即食。
◆智者应察真伪。
◆偈云  善人共会易 恶人共会难  恶人共会易 善人共会难
惰      慢      篇
◆论云。质微则势重。重则势微。是以思之测之。寔由勤功而寤道。惰之慢之。良因贪声色而障圣。
◆人所以不得道者。由于心神昏惑。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扰之。
破    邪    篇
◆慈云。降润不别蒿兰。慧日。流辉宁分岸谷。
◆邪正交侵祸福繁杂。自非极圣焉能开诱。
◆佛法幽邃非凡所测。僧众高远亦非黄官之俦。
◆宁在正法中长沦恶道。不乐依老子教暂得上天。
富      贵      篇
◆行善感乐如影随形。作恶招苦犹声发响。
贫        贱      篇
◆贫富贵贱并因往业。得失有无皆由昔行。
◆行者宜当布施
◆经言。欲知过去因当观现在果。欲知未来果当观现在因。
◆贫穷是大苦聚。欲断贫穷不应悭贪。
◆人心是毒根  口为祸之门
◆一切世人富贵荣华不足贪着。于诸人天尊贵不应逸乐。
◆贫穷布施难  豪贵忍辱难   危险持戒难  少壮舍欲难。
债    负    篇
◆劝善惩过大士常心。舍恶为福菩萨常愿。
◆拒而不还决定受苦。
◆善恶之运业。犹形影之相须。债负之殃咎。植三报之苦果。
◆经云。偷盗之人先入地狱畜生饿鬼。后得人身得二种果报。一者常处贫穷。二者虽得少财常被他夺。斯言有征省己为人也。
◆成实论云。若人负债不偿堕牛羊獐鹿驴马等中偿其宿债。
◆法华经说。谤诵经人。若实若不实。现世得白癞病。
◆夫士之生  斧在口中  所以斩身  由其恶言。
诤      讼    篇
◆慈言一发则人天含笑。鄙语一彰则幽显皆瞋。
◆心为毒主。口为祸器。因事成灾沿流恶道。未有诤讼违形而存大化也。
◆愚痴之人人向悔谢不受其忏。若人忏谢而不受者。是愚痴人。
◆中阿含经。若以诤止诤  至竟不见止   唯忍能止诤  是法真尊贵
谋    谤    篇
◆心者众病之源。口者臧否之本。
◆莫于他边见过失 勿说他人是与非
◆身口三业。无非构祸之因。眼耳六情。悉为招舋之首。
◆以恶眼视发菩提心人。故得无眼报。以恶口谤发菩提心人。故得无舌报。
◆薄福之人  不生于疑  能生疑者   必破诸有
祭    祠    篇
◆天曰神。祭天于圆丘。地曰只。祭地于方泽。人曰鬼。祭之于宗庙。
◆长阿含经云。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若人初生皆有鬼神随逐拥护。若人欲死鬼收精气。
◆龙鬼降雨之劳。牛畜挽犁之效。
◆十方譬喻经云。天上天下鬼神知人寿命罪福。当至未至。不能活人。不能杀人。不能使人富贵贫贱。但欲使人作恶犯杀。因人衰耗而往乱之。语其祸福。令人向欲得设祠祀耳。
◆人行善恶自得其报。
◆空祭鬼神欲求现福难可得力
◆智者。应为饿鬼劝作福德。
◆若有祠祀谁是受者。随其祠处而为受者。
◆正法念经云。若为亡人修行布施。生鬼道者鬼容得福。除余趣不得。
◆往生经云。亡后作福。死者七分获一。余者属现造者。
◆娑沙论。为饿鬼作福。鬼得饮食。亦增益身。臭者得香。恶色得好色。
占        相        篇
◆贵贱有晦明之别。圣凡有清浊之异。
◆勤行经戒深思生死。本从何来终归何所。得净结除所疑自解。
园          果          篇
◆若欲造作。必须依法。不得奸伪。
渔        猎        篇
◆乐由放逸  苦己忧身  荣位宠辱  危若浮云 渔猎好杀  违慈损神  怨涂反报  楚痛何申
◆慈悲之道。救拔为先。菩萨之怀。愍济为用。
慈        悲        篇
◆、含生禀气皆有灵智。蠢动翱翔咸知畏死。
◆、将求其报莫若先兴其善。
◆、若复有人心住慈善。当得十一种功德利益。何者为十一种。一睡眠得安隐。寤则心欢喜。二不见恶梦。三人非人爱。四诸天拥护。五毒不能害。六刀箭不伤。七火所不烧。八水所不溺。九常得好衣肴膳饮食床座卧具病瘦汤药。十得上人法。十一身坏命终得生梵天。
