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博弈论有关的概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12:25:43
哈定悲剧
纳什均衡点
纳什均衡点(港译:纳殊均衡点),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点,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以约翰·纳什命名。
如果某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则此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衡点[1]。
例子
经典的例子就是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一个非零和博弈。大意是:一个案子的两个嫌疑犯被分开审讯,警官分别告诉两个囚犯,如果你招供,而对方不招供,则你将被判刑一年,而对方将被判刑十年;如果两人均招供,将均被判刑五年。于是,两人同时陷入招供还是不招供的两难处境。如果两人均不招供,将最有利,只被判刑三年。但两人无法沟通,于是从各自的利益角度出发,都依据各自的理性而选择了招供,这种情况就称为纳氏均衡点。这时,个体的理性利益选择是与整体的理性利益选择不一致的。
囚犯甲的博弈矩阵
囚犯甲
招供 不招供
囚犯乙 招供 判刑五年 甲判刑十年;乙判刑一年
不招供 甲判刑一年;乙判刑十年 判刑三年
基于经济学中Rational agent的前提假设,两个囚犯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是坦白招供,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不招供从而均被判刑三年就不会出现。事实上,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五年的结局被是“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换言之,在此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即单方面改变决定)而增加收获。
学术争议和批评
第一,纳什(Nash)的关于非合作(non-cooperative)博弈论的平衡不动点解(equilibrium/fixpoint)学术证明是非构造性的(non-constructive),就是说纳什用角谷静夫不动点定理(Kakutani fixed point theorem)证明了平衡不动点解是存在的,但却不能指出以什么构造算法如何去达到这个平衡不动点解。这种非构造性的发现对现实生活里的博弈的作用是有限的,即使知道平衡不动点解存在,在很多情况下达不到并不能解决问题。[来源请求]在数学意义上,纳什并没有超越角谷静夫不动点定理。
经过《美丽心灵》的Sylvia Nasar(书作者)和Ron Howard(电影作者)这样的主流媒体的介入,角谷静夫(Kakutani)在这些人的作品里被完全忽略。有人认为,“纳什平衡”(Nash equilibrium)的更合适的名字应该叫作“角谷静夫—纳什博弈论不动点”(Kakutani-Nash game-theoretic fixed point)或“角谷静夫—纳什平衡”(Kakutani-Nash equilibrium),没有角谷静夫不动点定理,纳什的证明没有多大学术意义。《美丽心灵》完全忽视角谷静夫之关键贡献的作法有待商榷。
第二,纳什的非合作(non-cooperative)博弈论模型仅仅是突破了博弈论中的一个局限。一个更大的局限是,博弈论面对的往往是由几十亿节点的庞大对象构成的社会、经济等复杂行为,但冯·诺伊曼(Von Neumann)和纳什的研究是针对两三个节点的小规模博弈论(有人称之为tiny-scale toy case)。
这个假设的不完善处,可能比假设大家都是合作的(cooperative)更严重。因为在经济学里,一个庞大社会里的人极不可能全部都是合作的,非合作的情况通常在庞大对象的情形中更普遍,而在两三个节点的小规模经济中倒反而影响较小。既然改了合作前提为非合作前提,却仍然停留在两三个节点的小规模博弈论中,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缺陷。最近香港城市大学和北京清华大学的学者群邓小铁、姚期智在基于复杂度理论的大规模博弈论上有所进展,这和纳什小规模博弈论的本质以及《美丽心灵》的广告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著名的公共资源悲剧问题,即哈定悲剧。该问题是经济学中的经典问题,也是博弈论教科书中必定要讨论的问题。
