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创新例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7:41:39
高考作文创新例说(一)——体裁样式创新
近几年高考作文可谓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这里有“自择文体”的功劳。给考生文体选择的自由权,也就给了考生灵活机动创新的主动权。但自择文体不是不要文体,而是写什么文体就要是什么文体。是议论文,则必须合乎议论的要素;是书信体,则必须合乎书信的格式。分析高考优秀作文的文体,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大类。
常规文体
常规文体指我们平时经常训练的议论文和记叙文。这两大文体曾经是高考作文主要的文体形式,可以说是传统文体。而许多同学的确也习惯这两大文体的写作,高考中运用传统文体得到高分的优秀作文很多。这里各举一例。议论文如2002年的《在心灵的岔道上》,文章采用层层深入的方法,先写心灵选择的意义:选择的瞬间可能成全你,也可能毁灭你;接着写错误的选择会给心灵留下永不消退的污渍和伤痕;再深入一层,写怎样选择:一是用真心对待别人,二是选择错了重新选择。近几年来,严格意义上的议论文越来越少,倒是叙议不分、先叙后议、文体不明的“四不像”文章,呈越来越多的趋势,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我那农村老父啊》是一篇记叙文,描写了贫困地区的一对父女常见的情况:女儿想上学,却不能不顾及父亲的难处;父亲爱女儿,但有旧思想的拘囿。他们都面临物质和精神的选择。文章以女儿“我”的口吻来展开记叙描写,自始至终贯穿希望与失望、感激与哀怨交织的感情,深深打动我们。最后父亲一句:“丫头,你要争气,咱上!”以及篇终作者感叹:“我的农村老父啊!”,把感情再次推向高潮。
借鉴文体
借鉴其他样式的文章格式,移花接木,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借鉴的文体必须是考生熟悉的,不能一知半解,写出“四不像”的文章。我鼓励同学们去熟悉某种或几种文体,时常揣摩,考试时能够结合话题和所要运用的材料,作创造性的发挥。综观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我们发现有如下几种文体常被借鉴:
借鉴新闻。如2001年北京考生的《诚信专访》。文章假托诚信落水后被人救起送到医院,记者去采访诚信。作者设计了对落水的想法和对年轻人的劝告两个采访话题,表明诚信“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我的重要性。”其格式为:本报讯、导语、正文、对话。
借鉴就诊报告。如2001年《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文章巧妙地将医学知识与所提供的话题中那个抛弃“诚信”的年轻人的言行与思维方式结合起来,生动活泼地表明了自己的见解。其格式为: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确诊方法、诊断过程、医生签名。
借鉴日记。如2002年《临终手记》。文章采用原高中课文《火刑》的有关材料,假托布鲁诺分三天写了被囚、刑讯、法庭宣判三个场面,把布鲁诺为科学而献身,不向神学妥协的主题表达出来。
借鉴书信。书信是一种相当自由灵活的表达载体,几乎无事不可叙,无理不可说,无情不可表。2002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一文,小妹把盼望已久的奖学金偷偷给了比她更需要的竞争对手,心理又有矛盾,文章就假托哥哥给小妹写信,支持小妹的选择。其格式为:抬头、正文、结语、署名。
借鉴影视剧本。2000年话题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一篇优秀作文是《四幕剧》。文章层层递进,说明“生活有许多精彩的解释”。怎样才能有精彩的解释呢?第一幕说明要有善于发现的眼睛;第二幕说明要有乐观的生活态度;第三幕说明要有人性之光。只有如此,才会拥有第四幕的“真实的人生”。其格式为:幕名、背景介绍、舞台说明、人物对白、全剧终。
借鉴寓言。2001年《扔掉诚信以后》。写年轻人扔掉诚信以后,先被艄公敲诈,再被公司拒绝,又被旅馆老板欺骗,一环扣一环,最后他良心发现,重获诚信。
此外,还有小小说、广告语、会议记录等多种形式。
范文一:《真理只有一个》
袭人的寒风沿着漫天枯黄的野草卷来,我在苍茫的幽幽古道上,寻找着千百年来被遗忘和丢弃的珍宝。
那是一种怎样的奇思,会将真理埋没在幽僻的山谷,若不是有夸父追日的决心,怎有人能将它觅到。那是一种怎样的悲哀,是洛阳古道上响彻云霄的感叹,还是阮籍穷途惊天动地的恸哭;是哈姆莱特站在崖边生存或者毁灭的抉择,还是千里孤坟,昭君幽咽琵琶的怨怒。
我不知道亲缘对我意味着什么?莫不就是我的姓氏和血统。那么真理又意味着什么?难道仅仅也就是一种痴迷的执著。我不知道“文敌诗友”的白居易、元稹是怎样作出这种两难的选择,更无法想象那个为江州司马惊起的大诗人怎不受到“文敌”的牵绊,反而泪溅湿青衫。
我不解爱因斯坦和波尔为什么开始还争得面红耳赤,转眼间又坐在一起谈笑风生。是情感埋没了真理,还是真理在情感的簇拥下熠熠生辉。这真是一种无助的悲哀和孤独。
我是我父亲的儿子,而我却认为父亲的处世过于圆滑。我是我老师的学生,而我却认为老师的教学过于呆板。我理解父亲的苦衷,更尊重老师的劳动。但“真理只有一个”,我只能选择这惟一不让我感到心疚的东西。
浩渺的星空呀,你永远闪耀着动人的灵光。你哪里知道纵使万丈的火山灰能掩埋整个的庞贝古城,却永远也掩埋不了真理的曙光。
罗马广场上空激扬着令人振聋发聩的文字:“未来的世界会认识我的价值……”躁动的人群中回荡着为和平、为真理护卫的前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声音:“相信我,千万人呼喊的声音比不上一个在战争中失去了儿子的母亲的痛苦……”
对面不是血海深仇的死敌吗?为什么明知危险重重还要执著主动伸出和平的双手?这里不是满目疮痍的子民吗?为什么还要背着激进的青年,迈出寻求和平的出路?激进青年的爱戴难道比不上对手的停战吗?亲亲子民的情感难道比不上与“敌人”的一个握手吗?
