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粟裕的"原罪"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3/29 16:27:26
(声明:此文非本人观点。不仅粟大将,文中所涉人物,绝大多数亦为本人敬而仰之。转贴此文,只是供网友们在讨论历史公案时参考。对原文中的过于不敬之词,均用x代之。)
粟裕的"原罪"问题 (转贴 / 原文发表者: 臭鼬鼠)
两年前写过《从来英雄多寂寞——我吊粟裕》一文。当时的想法就一个:就粟裕的才华和功勋来对比,他这后半生太冤屈,一直到死都活得很窝囊。笔者圈子内的探疑心得是:粟裕此生在"人和"上出了问题。这个论断不寻常,当时也没有现在这么多资料和研究可借鉴,所以就自个儿试着去他的战争经历中找论据。琢磨了些他的部将,上司以及他周围的人事圈圈。文章主要数落了他的"伙计"的不是(这些人的"忠"、"义"、将德确实有些问题),对粟出问题时期与其直、间接上司的人事纠葛也有所分析。自以为他结下的"梁子"有这么几位:饶漱石、陈毅、邓小平(其中把饶的水平看低了;陈、邓没看错,只是他们尚未到该出手时),还有就是那"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周恩来。
理论到周的理由,主要是我太留意48年春西柏坡定华野司令那情节。你不见毛伟人话锋一转,突发"圣谕",粟裕那节骨眼根本无思考的时间,直接的反应就是推却或者还感觉到陈司令"有了冤情"。任何有点侠义的人此时绝对要为自己的"拍档"求情,告免自身也许是最有力的谏辞。周就等着这时刻,迫不及待跳出来就将粟虚抬成"高风亮节",且顺势引出个"代司令"的职称,也封堵住刘、朱、任几大书记劝慰的言路。这个xxx很不符合周做事的规矩啊!危及自身的风险也很大啊!因为毛的"圣谕"就是中央的决定,能由你这个书记处"正在改正错误"的四把手增减一字?起码也要其时威信更高的少奇同志出面相商嘛,因此粟的这个任命非常可疑。文章当时想引申周的xx来"撩拨"出他于粟案的言行,很想获得某个网友的实证,惜至今也未得收获。我的一挚友称我在做"有罪推定"。
限于当时的认识水平笔者没向粟裕这方面思考。
然而解放后粟裕继续在"人和"上屡出问题。根据现在的资料和信闻,粟首先是在做第二副总长期间与任第一副总长的聂荣臻(代总长)为对整军方案的见解不同而不和,毛泽东扬粟贬聂加剧了彼此间的矛盾。粟俊郎虽然"御前得票"但从此失去了聂军门的友谊(这友谊结于48年华野炮纵调聂指挥攻下石门)。尔后粟裕54年秋任总长后就开始和彭、黄起摩擦。彭、粟之争始于国防部与总参两个衙门的日常"业务"管辖。谈起来好笑,当时不知国防部该干啥(说是政府摆设不恭敬,但真管不了军队)。这当中彭德怀有些意气用事,颇仗势欺人(他是军委副主席)。黄克诚虽名义上是粟的第一副手,可他却有僭越的"章程",他兼决策机构--军委的秘书长。你说粟的这个总参"大堂"怎么管?下面依次还有陈赓、王震等七、八个副总长排座次(每人后面都有一位大帅级的"黑手"),叫谁听谁?这丫的没有矛盾才不正常!所以粟裕这个总长干得内外交困。坚持到58年军委扩大会,彭德怀xxxx非要将刘(伯承)、粟、萧(克)拿下。组织了个上千人的反教条主义批判会,整得个粟总长三次检讨都下不了"楼"。这其中陈(毅)、邓(小平)是先后介入。邓是奉钦命督战,不动声色而云屯雷也地了结"公案私怨"。陈大炮品位较差,只是个鞍前马后,扯旗放炮的角色,但也借机抒发了半腔恶粟的胸臆。粟裕交印递解到叶参座"喝茶"的所在军科院后,倒没听说有更骇人的迫害,但有"看押"的处理是事实,因为上面交代其今后不能再下部队。这辗转已是60年代初的事了。