公共资源悲剧最初由哈定提出。哈定(Garrit Hadin)1968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北京大学的张维迎教授将之译成《公共地悲剧》,但哈定那里的the commons不仅仅指公共的土地,而且指公共的水域、空间等等;武汉大学的朱志方教授将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译成《大锅饭悲剧》,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完全切合哈定所表达的意思。将the commons译成“公共资源”似乎更确切些。哈定描述的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我们可称为哈定悲剧。
哈定举了这样一个具体事例:一群牧民面对向他们开放的草地,每一个牧民都想多养一头牛,因为多养一头牛增加的收益大于其购养成本,是合算的,尽管因平均草量下降,可能使整个牧区的牛的单位收益下降。每个牧民都可能多增加一头牛,草地将可能被过度放牧,从而不能满足牛的食量,致使所有牧民的牛均饿死。这就是公共资源的悲剧。
对公共资源的悲剧有许多解决办法,哈定说,我们可以将之卖掉,使之成为私有财产;可以作为公共财产保留,但准许进入,这种准许可以以多种方式来进行。哈定说,这些意见均合理,也均有可反驳的地方,“但是我们必须选择,否则我们就等于认同了公共地的毁灭,我们只能在国家公园里回忆它们。”
哈定说,像公共草地、人口过度增长、武器竞赛这样的困境“没有技术的解决途径”,所谓技术解决途径,是指“仅在自然科学中的技术的变化,而很少要求或不要求人类价值或道德观念的转变”。
对公共资源悲剧的防止有两种办法:一是制度上的,即建立中心化的权力机构,无论这种权力机构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私人对公共地的拥有即处置便是在使用权力;第二种便是道德约束,道德约束与非中心化的奖惩联系在一起。
在实际中也许可以避免这种悲剧。当悲剧未发生时,如果建立起来一套价值观或者一个中心化的权力机构,这种权力机构可以通过牧牛成本控制数量或采取其他办法控制数量。
纳什均衡点
纳什均衡点(港译:纳殊均衡点),又称为非合作博弈均衡点,是博弈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以约翰·纳什命名。
如果某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则此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衡点[1]。
例子
经典的例子就是囚徒困境,囚徒困境是一个非零和博弈。大意是:一个案子的两个嫌疑犯被分开审讯,警官分别告诉两个囚犯,如果你招供,而对方不招供,则你将被判刑一年,而对方将被判刑十年;如果两人均招供,将均被判刑五年。于是,两人同时陷入招供还是不招供的两难处境。如果两人均不招供,将最有利,只被判刑三年。但两人无法沟通,于是从各自的利益角度出发,都依据各自的理性而选择了招供,这种情况就称为纳氏均衡点。这时,个体的理性利益选择是与整体的理性利益选择不一致的。
囚犯甲的博弈矩阵
囚犯甲
招供 不招供
囚犯乙 招供 判刑五年 甲判刑十年;乙判刑一年
不招供 甲判刑一年;乙判刑十年 判刑三年
基于经济学中Rational agent的前提假设,两个囚犯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是坦白招供,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不招供从而均被判刑三年就不会出现。事实上,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五年的结局被是“纳什均衡”(也叫非合作均衡),换言之,在此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即单方面改变决定)而增加收获。