“真理只有一个”,原来这就是答案,是我寻寻觅觅、魂牵梦绕的唯一的归宿。也是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终身追求奋斗的唯一终极。
点评:文章立意高远,涉及对人文的终极关怀;材料典型而有新意,显示出作者相当不错的认识水平和文学素养。全文结构谨严,紧扣情感因素对认知的关系行文,步步深入,揭示了“真理只有一个”,人类必须挣脱感情因素对认知的影响的道理,中心突出,切合题意;内容充实,材料典型;理性的表述中洋溢着真挚的感情。用笔灵动,语言流畅,文章大气。荐评人:陈良玉老师(曾担任湖南省高考作文评卷组组长)
范文二:《用双眼看世界》
相关主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时事挖掘:前不久曾有这样一起案例,一位音乐教授在一次歌曲大赛中任评委。在初赛中,他给一位选手打了最高分,而在复赛中,却给了最低分,最终此选手与冠军头衔擦肩而过。究其原因,原来这位教授在初赛后发现这名选手是自己“死对头”(另一位音乐教授)的学生。
相关链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情人眼里出西施,陌路之中成东施”的例子。另外,一些家长对自家小孩同他家小孩双重对待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还有“靠亲戚开后门”,“靠熟人走捷径”的套路也不是屈指可数的。人与人如此,国家之间也如此。像美国对外就施行双重标准,对亲密的国家与对疏远、敌对国家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
专家评论:以上所述皆为凭感情亲疏来引导个人认知的事例。归根到底,这是一种“单眼看世界”的表现。也就是从自身利益出发,从自身的角度来认识和解决问题。
人的认识因人而异,客观上受当时社会条件制约,主观上与一个人的立场、人生观、知识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由感情亲疏来决定事物的认知其实质也是一种片面的唯心主义,没有客观地全面地来认知事物。
所以,只有端正自身的立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全面地认知才能摆脱“感情”的囚笼,实现理性的飞跃,才能真正“用双眼看世界”。
即时评说:用双眼看世界不仅是一种科学的认知方法,也是一种正确的处世原则。古有“包青天”刚正不阿一视同仁,今有众多的医务人员视人民的利益如自身利益,舍生忘死、夙兴夜寐地战斗在“抗非”一线。我们伟大的祖国在沉睡后振兴,用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外开放,用非歧视原则与各国友好贸易,以无敌国外交享誉世界。
压轴发表:让我们用双眼看世界,冲破“感情”的桎梏,你会发现人生原来可以如此开阔美好,世界原来可以如此精彩美丽。
让我们用双眼看世界,打破“感情亲疏”的标准线,未来的星光大道,定将畅通无阻。
点评:文章构思新颖,以“网络个人主页设计”这一前卫的形式构思全文,别具一格。准确把住命题者思想的脉搏,把“情感”和“认知”的关系上升到认识论的高度,辨证地分析问题,使文章更有深度;由一位音乐教授凭个人情感给出前后反差极大的分数,拓展到国与国之间,因亲疏不同影响对国际事务截然不同的态度,使文章更具有广度。事例典型,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态度鲜明,感情真挚。文章以时空挖掘作为引子,以相关链接为突破口,以专家评论为切入点,进而亮出自己的观点,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是考场上难得的佳作。
范文三:《孔子与盖茨握手》
时间:2009年6月31日
地点:“‘世博会’筹委会”办公室
人物:“‘世博会’筹委会”主任王女士(以下简用Δ),记者(以下简用Ο)
Ο:2010年“世博会”将在上海举行,听说各项工作已经上马。
Δ:正在筹备中。这次我们的主题是“孔子与盖茨握手”。
Ο:这主题听起来挺有意思的。
Δ:是的。孔子是文化的象征,盖茨是现代科技的代表。两人隔时又隔地,听起来似乎不搭界,可是“世博会”既是世界性的会议,又要有我们中国人的特色,这个题目是再恰当不过了。一老一少,一中一外,既有历史的底蕴,又不乏时代的特色。
Ο:进入新世纪后,高科技的重要性人们已深有体会,但为什么这次又提到孔子 文化呢?
Δ:连你也这么问,瞧,这就更说明此次有关人文底蕴主题的必要性。上回我去音像店买《雷雨》,服务员愣是说没有“雷宇”,只有“张宇”,向我介绍《都是月亮惹的祸》!现在你去问别人王菲是谁,肯定无人不知,可你再去问问司马迁是什么,准保蹶倒一大片。上回还听说十年前的《还珠格格》重播,收视率极高,而新拍的历史名著《三国演义》却无人问津。凡此种种,无不让人心寒。当然我并不否认张宇等代表的娱乐性的文化,可是那些有着悠久历史或是沉积了作者毕生心血与智慧的传统文化遭人冷落却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Ο:文化底蕴与高科技有什么联系吗?
Δ:当然有。爱因斯坦曾说文学给他的要比高斯给他的多得多,现在许多创业型的小青年虽整日与经济、科技打交道,却也又满腹经纶。文化与科技其实都属于一种创造型的“艺术”,两者形式不同却能互相促进。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搞科学的人丰富的想象力,有了诗人般的想象力才可能在科学的领域里展开翅膀,自由驰骋。另外,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高科技武装我们,使我们具备竞争的实力,文化底蕴又能净化我们浮躁的心态,热情中不乏沉稳。其实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等思想永远是能在各个领域派上用处的。高科技有着日新月异的发展,而我们的文化素养却没能跟上步伐,这是全世界应当注意到的问题。我期待孔子与盖茨握手的那一天。这也是我们这次会议努力的方向。
Ο:能透露些计划方案吗?