◆、临河羡鱼不如结网。观他受福不如行因。
◆、增一阿含经云。有六凡常之力。云何为六。小儿以啼为力。女人以嗔为力。比丘以忍为力。国王以傲慢为力。罗汉以精进为力。诸佛以大悲为力。
◆、修施者得富。修定者得解脱。修悲者得无上菩提。果中最胜。
◆、若不施者不能济度众生生死。若不行施覆蔽悲心。
放        生        篇
◆元元杂类莫不贪生。蠢蠢迷徒咸知畏死。
◆共立长寿之基。同招常命之果。
◆杨生养雀。宁有意于玉环。孔氏放龟。本无情于金印。
◆大悲之化。救苦为端。弘誓之心。济生为本。
◆梵网经云。若佛子。以慈心故令放生业。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
救        厄        篇
◆治故塔亦得延命。治补伽蓝墙壁泥孔亦得延命。
怨        苦        篇
◆身形有五死瑞。一华冠自萎。二衣裳垢坌。三腋下流汗。四不乐本位。五玉女违伴。
◆一切行无常 生者必有死 不生则不死 此灭最为乐
◆正法念经云。天人中有十六苦。一者中阴苦。二者住胎苦。三者出胎苦。四者怖食苦。五者怨憎会苦。六者爱别离苦。七者寒热等苦。八者病苦。九者他给使苦。十者遣求营作苦。十一者近恶知识苦。十二者妻子亲里衰恼苦。十三者饥渴苦。十四者为他轻毁苦。十五者老苦。十六者死苦。
◆九横经云。佛告比丘。九因缘命未尽时便横死。一为不应饭为饭。二为不量饭。三为不习饭。四为不出生。五为止熟。六为不持戒。七为近恶知识。八为入里不时不知法行。九为可避不避。
◆五王经云。说八苦。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恩爱别苦。六所求不得苦。七怨憎会苦。八忧悲苦。
◆佛地论云。五怖畏者。一不活畏。二恶名畏。三死畏。四恶趣畏。五怯畏。
◆一切人归死 无有不死者  随行种殃福  自获善恶果 地狱为恶行  善者必生天 明慧能分别 唯福能遏恶
虫        宇        部
◆水流不常满 火盛不久然 日出须臾没 月满已复缺 尊荣豪贵者 无常复过是 念当勤精进 顶礼无上尊
业        因        篇
◆善由信发。恶由邪开。所以一念之恶。能开五不善门。一念之善。能除累劫之殃。
◆善须雕琢自勉。可有心师之训。恶须省退惩过。可有情悔之时。
◆涅槃经云。善男子。因有五种。何等为五。一生因。二和合因。三住因。四增长因。五远因。
◆优婆塞戒经云。佛告善男子。一切摸画无胜于意。
◆阿毘昙心论。五种果。一报果。二所依果。三增上果。四身力果。五解脱果。
◆毘昙论云。有五业道。一恶口。二绮语。三贪。四瞋。五邪见。
◆阿难白佛。云何为慈。佛言。一慈众生如母爱子。二悲世间欲令解脱。三解脱道意心常欢喜。四为能护一切不犯。是名慈心。
◆天下万物各有宿缘。
◆菩萨有四事法。人见皆欢喜。何等为四。一瞋恚不起。视怨家如善知识。二常有慈心向于一切。三常行求索无上要法。四作佛形像。
◆菩萨复有四事法得大富有。何等为四。一布施以时。二与已倍悦。三与后不悔。四既与不求其报。
◆三种果。一果报果。二习气果。三增上果。
◆菩萨复有四事法。魔不能得其便。何者为四。一常念于佛。二常精进。三常念经法。四常立功德。
◆四不善业。一绮语。二贪。三瞋。四邪见。
受        报        篇
◆优婆塞戒经云。佛言。众生造业有其四种。一者现报(今身作极善恶业即身受之。是名现报)。二者生报 (今身造业次后身受。是名生报)。三者后报(今身造业。次后未受。更第二第三生已去受者。是名后报)。四者无报(犹无记等业是)。
◆善见律云。女人有七事受胎。一相触。二取衣。三下精。四手摩。五见色。六闻声。七嗅香。
◆瑜伽论云。复次此胎藏八位差别。何等为八。谓羯罗蓝位。遏部昙位。闭尸位。键南位。钵罗赊佉位。发毛爪位。根位。形位。