60年代是林彪主军后解放军的一段鼎盛时期。到了66年林那威望"巅峰"时刻,中央突来一决定:增补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粟裕四人为中央军委常委。粟裕作为元帅级别之下的军委常委是开我军之先河。这个任命对粟本人还有两个重要意义:一是基本推翻了彭德怀等给粟案的定性;二是恢复了粟裕能再返部队的权利。不管这项决定的意图或背景是什么,林彪肯定是粟裕今番"入围"的主要决策人。不能设想作为当年党内地位仅次于毛、军内则是第一人的林副主席不点头,粟裕能获破格提拔。联想到"文革"时期粟裕一直都是中央委员,担任国防部副部长(有此待遇的也只有毛那爱将肖劲光)。休说它实权有否,比起当时遍地打翻、抱头鼠窜的那些个上级、同僚和战友,粟裕已是颇得"眷顾"的了。所以笔者一贯认为林帅本人从未有过"谋"粟的念头,也无任何需要。
粟裕另一体面或光彩的时期是那华、叶主军的76年后。当时宣读凡关于军队的红头文件每每称道:在座的还有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粟裕同志。78年邓小平拿到军权后,粟裕就开始尴尬了,常常扮演陪同邓视察(整一个"看座")的角色。邓在78年底定下对越自卫反击战整体部署时彻底"休"了粟裕。在战役编成上完全不用原三野建制部队(此举也害得许和尚叫苦不迭,无奈只好调用合他脾气的战将如刘昌毅等),而战区指挥上免了西线的司令王必成,东线则完全"输诚"于许世友。你不见这两人正好一个是粟多年的爱将,一个是粟昔日的对头,因此就彻底隔断了粟裕与前线部队一切可能的维系。邓小平这般算计,xxxx使这场战争未战即蒙阴影,他这军事家对自己的统率能力也忒高看了些。想着在129师跟刘、徐混来的那些招式;想着淮海总前委"领衔"签署命令的美好时光,今番一个"以大凌小"的战役态势,军权又前所未有的在握,不自主沉浮更待何时?这仗后来也就打成了个只能实行"三光"政策的烂仗,动用了比首批抗美援朝还强大的战争资源,却什么战略、战役目的都未达到(可能也没有,因就没看到部队行动的奋斗方向),就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军事翻版。
后来有高人点拨邓其实有"另类"谋略:邓不过是想借一场战争检验检验他对军队的实际控制程度,刚好就自有那"同志加兄弟"送上前。这说法有点像"文革"中林总为测试自个儿的指挥权那故事,不过"一号命令"的载体仅是一场官民疏散,这总设计师却敢用一场"xx"做载体,并且不追求什么效果(因开战前即宣布20天回撤,示明于敌),政治家对待"安国全军乃国之大事"的战争之气魄也忒非凡了些。不过细想之,邓是那种"举重若轻"、天塌不管的领导,如此"设计"有这可能。如果此论当真的话,碰到这类型统帅,靠以胜仗挣军功存活的粟裕等辈还能有什么"市场"?
现在"回头看"58年的军扩会,可叹当粟裕受不公正批判之时,原三野参会的上百将领几乎都作壁上观,木然地看着自己当年的"掌门"引颈受戮。传闻当时仅有陶勇上台扛了几句,无果。而路见不平但具影响力的倒是与粟渊源较远的肖劲光,其会后出头向毛伟人进谏了一段为粟"减刑"的忠言。
比较而言,那时党内批判会的"质量"算高,大家都是同行,事件的过来人,纯粹捕风捉影的事不会有市场。会议的主持人也不像后来"文革"中的那等下流不堪,发言或批判的领导和同级如彭、陈、聂、黄、叶(飞)等也都还不属小人。够军委大会级别的参会部将应该都是些千锤百炼的"滚刀肉",党内党外什么样的斗争没见过?就那么怕老彭的淫威?就那么听上头"招呼",步调一致地无动于衷,噤若寒蝉?你不见前次例会同样地批判刘伯承,台下的几百将领就一直在交头接耳,蠢蠢欲动。最后刘检讨通过"下楼"时,据闻全场将帅一致起立,鼓掌祝贺,当场搞得彭总"王顾左右",威风乍失。
常言"得道多助"。因此就要想粟裕这方可能真的出了问题,或者粟裕确实"不得人心"。粟裕会出什么样的问题呢?