Δ:谈不上透露,会议是我们大家的事。我希望能得到全世界的关注。不过到时候我们将举行“人文古迹展”、“琴棋书画全民总动员”、“科技发明展”等一系列活动,同时邀请国外著名文学家、科学家来介绍他们的经验,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进步,同时也让中国人民加深对世界科技、文化的认识,认识到科技与文化并行的重要性。我现在脑海里浮现的是孔子与盖茨彼此交流经验的情景,我也坚信会有那么一天!
简评:一篇好的文章应是主题新,结构新,材料新的作品,这篇文章全做到了。题目就来个“孔子与盖茨握手”,如清风拂面;主题落在文化对科技创新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上,也很有见地;最令人赞叹不已的是作者所用的答记者问的形式,真是别出心裁。在应试作文上敢于这样标新立异,这是需要勇气和功力的!
此文是创新的典范。
范文四:《面对大海——〈实话实说〉专题节目》
(9:15  打开电视)
崔永元:欢迎大家收看今天的《实话实说》节目。我们今天的主题是“面向大海”。前几天,我去了一次海边,我没有在意那里的沙滩、美女(场下观众一阵笑声),我只是面对大海,思考了很多——大海的雄阔,宽广;大海的无情,残忍;大海的慈祥,温柔------
大海其实就是人类的舞台,自我展示的场所。
下面有请我们今天的嘉宾:中国入世首席谈判员龙永图、中国足球主教练米卢。
(场下一片掌声)
崔永元:前段时间中国的一件大事就是中国加入WTO,而这世界经济格局就像是大海,中国加入WTO, 正是为中国在这片海洋中拼搏奠定了基础。
龙永图:小崔的比喻很恰当。当今世界,以综合国力经济发展的今天,中国加入世贸这片大海,正是培养中国在世界的竞争力;世界如大海,不下水的鸭子永远都是“旱鸭子”。
崔永元:如果美国在这片海洋中是航母的话,那中国又是什么角色呢?
龙永图:潜艇,潜艇,中国就是潜艇,因为航母最怕潜艇。中国终将浮出水面变成航母,矗立于海洋之上。
崔永元:如果说海洋是一片战场,它孕育了中国的强大。但战场毕竟是无情的,中国的足球就是这样,正当我们划着小船昂首挺胸进入了“世界杯”之时,一个一个的浪头打过来,我们终因大海的无情而退缩。
米卢:(以下为翻译)
是的,中国的足球在等待44年之久后终于出了港湾,但大海毕竟是无情的,不过中国之舟并没有沉没,我们只是回来加固,最终它会冲向大海。
崔永元;大海就像商场,像战场,像世界。大海无处不在,竞争无处不在。只要有竞争的地方就有大海。
“太平洋”不太平。
大海孕育着成功,又埋没了希望。
大海既是天堂,又是地狱,只是我们的行动决定了我们的去向。
这就是我们面对大海的抉择。谢谢!
(9:50   关上电视)
明天就是高考,我相信我这一叶小舟必将在大海的风浪中驶向成功的彼岸!
面对大海,面对成功!
点评:构思新颖,是本文的一大特色。把“面对大海”作为《实话实说》专题节目“播出”,可谓“奇军突起”。现场气氛逼真,人物“演”得惟妙惟肖,尤其是主持人崔永元的风格同现实如出一辙,令人称绝。由于抓住了“大海像商场,像战场,像世界”的比喻,选择“加入世贸这片大海”和“划着小船进入世界杯”两个话题,就能突出“竞争、拼搏”这一中心,使材料和立意吻合,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主持人最后一番话既辨证,又深刻,把文章立意推向新的高度,又给“观众”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需要指出的是,节目中的“龙永图”不可能在公众场合说“航母最怕潜艇”之类的话,这涉及国与国的关系,是作者思考问题不够全面所致,应当引起注意。
范文五:《一封消费者的申诉书》
敬爱的消协领导:
您好!我作为一名受害的消费者,现在向消协提出严正申诉:控告"巨规则"药业有限公司毁我女儿美好前程!
事情是这样的。我是一位"望女成凤"的母亲,从女儿小时起就培养她多方面的兴趣,特别是在文学写作方面。女儿也很争气,博览群书,笔耕不辍,一直受到同学老师们的赞扬,说她"见解独到,语言平实,贴近生活"。谁想上了高三,她作文成绩直线下滑,最后甚至可说是一落千丈。新班主任(一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警告她:"高考作文不许恣意胡为,要按'规则'写作!"
面对才华满腹却升学有难的女儿,我心急如焚--怎能让"见解独到"的女儿符合那该死的"规则"呢?这规则又是什么呢?
这时,我看到了"巨规则"公司出的"速效规则冲剂"系列的"八股冲剂",简介如下:
品名:速效八股冲剂
成份:首段中心草二钱
二段引深粉三钱
三段举例散四两
末段点题花二钱
适应症:对高考标准作文规则极感不适,作文无法符合规则等。
药效:服用者短期内即可丢掉自己的思路,换上"规则"视角立意;并使其文笔甚"规"-中华民族语言瑰宝极生僻词汇转为其口语常用词,使其做到事事举例,出口便是对偶排比名言警句,药到病除!保证符合高考规则!
看完介绍我心情振奋,火速购回,硬塞进女儿口中。女儿果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先是改称邻居女孩的父母为"令尊令堂",后来她不骑车上学了,说什么"车轮一转,不能十步;吾腿十驾,功在不舍。"还有,那天天冷,我让她加衣裳,她偏不,口中还念念有词:"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云云,不胜枚举。
谁知,这"规则"说变就变。自《赤兔之死》之后,"规则"早已变得不那么死板了而女儿还按"旧规则"只会"点题-深入-举例-扣题"。现在,不仅我们全家生活大乱,女儿也无法再适应"新规则"的高考作文了。
面对被"巨规则"公司害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女儿,我痛心疾首——规则也是会变的呀。还我活泼可爱才思敏捷的女儿吧!