◆胎藏。若当为女于母右胁倚脊向腹而住。若当为男于母左胁倚腹向脊而住。
◆佛说行七行现报经。有七种人可事可敬。是世间无上福田。云何七种人。一者行慈。二者行悲。三者行喜。四者行护。五者行空。六者行无相。七者行无愿。
◆中阴二种。一善业果。二恶业果。因善业故得善觉观。因恶业故得恶觉观。
◆增一经云。一人身中骨有三百二十。毛孔有九万九千。筋脉各有五百。身虫有八十户。
◆禅秘要经云。人身三分。脐为中原。头为殿堂。额为天门。
◆佛说义足经云。佛告梵志言。世有五事。不可得避。亦无脱者。何等为五。一当耗减法。二当亡弃法。三当病瘦法。四当老朽法。五当死去法。
欲    盖    篇
◆刀火雷电霹雳怨家。毒蛇之属犹可暂近。女人悭妒瞋谄妖秽。斗诤贪嫉不可亲近。
◆一贪欲盖。二瞋恚盖。三睡眠盖。四掉悔盖。五疑盖。
◆能呵五欲便除五盖
◆五欲者。男女身上色声香味触等是也。
◆瞋是失诸善法之根本。堕诸恶道之因缘。法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恶口之府藏。祸患之刀斧。
◆观声本无。唯是风声从缘而有。何须可瞋。
四    生    篇
◆般若经云。一者卵生。二者胎生。三者湿生。四者化生。
◆地持论云。菩萨生有五种。住一切行。安乐一切众生。一息苦生。二随类生。三胜生。四增上生。五最后生。
◆惭愧即是法身衣服。
十          使          篇
◆一身见。二边见。三邪见。四戒取。五见取。六贪。七瞋。八痴。九慢。十疑。此之十使生死根本。
◆因果非定断常。心识永谢。则是断见。
◆六尘常来侵夺善法之财
◆大宝积经云。一切见中唯有我见。能断于智慧命。
◆观佛三昧经云。不信因果断学般若等重罪。过杀八万父母罪。
◆中论云。邪见有二。一破世间乐。是麤邪见。言无罪福无佛贤圣。舍善为恶。二破涅槃道。贪着于我分别有无。故不得涅槃道。
◆我见生恶灭善之原。我见是生烦恼原。
◆愚人虽依戒行身口无过。谬执乖理心无道戒。若能观见色心无我。此智清净方有道戒。戒行既然。
◆俱舍论。一切诸见皆违理起。悉是邪见。
◆正法念经云。瞋心如火烧一切戒。瞋如大斧能破法桥。
◆迷事取性则成有漏
◆华严经云。一切恶中无过是恶。起一瞋心则受百千障碍法门。
◆瞋恚之心能舍众生。贪爱之心能护众生。
◆贪结难断不名为重。瞋恚易断名之为重。
◆四谛。一苦。二集。三灭。四道。
◆毘昙。痴暗之心体无慧明。故曰无明。
◆智慧是道。戒等非胜。
◆成论。邪心分别无正慧明。故曰无明。
◆烦恼尽处名之为灭
◆智度论云。阿罗汉虽无四谛中疑。一切法中处处有疑。    色心生灭非人。
◆多疑者。一切世间出世间事皆不能成。
◆精勤苦行能断生死
◆疑法不可学得。疑师不能敬彼。疑自非是学时。若生此三疑。亦是障道根本。
◆断重取性名为见道。后断细时名为修道。
◆若能学观无我。创见理时。则名初果。
◆入道不要别观。总观无我一行亦得。
◆佛性论云。若利根人于一念中则等观四谛。八十八使一时俱断。皆名见谛。
◆地持经说。世间受生皆由着我。若离着我则无世间受身生处。
◆知无我时即是见苦。尔时无我即断事集。所断不生即是证灭。此能观智即是圣道。是故直观无我之时。具有四谛断结得出。
◆一切见中唯有我见。
◆六使难识易断。以难识故。无始来迷。以易断故。解理则尽。
◆智人学修业者。唯修观解除迷入道。
◆明见身心无我。则是见道。
十        恶        篇
◆悲夫迷徒障重。弃三车而弗御。若苍蝇之乐臭尸。似飞蛾之投火聚。
◆凡动身口皆由心使。若心不善方能损物。若内有善方能顺福。
◆罪福由心。身口业相善恶不定。
◆唯依心故善恶业成
◆正法念经云。有五因缘。虽杀无罪。一谓道行无记心。二无心伤杀蠕动蚁等命。三若掷铁等无心杀生而断物命。四医师治病为利益故与病者药因打命终。五然火虫入。无心杀虫。虫入火死。
◆论云。离心无思则无身口业。