学术争议和批评
第一,纳什(Nash)的关于非合作(non-cooperative)博弈论的平衡不动点解(equilibrium/fixpoint)学术证明是非构造性的(non-constructive),就是说纳什用角谷静夫不动点定理(Kakutani fixed point theorem)证明了平衡不动点解是存在的,但却不能指出以什么构造算法如何去达到这个平衡不动点解。这种非构造性的发现对现实生活里的博弈的作用是有限的,即使知道平衡不动点解存在,在很多情况下达不到并不能解决问题。[来源请求]在数学意义上,纳什并没有超越角谷静夫不动点定理。
经过《美丽心灵》的Sylvia Nasar(书作者)和Ron Howard(电影作者)这样的主流媒体的介入,角谷静夫(Kakutani)在这些人的作品里被完全忽略。有人认为,“纳什平衡”(Nash equilibrium)的更合适的名字应该叫作“角谷静夫—纳什博弈论不动点”(Kakutani-Nash game-theoretic fixed point)或“角谷静夫—纳什平衡”(Kakutani-Nash equilibrium),没有角谷静夫不动点定理,纳什的证明没有多大学术意义。《美丽心灵》完全忽视角谷静夫之关键贡献的作法有待商榷。
第二,纳什的非合作(non-cooperative)博弈论模型仅仅是突破了博弈论中的一个局限。一个更大的局限是,博弈论面对的往往是由几十亿节点的庞大对象构成的社会、经济等复杂行为,但冯·诺伊曼(Von Neumann)和纳什的研究是针对两三个节点的小规模博弈论(有人称之为tiny-scale toy case)。
这个假设的不完善处,可能比假设大家都是合作的(cooperative)更严重。因为在经济学里,一个庞大社会里的人极不可能全部都是合作的,非合作的情况通常在庞大对象的情形中更普遍,而在两三个节点的小规模经济中倒反而影响较小。既然改了合作前提为非合作前提,却仍然停留在两三个节点的小规模博弈论中,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缺陷。最近香港城市大学和北京清华大学的学者群邓小铁、姚期智在基于复杂度理论的大规模博弈论上有所进展,这和纳什小规模博弈论的本质以及《美丽心灵》的广告效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老虎悖论
目录·故事
·悖论分析
·不同的主张
·分析结果
·其他版本
老虎悖论是博弈论中一个著名的逻辑悖论。
故事
一名年轻人向公主求婚,国王提出了一个条件,对年轻人说:“这里有五扇门,其中一扇门里头会有老虎跳出来,但是你绝对料想不到是那一扇门”。年轻人想:门里头如果有老虎,你都先告诉我了,我怎么会料想不到?所以门后面一定没有老虎。
年轻人必须按次序打开五扇门,其中一扇门将会意料不到的出现一只老虎,年轻人打死了老虎就可以得到公主。然后年轻人站到门前开始了推理,假如前四扇我打开后都没有老虎,那老虎肯定在第五扇门中,而国王说过老虎在一扇意料不到的门中,所以老虎肯定不在第五扇门中,依次类推,老虎不存在,最后年轻人冒冒失失开始推门,结果老虎从第二扇门中跳了出来。
悖论分析
这个推理错在哪里,就很明显了:为什么年轻人相信“会料想不到”,却不相信“有老虎”?
为什么问题改成“五扇门”之后,会变复杂?因为门后变得“可能有老虎,也可能没老虎”了。但无论如何,“如果年轻人的推理成立”,那么就算国王把老虎放在第五扇门后,也是“料想不到”,学者们争论的重点只在于:这个推理究竟错在第几步?
不同的主张
主张错在第一步
如果第一步是正确的,那么后面几步为什么是错的?所以第一步就错了。
主张错在第二步
故事中的年轻人最后决定相信“没有老虎”。但,国王并不知道年轻人是否会这样,所以的确不可能把老虎放在第五扇门。如果年轻人决定相信“一定有老虎”,那么在前四扇门都没有老虎之后,第五扇门后的老虎的确就变成“可预料的”了。
既然老虎在第五扇门的话,它一定是“可预料的”,那么当你已经开了三扇空门时,情况是怎么样?我们可以试著写成逻辑式子:前提一、老虎不可预料。前提二、老虎如果在第五扇门时,可预料。前提三、老虎不在第五扇门时,就一定在第四扇门。前提四、老虎如果在第四扇门时,可预料。结论:前提互相矛盾。
请注意:这时的逻辑推理中,既然前题互相矛盾,必定有一个以上不成立,那么可能性就是以下四个其中之一、或是更多:
一、老虎可预料。
二、老虎如果在第五扇门时,不可预料。
三、老虎不在第五扇门时,也不一定在第四扇门。