根据现在掌握的一些资料,归纳大会发言情况,当年粟总长犯有两类"错误"。一类是所谓军事建设方向的错误,即什么"正规化"、"规范化"、"部门职责"以及"倡学苏军"、"创研战略"之类的内容性问题;另一类是粟本人的工作作风及思想"品质"错误,大致罗列起来有这些:不会团结同志(如多人发言称他"目中无人");不尊重上级(如老聂批他 "一贯以下犯上");专行独立(如张上将称他"行事诡异,任事多不询问各副总长的意见");固持己见(如彭总指责他"总参屁大点事,非要另行上报,干扰主席");阳奉阴违(如陈毅揭发他"历史上表面拥护'外线出击'的中央决定,实际暗地里总坚持内线作战";彭总结称"他这是虚伪,阴险")。
从历史进程角度看,粟的前一类所谓内容性错误实不足一哂。后来军队不用说学苏军如何正规化等等的老东西,连美英军队的"军科"最新特点,不论是理念或实战的都在学习、借鉴。老美发明的"特种战"不就是普遍看好后引进的么?因此,粟的这类"错误"绝对影响不了他至死也不能解决的"平反"问题,理论不过去呀。那么贻害他一生的,只能是当年各位"老一辈革命家"给他罗织的第二类"作风、人品"问题了。
留意军史老文章、回忆录,每每见到林彪的处世待人很有些粟裕"族类"的习性。感觉就是场合不同而已,表现大致不离。可就没见到涉及人事后"声讨"他的执拗或冷漠(9.13以后的那些烂账不谈它),反而时常还留存一笔赞叹、感慨的咏哦文字。我们仅就解放战争说事。
比如说林的"目中无人"就特绝。进入东北的46年初,梁1师、黄3师那么多的老部下与老师长一别就是8年,在兴城一线乍一重逢,那种喜出望外,百感交集的心情,又致敬、又问好的,恨不得一拥而上来个"贴面吻"。可林就没什么表情,一开口问出的话是:部队住下来没有?凡人看,这已经不是什么不会团结同志了,简直一个不近人情!可那些跟过他的旅长、团长什么的就是一个敬佩不已:林总就是爱兵,见面就谈下情。
再说林的专行独立"范例"。48年底东野进关,军委再三叮嘱各纵应分头分批从冷口、喜峰口等处秘密入关。林彪先也照交代过了几个军,后来一观察,这舍近求远、劳命费时的指示也听得?那空军就在头上,对傅作义有什么秘密可言?下命令的同时也就一纸电文告老毛:已令最后三个纵队直出山海关。毛后来不是"甚好甚慰"地称赞东野部署极妥,一下子就包围、分割开了京、津、唐么?因此林的这次专断在四野战史书中就被举为"卓识机断的指挥典型"。
再看林彪的"阳奉阴违"表现吧。前日还在"我们决计照中央指示死守四平",然后是一、两天的连报"新6军前沿攻击甚为疯狂",也不说我打算怎样?到第三日再告老毛时战事已经走样:……城垣阵地已失,部队正在撤出。多么简单了事,因为这四平林总一开始就不赞成死守。后来军内的公议不都认为:"为和平不惜最后一战"啥回事?老毛也难得天真烂漫一回!谁人指出林彪的"阴险狡猾"了?