◆以为身业。声为口业。心是罪福体。
◆所造发业皆由心起
◆涅槃经云。菩萨知杀有三。谓下中上。下者蚁子乃至一切畜生。唯除菩萨示现生者。是诸畜生有微善根。是故杀者。具受罪报。中杀者。谓从凡夫至阿那含。上杀者。父母罗汉辟支毕定菩萨。
◆依杀生故有短命果。依偷盗故无资生果。
◆毒蛇具四种毒。一见毒。二触毒。三齧毒。四螫毒。
◆十种不善业道。一者夺命。二者不与取。三者邪婬。四者妄语。五者离间语。六者麤语。七者绮语。八者贪着。九者瞋恚。十者邪见。
◆经云。一切畏刀杖。无不爱寿命。恕己可为喻。勿杀勿行杖。
◆云旗之下宁敢自安。霜刃之间信哉多嶮。刀下叩头槊下乞命。
◆临财苟得。非谓哲人。见利忘义。匪成君子。
◆成实论云。伏藏取用无罪。
◆五百问事口决云。不得口吹经尘。以口气恶故。
◆自然得物不名劫盗
◆方等经。华聚菩萨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不能救。
◆十诵律云。借他经拒逆不还。令主生疑者。犯方便罪。
◆佛本行经云。一念之恶能开五不善门。一恶能烧人善根。二从恶更生恶。三为圣人所呵。四退失道果。五死入恶道。
◆正法念经云。若盗他秘方者犯重罪。
◆亲善友。依律要具七法。始名亲友。一难作能作。二难与能与。三难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互相覆藏。六遭苦不舍。七贫贱不轻。人能行者。是亲善友。
◆婬声败德。智者之所不行。欲相迷神。圣人之所皆离。
◆三有之本寔由婬业。六趣之报特因爱染。
◆凡是众生有此邪行
◆增一阿含经云。宁以火烧铁锥而刺于眼。不以视色兴起乱想。
◆优填王经偈云 女人最为恶 难与为因缘 恩爱一缚着 牵人入罪门
◆不邪婬者有五增福。一多人称誉。二不畏县官。三身得安隐。四死上天生。五从意清净得泥洹道。
◆女人之相其言如蜜。而其心如毒。
◆人有宿对非力所制。逢对则可。
◆增一经偈云  莫与女交通 亦莫共言语 有能远离者 则离于八难
◆迷法乱真寔由妄语也
◆妄言者。一切恶本。断绝善行闲居之本。
◆妄语之人三世受苦。
◆妄言者。亡失一切诸善本。
恶        口        部
◆发言一怒冲口烧心。损害前人痛于刀割。
◆善护口过。勿妄出言。
◆业报差别经偈云 麤言触恼人 好发他阴私 刚强难调伏 生焰口饿鬼
◆生老病死。无自出之期。菩提涅槃。有修入之路。
◆言不正皆名绮语
◆成论云。若善心教化。虽为别离亦不得罪。若以恶心令他斗乱。则是两舌得罪最深。
◆成实论云。若人恶口种种骂詈。随语受报。
◆正法念经偈云  太喜多言语 增贪令他畏 口过自夸诞 两舌第一处
◆经云。人有九恶为当护口。
◆成实论云。语虽是实非时而说。亦落绮语也。
◆报恩经。猛火炽然 烧世间财  恶口炽然 烧七圣财
◆忠言所以显理。绮语所以乖真。由忠故有实。有实故德生。德生故所以成圣。由绮语故虚妄。虚妄故罪生。罪生故受苦。
悭        贪        篇
◆蚕作茧非他缠缚。良由悭惜贪障受罪饥寒。施是富因常招丰乐也。
◆群生惑病着我为端。凡品邪迷悭贪为本。
◆一切众生皆有过罪
◆善轻毫发恶重丘山。福少春冰贫多秋雨。
◆一切众生愚暗所覆
◆摄论云。悭惜是多财障。嫉妒是尊贵障。
◆智度论云。财物是种种烦恼罪业因缘。若持戒禅定智慧种种善法。是涅槃因缘。以是故。财物尚应自弃。何况好福田中而不布施。
◆智者应当行施。求离生死。莫生悭吝受无边苦。
◆出曜经云。佛告阿难。若人积财不自衣食。复不布施。愚中之愚。
◆饥为第一病 行为第一苦  如是知法者 可得涅槃道
瞋      恚        部
◆经曰。长者宅中多生毒树。罗刹海上屡乞浮囊。
◆瞋心甚于猛火
◆干薪万束豆火能焚。暗室百年一灯便破。
◆恶性之人人畜皆畏
◆以瞋恚故无恶不作。是故智者舍瞋如火。
◆智慧之水能灭恚火
◆若起一念恚火便烧众善功德。