四、老虎如果在第四扇门时,不可预料。
二和四自身是矛盾命题,不考虑,三会导致老虎变成薛定谔的猫,也就是既存在亦存在的状态(年轻人把老虎往前门推是错误的,因为前提中包含“已经开了三扇空门”)。所以可能性只有一个:老虎可预料。但若老虎可预料,那么显示国王说谎,如果国王可能说谎,那么老虎也真的有可能消失。
这时的正确结论是:国王一定说谎,但他的谎言可能是“老虎可预料”,却也可能是“根本没老虎”,年轻人只是偏心于一个可能性,结果帮国王圆谎罢了。
主张错在最后一步
如果“不可预料”并不是一种保证,而只意味“高机率”,“有老虎”才是保证,那么情况又整个改观。可以列成以下状况:
如果青年连猜五次“老虎不在”,则不可预料率100%,当然是最糟的状况。
如果青年连猜五次“老虎在”,这时应将不可预料率一样视为100%。假设国王随便放,因为平均猜错次数是两次,亦即猜错一次要加不可预料率50%才公平。
假设国王随便放,这时青年采用的策略,以:
先两次不猜,再连续猜老虎在:成功率0、0、100、50、0,平均30最高分
先三次不猜,再连续猜老虎在:成功率0、0、0、100、50,平均也是30最高分
但以上两种高分解,前两扇门都是安全门,必须混合下列解答灵活运用
如果第一次就猜老虎在:成功率100、-50、-50、50、0,平均只有10分
如果第二次就猜老虎在:成功率0、100、50、0、-50,平均也有20分
为了便于计算,假设这四种策略年轻人都平均运用,综合以上,老虎放在不同门的平均不可预料率,75%、87.5%、75%、50%、100%
很明显了,这时国王的对应策略,如果把老虎放在失分最低的第五扇门,可能被年轻人豪赌赌中,所以把老虎放在失分次低的第二扇门会是最佳选择,只要把年轻人的猜中率压在20%以下,都可以毫无愧色说是有很高的不可预料率。
分析结果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计算。更精确的计算请运用博弈论。
因此年轻人其实是错在最后一步:他应该从“老虎不存在”这个矛盾的结论,导出国王所谓的“不可预料”其实是指机率,再从机率上推测国王到底把老虎放在第几个门。
主张错在逻辑语意:一个科学事实,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可以用来反驳年轻人的推理。也就是说假设老虎在第五扇门后,当年轻人开了四扇门之后,如果质疑第五扇门后的老虎是“可预料的”,国王可以答辩说:“我说老虎不可预料,是在你开门之前”,意即开门(测量)这个动作改变了受测物的性质“不可预料”。如果预计国王会这样答辩,那么年轻人的五步推理全都是错的。但这种说法也有反对者,他们认为这种答辩虽有科学根据、但那要年轻人也有科学素养才能了解,否则国王会变成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其他版本
突击测验
老师宣布下星期一至星期五其中一日之中,会有一天举行突击测验。学生认为根本不存在突击测验。若假设直到星期四还未举行测验,那么星期五就会举行,那就不算突击,因此星期五不会举行。若星期三还未举行,而星期五又不会举行,星期四就会举行……如此类推,老师不可能进行突击测验。
零和博弈
目录·零和赛局
·赌博
·引申
·参考
零和博弈又称“零和游戏”,与非零和博弈相对,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也可以说:自己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二者的大小完全相等,因而双方都“损人利己”。
零和赛局
零和博弈的例子有:赌博、期货等。
赌博
我们来拿被抓捯的小偷当例子,如果两人都承认,有罪但不重,如果一个人承认另个不承认,那承认的那个人就得负重罪,如果两个人都不承认,那从轻判理。方格中的数字代表甲乙两人在做了承认或不承认的分析之后所得出的效用。
第一部分 甲承认 甲不承认
乙承认 (2:2) (6:1)
乙不承认 (1:6) (4:4)
引申
在幽默范畴里,零和博弈被引申为“快乐守恒定律”(Conservation of Happiness),意思是“有人快乐,就必定有人失落”,也就是“快乐必须要建筑于别人的痛苦身上”。跟墨菲定律相似,快乐守恒定律的主要用途也就是逗乐。
羊群心理
目录·羊群心理定义
·小议羊群心理是与非
·羊群心理的分类
·羊群效应理论
·女人看男人有“羊群心理”
·经济学里的羊群效应模型
羊群心理定义
Herd Instinct
指追随大众的想法及行为,缺乏自己的个性和主见的投资状态.