因此,围绕粟裕"作风"也好,"人品"也罢方面的问题,谈好论丑完全取决于周围人际主观的判断,认识。其实就是"人和"范畴的事,没什么是非曲直,也没什么客观标准。林彪、粟裕这种独挡一面的战将,超常或"特异"的一些"作风、品性"是应有共存。因为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战争经历成就他们非凡人生之同时,几百仗争锋斗勇的实践赋予他们真知灼见的经验、理论之同时,战争尘埃也注定会磨损、销蚀其"人之初",造成他们离索而沉郁的"独孤"性格。他们的心灵甚至有一些扭曲,滋生了一股傲岸的英雄气质,因而外在表现出一些常为众人不解或者误会的处世为人风格。
按照西方的哲学,这就必然产生本文题目揭示的原罪问题。其实这也是一个中国文化曾经准确认识,但从未进行过深入理性分析的问题。先哲的概括告之:"木秀于林"就提出"原罪"问题;"匹夫怀璧"也提出"原罪"问题。"少年得意"、"超凡脱俗"等颂词的背景音无不暗吟"原罪"反调。根据这类"矛盾论"哲理,同属年富得道、武功绝伦的军事将领之林、粟必然在其建功立业的同时就赋存受获了"原罪"问题。
那么为何粟裕的"原罪"问题就伤及"人和"而使其落难,但身同此"罪"且表现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林彪就未"犯众怒"(仅陈大将暗含些忿忿之色)而得享平安呢?这是因为林彪成大器时日极早。还在中国红军草创时期,他随朱、毛在湘、赣两省创造的那些奇巧妙绝的运动、游击战就确定了他在军中的威望和位置。他1930年夏即荣升红军头等主力"井岗红4军"的第二任军长(时年仅23岁),后来的苏区不管谁人当权,他官运一直稳中上升。他的"原罪"问题相信在他25岁(时任"天下"第1军团长)前即已解决。其时有资格(还要有愿望)罗织他的"原罪"的上级或前辈如胡少海、张子清、何挺颖、朱云卿等均先后兵败牺牲,或者恶战死节;够级别(或者有交往)非议他的"作风、品性"的同僚或战友如伍中豪、何长工、彭清泉、邓毅刚等也或者遇难身亡,或者"换岗"走人。他进入共军高级将领行列,作为一代名将的地位在30年代初即得以巩固。比较此前后才陆续进入中央苏区的刘伯承、叶剑英、肖劲光等北伐旧将,周士第、聂荣臻、左权等黄埔"大哥",都还在红军各部"老兵新传"地学习观摩朱、毛的游击战术,研究交流农军队伍的带兵方法;威信和实力也都尚不足以独立担任红军的一员方面大将。而发现擢拔林彪的朱德、毛泽东、陈毅等红军"顶级"领导那时正忙于开展(或应对)三个方面的激烈斗争。一是争夺红军内部的指挥权;二是应付来自省委、中央的瞎指挥;三是反抗何键、鲁涤平等地方军阀的军事清剿。因此他们非但不能非难手下那些统兵将领,反而正依靠林、彭(德怀)等头号军头出力支持己方。林彪就是在这种历史际遇中实现了其人生抱负,正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1958年间军扩会落座参会、开批粟裕的那上千将领,当时绝大多数不过就是些连、排长级的毛头小伙(少数南昌起义的老资格如陈奇涵、聂鹤亭、彭明治等将则是跟林后得了些军功"荫护"),那位置和军长差距太大,说当年见到林军团长就是那"高山仰止"的感觉一点不过。所以即便其时有人(如贺龙)怂恿也顺带来个批林重审"原罪",那不等于就是鼓动"反党乱军"么?我想肯定是"众将闻之皆股栗不止,莫敢趋前出阵云云"。当时的林彪元帅就是这般威势烜赫,不然为何当老彭58年的这潭浑水蹚得过深(他要连"踹"刘、粟、萧三座"军衙",真不懂"各个击破"!)而可能"自溺"(此时众将有些自危,想"撒把"后撤了)的关键时刻由他出面"挺彭"呢(极可能是奉毛命:不能坏了中央整风部署)?