◆瞋为毒之根 瞋灭一切善
◆能忍之人第一善心
◆愚人凌骂他过为胜。智人下默以为第一。
◆杂宝藏经云。行忍者则有五德。一无恨。二无诃。三众人所爱。四有好名闻。五生善道。
◆盛心兴恶意
◆怀忍行慈。恶来善往。菩萨之上行也。
◆杂宝藏经偈言  得胜增长怨  负则益忧苦   不诤胜负者   其乐最第一
◆伐毒树经云。佛说偈言 伐树不尽根 虽伐犹复生 伐爱不尽本 数数复生苦
◆众生无智强为人我终堕三涂
◆经说。愚痴之人不识因果。
邪      见      部
◆恶业名为邪见。善业者名为正见。
◆成实论云。痴有差别。从痴增长邪见。
◆智度论云。邪见罪重故。虽持戒等身口业好。皆随邪见恶心。
◆观佛三昧经云。有七种重罪。一一罪能令众生堕阿鼻地狱。经八万四千大劫。一不信因果。二毁无十方佛。三断学般若。四犯四重虚食信施。五用僧只物。六逼掠净行比丘尼。七六亲所行不净行。
◆成实论云。宁止不行勿行邪道。
◆五根本重罪。一破坏塔寺梵烧经像。取三宝物自作教人见作助喜。二谤三乘法毁呰留难隐弊覆藏。三若有沙门信心出家剔除须发身着袈裟。或有持戒。或不持戒。系闭牢狱枷锁打缚。策役驱使责诸发调。或脱袈裟逼令还俗。或断其命。四于五逆中。若作一逆。五谤无一切善恶业报。长夜常行十不善业。不畏后世。自作教人坚住不舍。
◆大品经云。若人不信谤大乘般若经。直堕阿鼻地狱。
◆小五浊经云。五逆罪外别有五逆罪。第一慢二亲而事鬼神。第二嫉妒国君。第三后生轻薄。第四贱其身命而贵其财。第五去福就罪。
◆佛法清净不舍众生
六度—布施篇之一
◆分别业报经偈云  修行本布施 急性多瞋怒  不依正忆念 后作大力龙
◆菩萨本行经云。若见乞者。面目频蹙。当知是人开饿鬼门。
◆大集经云。有四法障碍大乘。一不乐惠施。二施已生悔。三施已观过。四不念菩提心。
◆一为欲而施。二为瞋而施。三为痴而施。四为怖畏而施。
◆一不至心施。二不自手施。三不现见施。四轻慢施。
◆优婆塞戒经云。佛言。菩萨布施远离四恶。一破戒。二疑网。三邪见。四悭吝。复离五法。一施时不选有德无德。二施时不说善恶。三施时不择种姓。四施时不轻求者。五施时不恶口骂詈。
◆于家共有供中。偏食不与他人。亦得重罪。
◆施已不得胜妙果报。一先多发心后则少与。二选择恶物持以施人。三既行施已心生悔恨。
◆布施之业。乃是众行之源。既标六度之初。又题四摄之首。
◆有八事施已不得成就上果。一施已见受者过。二施时心不平等。三施已求受者作。四施已喜自赞叹。五说无后乃与之。六施已恶口骂詈。七施已求还二倍。八施已生于疑心。
◆萨埵投身。以救饥羸之命。尸毘割股。以代鹰鸇之餐。
◆妇人多生饿鬼道中。何以故。女人贪欲嫉妒多故不及丈夫。女人小心轻心不及丈夫。
◆独吝不肯惠施。障人修福。得恶最深。
◆反生毁呰令他不施。得罪最重。
◆众生独用家物及偏独食。皆得大罪。
◆智度论云。佛说施中法施第一。
◆虽是国主不必能施。虽是贫穷非不能施。何以故。贫穷之人亦有食分。
◆成实论云。扫一阎浮僧地。不如扫一手掌佛地。
◆月灯三昧经云。菩萨法施有十种利益。一弃舍恶事。二能作善事。三住善人法。四净佛国土。五趣诣道场。六舍所爱事。七降伏烦恼。八于诸众生施福德分。九于诸众生修习慈心。十见法得于喜乐。
◆优婆塞戒经云。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能教化人具足戒施多闻智慧。若以纸墨令人书写。若自书写如来正典。然后施人令得读诵。是名法施。
◆菩萨于一切时常行法施。若自无财随喜他施。若自有财供养智人。还得聪报。
六度—布施之二
◆能施之人行有智愚。若智人行施要观前人。有益便施。无益不施。
◆云何经说智人行施不简福田。答今释此意义有多途。明能施之人。有愚智之别。所施之境。有悲敬之殊。悲是贫苦。敬是三宝。悲是田劣而心胜。敬是田胜而心劣。若取心胜施佛。则不如施贫。
◆布施时应当至心。欢喜施与勿生悔心。