小议羊群心理是与非
社会上时常出现各种各样的热潮。例如:抢购潮、择校潮、留学潮、旅游潮、网游潮、追星潮、各种各样的模仿潮,等等。
这些热潮一般是引导者充分利用了许多人的羊群心理(也称从众心理、跟风心理)而形成的。也有许多时候,并不需要引导,人们觉得跟风对自己有利,便自觉地跟风。
人人都有羊群心理和羊群行为,这是因为羊群心理和羊群行为的形成条件一般不难,更为重要的是羊群心理和羊群行为常常对自己有利:
1、谁都知道,模仿现成的例子是成本最低的。
2、许多现成的例子是对自己很有用的。
3、模仿是人类的本能,不会模仿简直就无法生存。
4、人是群聚动物,不融入社会很难发展得好,要融入社会就必须适当地合群。
羊群心理的分类
有的羊群心理和羊群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有利,我们可称之为“正面羊群心理”。例如:大家都勤奋劳动、大家都遵守社会公德、大家都诚实守信。
有的羊群心理和羊群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很不利,我们可称之为“负面羊群心理”。例如:大家都拜金、大家都厚黑、大家都投机钻营。
有的羊群心理和羊群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都无妨,我们可称之为“中性羊群心理”。例如:模仿别人吃饭、穿着、学习、工作。
所以我们有时应该从众,有时不应该从众。是否从众首先要看对社会是否有利,至少也要对社会无妨。其次要看对自己的发展是否有利,至少也要对自己的发展无妨。
例如:如果在黄金周假期前夕感到很累,就没有必要跟风出行旅游,可以在家美美地休息几天,上网照样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
“负面羊群心理”较多的人一般发展不快,因为他的自信力和判断力都比较差。
成就较大的人其羊群心理是比较少的,因而个性比较鲜明。和大家一起做正经事时他力求做得更好,而盲目跟风的事则没有他的份。
羊群效应理论
(The Effect of Sheep Flock)
羊群效应是指管理学上一些企业的市场行为的一种常见现象。例如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
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有则幽默讲: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没有地方落座,于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后来的了。这时,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笑过之后,聪明的你应该很快就能明白什么是羊群效应。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旁边可能有的狼和不远处更好的草。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法国科学家让亨利·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松毛虫实验。他把若干松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在花盆的不远处,又撒了一些松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松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这一走就是七天七夜,饥饿劳累的松毛虫尽数死去。而可悲的是,只要其中任何一只稍微改变路线就能吃到嘴边的松叶。
动物如此,人也不见得更高明。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持某种意见的人数多少,而不是这个意见本身。人多本身就有说服力,很少有人会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出头的椽子先烂”这些教条紧紧束缚了我们的行动。20世纪末期,网络经济一路飙升,“.com”公司遍地开花,所有的投资家都在跑马圈地卖概念,IT业的CEO们在比赛烧钱,烧多少,股票就能涨多少,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义无反顾地往前冲。
2001年,一朝泡沫破灭,浮华尽散,大家这才发现在狂热的市场气氛下,获利的只是领头羊,其馀跟风的都成了牺牲者。传媒经常充当羊群效应的煽动者,一条传闻经过报纸就会成为公认的事实,一个观点借助电视就能变成民意。游行示威、大选造势、镇压异己等政治权术无不是在借助羊群效应。
当然,任何存在的东西总有其合理性,羊群效应并不见得就一无是处。这是自然界的优选法则,在信息不对称和预期不确定条件下,看别人怎么做确实是风险比较低的(这在博弈论、纳什均衡中也有所说明)。羊群效应可以产生示范学习作用和聚集协同作用,这对于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羊群效应告诉我们:对他人的信息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凡事要有自己的判断,出奇能制胜,但跟随者也有后发优势,常法无定法!