一位悔恨万分的母亲
×年×月×日
点评:内容生动、形式新颖、文笔活泼的文章,自然人人爱读;能在高考特定的氛围、规定的时间内,立就这样一篇文章,确实难能可贵。虽说生活中本无什么“速效规则冲刺”、“八股冲刺”,但它所用的“成分”,刚好是现行应试作文的所谓“规则”,于是,日常教学中一些生硬愚陋的做法,在这种戏谑的口吻和可笑的描述中得到了嘲笑和讽刺。其中对古文的引用和防写,更是惟妙惟肖地勾画出“应试作文套路”对学生的禁锢与影响。
范文六:《百元钞票的自述(寓言)》
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泛着发霉的味道,伴着“咯吱呀,咯吱呀……”的噪声,我诞生在这个世上,朦胧中,我听到一个刺耳的声音,“去,拿到市场上,以大换小,以假换真”。没过多时,一道刺目的阳光直射的(得)我两眼发黑……
我终于看清了自己!一身漂亮的粉红色衣裙使我在众兄弟面前格外出众,我快乐的(得)眨着眼睛。不错,我是一张百元大钞,在这个世上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呵,我好高兴,
只是……
我的主人用我换来了一斤青菜,以及大把零碎的纸币,然后,他拍拍屁股就走。不多时,我就听到菜农的一声惊呼:“天啊,是假钱!”浓重的罪恶感随着这声惊呼漫上了我的心田,漂亮的衣裙也似涂上了一层污渍。“把我上交给银行吧,那儿才应该是我这个违法物的归处。”我在心中呐喊着,可是没人能听到。
菜农的生意很好,没多久就“清仓”了。他从一堆钞票中找到我,拿在手里反复揉搓着,然后,他走向一家忙碌着的肉店,用我换来了一斤好肉……
肮脏的污垢遮住了粉红的亮色,我惊恐的(地)睁大了眼睛,我的主人不断的(地)在更换,从肉店老板到小职工,到大局长,又到大局长的儿子,最后又到了局长儿子的班主任手里,在此,我有幸听到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他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等七个背囊,当他所乘小船超载时,他思索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故事讲完后,老师教育学生道,“记住,‘诚信’是为人之根本,没有了诚信,即使你拥有再多的财富,最终你也将会成为最贫穷的人……”
听到老师这样说,我想,我罪恶的旅途该是一个终结了。但,我却惊讶地看到老师在验钞机的闪闪警示灯下竟熟视无睹,放我过关。随后,我过关斩将,所向披靡,又一次流向市场。天啊,这是怎么回事?!每一个人都知道我是假钞,但每一个人都拿着我去骗另外的人,诚实没有了,信用没有了,人们在互相欺骗着……
当你看到我的自述时,我仍在市场上游荡着,背着沉重的罪恶感,我一直地在想老师的那句话,“诚信是为人之根本,没有了诚信,即使你拥有再多的财富,最终也将成为最贫穷的人”。可是,谁能救我呢?
点评:读罢此文,似乎听到了小作者那真情的呼唤,似乎看到了小作者那颗呼唤“诚信”的美好心灵。在假钞痛苦的呐喊声中,我们不由自主地融入到作者渲染的这种氛围中,真心地跟随作者一道去呼唤,去呐喊。这篇作文真切感人的主要原因,是和作者构思的精巧,晓畅轻松的语言分不开的。文章用拟人化的写法,从钞票的诞生写到它的生存环境,通过写钞票的感受来巧妙地反映社会现实,揭示了那些失去"诚信"后的人们助纣为虐的丑恶行径。
高考作文创新例说(二)
——语言创新
课堂BBS
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的搏动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该是美丽的面庞了。考生依托语言的载体,向阅卷老师展示写作才华,语言是否有亮点,是否有出彩之处,直接影响了印象分的判给。很多改卷老师说:“一篇作文,出现‘月亮’,最好不过;如果没有‘月亮’,‘群星璀璨’也很好;没有‘群星璀璨’,出现‘数颗星星’也就不错;千千万万不能给阅卷老师看的是‘茫茫黑夜’、‘漆黑一片’。”考生平时习作中有意识的追求,考试中熟练的“包装”一些语句,弄出几颗明亮的“星星”,会使自己的作文生色,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取得好的成绩。下面介绍几种语言出彩的方法,定能令你的文章文采飞扬。
一、努力使语言通顺、流畅
用词准确,句子间联系紧密,文气连贯通顺,就自有一份文采。例如:
(1)我眼中的潇洒,不在乎外露的言谈举止,而在于内心的出世态度。穿一身洒脱的衣裳,不是潇洒;言行不拘小节,也不是潇洒。正如佛门所说的悟性,潇洒的感觉全在于人的心间。人世间的名利情爱、恩恩怨怨,你是否能不沉迷其中,为其左右呢?生活的压力和生命的尊严间,你是否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呢?潇洒,就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感觉,就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就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品味。只有洞察到世事规律,只有善于自我调节、体味人生真谛的人,才能真正潇洒起来。《我眼中的潇洒》
(2)人生坦荡,死而无憾。做老实人,对自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他们不必绞尽脑汁去压低别人,抬高自己,他们不屑于这样做;他们不用处处谨小慎微,去提防别人,他们不必这样做;他们不必察言观色,欺下瞒上,他们不会这样做!老实人一生生活在坦荡之中,信自己,爱自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的人格。朋友,要做老实人----你得对得起你自己。《要做老实人》
另外多用修辞手法。整句,句式整齐,文脉流畅,气势雄浑,丰富多采的句式使文章节奏明快、波澜起伏。
(1)“苹果为什么落在地上?”这个疑,对于探索“万有引力”的牛顿有极大的启示;“水开了,壶盖为什么跳起来?”这个疑,使瓦特发现了蒸汽的力量;“挂灯摇摆幅度不论大小,为什么时间都是一样?”这个疑,使伽利略发现了等时性原理。《说疑》
(2)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这是张海迪面对命运挑战的一份坦然;眼前闪耀着一个纯真的微笑,这是桑兰面对伤痛的一份无悔。她们承受着苦难,却收获着希望;她们承受了黑夜,更收获了黎明的曙光。《谈谈忍受力》
(3)人生如行船,不会总是风平浪静,我们必须去承受一时的不公,去承受不被理解的苦痛,去承受无人喝彩的寂寞,去承受努力之后失败的沉重,去承受……只要你勇敢地承受过,那即使你最总终不能停靠在理想的彼岸,你的人生也一样是精彩的。《谈谈忍受力》
(4) 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 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和辉煌。《道德仍需灿烂》
(5) 现代价值观不能到文艺复兴的个性解放中挖掘,不能到萨特的存在主义中挑捡,不能到卡夫卡的人性异化中剪取……
二、要善用整句
语言最忌讳的是累赘啰嗦,然而有一种啰嗦却别有趣味,我们姑且称其为“文字游戏”。
有位考生是这样写什么是“诚信”的:
诚信是什么?
