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操守养成有赖高度自觉 - 散文随笔 - 凤凰论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5 07:57:34
良好操守养成有赖高度自觉
操守的养成,小时容易大时难。自主意识尚未形成的孩童,比较容易接受大人尤其是父母的引导。一个人小时候养成的操守容易产生动力定型,无论是优是劣,都具有超强的稳定性,轻易改变不得。胡适先生所谓“三岁看八十”一说,我以为他正是就此而言的。
对小时候养成的操守终身难以改变这一点,我有切身的体会。我小时候由于经历弃儿生活的种种磨难,养成了不苟言笑的“恶习”,湮灭了常人本该具有的幽默感和趣味性。这就给我的人生蒙上了层层阴影,给我的人生价值的实现设下了道道障碍。我从教几十年,认真有加,可不管上课怎样贴近学生生活、怎样富有逻辑力量、怎样饱蕴人生哲理、怎样洋溢深层情趣,但总免不了受到诸如缺乏幽默感或缺少趣味性之类的挑剔,这种挑剔有来自听课教师方面的,也有来自学生方面的。我浮沉人生70余载,无论处在何种境遇之中,都绝不仰视强者也绝不俯视弱者。以平视的态度待人,是我始终信守的人生准则,然而,总逃脱不了诸如清高、骄傲之类的指责。这些挑剔和指责本身就说明,正是不苟言笑的“恶习”,妨碍了我人生价值的充分实现。比如这篇短文,倘若注进一些人们所希望的所谓幽默感和趣味性,效果或许就要好得多。我曾无数次下决心战胜这一“恶习”,都没有成功。在酝酿本文的过程中,我曾想多用一些故事性的材料,但转念一想,又觉得还是应当讲点理性的东西,因为时下人们接触讲道理的文字实在太少。这个事实说明,一个人的操守一旦养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轻易改变不了。要想养成良好的操守,需要在青春年少时期就用足功夫,最好是在儿时经家庭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良好操守的养成,以自幼开始为佳。上个世纪末,有一本特别畅销的书,叫做《学习的革命》([美国]珍妮特•沃斯、[新西兰]戈登•德莱顿,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12月第2版)。这本书在第69页写道:“由于50%的学习能力是在生命头4年里发展起来的,另外30%的学习能力是在8岁前发展起来的,所以,儿童早期培养计划应当绝对优先地考虑。”与学习能力的发展一样,良好操守的养成也应当在儿童早期进行。我通过无数观察实践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的操守养成是从出娘胎之初开始的,只是儿时的养成是非理智的、不自觉的,所以往往容易养成坏操守而难于养成好操守。儿时的养成需要家庭里的长者尤其是父母的正确引导与耐心教育。然而,当下很多家庭都忽视了对孩子尽早进行正确的养成教育,致使社会上很多学龄青少年都带着种种坏操守走进幼儿园、走进小学、走进中学、走进大学。
童年失去了养成良好操守机会的人该怎么办?我的看法是亡羊补牢,从今做起。胡适于1952年12月27日在台湾省台东县作了一次讲演,题为《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胡适讲演》,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他在这次讲演中对中学生们说:“良好习惯的养成,即普通所谓的人品教育,品性人格的陶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告诉我们说:人品性格是习惯的养成,好的品质是好的习惯养成。中学生是定型的阶段,中学生时期与其注重治学方法,毋宁提倡良好习惯的养成。一个人的坏习惯在中学还可纠正,假使在中学里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人的前途就算完了,在大学里不会是个好学生,在社会里不会是个有用的人才。我愿在这里提醒青年学生们的注意,也请学生的父兄教师们注意。”言之切切,发自肺腑,源于体验,我很有同感。我自己的一些体现在生活方方面面经久而不变异的良好操守,有的是在童年时代养成的,有的则是在中学阶段养成的。我在中学阶段,革除了儿时在山乡散漫的生活环境中养成的不惜时光的坏习惯,养成了珍惜时光的好习惯。由此我想,已经养成了某些坏习惯的青少年不用灰心,重要的是要及时振作精神,紧紧抓住“今”,从“今”做起,按照社会法规以及所在单位或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彻底地与自己的某些不良操守决裂。
事实上,“亡羊补牢”是有可能的,只是操守的养成补正不比亡羊补牢那么简单,仅有学校的教育或单位的管理,并不一定能够收到理想的效果,理想的效果有赖于养成主体的高度自觉。
怎样才算高度自觉进行良好操守的养成补正呢?据我的学习、观察和体验,以下三点是题中应有之义。
第一,小处着手,日积月累。