◆大宝积经云。财施有五种。一至心施。二信心施。三随时施。四自手施。五如法施。
◆大庄严论云。若物能令起恼则不应畜。纵令宝翫要必有离。
◆大宝积经云。所不应施复有五事。一非理求财不以施人。物不净故。二酒及毒药不以施人。乱众生故。三罝罗机网不以施人。恼众生故。四刀杖箭不以施人。害众生故。五音乐女色不以施人。坏净心故。
◆和合不如法者。勿以施人。
◆增一阿含经云。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应时之施有五事益。云何为五。一者施远来人。二者施远去人。三者施病人。四者俭时施。五者若初得新果蓏若谷食等。
◆优婆塞戒经云。若以衣施得上妙色。若以食施得无上力。若以灯施得净妙眼。若以乘施身受安乐。若以舍施所须无乏。若以净妙物施。后得好色。
◆诸人应以食半施于乞者。
◆天下之人谁有贫穷当无身者。
◆月灯三昧经云。佛言。若有菩萨信乐檀波罗蜜者有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降伏悭吝烦恼。二修习舍心相续。三共诸众生同其资产。摄受坚固而至灭度。四生豪富家。五在所生处施心现前。六常为四众之所爱乐。七处于四众不怯不畏。八胜名流布遍于诸方。九手足柔软足掌坦平。十乃至道树不离善知识。
◆大宝积经云。乐施之人获五种名利。一常得亲近一切贤圣。二一切众生之所乐见。三入大众时人所宗敬。四好名善誉流闻十方。五能为菩提作上妙因。
◆增一阿含经云。若檀越主慧施之日得五事功德。云何为五。一者施命。二者施色。三者施安。四者施力。五者施辩。
◆我应为无上乐而行布施。
◆优婆塞戒经。若施佛已。用与不用。果报已定。施人及僧。有二种福。一从用生。二从受生。施主施时自破悭吝。受者用时破他悭吝。是故说言。从用生福。六度—持戒篇
◆大庄严论云。若能至心持戒乃至殁命得现果报。
◆如斯等苦寔由毁戒
◆大宝积经云。第二持十善业戒者。有五事利益。一能制恶行。二能作善心。三能遮烦恼。四成就净心。五能增长戒。
◆惟大智之人厌世修道。
◆月灯三昧经云。佛言。若有菩萨能净持戒有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满足一切智。二如佛所学而学。三智者不毁。四不退誓愿。五安住于行。六弃舍生死。七慕乐涅盘。八得无缠心。九得胜三昧。十不乏信财。
◆六度集经云。复有四种持戒具足智慧。何等为四。一持戒常演说法。二持戒常勤求法。三持戒正分别法。四持戒回向菩提。
◆戒是人师道俗咸奉。
六度—忍辱篇
◆忍之为德最是尊上。
◆慈悲之道。救拔为先。菩萨之怀。愍恻为用。
◆菩萨藏经云。夫忿恚者。速能损害百千大劫所集善根。
◆人犯九恶唯当护口
◆成论云。行慈心者。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不丧。
◆遗教经云。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经云。赞人之善不言己美。
◆经云。见人之过口不得言。己身有恶则应发露。
◆经云。退而得者佛道也。
◆经云。恕己可为喻。勿杀勿行杖。
◆大宝积经云。第三忍辱有十事。一不观于我及我所相。二不念种性。三破除憍慢。四恶来不报。五观无常想。六修于慈悲。七心不放逸。八舍于饥渴苦乐等事。九断除嗔恚。十修习智慧。
◆月灯三昧经云。佛言。若有菩萨住于慈忍。有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火不能烧。二刀不能割。三毒不能中。四水不能漂。五为非人所护。六得身相庄严。七闭诸恶道。八随其所乐生于梵天。九昼夜常安。十其身不离喜乐。
◆私呵三昧经云。佛言。忍有六事。得一切智。何等为六。一得身力。二得口力。三得意力。四得神足力。五得道力。六得慧力。
◆凡情不识何须加毁。