农民说,诚信是一粒种子,为了大地的丰收,就要在烈日下成长;
工人说,诚信是一座熔炉,为了祖国的建设,就要把生铁炼成好钢;
军人说,诚信是一个哨位,为了人民的重托,就要守住边疆;
学生说,诚信是一棵小树,为了园丁的哺育,就要成为栋梁;
这样写,就比说“诚信是各行各业的人们都要遵守的道德准则”要好的多,作者把“各行各业的人们”这种概括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工农兵学这样比较具体的可感的对象,并且用他们的言论和具体的工作岗位、成绩、愿望等等取代了自己对“诚信”的枯燥解释,这就是文采,这就是形象思维的结果。还有的这样写什么是诚信:
诚信不是金钱,但千金难买季布一诺;
诚信不是美貌,但它使狡诈的郑秀黯然失色;
诚信不是知识,但胜过张仪的学富五车。
这样写又比说“诚信是最宝贵的人生品格,它比什么都重要”要高出一筹。
也许会有人觉得这样写不是化简为繁,啰里啰嗦,自找麻烦吗?其实,文章该啰嗦时就得啰嗦。如果图省力怕麻烦,那最好就是别写文章。有一首古诗这样描写水中的鱼儿:“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如果为了图省事,把它改成“鱼戏东西南北”一句话,还有什么意思?再如,什么是生活?这也是很难用抽象语言概括的,但会写作的学生是有办法的,他这样解说:
生活是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
生活是美酒,会喝的说它甜,不会喝的说它苦;
生活是一首诗,有抑扬顿挫,也有平平仄仄;
生活是一首歌,有低沉忧伤,也有激昂欢乐。
这组句子就通过形象思维,巧妙的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看法,并且意蕴深厚,耐人品味,堪称警句,使文章顿生光彩。
再如,有人觉得杜牧的七言绝句《清明》诗太啰嗦,不够简洁,于是把它改成了五绝:“清明时节雨,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摇指杏花村。”删去了“纷纷”、“路上”、“借问”、“牧童”几个具体的富有形象感的词语,简则简矣,但原诗的意境全失,人们还是喜欢有点“啰嗦”的杜牧原诗。可见形象思维是文章妙趣横生的关键,绝不是一句“啰嗦”就能否定的。
范文一:《汉语是美丽的》
小时侯读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虽不解其意,但汉字音节那琅琅上口之感,却使我感受到音韵之美。
吟到曹孟德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惊叹我们的文字竟有如此神奇,将大海描绘得波澜壮阔,如在眼前。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看过《红楼梦》,领略到曹雪芹笔下黛玉的孤高傲世、卓而不群,宝钗的暗藏心计、矫揉造作,熙凤的精明能干、泼辣性情——几百个人物被作者用我们的民族语言描画得栩栩如生,使我与主人公同喜同悲。
从此我便彻底被汉语之美所折服,以后又渐渐省悟了许多许多——
好象记得一位作家曾说过,汉语曾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浩淼的汉宫秋月;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吹”、“绿”不定的江南岸;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武的老骥之志,是诸葛的锦囊妙计;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执过羊鞭的《兵法》,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是屈原的哀郢沉江,是杜甫的沉郁顿挫;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
汉语还是遒劲多变的书法写意,是“岁寒三友”的纸身墨影,是似字非字的仙风道骨,是人生变数的篆、隶、楷、草。着下难道不美吗?
当然,汉语曾经还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清风不识字”的杀身之祸;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悲惨命运;是范进中举的痴笑癫狂;是假洋鬼子的装腔作势——
于是,“五四”一声呐喊,汉语又剪下了长辫子,脱下了长衫,有儒雅的文言文变成了潇洒的白话,有圣贤的殿堂走下了平民的书摊。从此汉语之美进一步渗入到我们生活当中。
然而受到了美风西雨的影响,当今汉语居然有“发菜”变“发财”的可笑,有“棺材”变“官才”(升官发财)的滑稽,有“八”生“发”的谐音;有默默无“蚊”的骚扰,有“酷妹”、“帅哥”的无聊,有网络文化中“880”(拜拜您)的粗制滥造——汉语之美被渐渐抹去。
汉语是我的口音,我的肤色,我的血型,我幼年的儿歌,我少年的作文。汉语是我的生活习惯,我的生活方式。我怎能遗弃她,我们怎能摈弃她呢?