常言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此话对操守养成问题很有启迪。操守对人生的意义很大,但往往以细枝末节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说,有的人故意地往雪白的墙壁上踩污黑的脚印或随心所欲地把脏兮兮的排球拍向白墙;有的人用水用电不及时关闭;有的人购物用膳喜欢插队;有的人经常出口伤人、动手打人;有的人把自己的所谓“自由”“快活”建立在他人的不自由不快活的基础之上;有的人对于他人的询问求助置之不理;有的人踩踏绿地走近路;有的人故意让狗到公共绿地以至人行道上排便;有的人肆无忌惮地在公共场所吸烟;有的人从小车里往外扔废物;有的人在公交车上占坐爱心专座面对站在眼前的老人故意闭目养神;有的人从阳台往下弹烟灰、扔烟头、丢垃圾……还有更多的人对发生在自己眼前身边的种种不良现象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类不良的操守细节如果任其存在、任其发展,就会积淀成为遗害终身的恶习。在良好操守养成上,应该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日积月累成为自然。通过做一件件细小的善事养成良好的操守、培养健康的人格。
我曾经读到过一篇题为《鸡毛蒜皮与爱国主义》(刘兆林,《光明日报》,1997年11月26日)的文章。文中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几位中国人在瑞士访问。有一天他们想步行到某地去而不知需要多少时间,便在街上迎住一位瑞士人打听。那瑞士人听后回说不知道。他们一行便扭头走了,想再找别人打听。走了一会儿还没有等遇上别人,方才说不知道的那位瑞士人又撵上来告诉他们去某地需要多少时间。他们奇怪地问他为何方才说不知道现在又撵上来告诉?那瑞士人说:方才我不知道你们行走的速度,所以无法知道你们到那里的时间,看了一会你们走路的速度以后我就知道了!听了这位瑞士人的回答,几位中国人都大为感动,一是感动人家办事科学,二是感动人家的热心肠。作者由此发出感慨:“这难道不说明瑞士国民素质和文明程度高吗?再小题大作一点儿,难道不是在中国人心中为瑞士添了光彩吗?”这篇文章还介绍了这样一件小事:“有一年五位中国作家到日本访问。一个晚上他们在一个叫仓敷的小城市街头散步。在一条不是繁华的大街上,看见有个散步的女人,一手牵只宠物狗,一手拎只塑料袋。他们闲走无事,就议论一番眼见的这只小狗之后又猜测那女人手中的塑料袋是干什么用的。五位男女中国作家都没有猜对,最后询问陪同他们的日本朋友才明白,原来那塑料袋是预备给狗大小便用的。文章作者又发出感慨:“一个人,即使他整天嘴里喊着爱国爱国爱国,却随便给他的祖国身上吐痰撒尿扔脏物废物,他能是真正的爱国者吗?”通过了解这类鸡毛蒜皮的小事和理解作者对这类小事的点评,我们对从小处着手与良好操守之养成的关系,应当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诚如该文作者所说:“不解决那些所谓的鸡毛蒜皮小事,就谈不上国民素质的真正提高。广大国民真正的爱国主义素质,只有靠天长日久扎扎实实潜移默化地加强法律和道德修养去实现。”我承接他的话对青年朋友们说:良好的操守,必须靠天长日久地扎扎实实地从小处着手日积月累来养成。
第二,无论时地,始终如一。
操守,无论是好是坏,在通常情况下,大多表现在琐屑现象上,常常以“小是小非”的形式反映出来。虽说“于细微处见精神”,但人们对一些不良操守的具体表现,往往“懒得批评”;对一些良好操守的具体表现,一般也“不予表扬”,所以客观上很难形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已经基本形成自主意识的人,进行良好操守的养成补正,没有主体的高度自觉很难奏效。
比如说,我在《检测江大》这篇博文中说的事情,并不一定是因江大在养成教育方面的缺失造成的,很有可能是学生本人儿时养成的不良操守在校外生活中的故态复萌。又比如说,现在有不少干部在八小时之内像正人君子,可八小时之外却是个十足小人甚至干起男盗女娼的勾当。这类事实雄辩地说明,没有主体的高度自觉,对操守的补正是很难收到实效的。
良好操守的养成和不良操守的革除两个方面,最可怕的敌人都是不自觉。在当今大倡精神文明、行为规范的大背景下,很多青年以至成年人在良好操守养成上“养”而不“成”,在不良操守革除上“革”而不“除”,大都是因为不能做到无论时地始终一贯。
高度自觉地进行操守的养成补正,就要无论何时何地在处理和对待同类事情上坚持一以贯之的方式、方法、态度,力求做到单位内外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有无管理一个样。
第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荀子在《劝学篇》中写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段话可以作为立志养成良好操守者的座右铭。
大量人生现象说明:坏操守养成容易纠正难,好操守养成困难丧失易。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良好操守的养成和不良操守的革除,才能把操守补正的愿望一步一个脚印地变成现实。
亲爱的朋友们,人类已经叩响了信息时代的大门,信息浪潮正汹涌澎湃地迫岸而来,让我们积极地养成系统的良好操守,以文明人的姿态接受信息时代的拥抱吧!