女人看男人有“羊群心理”
心理科研人员近来发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男人,当他的身边有很多异性的时候,女人们对他的评价是“有魅力”;但当他的身边没有其他女人时,女人给他的魅力评价将大大降低。
心理专家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思维定势。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愿意被大多数人接触的人是具有魅力的。
其次,对男性魅力的判断,女性往往不是根据事实,而是依赖同伴的反应,相信同伴的判断。于是,在行为上她们更容易从众。所有从众的女性中,一部分人自觉接受了同伴的判断,在观点和行为上与她们保持一致,她们不但表现出相信这个男士是有魅力的,而且,心中也是真正这么认为的。
还有一些女性,与上面的人不同,她们内心实际上未必真正认同同伴的判断,但是,由于受到同伴或大多数人的观点影响,她们面对团体的压力,表面上会选择赞同,内心都有想法。只不过为了保持和大家的协调性,通常会采取如下做法:要么改变自身的态度,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要么放弃表面的迎合,与自己内心的观点保持一致。
这就有了我们现在时常会听到的一种说法:女人看男人时有着“羊群心理”,即羊的视力非常差,只能看到近处的东西,远一点的事物它看不清楚,于是只好跟着眼前的那只羊走,而眼前那只又会跟着它前面的那一只走,结果,整群羊都好像走向同一方向,只能跟着牧羊人不断变换方向。“羊群心理”是形容有些人做事没主见,唯一准则是先看别人的举动,这些人的任何决定都不是经过自己分析得出的,而是基于人做我做。
经济学里的羊群效应模型
羊群效应模型(herd behavioral model)该模型认为投资者羊群行为是符合最大效用准则的,是“群体压力”等情绪下贯彻的非理性行为,有序列型和非序列型两种模型。
序列型羊群效应模型
序列型羊群效应模型由Banerjee(1992) 提出,在该模型中,投资者通过典型的贝叶斯过程从市场噪声以及其它个体的决策中依次获取决策信息,这类决策的最大特征是其决策的序列性。但是现实中要区分投资者顺序是不现实的。因而这一假设在实际金融市场中缺乏支持。非序列型则论证无论仿效倾向强或弱,都不会得到现代金融理论中关于股票的零点对称、单一模态的厚尾特征。
行为金融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模型是羊群效应模型。实际上,羊群行为同样也是由模仿造成的。Scharfstein and Stein (1990)指出,在一些情况中,经营者简单地模仿其他经营者的投资决策,忽略独立的私人信息,虽然从社会角度看这种行为是无效的,但对于关心其在劳动市场声誉的经营者而言却是合理的。Banerjee (1992)提出序列决策模型分析羊群行为,在这个模型中,每个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都观察其前面的决策者做出的决策,对他而言,这种行为是理性的,因为其前面的决策者可能拥有一些重要的信息,因而他可能模仿别人的决策而不使用其自己的信息,由此产生的均衡是无效的。Banerjee序列决策模型假定投资者的决策次序,投资主体通过典型的贝叶斯过程从市场噪声以及其他个体的决策中获取自己决策的信息,这种依次决策的过程导致市场中的“信息流”。
非序列型羊群效应模型
与Banerjee序列决策模型相对的是非序列羊群行为模型。该模型也是由贝叶斯法则下得出的。模型假设任意两个投资主体之间的模仿倾向是固定相同的,当模仿倾向较弱时,市场主体的表现是收益服从高斯分布,而当模仿倾向较强时,市场主体的表现是市场崩溃。此外,Rajan(1994)、Maug & Naik(1996)、Devenow & Welch(1996)分别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机构运作中的委托——代理关系、经济主体的有限理性等角度探讨羊群行为的内在产生机制。
对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分为两个方向:
一是以共同基金、养老基金等指定类型的投资者为对象,通过分析其组合变动和交易信息来判断其是否存在羊群行为(Lakonishok,1992;Werners, 1998; Graham, 1999);
二是以股价分散度为指标,研究整个市场在大幅涨跌时是否存在羊群行为。
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效率帕也称为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帕累托改善,是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并且在经济学,工程学和社会科学中有着广泛 ...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就是不可能在有更过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
帕累托是意大利经济学家,他在本世纪初提出了资源配置效率概念。
理想世界的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效率被称为帕累托效率。
所谓“帕累托改善”,是指在没有人受损的情况下一些人得到改善。不能够再做“帕累托改善”的状况,称为“帕累托效率”或者“帕累托最优”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