◆六度集经云。复有四种忍辱具足智慧。一于求法时忍他恶骂。二于求法时不避饥渴寒热风雨。三于求法时随顺和尚阿阇梨行。四于求法时能忍空无相无愿。
◆世尊因此说偈言。夫士之生 斧在口中  所以斫身 由其恶言 应毁反誉   应誉反毁  自受其殃 终无复乐
◆夫人处世不能忍者。所生之处不值佛世。违法远僧。常在三涂。若蒙余福。得出为人。禀性常愚凶虐自逐。为人丑陋众所恶憎。生辄贫穷圣贤不祐。
◆其心如刚石 坚住不倾动  染着心已离  嗔者不反报  若如此修心 何有苦痛忧
六度—精进篇
◆释论云。在家懈怠失于俗利。出家懒堕丧于法宝。
◆经曰。身行善口行善意行善。定生善道。身行恶口行恶意行恶。定生恶趣。
◆菩萨本行经云。佛告阿难。夫懈怠者众行之累。居家懈怠则衣食不供。产业不举。出家懈怠不能出离生死之苦。一切众事皆由精进而得兴起。
◆智度论云。身精进为小。心精进为大。外精进为小。内精进为大。
◆智度论云。若人欲得所闻皆持。应当一心忆念令念增长。于相似事。系念令知所不见事。
◆遗教经云。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
◆月灯三昧经云。佛言。若有菩萨能行精进。有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他不折伏。二得佛所摄。三为非人所护。四闻法不忘。五未闻能闻。六增长辩才。七得三昧性。八少病少恼。九随所得食食已能消。十如忧钵罗华不同于朽。
◆大宝积经云。第四精进有十念。一念佛无量功德。二念法不思议解脱。三念僧清净无染。四念行大慈安立众生。五念行大悲拔济众苦。六念正定聚劝乐修善。七念邪定聚拔令返本。八念诸饿鬼饥渴热恼。九念诸畜生长受众苦。十念诸地狱备受烧煮。
◆六度经云。复有四种精进具足智慧。何等为四。一勤于多闻。二勤于总持。三勤于乐说。四勤于正行。
◆放逸懈怠之所不尚。精进劬劳无时不可。
◆生平不知修福。死去还属他人。
◆前圣后圣通诫殷勤。不得轻怠自损来报。
六度—禅定篇
◆十住毗婆沙论。十二头陀名体稍别。一尽形乞食。二受阿练若。三着粪埽衣。四一坐食。五常坐。六食后不受非时饮。七但有三衣。八毳衣。九随敷坐。十树下住。十一空地住。十二死人间住。
◆神通胜业非定不生。无漏慧根非静不发。
◆常坐亦有十利。一不贪身乐。二不贪眠睡乐。三不贪卧具乐。四无卧时胁着席苦。五不随身欲。六易得坐禅。七易读诵经。八少睡眠。九身轻易起。十求坐卧具衣服心薄。
◆五欲盖缠并是禅障。既能除弃。其心寂静。堪能修道。
◆食后不受非时饮亦有十利。一不多食。二不满食。三不贪美味。四少所求欲。五少妨患。六少疾病。七易满。八易养。九知足。十坐禅读经身不疲极。
◆随坐亦有十利。一无求好精舍住疲苦。二无求好坐卧具疲苦。三不恼上座。四不令下座愁恼。五少欲。六少事。七随得而用。八少用则少务。九不起诤讼因缘。十不夺他所用。
◆摄心一处便是功德丛林。散意片时即名烦恼罗刹。
◆树下坐亦有十利。一无有求房舍疲苦。二无有求坐卧具疲苦。三无有所爱疲苦。四无有受用疲苦。五无处名字。六无斗诤事。七随顺四依法。八少而易得无过。九随顺修道。十无众闹行。
◆经曰。深修禅定得五神通。心在一缘是三昧相。
◆空地坐亦有十利。一不求树下。二远离我所有。三无有诤讼。四若余去无所顾惜。五少戏调。六能忍风雨寒热蚊虻毒虫等。七不为音声剌棘所剌。八不令众生嗔恨。九自亦无有愁恨。十无众闹行处。
◆大宝积经云。菩萨修定复有十法不与二乘共。一修定无有吾我。二修定不味不着。三修定具诸通业。四修定为知众心。五修定行于大悲。六修定诸禅三昧。七修定常得自在。八修定其心寂灭。九修定常入智慧。十修定能兴正法。
◆六度集经云。复有四种禅定具足智慧。一常乐独处。二常乐一心。三求禅及通。四求无碍佛智。
◆经云。心王若正则六臣不邪。识意昏沉则其主不明。
