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现在相比,改革前的福利状态确实了不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12:51:22
芒刺网友认为改革前中国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全民福利。理由有两个,一是全国只有不足20%的人是城市人口,只有1个亿人是国家职工(实际1978年为 7451万),这些人虽然享受了福利,但多数农民达不到他们的福利水平。另一个是集体单位的医疗、教育补贴主要是集体单位出的,因此不能算是福利。
芒刺认为这属于“常识”,左派没有这些常识。
贫道就从常识角度谈一下这个问题。1978年国有单位就业7450万人,占总人口数的8%。这些人享受的福利应该惠及他们的子女、父母或者婚配,应该乘以 2.5(考虑双职工),也就是18625万人,占92625万的20%。也就是中国有20%的人口享受了比较高的福利。这个比例不算高,但如果今天比这个数字低的话,起码可以说今天不如昨天吧?
国有单位就业人口在1995年达到10955的历史峰值以后逐年下降,到2005年,国有单位就业人口下降到6488万。从10955万减少到6488万,减少的4467万基本是企业单位减少的。这个时期行政和教育、文化单位增加了约300万。也就是国有企业职工减少了大约4467万。2005年国有单位就业人数比1978年减少968万。而且主要是体力劳动者减少(1978年行政及教育、文艺国有单位就业占14.6%。2002年为36.2%),因此企业单位就业比例更是大幅度下滑。1978年到2005年制造业减少1600万,采掘业减少250 万,农林业减少300万,建筑业减少150万。也就是5年前与改革前相比,劳动者的国有单位就业就减少了2300万。
按2005年国有单位就业人口6488万计,占人口比例下降到5%。下降了38%。也乘以2.5供养人口,占人口比重下降到15%。最主要的是,工人在国有企业就业比重下降了60%以上!也就是说,劳动者享受比较“高级”的福利是在下降,而且下降幅度惊人!
国资委计划到2008年再政策性破产2167户企业设计366万工人,通过“主辅分流”政策对其他国营企业工人进行安置,总计会涉及550万人口。国资委计划到2010年“国资从竞争性领域退出一半”。如果实现,还要减少747万。加上事业单位改制,大约在2010年保留5241万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大约占当时人口3.9%。不足1978年的一半。也不到1978年享受福利人数的10%。
常识是,福利是否了不起不是指福利水平的高低,而是指受惠面,尤其是指贫困人口,劳动阶级的受惠面。因此,常识告诉我们,目前中国人福利状况在下降,而且越来越严重。
至于形成福利的资金从哪里来,根本不是关键问题。因为任何国家的福利都不是国家财政全部出的。主要是企业和个人出的。国家不能靠印票子来解决福利问题,也是从企业专项税收或者上缴来办事情的。改革前城镇集体企业和农村集体单位的福利,当然会主要是集体单位自己筹集,一部分按照国家规定自办,一部分统筹加国家补贴来完成。这个时期的医疗虽然水平低,但惠及的面很大。这个时期不仅所有中、小学生上学不交学费,而且入学率远高于改革以后。
给芒刺几个常识数字:
初中在校生数:1978年4995万人,占人口5.2%。1990年3869万人,占人口3.3%。
高中在校生数:1978年1553万人,占人口1.6%。1994年657万人,占人口0.55%。
为什么改革开放后学生在校生数在人口增加情况下反而减少呢?因为没有了农村集体经济。缺少了教育投资的主体。
常识是,学生在校生数比例越低,福利状况越差。尤其是农民等劳动者受教育比例越低,福利状况越差。
常识是:福利有两个指标,一个是福利支出占国民支出比重,一个是受益面的大小。就这两个指标来看,现在都没有改革前“了不起”。
芒刺还需要努力。
原载强国论坛(作者:邋遢道人/2007-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