像无法选择血缘和亲生父母一样,我们无法拒绝汉语对我们的哺乳。让我们重新审视母语,她是我们民族的根,生命的存在,美的化身。
汉语,我心中那一方圣洁、美丽的土地——
范文二:《历史的选择和选择的历史》
我曾在严寒的冬日登上玉皇顶,看着银装素裹、云气缭绕的泰山;我也曾踏上长城,在气势浩然的砖石群上,看着落日将脚下的长龙染成金红;我更曾两次游览苏州,在拙政园的山水、狮子林的山石中感叹古典园林的精致,然而我知道,它们能当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却绝不仅仅是因为眼前我能看到,触摸的美景,更多的却应该是岁月流逝后,历史在那里留下的、颇有独特韵味的沉淀。
泰山上既有佛寺又有道观,同时也有属于自己的泰山神和泰山奶奶。于是,这座威严的山峰将自己笼罩进了由宗教织成的光环里,显得卓尔不群起来,但这又不是他全部的尊崇,君主帝王虔诚的、祭拜天地的旅程,文人墨客、一代宗师的比吝溢美令它身兼帝王的高贵与骚客的诗情,且不说秦皇汉武,康熙乾隆,孔子的一句“登泰山而小天下”足以令它名垂千古。我想,正是这些由伟大的人物积累而成的文化,正是这些在漫漫岁月里历史堆叠而成的刻痕才令泰山同时拥有了“历史和文化的遗产”。
泰山如此,牵扯着数十万劳工血泪的长城何尝不是?令退隐官宦们殚精竭智苦心营建的江南园林又何尝不是?其实,不是每个美丽的风景都是一份珍贵的遗产,不是每栋精致的楼宇就象征了一种文化。是历史粹取后的结晶、精华方可谓“历史遗产”,是人类活动过的体现着人类智慧的地方才可说“文化遗产”。它们诞生,然后经过历史的选择,才在残酷的裁汰中留存、升华,最后被选择,成为一点或者一段又或者整个历史的见证。这样的“遗产”才叫做选择的历史。
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太多太多的奇迹留存了下来,甚至成为绝响,但也有太多本不应该被毁的被散为烟尘。我们观摩着承德避暑山庄里清帝王的手迹怎能不念及英法联军一把火毁去的万园之园?我们仰视乐山大佛悲悯的眼又怎能不想到在塔利班炮火中毁去的巴米扬大佛?又幸好拿破仑只毁去了狮身人面像的一鼻,不然,埃及人民的血汗只有湮入黄土,人类辛辛苦苦地铸造出本该不灭的辉煌,又怎奈何战争惨烈的破坏?创造者艰难、毁灭者举手之间,又或者,人类现在的文明也要接受历史如此的选择?然而经历了这样的“挥霍”,将来能被后人选择的历史还能存在多少?人类保护着过去,也希望人类同时用心尽力地关注一下现在,不然,我们的“遗产”就太微不足道了。
诚然,我们不知道历史将如何发展;诚然,我们不清楚后人将如何选择。于是,我们不知道究竟会是贝聿铭的香山饭店又或是梁思成竭力保护下的京都能为后人所选择,我们也不知是口技或是相声能成为未来的瑰宝,但至少我们应该努力,让历史有更多余地去选择,也让后人有更多可供选择的历史,毕竟,人类不能永远对过去表示遗憾。
点评:这篇作文显示出作者知识面比较广,视野比较开阔,中外古今的知识融合的比较好。对什么是文化遗产把握比较准确,能够看到文化遗产之所以留存至今有历史选择的原因,这点难能可贵。但作者最后的观点和结论有些模糊,也没有展开继承和发扬文化遗产的问题。
范文三:《千年的呼唤》
它曾是千年前的儒学大师发自肺腑的呐喊,它曾在勾心斗争、尔虞我诈中变得不名一钱。它曾是无数饱学之士终生恪守的行为规范,它曾是阴险狡诈之辈赖以飞黄腾达的外衣。它太简单,简单得连伢伢(牙牙)学语的孩童都能叫出它的名字。它又太复杂,复杂得让有些人将它遗失得无怨无悔,无影无踪。
它,就是诚信。
有了它,才有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承诺;才有了五关之前"赤兔胭脂兽"的一骑绝尘,才有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丰功伟绩。因为诚信"文不能安邦,武不能附(服)众"的宋江才能坐上聚义厅的头把交椅,将替天行道的大旗扯得迎风飘扬。因为诚信,平遥小城诞生出来的"日开(升)昌",才将分号开遍大江南北,将半个中国的财富会(汇)集一堂。同样是因为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诚信之约,嘉兴南湖的微波,井岗(冈)山头的星火终于汇成滔天巨浪,熊熊烈火。席卷了古老的神州大地,一个年青政党走过了八十载的漫漫征程。
然而,历史不会忘记,在一次次烈火硝烟中,在一场场血雨腥风下,诚信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无可奈何……
宋襄公追求诚信,可在群雄逐鹿,弱肉强食的战国,靠诚信他屡战屡败,在失利与孤独中无力回天,忧愤而死;宋江追求诚信,为了它,他率领108名好汉接受了朝廷的招安,直到长江水荡涤着张顺的碧血,蓼儿洼埋下李逵的冤魂,这份忠贞,至死不渝,留下的只是无数仁人志士的扼腕叹息。终于,苏州才子金圣叹背弃了这条路,一个大手笔,腰折了宣扬忠孝节义的教科书,也许从那时起,诚信开始摆脱了封建枷索(锁)的桎梏,一种崭新的人文精神开始悠然自立。
当一场春风吹遍大江两岸,中国开始敞开胸怀,迎接八面来风,我们蓦然发现,时代已经赋予了诚信以新的内涵,它变得独立了,坚实了。在它的指引下,莱茵河畔,荡起了滚滚的"海尔"潮,联合国的讲坛,开始有了中国人字正腔圆的“呐喊”,就在昨天中国“入世”问题取得重大进展,站在世纪潮头,我坚信,新世纪的中国将以诚信、务实的形象,傲然挺立于太平洋的两岸。
点评:这是一篇文采飞扬的散文。从中可看出小作者熟读文史的功底、驾驭语言的能力,以及善于独立思考的个性。开篇一组排比整句,使用了对比手法,推出了全文中心“诚信”,然后作者纵观古今,将历史上的诚信之士、诚信之事信笔推出,他们均因诚信名垂青史。紧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指出了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诚信也曾苍白无力,扭曲变态,留下了多少让人叹息的故事。带着封建枷锁桎梏的诚信是必须背弃的,作者讴歌着一种独立的、坚实的有着时代内涵的诚信。全文思想深刻,语言遒劲,挥洒自如,结构严谨,一气呵成,对诚信以正反两方面去分析认识,使文章很有力度,是考场作文中的佳品。
三、要用散文笔法
范文一:《带着“诚信”上路》
人生本是一条有始有终的长旅,它的珍贵就在于它的不可逆转。如果我是那个年轻人,我会抛弃“金钱”“荣誉”或者“美貌”,我会用生命去捍卫“诚信”,因为那才是属于心灵的最珍贵的东西。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我把世俗的东西都抛开,只求一颗不受纷扰的心灵”。试想失去了“诚信”,又何以慰藉心灵,使之安宁和温馨呢?