粟裕虽算年轻,但出道年代就晚得多了(红军时基本容身偏师)。粟抗战在新四军诸将中可称得起优秀,但毕竟只是在1师这个小圈子内打转转。粟大将真正光芒四射,闻达于四方"山头、诸侯"是在自卫战争的"七战七捷"之时,随后丰功伟业一发而不可收。照毛泽东的表达就是:解放战争,谁不识华东粟裕啊。这场"决定国共两党生死存亡"的战争在华东战场打得最为激烈恢宏,虽然也杀得个"几进几出",但始终稳操胜算,这其中粟裕居功至首不容置疑。随着胜利的不断夺取,军权的集中落实,出人头地的粟裕之言行举止,必然引起其上下左右"旧袍泽"们的特别敏感。那些为征战谋划的"奇巧淫技"即便得计也免不了招来"新收"众将的侧目、妄议(粟不像当时的林、刘,不善辩说自己的战略战术思想,只给战案)。还有那淮海决战,华野"小前委"每每自行调兵遣将,引领发展战局,"使唤"(也就是报告一声)得坐镇总前委的陈、邓常委只能因应配合,追认签章而尽其"职责"。这场景颇难堪,令邓书记三十年后也不能释怀。什么叫"天妒英才",更况人乎?因此粟裕的"原罪"问题就不时地在各级层次"曝光"闪现。这在胜利之时尚无伤害,倘遇到如七月分兵、初出中原等混乱失利时日,那些犯上的"攻讦"和诿过的争吵就来上下夹攻了。不过那时不论陕北决策的毛泽东,还是华东压阵的饶漱石都明白:胜利是压倒一切的;粟裕是华野不能少的。于是就有了终于调出陈毅、喝退许世友的经典故事。于是就有了粟裕一生中的最"幸福时光"。这大概是从济南战役之后算起一直到1954年秋初任总参谋长时的6年间。屈指一算这段也是饶漱石处于位高权重之时。
小饶此人德才真正如何不得而知,但他是一代党要权臣肯定无疑。他"慧眼"识得只有粟将能成为他华东"幕府"的军事支柱,因此在关键时刻他都出力"挺粟",这符合自家山头的利益(比较老邓此时在西南"幕府"也为加强自己的兵权,正玩"拆庙设坛"的把戏,"新欢"却选贺龙)。粟任总长前一段饶都兼中组部长,粟能顺利"接班"于徐、聂二帅,饶"阁部"下台前几年应是狠荐了一把,这也符合"党同排异"的逻辑。所以我前述:其中把饶的水平看低了——他当年哪会累及粟呢?
因此,粟裕或者由于战争的需求,或者由于党内重臣的维护,或者也由于江山虽定但仍面临外敌入侵威胁这样的理由,其"原罪"问题没得到及时清算(或叫"整风";粟裕确实也未见识过延安整风),今后一发动必然是"秋后算总账"。所以上述"暂缓"条件一旦消失,粟裕"东窗事发"且一起"买单"就是迟早发生的问题了(何况他解放后又结下"新仇",故假手或彭或聂了断都属必然)。中国不是有句话叫: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吗?因此就有了上面详述过的军委千人扩大会议的"大批特批"和数"罪"并判了。
《从来英雄多寂寞》旧作中指出:粟裕陷于"胜仗越多越大则人情越发冷薄"的尴尬境地,这已经有些"原罪"的意味了。但思路未能梳理清楚,反认为粟的功业名气不彰是由于时势尚不济,战功还不够,并设想粟领军援朝当达成其军功的光辉顶点(这点完全可能。如果粟裕指挥朝战,基于对手,他的战功不会比解放战争更大,但战局效果肯定好过彭、邓)。一点都未思考历史果真如此的话:粟得以与世界"头强"交手,国家胜面更好而将获 顶级荣誉时,他的"原罪"程度会更加严重,"伤及"的党内军内英豪、"列强"会更多(可能届时一世争强的林帅也会有些坐卧不安哩)。粟裕极有可能真成为"全(满)世界的罪人"。若此,那等功业没有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