◆月灯三昧经云。佛言。若有菩萨爱乐空闲有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省世事务。二远离愦闹。三无有违诤。四住无恼处。五不增有漏。六不起诤讼。七安住静默。八随顺相续解脱。九速证解脱。十施功而得三昧。
◆智度论云。三昧有二种。一佛。二菩萨。是诸菩萨于菩萨三昧中得自在。
六度—智慧篇
◆释论又言。佛是众生母。般若能生佛。是则智为一切众生之祖母。
◆经言。五度无智似若愚盲。所以般若胜出世间破除诸有。  自克心以牢其志
◆有人乐死。有愚痴人。不知死后更生。违远佛法。不值明师。贪生畏死死堕地狱。有智慧人。奉事三宝。遭遇明师。改恶修善。如斯之人。恶生乐死。死生天上。
◆学慧自识宿命
◆智慧之法不可不修。出世之因无宜弗习。
◆布施饥食济一日之命。施珍宝者。济一世之乏。增益生死。说法教化者。能令众生出世间道得三乘果免三恶道受人天乐。是故佛说以法作施功德无量。
◆月灯三昧经云。佛言。若有菩萨能行般若有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一切悉舍不取施想。二持戒不缺而不依戒。三住于忍力而不住众生想。四行于精进而离身心。五修禅定而无所住。六魔王波旬不能扰乱。七于他言论其心不动。八能达生死海底。九于诸众生起增上悲。十不乐声闻辟支佛道。
◆佛言。若有菩萨信乐多闻有十种利益。何等为十。一知烦恼资助。二知清净资助。三远离疑惑。四作正直见。五远离非道。六安住正路。七开甘露门。八近佛菩提。九与一切众生而作光明。十不畏恶道。
◆凡夫之心轻躁不停。极易回转。
受    戒    篇
◆涅槃经云。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若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拔苦与乐。必须崇戒。
◆经云。我若不持戒当堕三恶道中尚不得人身。况能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具一切种智。
◆般若经云。一切圣人皆以无为法得名。
◆遗教经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又持此戒得生诸禅定。又奉此戒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
◆菩萨既能如是坚持禁戒得不退果。
◆萨婆多论云。佛告比丘。戒有四义。故毁者重于余经。一戒是佛法平地。万善由之生长。二一切佛子皆依戒住。若无戒者则无所依。一切众生由戒而有。三戒是趣涅槃之初门。若无戒者则无由得入泥洹城。四戒是佛法璎珞。能庄严佛法也。
◆成实论云。道品楼观以戒为郭。禅定心城以戒为柱。要佩戒印得入善众。
◆论云。归依佛者。谓一切智五分法身也。归依法者。谓灭谛涅槃也。归依僧者。谓诸贤圣学无学功德自他身尽处也。
◆宁自杀身不敢犯戒
◆佛法僧。佛者。能说坏烦恼因得正解脱。法者。即是坏烦恼因真实解脱。僧者。禀受破烦恼因得正解脱。
◆善生经云。若人受三自归。所得果报不可穷尽。
◆归依佛者  归依法者  归依僧者  得大吉利  昼夜心中  不离念佛忏    悔    篇
◆大庄严经论云。若人学问虽复毁行。以学问力能寻复回。以是义故应勤学问。
◆佛言曰。若教人时。先当令其观于四谛。
◆开忏。惟此忏悔为除罪障。
◆凡夫之人其心不定。若得见谛是名沙门婆罗门。
◆信为道源。智为能入。
◆业报差别经偈云。 若人造重罪 作已深自责 忏悔更不造 能拔根本业
◆善恶取性作相由未寤理。非无妄业。
◆惭者。自不作罪。愧者。不教他作罪。
◆未曾有经云。前心作恶如云覆日。后心起善如炬消暗。
◆发智慧火了无明闇
◆信者为道源功德母。一切善法因之而生。
◆惭者。内自羞人。愧者。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