金钱这些物欲越来越多地涌入人们的生活,许多人把“一掷千金”看成了一种荣耀与时尚。人们在越来越富足的同时,精神却越来越贫乏。想想还有多少人坚守着“诚信”二字作为人生的准则和信条呢?人们一面不择手段地赚取大把大把的钞票,一面用怪异的眼神看着“诚信”,如同看一位不合时宜的美女,满目的惊诧和不可理解。看到这一幕,我还能说什么呢?
于是,我把“诚信”拉过来,与我一同上路。
我遇见一个躺在路上奄奄一息的人,我呼唤他,用自己的体温将他暖醒;我给他我的面包,给他喝我的水。然而待他体力恢复之后,却一把抢过我的钱袋。我愕然地张大了嘴巴,但我不记恨他,我坚信他有一天会内疚,并为此感到深深的不安。
我继续往前走,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人。我始终用一颗纯净无私的心去给予别人温暖。越来越多的人变得真诚而友善了。他们带着明净的微笑,真诚地要与我同行。他们由衷地感叹道:“拥有一颗诚信之心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在布撒“诚信”的人生之旅中,我疲惫甚至晕倒过,不知名的人用自己的水和面包救醒我。我继续向前走。在走向终极的光明与幸福的途中,"诚信"也越来越发出熠熠的光彩。我的人格和整个生命也因此格外美好。
尽管我除“诚信”外仍一无所有,但我快乐而且满足。
人生之旅的终点到了,长翅膀的天使把我领进天堂:这里欢迎“诚信”的人。
与此同时,我看到了那个抛弃“诚信”的年轻人。天使正检查他的行囊。“你的‘诚信’呢?”“我丢了。”“那对不起,天堂不欢迎无‘诚信’的人,你将‘诚信’找回来吧。”
人们啊,请不要忘记带着“诚信”上路!
点评:“诚信”在年轻人那里成为弃儿,这其实是现实的某种折射。当人们普遍地把追逐金钱地位作为惟一选择时,人们以怪异的目光看待“诚信”就不足为怪了。但所幸的是在物欲横流中,仍不乏特立独行坚守诚信的人。“我”就是其中一位:不但要用生命去捍卫“诚信”,还决心用一生去实践“诚信”,虽九死仍不悔,这就是“带着‘诚信’上路”的含意。在“我”结束人生的长旅,结果是受到天使的欢迎,也目睹了那位抛弃了“诚信”的年轻人的尴尬。本文就是在这样亦真亦幻的描写中,展示了是否坚守“诚信”的终极意义。
范文二:《理性的美》
感情如水,理性如冰,八分之一的冰块浮动在水上显现着庄重和威严,一任冰下蓝色的水漂荡,不减半点高雅,这是理性的美。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情感如佳期如迷梦,如朦胧的目光一样虚幻地笼罩在你的思绪中,虽然美,但是纵使你有洞明一切的雪亮智慧的双眼也难在情感的月光下一任目光驰骋鸟瞰。而理性,则是明艳的阳光,它慷慨地洒向宇宙空间,哪怕是枝叶繁生的丛林,哪怕是污浊游荡的大海,哪怕是遥远的孤独的星球,都可以让你一睹宇宙的本色。阳光下的美是真实的。
或许诸官还为纠缠人心的家务事颦眉捋须,或许慈父正为过去疼爱的儿子而首鼠两端,或许朋友正为是否告发他那狗彘不食的朋友而思绪万千,情感如霜染了你的发,如皱纹老了你的脸,如苦药苦了你的舌,无情总被多情扰。如果放松你的大脑,有原则有理性地抹去结在你窗前的细细蛛丝,擦去玻璃上的点点尘埃,你会看到一个明艳的世界,那里山重水复处有柳暗花明,是理性给了你翅膀,让你高飞,让你望远。理性总是潇洒而优雅地从你身边走过,他不像情感一扑一朔地踢你一脚,然后再给一个稚气的鬼脸。理性是智慧的表现,只有智慧才称得上是最美的东西。
总喜欢史泰龙那一张冷静的脸,温暖而又深邃的眼睛总是平静地注视着远方,额上几条浅浅皱纹是思考的象征,脸上的皱纹写着坚毅和勇气,他成为我心目中理性的象征。他的一举一动都闪烁着理性的智慧。如果我们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和他一样理性,这个世界该是怎样的世界呀!能沉着勇敢应付人生中的变数,处惊不变,原则、熟练运用自己的能力,这是理性美的内涵。
也听一些短视的人说,这世界太冷,需要温度,需要感情。殊不知无聊地躁动是太感性,太缺乏理智。理智不等于冷,正如感情不等于温暖一样。理智是美的东西,一切美都是有温度的,理智的人也有感情,理智的思考也有局限和麻烦,只是有些理智只是所谓的理智,没有到达高的境界也就不会领悟到高层次的美。
窗外阳光明艳鸟语花香,在理性的眼睛里一切都是美的,这双眼睛也因理性而显得与众不同:是脱俗的美,是成熟的美,是理智的美。
点评:整篇文章对理性美进行颂赞,属于典型的散文体。文章用多种比喻来比拟感情和理性,例如把感情比喻成水、月光,将理性比喻成冰、阳光,形象生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语言功底相当扎实。
文章从第三自然段开始涉及到具体事例,点出理性美的实质:理性是智慧的表现,只有智慧才称得上是最美的东西。随后,作者又把史泰龙的脸当作理性的象征,道出理性美的内涵:能沉着勇敢应付人生中的变数,处惊不变,原则、熟练运用自己的能力。最后,作者表明理智不等于冷,理智的人也有感情,没有到达高的境界也就不会领悟到高层次的美。这使得文章有思辨性,作者的智慧得到彰显,正好和这个有思辨性的话题相吻合。
范文三:《转折》
人们常说,人生就是一条长路,每经过一个路口都会是经历一次转折。此时此刻,我就站在人生的一个转折处,茫然与彷徨使我的心如蝶翼般颤动。微风摩擦着耳鼓,我听见冥冥中一个声音:“这个转折,你会如何去面对?”
我仿佛面对夜空,那几亿万光年之遥的星云,发出的竟是千百年前的光芒——我仿佛看见被贬的苏轼,看到他面对转折的从容与气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激起了千百万人内心深沉的回响;我也仿佛看见卢比孔河畔的凯撒大帝,看到他面对转折的果敢与坚毅,那一响亮的决定,成就了古罗马的辉煌,也成就了人类历史中值得永远纪念的亮点;我还仿佛看见文革时期的沈从文,看到他面对转折的高雅与昂扬,这位文学巨匠的心底荷花地依旧芬芳,人生路也仿佛充满了荷花的高洁芬芳……
繁星在闪耀,好像是对我说:“你呢,你呢?”在这转折的渡口,前人的帆影已经远去,汹涌的浪潮已沾湿我的衣襟。我知道,面对转折,需要我的乐观、从容和勇敢。而这一切,无不源自一份对生活的信心。任何一个转折都是一个新的契机,一个新的机遇,一个个转折堆砌出生活的多彩。任何一个转折都是一次对生命的考验,一次与命运的较量;一个个转折也就成就了一次次生命的伟大与辉煌。所以,我要微笑着去面对,平静去迎接,勇敢去较量。相信转折之后会有春光的旖旎,会有燕雀的啁啾,会有一条更为宽阔的阳光大道。
人生的转折也许并不多,但每一个转折的影响都会很大。这些转折也许是因为自身的成长和经验必经的路口,也许是生活中无辜遭遇的突变,但毫无疑问的是,都需要我们去面对。
抓不住的岁月的鸟翼,被火光映在手掌;每一次转折,都形成一道深深的掌纹,比羽毛还要清晰。我多希望,在我们走到长路尽头的时候,那每一道掌纹还能让我们感受到不息的生命力;我多希望,在每一个转折的路口,都留下我们顽强的身影和从容不迫的笑容。
记得席慕容的一句话:“每一条走过来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不得不这样选择的方向。”而在这“走过”与“走下去”的转折路口,待我以最充溢的信心和活力,去感受灵魂舞蹈如花之绰约;待我用最坚实的心灵和意念,去创造人生烂漫如霞之辉煌。(人民网北京6月23日讯)
范文四:《关于诚信的思考》
曾经读过一本书,是关于美国人的消费,书上说:美国人都是在花未来的钱,而享受现在。我就有些迷惑不解了,既然美国人都是“举债度日”的,一旦出现了无赖的山姆小子不肯还钱怎么办?后来我又看了另外的一些书,这个谜团才解开。原来美国有个信用局,若是某君出现信用违规,即通知各大银行,封杀他所有的借款,此招是以使其无立身之地。据说,某些罪犯不怕违反法律,却独独不敢得罪信用局。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的诚信问题。本来,中国是个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人无信而不立”、童叟无欺的故事熏陶了我们几千年。然而,近年来,信用违规的事情却不绝于耳。中国有个报社曾做过调查,信用危机位居腐败之后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信用危机导致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增加15%。这不能不让人感到恐惧。试想,生活在一个无信用的社会中,你的眼睛还可以相信谁?衣食住行,你在消费之前必须确认:这些是否假货?商家是否在“宰”你?
无信用行为的蔓延,使企业之间心存猜疑,使电子商务难于全面运行,徒然增加本可避免的生产成本,从而导致竞争力下降。
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美国的信用局不失为一个好参考。其关键在于,建立一个信用惩罚机制,用信用机制和国家强制力双管齐下,对信用违规事件,用经济手段加以惩罚,用国家手段加以监督,来促使信用良性运行。信用问题,不能仅靠古代传统的“德”和“礼”来解决,必须用一个健全的机制加以完善,一旦某人出现信用违规,信用机制让他在社会上寸步难行,试想,这时谁还敢当不法奸商呢?
其实,信用,不仅牵涉到经济领域,实际上,它最终影响的,还是人心。试问:有谁愿意生活在一个毫无安全感、终日人心惶惶的国度。一个人的信用,反映的是他自身,而一个社会的信用,反映的却是民族的精神素质。一个守信用的民族,才能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守信用的国家,才能为国际所信赖。最后,我想起了一位哲人的话:要使一个民族所有人都有信用,那未免过于天真;而若连守信用的人都找不出,那又未免过于堕落。
点评: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很有个性特征。作者从美国信用局,联想到中国信用危机和失信的危害,进而谈到解决失信的办法、以及守信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五个段落之间,内容看似很"散",缺少内在的联系,但是,作者用"诚信"之线将其贯穿,这就形成了本文"形散神聚"的散文特色,堪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